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陶森對這些置若罔聞,他滿眼都隻有指標,聽著羅無辛的心髒在有規律地跳,他便覺得小昕就在這裏陪著他。
又是一夜無眠,陶森的臉色最終差到連加護病房的值班護士都看不下去,強行跟副院長打了小報告,這才終於讓他脫掉了無菌服,回到了辦公室。
羅家父母還在那裏,他們給他備好了熱粥之類的東西,陶森不知該如何應對,隻能點頭表達謝意,而羅母走過來在他麵前半蹲下,用雙手抓著他的手背,輕聲說道:“陶主任,您別硬撐了,馬上我們會出去的,您如果傷心,就一個人待一會兒。”
陶森想要感激女人的貼心,但他發覺自己根本說不出話來,他逼迫自己做了將近三天三夜的木偶,但現在,他的線已經快斷了。
門被輕輕合上,陶森聽見腳步聲遠走,而他眨了眨幹澀的眼睛,麵前是七歲的小昕歪著頭在病床上盯著他看。
人類之所以會悲傷,是因為神經遞質和神經回路之間互相作用,也因此無論如何壓抑,最終它依然會爆發出來。
而如今他能聽見小昕在叫自己,也是因為大腦在騙他吧。
陶森用顫抖的手指用力地抓緊自己的臉。
在這一刻,他突然希望自己沒有那麽了解大腦,至少,不要在這種時候,讓他分清楚虛擬和現實。
在失去最後一個親人的三天後,陶森終於還是忍不住在辦公室裏失聲痛哭。
第80章 番外手術刀 03
在主手術結束後,陶森花了整整兩周的時間去了解羅無辛的過去。
隨著他的身體指標逐漸變得穩定,投射手術也必須很快提上日程,否則,一旦紊亂開始發生,預後就會變得很差。
而投射手術意味著要潛入另一個人的大腦,以陶森過去投射了一百五十多名患者的經驗來說,對患者的經曆有基本的了解有助於主治醫生和他們進行意識上的“接觸”,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幫助大腦進行“圓謊”。
好在,無論是羅無辛的父母又或者是同事都非常配合,也因此,他很快就從這些人口中了解到,羅無辛是一個看似不好接近實則異常感性敏銳的人,甚至可能還有一些先天的情感回路過度活躍的問題,而這也意味著,他的投射手術會遠比一般人更加複雜。
在上手術台前,陶森做好了心理準備,但即便如此,他也沒想到第一次的投射會如此的不順利。
羅無辛的大腦一團混亂。
因為情緒敏感的問題,他的意識深處儲藏著大量過去的案件記憶,那些曾經勾起他劇烈情緒波動的核心記憶非常龐雜, 虛虛實實,全部混雜在一起,以至於當陶森置身其中,甚至會時常感到一陣陣的頭暈目眩。
根據國外的手術記錄,混合大腦的形成需要時間,在第一個療程的投射中,投射人暫時還無法幹預患者意識,隻能從旁觀察。
而也就是在這段時間,陶森就像是個局外人一樣,坐在第一排的觀眾席,斷斷續續得看完了屬於移植體和本體的全部核心記憶。
不出所料,羅無辛那邊是案子,至於陶昕……
隨著又一次,陶森從意識的深水裏上浮,他在無影燈下幽幽地睜開眼,感到眼睛幹澀得發疼,內部的血管充血,好像馬上就要爆開了。
他沒想到,陶昕的核心記憶裏,竟然全都是關於自己的內容。
無論是小時候在機場為他送行,又或者是工作後,她期待著哥哥的休假日,纏著問他能不能來那些枯燥乏味的手術宣講會上旁聽。
一路走回辦公室,陶森感到自己的部分意識就好像還留在那裏,在老房子,他看著小昕盯著桌麵上的陽光,直到它漸漸西斜泛紅,然後年幼的女孩兒就會輕巧地從椅子上跳下來,飛快地跑到床邊,看著十六歲的自己踏著夕陽,從遠處慢慢走向家的方向。
不同於羅無辛那錯綜複雜的記憶,小昕的願望也好,記憶也好,全都簡單至極,甚至放在手術記錄上,就隻有短短的幾個字。
“思念家人。”
在第一個療程結束的討論會上,陶森看著自己寫下的那幾個潦草的字,隻覺得滿口腥氣,他耳邊嗡嗡作響,也因此不得不暫停了會議,去樓梯間抽了根煙。
在回國之後,他幾乎沒有碰過煙,也知道,尼古丁會更加刺激大腦,加重他的失眠問題。
“但是小昕……你為什麽從來沒有告訴我呢?”
