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當今儲君和慈寧宮那邊,本宮做任何事,都必須得三思而後行。”她把茶盞穩穩放在案幾上,“現下反複確定過,本宮這心裏也能安心些。”
“畢竟…咱們要做,就得一擊致命,絕對不能再留下後患。”
“姑母的意思是…?”徐雲知揮退宮人,默默給她添上茶水。
“再去最後試一次。”
德太妃輕啜了口,語氣透出幾絲狠絕,“若這次能成…那本宮也能安心送她一程了。”
這後宮說到底拚的不過就是子嗣和寵愛。
她原先還想著,柳殊遲遲未有子嗣,是和太子聚少離多,加上那副本就病怏怏的身子,沒福分呢。
眼見這人的身子自幾年前進宮後一日日養好了,還正著急,誰知…竟送來了個這麽大的機會!
太子與太子妃表現得那麽恩愛…感情竟然也生異了?
德太妃浮了浮茶蓋,眼底掠過一絲得意,“上次的試探也不算失敗,至少也真的讓咱們順藤摸瓜查出來了點兒東西。”
“兩人恩恩愛愛了兩年多…但依本宮看,這也不過就是一攤薄薄的紙,水裏一浸便現原形了。”
這聞家的人,哪裏有什麽癡情種。
不知想到什麽,嘴角掠起一抹諷意,意有所指道:“雲知,你還記得本宮說過的話吧。”
徐雲知:“記得的,姑母。”
“皇家無情,帝王尤甚,我始終謹記的。”她微微福了福身,直視著那雙飽含審視的眼睛,“咱們的計劃才是最要緊的。”
德太妃這才像是安心了點兒,再度望向徐雲知時,麵上帶出幾分慎重,“你沒動心便好,往後…也需得謹記這一點。”
“至於這件事…本宮思來想去,若是旁人去,還是不太妥當。”
察覺到德太妃視線投注,徐雲知走近了兩步,做傾聽姿態。
麵容恭順,“我願意祝姑母一臂之力,您…希望我怎麽做?”
“去試試太子。”德太妃伸手撫了撫發髻邊的釵珠。
嘴角噙著一抹冷笑,眼底滿是諷意,“看看他是否真的對那柳家女一片癡心。”
第12章 苟命第十三天
書房內,一片明亮。
窗紙上有飛絮般的柳葉被迎風吹動,簌簌作響。榻上衾褥帷帳素淨雅潔,浸染著墨香,上麵擺著一隻玉枕,帶著劍穗的古劍懸掛在床頭。
一室之隔,聞初堯靜坐在上首,這幾日他一直宿在書房,處理朝內外一應大小事務。
皇帝大約是對他大勝漠北一事極為滿意,漸漸地,態度也開始傾斜起來。太子之位坐得愈發穩當,連帶著皇帝對他的那股莫名的不喜也消散了許多。
或許再要不了多久,他與柳殊的這份合作契約也該到此為止了。
殿外傳來一陣熙攘,男子的聲音頗為爽朗,伴著笑聲,想來是心情不錯。
聞初堯擱下了手裏朱批的筆,一抬眼便見蕭寒江和林曄一前一後走來。
“我聽說咱們太子殿下最近情場失意了?”蕭寒江一落座就道。
寧朝太子與太子妃兩人恩愛許久,一朝有異動,消息自是傳得極快。
聞初堯乍一聽這話,心頭一頓,“怎麽?”他遲早會與柳殊分道揚鑣,再加上蕭寒江素來有些真性情的武將性格,故而一開始便沒有與他透露詳情。
蕭寒江見他沒否認,一愣,“確有此事?我還以為是宮裏那些人風言風語瞎傳的。”語罷又有些困惑地自言自語道:“不過這才幾天…?這消息傳得也忒快了點兒。”
階級確是無形存在的,就如這則消息,也不過是在宮中有些討論而已,落至宮外,是半點聲響也聽不到的。
聞初堯聽到這話,眼底掠過一絲涼意,“消息能傳出來,而且傳開的速度不慢,那自然…是有人想要如此。”
蕭寒江:“嘖,話說回來,上次吃的那糕點…”
正說著,身側,林曄冷不丁兒拽了下他的衣袖,把茶盞往前推了推,“寒江,喝茶。”
兩人目光交匯,多年共事的默契讓他心頭一滯,“…唉,這些是你們夫妻的家事,瞧我這,跑題了。”飲了口茶水,又道:“來來,我們談正事兒!”
