“劉知縣,你們縣現在有多少個青壯年是可以抽調出來的?”


    劉德潤心裏一咯噔,在旁邊同僚同情的目光中快速站起身來,思考不到半分鍾便回答道:“回郡主,我們縣還能拿出一千五百三十個左右青壯年,其中包括健壯的仆婦。”


    “一千五百個,”王懷玉點點頭,“這個人數也差不多夠了。”她看向不明所以的各位縣令道:“嶺南和外界接壤的地方就是一條湘江、一條官道。剩下的有十萬大山作為屏障,隻要我們勤加防範便可。”


    “但如果有人順著湘江或官道下來,就是大軍也可以迅速進入嶺南。所以,我打算在入嶺關這一個地方修建一堵城牆和一個瞭望塔,還有湘江和漓江交接處建個大壩。隻要這兩個地方堵上,嶺南便可安然無恙。”


    議事廳的牆上,掛著的就是一副巨大的嶺南地圖。上麵山川河流平原縣城,都十分形象,讓人一眼就認得出這些是什麽。


    初一看到這副地圖,這些嶺南人都恨不得趴在上麵看個仔細,他們還從來沒有見過這樣詳細,這樣逼真的地圖,並且還可以那樣大。


    而這是王懷玉和軍中幾個小隊花了三年,走遍嶺南才得到的成果,上麵的一山一水都是他們親自用腳步丈量,一比一縮小還原的。


    大家眼饞歸眼饞,但也知道地圖的重要性,自然不敢開口和王懷玉要。隻是平時來開會的時候,不由自主的多看幾眼。看得多了,也就差不多能把地形給記下來了。現在再一看王懷玉用棍子圈起來的兩個地方,幾乎所有人都在同一時間明白了她的用意。


    隻要在入嶺關河和漓江口兩個地方修建城牆,那十萬大山就會徹底的鏈接起來,成為嶺南天然的屏障。甚至說得大逆不道一點,嶺南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地方!


    看透了這張圖的人眼神都很激動,尤其是經曆過戰亂的人忙不迭的點頭道:“郡主英明,我看這個城牆十分有必要,是個千秋萬代的偉業,一定要建起來才好。”


    “是呀是呀,能將兩處山脈連起來,就算是十萬大軍來了,隻要我們把城門一關上,一千人也能守得住嶺南!”另一個縣令也是激動道。


    如此淺顯的好處其他人之前不是沒有發現,隻是他們的能力不足以建設。但是現在有了水泥,還有那麽多壯勞力可以安排,自然就沒有困難。


    一個縣抽幾百一千人,很快就湊齊了五萬人開工。這些人需要從各個縣去到蒼梧,然後由林清風統一分配到入嶺關去修建,同時從蒼梧縣運出去的水泥,也全都送往了入嶺關河漓江口。


    入嶺關是官道,寬度大約有百米,兩側則是高山。在這樣的地方修建城牆,不亞於建一條小長城。但最難的還是漓江口上的大壩。


    因為水位的下降,漓江口漏出了近二十米的河床,但中間仍然有一條近三十米的水流在流淌。而從岸邊到河中央,從上遊到下遊,這其中高度差能到近十米!


    情況的複雜就會導致設計施工的難度,然而嶺南卻缺乏這樣的人才。之前能設計水渠梯田,茶山水庫的毛鴻飛此時也是束手無策。


    設計不了合適的方案就沒有辦法施工,沒有辦法施工,原本想要將嶺南圍起來的計劃就隻能漏下這一個口子,算是前功盡棄。


    王懷玉不甘心也不會同意,她肅著臉問道:“還有沒有什麽辦法?或者大齊有什麽人能幹?”


    毛鴻飛苦笑,“郡主,下官實在是能力有限。您又要能攔截上遊船隻的,又要能利用落差帶動水車轉抽,還要到時候水漲上來能讓下遊船隻通航的,這樣高難度的事情下官要是做得到,也不至於在嶺南蹉跎半輩子了。”


    “至於您說的有什麽人能幹,”毛鴻飛從自己有記憶開始,一路回憶到讀書當官在京都,後被貶到嶺南的日子,終於想起了一個人道:“郡主要是真想做,不如找一下柳湖文大人。他是工部的人,蜀郡的都江堰就是他維護的,李郡守的親筆手稿是他們家的傳書,柳大人在水利方麵應該造詣不淺。”


