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歸根到底,泛泛而談的指點兩句,也早在去年李斯開始組織修訂秦律時,就已經指點過了。


    李斯:“商君以李悝《法經》為藍本,改法為律,以為‘盜律、賊律、囚律、捕律、具律’。


    其後在兼並六國之時,又吸收六國法令為己用,修訂增刪,終成舊秦律。”


    雖在天下一統之年——始皇帝元年時,仙使降秦,對大秦造成巨大震撼。


    但之後在基建之餘,原本應當施行的政策律令及諸多舉措,也都沒有耽擱施行。


    基建固然是近幾年最大的一樁政事,然大秦其他領域也沒有因此而停滯,全圍著基建打轉。


    舊秦律仍舊施行天下,隻是有所變化——在斷案時更寬鬆些許,又常赦免刑徒。


    始皇帝東巡歸鹹陽後,大赦天下,就是動靜最大的一次。


    既然不是叫周邈逐條逐句地閱讀,李斯便大致介紹了一下新秦律。


    “決議修訂秦律之後,臣向仙使請教時,仙使言:兩千多年間,公認(舊)秦律有兩大短處。”


    “一是舊秦律確實嚴密,但條目過於繁雜煩瑣。軍國大事理當限製,但下至黔首生活,亦有層層限製,立規入微太過。”


    睡虎地秦簡中的《法律問答》篇,有記載:或采人桑葉,臧(贓)不盈


    一錢,可(何)論?貲(徭)三旬。


    盜采旁人不足一千的桑葉,就要罰徭役三十天。


    周邈:這種采人桑葉,摟人一把草的小事,就不必寫到秦律中了吧?


    “二是刑律嚴苛,刑罰殘酷,肉刑損傷身心。”


    “以及,律令執行不當有誤。”


    周邈:可不嘛!商鞅變法後,‘行之十年,秦民大悅’,到後來‘父老苦秦苛法久矣’,除了秦二世恣意更法之外,也有執行不當的原因。


    最有名執法有誤的表現,就是陳勝喊出那一句:失期,法皆斬。然後就有了揭竿而起及後續諸事……


    實際上,睡虎地秦簡中《徭律》規定: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水雨,除興。


    最後說是:(征發徭役時),遇降雨不能動工,可免除本次征發。


    當然,關於陳勝這事,有多種說法。1


    周邈隻是擇一種觀點,在此佐證。


    李斯說著,就見周邈表情生動,像是用臉在嘟嘟囔囔。


    “……”李斯移開眼。


    “當然,仙使也讚過舊秦律的成功之處。”


    以仙使對陛下的偏愛尊崇,愛屋及烏,論及舊秦律的得與失,總不會少了誇誇的。


    周邈(抬頭挺胸):怎麽啦!就是他說的,秦律為華夏第一律!


    時間上來講,秦律是最早的律。


    在立法方麵,設範立製。


    創製較有係統性的法律名詞術語,表現出較高超的立法技術,對漢及以後的百代立法都影響深遠!


    還有,秦的司法體係較完善,法官法吏有較高的法律素養,具有專業化傾向,司法過程文書化,司法檢驗也較完善。


    總之無論怎麽說,秦律固然與生俱來就有早期性、地方性和野蠻性的局限性,但不影響他是華夏第一律的地位!


    李斯:知道你驕傲。


    真是內斂不了一點。


    不止李斯,殿中君臣皆稍顯心情複雜。


    但作為被偏愛(溺愛)維護的一方,大秦君臣們心中還是開心的。


    另一邊,李斯未作停頓,繼續在說著:“針對舊秦律的短處,新秦律多方麵做出改進,主要


    涉及:


    一是將律與令分開,新秦律隻包括仙使所言三大基本法律:民律、刑律和行政律。”


    “嘿嘿。”周邈不太自信地嘿然笑笑。


    雖然政治課有法律板塊,但他早已模糊法律知識記憶。


    也就是因為秦律是秦黑粉主要攻擊的黑點之一,他才了解得多些,因此印象至今還算深刻。


    但有關現代法律體係,他勉勉強強也隻算知道薄薄一層皮毛。


    “皇帝旨令隻是作為秦律的補充,時效的且不論,若要長效施行,就在朝議通過後,再添入秦律之中。”


