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節
(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作者:鴉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邈確認了基建係統的任務果真全部結束,在薅係統最後一次羊毛——複製結算頁麵地圖,給小皇孫做拚圖時,就已經決定功成身退。
不僅是因為仙使的存在,會增長迷信思想。
雖然確實會,但整個封建社會時期的迷信思想本就極其濃厚。虱子多了,也不癢了。
主要是因為他在南方三郡和中南半島上,見到了蒙昧的土著人對神靈、仙使的信仰有多狂熱,那是一種超越國家歸屬榮譽、甚至超越生命的狂熱。
於是他意識到,仙使不能長久地存在世間。
他是是時候功成身退了。
於是回到鹹陽後,周邈和始皇陛下及眾上卿知情者們,遣退殿中隸臣、史官,關門密談。
最終商量出來一個瞞天過海的計劃——在十月初三的煙花表演後,於三丈登仙台上,十幾萬人的眾目睽睽之下,表演一個活人消失術!
——用布置在高台上的玻璃反光聚光的
強光為遮掩,迅速倒退倒下,消失在眾人視線中,然後藏進高台後部的箱子裏。
接著安排在人群中的內應,適時引導輿論,高喊仙使功德圓滿、坐化歸去等語。
計劃實施時,一切都很順利很完美!
而係統的任務完成、解綁提示‘仙音’,以及係統解綁回歸時的星辰拖尾特效,則讓一切更加完美了!
周邈都能夠想象,後世的民間玄幻神話傳說會有什麽——
#十數萬黔首矚目之下,仙使邈飛升仙界!#
#仙使邈身化星辰!#
……
結果現在始皇陛下又下令,設十月初三為豐收節,號召天下萬民應當銘記仙使邈賜下五穀仙糧、營建仙秦的大功大德。
更免天下賦役三年。
好嘛!直接坐實了仙使的存在!
甚至還放假一日!
都能想象到,至少在大秦存在期間,每年都將會有的一次豐收節,屆時各郡登仙台下,官民祭拜供奉的情景了!
雖然但是,榮耀是榮耀,也好羞恥啊!
畢竟他不是靠自己的能力,給大秦帶來的這些改變。
他純粹是借係統之力,兼之大秦君臣黔首的襄助,才有此功績。
周邈:這些榮耀,他受之有愧啊。
但幸好,他已經功成身退!
現在已經沒有仙使邈,隻有周邈!
……
時間能夠安撫一切澎湃的呼嘯。
仙使邈化星辰歸去的事情,也漸漸塵埃落定,為大秦黔首所接受。
功成身退的周邈,一如計劃那樣隱居下來,隻等事情淡去後再出世。
因為仙使邈雖然隻在大典大宴等場合出現在朝臣麵前,平時並不與朝臣來往,畢竟有過一輪又一輪的賜福大典。
絕大多數的官吏、黔首,即便隻是遠遠見過仙使邈,辨不清五官麵容,可身形體態也認識。
在此關頭,實在不宜出去招搖過市。
哪怕仙使已化星辰歸去的事實盡人皆知,但陡然出現一個與仙使幾乎一模一樣的周邈,必然還是會引起轟動。
於是周邈就安安心心地,在亂石村的宅院中,坐看花開、臥觀閑雲。
——倒也、沒那麽超凡脫俗……
冬去春來。
閑來無聊時,這一日,周邈故地重遊,帶著人往村中秦嶺山中去。
第163章 番外一2(言情線慎買)
冬去春來,天地複蘇。
亂石村的村人都從屋中走出來,下到田地裏。
鬆土整地,打窩播種,舉目望去,一片春忙景象。
家住村南大櫸樹下的采葉,將她家寥寥幾畝地播種完畢,就收攏農具,跨上田埂歸家去了。
田裏的村人看見采葉經過,皆是不由投去目光,又追隨那抹纖細卻強韌的身影遠去。
久久矚目者不止男子,甚至因戰亂導致男女失衡,側目的女子還更多。
有那老嫗和婦女收回目光時,發現自家孫子、兒子仍在怔怔望著,倒也不生氣,隻是目光嫌棄地從上到下打量一遍兒孫:
“收神了!也不看看你自個兒什麽樣兒!”
“人家采葉一個小女娘,卻能一人耕種近十畝地,養活病母幼弟。又能在淺山裏布陷阱、打獵,給她阿母弟弟帶回肉食進補,還有富餘獵物拿去市易,貼補家用、買藥治病。”
“再看看你!比人高、比人壯,吃得還比人多,可莫說擔起養家重任,種的還不夠你自個兒吃的!”