    “柳湖文?”王懷玉知道這個人,自己還在給老父親的尋寶手冊上寫了這個人名呢。


    算起來,她爹也該到京都不久了吧?不知道能不能把人給她拐回來。


    不管能不能,王懷玉都不打算放過這個人。正在她又給王定武取信,要去三個月內把柳湖文送來的時候,嶺南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你們是什麽人?”入嶺關,已經初見雛形的關口處,站得筆直的士兵正穿戴著全套的盔甲,目光如炬的看著眼前的隊伍。


    這是一條看起來就特別的隊伍。幾輛馬車被流民圍在中央,馬車和流民一樣看起來髒兮兮的,但流民的臉上不是麻木和凶狠,而是含著對馬車的擔心。


    這讓守衛的士兵都不由得驚奇,他們沒有見過流民,但是見過乞丐。乞丐看著都沒有這些流民有氣質有禮貌。


    這看著不像是流民,反倒向受過教育的人。


    這個念頭一出來,守衛更加握緊了手裏的武器,但凡麵前的隊伍有一點意動,他們就會出手。


    “各位軍爺,我們是從京都來的人,由王定武將軍邀請,這是我們的信物,麻煩你盡快通傳一下。”


    柳湖文從馬車裏出來,看著麵前比禁軍還要有精氣神的守衛,心中也是一驚。然後穿過人群走上前去,將手裏的玉佩遞給守衛。


    同時他也注意到了在這個關卡後麵還有一大片的人,正在叮叮當當的修建城牆。作為在工部幹了十幾年的老人,柳湖文幾乎是一眼就看出來了他們在幹什麽。


    這是個不小的工程,但也是個收獲巨大的工程。這裏的主事人是個有遠見有魄力的人。


    這些柳湖文對王懷玉的第一印象。


    守衛拿到玉佩,一看到上麵的王和花紋便不敢耽擱,交代了一下同伴,打了個信號讓下一班的人來接崗,這才匆匆拿著玉佩去找林清風。


    為了建這一個城牆,林清風這段日子是吃住都在工地,除了時不時回蒼梧縣衙辦公,就沒有離開過。


    接過守衛拿來的玉佩,林清風仔細辨認,確實是王懷玉手裏的東西,當下就和守衛道:“把人放進二道關口,我去看看是什麽人。”


    柳湖文正興致勃勃的看著眾人施工,守衛便快速的跑過來,把玉佩還給他並開門道:“各位請進。”


    柳湖文將玉佩放回衣袖,收回視線,轉頭和身後的人群車隊招了招手,人群便快速整齊的跟上了。


    林清風理了理自己的衣服站在二道口的關卡上迎接,等人走進了仔細一辨認,不由得驚呼出聲:“柳伯伯?”


    “你是?”柳湖文一愣,仔細看向麵前的青年,從眼睛到鼻子,上上下下看了好幾遍還是沒有認出來這些誰。


    他什麽時候有個晚輩被貶到嶺南了?


    “柳伯伯,是我啊,清風。林家十三支的十九林清風。”林清風道。


    柳湖文這下是下巴都要驚掉了,顫顫巍巍指著他積灰的官府,胡子拉碴又被曬得黝黑的臉,不可置信地驚呼:“你說你是林十九?”


    他記憶中的林十九雖然有些不著調,但那也是翩翩公子哥,斯文白淨的很。眼前這個人,那是比地裏的農民還要農民吧?


    第121章


    柳湖文實在不敢相信自己認識的林清風竟然會變成這個模樣,這個氣質看起來倒是和他這個工部的人差不多。


    “你小子什麽時候來的嶺南,你父親不是說你周遊大齊去了?這是周遊到嶺南定居了?”回過神來的柳湖文吹著胡子質問道。


    這家夥一看就是騙了家裏,沒有想到竟然到了嶺南來。看這模樣時間還不短。


    柳湖文圍著他打量了一圈,越看越是嘖嘖稱奇。


    “男子漢大丈夫總是要做一些事業的,周遊大齊也不能隻拿家裏的錢不是?正好遇到郡主在招人手小子就來應聘了一下,發現嶺南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也就在這裏幹下去了。”


    林清風擺擺手將自己的過去三言兩語糊弄了一下,轉而問道:“伯父不是在工部任職,怎麽會來這裏?”而且還是這幅流民形象。


    提起過去柳湖文擺擺手,一副不想說什麽的模樣,而是指著身後的人道:“這些都是我的族人和家仆,扮成流民才從京都走到嶺南。這大齊啊,是真的亂了。十九侄子你看怎麽安排我和榮安見一麵?”


