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要保全王家的臉麵。
王丞相扶著把手,把椅把抓得留下了五指的汗膩痕跡後,方才道:“請家法。”
王靈璧不可置信:“阿爹?難道不是你們說,九歲孩童怎當天子?隆漢村婦怎配為公主?我不過重複了你們的話而已,為何要打我?”
“閉嘴!”王丞相暴喝,“我何時說過這樣的話?”
王靈璧不服氣:“你沒說過?那為何那孩子進宮快滿月了,還不給他行登基大典。”
王丞相道:“登基大典要擇吉日,故而耽擱,眼下已經在籌備了,何況登基大典何等大事,自然要好生籌備,拖個月餘是常事。由不得你借此造謠,懷疑你父忠心。”
他發了狠:“拖出去家法伺候。”
王四郎:“阿……”
王之玄抬手攔住了他,王四郎看了他一眼,突然覺得他陌生起來,記憶裏最灑脫不羈的二兄,入宮了才幾日,也變得滿腹心事,憂心忡忡。
銜月屈膝,出去觀家法了,王丞相疲憊地抬手:“四郎,你出去,我有話對你二兄說。”
王四郎看了眼王之玄,應命出去。
偌大的廳堂就剩了父子二人,王丞相看著自己的嫡次子,如玉如琢,風流俊逸,亦是個人物。
他苦笑道:“王家當真棋差一招,當年怎麽偏偏把兵權讓給了謝家。”
王之玄確知為何當時王家選了相權,原本南渡前,謝家就是世代從軍,南都渡時也是由謝家的軍隊護著晉王南渡。
而且這一路南下,難免遇到胡馬騷擾,等過了江,謝家的軍隊隻剩下一些殘兵。
那時候連晉王都不受南方士族待見,要想重新練出兵來,還要謝家自己出人出銀。
王家自然不會想要軍權。
而且王之玄在甘露殿幾日,很清楚哪怕當初王家拿了軍權,也練不出北府軍。
要知道,不是有了軍權就有北府軍,而是因為謝狁在,所以才成就了北府軍。
這世上可隻有一個謝狁。
王丞相心裏也清楚,因此隻是歎息聲便罷了,道:“你阿兄雖長你幾歲,可是才情不如你,在名士中的威望也不如你,為父一向對你寄予厚望,你可知?”
王之玄道:“兒子明白阿爹苦心。”
王丞相道:“明白就好,你眼下還繼續給陛下授課,但政事也不要荒廢了,廷尉府還是要去當差的,以你眼下的名望,再幹出一番政績來,還是可以與謝狁平分秋色。”
王之玄心想,原來他在廷尉府當差。
王丞相又道:“你覺得隆漢如何?我的意思是,你尚主吧。”
王之玄錯愕地看著王丞相。
王丞相冷笑:“聽說皇帝最喜這個姐姐,也聽說隆漢能為皇位誅殺伏皇後,可見姐弟之間的情感。現在謝狁已占了擁立的先機,我們絕不能再落後,何況皇帝不過九歲孩童,若我們不行動,便是在請謝狁攝政,往後我們還能拿什麽與謝家抗衡。”
他的目光深深:“阿爹阿娘給了你一副好皮囊,你為人又謙和寬容,阿爹相信你能虜獲隆漢的芳心。謝狁行事霸道,對皇權有礙,你再動之以理,不怕隆漢不點頭。”
這回王之玄沒有立刻答複王丞相。
*
李化吉趕了三天,終於把荷包繡好了。
她讓銜月送去給謝狁,銜月卻笑著道:“既是公主繡給大司馬的,自然是要公主親手奉上,才顯公主孝心。”
連孝心這詞都用出來了,還能讓李化吉怎麽辦。
她隻好親自拿了荷包,前往甘露殿。
無論外麵局勢如何風雲變幻,對於被困在深宮裏的李化吉而言,這三日都是最平淡的三日,與過去的每一日都沒有任何的差別。
因此在踏入甘露殿前,她沒有料想到會從裏麵聽到哭聲。
“兄長,我求求你,我沒有六娘會死的,六娘沒有我也會死的。現在就是你不認這個婚約,王家都不敢多嘴,你何必非要我娶王靈璧?”
李化吉遲疑地站著,想要退出去,可謝家奴仍是相請的意思。
這時候,謝狁在裏麵問道:“誰在外麵?”
