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情愫在此刻破芽,緩慢掙脫束縛,悄無聲息地攀了上來。
以至於太子殿下兀自發著愣,沒有第一時間出聲。
半晌,待聞初堯終於把那一瞬間的古怪情緒壓了下去,柳殊也已經緩過來了,甚至,還靜靜地反問他,“殿下,是在為先前的事情…生氣嗎?”
其實她很想問對方是不是犯病在借題發揮,但臨到了開口,到底是理智占了上風。
“因為我…給你丟臉了?”她不僅僅是柳家女兒,更是東宮的人。
身為當朝太子妃,她的一舉一動都牽扯著東宮的形象,甚至…關係到太子的形象。
夫妻本為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腹誹了好一會兒,她這才拋開亂七八糟的情緒,溫和笑了笑,“臣妾下次會注意的,定不會再犯今日的錯誤了。”
聞初堯輕抿唇瓣,難得頗為複雜地瞅了她一眼。
方才那一瞬間的不虞,實在令他心驚。
他…竟會因為柳殊為另一個男人說話,為了他抵抗自己而不高興?
這個發現過於驚悚,連帶著平日會嗆聲兩句的人也變得詭異地沉默了下來。
若說上一次林曄問起時,他是想要按捺下去。
那麽這一刻,顯然已經有些按捺不住了。
聞初堯索性止住了話頭,淡淡“嗯”了聲。
沒說是也不是,隻是別過眼,意味不明道:“孤…知道了。”
柳殊狐疑地掃了眼麵前的人,見對方神情淡然,臉色也不似片刻前那般,心裏的石頭登時便落了地。
她就知道是這人發神經…
失了他的麵子便要被指桑罵槐,也太…匪夷所思了些。
照他這樣,這麽小心眼,也不知道是怎麽當上太子的?
心中思緒百轉千回,但麵上柳殊仍是因為哄好了人而放鬆了幾分,“多謝殿□□恤。”福身行禮,聲調也比先前更加舒緩。
這些下意識的反應全部都很細微,可聞初堯卻是一下子便注意到了。
他難言地靜默了會兒,過了好久才再度開口,“回吧,給宴會收個尾。”帝後皆離去,故而宣布散席的任務自然就落在了眾人眼裏下任帝後的身上。
柳殊好脾氣地點點頭,全然沒有因為男人剛剛的蓄意刁難而失禮,甚至還不自覺地順杆爬了起來,誇他,“還是殿下想得周到。”
聞初堯:“……嗯。”
……
慈寧宮。
院中的幾株樹已經長葉,隨著時間日漸蔥蘢,葉尖兒在夕陽下泛著點點瑩潤光澤。
餘暉光暈透過樹的碎影,斑駁無比,映在窗扇上,融進人的影子裏。
殿門被掩上,圓形格柵窗前有張深棕色的小案台,斜放一塊兒硯。
柳太後端坐上首,孫嬤嬤候在一旁為她磨墨。
“殊兒,聽說…今兒個下午早些時候,你已經見過淮序了?”
“回姑母的話,已經見過了。”
柳殊拿不準柳太後是個什麽意思,她隻覺得…
今日的姑母,有些…過於冷肅了。
猶豫兩息,接下了話茬,“是…怎麽了嗎?”
誰料,太後聽了這話,微微扯了下唇角,“既見過了,那你可有什麽要說的?”蛾眉淡掃,一雙漆黑的眼瞳,深邃如淵。
透著絲絲細小如針的鋒芒,紮得人心裏一慌,“或者,你就沒有什麽事…是要告訴姑母的嗎?”
