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一般人,見到皇帝之後多少有點慌亂,之後便是跪下行禮。結果清源真人穩穩坐在巨石之上,目光平靜地看向來人,“昨夜見東邊隱有紫氣飄來,貧道便在這裏等候多時了。”
皇帝對這句話並不怎麽驚訝,稍微有些名氣的道長都是能掐會算,能算到他今日會過來拜訪並不是什麽稀奇的事兒。他笑臉和善,聲音絲毫聽不出什麽情緒,“那真人可知道朕所為何事?”
真人這才抬起頭,朝著來的一行人一一看了過去。等見到梁知舟的時候,他的目光停頓了一息又滑了過去,最後落在皇帝身上,歎了一口氣說:“貧道知道一二,隻是這世間萬物自有定數,非人力可以更改,皇上所求怕是要失望了。”
皇上臉上一黑,又生出一種不服氣的心理來。
他是天子,是九五之尊,是天命所歸,哪個真人見到他之後不恭維,不說他有與天同壽之相,怎麽到了這裏就成了不能更改。
他一張臉繃緊,天子怒火更是嚇人,“真人,真的不能更改嗎?”
清源真人搖了搖頭,絲毫沒有畏懼,“是老道無能。”
皇上的臉色更沉了幾分,梁公公被嚇得直哆嗦,尖細的嗓音喝罵道:“聖人又豈是爾等能夠置喙!來人啊,將這個口出狂言的家夥拖下去!”
“老道自小修行,求的是問心無愧。便是真君降臨,老道也是這種說法。”清源真人目光如炬,絲毫不退讓,“老道來京城,本就是預知京城將要地龍翻身,前來鎮壓。原是生死不懼,又為何要說謊。”
這話一出,所有人更是變了臉色。
地龍翻身為認為是不詳的征兆,是上天對現任天子不滿才會生出異相來告誡,而之後天子更是要下詔向天下人承認自己的過錯。
這和指著皇帝的鼻子說,你做得不好有什麽兩樣。
皇上的臉已經黑到不能看了。
清源真人還是沒有停下,說是地龍翻身之日即將來臨,若是想要平息上天這次怒火,需要在高峰之上修建道場,上達天聽,否則日後還將有其他的禍事發生。
皇上直接被氣得拂袖而去。
他早些年做皇帝真的兢兢業業,天還沒亮就已經起來處理政務,一直忙到天黑,能去後宮的機會都沒有多少。如此國家才暫時穩定下來,他也有了些時間追求長生之術。
可生氣之後,他又忍不住生出一種恐慌來,難不成近些年自己真的有做得不好的地方的上天要降罪?
他沉著臉,身上氣壓低得嚇人,問站在身後的梁知舟,“那道士的話,你怎麽看?難不成朕真的有做的不對的地方?”
“微臣以為,清源真人說的天象異動未必是您的過錯,不然他大可借著剛剛的機會進諫。”梁知舟斟酌著說,陽光之下目光澄澈清明,“不過這對於您來說,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皇上不動聲色看過去,“這是何意?”
“修建道館確實是一件好事,說不定能讓更多有異能之士聞風而來。而清源真人的話,正好提供了一個契機。”
“若是最後沒有應驗,該當如何?”
梁知舟露出一個笑容,眼裏透著幾分涼薄,“皇上您隻是為了京城百姓考慮,奈何奸佞犯了欺君之罪,這同您有何關係?”
皇上雙手背到身後,沒有再說話。
等第二日朝會,皇上居然真的將清源真人這番話在朝堂說了出來,並且提出要在幽州專門修建一座道觀專供清源真人修行。
這次算是一下子捅了馬蜂窩。
平時你求仙問道,最多就是花兩個小錢,我們看你也不算出格的份上就忍了,畢竟玩什麽不是玩。結果現在你要新建一座道觀,走得還是國庫的銀子,這就過分了哈。
台諫內閣齊齊上陣,輪番上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戶部尚書更是差點哭了出來,就差吊死在皇上麵前說自己拿不出銀子。
工部一開始沒說話,畢竟這就是一個清苦的部門,也就是靠這種工程來撈撈油水。但是聽說皇帝打算讓梁知舟前監工時,老臉一垮,主動站了出來,“皇上,這於理不合啊!”
