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節
(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作者:鴉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充分利用這份優勢與底氣,她打算兩年便返回,以免失了時機。
——被授任大秦使者,官派出使西方的時機。
心緒流轉間,燕接著周邈的話道:“但當下贏得使者身份,確確實實,應當多謝仙使。”
她有想過仙使會讚同,或者資助她出使西方。
但不曾想到,仙使竟然屬意她直接擔任使者。
“燕你有能力,有決心,又有準備,擔任使者不是順理成章的嗎?”
但世間哪有那麽多順理成章
?大多都是不公不正。
“有仙使這話,臣必要爭得朝廷使者身份。”
她出自六英宮,有仙使舉薦,足以彌補不公,爭得公正對待。
公正對待也不能從天而降,那從何而來?便要她自己的去爭了!
“臣明日便寫一封奏章,陳明計劃、厘清利弊,呈寄鹹陽,請求出使西方。”
周邈讚同:“很好!”
燕姐姐這樣積極、有幹勁,不能更讚同!
……
於是,又在西域東郡歇過一晚。
第二日,清早。
告別送行城外的甘羅、呂娥姁和燕等人。
周邈開啟機器人的勘探功能,往北而去。
走了半日,方才到達規劃的大致路線的起點。
而後沿著盆地北坡山峰走勢,往東而去。
正式開始了萬裏長城的線路勘探任務。
勘探開始,‘雙層中巴(高鐵版)’的鋼鐵神獸跋山涉水,行駛於山野。
到了此時,自然不能像之前一般全速行駛。但山野了無人煙,不必閃避,隻需一往無前莽過去!
時速倒也可觀,隻是減半——變成時速一百公裏。
可又因為需要調整方向,糾正路線,時不時便要停下,速度再次減半。
這樣幾番減速,白天走、晚上歇,比當初騎馬勘探馳道線路時也隻稍快幾許。
但論舒適程度,那是成倍增加!
即使行走在山野溝壑之間,也能像坦克一般碾壓一切,蹚出一條路來,卻不顯顛簸。
雖然再不能做到行駛途中,奶茶都不溢杯,也比後世的山地越野的顛簸感輕微數倍。
從山野,到草原,再到山野。
途中遇到章邯,為將率領一千騎兵,在匈奴西南部草原遊走。
或驅趕、或收服匈奴西南小部落。
他們這支勘探小隊,也不出所料,在草原上如入無人之境。
除了夜晚‘停車’夜宿,遇到野狼群在外麵嚎叫,就沒遇到一個匈奴兵丁。
從西域東郡,到阿拉善高原以北草原,再到陰山以南。
重歸大秦現有疆域,進入九原郡。
在德水(黃河)北岸,見到了同樣數月不見的蒙恬。
“見過仙使。”蒙恬向周邈揖禮見過,又與英布見禮:“見過仙武侯。”
“信小郎君,籍郎君,多日不見。”也不忘仙使座下兩個童子,最後還向方岩和霞頷首示意。
英布、韓信、項籍、方岩和霞,皆回禮。
其中,韓信一張高傲臉更加高傲了:大可去掉‘小’字。
項籍:誰讓你矮~
周邈高抬胳膊,拍拍蒙恬肩膀:“蒙大將軍,快三個月不見,愈發英武了!”
小楊柳抽條一般,仙使他現在已經一米七!
——咳,四舍五入。
已經可以不必踮腳,隻用伸直胳膊,就拍得著蒙恬肩膀了。
蒙恬深諳仙使心思,也道:“仙使,多日不見,也愈發高大。”
“哈哈哈!”仙使很滿意,笑哈哈的。
今日在這滾滾大河邊偶遇,一如先前每月一輪賜福大典見麵時,先輕鬆調侃寒暄一番。
寒暄過,又問過對方近況都好,才交流起信息來。
周邈:“你既已渡過黃河,陳兵在此,想來已收到陛下旨令?”
