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節
(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作者:鴉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再往西一指,“月氏以西,還有烏孫、大宛、大夏、安息、羅馬等國,雖不及大秦強悍,但也是一方之主了。”
“後有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十三年後乃回,帶回許多特產作物。
再往後又有開辟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那是一條光耀曆史的繁華商道。”
“所以像這種遙遠的地方,或許也能與之開展貿易呢?”
李斯想到月氏王子如今就在鹹陽,若是要經略西域……
周邈又遙遙往東一指,“在大秦隔洋相望的遙遠大陸,那裏是北美大陸,南邊是南美大陸,美洲大陸上有玉米、紅薯、土豆!”
“這三樣作物,是聞名世界的高產作物!”
嬴政隨著周邈的話,目光看向彼處,在大秦的疆土之外,還有那樣廣闊的大地與海洋。
還有多種多樣的作物,更有舉世聞名的高產作物。
但周
邈素來是會潑人冷水的,“我送上驚喜,隻是想讓大家開眼看看世界。
知道海上沒有仙人,陸上還有其他國家,大秦隻是其中一個——雖然可能是最強的一個。”
“但強不強的,隔著山海路遙,也沒甚幹係。先把家門前這一畝三分地顧上,發展壯大,才能想想其他的。”
王綰真怕激起陛下的征服欲,去征服世界了。
“仙使所言極是,先圖強己身為要,若屆時尚有餘力,未嚐不可以羈縻之策,籠絡控製當地土人,為大秦輸送資財。”
“或開辟商道,西行西域,南行南洋,換來有用的物產。”
嬴政當然懂得,如今大秦尚且在危險邊緣,他又怎會思圖掠地。
“右丞相所言是老成之言。”
李斯則把目光放在地圖本身,“那些穿行的線條是何意義?”
周邈思考要怎麽解釋經緯線,“現在有無‘經天緯地’這個詞?”
李斯不愧是除了政治家外,還是寫出《倉頡篇》六章的文學家和書法家。
“《左氏春秋》‘昭公二十八年’有雲:經緯天地約文。”
“這個是比喻人的才智極大。”周邈換一個說法:“織物的縱線曰經,橫線曰緯。所謂經緯線,是人類為度量方便而假設出來的輔助線。”
“這幅圖上的經緯線之間,都是間隔三十度。”
“再細碎複雜的地理知識,我一時也不知從何講起,李廷尉有興趣再具體問我便是。”
度量?
作為統一度量衡的設計者,李斯還是有所了解的。
“圖上兩根經緯線之間,有何說法?”
周邈挑著說:“這幅地圖上,兩根緯線之間,距離相等。”
李斯:可估量南北距離。
“兩根經線上,地方時相差一個時辰。”
李斯:東西有早遲之分。
“同一根經線上,在春分、秋分日這兩天,同時看見太陽。”
“同一根緯線上,經線間的距離相等。”
李斯:可估量東西距離。
周邈說的簡短,難免不甚精準,但已足夠會意。
李斯就邊聽邊思索著,在心中大概
判斷鹹陽到中南半島的距離,燕齊之地到美洲大陸的距離,以及西域的距離和幅員遼闊。
雖僅是簡化版世界地圖,卻足夠大秦君臣第一次認識這個世界了。
現在的輿圖,其實也沒比地上這幅地圖詳細多少。
一樣的畫幾條山脈,幾條河而已。
至少周邈還用經緯線定位了大概距離,相比有些明明相隔遙遠的兩條山脈,卻畫成比鄰而居,還稍微靠譜些。
“我給你們說,這幅世界地圖是為了作畫而平麵鋪展開的,並不是說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天圓地平,中國居中’。
我們生活的世界,其實是一個球,類似於‘渾天’……”
嬴政從高台上下來。
大秦君臣們圍到地圖邊上,仔細觀察起來。
耳邊聽著周邈講他們腳下的這個世界。
……
大秦君臣先是圍著地圖看,再是在地圖上走來走去看。
等徹底研究過一遍地圖,時候也差不多了。
場館內的兩萬黔首,及中低階文武百官已經入座,即將進行今天與民同樂最重要的一項——共賞歌舞節目。
“地圖模印在磚塊上,日久踩踏,便會被磨平,不複存在。”
王賁看著地圖,作為武將攻城略地的本能驅使,讓他對這幅地圖愛之如寶,恨不能日夜觀看。
怎能忍心被踩踏磨平呢?
