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有智武侯張良,有出謀劃策的聰明人拿主意,省事也放心。”


    嬴政應允:“可。”


    突然,周邈想起曆史上的秦軍南征百越時,或許遭遇了越人的遊擊戰。


    可若說遊擊戰,漢初三大名將之一的彭越,可以說是遊擊戰的鼻祖了吧!


    周邈有個想法,“讓南地各郡郡尉陳兵邊境,以作威懾,或者深入護送,都不甚妥當。畢竟各郡郡中也需軍隊巡邏鎮守,受郡中牽製,不能深入太遠。”


    “或許可令人領一小支兵力,專職追隨在後,掃清越人的追擊?”


    大秦上卿們:雖然越人很難追擊得上,但僅帶數十護衛,孤身深入蠻荒密林的百越,確實會心生不安。


    想要一支軍隊綴後,也無可厚


    非。


    但嬴政隻問:“你覺得何人可擔此重任?”


    周邈開始有理有據地論述:“武城侯(王離)鎮守西域,忠武侯(蒙恬)、建忠侯(章邯)守北地,仙武侯護衛在側。


    或許可令仙武侯麾下彭越率兵追隨在後,掃清越人的追擊。”


    秦漢的頂級名將,也就彭越還籍籍無名,如今還是英布旗下一名普通士伍吧?


    雖然越人想要追上鋼鐵神獸——哪怕是在密林河網之間,也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而且萬一幸運加身,恰逢時機,還能為南征百越探探路呢?”


    一旦水陸交通網建成,秦軍大軍揮師南下,越人想要阻攔無異於螳臂當車。但想要完全消化統一百越,仍舊免不了與越人周旋,難免打遊擊戰,就像清理山匪一般。


    在場眾人都是知情者,此時周邈提出一個曾是司寇後得贖免的彭越,便或多或少都有所猜測了。


    想來這彭越,也是原本曆史上的一員名將了。


    英布回憶道:“彭越現為臣旗下一員什長,倒是頗有才幹,處事也得兵士信服,頗有威望。”


    彭越的卓越才幹和領導能力,是曆史承認的。


    ——在最初起義之時,遲到十餘人,斬最後一人殺雞儆猴,一招樹立威望便可窺見一鱗半爪了。


    英布為列侯仙武侯,但並不領兵,隻是常設護衛隸臣。一什之長已經算是衛隊中的頭領之列。


    而彭越能顯現出來,鶴立雞群,其能力已經證明一二了。


    可是因此讓彭越單領一支兵力,為他掃尾護衛——為南征百越探路,也仍是不夠資格。


    周邈換位思考,感覺有點草率了。或許彭越還沒成長進化成完全體呢?


    然而,嬴政直接道:“可。令彭越領長沙郡樓船舟士五千,聽仙武侯號令,護衛仙使出遊。”


    五千水陸雙棲的樓船舟士,應當足以做南征百越探路先鋒了。


    周邈:這魄力,不愧是始皇陛下!


    仙武侯英布宅邸,空曠場地上。


    練著槍棍功夫的彭越,尚且不知他的天大機遇已經降臨。


    ……


    章台宮。


    勘探路線和隨從護衛都


    已妥當,就隻剩李斯所說,因為此次役夫征召的特殊,要提前商討該事項。


    李斯:“南地蠻荒,役夫必然不能從百越征召而來,因而需得從大秦郡縣征召。”


    周邈疑惑:應該不會有人不願意吧?


    這樣報酬豐厚的工作,多的是人爭著搶著去的。


    李斯接著說:“然等南征百越功成,百越納入大秦疆土,南地水陸交通也暢通之後。到了開發百越之地時,那時是否必須從中原之地遷徙黔首前往?”


    周邈若有所悟。


    就像之前往西域東郡遷徙黔首,或者像曆史上往百越遷徙民夫、‘賤民’和罪吏等人群,以充實當地。


    李斯提出想法:“既如此,何不將征召的役夫在應役結束後,直接留於當地,以充實開發百越之地?”


    “役夫名額就當做自願遷徙的獎賞。似那家中有數子者,或貧苦無依者,想必會有許多人願意應召。”


    安土重遷?


    如今的黔首就似那無根浮萍,戰亂、皇令、天災,都能讓他們跋涉在路上,或者死於路上。


    中選為仙使役夫,便可一朝暴富,即便是留居百越又如何?不過是換個地方活下去。


    貧民黔首,往上數三輩都不知祖先名姓了,沒有安土重遷的資格和必要。


    但是周邈突然又想到先前提起過,趙佗請求秦始皇派三萬寡婦或未婚女子,最後派了一萬五千名一事。


    不解道:“可這樣一來,十萬役夫不就是十萬光棍了?不能娶妻生育,也不能長久充實當地吧?”