蒙恬給與肯定回答:“確實已經收到陛下旨令,令臣防備、驅逐匈奴,以保長城修建期間的安穩。”
“再等大半月,糧草軍械籌備完畢,臣便往北進入草原,拉開防線。”
十萬大軍北推,不是朝夕即可出發的,還得待後方軍備跟上。
“穩紮穩打,相信自己!你可是‘卻匈奴七百餘裏’的蒙大將軍!”
周邈一朝身高增長,樂於拍人肩膀。
又拍拍蒙恬肩膀。
對於仙使偶爾就蹦出一句預言讖語,英布、韓信和項籍等人,已經見慣不怪。
此時預言入耳,眼睛都沒圓睜半點。
韓信還冷不丁地開口:“仙使豈不是看輕了蒙大將軍?”
蒙恬含笑:哈果然小郎君的稱呼,戳中兵仙崽了。
周邈懵然,“啊?”
韓信:“蒙大將軍領十萬大兵守上郡時,零散匈奴尚在德水以南肆虐,如今上郡全境,及至更北的雲中郡、九原郡,匈奴殘兵也都已得
以肅清。”
“今又渡過德水,陳軍北岸,以待進兵草原。”
周邈仍舊疑惑:“對啊,這不是大秦對匈奴的局勢轉換嗎?”
韓信再次提示:“換算一番,自上郡治所,至此處,已有多遠了?”
上郡治所膚施縣,大約在後世延安附近。此處是九原郡治所九原縣,後世包頭附近,換算一下距離……
是不是有五百來公裏,即是一千餘裏了?
不管怎麽著,也超過‘七百餘裏’了!
蒙大將軍‘卻匈奴’早已不止七百餘裏,曆史成績已經達標。
周邈:……尷尬。
“虛指,虛指而已。”周邈意圖狡辯。
但想起要給兵仙崽樹立榜樣,便改口:“我絕無看輕蒙大將軍之意,是失誤失誤。”
“祝蒙大將軍卻匈奴數千裏!”
小幾千,大幾千,都是數千,空間很大!
韓信看著尷尬局促急忙找補的仙使,一時無言。
蒙恬:哈哈,誤傷了吧!
韓信本來是要陰陽怪氣他,結果卻為難了仙使。
兵仙崽於兵一道,確實天資超群,但用仙使的話說:情商堪憂。
年方十三,卻已與周邈一般高的項籍,則是東看西看,不懂現場尷尬氛圍。
方岩和霞恭敬肅立。
“多謝仙使美言。”最終還是蒙恬接話,並順滑地轉移話題:“匈奴固然似蠅蟲般惹人厭煩,東胡卻如豺狗,需要提防。”
周邈:“畢竟是‘月氏強而東胡盛’嘛。”
月氏無了,匈奴廢了,此消彼長,於是草原上就成了東胡獨大之勢。
“東胡有往西侵染之意。”蒙恬也接著道,“東胡原在遼東以北,後往西至勃海灣以北的漁陽郡北境一帶。”
“近日,已有小股胡人南犯代郡、雁門郡北境的消息傳來。”
周邈的足跡路徑,已在大秦疆土畫滿了圈,對大秦郡縣分布,早已熟稔於心。
聞言驚訝道:“雁門郡再往西,不就是雲中郡!東胡難道還想染指大秦的關中六郡不成?”
“月氏無了,匈奴廢了,東胡覺得他行了?”
周邈不理解
,也沒受震撼。
仔細回想,東胡不過是冒頓單於劇目裏的小反派而已,如今也想當回主角了?