“須得盡快將其拓印或臨摹下來收藏,以防失傳。”
王賁是真正愛不忍釋啊,“仙使你怎麽把地圖模印在地磚上?直接畫了獻給陛下不好?”
周邈被問為什麽,一愣才回答:“倒也沒想那麽多,就是想獻給始皇陛下一幅世界地圖,恰好廣場地磚又能印花紋。”
“這不就順理成章地,想到把世界地圖印到磚麵上,鋪到廣場地麵上嗎?”
“足夠氣派,足夠特別。”
“為了保密,鋪好之後,我還借口說養護磚麵,在上麵鋪上蓬草,隻等昨晚宵禁前才揭開清掃呢!”
相對來說,除周邈之外,王賁是這群人中最耿直的一個。
就像此時,就直話直說道:“可是把與輿圖一樣的地圖就這樣鋪在大庭廣眾之下,
不太妥當吧。”
周邈嘴巴一張:“這能泄露什麽?怎麽就……”
王綰也正欲開口,李斯反而先反駁王賁道:“有何不妥當?這地圖上一沒有兵力部署,二沒有關隘城防,隻有天生的山脈江河,沒有這圖別人就不知道了?”
“叫人看了這幅圖,就能百戰百勝了?”
周邈:搶我的話了。
“況且,將這幅圖留於此地,若有識之士見到,或許會吸引到野才遺賢也未可知。”
周邈看著為自己開脫的李斯,有些迷糊:之前不是還給他挖坑和始皇陛下一起揭牌?這會兒就幫他說話了?
不是很懂你們人精。
嬴政不欲多耽擱時間,一錘定音:“派人將此地圖拓印收藏,另外若想隨時觀看鑽研,便前來臨摹回去。”
“此幅地圖,不做處理,也不做圍擋,全憑世人觀看。隻是在旁邊以草席一類鋪作地毯,對行人進行引導,盡量少踐踏此幅地圖。”
還未領軍上郡,蒙恬便還是鹹陽內史,這也是職責範圍內:“喏。”
王綰蹲身摳了摳磚麵的花紋線條,站起來道:“這地磚畢竟是神獸燒製,堅硬細膩如石,三五十年,磨滅不掉上麵的花紋。”
畢竟偌大廣場,又非必經之路的小道,不會有人專門盯著花紋去踩踏。
就好比一幅畫落在前方腳下,多數人都會繞道,而不是特意從上麵踩過。
至於百十年後,日曬雨淋,終將難免模糊。
此事既定,嬴政先是對周邈說:“這個新年驚喜,朕很喜歡,謝謝。”
“啊,啊吧,喜歡就好,喜歡就好。”
周邈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後腦勺。
#始皇陛下說很喜歡新年驚喜還給他說謝謝啊啊啊!#
“時候已到,入場。”嬴政當先一步,往場館的南入口走去。
周邈及三公九卿們趕緊跟上。
……
黔首們自西入口進,嬴政一行自南入口進。
進入後正好抵達場館中隔出來的‘後台’。
早已有禮官、宦者及相關官吏,在此等候。
忙迎上前稟道:“場館中,早在三日前由內史率鹹陽衛兵
、武城候率宮殿衛士,及少尉所在宮門守衛,各擇二百名,前後三輪搜檢,確認並無不妥。”
“而後閉館直至今早,開館前,又各自另選二百名兵士,對場館中進行三輪搜檢。”
三支隊伍,對場館進行交叉搜檢,互相監督檢舉,已是最謹慎的搜檢了。
安全無虞。
“剛才黔首及文武百官入場前,又在入口處進行了搜檢,皆無不妥。”
層層搜檢,安全做得很到位。
周邈心中暗暗點頭。
“如今場館中已經入座完畢,隻等陛下、仙使及眾上卿出場,歌舞便可開場。”
嬴政也不拖遝,“即刻開場。”
一旁候著的禮官道:“請仙使及眾上卿東麵就座。”
“請陛下登上高台,向百官及黔首道新年賀詞,並宣布歌舞開場。”
“後有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十三年後乃回,帶回許多特產作物。
再往後又有開辟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那是一條光耀曆史的繁華商道。”
“所以像這種遙遠的地方,或許也能與之開展貿易呢?”