大同小異的訓話,在田間地頭響起。
讓許多被‘別人家的小孩兒’比下去的半大男娃們顏麵盡失,低頭彎腰麵朝黃土,加快手中農活的速度。
年少慕艾的心思也再次被鎮壓。
大秦此時的當下,還沒有三從四德、女子不可拋頭露麵等一類糟粕思想,對女子的評判,更多還是看她的能力才幹。
采葉平日不善裝扮,常日荊釵布裙,但天然去雕飾,長得了村中獨一份的容貌。
更何況,正如長輩口中所說,她能幹過人,一人就能侍候近十畝田地,養活病母幼弟。
還能布陷阱打獵,換來肉食、皮毛,進補之餘拿去市易換錢,貼補家用、給病母買藥治病。
這樣的采葉,哪怕性格剛硬、寡言少語,看上去不近人情,卻也是村中許多半大郎君的心之所係。
“你若能幹出息些,哪怕采葉有個病母要治,有個幼弟要養,大母也能去給你求娶。但你養活自己都勉強,就別妄想了!”
有那閱曆足的通透老嫗,教訓自家孫兒道。
采葉容貌好又能幹,便是剛硬
寡言,也說明她有擔當、能頂事兒,這樣的女娘誰家不愛!
但她還帶著病母幼弟,這就是不小的負擔了。
其實幼弟也便罷了,有高產仙糧,多養一張嘴也不難。
難就難在采葉那個病母,她又孝順,不願放棄給她病母買藥治病,那便是一個無底洞了。
雖自從有了仙糧,隻要勤快肯幹總不愁吃喝的,卻也經不住一個病人的消耗。
誠如老嫗所言,若是男子能幹出息,能承擔得起抓藥治病的錢財消耗,那也能去求娶采葉了。
病母幼弟既不成負擔,便隻有一個能幹擔當還容貌好的妻、婦的好處,這誰會不愛呢?
老嫗心中可惜,可對自家孫子卻更嫌棄了:“說到底,還是你沒出息!”
孫兒被吼得沮喪瑟縮起來,把頭都快收到胸膛裏去了!
但心裏仍是不服氣:未來三年不用交賦役,他再多多用心、勤快耕種仙糧,未必存不出一份家資!
那時采葉若還未嫁,他不也就有機會了嗎?
對於村中男女老少的心思,采葉不甚清楚,亦不在乎。
她回家放下鋤頭,與阿母打一聲招呼,拒絕了也想要跟著出去耍的幼弟,就帶上柴刀和一副弓箭,往村後山裏去了。
……
周邈這日閑來無聊,留下霞和馬錢子、決明子看家,帶上方岩和蒼耳子六個,往村後山裏去。
踏青,散心,尋尋樂子。
春天的暖風還沒翻過秦嶺,北坡山腳下的淺山裏尚不見花開遍野、綠草如茵的景致。
梢頭的幾叢綠芽,枯葉堆裏的幾根嫩尖,就是稍顯糊弄的春日盛景了。
周邈沿著村人進山砍柴踩踏出的山間小徑,慢慢悠悠地走著。
置身山間,鳥鳴啁啾,愈顯深遠清幽。
相比鹹陽城中的熱鬧,清靜是清靜,可也難免無聊。
周邈半i半e一個人,曾經在任務之餘多是宅在六英宮中,可是別忘了,在做任務時他也是天南地北到處跑的啊!
隱居秦嶺下的亂世村這兩三個月,到底是無聊起來,才有了今日的進山踏青找樂子之行。
要不是隔三差五還能給始皇陛下寫信,拆一拆陛下的
回信和‘快遞’包裹,他能無聊死!
日理萬機,卻隔三岔五就要收信回信的始皇陛下:……罷了。
“咦?那棵樹……”閑極無聊的周邈走著走著,突然停下,往路旁樹林的一棵樹走去。
蒼耳子他們幾個啞人,以往都是以侍候的隸臣身份示人,但其實他們同時也是護衛。
如今佩戴精鋼刀劍,隨從在側,亦能護衛周邈安全。
方岩幾人見狀跟上,並搶先進入路旁樹林,用大刀敲擊枯葉草叢以驚走蟲蛇。
“郎君,那樹可是有何不凡之處?”