    有王定武的手書和信物,柳湖文自己在嶺南的待遇差不了,但身後這些跟著自己來嶺南的人可就不一定了,他得把家人都安置好了,才有心情談別的。


    真是瞌睡了就送來枕頭,王懷玉正想著要去哪裏找人呢,就聽到林清風這邊傳來的消息。知道柳湖文是大齊的工部尚書,就立馬放下手頭的工作道蒼梧去了。


    暫時安置在蒼梧縣的柳湖文,一來就先體驗了一下嶺南縣衙的食堂,裏麵的飯菜吃得這些從京都來的人都讚不絕口。再一看招待他們住的地方,也是明亮寬敞,就算是外麵的樹看起來都比其他地方要綠一些。


    “嶺南旱災不嚴重,百姓看著也是欣欣向榮的樣子,不像是受過苦難的樣子。”柳夫人帶著自己的孫女在外麵轉了一圈回來和柳湖文說道:“我見嶺南這裏男女大防沒有那麽嚴重,街上好多妙齡少女也在做生意呢。這些人看著是沒有那麽白淨,但臉色卻是比京都那些小姐們要好多了。”


    尤其是這些人臉上的笑容和神情,最讓她喜歡。


    柳湖文看得比她更遠,知道想要治下的百姓都能有這樣的笑容是不容易的,也能反應出這個郡主所做的事,確實是有利於百姓。想要做到這一點,何其艱難?就是知道這一點,柳湖文對這個老友的女兒更加好奇了。


    王懷玉策馬從平河縣到蒼梧,隻用了一天不到的時間,一進門她就拎了幾罐罐頭,這是嶺南現在走親訪友人人必備的佳品。


    柳夫人看著裏麵雪白的荔枝,就知道這位郡主還是很看重他們的。


    “柳伯父,柳伯母,多年不見,榮安給各位見禮了。”


    身穿青禾色胡服,頭發也隻是用簪子輕輕挽起,白皙的皮膚黑了一個度,身材卻是又高挑了不少。整個人挺直了腰背站在院子裏,像一棵頂天立地的鬆樹,沉穩又安全,還有銳不可當的鋒芒。


    柳湖文夫婦都有些恍然,他們也算是從小看著王懷玉長大的,也見過她為了給西北軍籌集軍糧的樣子,但那個時候怎麽看都是一副大家閨秀的模樣。現在區別大的,他們都不敢再認。


    聽到熟悉的聲音,兩人怔愣了一會方才著急忙慌的接過王懷玉手裏的東西,拉著人往大廳裏去。


    “榮安竟然長那麽大了,瞧瞧,出落得越發的好看了。這通身的氣派倒是比在京都的時候好了不知多少。”柳夫人忙誇讚道。


    不過來之前她也打聽過了,得知現在嶺南都是眼前一個小姑娘在管理,心中越發佩服,也不想拿那些家長裏短的事情來髒汙人家。隻誇了一句外貌,便說起自己來嶺南後的心情。


    “榮安這能幹得,比你伯父還要厲害。瞧瞧把這嶺南打理得,竟然是有模有樣的。要不是大家都和我說這真是嶺南,伯母還以為是到了京都呢。看看這水泥路,街上的房子,一點也不差。”


    柳湖文在一旁也是不停的點頭,“是呀,嶺南這變化是真的大。尤其是這路看著就好。之前太原府出產了個水泥的時候,先帝還想要把京都也鋪上,沒想到嶺南鋪上了,京都還沒有鋪。”


    更讓他意外的是,水泥竟然是從嶺南出去的。這個東西他也帶工部的人回去研究了一下,倒是知道其中的竅門。就是越知道才越發覺得創造了這個東西的人是個天才,隻用平平無奇的石頭就能做出那麽堅固的東西。


    “伯父伯母過獎了。蒼梧條件比較好,適合大家生活。欽防縣和聞海縣也不錯,伯父伯母以後有機會啊多去看看,我們嶺南也是很有趣的。”王懷玉道:“現在各個縣的路都比較好走,官道都準備鋪設水泥,馬車走在上麵一點也不會顛簸。”