可老天仿佛就是要和他作對似的,話音才落,外頭便傳來了侍衛陳釗的詢問聲,“殿下。”一路走近,手裏還提著個食盒。
“西宮的人送了燕窩過來,說是親手熬的,您看…?”他語帶猶豫道。
陳釗自然是不願打擾主子,可那小姑娘瞧著柔柔弱弱,嘴裏的話卻是一茬接一茬,難纏得緊。
見他不為所動,竟直直半跪著摔了一跤!
此人是德太妃的親侄女,若是她執意如此作為,出了什麽閃失怕是也會栽贓在殿下身上…
聞初堯似笑非笑盯著那食盒,不知怎的竟想到了幾日前柳殊隔三差五來派人送東西的場景。
他麵上沒什麽特別的表情,“退回去。”但心底對於柳殊的厭惡又更深幾分。
陳釗瞧見自家主子冷漠的神情,心頭一顫,趕忙垂下眼。
他跟在聞初堯身邊也有些年份,對其一舉一動,早已熟絡。
忽地像是想到什麽,杵在一旁有些欲言又止,過了兩息鬼使神差補了句,“…是西宮,徐姑娘送來的。”
昌寧宮與慈寧宮一道,居於宮內西側,宮人有時也統稱為西宮。
四下寂靜,隻聞一道哂笑。
見陳釗麵有難色,半晌,上首的人意味不明地應了聲,“這樣。”
“那便去請她進來吧。”說著給蕭寒江林曄遞了個眼神,兩人立刻會意,去了隔間。
半晌,殿外的宮人見徐雲知真的被請進了書房,一個個皆是麵露詫異。
書房是議事重地,絕非平常人可進。平日裏也大都是些官員,若說年輕女眷,也隻獨獨太子妃一人享受過這份殊榮。
可如今…竟又有新人了?
……
柳殊自幾日前與聞初堯不歡而散後,心裏便一直疑惑。
太子先前實在是過於清風霽月,驟然吐出那些冰冷刺骨的話,饒是她已經緩了幾日,再回想起來也還是招架不住。
躲了幾日清淨,柳太後便又派人來傳她去。
柳殊隻得戰戰兢兢跟著宮人去了慈寧宮,一進殿,便聽到柳太後和孫嬤嬤討論起柳家的後起之輩。
朝堂與後宮聯係緊密,承恩侯府之所以在權利中心被漸漸邊緣化,究其根本,是朝堂無人。
僅僅憑借柳太後和柳殊,現如今尚能堪堪強撐著門楣,幾十年一過,候府便又會被打回原形。
柳太後見柳殊進來了也沒有刻意避著,反倒是招手讓她過來,“快來,哀家正要和你引薦個人。”說罷在名冊上圈出一處。
柳殊應聲走近,映入眼簾的便是那三個端正雋秀的字。
“柳淮序”
唇齒間過了一遭,抬眼便見柳太後眉眼含笑,“淮序是景順二十七年的狀元,算是這一代,柳家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可憐他自小被遺棄…”察覺到柳殊麵色有異,又道:“二十多年前,當時還健在的老太爺把他撿了回去,本也就是發個善心,以後候府裏多張嘴吃飯的事情,可誰知這孩子,竟驚人的聰明。”
“老太爺是個惜才的人,力排眾議做主讓他上了學堂,這才有了後來的事情。”提及逝去的親人,柳太後的語氣和緩幾分,“這孩子也是個懂得感恩的,如此,也算是和和美美。”
柳殊甚少聽到柳太後對一個後輩露出如此滿意的神情,又聽到他的悲慘身世,心裏不由得多出幾絲天妒英才的憐憫。
隻隨著談話的深入,心底那股反常的情愫,不減反增。
正低垂著眼默默聽著,怎料說著說著,話卻忽然引到了她身上。
“說起來…殊兒與他也算是有些交集?”柳太後問道。
這句話的語氣指向性太強,甚至讓柳殊恍惚覺得,她這麽瘦弱的肩膀也承擔起了許多重擔。
子嗣之重,家族之重,她的命運之重。
而她究竟怎樣,是何感受,是無人在意的。
