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化吉壓著怒意與不解:“為何?若皇叔覺得侄女行事過於大膽,冒犯了皇叔,讓皇叔不喜,皇叔怎樣罰侄女,侄女都願意接受,隻是陛下從小到大,從未久離過侄女,還望皇叔看在我們姐弟相依為命的份上,讓我們姐弟相見。”


    “相依為命。”謝狁重複著李化吉的用詞,啟唇冷笑,“陛下當真是公主的命,當時宮宴上賭上自己的命一博,來算計我的性命,說來說去,其實是為了陛下,而不是你自己。公主如此拳拳之心,確實對得起這四個字。”


    聽著挺陰陽怪氣的,但李化吉不知道謝狁在陰陽怪氣什麽。


    她與李逢祥的情誼從來就擺在眼前,若非為了李逢祥,她何苦要受謝狁掣肘。若非謝狁對此心知肚明,又怎會這般放心用她。


    他要看不慣,何必到這時候再來陰陽怪氣。


    謝狁道:“公主為陛下籌謀許多,又能護得了他幾時?何況,這個虛情假意,我從來沒有承過。”


    李化吉便是早知謝狁的脾性,聽到這話,臉色還是很難看。


    謝狁又道:“公主願以身為棋,為陛下謀劃,固然可歌可泣,可公主可曾想到自身?你要知,因你不顧一切救我一事,讓王相很不滿,覺得對你對我過於忠心,不能為王家婦,故而打消了聯姻的念頭。”


    怪不得謝狁隻字不提行刺之案,那事既已塵埃落地,自然沒有這橫生變故的聯姻更為重要。


    李化吉也不會懷疑謝狁在欺騙她,方才王之玄突然問她心上人之事,本就突兀無比,若是為此,剛巧能夠解釋。


    李化吉道:“若王相不允許,這婚事是不是就不能成了?”


    她想到的是謝五郎絕食抗婚,卻仍不能得償所願之事,當時世家的心狠算計,就著實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謝狁,自然不會告訴李化吉,王相其實隻是略有不滿,但隆漢公主這一身份的聯姻價值還不足以讓王相放棄她,如今王家真正在上躥下跳,鼓動放棄聯姻的隻有王家老夫人而已。


    他看著李化吉,臉不紅心不跳,道:“大概率是不成了。”


    第19章


    李化吉震驚。


    她已看透謝狁不可靠,正欲擇枝而倚,可這剛懸起的希望卻轉頭落空,明明方才還雀躍的心情頓時跌入穀底。


    她下意識問了句:“沒有挽回的餘地了?”


    謝狁冷道:“聽上去公主對王二郎很是依依不舍,可惜了,若非公主自作主張,也不會聰明反被聰明誤。”


    李化吉抿住唇,有些想哭。


    謝狁道:“在諸人眼裏,公主對我忠心耿耿,就算要改換門庭,恐怕也是難之又難,不若趁著養傷之時,好好想想接下來的路該如何走。”


    他說罷,便轉身離去,帷帳被他的拂動,原地飄拂擺動了好會兒。


    他既走了,李化吉便沒有縱容淚水落下,她望著謝狁的背影,初入宮時舉目四望皆無路的無助又重新回到了她的心裏。


    她開始想,那一救,果真是救錯了嗎?


    *


    意外,也不意外的,謝狁步出鳳陽閣時,王之玄還在外候著,見他出來,目光裏飽含審視。


    謝狁沒理會他,腳步未停,王之玄倒是跟上來了。


    也有幾日未見了,王之玄靠近,謝狁才聞到他身上那若有似無的苦茶香,很淡,卻絕不可能認錯。


    謝狁便想起銜月忠心記在冊子裏的話,說自公主受傷後,王之玄日日都去,每回都要坐半個時辰才走,很勤快。


    去得多了,自然也就染上了這香。


    隻是王家有香百餘種,卻無一可將這苦茶香壓下,謝狁頗有些嫌棄。


    王之玄道:“無論你之前如何看待公主,王家已經決定上書請求公主出降,公主以後就是王家婦。”


    謝狁未言。


    王之玄便補了句:“再怎樣,她都是公主,你應當尊敬她。”


    謝狁方才賞了眼給王之玄。


    王之玄並不回避他的目光,王家的郎君自有琅琊王氏的青竹傲骨。


    “那天我看到了,你逗弄她,就像逗弄一隻兔子。你或許是一時興起,可公主到底不是兔子,不能任你玩弄,亦不能由你殺戮。”


    謝狁的那隻兔子,給王之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明明是一手養大的兔子,親自給它作窩,親自喂它吃食,就是冬日看書時,也喜歡將它盤握在掌心上,寸步不離。


    可最後還不是說殺就殺了。


    一把刀下去,屍首分離,王之玄看得瞠目結舌,謝狁反而慢條斯理用帕子抹去刀刃上的血跡,一臉無謂:“會發/情的東西,髒死了。”


    從那個時候開始,王之玄就覺得謝狁沒有正常人的感情。


    坊間紛紛猜測究竟哪位姑娘可以將謝狁拉下神壇,染上情欲時,王之玄總是對那些賭局譏笑而過。


    要知道,有時候高高在上的不是什麽神祗,也可能是蔑視眾生的魔頭。


    謝狁道:“你看到了。”


    很平淡的聲音,沒有心虛,也沒有惱怒。


    謝狁道:“但與你何幹。”


    王之玄喉嚨一緊。


    謝狁轉著玉扳指:“危險在前,隆漢毫不猶豫救的人是我,聽說舅舅對此頗有微詞?”