    柳湖文夫婦聽到也都讚同的點點頭,確實是,自從進入了嶺南後,這裏的官道就平滑得不行。不但走起來順暢,速度還快了不少,人也舒服了。實在是比這一路上要好太多了。


    想起路上的經曆,兩人都有種嶺南是世外桃源的感覺。


    原先對來嶺南還有些抵觸的柳夫人,此時更是慶幸全家都搬了過來。不然在京都,他們家現在都不知道成誰的奴仆了。


    幾人坐在客廳,寒暄了幾句便說起了之後的打算。


    “伯父之前是在工部任職,修橋造路應當相當拿手吧?”王懷玉問道。


    “拿手說不上,隻是都會一點。”柳湖文謙虛道。


    不會也不行啊,作為一部的長官,別說是修橋造路了,大齊的哪個地方的水利工程,京都的皇宮行宮,哪個不得工部去做?這做不好可是千萬條性命,柳湖文可不敢糊弄。


    王懷玉聽到他的話笑得更燦爛了。


    “嶺南正好就缺伯父這樣的人才,不知道伯父有沒有興趣和榮安做筆生意?”王懷玉道。


    “生意?”柳湖文疑惑道。


    “是,我打算在湘江匯入漓江的地方建設一個大壩,既可以防止外敵也可以讓船隻通航,還要可以預防洪澇災害。”王懷玉提出自己的要求。


    柳湖文胡子一揪人快傻了呀。


    “你說漓江口那邊想要建一個大壩?那邊真要算起來能有好幾十裏吧?而且這高度和位置都不是建大壩的好地方啊。”


    “但是那是一個有用的地方不是嗎?”王懷玉,話裏帶著勢在必得道:“嶺南有錢,有材料有人力,隻要能建成這個大壩,需要什麽您都可以提。不知道能不能建得起來?”


    柳湖文被她的豪氣驚得倒吸一口涼氣,隱約就想要問她那裏來的底氣。不過看著王懷玉的氣勢,到底沒有敢問出口。


    他在這一刻徹底感受到了,這不再是曾經那個找糧找不到還會哭的小姑娘了。


    “你容我去看看,沒有去當地看過我不能給你答複。”柳湖文嚴謹道。


    “這個是自然。”實地考察嘛當然是必須的。


    不過這合作的方式也不同,王懷玉又道:“伯父是打算幹這一個工程掙一筆錢呢,還是打算在嶺南任一個官職?若是伯父在嶺南任官職,便是嶺南工部的部長。每年俸祿三百兩,部門的人手目前由你自己去招收,還有一些規定您可以看看這個。”


    王懷玉反手又拿出了一本嶺南官員必讀的規章製度和等級待遇。


    這又是完全超出柳湖文認知的東西,到了這裏他發現這個製度和大齊的有一半以上不同,而且最重要的是,王懷玉竟然擁有任命官員、設置職位的權利。


    這個念頭隻是一閃而過,柳湖文就被自己的想法笑到了。現在都什麽時候,皇帝還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呢,還管的了嶺南讓誰當什麽官。


    不過也是在這一瞬間,柳湖文認識到眼前這個的野心,和自己來嶺南已經不是避難那麽簡單了。


    “你這個東西倒是新奇得很,隻是不知道幹這一個工程是什麽意思?”柳湖文謹慎地問道。


    “幹這一個工程就是指讓伯父您負責這一個大壩的建設,我負責出錢,你自己招募人手和購買材料。隻要在限定的時間裏建好,您能掙多少錢我不管。”王懷玉說道。


    這就是個包工頭的活,王懷玉私心想要柳湖文去當官的,不管怎麽說人家也是有這個經驗和能力的,尤其是嶺南缺乏這方麵的人才。但她也知道很多人在現在這個形勢下都比較保守,免得卷入什麽皇位爭奪的混亂中,所以她就根據這些人的心理給了另一個選擇。


    柳湖文是工部尚書,自然知道建設一個大壩要經手多少錢,能從中賺多少。尤其是漓江口這樣的大工程,隻要粗略的算一算,這掙的錢比他前半輩子賺的還要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囂張郡主成基建狂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月平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月平生並收藏囂張郡主成基建狂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