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靈,送公主殿下去永巷。”
*
宮室終日燃著地龍,讓李化吉差點忘了,原來今年建鄴的冬天是這樣得冷。
她穿著厚實的宮裝,衣領的毛邊護到下頜處,外麵披著錦織狐毛緞的鬥篷,手裏捧著小手爐,但她踏進永巷時還是覺得冷。
破舊的窗戶勉勉強強擋著寒風,炭盆裏一點火星子都沒有冒,將所有的被褥都裹在身上的女郎看到她來,眼眸中流露出了恐懼與仇恨。
女郎很年輕,應當隻比她大了幾歲。
也是,李涵也很年輕,少年夫妻年齡又能差到哪裏去。
李化吉不忍看她,側頭叫謝靈。
謝靈把托盤裏的三樣東西放在女郎麵前,女郎一下子就把鴆酒打翻,又把匕首搶握在手裏,把刀刃對著他們。
李化吉努力不去看她已經凸起的腹部,呆滯道:“這是大司馬的命令,誰都不能違拗,你還是……痛快些吧。”
“謝狁不得好死!你們這幫助紂為虐的,也同樣不得好死!”女郎尖聲。
謝靈使了個眼色給兩個黃門,那兩個黃門收令就走了上去,女郎劃著匕首,意圖保護自己,可是她懷著孕,又被拋在永巷挨餓受凍,哪來的力氣對抗兩個吃飽了飯的黃門。
很快,匕首落地,一個黃門擒住她,另一個不顧掙紮,將白綾套在她的脖頸上。
李化吉閉著眼,轉開臉。
她好像聽到了骨頭斷裂的聲音,又好像沒有。
謝靈道:“好了,用草席裹著,拖出去埋了吧。”
李化吉仍維持著那個動作,不敢轉向:“不入皇陵嗎?”
謝靈笑了下:“李涵因謀反而死,哪有資格入皇陵,李涵都沒有,他的夫人自然也沒有。”
這世上哪有皇帝會因謀反而死。
謝狁卻偏偏定了這個罪,這無疑是在向世人宣誓世家的權力,他的權力,已經滔天到了可以如此指鹿為馬,顛倒綱常的地步。
李化吉踉踉蹌蹌地坐上了車輿,銜月問她要去哪兒,她下意識回了太極宮。
人在無助痛苦的時候,總是下意識去尋親人抱團取暖。
可等到了太極宮,李化吉就清醒過來了,李逢祥不應該知道這件事,他與謝狁相處的時間多,不能讓他對謝狁有什麽負麵情緒,那會得罪謝狁。
她失落地在宮門站了會兒,正要離去時,王之玄撐著傘走出來了。
現在的李化吉因為謝狁,對一切世家公子都沒什麽好印象,冷冷淡淡地和王之玄見過後,便轉身提步要離去。
王之玄握著傘柄的手一緊:“殿下。”
他昨日被謝狁一點,倒是醒悟了不少,又觀李化吉的字雖寫得稚趣可愛,但求學的態度極為端正上進,王之玄心裏便添了幾分愧疚,又升起了幫襯援助之心,故而見到李化吉時有意與她示好。
這一停步,王之玄便走到了眼前:“殿下何故過太極宮而不入?且今日授課,殿下怎生不來?”
這兩件其實是同一件事,李化吉不知作何解釋,隻好含糊道:“大司馬有事尋我。”
王之玄頷首:“是為伏皇後。”
他竟知道。
李化吉瞧著他風神俊朗,腳不沾塵地的模樣,那種訝異很快被厭惡給占據,她無意多談,隻應了聲。
王之玄卻道:“若殿下不介意,我可以去鳳陽閣坐坐嗎?”
這是有話要說的意思。
李化吉沉默了下,應允了。
她很想想聽聽這位王二郎,又能說出怎樣驚世駭俗的話。
入了鳳陽閣,王之玄並未有意打量,卻還是一眼就被放在案幾上的紅梅吸引了目光,那梅花枝椏有人力難以雕琢出的野趣。
宮婢奉上茶湯時,他就站在美人聳肩瓶前看著:“這是從宮外來摘來的?”