皇上召了幾個心腹大臣和皇子一起,去南書房議事,給出的觀點也很明確。
朕也不希望勞民傷財修建什麽道館,但清源真人信誓旦旦說有地龍翻身,朕也是怕京城中的百姓受到傷害。說到難過的地方,皇上還留出幾滴眼淚,這是為了天下蒼生而流下的眼淚啊。
幾位大臣臉直接黑了,說得他們若是不答應下來就是禍害蒼生的罪人。
不管幾位大臣在心裏怎麽罵罵咧咧,事情最後還是這樣定了下來,順便在心裏將清源真人記上一筆。有幾家已經打算派了奴才去紫金山看顧清源真人的蹤跡,隻要人稍微有一點想要逃跑的蹤跡,就會立刻被扣押下來。
出來時七皇子慢了一步,正好和落在後麵一步的梁知舟一同出去。梁知舟臉色不變,和七皇子說些瑣事寒暄幾句。
現在朝中太子和五皇子爭鬥得厲害,剩下幾個皇子也都被壓得喘不過氣來。七皇子因為出身不顯,又常年的生病歇了沒有爭權奪位的心思,倒是能在膠著的黨派鬥爭中尋得自己的位置,也還算是得臉。
現在在梁知舟麵前,他絲毫沒有身為皇子的矜貴,溫和地說道:“世子可定了去幽州的日子?我還想著在你去幽州之前,請你喝次酒,也算是我為你踐行呢。”
這恭謙的態度,就像是一隻能隨意拿捏的小貓。可梁知舟清楚記得,上輩子在厲王造反之後,就是眼前這個看似是病貓的七皇子的最後站了出來,登上那九五之尊的位置。
這一世,他也沒打算扶持其他人上位,準備繼續站在七皇子這邊。但很明顯的是,七皇子疑心過重。若是在太子和五皇子如日中天之際,他要是選擇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七皇子,隻怕七皇子晚上連睡覺都沒有辦法睡好。
況且,這點兒誠意算是什麽?
梁知舟搖頭,望著下麵長長的一道石階,“若是去幽州,還有許多要準備的事,喝酒就免了吧。”
說完之後,他笑了一聲,毫不猶豫沿著石階往下。
七皇子笑容不變,眼神中多了幾分深意。
——
皇上要在幽州修建道觀的事傳了出去,梁知舟前往監工卻很少人注意到。鎮國公還是從副將嘴裏聽說,想了想之後破天荒翹了班,提了一壺酒回去,找自己的兒子喝酒。
梁知舟有點兒詫異,看著已經呈現出一點兒老態的的鎮國公,最後還是點了點頭。
兩個人直接去了練武場。
一開始鎮國公府是沒有練武場這種地方,還是在梁知舟小的時候,鎮國公疼愛孩子專門為了他修建的。等建成之後,鎮國公便親自指導兒子武功,期待他的日後能夠真正撐起鎮國公府的門楣。
現在提到梁知舟總是有很多負麵消息,殘暴陰鷙、媚上亂下、不可一世,但應該很少有人記得,年少時的梁知舟就已經是才驚絕豔的少年郎。
後來發生變故,不少人說鎮國公早早就放棄這個兒子,縱著他為非作歹。
鎮國公也確實有這樣的心思,隻是他和茹娘的孩子啊,要遠遠比他想象中的優秀很多。他看著麵前已經能和自己並肩的男人,灌了自己一口酒。
辛辣的酒氣漫上來,他問了一句,“能不去幽州嗎?我已經打算往上遞折子,請封你為世子,這鎮國公府的一切日後都留給你。”
梁知舟不回答,小口小口抿著酒,突然笑了。他壓著眉尾,眸光中有些嘲諷,“皇上親自下的命令,我還有拒絕的餘地嗎?”