    “也即仙使所說,與時俱進,一定周期內根據實際需要,商討修訂一次律法。”


    李斯介紹時,周邈一邊聽,一邊粗粗地翻閱著。


    新秦律果真隻有三篇,也沒將繁雜煩瑣的臨時旨令也寫入其中。


    李斯:“新秦律主張‘寬嚴相濟、刑法相濟’。”


    “在民律篇,以寬以法。及適當寬鬆仁懷,倡導法製治民。”


    說得直白一些,民不舉官不究。


    在律令方麵,放開對黔首的嚴苛束縛,減輕嚴苛刑罰對秦人造成的精神壓力。


    “並嚴抓執法公正,適當給予一定的…嗯,人文關懷。”


    李斯時而用一些從周邈那裏聽過學來的詞匯。


    法外不外乎人情,既然都放鬆對黔首的束縛了,再在無關家國大事的地方,體現出一些秦律的溫暖,倒也無妨。


    周邈翻閱著《民律》篇,發現條文確實寬鬆許多。


    像是‘采人桑葉不足一錢’的相關條文,以及‘盜人羊頸上的繩索與盜羊同罪’2,諸如此類情節較輕者,便納入了民律篇。


    屬於是‘民事經濟糾紛’這個意思。


    民不舉、官不究,民若舉則官府斷案調解,令過錯方賠償損失並道歉。


    還有,傳聞秦律中男子無故大哭、亂扔垃圾等,規定都有罪的條文,也沒有見到。


    周邈大概看下來,民律篇更多是對黔首的行為倡導與部分約束,傳揚法製理念。


    已經有了‘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模糊影子。


    “棒棒的!”周邈給予肯定。


    “具體


    的律條我也不懂,但肯定是李丞相你這個法學大家和眾多法家學子,會比我更懂。”


    “但我感覺大方向是沒錯的!”


    民律篇得到見識過後世法治社會的周邈的肯定,李斯心中大定,同時也愈加自信。


    便又繼續說刑律:“在刑律篇,廢除了大部分肉刑,又放寬連坐、減輕量刑。”


    ……


    周邈跟著翻閱起來。


    在刑律篇,他看到了放寬連坐的前提條件,是在除殺人、大逆等大罪之外。


    例如,有強盜入室盜竊但沒傷人,同伍之人就不連坐。


    但若殺了人,同伍之人沒盡到監管檢舉之責,便要連坐一至三年不等的徒刑。


    也行叭!


    畢竟是封建社會呢!——甚至是還有大量奴隸製殘留的封建前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能放寬連坐,就已算難能可貴。


    至於謀反等大逆之罪,仍舊是連坐、殺頭、夷三族一條龍。


    還是那句話,為維護封建統治,這種情況下的連坐是避免不了的。


    “……”李斯又看著用臉嘟囔的周邈,替他說出來:


    “廢除肉刑,也是指死刑之外的肉刑廢除。原本該車裂、斬首、腰斬、淩遲的,依然如舊。”


    該殺殺,該死死!廢除部分肉刑,並非廢除死刑。


    周邈深沉頷首:“我明白的。”


    指望封建早期,實行科學人性化的現代律法?做夢呢!


    不僅不現實,也不適合。


    人性之野蠻,有時候就非得以殘酷刑罰,方可勉強鎮壓。


    “能夠大部分廢除肉刑,放寬連坐,量刑也有所減輕,就已算是仁厚之舉。”


    周邈成熟地接受現實,還誇道:


    “後世史書上,陛下與李丞相,都能因此記一筆仁慈評語。”


    上首的嬴政神情如常。


    他不差、也不在乎這一筆仁慈評語,能讓大秦長治久安,方是他所求。


    隻是李斯聞言不免神態激昂。


    他早先猜到,原本的曆史上他是做了些糊塗事的。


    因此他之後一直以來的言行都收斂許多,凡事都三思而後行:


    是否違


    背陛下所願?是否讓仙使不高興?是否會在史書上留下汙名?


    並且愈加勤謹公務,就為留下一身清名。


    “史書留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順其自然而已。”


    大秦眾臣:……


    但凡成功壓下嘴角呢?


    李斯一臉淡然,若無其事的樣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鴉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鴉泉並收藏(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