觸及柳太後眼底的淡淡期許,柳殊隻得仔細回想,權衡兩息道:“…有的,是舊相識。”
她說得十分篤定,可隻要細心窺探,便能發現她這碗水已然滿杯,很快就要支撐不住溢出來了。
更何況,她也確實不認識什麽柳淮序。
她的舊相識…姓陸。
柳太後像是被她這副頗有些無措的小女兒家模樣給逗笑了,輕拍了她幾下,安撫道:“太子年輕,你與他之間的路還長。”
她也是聽到了宮中不少的風言風語,狹長的眼眸裏冷意更甚,“那些都是虛的,不要為此煩心困擾。”
柳殊狀似無意瞟了眼桌案上的冊子,柔聲道:“多謝姑母教誨。”
見她對這個冊子感興趣,柳太後索性把它往柳殊那邊推了推,繼續方才的話題,“哀家與你提到淮序,也是想讓你日後有機會能夠提攜他一番,畢竟前朝與後宮是時時相連的…他過的好,你自然也能過的好。”
“往後就算太子真的糊塗,也不敢拿你怎麽樣。”
她接過孫嬤嬤遞來的熱茶潤了潤嗓子,抬手又劃出幾人,“這些,日後有機會也可以栽培一二,適當性地施於援手。”
“當然,做任何事都得講究回報速度…故而最要緊的還是柳淮序。”
“你與他青梅竹馬,若是又有提攜的恩情,依他的性子,日後定是會竭盡全力護你周全的。”
柳殊聞言一怔,像是意識到什麽,表情有一瞬間的空白。
柳淮序…就是陸淮序!
霎時,一股複雜的情愫頃刻間湧來。
她本是個不太會撒謊的性子,醒來後被迫應下了這麽多的謊,早已經如履薄冰。
故而當下一聽到熟悉的人,心裏不可謂不激動。
這是她以自己的身份去相處的第一個人。
不需要偽裝,更不需要…小心翼翼。
“下個月便是皇帝的萬壽節,他再頹廢總歸也該大辦一場了。”柳太後見她麵上的緊張突然消融,心下安心了幾分。
這話說得雲裏霧裏,語氣也帶著點兒不明顯的嘲諷。
涉及當今陛下,柳殊默契地繞過了話題,問,“姑母可是讓我趁此機會和他見一麵?”
“畢竟…咱們要做,就得一擊致命,絕對不能再留下後患。”
“姑母的意思是…?”徐雲知揮退宮人,默默給她添上茶水。
“再去最後試一次。”
德太妃輕啜了口,語氣透出幾絲狠絕,“若這次能成…那本宮也能安心送她一程了。”
這後宮說到底拚的不過就是子嗣和寵愛。
她原先還想著,柳殊遲遲未有子嗣,是和太子聚少離多,加上那副本就病怏怏的身子,沒福分呢。
眼見這人的身子自幾年前進宮後一日日養好了,還正著急,誰知…竟送來了個這麽大的機會!
太子與太子妃表現得那麽恩愛…感情竟然也生異了?
德太妃浮了浮茶蓋,眼底掠過一絲得意,“上次的試探也不算失敗,至少也真的讓咱們順藤摸瓜查出來了點兒東西。”
“兩人恩恩愛愛了兩年多…但依本宮看,這也不過就是一攤薄薄的紙,水裏一浸便現原形了。”
這聞家的人,哪裏有什麽癡情種。
不知想到什麽,嘴角掠起一抹諷意,意有所指道:“雲知,你還記得本宮說過的話吧。”
徐雲知:“記得的,姑母。”
“皇家無情,帝王尤甚,我始終謹記的。”她微微福了福身,直視著那雙飽含審視的眼睛,“咱們的計劃才是最要緊的。”
德太妃這才像是安心了點兒,再度望向徐雲知時,麵上帶出幾分慎重,“你沒動心便好,往後…也需得謹記這一點。”
“至於這件事…本宮思來想去,若是旁人去,還是不太妥當。”
察覺到德太妃視線投注,徐雲知走近了兩步,做傾聽姿態。
麵容恭順,“我願意祝姑母一臂之力,您…希望我怎麽做?”