方岩等人已把‘仙使’的稱呼改了,但他們作為貼身親信自然知道真相。
眼前之人隻是已經卸任,但他確實是仙使真身無疑。
“嗯?”周邈語氣疑問。
“能叫郎君側目,必然非凡。”
不僅是因為仙使的存在,會增長迷信思想。
雖然確實會,但整個封建社會時期的迷信思想本就極其濃厚。虱子多了,也不癢了。
主要是因為他在南方三郡和中南半島上,見到了蒙昧的土著人對神靈、仙使的信仰有多狂熱,那是一種超越國家歸屬榮譽、甚至超越生命的狂熱。
於是他意識到,仙使不能長久地存在世間。
他是是時候功成身退了。
於是回到鹹陽後,周邈和始皇陛下及眾上卿知情者們,遣退殿中隸臣、史官,關門密談。
最終商量出來一個瞞天過海的計劃——在十月初三的煙花表演後,於三丈登仙台上,十幾萬人的眾目睽睽之下,表演一個活人消失術!
——用布置在高台上的玻璃反光聚光的
強光為遮掩,迅速倒退倒下,消失在眾人視線中,然後藏進高台後部的箱子裏。
接著安排在人群中的內應,適時引導輿論,高喊仙使功德圓滿、坐化歸去等語。
計劃實施時,一切都很順利很完美!
而係統的任務完成、解綁提示‘仙音’,以及係統解綁回歸時的星辰拖尾特效,則讓一切更加完美了!
周邈都能夠想象,後世的民間玄幻神話傳說會有什麽——
#十數萬黔首矚目之下,仙使邈飛升仙界!#
#仙使邈身化星辰!#
……
結果現在始皇陛下又下令,設十月初三為豐收節,號召天下萬民應當銘記仙使邈賜下五穀仙糧、營建仙秦的大功大德。
更免天下賦役三年。
好嘛!直接坐實了仙使的存在!
甚至還放假一日!
都能想象到,至少在大秦存在期間,每年都將會有的一次豐收節,屆時各郡登仙台下,官民祭拜供奉的情景了!
雖然但是,榮耀是榮耀,也好羞恥啊!
畢竟他不是靠自己的能力,給大秦帶來的這些改變。
他純粹是借係統之力,兼之大秦君臣黔首的襄助,才有此功績。
周邈:這些榮耀,他受之有愧啊。
但幸好,他已經功成身退!
現在已經沒有仙使邈,隻有周邈!
……
時間能夠安撫一切澎湃的呼嘯。
仙使邈化星辰歸去的事情,也漸漸塵埃落定,為大秦黔首所接受。
功成身退的周邈,一如計劃那樣隱居下來,隻等事情淡去後再出世。
因為仙使邈雖然隻在大典大宴等場合出現在朝臣麵前,平時並不與朝臣來往,畢竟有過一輪又一輪的賜福大典。
絕大多數的官吏、黔首,即便隻是遠遠見過仙使邈,辨不清五官麵容,可身形體態也認識。
在此關頭,實在不宜出去招搖過市。
哪怕仙使已化星辰歸去的事實盡人皆知,但陡然出現一個與仙使幾乎一模一樣的周邈,必然還是會引起轟動。
於是周邈就安安心心地,在亂石村的宅院中,坐看花開、臥觀閑雲。
——倒也、沒那麽超凡脫俗……
冬去春來。
閑來無聊時,這一日,周邈故地重遊,帶著人往村中秦嶺山中去。
第163章 番外一2(言情線慎買)
冬去春來,天地複蘇。
亂石村的村人都從屋中走出來,下到田地裏。
鬆土整地,打窩播種,舉目望去,一片春忙景象。
家住村南大櫸樹下的采葉,將她家寥寥幾畝地播種完畢,就收攏農具,跨上田埂歸家去了。
田裏的村人看見采葉經過,皆是不由投去目光,又追隨那抹纖細卻強韌的身影遠去。
久久矚目者不止男子,甚至因戰亂導致男女失衡,側目的女子還更多。
有那老嫗和婦女收回目光時,發現自家孫子、兒子仍在怔怔望著,倒也不生氣,隻是目光嫌棄地從上到下打量一遍兒孫:
“收神了!也不看看你自個兒什麽樣兒!”
“人家采葉一個小女娘,卻能一人耕種近十畝地,養活病母幼弟。又能在淺山裏布陷阱、打獵,給她阿母弟弟帶回肉食進補,還有富餘獵物拿去市易,貼補家用、買藥治病。”
“再看看你!比人高、比人壯,吃得還比人多,可莫說擔起養家重任,種的還不夠你自個兒吃的!”