陶森在自己的記憶裏翻找,妹妹雖然經常向他撒嬌,但是幾乎從來沒有強求過他做什麽……事實上,經常提出要求的,反而是自己。
或許是為了讓他安心吧,陶昕最終直接做了一份不用出門的工作,她有許多的讀者,卻沒有見過其中任何一個。
最早的時候,陶森並不明白她為什麽要取“六顆石榴籽”作為筆名,他雖然是個理科生,但是卻也知道珀爾塞福涅的故事,因為被哈迪斯誘惑,吃了冥府的六顆石榴籽,她一年必須有六個月要住在冥府裏。
他問過小昕這件事,但小昕卻說,如果能當珀爾塞福涅也不錯,這樣一年當中有六個月她可以在那邊陪爸爸媽媽,還有六個月,可以在人間陪自己。
而在那時,陶森並沒有想到,這個筆名最後會成為一種不祥的征兆。
隨著第二個投射療程的開始,被投射人要開始介入患者的意識,意味著,他要切實地在羅無辛的意識裏,接觸他和小昕。
羅無辛的大腦最終為他構築了一連串奇妙的幻境,他重複著過去的案件,隻為了能夠平複遺憾,而小昕,則是以和他共享身體的方式出現。
專家組討論後認為,因為陶昕的情況特殊,和主治醫生陶森存在血緣關係,所以陶森最好的介入方式就是以現實當中的真實身份去接觸二人,拖延移植體和本體意識排異的時間。
所以,這也是給他的機會。
陶森想,既然可以重新和小昕走過那一段路,那麽他一定要彌補小昕的遺憾,陪在她的身邊。
事實證明,即使已經能夠做出腦移植這樣精密的手術,人類對於意識的了解依舊隻是皮毛。
羅無辛的那場“幻夢”因為小昕的加入而增添了很多未知的部分,甚至陶森也沒想到,就像是他擔心小昕一樣,小昕也一樣擔心他會遭遇醫鬧,於是,意識融合之下,被醫鬧的醫生就變成了他。
痛感是由大腦反應的,即使是在意識中受傷,他也會有相應的痛覺,而如果刺激過大,陶森便會提前結束投射。
小昕和羅無辛意識融合的情況比他想的要好,以至於陶森在麵對他們的時候,甚至會忘卻刀傷,他熟練地根據意識的情況編造相應的“謊言”,就如同現實當中那個真正的陶醫生一樣,開始自然地介入了混合大腦的形成。
又是一個月過去了,副院長將他的手術量壓到了最低,但陶森的身體依舊因為巨大的投射量而不堪重負。
失眠,反胃,頭痛,反複地出血。
這些症狀漸漸找上門來,但陶森卻依舊雷打不動地進手術室,開會,總結,然後再進手術室。
他們開始碰到“異常”,接觸到兩人核心記憶的交叉區,紊亂便會發生,而陶森必須進行超時的手術,來確保他在兩人意識即將察覺到“不合理”時,替大腦圓謊。
投射到後遺症變得越來越劇烈,但混合大腦卻還沒有準備好,他不得不陪著將這出“戲”演下去,即便他的意識也開始出現問題。
大腦記住了他身體的異常情況,反應在投射過去的意識上,導致他反複流鼻血,並且即便是身處虛數,也仍然保持那種現實中的不適。
副院長開始建議他歇一歇再繼續下一個流程,畢竟再這麽下去,非但患者醒不過來,還可能折進去醫生。
而聞言,陶森卻隻是仿佛沒聽見一樣,喝下手中的葡萄糖衝劑。
“我得讓他醒過來,無論付出什麽。”
整整四個月,他麵無表情地重複這句話。
“隻有他醒了,小昕才算活著。”
第81章 番外手術刀 04
羅無辛醒來前的幾天,陶森已經幾乎無法區分夢境和現實了。
他投射的時間太長,幾乎每一次都在超時,有兩次甚至剛下手術台就被送去了急診,但陶森對此毫不在乎。
小昕即將消逝,一旦混合大腦徹底形成,那麽他就再也無法在羅無辛的意識裏見到自己的妹妹。
為此,陶森恨不得24小時都待在那裏,哪怕,小昕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少了,連羅無辛的意識都察覺到了這一點。
而他為他們留出了告別的時間。
最後一晚,他在羅無辛的“夢境”裏和妹妹完成了結局前的“交談”,而那明明是她意識因為激素分泌而回光返照的最後,但是陶昕卻隻是看著他,笑著說“無論哥哥做什麽,我最後都會原諒你”。
夢醒了,陶森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麽下的手術台。
許多護士從來沒有看過他流淚的樣子,給嚇得不敢上來扶他,陶森就那樣在手術室的地板上安靜地坐了三個小時,隨即麻木地站起身,去和同事開會。
異體意識消失意味著本體意識的獨立時機成熟,陶森比任何人都清楚,羅無辛要醒了。