他昨夜喝了酒,興起去踏雪尋梅,可惜大明宮內的梅花都被黃門修剪得中規中矩,死氣沉沉,於是敗興而歸。
他不覺得這樣一捧梅花是能從宮內得到的。
李化吉道:“似乎是花房送來的,我無事時,也會修剪一二。”
她指了指還沒有收起的花剪。
王之玄啞然:“殿下竟精通這個。”
李化吉淡道:“算不得精通,不過以此討過幾口飯吃。”
或許前番麵對王之玄時,她還有些自慚形穢,可托謝狁的福,她現在已沒了這種心思。
她是輕賤的貧民,可也是堂堂正正靠雙手吃飯的人,值得尊敬,不似世家,目無綱常,外在如何風光霽月,私下卻是竊國的盜蹠,又怎配得到她的高看。
王之玄詫異。
李化吉道:“高門大戶喜歡奇石怪樹,自然就有人做樹景的生意,為投你們所好,賣個好價錢,都會將好端端、自然生長的一棵樹,修剪成你們喜歡的樣子。”
王之玄微皺眉,似乎不大喜歡將高雅的喜好沾上銅臭味,可那束紅梅實在得他心,王之玄便在怪異的心態中,落下了座。
有一瞬的冷落。
王之玄停了半晌後,見李化吉並無開口的打算,隻好先道:“伏皇後與她腹中的胎兒可是被賜死了?”
李化吉手一顫,不願回想,匆匆點頭。
王之玄道:“昨夜我與三郎長談,還議起過此事,我不懂朝政,勸他弱女無辜,他卻仍一意孤行,隻是沒料到是讓你去賜死。”
他臉上露出悵然的笑。
李化吉有些奇怪:“賜死皇後,隻是大司馬一人之意嗎?”
“或許王家也同意了,我的想法隻是我的想法,並不能代表本家長輩的想法。”王之玄又重複了回,“你知道的,政局複雜,宦海藏汙納垢,我並不想入世,近來父親常有要我接任之意,可我想起三郎大變的性情,又會心生怯意,害怕也會步上他的後塵。”
李化吉心頭一動:“大司馬從前是什麽樣的性子?”
王之玄提起從前的謝狁就想笑:“都說王謝風流,可是王謝兩家所有的郎君在一起,都比不過他謝狁一人。”
“我記得有一回他和三兩好友夜宿竹林小屋,晚間忽興起解舟,順河漂流,漫無目的,看盡一夜星漢。”
“冬日采雪煮茶,夏日滴露沸湯,春陽簪花高眠台上,秋日折柳獵馬瀚海裏,現在大家爭相模仿的,都是三郎玩剩的東西。那時候誰沒有聽過謝家三郎的名聲?就是畫舫歌樓裏的妓子都私下攢了賭局,看究竟誰能做他第一位入幕之賓,若真能如願,貼錢也是願的。”
王之玄臉上露出了些懷念:“那時真是快活啊。可是後來三郎出遊了一趟,回來就一切都變了,變得獨斷、擅權、不近人情,連我都覺得他陌生起來。”
李化吉道:“出遊?他去了哪裏?”
