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節
(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作者:鴉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邈覺得始皇陛下說得對,而且竟難得有一次聽出了陛下的言外之意。
於是配合道:“陛下言之有理,應當讓張蒼將功贖
罪,有所建功後,證明已經改過自新,方可加以重用。”
張蒼覺得仙使說的對:“仙使所言甚是!”
“陛下,臣願改過自新!臣甘為一下吏,日夜伏案計算核實賬簿。”
不用死了,可以繼續尋訪鹹陽登仙台、商君祭台,偶爾還能看到仙使,見證神異的賜福大典!
官職高低有什麽要緊的,就是讓他為一刑徒,他也願意啊!
李斯:丟人現眼,有辱師門,阿諛奉承……
#又是平等地嫌棄每一個師弟的一天#
見張蒼如此誠懇,嬴政一錘定音:“如此,你便入少府為一計吏。”
“核計少府中山海池澤之稅簿,地方貢品出入之記檔,以及宮廷衣食器物采買支用之賬目。”
李斯心中猛地一驚:陛下此舉,意在稽核少府賬目!
周邈也猛地心中一驚:這不就是清穿網文和影視劇裏,經典的‘內務府查賬’劇情嗎!
李斯憑借敏銳的政治嗅覺,周邈憑借豐富的‘見識’,都察覺到了嬴政此舉的含義。
但初回職場的張蒼,一時還毫無所覺,興高采烈地:“唯!臣領命!”
李斯轉念一想,也就明白過來:正因張蒼初歸鹹陽,與任何人都無糾葛,性情又莽直,更易做到不徇私枉法、不同流合汙。
而張蒼身份卻與眾不同,論名是荀子門生,論勢是廷尉師弟,再論更有皇帝親命,仙使賞識。
李斯不擔心了,周邈卻是同情起張蒼來,反腐審計可不是那麽好做的。
不說別的,想想那麽多的簡牘賬簿,還是用……
“叮!”
智慧的燈泡亮起!
……
嬴政和李斯陡然見到周邈露出那種熟悉的表情,不禁心生期待。
果不其然,周邈看向上首的始皇陛下:“陛下陛下!”
李斯:熟悉的迭聲稱呼。
嬴政:“何事?”
周邈雙眼晶亮:“方才陛下命張蒼核計賬簿一事,令我頓生靈感!如今賬簿計數以秦篆文字書寫,太過不便了。”
“為何我們不能用一種新的,專門用來計數的符號來表示數字呢!反正剛好在統一文字,那順
便統一數字也不費事啊!”
因為有張蒼這個非知情者在場,周邈說得含混,隻說頓生靈感。
但嬴政和李斯都明白,是後世更簡便的數字符號。
嬴政遞話:“關於計數的數字符號,仙使可有頭緒?”
“那必須有!”周邈向蒙毅招招手,“蒙府令,紙筆來。”
蒙毅拿來紙筆,嬴政也從上首走下來,張蒼更是積極地圍到仙使身邊來。
周邈就地坐在一張案幾後麵。
鋪陳紙張,毛筆蘸墨,邊寫邊道:
“首先,我們用0代表零,用1、2、3……分別代表一、二、三……也即是對應秦篆大寫的壹、貳、叁……”
其實到這裏,周邈所寫的新數字符號,優勢有,但沒有絕對優勢。
但周邈接著往下寫:“然後是10、20、30……分別對應十、廿、卅……”
“相應地,11、12、13為十一、十二、十三,其餘數同理。21、22、23為廿一、廿二、廿三,其餘亦同理。”
“再就是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及至兆……”
在場其餘四人,三人屬於大秦帝國最聰明的那一批,另一人則是天才數學家。
因此都是周邈一說就懂,也能看出所書數字的簡便。
其實前麵還不明顯,但等寫到萬、十萬之上時,都是神情激動、雙眼放光。
數字符號和數字文字的對應關係,周邈舉例說明白了。
又拿開還剩半篇空白的紙,另鋪上一張新紙。
殿中四人見此,又是屏氣凝神,心生期待。
“現在有九九乘法口訣對吧。”周邈記得現代出土的裏耶秦簡中,就有九九乘法表。
張蒼搶話:“對!九九八十一、八.九七十二……”
“停。我知道你會背,我也會。”他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就會背了。
周邈說了乘法口訣,卻先寫了加減運算:“最基本的數學.運算分四種:加、減、乘、除對吧?”