蒙恬雖也不覺得東胡能對大秦造成威脅,但是:“仙使之後東行,夜間歇宿、日間用飯,一應需要停下、離開神獸的時候,都需小心。”
“以防萬一,遭東胡擄掠了去。”
“明白。這次不像上回還帶了三千精騎,即便落入月氏、烏孫王庭,也能有反戈一擊之力。”
周邈的優點就是有自知之明,還聽勸。
英布作為此次護衛仙使出行的唯一將領,更是謹記在心。
——被授任大秦使者,官派出使西方的時機。
心緒流轉間,燕接著周邈的話道:“但當下贏得使者身份,確確實實,應當多謝仙使。”
她有想過仙使會讚同,或者資助她出使西方。
但不曾想到,仙使竟然屬意她直接擔任使者。
“燕你有能力,有決心,又有準備,擔任使者不是順理成章的嗎?”
但世間哪有那麽多順理成章
?大多都是不公不正。
“有仙使這話,臣必要爭得朝廷使者身份。”
她出自六英宮,有仙使舉薦,足以彌補不公,爭得公正對待。
公正對待也不能從天而降,那從何而來?便要她自己的去爭了!
“臣明日便寫一封奏章,陳明計劃、厘清利弊,呈寄鹹陽,請求出使西方。”
周邈讚同:“很好!”
燕姐姐這樣積極、有幹勁,不能更讚同!
……
於是,又在西域東郡歇過一晚。
第二日,清早。
告別送行城外的甘羅、呂娥姁和燕等人。
周邈開啟機器人的勘探功能,往北而去。
走了半日,方才到達規劃的大致路線的起點。
而後沿著盆地北坡山峰走勢,往東而去。
正式開始了萬裏長城的線路勘探任務。
勘探開始,‘雙層中巴(高鐵版)’的鋼鐵神獸跋山涉水,行駛於山野。
到了此時,自然不能像之前一般全速行駛。但山野了無人煙,不必閃避,隻需一往無前莽過去!
時速倒也可觀,隻是減半——變成時速一百公裏。
可又因為需要調整方向,糾正路線,時不時便要停下,速度再次減半。
這樣幾番減速,白天走、晚上歇,比當初騎馬勘探馳道線路時也隻稍快幾許。
但論舒適程度,那是成倍增加!
即使行走在山野溝壑之間,也能像坦克一般碾壓一切,蹚出一條路來,卻不顯顛簸。
雖然再不能做到行駛途中,奶茶都不溢杯,也比後世的山地越野的顛簸感輕微數倍。
從山野,到草原,再到山野。
途中遇到章邯,為將率領一千騎兵,在匈奴西南部草原遊走。
或驅趕、或收服匈奴西南小部落。
他們這支勘探小隊,也不出所料,在草原上如入無人之境。
除了夜晚‘停車’夜宿,遇到野狼群在外麵嚎叫,就沒遇到一個匈奴兵丁。
從西域東郡,到阿拉善高原以北草原,再到陰山以南。
重歸大秦現有疆域,進入九原郡。
在德水(黃河)北岸,見到了同樣數月不見的蒙恬。
“見過仙使。”蒙恬向周邈揖禮見過,又與英布見禮:“見過仙武侯。”
“信小郎君,籍郎君,多日不見。”也不忘仙使座下兩個童子,最後還向方岩和霞頷首示意。
英布、韓信、項籍、方岩和霞,皆回禮。
其中,韓信一張高傲臉更加高傲了:大可去掉‘小’字。
項籍:誰讓你矮~
周邈高抬胳膊,拍拍蒙恬肩膀:“蒙大將軍,快三個月不見,愈發英武了!”
小楊柳抽條一般,仙使他現在已經一米七!
——咳,四舍五入。
已經可以不必踮腳,隻用伸直胳膊,就拍得著蒙恬肩膀了。
蒙恬深諳仙使心思,也道:“仙使,多日不見,也愈發高大。”
“哈哈哈!”仙使很滿意,笑哈哈的。
今日在這滾滾大河邊偶遇,一如先前每月一輪賜福大典見麵時,先輕鬆調侃寒暄一番。
寒暄過,又問過對方近況都好,才交流起信息來。
周邈:“你既已渡過黃河,陳兵在此,想來已收到陛下旨令?”