李化吉不得不出聲:“皇叔,是我。我來給皇叔送荷包,不想來得不巧,我給皇叔請罪。這荷包便交給謝靈,請他……”
“進來。”
李化吉不得不硬著頭皮走進去。
這是她第二回 來甘露殿了,頭回就給她留下致命的陰影,如若可能,她一生都不願踏進來。
李化吉垂首,隻盯著擺動的裙邊,一眼都不多看。
謝狁此時對另外一人——應當是謝五郎道:“你素日玄談,怎麽把陰陽平衡的道理忘了。若貿然撕毀婚約,其他士族惶惶不安,物傷其類,屆時大晉政壇必然動蕩不安,因此要審之慎之。而現在,胡馬欲窺江,山雨欲來,你不想著齊心協力,卻先掀起內鬥,你是嫌大晉國祚太長嗎?”
胡馬欲窺江?
她怎麽一點都不知道?
李化吉怔怔地抬頭,看向謝狁。
謝狁耷著眼皮,看著謝五郎,神色不變喜怒:“你若當真這般愛郗六娘,我教你個法子,請出家譜,劃去你的名字,脫下玉冠錦袍,從此與謝家無幹,也不再受謝家供養,我便不逼你娶王三娘。”
謝五郎一愣。
謝狁道:“能做到嗎?”
針落甘露殿都能清晰可聞。
謝五郎餓得形銷骨立,癡若木偶地看著親兄長,兩隻眼顯得格外病態得大。
他道:“三兄當真要如此狠心?”
謝狁嗤道:“狠心?你們為了彼此,連命都可以不要,區區一點謝家子弟的頭銜和供養,又算得了什麽。”
那是篤定了謝五郎會選謝家與權財,丟棄情愛的神情,因此哪怕謝五郎已用絕食明誌,他也仍舊對自己的弟弟留有幾分不屑,像是在看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在無理取鬧。
李化吉看著謝狁的這個神情,忽然明白了為何會有人咒他愛而不得。
因為現在,她也好想如此咒他。
第15章
謝五郎流淚不止:“我不明白三兄為何說出這般的話,難道謝家於我而言,隻是一個財庫嗎?若如此,我割舍便割舍了,也沒什麽可值得我留戀了。可是謝家有我的阿爹阿娘,同胞的兄弟姊妹,你讓我如何放棄?”
謝狁冷酷無比:“你放棄不了,說明郗六娘在你心裏也不過如此,所謂‘沒了六娘活不下去’之言,根本就是你在誇大其詞,既如此,回謝家去,好好做準備,迎娶王三娘。”
謝五郎不可置信:“三兄,你當真如此無情無義?”
謝狁不置一詞,顯然耐心耗盡,燭光照不到的陰影從他閉起的眼皮上垂落下來,以挺直的鼻梁為界,將他半張臉遮擋得如鬼魅般。
謝五郎的心便如灰燼般,一點點冷了下去。
他從地上爬了起來,麻木地轉身,忽然就看了眼三人合抱的宮柱,拔足就往那奔去。
李化吉離得近,率先注意到他眼中情緒的異變,忙叫人:“他要觸柱,快攔住他!”
她恐旁人來不及,便也顧不上別的,丟了荷包就衝上去要拽人。
那由她花了三日精心趕製出來的荷包就這般被她踩在腳下,印上了她的鞋印。
人命當前,李化吉隻顧牢牢抱著謝五郎,拖拽著他不肯教他做傻事。
謝五郎淚流滿麵:“公主請放開我,是三兄逼我太甚,我非死不能明誌。”
因謝狁就在場,李化吉再恨也不敢口出狂言,隻好輕聲道:“你回頭見一見你三兄,你死了,當真可以明誌嗎?”
謝五郎怔忪,轉頭,見他的同胞三兄仍舊如一尊泥塑的魔像般,獨坐高台,無悲無喜,對他的尋死覓活根本是熟視無睹。
謝五郎的嘴唇顫得厲害,身體也冷得厲害。
他想和李化吉說點話,他想問李化吉,謝狁是睡著了嗎?所以才聽不到這些動靜,所以才對他的尋死覓活無動於衷。
但是謝五郎開不了口,難言的恐懼讓他無法發出聲響。
但他卻清清楚楚地聽到李化吉細小的聲音:“就是你真的一頭碰死,他也不會覺得你們情比金堅,他那樣的人,心裏容不下情愛,隻會覺得你愚蠢至極。所以別做傻事了。”
謝五郎的心,因李化吉的話終於死了。
他怔怔地站了半晌,看了眼謝狁,忽然從胸腔中爆發出悲憤的笑聲來,而後連臉上的淚痕都未曾抹幹,就這樣笑著出了甘露殿。
李化吉站在宮室內,很久,都覺得謝五郎那既苦又悲的笑聲仍未散去。
這時候,謝狁倒是說話了:“還不將荷包撿起來?”
