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節
(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作者:鴉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立祠與刻石這事一樣,也是事後再著人修建。
今日眼下是見不著了的。
但周邈卻並不失望!
反而整個人在清涼的秋日山風吹拂下,頰旁尚且帶著一抹紅暈。
顯然是激動興奮發於內,熱熏於外。
也就是高興得很了!
李斯:不是很理解你們仙使這種生物,情緒就跟山地天氣一般多變。
嬴政倒是有所猜測,也正是這猜測,讓他一時無言。
最終更又道:“若想看祭文石刻,可在鄒縣停留一日,再令匠人連夜鐫刻……”
“不用不用!”周邈幾乎搖出花手,堅決拒絕:“陛下千萬別因為我做出什麽烽火戲諸侯的事來!”
“萬一發生——匠人日夜刻石累倒吐血,噴在石刻銘文之上,嶧山石刻是匠人血淚染成!諸如此類的黑料,那我就萬死難辭其咎了!”
“而且出巡行程更為重要,非必要不能耽擱!”
周邈說的很有道理,但是:烽火戲諸侯,不是這麽用的。
再但是,仙使的意願,陛下若依允,那還是很重要的,足以耽誤出巡行程而不被埋怨。
可是難得的,不就是仙使即便到了今日,也赤忱謙遜如舊,未曾養出驕矜囂張的性情嗎?
大秦君臣之間,皆不禁柔和了神情。
而周邈也顧自興奮著:出息了出息了出息了!
雖然知道此處時空的後世史書中,或許會有他周邈一筆,但在他生時就已經從石刻中得知一言半語,這種感覺是難以言表的!
[自豪驕傲.jpg]
嬴政:“祭祀既畢,下山。”
……
既已祭祀完鄒縣嶧山,下一站便當是泰山和梁父山。
然而,薛郡鄒縣為儒家亞聖孟子故裏,隔壁魯縣又為儒家至聖孔子故裏。
因此在此之前,出巡隊伍離開鄒縣後,又在魯縣暫作停留。
在當初二十儒生攔道仙使一事之後,薛郡及魯縣的郡縣兩衙雖未被問罪,卻也被詔令申斥。
此次始皇帝鑾駕踐臨,郡縣兩衙無不掃街相候,遠迎至城外馳道旁。
“拜迎始皇帝陛下!恭迎仙使!”
說著真就當場拜倒在地,恭謹非常。
周邈:……若是我,恐怕都不好意思拿出之前抄錄的不合格役夫數據,一招清算了。
但嬴政顯然不是會為眼前郡縣兩衙的謙卑恭敬,就心軟之人。
“起。”嬴政沉靜嚴肅,聲音無波無瀾。
接著就繼續穩坐主車鑾駕,再沒多說一個字。
就在郡縣兩衙準備措辭,迎始皇帝和仙使入城時,蒙毅出列。
走到已經起身的兩衙官吏麵前:“陛下出巡是為巡視河山,不欲侵擾黔首。”
“陛下仁德!……”
然而兩衙官吏奉承之詞還未開始傾倒,蒙毅就幹脆利落道:“陛下及仙使車駕將紮營城外,並不入城。”
“然此處有幾件事,需要諸位去辦。”
又是不等兩衙官吏殷勤接話,蒙毅直接道:“一,有此糧草及物資補給清單一張,照單準備。”
“二,將縣試留存答卷,盡數搬來,陛下將作審閱。”
“三,明日的日出時分,左丞相與太祝將入城,禮祭孔廟,屆時須清道以備。”
第85章 這日下午,魯縣市肆中,殺得是人頭滾滾,地上血浸三分!
兩衙官吏帶著三條命令退去,蒙毅遣人隨從落實。
一隊士伍拿上補給清單,牽上運貨牛馬,去拉運糧草物資。
一隊士伍則跟去縣衙,拉運縣試留存答卷。
再有一隊是太祝叔孫通親往,帶著奉常官吏和數名博士,入城去孔廟準備祭祀。
因此說是請托兩衙官吏去辦,實則都有專人負責,郡縣配合即可。
但也因此,郡縣兩衙再無半點推脫運作空間。
糧草物資、孔廟祭祀無關緊要,但縣試答卷,竟也隻能眼睜睜看著被拉走,更甚至還有通過縣試的學子榜單!
