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電視,又看到羅小田打人,大家心裏都挺不是滋味的,也就散開了,隻剩下小孩子們還在羅小田周圍。
他們沒想那麽多,小孩子之間打架不是很常見的嗎,他們這群人,誰敢說自己沒跟別人打過架,打完架,大家還是在一起玩。
羅小田低著頭,沮喪的說:“我要去找姐姐了,我打架了……”
“我們跟你一起去,我們幫你作證,是他先想搶你的電視機的。”羅平安把胸口拍的噗噗響。
羅來寶拉著羅小田的手,一群小孩雄赳赳的進了辦公樓。
轉悠一圈才找到在二樓的李麥芒辦公室,挑手表款式挑花眼的李麥芒聽到這群小孩的嘰嘰喳喳聲,放下書:“你們怎麽來這裏了?”
看了眼旁邊牆上掛著的鍾表:“電視劇結束了吧,要不然估計你們也想不起來來這,怎麽了,垂頭喪氣的?”
“姐姐,我打人了……”
???李麥芒嚇了一跳,之前羅小田都是一副小可憐的樣子,幹什麽都小心翼翼的,她覺得可能是父母早亡,她無依無靠,所以才格外怯懦,沒想到這麽快她就打人了。
“為什麽打人啊?”
還沒等羅小田說話,一起來的小孩立刻大聲的說起來,這麽多小孩同時大聲說話,屋頂都要被吵的掀起來了。
在另一頭的會議室裏研究的老師傅們聽到這動靜也都過來想看看出什麽事了。
“一個一個來!羅小田先說。”
“霍元甲完了之後,我說沒電視了,就把電視關上了,結果……”羅小田一邊說,一邊看李麥芒的臉色。
李麥芒表情一直沒變過,等她說完之後,讓下一個小孩說。
直到所有的小孩都說過一遍之後,才緩緩開口:“你覺得他做的對不對?”
“不對……”
“你做的對不對?”
“不對……”
她們的對話很嚴肅,在門外聽動靜的老師傅們坐不住了,插話:“廠長啊,孩子還小,你別這麽嚴肅,再說了,孩子也沒做錯呀。”
李麥芒起身,把門和窗戶都關上,老師傅們在外麵大聲抗議。
“他做的確實不對,不過你直接打人家耳光就不太好,你先動手,有理也成沒理了,而且,你就是一個小孩,人家還有爺爺在,你動手不就容易吃虧了。”
羅小田眨巴眨巴眼,那姐姐到底生不生她氣啊。
“對了,你怎麽扇人家耳光啊?”誰家小孩打架扇耳光啊,小孩子不都應該是小拳頭互錘,小腳互踹,揪頭發,揪耳朵嗎?
“我看到姐姐你是這樣打人的。”羅小田慢悠悠的說。
李麥芒的臉騰地就紅了:“打人是不對的,非必要不能打人!下次他要是還想開電視,你就說,你不看了,誰想看誰掏錢看。”
“那姐姐你會不會不喜歡我了?”