這不是真話,兩個人都心知肚明。
鎮國公靜靜看了他許久,始終沒有說話。他已經過了不惑之年,鬢邊生出了幾絲白發,目光也不像年輕時帶著淩厲的煞氣,反而平和下來,甚至帶著幾分祈求。
梁知舟忽然覺得沒什麽意思,灌了一口酒之後,直接將酒瓶砸了出去,然後轉身。
他的身後是殘破的夕陽,是即將到來的夜晚,“有時候我也在想,你到底有沒有在乎過我娘親。明明知道她的死有問題,也能忍氣吞聲這麽多年。”
“但我不能,我不是你。”
他轉身離開,沿著前路走出去,再也沒有回過頭。
作者有話說:
梁知舟:我可以等你愛我,就算時間再長也可以
第26章
虞念清這段時間一直提防著王氏使壞, 可從那天王氏在聽夏院鬧過一次之後,突然沒了任何消息,安靜到有點詭異。
小滿是事發之後的第二日回來的, 將當時王家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
王維荀已經成了一個廢人,且當時看見的人不少, 導致消息傳了開來。隻要不是哪家腦子突然出了問題,怕是沒有人會願意將女兒嫁過去。
在這個時候,突然有個賣魚女找上門來,說是曾經被王維荀欺負過不敢聲張, 還生下一個孩子來。這倒還不算是什麽關鍵,關鍵是賣魚女已經有夫家。夫家的人知道直接打上王家, 說是要討回一個公道。
王夫人現在是既想要孩子, 又嫌棄孩子生母的地位過於低賤, 哭著和王家的大哥說:“維荀怎麽胡鬧成這樣, 但凡是清白一點的人家,我都讓兩個人直接成親了。可偏偏卻是有夫之婦, 這孩子說不準還是誰的呢的!”
“那你就不要, 直接將人趕走。”王老爺也是一肚子火, 現在同僚誰不在背後笑話他兩聲。
“可是維荀這個樣子,要是沒有個子嗣怎麽辦?”林氏捂著自己的臉, 想哭都哭不出來。
王老爺一腳踹翻麵前的桌子,五官猙獰像是要害人,“看你自己養的好兒子!這時候倒知道哭了,當初該好好教他的時候,又去哪裏了!無知婦人!”
林氏被嚇了一跳, 愣愣看著王老爺帶著火氣離開, 底下的丫鬟稟告說王老爺去了新納的姨娘那裏。她直接趴在桌子上哭了出來, 手緊握成拳頭,在桌上狠狠錘了兩下。
“他倒是好,現在還怪起我來了,他那次不是宿在那些姨娘的肚皮上,又何曾管過維荀。我的維荀啊,日後要怎麽辦呀……”
林氏哭得肝腸寸斷,又不得不打起精神來應對。
隔天一大早,一個管家急急忙忙到前廳來稟告。
林氏眉心一跳,心裏已經做好準備了,“是不是那個婦人又過來了?你去和她說,孩子我會認下,但是大人就免了。給她些銀錢,就算是她這些年來的辛苦費。”
“不是的,”管事都快要哭了出來,“外麵又來了個伶姐兒,說是和二少爺有過一段,也懷了二少爺的孩子。”
林氏眉心直跳,就看見另一個小廝又匆匆往這邊跑。“夫人!外麵來了唱戲班的姐兒,說她的孩子是二少爺……”
“外麵到底有多少人!”林氏顫顫巍巍,身形不穩。
“挺多的……門口都已經堵著了。”小廝囁嚅著。
林氏一口氣沒喘得上來,直接暈了過去。
王老爺更是覺得晦氣,他今兒早上上朝,就有無數的人彈劾他教子有方、私德有損。他站在金鑾殿前像孫子一樣給彈劾他的人點頭彎腰,結果皇上大手一揮,直接革除他的職位讓他滾回家。
他才到了家門口,又衝出來一群鶯鶯燕燕,還都抱著一個孩子來求他做主。他滿臉青紫,額頭上的每一根神經都在突突跳動著,恨不得就這麽躺平。要不是小廝們來得及時,隻怕他要被這群女子扒得練褲子都不剩。
這件事情越想他越覺得窩火,怒氣衝衝到王維荀的院子,下了死手將王維荀打了一頓,生生打斷了一條腿。
王維荀如今已喪失了說話的能力,全程扯著自己的脖子,無聲“啊啊啊”著,痛苦地像是一條狗。
這可是狠狠讓王家在京城中丟了一次臉,王老夫人直接病倒,王夫人林氏也生了一場病可還是不得不強行打起精神來處理事。
林氏恨虞念清,同時也恨上了小姑子。本來他們一家人生活得好好,結果王氏這麽一攪和整個王家都快要散了。
王氏自己心裏也覺得委屈,她讓王維荀娶了虞念清可是一門心思為了王家好。結果現在出了事,所有人都忘記了當初沒有人反對此事,現在卻將所有問題都怪到她身上。哪有這樣的道理!