“去試試太子。”德太妃伸手撫了撫發髻邊的釵珠。
嘴角噙著一抹冷笑,眼底滿是諷意,“看看他是否真的對那柳家女一片癡心。”
第12章 苟命第十三天
書房內,一片明亮。
窗紙上有飛絮般的柳葉被迎風吹動,簌簌作響。榻上衾褥帷帳素淨雅潔,浸染著墨香,上麵擺著一隻玉枕,帶著劍穗的古劍懸掛在床頭。
一室之隔,聞初堯靜坐在上首,這幾日他一直宿在書房,處理朝內外一應大小事務。
皇帝大約是對他大勝漠北一事極為滿意,漸漸地,態度也開始傾斜起來。太子之位坐得愈發穩當,連帶著皇帝對他的那股莫名的不喜也消散了許多。
或許再要不了多久,他與柳殊的這份合作契約也該到此為止了。
殿外傳來一陣熙攘,男子的聲音頗為爽朗,伴著笑聲,想來是心情不錯。
聞初堯擱下了手裏朱批的筆,一抬眼便見蕭寒江和林曄一前一後走來。
“我聽說咱們太子殿下最近情場失意了?”蕭寒江一落座就道。
寧朝太子與太子妃兩人恩愛許久,一朝有異動,消息自是傳得極快。
聞初堯乍一聽這話,心頭一頓,“怎麽?”他遲早會與柳殊分道揚鑣,再加上蕭寒江素來有些真性情的武將性格,故而一開始便沒有與他透露詳情。
蕭寒江見他沒否認,一愣,“確有此事?我還以為是宮裏那些人風言風語瞎傳的。”語罷又有些困惑地自言自語道:“不過這才幾天…?這消息傳得也忒快了點兒。”
階級確是無形存在的,就如這則消息,也不過是在宮中有些討論而已,落至宮外,是半點聲響也聽不到的。
聞初堯聽到這話,眼底掠過一絲涼意,“消息能傳出來,而且傳開的速度不慢,那自然…是有人想要如此。”
蕭寒江:“嘖,話說回來,上次吃的那糕點…”
正說著,身側,林曄冷不丁兒拽了下他的衣袖,把茶盞往前推了推,“寒江,喝茶。”
兩人目光交匯,多年共事的默契讓他心頭一滯,“…唉,這些是你們夫妻的家事,瞧我這,跑題了。”飲了口茶水,又道:“來來,我們談正事兒!”
可老天仿佛就是要和他作對似的,話音才落,外頭便傳來了侍衛陳釗的詢問聲,“殿下。”一路走近,手裏還提著個食盒。
“西宮的人送了燕窩過來,說是親手熬的,您看…?”他語帶猶豫道。
陳釗自然是不願打擾主子,可那小姑娘瞧著柔柔弱弱,嘴裏的話卻是一茬接一茬,難纏得緊。
見他不為所動,竟直直半跪著摔了一跤!
此人是德太妃的親侄女,若是她執意如此作為,出了什麽閃失怕是也會栽贓在殿下身上…
聞初堯似笑非笑盯著那食盒,不知怎的竟想到了幾日前柳殊隔三差五來派人送東西的場景。
他麵上沒什麽特別的表情,“退回去。”但心底對於柳殊的厭惡又更深幾分。
陳釗瞧見自家主子冷漠的神情,心頭一顫,趕忙垂下眼。
他跟在聞初堯身邊也有些年份,對其一舉一動,早已熟絡。
忽地像是想到什麽,杵在一旁有些欲言又止,過了兩息鬼使神差補了句,“…是西宮,徐姑娘送來的。”
昌寧宮與慈寧宮一道,居於宮內西側,宮人有時也統稱為西宮。
四下寂靜,隻聞一道哂笑。
見陳釗麵有難色,半晌,上首的人意味不明地應了聲,“這樣。”
“那便去請她進來吧。”說著給蕭寒江林曄遞了個眼神,兩人立刻會意,去了隔間。
半晌,殿外的宮人見徐雲知真的被請進了書房,一個個皆是麵露詫異。
書房是議事重地,絕非平常人可進。平日裏也大都是些官員,若說年輕女眷,也隻獨獨太子妃一人享受過這份殊榮。
可如今…竟又有新人了?