“怎麽會!你能勇敢的向惡勢力說不,姐姐很高興,不過也要學會保護好自己。”
了解完前因後果,李麥芒鬆了口氣,她還以為,羅小田是無緣無故打人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她就罪過了。
好好的孩子,不能讓她給養壞了,讓其他小孩也說一遍,就是擔心羅小田會說謊,前後驗證。
不過這次的事件也讓李麥芒發覺,羅小田不能一直這樣,得送她去學校。
她今年八歲了,按理說早就應該上學了,隻是因為沒有爸媽,村裏也沒錢送她上學,這才一直在家裏。
等到今年九月份學校招生的時候,必須讓她去上學。
第16章 內宣部
大雨連續下了一個星期才放晴,放晴的那天,李麥芒看著久違的太陽,這才放下心。
下午的時候,孫星帶著王國柱開車過來了,問他們這裏有沒有人員傷亡。
兩人的神色都有些萎靡,深深的黑眼圈,大大的眼袋,可以看出來最近都沒有休息好。
羅建設倒是見怪不怪:“村裏隻塌了兩棟房子,沒有人受傷,還得多虧李廠長,村裏大部分人都住進了工廠裏。”
好歹算是個好消息,孫星原本嚴肅的臉上放鬆了許多:“這場暴雨縣裏有不少地方都受災了,有的地方還有人員傷亡,既然你們這裏沒問題,我就帶人去其他地方了。”
按理說他此時應該在救災現場的,隻是麥芒自行車廠太重要了,合資企業,又是目前縣裏最掙錢的工廠。
孫星離開的時候,李麥芒看著吉普212輪胎上厚厚的泥土,打消了開車去縣裏的想法,看來這兩天他們還要節衣縮食,至少要等到路況好些才行。
第二天又是個大晴天,給他們送貨的車這才能開過來,司機還抱怨這路上好多大坑,還有溝壑,都是雨水衝刷出來的。
這裏偏僻閉塞跟路不好有很大的關係,要想富先修路,可不是一句瞎話。
隻是現在國家還沒有能力,也還沒有時間把路修到這裏。
李麥芒這時候格外懷念以前交通發達的時候,哪怕堵車,也比這時候有車開不出去的好。
這場暴雨他們這裏損失小,其他地方卻受災嚴重,孫星也沒功夫研究新工廠的事情,直到市裏來人考察才想起來這事。
拉著考察團往羅村去,路上考察團在車裏東搖西晃的,終於忍不住開口說:“這路這麽破,怎麽不修修,工廠建在這地方,不太合適吧。”
孫星擦擦腦門上的汗,無奈的說:“縣裏實在是沒錢,別說這條路,縣裏攏共就一條柏油路,是往市裏去的。”
修路也是需要錢的,哪怕大家可以不要工錢給自己家修路,材料、設備都需要錢啊,他們這樣的貧困縣,隻能等著上麵撥款。
當然,現在有自行車廠了,縣裏今年的收入會好看些,但是這錢還沒落到縣裏呢,總不能寅吃卯糧吧。
考察團默默的把修路這事記下,總算在腦袋晃暈之前抵達自行車廠。
破舊的村莊,嶄新先進的自行車廠,二者同時出現在眼前,帶著割裂又荒誕的獨特氛圍。
工廠門外停著等待自行車裝車的大卡車,村裏原本的羊腸小道被大卡車壓的一擴再擴,足以供兩輛大卡車同時經過。
不遠處是各種各樣的小攤販,有賣水果的,有賣手工品的……這裏形成了以自行車廠為中心的小小集市。
孫星帶著他們在門衛處登記之後,順利進入工廠,今天是月初,是工廠開大會的時候,操作安全問題、用電安全問題……各種都要反複強調。
等到李麥芒從台上下來之後,孫星才給她介紹市裏來的考察團。
其實考察團最主要考察的是自行車廠有沒有反動勢力,是否存在違規操作,違規建廠問題。
“市裏對於李廠長提出的建設新廠的問題高度重視,經過研究討論,也是為了貴廠能夠更好的發展,希望貴廠能夠接受考察監督,共同開展工人同誌的思想文化建設。”
李麥芒眨巴眨巴眼:“怎麽共同開展?”