她回王家幾次,幾次都和林氏吵起來,最後兩個人還動了手。林氏放話說,王家要不起這麽一個姑奶奶。
王氏那樣一個要強的人,最後是全程哭著回來的,回來之後沒多久就病了一場。
總之是一地雞毛。
虞念清養傷的時候聽說這些事情,心裏才覺得痛快一些,也在後來問過梁知舟,為什麽王家不將事情鬧大,這才知道一個事兒。
原來當初王維荀已經打算好對她實施不軌的行為,所以自個兒將沿途的下人支開,並將所有可能存在的證據抹掉。王家的人就算是要找麻煩,一來手裏沒個證據,二來還能說王維荀是個無辜被賊人傷了的受害者。要是細細追究下去,王維荀身上最後一點遮羞布也全都沒了,因此王家才對這次事情忍氣吞聲。
她也不知道這算不算是罪有應得。
不過王家應該不會這麽善罷甘休,再加上府中有一個隨時準備衝出來咬人一口的王氏,她就真的打算要搬出去。人活著總是要顧及當下的事,她不想因為一個不知道結果的等待害了她們一家人。
正要將作假的賬本收起時,梁知舟正好進來了。他掃了一眼賬本,倒是看出來點東西,“記得你這家鋪子的營收還算不錯,怎麽還往裏虧錢的。”
“做了賬,為了告訴府裏的那些人,我手頭上十分拮據。我打算將裝作將鋪子盤出去,到時候看能不能成功分家。”她想的明白,老夫人和王氏連番算計,為的不過是她名下的產業和娘親的嫁妝。
隻要她手裏有銀錢,她們便像是聞到了血腥味的水蛭聚集過來。因此就算是她娘親想清楚要搬出去,樂平侯府的人未必會這麽輕易放過她們。
梁知舟靠在椅背上,聽了她的打算,點了點頭,“想法倒是不錯,隻是你忘記了一點。她們也是有自己產業的,鋪子虧損也能知道一個大概,如何能瞞得過去?”
皇帝對這句話並不怎麽驚訝,稍微有些名氣的道長都是能掐會算,能算到他今日會過來拜訪並不是什麽稀奇的事兒。他笑臉和善,聲音絲毫聽不出什麽情緒,“那真人可知道朕所為何事?”
真人這才抬起頭,朝著來的一行人一一看了過去。等見到梁知舟的時候,他的目光停頓了一息又滑了過去,最後落在皇帝身上,歎了一口氣說:“貧道知道一二,隻是這世間萬物自有定數,非人力可以更改,皇上所求怕是要失望了。”
皇上臉上一黑,又生出一種不服氣的心理來。
他是天子,是九五之尊,是天命所歸,哪個真人見到他之後不恭維,不說他有與天同壽之相,怎麽到了這裏就成了不能更改。
他一張臉繃緊,天子怒火更是嚇人,“真人,真的不能更改嗎?”
清源真人搖了搖頭,絲毫沒有畏懼,“是老道無能。”
皇上的臉色更沉了幾分,梁公公被嚇得直哆嗦,尖細的嗓音喝罵道:“聖人又豈是爾等能夠置喙!來人啊,將這個口出狂言的家夥拖下去!”
“老道自小修行,求的是問心無愧。便是真君降臨,老道也是這種說法。”清源真人目光如炬,絲毫不退讓,“老道來京城,本就是預知京城將要地龍翻身,前來鎮壓。原是生死不懼,又為何要說謊。”
這話一出,所有人更是變了臉色。
地龍翻身為認為是不詳的征兆,是上天對現任天子不滿才會生出異相來告誡,而之後天子更是要下詔向天下人承認自己的過錯。
這和指著皇帝的鼻子說,你做得不好有什麽兩樣。
皇上的臉已經黑到不能看了。
清源真人還是沒有停下,說是地龍翻身之日即將來臨,若是想要平息上天這次怒火,需要在高峰之上修建道場,上達天聽,否則日後還將有其他的禍事發生。
皇上直接被氣得拂袖而去。
他早些年做皇帝真的兢兢業業,天還沒亮就已經起來處理政務,一直忙到天黑,能去後宮的機會都沒有多少。如此國家才暫時穩定下來,他也有了些時間追求長生之術。
可生氣之後,他又忍不住生出一種恐慌來,難不成近些年自己真的有做得不好的地方的上天要降罪?
