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遊戲開獎後一樣,三張卡牌的牌麵都已翻轉揭曉,剛才周邈點擊的中間一張卡牌的邊框正流光溢彩,代表這是他選中的獎勵。


    周邈定睛一看,讀出獎勵:“優質長絨棉種子一石。”


    ……


    就像玩遊戲翻牌開獎後,總會第一時間去看其他的牌麵,以比較自己選的獎勵是好是壞。


    周邈的目光也不由地,移向另兩張牌麵……


    大秦君臣發現周邈在說出獎勵名稱後,就沒再作聲,看過來時就發現是呆在了原地。


    大受打擊的樣子。


    難道是這什麽長絨棉種子不好?


    蒙恬這麽想,也就這麽問了:“可是長絨棉毫無可取之處?”


    “不。長絨棉是相對於短絨棉或陸地棉來說的,長絨棉因其纖維柔長


    而得名,品質優良,是‘棉中極品’。”


    周邈依稀記得一些,關於經濟作物中長絨棉的知識。


    “何況,基建係統定義‘優質’的長絨棉,再怎麽也要比後世現代的長絨棉更好。”


    蒙恬這就不懂了:“因此這長絨棉?”


    周邈正處於深受打擊的狀態,有些沒找著重點,聞言才又補充:“哦,從保暖、獲得和紡織的某種程度上來說,棉是比麻、蠶絲和皮毛更優質的布匹原材料。”


    “打個比方,寒冬時節,穿五層麻布單衣,也不及穿一件夾棉襖暖和。”


    “而且棉花紡線織成的棉布,更柔軟吸汗,穿起來比麻布、絲帛和皮毛都更舒適。”


    蒙恬隻聽到寒冬時節,一件棉襖更超五件麻布單衣,就已經驚喜不已!


    “如此,豈非不用擔心冬日行軍時,凍死士伍!”


    王綰也同款驚呼出聲:“也不必擔心冬十一一月時,黔首凍死屋中了!”


    李斯卻發現周邈依舊頹靡,“你說這長絨棉,某種程度上強於麻與絲,又說格外保暖,若得這長絨棉,自此天下黔首或許再無凍死之人。難道還不值得高興?”


    難道是三張牌麵的獎勵揭開後,還有比長絨棉種子更好的獎勵嗎?


    如果是直接發給周邈這個獎勵的話,他現在會是一個多麽活潑開朗的少年啊!


    但是,凡事都怕一個對比。


    “但是,種植長絨棉,所需熱量大,也就是說要夠熱、日照足夠!”


    “後世國內的長絨棉產區,主要就在如今的月氏及烏孫一帶的盆地裏。雖然齊地和趙地的小部分地區,也能種植,但終究不是主產區。”


    “且齊趙之地是糧食產區,種棉花不就擠占了糧食耕地嗎?”


    一說到糧食,周邈就心痛得直抽抽!


    嬴政聽著,眼神愈加深沉,眼底有名為雄心的火焰,勃勃升起。


    “月氏和烏孫嗎……”


    在場的王賁、王離及蒙恬幾位武將,眼中皆有著和嬴政一樣的情緒。


    就連王綰、隗狀和馮劫幾人,也陷入沉思。


    其他人還在沉思,李斯已經開口:“月氏王子就在鹹陽……或許可以開始想想策略了,是占


    地,還是羈縻……”


    從來謹小慎微的王綰,近來也大膽許多:“還是要盡快遣使走一趟月氏,再往西去探探烏孫國的深淺。”


    隗狀接上:“然後在那‘三山兩盆’之間,不種別的,就種棉花。”


    “你們……”怎麽回事?


    就已經想好要拳打月氏,腳踢烏孫,占領西域了嗎?


    他還沒說完呢!


    周邈心痛倒是減少了,就是又有些鬱結:“還有一個絕佳的獎勵啊,就是我和你們說過的高產作物——紅薯!”


    “僅是一般品種的紅薯,還不是處理過的脫毒紅薯苗栽種下去,就能畝產兩千公斤。


    換算一下,就是畝產六十七石!”


    “六十七石啊,是時下最高粟產量——五石的十三倍啊!是時下最低生產水平邊遠地區遷陵縣1的平均畝產——約一石的六十七倍啊!”


    “而且這還是一般紅薯,係統獎勵的紅薯種,畝產再怎麽也趕得上脫毒紅薯種的了吧?


    這樣一來,畝產直接翻倍!”


    周邈的痛心,在場大秦君臣都感受到了。


    聽明白周邈的話,若說他們不心生向往,不因得不到這樣的獎勵而心痛,是不可能的。


    但就像當初周邈初見始皇帝時,得知秦一世而亡,嬴政心態炸了。


    但因有周邈比他更炸,直接瘋狂亂咬、大放厥詞,他反而就沒那麽憤怒了。


    此時也一樣,大秦君臣也可惜、也痛心,但看周邈那麽痛心。


    反而覺得他們大可不必太痛心了。


    甚至開始勸說安慰人。


    李斯開口即一針特效藥:“長絨棉有種植區域的缺點,那紅薯有缺點嗎?”