她沒有拒絕,考察團對視一眼,說:“我們會委派優秀的黨員同誌來貴廠進行思想文化建設,當然,這並不會幹涉貴廠的經營,同樣的,李廠長也可以挑選人來共同進行。”
“哦~”李麥芒明白了,這不就是她最近在搞的宣傳部嘛,內宣部他們想塞個人進來,防止她夾帶私貨。
可以理解,畢竟,她的身份確實敏感。
“可以可以,有優秀人才過來求之不得,正好可以進內宣部,什麽時候過來?我們好做好接待準備。”
二者一拍即合,考察團來之前都已經做好了據理力爭的準備,畢竟這些外國人是出了名的“自由自在”。
“等我們回去以後,大概一個星期之後他就能過來報道了,感謝李廠長的配合啊。”考察團握住李麥芒的雙手使勁搖晃。
工作能順利開展,他們可太高興了,還以為是趟苦差事,沒想到最苦的隻有來的路上那段時間。
中午在工廠吃過飯,下午就離開了,工廠沒有招待所,他們想留下來也沒地方住,而且,他們還趕著回去匯報呢。
送走考察團,李麥芒在辦公室裏開始勤奮的看來麵試的人寫的試卷。
試卷是她出的,分成內宣部和外宣部兩個板塊,所有人都要做。
沒辦法,外宣部在現在,大家都還沒接觸過,也沒聽說過,所有人報名都是報名內宣部。
她隻能通過這種方式,來看看有沒有適合做外宣部的,然後把他調去外宣部。
市裏派的人很快就要過來了,她必須在對方到來之前把宣傳部架設起來,內宣部就讓市裏派過來的人先帶著,有不對勁的地方再說。
外宣部隻能她自己先帶著,她以前雖然沒幹過外宣部,可比起其他人來,經曆過後世各種宣傳手段狂轟濫炸的李麥芒,在這時候,也算的上是宣傳人才。
“報告!”
“進。”辦公室裏的人放下手裏的鋼筆,摘下眼鏡,注視著剛剛進來的年輕人。
“坐吧。”
“是!”
“不用這麽緊張,就是簡單的跟你談一下你未來的工作。”
這麽說,陳平安更加緊張了,他剛從晉省大學畢業,被分配到宣傳部門,今天突然收到消息,說要派遣他去下麵的合資工廠,做思想政治工作。
“合資工廠比較特殊,你到那裏去要警惕資本主義對同誌們的侵蝕,警惕資本主義複辟,這對你是個極大的考驗。
組織上選擇你,就代表著相信你能做好這項工作,你也不用太擔心,考察團的同誌也了解過了,合資工廠的廠長為人也隨和,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工作阻力……”
領導說了很多,陳平安一一記下。
對於他被分配去村裏的合資工廠,周圍也有同事說怪話,畢竟,下派到縣裏,甚至是村裏,哪怕這是個合資工廠,在大家看來,也屬於被發配邊疆。
他倒是不覺得,反而覺得這個工作非常的重要,甚至擔心,他這樣剛畢業的新手,能不能做好這項工作,要怎麽做,才能不辜負組織對他的期望。
帶著這樣的忐忑,陳平安扛著大包小包,還有自己的介紹信,踏上了去羅村的道路。
他家是原市的,也聽說過麥芒自行車廠,來的時候又收集了各種各樣關於麥芒自行車廠的信息,盡可能的多了解,方便以後開展工作。
他買的硬臥,家裏兄弟姐妹多,他剛參加工作,還沒發工資,錢都要省著花,餓了就吃點自己帶的饅頭,一天的時間,隻要饅頭不被捂著,還是不會壞的。
到樓縣之後就好多了,孫星讓人開車把他拉去自行車廠。
最近自行車廠旁邊正在開工,得到批準之後,手表廠也進入緊鑼密鼓的建設階段,孫星現在是一個頭兩個大。
縣裏工廠越來越多當然是好事,但是也有問題,那就是縣裏現在人手不夠了。
他們縣是個小縣,全縣總人數不到八萬,這還包括了所有的老人小孩。
可以工作的成年人隻有三萬左右,這其中大多數人在從事煤炭開采工作,農業種植工作。
上次的四百人,幾乎讓縣裏的無業青年全部參加工作了,這次李麥芒還要四百人,甚至自行車廠也要追加二百工人。
他有心捂住招工指標,但是這工人上哪湊夠去,可是分出去吧,問題來了,分給誰,分多少?