石器時代就有了加減法,乘除法在春秋戰國時《周髀算經》中就已有所記載。
無人反對,周邈繼續說:“在計算時,當然可以用算籌
,但其實列等式和豎式,會更加簡單。”
“就像一加一為二,可以寫成1+1=2,後麵同理……”
“二減一為一,可以寫成2-1=1,後麵同理……”
“這很簡單吧,兩三位數的加減其實不難。但如果萬、十萬、百萬以上,心算就難起來了,但用數字列等式就方便多了……”
周邈列了一個七位數的加法等式,表達的比數字文字更簡潔,但心算也還是難。
而對一個國家來說,這樣大數字的加減運算,並不少見。
然後周邈就用新的數字符號,列出了一個豎式,並以此為例講解運算法則:
“加減法運算中,涉及進退位,我借計算這個豎式來舉例說明……”
周邈量完加減法,又接著舉例講乘除法:“乘除法同理,可先列等式,然後用豎式計算,我來舉個例子……”
等到周邈講完加減乘除的豎式計算,在場四人無一不呼吸急促!
張蒼是源於對數學的天資和喜愛,眼下得仙使傳授數學符號和運算法則,而純粹的喜悅興奮!
其餘三人,則是想到新的數字符號及等式和豎式運算,在朝廷公務和加強集權統治中,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
“用新的數字符號,來代替數字文字,進行加減乘除四則運算,會方便很多對吧?”
周邈並不忘補充:“當然,數字符號相比數字文字更容易被篡改,因此多在計算的時候用。
在書寫重要結果時,需要用數字符號和大寫數字文字,兩種寫法同時寫明,以防篡改。”
周邈放下筆,抬起頭。
謔!
四張臉遮在他頭頂上,一張臉上兩隻眼睛,逆著光都像是在閃閃發亮誒!
“啊?”
周邈揚起脖子不解出聲的同時,三張臉已經撤遠。
唯獨張蒼那張臉,反而湊得更近了。
他望著案上那幾張紙的目光,堪比方才初見仙使時的狂熱!
周邈心道:不愧是因為善算而被蕭何任命‘計相1’,又校正《九章算術》的曆算學家。
對數學的熱愛是刻在骨子裏的。
李斯:“陛下,李斯亦認為,仙使所
書數字符號,可與文字一道推行天下!”
李斯作為小篆的推廣者,致力於統一文字,在此同時,統一數字也就是順手為之。
但新的數字符號,與之對應的等式和豎式的四則運算,卻意義重大!
近在眼前的,就是張蒼核計少府賬簿時,將大幅提升速度,也能更輕易地查出賬目錯漏。
更長遠的,李斯或許不知道簡單的數字書寫和計算,將對自然科學的發展所起的促進作用。
但他知道,它們將更利於掌握天下財賦、人口和收支!
嬴政當機立斷:“仙使及廷尉議是,在統一文字之時,附上統一的數字符號。”
“並將數字符號及對應等式、豎式的四則運算法則,頒行天下。”
“另,詔令天下,三年後的下一屆科舉中,明算一科,將把數字符號及相關內容納入考試範圍。”
今歲科舉已經來不及,三年後的下一屆,時間還很充裕。
幾句話的功夫,新的數字符號及相關知識,就納入了科舉考試範圍?
周邈永遠為始皇陛下的效率而驚歎!
而在無人注意的時候,張蒼已經悄無聲息地順走了那一遝稿紙。
蹲到一邊,狂熱著迷地翻看著。
將仙使都拋之腦後了,整個人完全沉浸其中。
嬴政吩咐:“李斯,將你師弟帶下去安置。”
“唯。”李斯瞬間從激動中清醒過來。
來到張蒼邊上,先上手去抽走……沒能抽走對方手上的稿紙。
非但沒能抽走,反而驚得對方一個蛙跳蹦開。
緊緊抱住稿紙後,抬頭瞪向李斯。
“師兄做什麽!”眼神譴責,表情戒備。
於是配合道:“陛下言之有理,應當讓張蒼將功贖
罪,有所建功後,證明已經改過自新,方可加以重用。”
張蒼覺得仙使說的對:“仙使所言甚是!”