……
柳殊自幾日前與聞初堯不歡而散後,心裏便一直疑惑。
太子先前實在是過於清風霽月,驟然吐出那些冰冷刺骨的話,饒是她已經緩了幾日,再回想起來也還是招架不住。
躲了幾日清淨,柳太後便又派人來傳她去。
柳殊隻得戰戰兢兢跟著宮人去了慈寧宮,一進殿,便聽到柳太後和孫嬤嬤討論起柳家的後起之輩。
朝堂與後宮聯係緊密,承恩侯府之所以在權利中心被漸漸邊緣化,究其根本,是朝堂無人。
僅僅憑借柳太後和柳殊,現如今尚能堪堪強撐著門楣,幾十年一過,候府便又會被打回原形。
柳太後見柳殊進來了也沒有刻意避著,反倒是招手讓她過來,“快來,哀家正要和你引薦個人。”說罷在名冊上圈出一處。
柳殊應聲走近,映入眼簾的便是那三個端正雋秀的字。
“柳淮序”
唇齒間過了一遭,抬眼便見柳太後眉眼含笑,“淮序是景順二十七年的狀元,算是這一代,柳家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可憐他自小被遺棄…”察覺到柳殊麵色有異,又道:“二十多年前,當時還健在的老太爺把他撿了回去,本也就是發個善心,以後候府裏多張嘴吃飯的事情,可誰知這孩子,竟驚人的聰明。”
“老太爺是個惜才的人,力排眾議做主讓他上了學堂,這才有了後來的事情。”提及逝去的親人,柳太後的語氣和緩幾分,“這孩子也是個懂得感恩的,如此,也算是和和美美。”
柳殊甚少聽到柳太後對一個後輩露出如此滿意的神情,又聽到他的悲慘身世,心裏不由得多出幾絲天妒英才的憐憫。
隻隨著談話的深入,心底那股反常的情愫,不減反增。
正低垂著眼默默聽著,怎料說著說著,話卻忽然引到了她身上。
“說起來…殊兒與他也算是有些交集?”柳太後問道。
這句話的語氣指向性太強,甚至讓柳殊恍惚覺得,她這麽瘦弱的肩膀也承擔起了許多重擔。
子嗣之重,家族之重,她的命運之重。
而她究竟怎樣,是何感受,是無人在意的。
觸及柳太後眼底的淡淡期許,柳殊隻得仔細回想,權衡兩息道:“…有的,是舊相識。”
她說得十分篤定,可隻要細心窺探,便能發現她這碗水已然滿杯,很快就要支撐不住溢出來了。
更何況,她也確實不認識什麽柳淮序。
她的舊相識…姓陸。
柳太後像是被她這副頗有些無措的小女兒家模樣給逗笑了,輕拍了她幾下,安撫道:“太子年輕,你與他之間的路還長。”
她也是聽到了宮中不少的風言風語,狹長的眼眸裏冷意更甚,“那些都是虛的,不要為此煩心困擾。”
柳殊狀似無意瞟了眼桌案上的冊子,柔聲道:“多謝姑母教誨。”
見她對這個冊子感興趣,柳太後索性把它往柳殊那邊推了推,繼續方才的話題,“哀家與你提到淮序,也是想讓你日後有機會能夠提攜他一番,畢竟前朝與後宮是時時相連的…他過的好,你自然也能過的好。”
“往後就算太子真的糊塗,也不敢拿你怎麽樣。”
她接過孫嬤嬤遞來的熱茶潤了潤嗓子,抬手又劃出幾人,“這些,日後有機會也可以栽培一二,適當性地施於援手。”
“當然,做任何事都得講究回報速度…故而最要緊的還是柳淮序。”
“你與他青梅竹馬,若是又有提攜的恩情,依他的性子,日後定是會竭盡全力護你周全的。”
柳殊聞言一怔,像是意識到什麽,表情有一瞬間的空白。
柳淮序…就是陸淮序!
霎時,一股複雜的情愫頃刻間湧來。
她本是個不太會撒謊的性子,醒來後被迫應下了這麽多的謊,早已經如履薄冰。
故而當下一聽到熟悉的人,心裏不可謂不激動。
這是她以自己的身份去相處的第一個人。
不需要偽裝,更不需要…小心翼翼。
“下個月便是皇帝的萬壽節,他再頹廢總歸也該大辦一場了。”柳太後見她麵上的緊張突然消融,心下安心了幾分。
這話說得雲裏霧裏,語氣也帶著點兒不明顯的嘲諷。
涉及當今陛下,柳殊默契地繞過了話題,問,“姑母可是讓我趁此機會和他見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