他們縣又窮又小,可不代表著其他的縣也又窮又小,這招工指標在他們縣是個大數字,在其他縣,乃至全市,就有些不夠看了,愁啊。
還有個問題,市裏發文件,說是讓修路,市裏出錢,當然不是白出的,這手表廠掛的是市裏的號,跟縣裏就沒關係了。
修路、建工廠,又需要大量的人,縣裏農村的人逐漸開始進城打工,甚至是周邊縣農村的人也在親戚的帶領下,來這裏打工掙錢。
他們沒想那麽多,小孩子之間打架不是很常見的嗎,他們這群人,誰敢說自己沒跟別人打過架,打完架,大家還是在一起玩。
羅小田低著頭,沮喪的說:“我要去找姐姐了,我打架了……”
“我們跟你一起去,我們幫你作證,是他先想搶你的電視機的。”羅平安把胸口拍的噗噗響。
羅來寶拉著羅小田的手,一群小孩雄赳赳的進了辦公樓。
轉悠一圈才找到在二樓的李麥芒辦公室,挑手表款式挑花眼的李麥芒聽到這群小孩的嘰嘰喳喳聲,放下書:“你們怎麽來這裏了?”
看了眼旁邊牆上掛著的鍾表:“電視劇結束了吧,要不然估計你們也想不起來來這,怎麽了,垂頭喪氣的?”
“姐姐,我打人了……”
???李麥芒嚇了一跳,之前羅小田都是一副小可憐的樣子,幹什麽都小心翼翼的,她覺得可能是父母早亡,她無依無靠,所以才格外怯懦,沒想到這麽快她就打人了。
“為什麽打人啊?”
還沒等羅小田說話,一起來的小孩立刻大聲的說起來,這麽多小孩同時大聲說話,屋頂都要被吵的掀起來了。
在另一頭的會議室裏研究的老師傅們聽到這動靜也都過來想看看出什麽事了。
“一個一個來!羅小田先說。”
“霍元甲完了之後,我說沒電視了,就把電視關上了,結果……”羅小田一邊說,一邊看李麥芒的臉色。
李麥芒表情一直沒變過,等她說完之後,讓下一個小孩說。
直到所有的小孩都說過一遍之後,才緩緩開口:“你覺得他做的對不對?”
“不對……”
“你做的對不對?”
“不對……”
她們的對話很嚴肅,在門外聽動靜的老師傅們坐不住了,插話:“廠長啊,孩子還小,你別這麽嚴肅,再說了,孩子也沒做錯呀。”
李麥芒起身,把門和窗戶都關上,老師傅們在外麵大聲抗議。
“他做的確實不對,不過你直接打人家耳光就不太好,你先動手,有理也成沒理了,而且,你就是一個小孩,人家還有爺爺在,你動手不就容易吃虧了。”
羅小田眨巴眨巴眼,那姐姐到底生不生她氣啊。
“對了,你怎麽扇人家耳光啊?”誰家小孩打架扇耳光啊,小孩子不都應該是小拳頭互錘,小腳互踹,揪頭發,揪耳朵嗎?
“我看到姐姐你是這樣打人的。”羅小田慢悠悠的說。
李麥芒的臉騰地就紅了:“打人是不對的,非必要不能打人!下次他要是還想開電視,你就說,你不看了,誰想看誰掏錢看。”
“那姐姐你會不會不喜歡我了?”