“陛下,臣願改過自新!臣甘為一下吏,日夜伏案計算核實賬簿。”
不用死了,可以繼續尋訪鹹陽登仙台、商君祭台,偶爾還能看到仙使,見證神異的賜福大典!
官職高低有什麽要緊的,就是讓他為一刑徒,他也願意啊!
李斯:丟人現眼,有辱師門,阿諛奉承……
#又是平等地嫌棄每一個師弟的一天#
見張蒼如此誠懇,嬴政一錘定音:“如此,你便入少府為一計吏。”
“核計少府中山海池澤之稅簿,地方貢品出入之記檔,以及宮廷衣食器物采買支用之賬目。”
李斯心中猛地一驚:陛下此舉,意在稽核少府賬目!
周邈也猛地心中一驚:這不就是清穿網文和影視劇裏,經典的‘內務府查賬’劇情嗎!
李斯憑借敏銳的政治嗅覺,周邈憑借豐富的‘見識’,都察覺到了嬴政此舉的含義。
但初回職場的張蒼,一時還毫無所覺,興高采烈地:“唯!臣領命!”
李斯轉念一想,也就明白過來:正因張蒼初歸鹹陽,與任何人都無糾葛,性情又莽直,更易做到不徇私枉法、不同流合汙。
而張蒼身份卻與眾不同,論名是荀子門生,論勢是廷尉師弟,再論更有皇帝親命,仙使賞識。
李斯不擔心了,周邈卻是同情起張蒼來,反腐審計可不是那麽好做的。
不說別的,想想那麽多的簡牘賬簿,還是用……
“叮!”
智慧的燈泡亮起!
……
嬴政和李斯陡然見到周邈露出那種熟悉的表情,不禁心生期待。
果不其然,周邈看向上首的始皇陛下:“陛下陛下!”
李斯:熟悉的迭聲稱呼。
嬴政:“何事?”
周邈雙眼晶亮:“方才陛下命張蒼核計賬簿一事,令我頓生靈感!如今賬簿計數以秦篆文字書寫,太過不便了。”
“為何我們不能用一種新的,專門用來計數的符號來表示數字呢!反正剛好在統一文字,那順
便統一數字也不費事啊!”
因為有張蒼這個非知情者在場,周邈說得含混,隻說頓生靈感。
但嬴政和李斯都明白,是後世更簡便的數字符號。
嬴政遞話:“關於計數的數字符號,仙使可有頭緒?”
“那必須有!”周邈向蒙毅招招手,“蒙府令,紙筆來。”
蒙毅拿來紙筆,嬴政也從上首走下來,張蒼更是積極地圍到仙使身邊來。
周邈就地坐在一張案幾後麵。
鋪陳紙張,毛筆蘸墨,邊寫邊道:
“首先,我們用0代表零,用1、2、3……分別代表一、二、三……也即是對應秦篆大寫的壹、貳、叁……”
其實到這裏,周邈所寫的新數字符號,優勢有,但沒有絕對優勢。
但周邈接著往下寫:“然後是10、20、30……分別對應十、廿、卅……”
“相應地,11、12、13為十一、十二、十三,其餘數同理。21、22、23為廿一、廿二、廿三,其餘亦同理。”
“再就是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及至兆……”
在場其餘四人,三人屬於大秦帝國最聰明的那一批,另一人則是天才數學家。
因此都是周邈一說就懂,也能看出所書數字的簡便。
其實前麵還不明顯,但等寫到萬、十萬之上時,都是神情激動、雙眼放光。
數字符號和數字文字的對應關係,周邈舉例說明白了。
又拿開還剩半篇空白的紙,另鋪上一張新紙。
殿中四人見此,又是屏氣凝神,心生期待。
“現在有九九乘法口訣對吧。”周邈記得現代出土的裏耶秦簡中,就有九九乘法表。
張蒼搶話:“對!九九八十一、八.九七十二……”
“停。我知道你會背,我也會。”他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就會背了。
周邈說了乘法口訣,卻先寫了加減運算:“最基本的數學.運算分四種:加、減、乘、除對吧?”