他沉著臉,身上氣壓低得嚇人,問站在身後的梁知舟,“那道士的話,你怎麽看?難不成朕真的有做的不對的地方?”
“微臣以為,清源真人說的天象異動未必是您的過錯,不然他大可借著剛剛的機會進諫。”梁知舟斟酌著說,陽光之下目光澄澈清明,“不過這對於您來說,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皇上不動聲色看過去,“這是何意?”
“修建道館確實是一件好事,說不定能讓更多有異能之士聞風而來。而清源真人的話,正好提供了一個契機。”
“若是最後沒有應驗,該當如何?”
梁知舟露出一個笑容,眼裏透著幾分涼薄,“皇上您隻是為了京城百姓考慮,奈何奸佞犯了欺君之罪,這同您有何關係?”
皇上雙手背到身後,沒有再說話。
等第二日朝會,皇上居然真的將清源真人這番話在朝堂說了出來,並且提出要在幽州專門修建一座道觀專供清源真人修行。
這次算是一下子捅了馬蜂窩。
平時你求仙問道,最多就是花兩個小錢,我們看你也不算出格的份上就忍了,畢竟玩什麽不是玩。結果現在你要新建一座道觀,走得還是國庫的銀子,這就過分了哈。
台諫內閣齊齊上陣,輪番上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戶部尚書更是差點哭了出來,就差吊死在皇上麵前說自己拿不出銀子。
工部一開始沒說話,畢竟這就是一個清苦的部門,也就是靠這種工程來撈撈油水。但是聽說皇帝打算讓梁知舟前監工時,老臉一垮,主動站了出來,“皇上,這於理不合啊!”
皇上召了幾個心腹大臣和皇子一起,去南書房議事,給出的觀點也很明確。
朕也不希望勞民傷財修建什麽道館,但清源真人信誓旦旦說有地龍翻身,朕也是怕京城中的百姓受到傷害。說到難過的地方,皇上還留出幾滴眼淚,這是為了天下蒼生而流下的眼淚啊。
幾位大臣臉直接黑了,說得他們若是不答應下來就是禍害蒼生的罪人。
不管幾位大臣在心裏怎麽罵罵咧咧,事情最後還是這樣定了下來,順便在心裏將清源真人記上一筆。有幾家已經打算派了奴才去紫金山看顧清源真人的蹤跡,隻要人稍微有一點想要逃跑的蹤跡,就會立刻被扣押下來。
出來時七皇子慢了一步,正好和落在後麵一步的梁知舟一同出去。梁知舟臉色不變,和七皇子說些瑣事寒暄幾句。
現在朝中太子和五皇子爭鬥得厲害,剩下幾個皇子也都被壓得喘不過氣來。七皇子因為出身不顯,又常年的生病歇了沒有爭權奪位的心思,倒是能在膠著的黨派鬥爭中尋得自己的位置,也還算是得臉。
現在在梁知舟麵前,他絲毫沒有身為皇子的矜貴,溫和地說道:“世子可定了去幽州的日子?我還想著在你去幽州之前,請你喝次酒,也算是我為你踐行呢。”
這恭謙的態度,就像是一隻能隨意拿捏的小貓。可梁知舟清楚記得,上輩子在厲王造反之後,就是眼前這個看似是病貓的七皇子的最後站了出來,登上那九五之尊的位置。
這一世,他也沒打算扶持其他人上位,準備繼續站在七皇子這邊。但很明顯的是,七皇子疑心過重。若是在太子和五皇子如日中天之際,他要是選擇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七皇子,隻怕七皇子晚上連睡覺都沒有辦法睡好。
況且,這點兒誠意算是什麽?