柳殊心下一跳,思及今日下午,柳淮序的那句問詢話語,不自然地眨了眨眼。
“柳、柳淮序確實如您所言,對我的態度頗為溫和,而且…幾年不見,他竟然已經做到刑部侍郎的位置了,細細算來,此人的能力怕是不俗。”
刑部尚書若因故空缺時,侍郎可代行其職。
故而這個位置便成了許多人爭相討好的對象,同樣的,也是許多人費心思想要安插黨羽的地方。
而柳家在朝堂上稱得上一窮二白,唯有先祖留下的丁點兒勢力,保全家族一脈。
可想而知,對方能做到如今的成就,暗地裏是花費了多大的努力。
柳太後倒是不吃驚柳殊一開口便是為柳淮序說好話,她擱下了筆,輕撫了撫腕上的白玉鐲,像是想起什麽,道:“淮序確實是個知冷熱,懂感恩的好孩子。”
“哀家先前亦是同你講過,要多多提攜他。畢竟…一個人的能力再強,後宮無人,家族無人,那他向上爬的路就注定…有些艱難了。”
“你與他是舊相識,現在,又是一條船上的人,因此…你需得更加努力才是。”柳太後垂下眼睫,語氣淡了幾分,“哀家老了,花開花謝自然也是起不到太大的用處了,可…殊兒你則不然。”
“成婚時尚且年幼,堪堪及笄便入主東宮,這是京城裏許多女兒家都豔羨的。就算是如今過去了三年,你也依舊很年輕。”
柳太後溫聲道:“年輕便意味著無限的可能性…太子成為下任國君,如今看來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可…曆朝曆代,卻不是所有的太子妃都能如願成為皇後…”
那雙狹長的美目直直地望了過來,“殊兒,你可知道哀家此話何意?”
柳殊輕輕頷首,“我知曉的,這是姑母關心我。”隻心底有種難言的委屈,似土壤下的縫隙,正徐徐開裂。
這話固然是關心她,可更多地…隻怕是告誡。
柳太後看重柳家這個家族的興衰發展,是十個百個柳殊也抵不上的。
再者…宮中沉浮了這麽些年,什麽肮髒手段姑母是沒見過的呢?
印象裏,她更是不在乎這些類似宅中內鬥的手段的。
可偏偏…就是要這麽七繞八拐地警醒她…
果不其然,對方下一句話,就直接印證了她的猜想。
“殊兒,你是太子妃,柳家送來的,繼承皇後寶座的人。”
“繼承皇後的位置,之後才能是太後、皇太後…也就才能穩住咱們一整個家族。”
柳殊不懂,她也不太想懂。
甚至於…她想問問對方。
一個家族的興衰,真的是一個女子能決定的嗎?
但她什麽也沒說,隻是慣常乖巧地應了聲。
柳太後的話仍在繼續,話裏意有所指的意味卻越來越明顯,“你現在要做的,就是穩住太子妃的位置,討好太子的歡心。”
“你能做好,你也必須得做好…因為,你是太子妃。”
柳殊忽地有些說不出話來。
前方的路暗無天日,她獨自一人…甚至都不知道能不能僥幸走到頭。
這些日子,她也不是沒有嚐試過再次呼喚另一個自己。
可…數次的嚐試,最終卻都隻能換來安靜。
窒息的安靜。
她猛地生出一股勇氣來,躊躇幾息,小聲道:“可、可是…我若是做不好…”望向自己因為連日惡補畫技而有些酸痛的手指,話到最後近乎呢喃,“做不好…會怎麽樣?”
柳太後短暫地沉默了片刻,再開口,已經是命令的語氣了。
“殊兒,當初是你自己求到哀家這裏來的…如今,可別叫哀家失望。”語罷便有些疲憊地揮了揮手,讓孫嬤嬤送人出去。
殿外,孫嬤嬤見柳殊似還是有些魂不守舍,難得低聲勸了兩句,“太子妃娘娘,今日您與太子殿下起衝突的事情,太後娘娘已經知道了。”
“其實…您又何必如此呢?太子殿下畢竟是您的夫君,日後,您還得倚仗他呢…因為一個外人起了齟齬,豈不可惜?”