石器時代就有了加減法,乘除法在春秋戰國時《周髀算經》中就已有所記載。
無人反對,周邈繼續說:“在計算時,當然可以用算籌
,但其實列等式和豎式,會更加簡單。”
“就像一加一為二,可以寫成1+1=2,後麵同理……”
“二減一為一,可以寫成2-1=1,後麵同理……”
“這很簡單吧,兩三位數的加減其實不難。但如果萬、十萬、百萬以上,心算就難起來了,但用數字列等式就方便多了……”
周邈列了一個七位數的加法等式,表達的比數字文字更簡潔,但心算也還是難。
而對一個國家來說,這樣大數字的加減運算,並不少見。
然後周邈就用新的數字符號,列出了一個豎式,並以此為例講解運算法則:
“加減法運算中,涉及進退位,我借計算這個豎式來舉例說明……”
周邈量完加減法,又接著舉例講乘除法:“乘除法同理,可先列等式,然後用豎式計算,我來舉個例子……”
等到周邈講完加減乘除的豎式計算,在場四人無一不呼吸急促!
張蒼是源於對數學的天資和喜愛,眼下得仙使傳授數學符號和運算法則,而純粹的喜悅興奮!
其餘三人,則是想到新的數字符號及等式和豎式運算,在朝廷公務和加強集權統治中,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
“用新的數字符號,來代替數字文字,進行加減乘除四則運算,會方便很多對吧?”
周邈並不忘補充:“當然,數字符號相比數字文字更容易被篡改,因此多在計算的時候用。
在書寫重要結果時,需要用數字符號和大寫數字文字,兩種寫法同時寫明,以防篡改。”
周邈放下筆,抬起頭。
謔!
四張臉遮在他頭頂上,一張臉上兩隻眼睛,逆著光都像是在閃閃發亮誒!
“啊?”
周邈揚起脖子不解出聲的同時,三張臉已經撤遠。
唯獨張蒼那張臉,反而湊得更近了。
他望著案上那幾張紙的目光,堪比方才初見仙使時的狂熱!
周邈心道:不愧是因為善算而被蕭何任命‘計相1’,又校正《九章算術》的曆算學家。
對數學的熱愛是刻在骨子裏的。
李斯:“陛下,李斯亦認為,仙使所
書數字符號,可與文字一道推行天下!”
李斯作為小篆的推廣者,致力於統一文字,在此同時,統一數字也就是順手為之。
但新的數字符號,與之對應的等式和豎式的四則運算,卻意義重大!
近在眼前的,就是張蒼核計少府賬簿時,將大幅提升速度,也能更輕易地查出賬目錯漏。
更長遠的,李斯或許不知道簡單的數字書寫和計算,將對自然科學的發展所起的促進作用。
但他知道,它們將更利於掌握天下財賦、人口和收支!
嬴政當機立斷:“仙使及廷尉議是,在統一文字之時,附上統一的數字符號。”
“並將數字符號及對應等式、豎式的四則運算法則,頒行天下。”
“另,詔令天下,三年後的下一屆科舉中,明算一科,將把數字符號及相關內容納入考試範圍。”
今歲科舉已經來不及,三年後的下一屆,時間還很充裕。
幾句話的功夫,新的數字符號及相關知識,就納入了科舉考試範圍?
周邈永遠為始皇陛下的效率而驚歎!
而在無人注意的時候,張蒼已經悄無聲息地順走了那一遝稿紙。
蹲到一邊,狂熱著迷地翻看著。
將仙使都拋之腦後了,整個人完全沉浸其中。
嬴政吩咐:“李斯,將你師弟帶下去安置。”
“唯。”李斯瞬間從激動中清醒過來。
來到張蒼邊上,先上手去抽走……沒能抽走對方手上的稿紙。
非但沒能抽走,反而驚得對方一個蛙跳蹦開。
緊緊抱住稿紙後,抬頭瞪向李斯。
“師兄做什麽!”眼神譴責,表情戒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