“怎麽會!你能勇敢的向惡勢力說不,姐姐很高興,不過也要學會保護好自己。”
了解完前因後果,李麥芒鬆了口氣,她還以為,羅小田是無緣無故打人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她就罪過了。
好好的孩子,不能讓她給養壞了,讓其他小孩也說一遍,就是擔心羅小田會說謊,前後驗證。
不過這次的事件也讓李麥芒發覺,羅小田不能一直這樣,得送她去學校。
她今年八歲了,按理說早就應該上學了,隻是因為沒有爸媽,村裏也沒錢送她上學,這才一直在家裏。
等到今年九月份學校招生的時候,必須讓她去上學。
第16章 內宣部
大雨連續下了一個星期才放晴,放晴的那天,李麥芒看著久違的太陽,這才放下心。
下午的時候,孫星帶著王國柱開車過來了,問他們這裏有沒有人員傷亡。
兩人的神色都有些萎靡,深深的黑眼圈,大大的眼袋,可以看出來最近都沒有休息好。
羅建設倒是見怪不怪:“村裏隻塌了兩棟房子,沒有人受傷,還得多虧李廠長,村裏大部分人都住進了工廠裏。”
好歹算是個好消息,孫星原本嚴肅的臉上放鬆了許多:“這場暴雨縣裏有不少地方都受災了,有的地方還有人員傷亡,既然你們這裏沒問題,我就帶人去其他地方了。”
按理說他此時應該在救災現場的,隻是麥芒自行車廠太重要了,合資企業,又是目前縣裏最掙錢的工廠。
孫星離開的時候,李麥芒看著吉普212輪胎上厚厚的泥土,打消了開車去縣裏的想法,看來這兩天他們還要節衣縮食,至少要等到路況好些才行。
第二天又是個大晴天,給他們送貨的車這才能開過來,司機還抱怨這路上好多大坑,還有溝壑,都是雨水衝刷出來的。
這裏偏僻閉塞跟路不好有很大的關係,要想富先修路,可不是一句瞎話。
隻是現在國家還沒有能力,也還沒有時間把路修到這裏。
李麥芒這時候格外懷念以前交通發達的時候,哪怕堵車,也比這時候有車開不出去的好。
這場暴雨他們這裏損失小,其他地方卻受災嚴重,孫星也沒功夫研究新工廠的事情,直到市裏來人考察才想起來這事。
拉著考察團往羅村去,路上考察團在車裏東搖西晃的,終於忍不住開口說:“這路這麽破,怎麽不修修,工廠建在這地方,不太合適吧。”
孫星擦擦腦門上的汗,無奈的說:“縣裏實在是沒錢,別說這條路,縣裏攏共就一條柏油路,是往市裏去的。”
修路也是需要錢的,哪怕大家可以不要工錢給自己家修路,材料、設備都需要錢啊,他們這樣的貧困縣,隻能等著上麵撥款。
當然,現在有自行車廠了,縣裏今年的收入會好看些,但是這錢還沒落到縣裏呢,總不能寅吃卯糧吧。
考察團默默的把修路這事記下,總算在腦袋晃暈之前抵達自行車廠。
破舊的村莊,嶄新先進的自行車廠,二者同時出現在眼前,帶著割裂又荒誕的獨特氛圍。
工廠門外停著等待自行車裝車的大卡車,村裏原本的羊腸小道被大卡車壓的一擴再擴,足以供兩輛大卡車同時經過。
不遠處是各種各樣的小攤販,有賣水果的,有賣手工品的……這裏形成了以自行車廠為中心的小小集市。
孫星帶著他們在門衛處登記之後,順利進入工廠,今天是月初,是工廠開大會的時候,操作安全問題、用電安全問題……各種都要反複強調。
等到李麥芒從台上下來之後,孫星才給她介紹市裏來的考察團。
其實考察團最主要考察的是自行車廠有沒有反動勢力,是否存在違規操作,違規建廠問題。
“市裏對於李廠長提出的建設新廠的問題高度重視,經過研究討論,也是為了貴廠能夠更好的發展,希望貴廠能夠接受考察監督,共同開展工人同誌的思想文化建設。”
李麥芒眨巴眨巴眼:“怎麽共同開展?”