那精美的荷包因為被李化吉踩了兩腳,已變得皺皺巴巴,很不像話了,她也不想呈給謝狁,道:“壞了,放進熏爐燒了,趕明兒我再給皇叔做一個。”
謝狁睜眼,目光掃向李化吉,她總是垂著臉,讓人看不清她臉上的神色,粗淺一看,卻很容易讓人覺得她恭順無比。
這是她的一種生存智慧。
謝狁難得說了句:“等成了親,五郎就知道情愛不過如此,男女之間,要緊的隻有綿延子嗣,各司其職。”
李化吉也難得嗆一句:“這話說的,好似皇叔成過親。”
因這不過是男女之事,李化吉方才敢大這個膽,一方麵是所涉之事無礙,一方麵也是露出些小女兒情態來,讓謝狁對她放心。
但饒是如此,李化吉也隻敢用一句輕描淡寫的話去掩蓋她內心的憤怒,失望和膽寒。
謝狁淡道:“我雖未成過親,可觀世間夫妻大體如此,互相算計與利用,仿佛黨爭,各有家族派別。”
他言畢,似覺這話無聊,也不願多談:“你弄壞了我一隻荷包,明日記得償我兩隻。”
李化吉見他不願多談,也隻能見好就收,拿著荷包就欲退下。
謝狁忽然開口:“恭喜你,恐怕很快就能嫁入王家,你弟弟的登基大典也很快就能舉行。”
李化吉止了腳步,聽到這話如做夢般,她不知好端端的這事怎麽一下子就做成了,似乎,她還並未在王玄之身上做出多少的努力。
謝狁見了她那仍置身事外的神情便想笑。
是嘲笑。
“以你的手段,給你一百年,都沒法叫王玄之動心。不過是政局變化,王家唯恐我一家獨大,所以才想與你聯姻,好借皇權力。”
李化吉一下子就想到了剛入殿時,聽到的‘胡馬欲窺江’之言:“胡人要南下侵略我朝?朝廷是欲戰還是欲和?”
她家久居江南,南國雖未被兵燹侵擾,可也聽過南下逃難的北人痛陳胡人殺傷搶掠,奸殺民女之惡,李化吉並不願故土被胡人馬蹄踐踏得生靈塗炭。
王丞相扶著把手,把椅把抓得留下了五指的汗膩痕跡後,方才道:“請家法。”
王靈璧不可置信:“阿爹?難道不是你們說,九歲孩童怎當天子?隆漢村婦怎配為公主?我不過重複了你們的話而已,為何要打我?”
“閉嘴!”王丞相暴喝,“我何時說過這樣的話?”
王靈璧不服氣:“你沒說過?那為何那孩子進宮快滿月了,還不給他行登基大典。”
王丞相道:“登基大典要擇吉日,故而耽擱,眼下已經在籌備了,何況登基大典何等大事,自然要好生籌備,拖個月餘是常事。由不得你借此造謠,懷疑你父忠心。”
他發了狠:“拖出去家法伺候。”
王四郎:“阿……”
王之玄抬手攔住了他,王四郎看了他一眼,突然覺得他陌生起來,記憶裏最灑脫不羈的二兄,入宮了才幾日,也變得滿腹心事,憂心忡忡。
銜月屈膝,出去觀家法了,王丞相疲憊地抬手:“四郎,你出去,我有話對你二兄說。”
王四郎看了眼王之玄,應命出去。
偌大的廳堂就剩了父子二人,王丞相看著自己的嫡次子,如玉如琢,風流俊逸,亦是個人物。
他苦笑道:“王家當真棋差一招,當年怎麽偏偏把兵權讓給了謝家。”
王之玄確知為何當時王家選了相權,原本南渡前,謝家就是世代從軍,南都渡時也是由謝家的軍隊護著晉王南渡。
而且這一路南下,難免遇到胡馬騷擾,等過了江,謝家的軍隊隻剩下一些殘兵。
那時候連晉王都不受南方士族待見,要想重新練出兵來,還要謝家自己出人出銀。
王家自然不會想要軍權。
而且王之玄在甘露殿幾日,很清楚哪怕當初王家拿了軍權,也練不出北府軍。
要知道,不是有了軍權就有北府軍,而是因為謝狁在,所以才成就了北府軍。
這世上可隻有一個謝狁。
王丞相心裏也清楚,因此隻是歎息聲便罷了,道:“你阿兄雖長你幾歲,可是才情不如你,在名士中的威望也不如你,為父一向對你寄予厚望,你可知?”