    王綰解惑道:“屆時可遷徙寡婦和未婚女子前往。”


    嗯?感覺怪怪的。


    周邈心裏別扭刺撓得很。


    就、好像,寡婦和未婚女子,是貨物一樣,哪裏需要就配給到哪裏。


    大秦君臣何等敏銳,見仙使周邈神情,思緒再一轉,就大致明白為何了。


    “律有規定,健康男子十七而傅籍,始擔徭役。”


    “先前征召役夫,便皆為下至年滿十七傅籍的健康成年男子,上至免役年齡的中老年男子。”


    王綰的話似是沒頭沒腦,但周邈聽得懂。


    周邈回想一番,仍舊不解:“可是


    我記得,大秦男子傅籍與兵役相關。雖輕度殘疾者和女子不傅籍,但仍需每年服一個月的更役?”


    秦漢力役分更役與兵役,後世原來認為征發女子為更役的行為,是特殊情況下的‘律外苛取’。


    但隨著更多秦漢簡牘出土,解讀發現女子服勞役可能並非特殊情況,而是法定義務。2


    既然成年女子都一樣服更役了,為何不允許應召為役婦?


    李斯接過話:“確實如此。然女子應更役,多做舂米、浣洗等一類輕省活計。如修建長城時,壘砌數石重的條石磚,或搬抬重物,尋常女子難以應付。”


    周邈:“那不是還可以做飯,入火頭營,做些燒火做飯一類的輕鬆活計。”


    馮劫反問:“但那樣,役婦領取一樣數量的工裝與糧布補貼,役夫們又豈會甘心?”


    尋常服更役是應盡之責,無論男女都沒有糧布補貼,役夫與役婦不會相互比較,各盡其責而已。


    應召成為仙使基建工程的役夫/役婦,情形就大為不同。


    “即便是役婦少領取糧布補貼,少到多少才算適當?役婦本人又是否甘願?其他役夫是否同意?心生不滿的役夫,是否會暗地裏欺淩役婦?”


    周邈哽住。


    即便有工業機器人輔助,役夫們要做的事也絕對算是重勞力活,尋常女子確實不能承擔。


    與後世職場上多為腦力勞動,客觀條件足以形成男女同工同酬不一樣。


    而且馮禦史所言,人性難測,也確實如此。


    因人性而起的亂象,非嚴厲管理就能杜絕。


    周邈沮喪時,蕭何卻道:“然亦有強壯的女子,足以與尋常役夫一般。若是係統亦審核合格,那便征召役婦又如何?”


    蕭何推廣高產仙糧、巡視郡縣農耕時,在田地裏見過不少強壯的農婦。


    擔挑兩石糧食也健步如飛,翻耕田地時鋤頭揚得飛起,絲毫不遜尋常農夫,甚至還有更麻利的。


    “可。”


    嬴政做出決斷。


    “征召役夫時言明,男則須非父母獨子,應役期滿須留居百越。”


    “女則須為無後寡婦或未婚女子,亦須留居百越。”


    “另,若有寡婦及未


    婚女子,自願移居百越者,可立女戶,免五年賦稅徭役。”


    即便征召役婦的名單,係統審核不合格,如此也能勸動部分女子前往百越。


    盡量縮小男女比例。


    最後,嬴政思慮周到:“為防役婦不能通過係統審核,先在關中六郡暗中收集兩萬名額,以做備用。”


    “唯!”


    周邈:這樣也好。


    他之前竟然慣性思維,係統措辭是‘征召役夫’,便默認役夫為男性了。


    雖然役夫確實是重勞力工種,但正如蕭何所言,未必沒有健婦也能夠勝任3。


    先試試係統能否通過審核。


    ……


    歲首新年剛過,兩道從鹹陽而出的旨令,便下發郡縣。


    ——[凡非父母獨子,傅籍之齡及三十之下者;諸無後寡婦與未婚女子,強壯如男者。皆可於郡縣具名,應召役夫、婦。


    然中選者,役滿後須自此留居百越,於當地繁衍生息。]


    ——[凡願移居百越之寡婦及未婚女子者,可立女戶,免五年賦稅徭役,並授田產。]


    細細算來,天下戰亂過去也才四五年,當初的丁男披甲、丁女轉輸,十室九空,也不過就在眼前。


    隻是仙使臨秦,大秦這幾年日新月異,再回首才仿佛已是滄海桑田。


    有那一家死得隻剩寡婦幼孩者,在先前的役夫征召中不曾享受利好。


    然此令一出,健壯的無後寡婦能夠應召役婦!獨自撫養幼孩的寡婦,若無依無靠,又有魄力,也能攜子帶女移居百越。


    “你一雙兒女尚幼,如何能前往那山高路遠的百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鴉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鴉泉並收藏(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