梁知舟搖頭,望著下麵長長的一道石階,“若是去幽州,還有許多要準備的事,喝酒就免了吧。”
說完之後,他笑了一聲,毫不猶豫沿著石階往下。
七皇子笑容不變,眼神中多了幾分深意。
——
皇上要在幽州修建道觀的事傳了出去,梁知舟前往監工卻很少人注意到。鎮國公還是從副將嘴裏聽說,想了想之後破天荒翹了班,提了一壺酒回去,找自己的兒子喝酒。
梁知舟有點兒詫異,看著已經呈現出一點兒老態的的鎮國公,最後還是點了點頭。
兩個人直接去了練武場。
一開始鎮國公府是沒有練武場這種地方,還是在梁知舟小的時候,鎮國公疼愛孩子專門為了他修建的。等建成之後,鎮國公便親自指導兒子武功,期待他的日後能夠真正撐起鎮國公府的門楣。
現在提到梁知舟總是有很多負麵消息,殘暴陰鷙、媚上亂下、不可一世,但應該很少有人記得,年少時的梁知舟就已經是才驚絕豔的少年郎。
後來發生變故,不少人說鎮國公早早就放棄這個兒子,縱著他為非作歹。
鎮國公也確實有這樣的心思,隻是他和茹娘的孩子啊,要遠遠比他想象中的優秀很多。他看著麵前已經能和自己並肩的男人,灌了自己一口酒。
辛辣的酒氣漫上來,他問了一句,“能不去幽州嗎?我已經打算往上遞折子,請封你為世子,這鎮國公府的一切日後都留給你。”
梁知舟不回答,小口小口抿著酒,突然笑了。他壓著眉尾,眸光中有些嘲諷,“皇上親自下的命令,我還有拒絕的餘地嗎?”
這不是真話,兩個人都心知肚明。
鎮國公靜靜看了他許久,始終沒有說話。他已經過了不惑之年,鬢邊生出了幾絲白發,目光也不像年輕時帶著淩厲的煞氣,反而平和下來,甚至帶著幾分祈求。
梁知舟忽然覺得沒什麽意思,灌了一口酒之後,直接將酒瓶砸了出去,然後轉身。
他的身後是殘破的夕陽,是即將到來的夜晚,“有時候我也在想,你到底有沒有在乎過我娘親。明明知道她的死有問題,也能忍氣吞聲這麽多年。”
“但我不能,我不是你。”
他轉身離開,沿著前路走出去,再也沒有回過頭。
作者有話說:
梁知舟:我可以等你愛我,就算時間再長也可以
第26章
虞念清這段時間一直提防著王氏使壞, 可從那天王氏在聽夏院鬧過一次之後,突然沒了任何消息,安靜到有點詭異。
小滿是事發之後的第二日回來的, 將當時王家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
王維荀已經成了一個廢人,且當時看見的人不少, 導致消息傳了開來。隻要不是哪家腦子突然出了問題,怕是沒有人會願意將女兒嫁過去。
在這個時候,突然有個賣魚女找上門來,說是曾經被王維荀欺負過不敢聲張, 還生下一個孩子來。這倒還不算是什麽關鍵,關鍵是賣魚女已經有夫家。夫家的人知道直接打上王家, 說是要討回一個公道。
王夫人現在是既想要孩子, 又嫌棄孩子生母的地位過於低賤, 哭著和王家的大哥說:“維荀怎麽胡鬧成這樣, 但凡是清白一點的人家,我都讓兩個人直接成親了。可偏偏卻是有夫之婦, 這孩子說不準還是誰的呢的!”
“那你就不要, 直接將人趕走。”王老爺也是一肚子火, 現在同僚誰不在背後笑話他兩聲。
“可是維荀這個樣子,要是沒有個子嗣怎麽辦?”林氏捂著自己的臉, 想哭都哭不出來。
王老爺一腳踹翻麵前的桌子,五官猙獰像是要害人,“看你自己養的好兒子!這時候倒知道哭了,當初該好好教他的時候,又去哪裏了!無知婦人!”