李斯想到月氏王子如今就在鹹陽,若是要經略西域……
周邈又遙遙往東一指,“在大秦隔洋相望的遙遠大陸,那裏是北美大陸,南邊是南美大陸,美洲大陸上有玉米、紅薯、土豆!”
“這三樣作物,是聞名世界的高產作物!”
嬴政隨著周邈的話,目光看向彼處,在大秦的疆土之外,還有那樣廣闊的大地與海洋。
還有多種多樣的作物,更有舉世聞名的高產作物。
但周
邈素來是會潑人冷水的,“我送上驚喜,隻是想讓大家開眼看看世界。
知道海上沒有仙人,陸上還有其他國家,大秦隻是其中一個——雖然可能是最強的一個。”
“但強不強的,隔著山海路遙,也沒甚幹係。先把家門前這一畝三分地顧上,發展壯大,才能想想其他的。”
王綰真怕激起陛下的征服欲,去征服世界了。
“仙使所言極是,先圖強己身為要,若屆時尚有餘力,未嚐不可以羈縻之策,籠絡控製當地土人,為大秦輸送資財。”
“或開辟商道,西行西域,南行南洋,換來有用的物產。”
嬴政當然懂得,如今大秦尚且在危險邊緣,他又怎會思圖掠地。
“右丞相所言是老成之言。”
李斯則把目光放在地圖本身,“那些穿行的線條是何意義?”
周邈思考要怎麽解釋經緯線,“現在有無‘經天緯地’這個詞?”
李斯不愧是除了政治家外,還是寫出《倉頡篇》六章的文學家和書法家。
“《左氏春秋》‘昭公二十八年’有雲:經緯天地約文。”
“這個是比喻人的才智極大。”周邈換一個說法:“織物的縱線曰經,橫線曰緯。所謂經緯線,是人類為度量方便而假設出來的輔助線。”
“這幅圖上的經緯線之間,都是間隔三十度。”
“再細碎複雜的地理知識,我一時也不知從何講起,李廷尉有興趣再具體問我便是。”
度量?
作為統一度量衡的設計者,李斯還是有所了解的。
“圖上兩根經緯線之間,有何說法?”
周邈挑著說:“這幅地圖上,兩根緯線之間,距離相等。”
李斯:可估量南北距離。
“兩根經線上,地方時相差一個時辰。”
李斯:東西有早遲之分。
“同一根經線上,在春分、秋分日這兩天,同時看見太陽。”
“同一根緯線上,經線間的距離相等。”
李斯:可估量東西距離。
周邈說的簡短,難免不甚精準,但已足夠會意。
李斯就邊聽邊思索著,在心中大概
判斷鹹陽到中南半島的距離,燕齊之地到美洲大陸的距離,以及西域的距離和幅員遼闊。
雖僅是簡化版世界地圖,卻足夠大秦君臣第一次認識這個世界了。
現在的輿圖,其實也沒比地上這幅地圖詳細多少。
一樣的畫幾條山脈,幾條河而已。
至少周邈還用經緯線定位了大概距離,相比有些明明相隔遙遠的兩條山脈,卻畫成比鄰而居,還稍微靠譜些。
“我給你們說,這幅世界地圖是為了作畫而平麵鋪展開的,並不是說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天圓地平,中國居中’。
我們生活的世界,其實是一個球,類似於‘渾天’……”
嬴政從高台上下來。
大秦君臣們圍到地圖邊上,仔細觀察起來。
耳邊聽著周邈講他們腳下的這個世界。
……
大秦君臣先是圍著地圖看,再是在地圖上走來走去看。
等徹底研究過一遍地圖,時候也差不多了。
場館內的兩萬黔首,及中低階文武百官已經入座,即將進行今天與民同樂最重要的一項——共賞歌舞節目。
“地圖模印在磚塊上,日久踩踏,便會被磨平,不複存在。”
王賁看著地圖,作為武將攻城略地的本能驅使,讓他對這幅地圖愛之如寶,恨不能日夜觀看。
怎能忍心被踩踏磨平呢?