王之玄道:“兒子明白阿爹苦心。”
王丞相道:“明白就好,你眼下還繼續給陛下授課,但政事也不要荒廢了,廷尉府還是要去當差的,以你眼下的名望,再幹出一番政績來,還是可以與謝狁平分秋色。”
王之玄心想,原來他在廷尉府當差。
王丞相又道:“你覺得隆漢如何?我的意思是,你尚主吧。”
王之玄錯愕地看著王丞相。
王丞相冷笑:“聽說皇帝最喜這個姐姐,也聽說隆漢能為皇位誅殺伏皇後,可見姐弟之間的情感。現在謝狁已占了擁立的先機,我們絕不能再落後,何況皇帝不過九歲孩童,若我們不行動,便是在請謝狁攝政,往後我們還能拿什麽與謝家抗衡。”
他的目光深深:“阿爹阿娘給了你一副好皮囊,你為人又謙和寬容,阿爹相信你能虜獲隆漢的芳心。謝狁行事霸道,對皇權有礙,你再動之以理,不怕隆漢不點頭。”
這回王之玄沒有立刻答複王丞相。
*
李化吉趕了三天,終於把荷包繡好了。
她讓銜月送去給謝狁,銜月卻笑著道:“既是公主繡給大司馬的,自然是要公主親手奉上,才顯公主孝心。”
連孝心這詞都用出來了,還能讓李化吉怎麽辦。
她隻好親自拿了荷包,前往甘露殿。
無論外麵局勢如何風雲變幻,對於被困在深宮裏的李化吉而言,這三日都是最平淡的三日,與過去的每一日都沒有任何的差別。
因此在踏入甘露殿前,她沒有料想到會從裏麵聽到哭聲。
“兄長,我求求你,我沒有六娘會死的,六娘沒有我也會死的。現在就是你不認這個婚約,王家都不敢多嘴,你何必非要我娶王靈璧?”
李化吉遲疑地站著,想要退出去,可謝家奴仍是相請的意思。
這時候,謝狁在裏麵問道:“誰在外麵?”
李化吉不得不出聲:“皇叔,是我。我來給皇叔送荷包,不想來得不巧,我給皇叔請罪。這荷包便交給謝靈,請他……”
“進來。”
李化吉不得不硬著頭皮走進去。
這是她第二回 來甘露殿了,頭回就給她留下致命的陰影,如若可能,她一生都不願踏進來。
李化吉垂首,隻盯著擺動的裙邊,一眼都不多看。
謝狁此時對另外一人——應當是謝五郎道:“你素日玄談,怎麽把陰陽平衡的道理忘了。若貿然撕毀婚約,其他士族惶惶不安,物傷其類,屆時大晉政壇必然動蕩不安,因此要審之慎之。而現在,胡馬欲窺江,山雨欲來,你不想著齊心協力,卻先掀起內鬥,你是嫌大晉國祚太長嗎?”
胡馬欲窺江?
她怎麽一點都不知道?
李化吉怔怔地抬頭,看向謝狁。
謝狁耷著眼皮,看著謝五郎,神色不變喜怒:“你若當真這般愛郗六娘,我教你個法子,請出家譜,劃去你的名字,脫下玉冠錦袍,從此與謝家無幹,也不再受謝家供養,我便不逼你娶王三娘。”
謝五郎一愣。
謝狁道:“能做到嗎?”
針落甘露殿都能清晰可聞。
謝五郎餓得形銷骨立,癡若木偶地看著親兄長,兩隻眼顯得格外病態得大。
他道:“三兄當真要如此狠心?”
謝狁嗤道:“狠心?你們為了彼此,連命都可以不要,區區一點謝家子弟的頭銜和供養,又算得了什麽。”
那是篤定了謝五郎會選謝家與權財,丟棄情愛的神情,因此哪怕謝五郎已用絕食明誌,他也仍舊對自己的弟弟留有幾分不屑,像是在看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在無理取鬧。
李化吉看著謝狁的這個神情,忽然明白了為何會有人咒他愛而不得。
因為現在,她也好想如此咒他。
第15章
謝五郎流淚不止:“我不明白三兄為何說出這般的話,難道謝家於我而言,隻是一個財庫嗎?若如此,我割舍便割舍了,也沒什麽可值得我留戀了。可是謝家有我的阿爹阿娘,同胞的兄弟姊妹,你讓我如何放棄?”
謝狁冷酷無比:“你放棄不了,說明郗六娘在你心裏也不過如此,所謂‘沒了六娘活不下去’之言,根本就是你在誇大其詞,既如此,回謝家去,好好做準備,迎娶王三娘。”
謝五郎不可置信:“三兄,你當真如此無情無義?”
