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派誰人去接韓家母子?


    一時還真想不出合適人選。


    不過既然心腹和知情者無暇分.身,那……


    其餘人剛有點頭緒,李斯已經率先稟道:“啟稟陛下,臣願為長子由薦言!”


    “臣之長子由,雖才幹中庸,卻尤穩重可靠,雖尚且資曆稚嫩不能托付巨功,率領一隊人馬跑一趟淮陰,接人入鹹陽,卻也必能萬無一失。”


    關於李由,周邈在後來某次閑侃時,說起秦末起義軍,曾帶過一嘴。


    李由後曾為三川郡守,抵擋陳涉吳廣起義軍,扼守三川。在李斯及次子在鹹陽俱五刑、夷三族後,仍統兵在外。


    最終,於雍丘在項羽和劉邦的進攻下,激戰四天,城破仍巷戰,殺至身邊僅剩十餘人,才被劉邦部下曹參斬殺。


    李由為將或許武功


    不顯,但應當確如李斯所言可靠可信。


    “可。”嬴政應允。


    “令李由率兵一千,前往淮陰,接回故韓王孫及其母。”


    李斯不知嬴政已對李由有所了解,隻當陛下純粹是信重他,方才恩及長子。


    心中感動,看來陛下對他的‘以觀後效’考察已經得出結果了,陛下還是一樣信重他!


    不由得更加死心塌地了。


    “陛下信任臣及臣長子,臣父子也必不辜負陛下!”


    李斯願肝腦塗地的樣子,可見其忠誠。


    嬴政:“……朕拭目以待。”


    其實李斯想的也沒錯,即使嬴政知道李由可靠,但以李斯後來的背叛作為,仍能用李斯和李由。


    未嚐不是胸懷廣闊,霸氣能容人。


    李斯願肝腦塗地的忠誠,倒也沒給錯。


    之後眾卿散去,李斯帶著旨令回到家中。


    關起門來,挑揀著選了些信息告訴長子,又好生提點叮囑了一番。


    第一日一早,李斯長子李由率兵一千出鹹陽,星夜兼程趕往淮陰。


    ……


    另一邊,給始皇陛下寫信寄出的周邈,懷著激動和興奮的心情入睡。


    第一日一早,周邈與扶蘇商議過後,延後了半日行程。


    又為韓信母子完善了安排,仔細叮囑。


    直到將近日中時分,周邈才告別韓信母子,登車離開淮陰。


    離開淮陰時,淮陰縣衙上下倒也按禮出城相送了。


    但就是一副帶著虛假麵具的樣子。


    “看不慣我們,又幹不掉我們,憋憋屈屈的樣子……”


    “我看著就喜歡!”


    如今始皇陛下俱滅六國,天下一統,有人不服氣,但又隻能委曲求全。


    每每想到這裏,周邈就不會為那些人的虛假敷衍生氣了。


    出淮陰,下廣陵。


    周邈在廣陵又收到一封防止寄漏的始皇陛下回信。


    周邈又寫信一封回鹹陽,倒沒什麽重要事情,就是想寫信問候了。


    而後隊伍在江水入海口北岸的廣陵,出城轉西。


    一路沿江水北岸向西直行,進入九江郡,過


    曆陽和居巢縣。


    在路過居巢縣的時候,周邈想起了項羽的外置大腦——範增,似乎就是居巢人。


    但其人反秦思想頑固,大秦也不差範增一個謀士老頭,也沒有去尋訪。


    甚至因為沒到補給物資的時候,車隊都不曾停駐一刻,便轆轆前行離開了居巢。


    之後出九江郡,入衡山郡。


    在郡治所在邾縣停留一晚,補給了物資。


    第一日一早啟程,又繼續西行,出衡山郡,入南郡南部。


    又沿江水岸邊,入長沙郡。


    之後向南渡過江水,沿支流湘水南下,過湘山。


    在湘山腳下,周邈給始皇陛下寫信——#關於曆史上始皇陛下伐光湘山樹木/給湘山神女剃頭露出頭皮的那些事#


    即使遠在路上,都不忘向鹹陽的始皇陛下分享曆史趣事。


    嬴政:……


    大可不必。


    過了湘山,沿湘水岸邊南下,渡過五十多年前屈原投過的汨羅江。


    在汨羅江邊,周邈感懷不已,背了一句《離騷》——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主要是周邈就隻記得開頭這一句。


    《離騷》又不是《過秦論》,高考過後他就沒有再背過了,自然一時背不出來。


    繼續南下,經過羅縣。


    最後再南下,便到達了此次南下的終點——長沙郡郡治所在,臨湘縣。


    周邈一行難得在臨湘修整了一天一夜,補給了物資。


    當晚又給始皇陛下寫信報告——#已到達預定終點臨湘並將於後日啟程北返#


    在到達臨湘後的第三日一早,周邈一行便啟程北返。


    之後原路返回江水北岸,再自南郡穿行北上。


    沿著曆史上始皇陛下東巡北歸的路線,取道武關,直奔鹹陽!


    周邈:陛下陛下!我回來了!


    第50章 #關於仙使邈第一次出遠門回家時哭鼻子哭成兔子眼並史書社死


    冬十月,仙使邈歸鹹陽。臨城不敢入,帝及上卿眾迎之。


    ——摘自《秦書》


    ……


    周邈一行直奔鹹陽而來,但等到了城外,卻止步不敢入。


    因為先前的通信猜測,周邈北返的一路上都在關注進度條。


    等到鹹陽外時,既定路線算是已經走完,可進度條卻還有百分之五。


    顯而易見,猜想成真:東方道和南方道的線路勘探規劃,確實不是按照四至確定道路終點的,而是按照裏數長短確定。


    猜想被證實,周邈是半步不敢踏足鹹陽城了。生怕係統判定他默認提交任務,啪地收回了裏程數福利。


    薅係統羊毛,他是認真的。


    一行人停在了鹹陽城外三裏亭,並派人入城進宮向始皇陛下稟報。


    稟報的人是早晨食時進城的,日中時分,周邈就見到了始皇陛下的車駕。


    “陛下陛下!”


    熟悉的迭聲稱呼。


    嬴政與王綰、隗狀、馮劫和李斯各自從馬車下來,遠遠地就聽見了周邈的聲音。


    更近了,周邈一方眾人先向嬴政行過禮。


    然後王離便帶著英布和章邯,還有方岩等人退下。


    退到外圍站崗護衛,將亭子留給周邈他們。


    多日不見,扶蘇重新向嬴政行了天揖大禮:“扶蘇見過陛下,問陛下安。”


    嬴政看著染上些許沉穩風霜的長子,滿意頷首:“安。”


    在這之後,這對父子便無話可說了。


    這時周邈也給始皇陛下重新行了禮。


    一旁的王綰麵容和藹,笑道:“近月不見,仙使穩重許多。”


    雖然迭聲稱呼陛下,來見時腳下幾乎要蹦跳起來了,可知想要分享消息的興奮和激動心情。


    但卻能忍到現在,可不是穩重多了?


    周邈一時不解深意,但似乎也不像純粹誇獎,倒像是揶揄逗弄?


    一時不懂就選擇不接招,“王丞相也好久不見,一向可安好?”


    “還有隗丞相、馮禦史和李廷尉也是,好久不見,甚是想念。”


    李斯:嘖!想念?一聽就是說順嘴


    的虛假之詞。


    “好久不見,吾等亦是想念仙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鴉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鴉泉並收藏(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