大同小異的訓話,在田間地頭響起。
讓許多被‘別人家的小孩兒’比下去的半大男娃們顏麵盡失,低頭彎腰麵朝黃土,加快手中農活的速度。
年少慕艾的心思也再次被鎮壓。
大秦此時的當下,還沒有三從四德、女子不可拋頭露麵等一類糟粕思想,對女子的評判,更多還是看她的能力才幹。
采葉平日不善裝扮,常日荊釵布裙,但天然去雕飾,長得了村中獨一份的容貌。
更何況,正如長輩口中所說,她能幹過人,一人就能侍候近十畝田地,養活病母幼弟。
還能布陷阱打獵,換來肉食、皮毛,進補之餘拿去市易換錢,貼補家用、給病母買藥治病。
這樣的采葉,哪怕性格剛硬、寡言少語,看上去不近人情,卻也是村中許多半大郎君的心之所係。
“你若能幹出息些,哪怕采葉有個病母要治,有個幼弟要養,大母也能去給你求娶。但你養活自己都勉強,就別妄想了!”
有那閱曆足的通透老嫗,教訓自家孫兒道。
采葉容貌好又能幹,便是剛硬
寡言,也說明她有擔當、能頂事兒,這樣的女娘誰家不愛!
但她還帶著病母幼弟,這就是不小的負擔了。
其實幼弟也便罷了,有高產仙糧,多養一張嘴也不難。
難就難在采葉那個病母,她又孝順,不願放棄給她病母買藥治病,那便是一個無底洞了。
雖自從有了仙糧,隻要勤快肯幹總不愁吃喝的,卻也經不住一個病人的消耗。
誠如老嫗所言,若是男子能幹出息,能承擔得起抓藥治病的錢財消耗,那也能去求娶采葉了。
病母幼弟既不成負擔,便隻有一個能幹擔當還容貌好的妻、婦的好處,這誰會不愛呢?
老嫗心中可惜,可對自家孫子卻更嫌棄了:“說到底,還是你沒出息!”
孫兒被吼得沮喪瑟縮起來,把頭都快收到胸膛裏去了!
但心裏仍是不服氣:未來三年不用交賦役,他再多多用心、勤快耕種仙糧,未必存不出一份家資!
那時采葉若還未嫁,他不也就有機會了嗎?
對於村中男女老少的心思,采葉不甚清楚,亦不在乎。
她回家放下鋤頭,與阿母打一聲招呼,拒絕了也想要跟著出去耍的幼弟,就帶上柴刀和一副弓箭,往村後山裏去了。
……
周邈這日閑來無聊,留下霞和馬錢子、決明子看家,帶上方岩和蒼耳子六個,往村後山裏去。
踏青,散心,尋尋樂子。
春天的暖風還沒翻過秦嶺,北坡山腳下的淺山裏尚不見花開遍野、綠草如茵的景致。
梢頭的幾叢綠芽,枯葉堆裏的幾根嫩尖,就是稍顯糊弄的春日盛景了。
周邈沿著村人進山砍柴踩踏出的山間小徑,慢慢悠悠地走著。
置身山間,鳥鳴啁啾,愈顯深遠清幽。
相比鹹陽城中的熱鬧,清靜是清靜,可也難免無聊。
周邈半i半e一個人,曾經在任務之餘多是宅在六英宮中,可是別忘了,在做任務時他也是天南地北到處跑的啊!
隱居秦嶺下的亂世村這兩三個月,到底是無聊起來,才有了今日的進山踏青找樂子之行。
要不是隔三差五還能給始皇陛下寫信,拆一拆陛下的
回信和‘快遞’包裹,他能無聊死!
日理萬機,卻隔三岔五就要收信回信的始皇陛下:……罷了。
“咦?那棵樹……”閑極無聊的周邈走著走著,突然停下,往路旁樹林的一棵樹走去。
蒼耳子他們幾個啞人,以往都是以侍候的隸臣身份示人,但其實他們同時也是護衛。
如今佩戴精鋼刀劍,隨從在側,亦能護衛周邈安全。
方岩幾人見狀跟上,並搶先進入路旁樹林,用大刀敲擊枯葉草叢以驚走蟲蛇。
“郎君,那樹可是有何不凡之處?”
方岩等人已把‘仙使’的稱呼改了,但他們作為貼身親信自然知道真相。
眼前之人隻是已經卸任,但他確實是仙使真身無疑。
“嗯?”周邈語氣疑問。
“能叫郎君側目,必然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