王之玄道:“不拘那裏,徐霞客遊曆山川,留下遊記幾紮,三郎亦想效仿,因此沒有目的,隻帶著謝靈,拾了行囊便出發。也沒過多久,幾個月而已,他就回來了。”
換言之,就是王之玄也不知謝狁出行路上遭遇了什麽,以致於突然成了另外一個人。
李化吉低頭吃茶,擋住了若有所思的眼。
王之玄苦笑道:“你別覺得我今日拉著你說這些有些怪,我實在不知道該向誰去傾述了。周遭的人好似除了我外,都接受三郎成了如今的模樣。可我實在心痛,昨夜那般勸他,卻被他用一雙冷冰冰、不近人情的眼盯著,好似我說了什麽天大的蠢話,著實叫我傷心。”
那盞茶已經冷了,王之玄也沒喝,隻道:“而且我沒救下伏皇後和她的孩子,也著實良心難安。”
李化吉想,今日的茶實在澀苦了些。
第10章
大約是真的許久未有人能與王之玄談論謝狁,因此他說得有些投入,一下子就到了午膳時間,李化吉隻能客客氣氣地留他用飯。
王之玄不拘小節慣了,他與謝家的關係在那,使喚起銜月就如同使喚王家婢女般,自然而然地要跟禦膳房點菜。
李化吉入宮這樣久,向來是禦膳房做什麽,吃什麽,就是遇到不愛吃的菜也從不說,還不知道禦膳房竟然可以點菜。
王之玄要了開水白菜,鬆鼠桂魚,櫻桃肉。
這都是李化吉沒聽過的菜色,尤其是那道開水白菜,她琢磨了下,覺得應該就是蒸白菜。
等菜端上來時,就見粉彩翠竹紋湯盅裏,一汪清水上飄著兩顆脆嫩的黃白菜,連點油星子都不見。可稀奇的是,聞起來卻香,等入了口更是清鮮柔美。
銜月見她那樣子,就知道李化吉沒吃過,抿唇笑道:“殿下別看這菜樣式普通,做起來卻很費力,光是此湯就要用老母雞、老母鴨、火腿蹄肉、排骨、幹貝等食材分別去雜入沸鍋,加入料酒、蔥蒜等調味品調製至少兩個時辰,再將雞胸脯肉剁爛至茸,灌以鮮湯攪成漿狀,倒入鍋中吸附雜質。反複吸附兩三次之後1,方能得這樣一盅清冽的高湯。”
銜月或許是無意,隻是覺得作為一個公主不該這般沒有見識,可李化吉確實也能有意無意間,品出她那點傲慢與輕視。
大抵哪怕李化吉成了鳳凰,鳳陽閣的熱湯還是灌洗不掉她腳上沾著的泥。
李化吉默了瞬,朝著王之玄淡笑:“不愧加入本裙叭咦死吧以留酒柳3看漫.看飾品還有更多嗚嗚.開車是琅玡王氏,確實講究,用這樣多的好物去吊一碗高湯,從前我還在槐山村時,能去鎮上割刀肉都要攢幾個月的銀錢,完整地吃一隻老母雞,更是想都不能想的事。”
王之玄很詫異:“建鄴富庶,你又有好手藝,何至於此?”
他有意無意地看向李化吉的手。
李化吉木然:“朝廷多苛捐雜稅,長官的油水卻不能少,於是攤到我們身上的負擔隻會成倍增加,於是總有不堪重負的人落草為寇,靠時不時下山劫掠而生。”
這對於王之玄來說,是全然陌生的東西,這幫時不時興起就眠臥山石,醉宿竹林的人,根本想不到離他們不遠之處,還有
人要這般苦苦掙紮生活。
而且,似乎,倘若他未記錯,槐山村所屬的縣長,好像是郗家的郎君。
可那位郎君似乎也總是與他一道出遊踏青,很少見他去當差。
但這原本也沒什麽的,他不也把自己的官職給忘了嗎?
這位出塵俊逸,手不染銅臭,腳不沾塵土的世家公子,頭回在李化吉麵前露出了些許愧色。
為了補償,用畢飯,王之玄主動提出要給李化吉補上今日她落下的課,於是又一個下午匆匆過去,王之玄理所當然地連晚膳也留在鳳陽閣用了。
晚膳李化吉給王之玄要了黃酒。
李化吉從前並未閑銀買酒,因此她沒有喝過酒,隻覺那壺燙好的酒端上來時,醇香四溢,因此起了點好奇心,嚐了兩盅。
黃酒入口綿軟醇厚,要等三兩杯下肚後,才漸漸覺手腳發熱發軟,李化吉初喝酒不知其道,見王之玄連喝幾盅都無異色,因此也坦然喝下,等到了筋骨酥軟,腦子昏沉發暈時,才覺不對。