“須得盡快將其拓印或臨摹下來收藏,以防失傳。”
王賁是真正愛不忍釋啊,“仙使你怎麽把地圖模印在地磚上?直接畫了獻給陛下不好?”
周邈被問為什麽,一愣才回答:“倒也沒想那麽多,就是想獻給始皇陛下一幅世界地圖,恰好廣場地磚又能印花紋。”
“這不就順理成章地,想到把世界地圖印到磚麵上,鋪到廣場地麵上嗎?”
“足夠氣派,足夠特別。”
“為了保密,鋪好之後,我還借口說養護磚麵,在上麵鋪上蓬草,隻等昨晚宵禁前才揭開清掃呢!”
相對來說,除周邈之外,王賁是這群人中最耿直的一個。
就像此時,就直話直說道:“可是把與輿圖一樣的地圖就這樣鋪在大庭廣眾之下,
不太妥當吧。”
周邈嘴巴一張:“這能泄露什麽?怎麽就……”
王綰也正欲開口,李斯反而先反駁王賁道:“有何不妥當?這地圖上一沒有兵力部署,二沒有關隘城防,隻有天生的山脈江河,沒有這圖別人就不知道了?”
“叫人看了這幅圖,就能百戰百勝了?”
周邈:搶我的話了。
“況且,將這幅圖留於此地,若有識之士見到,或許會吸引到野才遺賢也未可知。”
周邈看著為自己開脫的李斯,有些迷糊:之前不是還給他挖坑和始皇陛下一起揭牌?這會兒就幫他說話了?
不是很懂你們人精。
嬴政不欲多耽擱時間,一錘定音:“派人將此地圖拓印收藏,另外若想隨時觀看鑽研,便前來臨摹回去。”
“此幅地圖,不做處理,也不做圍擋,全憑世人觀看。隻是在旁邊以草席一類鋪作地毯,對行人進行引導,盡量少踐踏此幅地圖。”
還未領軍上郡,蒙恬便還是鹹陽內史,這也是職責範圍內:“喏。”
王綰蹲身摳了摳磚麵的花紋線條,站起來道:“這地磚畢竟是神獸燒製,堅硬細膩如石,三五十年,磨滅不掉上麵的花紋。”
畢竟偌大廣場,又非必經之路的小道,不會有人專門盯著花紋去踩踏。
就好比一幅畫落在前方腳下,多數人都會繞道,而不是特意從上麵踩過。
至於百十年後,日曬雨淋,終將難免模糊。
此事既定,嬴政先是對周邈說:“這個新年驚喜,朕很喜歡,謝謝。”
“啊,啊吧,喜歡就好,喜歡就好。”
周邈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後腦勺。
#始皇陛下說很喜歡新年驚喜還給他說謝謝啊啊啊!#
“時候已到,入場。”嬴政當先一步,往場館的南入口走去。
周邈及三公九卿們趕緊跟上。
……
黔首們自西入口進,嬴政一行自南入口進。
進入後正好抵達場館中隔出來的‘後台’。
早已有禮官、宦者及相關官吏,在此等候。
忙迎上前稟道:“場館中,早在三日前由內史率鹹陽衛兵
、武城候率宮殿衛士,及少尉所在宮門守衛,各擇二百名,前後三輪搜檢,確認並無不妥。”
“而後閉館直至今早,開館前,又各自另選二百名兵士,對場館中進行三輪搜檢。”
三支隊伍,對場館進行交叉搜檢,互相監督檢舉,已是最謹慎的搜檢了。
安全無虞。
“剛才黔首及文武百官入場前,又在入口處進行了搜檢,皆無不妥。”
層層搜檢,安全做得很到位。
周邈心中暗暗點頭。
“如今場館中已經入座完畢,隻等陛下、仙使及眾上卿出場,歌舞便可開場。”
嬴政也不拖遝,“即刻開場。”
一旁候著的禮官道:“請仙使及眾上卿東麵就座。”
“請陛下登上高台,向百官及黔首道新年賀詞,並宣布歌舞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