林氏被嚇了一跳, 愣愣看著王老爺帶著火氣離開, 底下的丫鬟稟告說王老爺去了新納的姨娘那裏。她直接趴在桌子上哭了出來, 手緊握成拳頭,在桌上狠狠錘了兩下。
“他倒是好,現在還怪起我來了,他那次不是宿在那些姨娘的肚皮上,又何曾管過維荀。我的維荀啊,日後要怎麽辦呀……”
林氏哭得肝腸寸斷,又不得不打起精神來應對。
隔天一大早,一個管家急急忙忙到前廳來稟告。
林氏眉心一跳,心裏已經做好準備了,“是不是那個婦人又過來了?你去和她說,孩子我會認下,但是大人就免了。給她些銀錢,就算是她這些年來的辛苦費。”
“不是的,”管事都快要哭了出來,“外麵又來了個伶姐兒,說是和二少爺有過一段,也懷了二少爺的孩子。”
林氏眉心直跳,就看見另一個小廝又匆匆往這邊跑。“夫人!外麵來了唱戲班的姐兒,說她的孩子是二少爺……”
“外麵到底有多少人!”林氏顫顫巍巍,身形不穩。
“挺多的……門口都已經堵著了。”小廝囁嚅著。
林氏一口氣沒喘得上來,直接暈了過去。
王老爺更是覺得晦氣,他今兒早上上朝,就有無數的人彈劾他教子有方、私德有損。他站在金鑾殿前像孫子一樣給彈劾他的人點頭彎腰,結果皇上大手一揮,直接革除他的職位讓他滾回家。
他才到了家門口,又衝出來一群鶯鶯燕燕,還都抱著一個孩子來求他做主。他滿臉青紫,額頭上的每一根神經都在突突跳動著,恨不得就這麽躺平。要不是小廝們來得及時,隻怕他要被這群女子扒得練褲子都不剩。
這件事情越想他越覺得窩火,怒氣衝衝到王維荀的院子,下了死手將王維荀打了一頓,生生打斷了一條腿。
王維荀如今已喪失了說話的能力,全程扯著自己的脖子,無聲“啊啊啊”著,痛苦地像是一條狗。
這可是狠狠讓王家在京城中丟了一次臉,王老夫人直接病倒,王夫人林氏也生了一場病可還是不得不強行打起精神來處理事。
林氏恨虞念清,同時也恨上了小姑子。本來他們一家人生活得好好,結果王氏這麽一攪和整個王家都快要散了。
王氏自己心裏也覺得委屈,她讓王維荀娶了虞念清可是一門心思為了王家好。結果現在出了事,所有人都忘記了當初沒有人反對此事,現在卻將所有問題都怪到她身上。哪有這樣的道理!
她回王家幾次,幾次都和林氏吵起來,最後兩個人還動了手。林氏放話說,王家要不起這麽一個姑奶奶。
王氏那樣一個要強的人,最後是全程哭著回來的,回來之後沒多久就病了一場。
總之是一地雞毛。
虞念清養傷的時候聽說這些事情,心裏才覺得痛快一些,也在後來問過梁知舟,為什麽王家不將事情鬧大,這才知道一個事兒。
原來當初王維荀已經打算好對她實施不軌的行為,所以自個兒將沿途的下人支開,並將所有可能存在的證據抹掉。王家的人就算是要找麻煩,一來手裏沒個證據,二來還能說王維荀是個無辜被賊人傷了的受害者。要是細細追究下去,王維荀身上最後一點遮羞布也全都沒了,因此王家才對這次事情忍氣吞聲。
她也不知道這算不算是罪有應得。
不過王家應該不會這麽善罷甘休,再加上府中有一個隨時準備衝出來咬人一口的王氏,她就真的打算要搬出去。人活著總是要顧及當下的事,她不想因為一個不知道結果的等待害了她們一家人。
正要將作假的賬本收起時,梁知舟正好進來了。他掃了一眼賬本,倒是看出來點東西,“記得你這家鋪子的營收還算不錯,怎麽還往裏虧錢的。”
“做了賬,為了告訴府裏的那些人,我手頭上十分拮據。我打算將裝作將鋪子盤出去,到時候看能不能成功分家。”她想的明白,老夫人和王氏連番算計,為的不過是她名下的產業和娘親的嫁妝。
隻要她手裏有銀錢,她們便像是聞到了血腥味的水蛭聚集過來。因此就算是她娘親想清楚要搬出去,樂平侯府的人未必會這麽輕易放過她們。
梁知舟靠在椅背上,聽了她的打算,點了點頭,“想法倒是不錯,隻是你忘記了一點。她們也是有自己產業的,鋪子虧損也能知道一個大概,如何能瞞得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