謝狁不置一詞,顯然耐心耗盡,燭光照不到的陰影從他閉起的眼皮上垂落下來,以挺直的鼻梁為界,將他半張臉遮擋得如鬼魅般。
謝五郎的心便如灰燼般,一點點冷了下去。
他從地上爬了起來,麻木地轉身,忽然就看了眼三人合抱的宮柱,拔足就往那奔去。
李化吉離得近,率先注意到他眼中情緒的異變,忙叫人:“他要觸柱,快攔住他!”
她恐旁人來不及,便也顧不上別的,丟了荷包就衝上去要拽人。
那由她花了三日精心趕製出來的荷包就這般被她踩在腳下,印上了她的鞋印。
人命當前,李化吉隻顧牢牢抱著謝五郎,拖拽著他不肯教他做傻事。
謝五郎淚流滿麵:“公主請放開我,是三兄逼我太甚,我非死不能明誌。”
因謝狁就在場,李化吉再恨也不敢口出狂言,隻好輕聲道:“你回頭見一見你三兄,你死了,當真可以明誌嗎?”
謝五郎怔忪,轉頭,見他的同胞三兄仍舊如一尊泥塑的魔像般,獨坐高台,無悲無喜,對他的尋死覓活根本是熟視無睹。
謝五郎的嘴唇顫得厲害,身體也冷得厲害。
他想和李化吉說點話,他想問李化吉,謝狁是睡著了嗎?所以才聽不到這些動靜,所以才對他的尋死覓活無動於衷。
但是謝五郎開不了口,難言的恐懼讓他無法發出聲響。
但他卻清清楚楚地聽到李化吉細小的聲音:“就是你真的一頭碰死,他也不會覺得你們情比金堅,他那樣的人,心裏容不下情愛,隻會覺得你愚蠢至極。所以別做傻事了。”
謝五郎的心,因李化吉的話終於死了。
他怔怔地站了半晌,看了眼謝狁,忽然從胸腔中爆發出悲憤的笑聲來,而後連臉上的淚痕都未曾抹幹,就這樣笑著出了甘露殿。
李化吉站在宮室內,很久,都覺得謝五郎那既苦又悲的笑聲仍未散去。
這時候,謝狁倒是說話了:“還不將荷包撿起來?”
那精美的荷包因為被李化吉踩了兩腳,已變得皺皺巴巴,很不像話了,她也不想呈給謝狁,道:“壞了,放進熏爐燒了,趕明兒我再給皇叔做一個。”
謝狁睜眼,目光掃向李化吉,她總是垂著臉,讓人看不清她臉上的神色,粗淺一看,卻很容易讓人覺得她恭順無比。
這是她的一種生存智慧。
謝狁難得說了句:“等成了親,五郎就知道情愛不過如此,男女之間,要緊的隻有綿延子嗣,各司其職。”
李化吉也難得嗆一句:“這話說的,好似皇叔成過親。”
因這不過是男女之事,李化吉方才敢大這個膽,一方麵是所涉之事無礙,一方麵也是露出些小女兒情態來,讓謝狁對她放心。
但饒是如此,李化吉也隻敢用一句輕描淡寫的話去掩蓋她內心的憤怒,失望和膽寒。
謝狁淡道:“我雖未成過親,可觀世間夫妻大體如此,互相算計與利用,仿佛黨爭,各有家族派別。”
他言畢,似覺這話無聊,也不願多談:“你弄壞了我一隻荷包,明日記得償我兩隻。”
李化吉見他不願多談,也隻能見好就收,拿著荷包就欲退下。
謝狁忽然開口:“恭喜你,恐怕很快就能嫁入王家,你弟弟的登基大典也很快就能舉行。”
李化吉止了腳步,聽到這話如做夢般,她不知好端端的這事怎麽一下子就做成了,似乎,她還並未在王玄之身上做出多少的努力。
謝狁見了她那仍置身事外的神情便想笑。
是嘲笑。
“以你的手段,給你一百年,都沒法叫王玄之動心。不過是政局變化,王家唯恐我一家獨大,所以才想與你聯姻,好借皇權力。”
李化吉一下子就想到了剛入殿時,聽到的‘胡馬欲窺江’之言:“胡人要南下侵略我朝?朝廷是欲戰還是欲和?”
她家久居江南,南國雖未被兵燹侵擾,可也聽過南下逃難的北人痛陳胡人殺傷搶掠,奸殺民女之惡,李化吉並不願故土被胡人馬蹄踐踏得生靈塗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