“縣衙官吏的緊張惶恐之意,太過明顯,魯縣此次縣試恐另有勾當。”
負責推行科舉製的隗狀最在意的莫過於科舉的公平,將科舉製選拔人才的效用發揮到最大。
但也明白,在推行時必然會遇到一些問題。
“意料之中,否則朕也不會重閱答卷。”嬴政波瀾不驚道。
首屆科舉還是用的竹木簡牘作答,此次縣試近數百份答卷,裝起來足有一車。
“先按榜單名字,挑選出中選者的答卷。再分門別類,分出明法、明算、明字和進士四科答卷。”
嬴政一聲令下,就有被召來的十來名博士應令而動,開始挑選分類。
“縣試上榜與落榜者的答卷,及四科答卷,混雜一起堆放,其中要是沒點見不得人的勾當,頭都拎下來給他們當球踢!”
吊兒郎當的語氣,直白混不吝的內容,還有熟悉的聲線。
周邈循聲看過去,果然在博士之中看見了劉季。
周邈:……劉季啊,你怎麽在這裏?
劉季對著周邈嘿然一笑,權作打了招呼。
能在始皇陛下麵前這麽沒正行的,還得是你劉季!
劉季見此,又朝周邈挑眉擠眼。
始皇帝毫無疑問是霸道威嚴的,但也正是如此,並不會計較臣子一些細枝末節的言行出格。
周邈:……欣賞不了一點。
果然,作為皇帝,還是得始皇陛下這一款!
很快答卷分類完畢,縣試上榜者答卷共四十份,每科十份。
剩餘落榜者兩百餘份,四科分科堆壘。然而其中一堆,壘得高高的搖搖欲墜,另三堆卻是寥寥幾份,其中一堆竟然隻有孤零零一份!
嬴政毫無波瀾的神態中,也不由摻上幾分冷意。
劉季見機,兩步上前拿起那孤零零一份的答卷,瞥了一眼開篇內容:“明法科的答卷。”
李斯早有所猜測,一旦得到證實,還是不由怒氣翻湧!
這豈不是在打法家的臉!在打他李斯的臉!
可又何嚐不是在打以法治國的大秦的臉?
李斯難得沒有進言,選擇了隱忍不發。
嬴政伸手,在案上的四堆上榜答卷中,隨機取了一份明法科答卷。
展開瀏覽一遍,推倒一邊後又取來一份,展開瀏覽……
如此瀏覽過半數答卷,才抬眼冷沉沉道:“爾等共同審閱未上榜答卷,各自評判優劣,再匯總選出十份最佳者。”
說完,就埋頭瀏覽剩下五份答卷。
明法科十份答卷看完,又看了明算科十份,再是明字科十份。
最後才是進士科十份答卷。
周邈的古文文化水平,閱不了答卷。
就站在一旁,無聊之下,觀察始皇陛下和眾臣的表情變化……
然後漸漸地,縮脖子耷腦袋,連呼吸都不敢大聲了。
周邈:弱小可憐又無助.jpg
……
人定時分,人們皆已安歇睡眠。
然主車外的帳中,仍舊燈火通明。
“進士科的答卷,在臣等盡數重新審閱排名之後,都在此處了。”
隗狀作為代表,把連榜上答卷在內、重新排名的所有答卷前十,呈遞嬴政案上。
嬴政再次取來一份,展開瀏覽……
終於,最後一份合上。
風雨將至,帳中靜得落針可聞。
嬴政未做猶豫,直接開口:“明法、明算兩科,榜單盡數作廢,本屆一人不取。”
字句吐露之間,夾著血腥之氣:“李斯,兩科上榜者盡數捉拿問訊,若是蓄意竄科具名、應考及上榜者,夷三族!”
李斯亦如一頭急欲嗜血的餓獸:“唯!”
周邈被始皇陛下冷酷的聲音嚇得一抖,再一細想:
是有人明明學的、答的是進士科,但最終卻占了明法和明算科的名額?