但已經遲了,她隻好坐在圈椅上,慢慢緩著。
銜月瞧出她醉了酒,便想將她先攙扶下去歇息,誰知才剛靠近搭上了手,原本呆滯坐著的李化吉忽然抬了臉,睜著大眼睛盯著她看了會兒:“阿娘。”
銜月一愣,忙笑道:“公主認錯了人,奴婢是銜月。”
李化吉卻像是沒有聽見,撲進她的懷裏,抱著她的腰身,滾燙的淚水濕進錦繡的宮裝,瘦弱的肩膀哭得一聳聳的:“阿娘,囡囡怕,囡囡想回家去。”
銜月愣住了,眼神就變了。
*
宮室終日燃著地龍,讓李化吉差點忘了,原來今年建鄴的冬天是這樣得冷。
她穿著厚實的宮裝,衣領的毛邊護到下頜處,外麵披著錦織狐毛緞的鬥篷,手裏捧著小手爐,但她踏進永巷時還是覺得冷。
破舊的窗戶勉勉強強擋著寒風,炭盆裏一點火星子都沒有冒,將所有的被褥都裹在身上的女郎看到她來,眼眸中流露出了恐懼與仇恨。
女郎很年輕,應當隻比她大了幾歲。
也是,李涵也很年輕,少年夫妻年齡又能差到哪裏去。
李化吉不忍看她,側頭叫謝靈。
謝靈把托盤裏的三樣東西放在女郎麵前,女郎一下子就把鴆酒打翻,又把匕首搶握在手裏,把刀刃對著他們。
李化吉努力不去看她已經凸起的腹部,呆滯道:“這是大司馬的命令,誰都不能違拗,你還是……痛快些吧。”
“謝狁不得好死!你們這幫助紂為虐的,也同樣不得好死!”女郎尖聲。
謝靈使了個眼色給兩個黃門,那兩個黃門收令就走了上去,女郎劃著匕首,意圖保護自己,可是她懷著孕,又被拋在永巷挨餓受凍,哪來的力氣對抗兩個吃飽了飯的黃門。
很快,匕首落地,一個黃門擒住她,另一個不顧掙紮,將白綾套在她的脖頸上。
李化吉閉著眼,轉開臉。
她好像聽到了骨頭斷裂的聲音,又好像沒有。
謝靈道:“好了,用草席裹著,拖出去埋了吧。”
李化吉仍維持著那個動作,不敢轉向:“不入皇陵嗎?”
謝靈笑了下:“李涵因謀反而死,哪有資格入皇陵,李涵都沒有,他的夫人自然也沒有。”
這世上哪有皇帝會因謀反而死。
謝狁卻偏偏定了這個罪,這無疑是在向世人宣誓世家的權力,他的權力,已經滔天到了可以如此指鹿為馬,顛倒綱常的地步。
李化吉踉踉蹌蹌地坐上了車輿,銜月問她要去哪兒,她下意識回了太極宮。
人在無助痛苦的時候,總是下意識去尋親人抱團取暖。
可等到了太極宮,李化吉就清醒過來了,李逢祥不應該知道這件事,他與謝狁相處的時間多,不能讓他對謝狁有什麽負麵情緒,那會得罪謝狁。
她失落地在宮門站了會兒,正要離去時,王之玄撐著傘走出來了。
現在的李化吉因為謝狁,對一切世家公子都沒什麽好印象,冷冷淡淡地和王之玄見過後,便轉身提步要離去。
王之玄握著傘柄的手一緊:“殿下。”
他昨日被謝狁一點,倒是醒悟了不少,又觀李化吉的字雖寫得稚趣可愛,但求學的態度極為端正上進,王之玄心裏便添了幾分愧疚,又升起了幫襯援助之心,故而見到李化吉時有意與她示好。
這一停步,王之玄便走到了眼前:“殿下何故過太極宮而不入?且今日授課,殿下怎生不來?”
這兩件其實是同一件事,李化吉不知作何解釋,隻好含糊道:“大司馬有事尋我。”
王之玄頷首:“是為伏皇後。”
他竟知道。
李化吉瞧著他風神俊朗,腳不沾塵地的模樣,那種訝異很快被厭惡給占據,她無意多談,隻應了聲。
王之玄卻道:“若殿下不介意,我可以去鳳陽閣坐坐嗎?”
這是有話要說的意思。
李化吉沉默了下,應允了。
她很想想聽聽這位王二郎,又能說出怎樣驚世駭俗的話。
入了鳳陽閣,王之玄並未有意打量,卻還是一眼就被放在案幾上的紅梅吸引了目光,那梅花枝椏有人力難以雕琢出的野趣。
宮婢奉上茶湯時,他就站在美人聳肩瓶前看著:“這是從宮外來摘來的?”