她沒有拒絕,考察團對視一眼,說:“我們會委派優秀的黨員同誌來貴廠進行思想文化建設,當然,這並不會幹涉貴廠的經營,同樣的,李廠長也可以挑選人來共同進行。”
“哦~”李麥芒明白了,這不就是她最近在搞的宣傳部嘛,內宣部他們想塞個人進來,防止她夾帶私貨。
可以理解,畢竟,她的身份確實敏感。
“可以可以,有優秀人才過來求之不得,正好可以進內宣部,什麽時候過來?我們好做好接待準備。”
二者一拍即合,考察團來之前都已經做好了據理力爭的準備,畢竟這些外國人是出了名的“自由自在”。
“等我們回去以後,大概一個星期之後他就能過來報道了,感謝李廠長的配合啊。”考察團握住李麥芒的雙手使勁搖晃。
工作能順利開展,他們可太高興了,還以為是趟苦差事,沒想到最苦的隻有來的路上那段時間。
中午在工廠吃過飯,下午就離開了,工廠沒有招待所,他們想留下來也沒地方住,而且,他們還趕著回去匯報呢。
送走考察團,李麥芒在辦公室裏開始勤奮的看來麵試的人寫的試卷。
試卷是她出的,分成內宣部和外宣部兩個板塊,所有人都要做。
沒辦法,外宣部在現在,大家都還沒接觸過,也沒聽說過,所有人報名都是報名內宣部。
她隻能通過這種方式,來看看有沒有適合做外宣部的,然後把他調去外宣部。
市裏派的人很快就要過來了,她必須在對方到來之前把宣傳部架設起來,內宣部就讓市裏派過來的人先帶著,有不對勁的地方再說。
外宣部隻能她自己先帶著,她以前雖然沒幹過外宣部,可比起其他人來,經曆過後世各種宣傳手段狂轟濫炸的李麥芒,在這時候,也算的上是宣傳人才。
“報告!”
“進。”辦公室裏的人放下手裏的鋼筆,摘下眼鏡,注視著剛剛進來的年輕人。
“坐吧。”
“是!”
“不用這麽緊張,就是簡單的跟你談一下你未來的工作。”
這麽說,陳平安更加緊張了,他剛從晉省大學畢業,被分配到宣傳部門,今天突然收到消息,說要派遣他去下麵的合資工廠,做思想政治工作。
“合資工廠比較特殊,你到那裏去要警惕資本主義對同誌們的侵蝕,警惕資本主義複辟,這對你是個極大的考驗。
組織上選擇你,就代表著相信你能做好這項工作,你也不用太擔心,考察團的同誌也了解過了,合資工廠的廠長為人也隨和,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工作阻力……”
領導說了很多,陳平安一一記下。
對於他被分配去村裏的合資工廠,周圍也有同事說怪話,畢竟,下派到縣裏,甚至是村裏,哪怕這是個合資工廠,在大家看來,也屬於被發配邊疆。
他倒是不覺得,反而覺得這個工作非常的重要,甚至擔心,他這樣剛畢業的新手,能不能做好這項工作,要怎麽做,才能不辜負組織對他的期望。
帶著這樣的忐忑,陳平安扛著大包小包,還有自己的介紹信,踏上了去羅村的道路。
他家是原市的,也聽說過麥芒自行車廠,來的時候又收集了各種各樣關於麥芒自行車廠的信息,盡可能的多了解,方便以後開展工作。
他買的硬臥,家裏兄弟姐妹多,他剛參加工作,還沒發工資,錢都要省著花,餓了就吃點自己帶的饅頭,一天的時間,隻要饅頭不被捂著,還是不會壞的。
到樓縣之後就好多了,孫星讓人開車把他拉去自行車廠。
最近自行車廠旁邊正在開工,得到批準之後,手表廠也進入緊鑼密鼓的建設階段,孫星現在是一個頭兩個大。
縣裏工廠越來越多當然是好事,但是也有問題,那就是縣裏現在人手不夠了。
他們縣是個小縣,全縣總人數不到八萬,這還包括了所有的老人小孩。
可以工作的成年人隻有三萬左右,這其中大多數人在從事煤炭開采工作,農業種植工作。
上次的四百人,幾乎讓縣裏的無業青年全部參加工作了,這次李麥芒還要四百人,甚至自行車廠也要追加二百工人。
他有心捂住招工指標,但是這工人上哪湊夠去,可是分出去吧,問題來了,分給誰,分多少?
他們縣又窮又小,可不代表著其他的縣也又窮又小,這招工指標在他們縣是個大數字,在其他縣,乃至全市,就有些不夠看了,愁啊。
還有個問題,市裏發文件,說是讓修路,市裏出錢,當然不是白出的,這手表廠掛的是市裏的號,跟縣裏就沒關係了。
修路、建工廠,又需要大量的人,縣裏農村的人逐漸開始進城打工,甚至是周邊縣農村的人也在親戚的帶領下,來這裏打工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