這就好比,學習、報名、作答的都是人力崗的內容,卻占的是法務、財務的崗位?
今日眼下是見不著了的。
但周邈卻並不失望!
反而整個人在清涼的秋日山風吹拂下,頰旁尚且帶著一抹紅暈。
顯然是激動興奮發於內,熱熏於外。
也就是高興得很了!
李斯:不是很理解你們仙使這種生物,情緒就跟山地天氣一般多變。
嬴政倒是有所猜測,也正是這猜測,讓他一時無言。
最終更又道:“若想看祭文石刻,可在鄒縣停留一日,再令匠人連夜鐫刻……”
“不用不用!”周邈幾乎搖出花手,堅決拒絕:“陛下千萬別因為我做出什麽烽火戲諸侯的事來!”
“萬一發生——匠人日夜刻石累倒吐血,噴在石刻銘文之上,嶧山石刻是匠人血淚染成!諸如此類的黑料,那我就萬死難辭其咎了!”
“而且出巡行程更為重要,非必要不能耽擱!”
周邈說的很有道理,但是:烽火戲諸侯,不是這麽用的。
再但是,仙使的意願,陛下若依允,那還是很重要的,足以耽誤出巡行程而不被埋怨。
可是難得的,不就是仙使即便到了今日,也赤忱謙遜如舊,未曾養出驕矜囂張的性情嗎?
大秦君臣之間,皆不禁柔和了神情。
而周邈也顧自興奮著:出息了出息了出息了!
雖然知道此處時空的後世史書中,或許會有他周邈一筆,但在他生時就已經從石刻中得知一言半語,這種感覺是難以言表的!
[自豪驕傲.jpg]
嬴政:“祭祀既畢,下山。”
……
既已祭祀完鄒縣嶧山,下一站便當是泰山和梁父山。
然而,薛郡鄒縣為儒家亞聖孟子故裏,隔壁魯縣又為儒家至聖孔子故裏。
因此在此之前,出巡隊伍離開鄒縣後,又在魯縣暫作停留。
在當初二十儒生攔道仙使一事之後,薛郡及魯縣的郡縣兩衙雖未被問罪,卻也被詔令申斥。
此次始皇帝鑾駕踐臨,郡縣兩衙無不掃街相候,遠迎至城外馳道旁。
“拜迎始皇帝陛下!恭迎仙使!”
說著真就當場拜倒在地,恭謹非常。
周邈:……若是我,恐怕都不好意思拿出之前抄錄的不合格役夫數據,一招清算了。
但嬴政顯然不是會為眼前郡縣兩衙的謙卑恭敬,就心軟之人。
“起。”嬴政沉靜嚴肅,聲音無波無瀾。
接著就繼續穩坐主車鑾駕,再沒多說一個字。
就在郡縣兩衙準備措辭,迎始皇帝和仙使入城時,蒙毅出列。
走到已經起身的兩衙官吏麵前:“陛下出巡是為巡視河山,不欲侵擾黔首。”
“陛下仁德!……”
然而兩衙官吏奉承之詞還未開始傾倒,蒙毅就幹脆利落道:“陛下及仙使車駕將紮營城外,並不入城。”
“然此處有幾件事,需要諸位去辦。”
又是不等兩衙官吏殷勤接話,蒙毅直接道:“一,有此糧草及物資補給清單一張,照單準備。”
“二,將縣試留存答卷,盡數搬來,陛下將作審閱。”
“三,明日的日出時分,左丞相與太祝將入城,禮祭孔廟,屆時須清道以備。”
第85章 這日下午,魯縣市肆中,殺得是人頭滾滾,地上血浸三分!
兩衙官吏帶著三條命令退去,蒙毅遣人隨從落實。
一隊士伍拿上補給清單,牽上運貨牛馬,去拉運糧草物資。
一隊士伍則跟去縣衙,拉運縣試留存答卷。
再有一隊是太祝叔孫通親往,帶著奉常官吏和數名博士,入城去孔廟準備祭祀。
因此說是請托兩衙官吏去辦,實則都有專人負責,郡縣配合即可。
但也因此,郡縣兩衙再無半點推脫運作空間。
糧草物資、孔廟祭祀無關緊要,但縣試答卷,竟也隻能眼睜睜看著被拉走,更甚至還有通過縣試的學子榜單!