他昨夜喝了酒,興起去踏雪尋梅,可惜大明宮內的梅花都被黃門修剪得中規中矩,死氣沉沉,於是敗興而歸。
他不覺得這樣一捧梅花是能從宮內得到的。
李化吉道:“似乎是花房送來的,我無事時,也會修剪一二。”
她指了指還沒有收起的花剪。
王之玄啞然:“殿下竟精通這個。”
李化吉淡道:“算不得精通,不過以此討過幾口飯吃。”
或許前番麵對王之玄時,她還有些自慚形穢,可托謝狁的福,她現在已沒了這種心思。
她是輕賤的貧民,可也是堂堂正正靠雙手吃飯的人,值得尊敬,不似世家,目無綱常,外在如何風光霽月,私下卻是竊國的盜蹠,又怎配得到她的高看。
王之玄詫異。
李化吉道:“高門大戶喜歡奇石怪樹,自然就有人做樹景的生意,為投你們所好,賣個好價錢,都會將好端端、自然生長的一棵樹,修剪成你們喜歡的樣子。”
王之玄微皺眉,似乎不大喜歡將高雅的喜好沾上銅臭味,可那束紅梅實在得他心,王之玄便在怪異的心態中,落下了座。
有一瞬的冷落。
王之玄停了半晌後,見李化吉並無開口的打算,隻好先道:“伏皇後與她腹中的胎兒可是被賜死了?”
李化吉手一顫,不願回想,匆匆點頭。
王之玄道:“昨夜我與三郎長談,還議起過此事,我不懂朝政,勸他弱女無辜,他卻仍一意孤行,隻是沒料到是讓你去賜死。”
他臉上露出悵然的笑。
李化吉有些奇怪:“賜死皇後,隻是大司馬一人之意嗎?”
“或許王家也同意了,我的想法隻是我的想法,並不能代表本家長輩的想法。”王之玄又重複了回,“你知道的,政局複雜,宦海藏汙納垢,我並不想入世,近來父親常有要我接任之意,可我想起三郎大變的性情,又會心生怯意,害怕也會步上他的後塵。”
李化吉心頭一動:“大司馬從前是什麽樣的性子?”
王之玄提起從前的謝狁就想笑:“都說王謝風流,可是王謝兩家所有的郎君在一起,都比不過他謝狁一人。”
“我記得有一回他和三兩好友夜宿竹林小屋,晚間忽興起解舟,順河漂流,漫無目的,看盡一夜星漢。”
“冬日采雪煮茶,夏日滴露沸湯,春陽簪花高眠台上,秋日折柳獵馬瀚海裏,現在大家爭相模仿的,都是三郎玩剩的東西。那時候誰沒有聽過謝家三郎的名聲?就是畫舫歌樓裏的妓子都私下攢了賭局,看究竟誰能做他第一位入幕之賓,若真能如願,貼錢也是願的。”
王之玄臉上露出了些懷念:“那時真是快活啊。可是後來三郎出遊了一趟,回來就一切都變了,變得獨斷、擅權、不近人情,連我都覺得他陌生起來。”
李化吉道:“出遊?他去了哪裏?”