    王之玄道:“我會說服阿爹,公主隻是心善,莫說是你,就是尋常人,她也會去救。”


    謝狁牽唇一笑:“尋常人救便救了,也無所謂。可分明我死了,她才能得到解脫,不是嗎?”


    王之玄語塞。


    無論政局如何風雲詭譎,李化吉最能看到的就是謝狁這把刀,挑尖的懸在小皇帝的頭上。


    隻要謝狁死了,她就不必繼續在深宮中膽戰心驚。


    她明知道,可還是去救了謝狁。


    就連奉常在審訊中也充滿了可惜。


    他算了時間,特意等朝臣喝得手腳發軟,反應遲鈍時再令宮婢行刺殺之事,但他沒有算到李化吉會舍命救謝狁。


    誰都沒有想到她會去救人。


    這讓王丞相不得不重新評估謝狁對於李化吉的影響力,是單純的愛慕,還是政治上的合作。


    再加上之前王靈璧出言不遜,是銜月奉謝狁之命去王家請了家法,當時或許還可以推托為王三娘任性頂撞公主,罪有餘辜,可李化吉這一救,讓一切都變了味。


    於是王丞相將原本寫好的折子壓了下來。


    王之玄對這些一清二楚,可是那又怎麽了?


    從伏皇後那事起,他就知道李化吉與謝狁其實並非一路人,剛才又得到她的允諾,王之玄堅信李化吉對謝狁沒有私情,救他,或許隻是因為寄人籬下,才要仰人鼻息。


    王之玄便道:“我會讓阿爹上書請求賜婚的。”


    他堅定地看著謝狁:“我一定會的。”


    謝狁笑了笑,幾乎沒有把他宛若宣誓的舉動放在眼裏,可等王之玄走後,他的臉色便沉了下來。


    他叫來謝靈:“最近倒是忙忘了,你讓銜月替我去問問公主,欠我的那兩隻荷包,何時才能繡好。”


    謝靈領命,正要去時,又欲言又止看了眼謝狁。


    謝狁未回頭,隻是沒有聽到屬下離去的腳步聲,便知他在想什麽。


    “你是不是覺得奇怪,我明明早做了準備讓隆漢嫁入王家,現在卻又多此一舉地阻止這樁姻親。”


    謝靈忙恭敬道:“屬下不敢,大司馬心有城府,自然有成算。”他頓了下,鬥膽猜測,“魏堅軍隊南下,全靠大司馬抵擋,沒道理還要讓王家分去一瓢羹。”


    他以為謝狁是不願再搞製衡之術,故才想娶了隆漢公主,將小皇帝徹底掌控在手裏。


    可說完,又覺得不對。


    謝狁的語氣倒是很隨意:“哪有那麽複雜,隻是覺得她有點意思而已,要是給了王之玄,就玩不到了。”


    謝靈一愣,緩緩明白過來。


    謝狁對李化吉那舍命一搏,評價不高,隻是因為她最後還是在為李逢祥籌算,因此謝狁嫌她蠢。


    可是拋開這點呢?


    宮宴上的局勢瞬息萬變,她能瞬間擇出在她認知範圍內最好的選擇,不惜押上自己的性命,她對自己這樣狠,別說普通女郎了,就是男子都沒幾個做得到。


    何況隆漢還那麽清楚地認知到一點,她的命不重要,她跟謝狁真正交換的不是她的命,而是謝狁對他自己的命的看重。


    她看穿了謝狁的冷情,卻還敢跟他豪賭一場,這膽氣確實叫人嘖嘖稱奇。


    難怪大司馬會覺得她有意思。


    既然隆漢和建鄴醉生夢死的王公貴族不一樣,大司馬也跟那些貴族不一樣,所以大司馬願意高看她一眼,也沒什麽奇怪的。


    謝靈便道:“公主冷靜,能以大局為重,堪為謝家主母,日後必然能為大司馬打理好家宅,讓大司馬毫無後顧之憂。”


    謝狁沒理會他這句恭維。


    隔了兩日,他罕見地回了謝府。


    這幾日,因為王謝兩家的婚事,謝府著實不消停,謝五郎為郗六娘先跪祠堂,後絕食抗議,從大明宮出來後,又如行屍走肉,整日不言不語,讓家宅上下都不安寧。


    而謝狁這個始作俑者,卻為躲清靜,直接宿在了大明宮,全然不顧親弟弟的死活。


    這叫謝夫人更是心傷不已。


    謝狁回家時,謝夫人正在福壽堂和謝道清哭訴:“三郎和五郎,哪個都不叫我省心,當真是兒女債,百歲償。”


    婢女便通報:“三郎君回來了。”


    謝道清頓時吹胡子瞪眼:“他還知道回來?”


    謝狁緩聲:“既然父親不願見兒子,兒子即刻命人去請族老和家譜,即日起分家就是了。”


    謝道清被頂得沒有話了,謝狁兵拜大司馬,謝家權力係一身,怎敢真叫他分家。


    謝夫人忙道:“說得什麽渾話。”


    謝狁走到堂前請安,中間隔著好幾步遠,並不熱絡的態度。


    謝夫人剛想為五郎求情的話又咽了回去。


    謝狁從小脾氣硬,一身反骨,他不想做的事,沒人逼得了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她如此薄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相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相吾並收藏她如此薄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