知曉對方是好意,無奈柳殊隻得強打起精神,草草道了聲謝。
待走出慈寧宮一小段路,她才緩緩停下。
今日柳太後大概是特意來傳她說上這樣一段告誡的話的,慣常伺候她的鬆蘿與荷陵都被事先要求留在東宮,沒有跟著一道來。
就連幾個別的引路的宮人,也皆是慈寧宮的人。
柳殊不由得長歎一口氣,漫無目的地朝別處走著。
她這會兒也不想回去,索性趁著天還沒完全黑,到禦花園裏去賞賞景吹吹風,舒緩一下心情。
禦花園這頭,太監阿福正左右踱步,神情隱隱有些焦急,目光時不時掃向禦花園的入口處。
懷裏藏著的香料似要透過帕子,散發至空氣中。
第22章 苟命第三十三天
園內,一堆山石堆積成獨特模樣,假山周圍沿邊栽種著三五種花卉,芬芳馥鬱。
此處正是花蕊爭相鬥豔的地方,淡粉色的櫻花與雅潔素淨的白交相輝映,煞是惹眼。
柳殊走得近了,頓時覺得鼻腔被一陣陣淡香盈滿。
當下已近落日西沉,淡淡的橘黃灑落,四周寂靜。傍晚的風一吹,樹上的花便簌簌作響,有不少墜落在地。
一個小太監在花園裏背著臉掃那落花,半晌,似是聽見身後有動靜,這才猶疑地轉過身。
見是柳殊,他那雙細長的吊捎眼一怔,趕忙跪下,“奴、奴才見過太子妃娘娘!請…請娘娘恕罪!”
這話說得柳殊麵上一愣,下意識回望,“恕罪?本宮並沒有怪罪你的意思,再者…你何罪之有?”
那小太監把腦袋垂得更低了些,低到頭上戴的帽冠幾乎要遮住上麵的小半張臉。
語氣隱隱有些慌亂和恐懼,“奴才、奴才不是偷懶,奴才隻是想找個地方透透氣,放鬆一下…不成想竟驚擾到了娘娘,奴才…奴才罪該萬死!!”
原來是正巧和她撞上了,心裏恐慌。
柳殊聽到對方說到“放鬆”二字時,心頭一頓,再開口,語氣不自覺地放緩了點兒,“無妨,禦花園這麽大,旁人也能來的,倒不必為此事憂懼。”
“況且今日宮宴也已結束,不礙事的。”說完話那小太監還是怕得狠,瑟縮在地上。
聲如細蚊地叩首謝恩,又好像是好奇近日頻頻深陷話題的太子妃娘娘,悄咪咪地用餘光掃了眼。
以至於太子殿下兀自發著愣,沒有第一時間出聲。
半晌,待聞初堯終於把那一瞬間的古怪情緒壓了下去,柳殊也已經緩過來了,甚至,還靜靜地反問他,“殿下,是在為先前的事情…生氣嗎?”
其實她很想問對方是不是犯病在借題發揮,但臨到了開口,到底是理智占了上風。
“因為我…給你丟臉了?”她不僅僅是柳家女兒,更是東宮的人。
身為當朝太子妃,她的一舉一動都牽扯著東宮的形象,甚至…關係到太子的形象。
夫妻本為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腹誹了好一會兒,她這才拋開亂七八糟的情緒,溫和笑了笑,“臣妾下次會注意的,定不會再犯今日的錯誤了。”
聞初堯輕抿唇瓣,難得頗為複雜地瞅了她一眼。
方才那一瞬間的不虞,實在令他心驚。
他…竟會因為柳殊為另一個男人說話,為了他抵抗自己而不高興?
這個發現過於驚悚,連帶著平日會嗆聲兩句的人也變得詭異地沉默了下來。
若說上一次林曄問起時,他是想要按捺下去。
那麽這一刻,顯然已經有些按捺不住了。
聞初堯索性止住了話頭,淡淡“嗯”了聲。
沒說是也不是,隻是別過眼,意味不明道:“孤…知道了。”
柳殊狐疑地掃了眼麵前的人,見對方神情淡然,臉色也不似片刻前那般,心裏的石頭登時便落了地。
她就知道是這人發神經…
失了他的麵子便要被指桑罵槐,也太…匪夷所思了些。
照他這樣,這麽小心眼,也不知道是怎麽當上太子的?