王之玄道:“不拘那裏,徐霞客遊曆山川,留下遊記幾紮,三郎亦想效仿,因此沒有目的,隻帶著謝靈,拾了行囊便出發。也沒過多久,幾個月而已,他就回來了。”
換言之,就是王之玄也不知謝狁出行路上遭遇了什麽,以致於突然成了另外一個人。
李化吉低頭吃茶,擋住了若有所思的眼。
王之玄苦笑道:“你別覺得我今日拉著你說這些有些怪,我實在不知道該向誰去傾述了。周遭的人好似除了我外,都接受三郎成了如今的模樣。可我實在心痛,昨夜那般勸他,卻被他用一雙冷冰冰、不近人情的眼盯著,好似我說了什麽天大的蠢話,著實叫我傷心。”
那盞茶已經冷了,王之玄也沒喝,隻道:“而且我沒救下伏皇後和她的孩子,也著實良心難安。”
李化吉想,今日的茶實在澀苦了些。
第10章
大約是真的許久未有人能與王之玄談論謝狁,因此他說得有些投入,一下子就到了午膳時間,李化吉隻能客客氣氣地留他用飯。
王之玄不拘小節慣了,他與謝家的關係在那,使喚起銜月就如同使喚王家婢女般,自然而然地要跟禦膳房點菜。
李化吉入宮這樣久,向來是禦膳房做什麽,吃什麽,就是遇到不愛吃的菜也從不說,還不知道禦膳房竟然可以點菜。
王之玄要了開水白菜,鬆鼠桂魚,櫻桃肉。
這都是李化吉沒聽過的菜色,尤其是那道開水白菜,她琢磨了下,覺得應該就是蒸白菜。
等菜端上來時,就見粉彩翠竹紋湯盅裏,一汪清水上飄著兩顆脆嫩的黃白菜,連點油星子都不見。可稀奇的是,聞起來卻香,等入了口更是清鮮柔美。
銜月見她那樣子,就知道李化吉沒吃過,抿唇笑道:“殿下別看這菜樣式普通,做起來卻很費力,光是此湯就要用老母雞、老母鴨、火腿蹄肉、排骨、幹貝等食材分別去雜入沸鍋,加入料酒、蔥蒜等調味品調製至少兩個時辰,再將雞胸脯肉剁爛至茸,灌以鮮湯攪成漿狀,倒入鍋中吸附雜質。反複吸附兩三次之後1,方能得這樣一盅清冽的高湯。”
銜月或許是無意,隻是覺得作為一個公主不該這般沒有見識,可李化吉確實也能有意無意間,品出她那點傲慢與輕視。
大抵哪怕李化吉成了鳳凰,鳳陽閣的熱湯還是灌洗不掉她腳上沾著的泥。
李化吉默了瞬,朝著王之玄淡笑:“不愧加入本裙叭咦死吧以留酒柳3看漫.看飾品還有更多嗚嗚.開車是琅玡王氏,確實講究,用這樣多的好物去吊一碗高湯,從前我還在槐山村時,能去鎮上割刀肉都要攢幾個月的銀錢,完整地吃一隻老母雞,更是想都不能想的事。”
王之玄很詫異:“建鄴富庶,你又有好手藝,何至於此?”
他有意無意地看向李化吉的手。
李化吉木然:“朝廷多苛捐雜稅,長官的油水卻不能少,於是攤到我們身上的負擔隻會成倍增加,於是總有不堪重負的人落草為寇,靠時不時下山劫掠而生。”
這對於王之玄來說,是全然陌生的東西,這幫時不時興起就眠臥山石,醉宿竹林的人,根本想不到離他們不遠之處,還有
人要這般苦苦掙紮生活。
而且,似乎,倘若他未記錯,槐山村所屬的縣長,好像是郗家的郎君。
可那位郎君似乎也總是與他一道出遊踏青,很少見他去當差。
但這原本也沒什麽的,他不也把自己的官職給忘了嗎?
這位出塵俊逸,手不染銅臭,腳不沾塵土的世家公子,頭回在李化吉麵前露出了些許愧色。
為了補償,用畢飯,王之玄主動提出要給李化吉補上今日她落下的課,於是又一個下午匆匆過去,王之玄理所當然地連晚膳也留在鳳陽閣用了。
晚膳李化吉給王之玄要了黃酒。
李化吉從前並未閑銀買酒,因此她沒有喝過酒,隻覺那壺燙好的酒端上來時,醇香四溢,因此起了點好奇心,嚐了兩盅。
黃酒入口綿軟醇厚,要等三兩杯下肚後,才漸漸覺手腳發熱發軟,李化吉初喝酒不知其道,見王之玄連喝幾盅都無異色,因此也坦然喝下,等到了筋骨酥軟,腦子昏沉發暈時,才覺不對。
但已經遲了,她隻好坐在圈椅上,慢慢緩著。
銜月瞧出她醉了酒,便想將她先攙扶下去歇息,誰知才剛靠近搭上了手,原本呆滯坐著的李化吉忽然抬了臉,睜著大眼睛盯著她看了會兒:“阿娘。”
銜月一愣,忙笑道:“公主認錯了人,奴婢是銜月。”
李化吉卻像是沒有聽見,撲進她的懷裏,抱著她的腰身,滾燙的淚水濕進錦繡的宮裝,瘦弱的肩膀哭得一聳聳的:“阿娘,囡囡怕,囡囡想回家去。”
銜月愣住了,眼神就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