“縣衙官吏的緊張惶恐之意,太過明顯,魯縣此次縣試恐另有勾當。”
負責推行科舉製的隗狀最在意的莫過於科舉的公平,將科舉製選拔人才的效用發揮到最大。
但也明白,在推行時必然會遇到一些問題。
“意料之中,否則朕也不會重閱答卷。”嬴政波瀾不驚道。
首屆科舉還是用的竹木簡牘作答,此次縣試近數百份答卷,裝起來足有一車。
“先按榜單名字,挑選出中選者的答卷。再分門別類,分出明法、明算、明字和進士四科答卷。”
嬴政一聲令下,就有被召來的十來名博士應令而動,開始挑選分類。
“縣試上榜與落榜者的答卷,及四科答卷,混雜一起堆放,其中要是沒點見不得人的勾當,頭都拎下來給他們當球踢!”
吊兒郎當的語氣,直白混不吝的內容,還有熟悉的聲線。
周邈循聲看過去,果然在博士之中看見了劉季。
周邈:……劉季啊,你怎麽在這裏?
劉季對著周邈嘿然一笑,權作打了招呼。
能在始皇陛下麵前這麽沒正行的,還得是你劉季!
劉季見此,又朝周邈挑眉擠眼。
始皇帝毫無疑問是霸道威嚴的,但也正是如此,並不會計較臣子一些細枝末節的言行出格。
周邈:……欣賞不了一點。
果然,作為皇帝,還是得始皇陛下這一款!
很快答卷分類完畢,縣試上榜者答卷共四十份,每科十份。
剩餘落榜者兩百餘份,四科分科堆壘。然而其中一堆,壘得高高的搖搖欲墜,另三堆卻是寥寥幾份,其中一堆竟然隻有孤零零一份!
嬴政毫無波瀾的神態中,也不由摻上幾分冷意。
劉季見機,兩步上前拿起那孤零零一份的答卷,瞥了一眼開篇內容:“明法科的答卷。”
李斯早有所猜測,一旦得到證實,還是不由怒氣翻湧!
這豈不是在打法家的臉!在打他李斯的臉!
可又何嚐不是在打以法治國的大秦的臉?
李斯難得沒有進言,選擇了隱忍不發。
嬴政伸手,在案上的四堆上榜答卷中,隨機取了一份明法科答卷。
展開瀏覽一遍,推倒一邊後又取來一份,展開瀏覽……
如此瀏覽過半數答卷,才抬眼冷沉沉道:“爾等共同審閱未上榜答卷,各自評判優劣,再匯總選出十份最佳者。”
說完,就埋頭瀏覽剩下五份答卷。
明法科十份答卷看完,又看了明算科十份,再是明字科十份。
最後才是進士科十份答卷。
周邈的古文文化水平,閱不了答卷。
就站在一旁,無聊之下,觀察始皇陛下和眾臣的表情變化……
然後漸漸地,縮脖子耷腦袋,連呼吸都不敢大聲了。
周邈:弱小可憐又無助.jpg
……
人定時分,人們皆已安歇睡眠。
然主車外的帳中,仍舊燈火通明。
“進士科的答卷,在臣等盡數重新審閱排名之後,都在此處了。”
隗狀作為代表,把連榜上答卷在內、重新排名的所有答卷前十,呈遞嬴政案上。
嬴政再次取來一份,展開瀏覽……
終於,最後一份合上。
風雨將至,帳中靜得落針可聞。
嬴政未做猶豫,直接開口:“明法、明算兩科,榜單盡數作廢,本屆一人不取。”
字句吐露之間,夾著血腥之氣:“李斯,兩科上榜者盡數捉拿問訊,若是蓄意竄科具名、應考及上榜者,夷三族!”
李斯亦如一頭急欲嗜血的餓獸:“唯!”
周邈被始皇陛下冷酷的聲音嚇得一抖,再一細想:
是有人明明學的、答的是進士科,但最終卻占了明法和明算科的名額?
這就好比,學習、報名、作答的都是人力崗的內容,卻占的是法務、財務的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