心中思緒百轉千回,但麵上柳殊仍是因為哄好了人而放鬆了幾分,“多謝殿□□恤。”福身行禮,聲調也比先前更加舒緩。
這些下意識的反應全部都很細微,可聞初堯卻是一下子便注意到了。
他難言地靜默了會兒,過了好久才再度開口,“回吧,給宴會收個尾。”帝後皆離去,故而宣布散席的任務自然就落在了眾人眼裏下任帝後的身上。
柳殊好脾氣地點點頭,全然沒有因為男人剛剛的蓄意刁難而失禮,甚至還不自覺地順杆爬了起來,誇他,“還是殿下想得周到。”
聞初堯:“……嗯。”
……
慈寧宮。
院中的幾株樹已經長葉,隨著時間日漸蔥蘢,葉尖兒在夕陽下泛著點點瑩潤光澤。
餘暉光暈透過樹的碎影,斑駁無比,映在窗扇上,融進人的影子裏。
殿門被掩上,圓形格柵窗前有張深棕色的小案台,斜放一塊兒硯。
柳太後端坐上首,孫嬤嬤候在一旁為她磨墨。
“殊兒,聽說…今兒個下午早些時候,你已經見過淮序了?”
“回姑母的話,已經見過了。”
柳殊拿不準柳太後是個什麽意思,她隻覺得…
今日的姑母,有些…過於冷肅了。
猶豫兩息,接下了話茬,“是…怎麽了嗎?”
誰料,太後聽了這話,微微扯了下唇角,“既見過了,那你可有什麽要說的?”蛾眉淡掃,一雙漆黑的眼瞳,深邃如淵。
透著絲絲細小如針的鋒芒,紮得人心裏一慌,“或者,你就沒有什麽事…是要告訴姑母的嗎?”
柳殊心下一跳,思及今日下午,柳淮序的那句問詢話語,不自然地眨了眨眼。
“柳、柳淮序確實如您所言,對我的態度頗為溫和,而且…幾年不見,他竟然已經做到刑部侍郎的位置了,細細算來,此人的能力怕是不俗。”
刑部尚書若因故空缺時,侍郎可代行其職。
故而這個位置便成了許多人爭相討好的對象,同樣的,也是許多人費心思想要安插黨羽的地方。
而柳家在朝堂上稱得上一窮二白,唯有先祖留下的丁點兒勢力,保全家族一脈。
可想而知,對方能做到如今的成就,暗地裏是花費了多大的努力。
柳太後倒是不吃驚柳殊一開口便是為柳淮序說好話,她擱下了筆,輕撫了撫腕上的白玉鐲,像是想起什麽,道:“淮序確實是個知冷熱,懂感恩的好孩子。”
“哀家先前亦是同你講過,要多多提攜他。畢竟…一個人的能力再強,後宮無人,家族無人,那他向上爬的路就注定…有些艱難了。”
“你與他是舊相識,現在,又是一條船上的人,因此…你需得更加努力才是。”柳太後垂下眼睫,語氣淡了幾分,“哀家老了,花開花謝自然也是起不到太大的用處了,可…殊兒你則不然。”
“成婚時尚且年幼,堪堪及笄便入主東宮,這是京城裏許多女兒家都豔羨的。就算是如今過去了三年,你也依舊很年輕。”
柳太後溫聲道:“年輕便意味著無限的可能性…太子成為下任國君,如今看來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可…曆朝曆代,卻不是所有的太子妃都能如願成為皇後…”
那雙狹長的美目直直地望了過來,“殊兒,你可知道哀家此話何意?”
柳殊輕輕頷首,“我知曉的,這是姑母關心我。”隻心底有種難言的委屈,似土壤下的縫隙,正徐徐開裂。
這話固然是關心她,可更多地…隻怕是告誡。
柳太後看重柳家這個家族的興衰發展,是十個百個柳殊也抵不上的。
再者…宮中沉浮了這麽些年,什麽肮髒手段姑母是沒見過的呢?
印象裏,她更是不在乎這些類似宅中內鬥的手段的。
可偏偏…就是要這麽七繞八拐地警醒她…
果不其然,對方下一句話,就直接印證了她的猜想。
“殊兒,你是太子妃,柳家送來的,繼承皇後寶座的人。”
“繼承皇後的位置,之後才能是太後、皇太後…也就才能穩住咱們一整個家族。”
柳殊不懂,她也不太想懂。
甚至於…她想問問對方。
一個家族的興衰,真的是一個女子能決定的嗎?