    周邈以他不多的農耕知識儲備,想了想:“紅薯有些像薯蕷山藥,是根塊食物,水分多,好像不耐儲存。”


    李斯立即接過來:“那麽六十七石的紅薯,必然不能和六十七石粟米相比,不是嗎?”


    周邈順著一想:“是。紅薯畢竟是粗糧,確實不能和正經主糧相比。吃多了還燒心胃灼熱,不頂餓。”


    此時王綰接上:“既然不耐保存,那就不能儲存著有備無患,隻能救荒應急。”


    周


    邈倒是又想道:“不過如果把紅薯磨漿後瀝出紅薯粉,或者再撈成粉條的話,倒是可以保存更久。”


    王綰:“但是會靡費精力時間。而且紅薯粉出產量呢?”


    周邈想起小時候的久遠記憶,“換算一下,大概是一石紅薯出兩鬥半的紅薯粉,一石紅薯能撈一鬥重的紅薯粉條。”


    王綰心中默算過,道:“如此一來,紅薯高產的優點便縮小近十倍,不也就沒那麽突出了?”


    雖然還是有優勢,但從紅薯到粉條,費勁費功夫不是嗎?


    周邈一想:“那倒也是。”


    最後是隗狀給出最後一擊:“你帶來的小麥種,現在已經能確定是高產的品相了。


    再有上一環任務中置換來的大豆,也預備做種,屆時未嚐不會又有增產。”


    “小麥和大豆增產在望,大秦在糧食上已有所增益,能夠養活更多黔首了。何況大秦黔首數量定然不如後世的多。”


    “據說大秦人口數取整的話,在兩千萬左右,和後來封建晚期的一億五千萬確實不能比。”周邈隨口說出數據。


    大秦君臣:……


    說實話,羨慕擁有那麽多的人口。


    周邈:“可能現在的問題,其實是地廣人稀?而不是地狹人稠,人滿為患養不活人。”


    還是馮劫這個做禦史大夫的,心性更堅韌:“小麥和大豆增產在望,糧食問題變得不再那麽迫切。


    反而是長絨棉,更能解大秦黔首的寒凍之困。”


    周邈接受了開出長絨棉,比開出紅薯更適合的說法。


    但是……


    ……


    “但是,我覺得剩下的一樣獎勵,也非常好啊。”


    大秦君臣:……


    不行,不能多想。


    究竟錯過了多大的好東西啊!


    蒙恬:“是什麽?”


    周邈:“高爐煉鋼。”


    “當然,為了符合當代科技水平,是土高爐煉鋼。”


    “現在的兵器,已經出現了鐵兵器,但還是以銅兵器為主。


    ——畢竟‘收天下之兵,鑄以為金人十一’,鑄出的就是十一個銅人,而非鐵人。”


    “但銅兵器質地脆弱


    ,不如鐵兵器堅硬鋒利,必將被淘汰。”


    “鐵百煉成鋼,但高爐煉鋼卻能直接煉出品質不錯的鋼水,澆鑄的兵器鋒利堅硬,吹刃斷發,這種兵器在戰場上對敵,直接就碾壓對方了啊!”


    周邈又想到一點,“而且之前不是說了馬蹄鐵嗎?高爐煉鋼能很快地澆鑄出馬蹄鐵,不必費時費力去捶打。”


    聽周邈說完,起初還痛心的大秦君臣,已經露出了笑顏。


    便是不算人精的王賁,都能第一個反駁:“戰場對戰,勝負取決於敵我強弱。而非我方戰力碾壓對方,才能取勝。”


    “大秦確實佩帶銅兵器,但和半數兵力持棍棒的匈奴、百越對戰,已經足夠了。何必非要佩上吹毛斷發的鐵器利刃呢?”


    蒙恬跟著補充:“正是如此。即便北有匈奴需防備,南有百越需一統,但你不是也說過,當下的大秦是東方周邊、乃至整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嗎?”


    “如此,我們需要先進的鐵器做什麽?”


    “隻需要在其他國家持棍棒時,我們拿銅兵器,其他國家拿銅兵器的時候,我們已經用上鐵兵器。隻要領先所有對手,就已足夠。”


    “敵人用棍棒,我們用銅兵器,或者用鐵兵器,並無多大不同。”


    周邈茅塞頓開!


    “是我想差了,隻想所有東西都用最好的,但其實夠用就行了!”


    “孺子可教也。”王綰滿意點頭,又說到馬蹄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鴉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鴉泉並收藏(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