蒙恬給與肯定回答:“確實已經收到陛下旨令,令臣防備、驅逐匈奴,以保長城修建期間的安穩。”
“再等大半月,糧草軍械籌備完畢,臣便往北進入草原,拉開防線。”
十萬大軍北推,不是朝夕即可出發的,還得待後方軍備跟上。
“穩紮穩打,相信自己!你可是‘卻匈奴七百餘裏’的蒙大將軍!”
周邈一朝身高增長,樂於拍人肩膀。
又拍拍蒙恬肩膀。
對於仙使偶爾就蹦出一句預言讖語,英布、韓信和項籍等人,已經見慣不怪。
此時預言入耳,眼睛都沒圓睜半點。
韓信還冷不丁地開口:“仙使豈不是看輕了蒙大將軍?”
蒙恬含笑:哈果然小郎君的稱呼,戳中兵仙崽了。
周邈懵然,“啊?”
韓信:“蒙大將軍領十萬大兵守上郡時,零散匈奴尚在德水以南肆虐,如今上郡全境,及至更北的雲中郡、九原郡,匈奴殘兵也都已得
以肅清。”
“今又渡過德水,陳軍北岸,以待進兵草原。”
周邈仍舊疑惑:“對啊,這不是大秦對匈奴的局勢轉換嗎?”
韓信再次提示:“換算一番,自上郡治所,至此處,已有多遠了?”
上郡治所膚施縣,大約在後世延安附近。此處是九原郡治所九原縣,後世包頭附近,換算一下距離……
是不是有五百來公裏,即是一千餘裏了?
不管怎麽著,也超過‘七百餘裏’了!
蒙大將軍‘卻匈奴’早已不止七百餘裏,曆史成績已經達標。
周邈:……尷尬。
“虛指,虛指而已。”周邈意圖狡辯。
但想起要給兵仙崽樹立榜樣,便改口:“我絕無看輕蒙大將軍之意,是失誤失誤。”
“祝蒙大將軍卻匈奴數千裏!”
小幾千,大幾千,都是數千,空間很大!
韓信看著尷尬局促急忙找補的仙使,一時無言。
蒙恬:哈哈,誤傷了吧!
韓信本來是要陰陽怪氣他,結果卻為難了仙使。
兵仙崽於兵一道,確實天資超群,但用仙使的話說:情商堪憂。
年方十三,卻已與周邈一般高的項籍,則是東看西看,不懂現場尷尬氛圍。
方岩和霞恭敬肅立。
“多謝仙使美言。”最終還是蒙恬接話,並順滑地轉移話題:“匈奴固然似蠅蟲般惹人厭煩,東胡卻如豺狗,需要提防。”
周邈:“畢竟是‘月氏強而東胡盛’嘛。”
月氏無了,匈奴廢了,此消彼長,於是草原上就成了東胡獨大之勢。
“東胡有往西侵染之意。”蒙恬也接著道,“東胡原在遼東以北,後往西至勃海灣以北的漁陽郡北境一帶。”
“近日,已有小股胡人南犯代郡、雁門郡北境的消息傳來。”
周邈的足跡路徑,已在大秦疆土畫滿了圈,對大秦郡縣分布,早已熟稔於心。
聞言驚訝道:“雁門郡再往西,不就是雲中郡!東胡難道還想染指大秦的關中六郡不成?”
“月氏無了,匈奴廢了,東胡覺得他行了?”
周邈不理解
,也沒受震撼。
仔細回想,東胡不過是冒頓單於劇目裏的小反派而已,如今也想當回主角了?
蒙恬雖也不覺得東胡能對大秦造成威脅,但是:“仙使之後東行,夜間歇宿、日間用飯,一應需要停下、離開神獸的時候,都需小心。”
“以防萬一,遭東胡擄掠了去。”
“明白。這次不像上回還帶了三千精騎,即便落入月氏、烏孫王庭,也能有反戈一擊之力。”
周邈的優點就是有自知之明,還聽勸。
英布作為此次護衛仙使出行的唯一將領,更是謹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