但她什麽也沒說,隻是慣常乖巧地應了聲。
柳太後的話仍在繼續,話裏意有所指的意味卻越來越明顯,“你現在要做的,就是穩住太子妃的位置,討好太子的歡心。”
“你能做好,你也必須得做好…因為,你是太子妃。”
柳殊忽地有些說不出話來。
前方的路暗無天日,她獨自一人…甚至都不知道能不能僥幸走到頭。
這些日子,她也不是沒有嚐試過再次呼喚另一個自己。
可…數次的嚐試,最終卻都隻能換來安靜。
窒息的安靜。
她猛地生出一股勇氣來,躊躇幾息,小聲道:“可、可是…我若是做不好…”望向自己因為連日惡補畫技而有些酸痛的手指,話到最後近乎呢喃,“做不好…會怎麽樣?”
柳太後短暫地沉默了片刻,再開口,已經是命令的語氣了。
“殊兒,當初是你自己求到哀家這裏來的…如今,可別叫哀家失望。”語罷便有些疲憊地揮了揮手,讓孫嬤嬤送人出去。
殿外,孫嬤嬤見柳殊似還是有些魂不守舍,難得低聲勸了兩句,“太子妃娘娘,今日您與太子殿下起衝突的事情,太後娘娘已經知道了。”
“其實…您又何必如此呢?太子殿下畢竟是您的夫君,日後,您還得倚仗他呢…因為一個外人起了齟齬,豈不可惜?”
知曉對方是好意,無奈柳殊隻得強打起精神,草草道了聲謝。
待走出慈寧宮一小段路,她才緩緩停下。
今日柳太後大概是特意來傳她說上這樣一段告誡的話的,慣常伺候她的鬆蘿與荷陵都被事先要求留在東宮,沒有跟著一道來。
就連幾個別的引路的宮人,也皆是慈寧宮的人。
柳殊不由得長歎一口氣,漫無目的地朝別處走著。
她這會兒也不想回去,索性趁著天還沒完全黑,到禦花園裏去賞賞景吹吹風,舒緩一下心情。
禦花園這頭,太監阿福正左右踱步,神情隱隱有些焦急,目光時不時掃向禦花園的入口處。
懷裏藏著的香料似要透過帕子,散發至空氣中。
第22章 苟命第三十三天
園內,一堆山石堆積成獨特模樣,假山周圍沿邊栽種著三五種花卉,芬芳馥鬱。
此處正是花蕊爭相鬥豔的地方,淡粉色的櫻花與雅潔素淨的白交相輝映,煞是惹眼。
柳殊走得近了,頓時覺得鼻腔被一陣陣淡香盈滿。
當下已近落日西沉,淡淡的橘黃灑落,四周寂靜。傍晚的風一吹,樹上的花便簌簌作響,有不少墜落在地。
一個小太監在花園裏背著臉掃那落花,半晌,似是聽見身後有動靜,這才猶疑地轉過身。
見是柳殊,他那雙細長的吊捎眼一怔,趕忙跪下,“奴、奴才見過太子妃娘娘!請…請娘娘恕罪!”
這話說得柳殊麵上一愣,下意識回望,“恕罪?本宮並沒有怪罪你的意思,再者…你何罪之有?”
那小太監把腦袋垂得更低了些,低到頭上戴的帽冠幾乎要遮住上麵的小半張臉。
語氣隱隱有些慌亂和恐懼,“奴才、奴才不是偷懶,奴才隻是想找個地方透透氣,放鬆一下…不成想竟驚擾到了娘娘,奴才…奴才罪該萬死!!”
原來是正巧和她撞上了,心裏恐慌。
柳殊聽到對方說到“放鬆”二字時,心頭一頓,再開口,語氣不自覺地放緩了點兒,“無妨,禦花園這麽大,旁人也能來的,倒不必為此事憂懼。”
“況且今日宮宴也已結束,不礙事的。”說完話那小太監還是怕得狠,瑟縮在地上。
聲如細蚊地叩首謝恩,又好像是好奇近日頻頻深陷話題的太子妃娘娘,悄咪咪地用餘光掃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