整整三天,陶森沒能吃進一口正常的飯菜,全部的精神都是靠葡萄糖吊著,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勸他退縮,隨著第四個投射療程進行到尾聲,混合大腦已經基本形成,他們必須要抓住這個時機,一鼓作氣讓他醒過來。
淩晨三點,陶森在辦公室的沙發上短暫躺了幾個小時,雖說閉著眼,但卻毫無睡意,他的大腦在過度刺激下已經無法正常休眠了,如果要睡,就必須要鎮定劑。
副院長為了照顧他的身體,特意讓值班護士每過兩小時就來看一眼他的狀況,陶森有些哭笑不得,一時不知道他和羅無辛哪個才是病人。
而和日漸消瘦的陶森不同,羅無辛雖然依舊虛弱,但是身體指標相比於半年前已經大幅度地好轉,隨著開顱傷疤長好,每天都會來醫院探望羅家父母看著將要恢複的兒子,憔悴的臉上終於偶爾會露出淡淡的笑容。
然而,也隻有陶森知道,馬上他們將要經曆主手術以來最為凶險的時刻。
羅無辛是個警察,這也導致想要“欺騙”他的意識從根本上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更不要說投射本身就是一種相互影響的手術,就像是陶森無法控製他的意識“流鼻血”和“變得虛弱”,他也無法保證他的意識所構築的空間裏不存在任何可能會讓羅無辛察覺到移植手術存在的東西。
羅無辛正在慢慢察覺到“不合理”,同時,交叉的核心記憶也開始加劇紊亂,雖說,陶森即將完成最後的投射手術,但是,界上所謂成功的腦移植手術至今也不過隻有三例,就算是這方麵的專家,陶森也無法保證手術的成功性。
他能做的,隻是幫助混合大腦拖延到最後一刻。
幸好,羅無辛最終沒有讓他失望。
他確實是個堅韌的警察,或許小昕也是因為這樣才在認出羅無辛的第一時間就選擇了他作為自己的“保鏢”。
在十八年前,他們是一起共享那場“噩夢”的受害者,而十八年後,因為一場手術,他們徹底變成了一個人。
陶森無法形容他看到羅無辛清醒時的心情,他是世界上第四個做成腦移植手術的醫生,他很清楚,隨著混合大腦的形成,移植體會消失,但是……作為一個哥哥,他還是忍不住在羅無辛身上尋找那些小昕曾經存在過的證據。
消亡後的意識,究竟去了哪裏?
術後一星期,陶森時常隔著玻璃打量正在做檢查的羅無辛,他會在痛的時候蜷縮起腳,也會像是小昕一樣的走路偶爾跛腳……就像是羅無辛剛剛清醒時叫的那聲“哥哥”,陶森十分確定,小昕一定就在那裏。
也正因為如此,他發誓,無論這一次小昕能不能看到,他都絕不讓小昕失望。
即使丟了這份工作,他也要抓到那個凶手,去解開妹妹花了十八年都沒能幫他解開的心結。
在和羅無辛要求自己去當誘餌的時候,陶森覺得自己是瘋了,但是,卻又很痛快。
小昕是六顆石榴籽,她說過,她有一半在人間,還有一半在冥府。
那正好,如果他死了,他在那一邊也一定能見到小昕。
似是看出他的瘋狂,羅無辛聽完他的計劃,隻是冷靜地坐在輪椅上注視著他,忽然說道:“你妹妹希望你好好活著。”
陶森笑笑:“羅警官,共用身體的時間已經結束了,你現在可沒辦法代替我妹妹和我說話了。”
他們還是抓到了田莉,在被繩子勒得快要窒息的時候,陶森又想起了最後那一場投射,在激素的影響下,移植體的意識十分活躍,小昕在麵前雙眼發亮,就像是……還活著的時候一樣。
她說:“哥,之後我搬過來和你一起住吧,你現在這麽忙肯定不好好吃飯,我自己一個人在家,現在廚藝可好了。”
她說:“哥,之後我沒事的時候,就去你醫院坐著成嗎?你那邊嚴重的患者多,有的時候給你一嚇都直哭,我可以安慰安慰他們去。”
她還說:“哥,你放心吧,我是你妹妹,不管怎麽樣,我都會惦著你的。”
小昕,羅無辛說如果我死了,你會對我失望,這是真的嗎?
你一定還在他的大腦裏的某處存在著,所以這句話,也是你告訴他的,是不是?
窒息帶來的黑暗退去,陶森摸到了口袋裏的針管,恍惚間,他覺得那就是一把刀——就是這把刀,隔著門縫,刺中了小昕,奪走了他最後的親人。
而如今,拿著“刀”的人是他。
陶森用那雙拿手術刀的手猛的抓緊了脖子上的繩圈,他幾乎無法感知到,他用的力氣已經讓繩子勒進了他的皮肉,恍惚中,他眼前是小昕趴在很遠的玻璃上,遠遠對著他露出燦爛的笑。
又是一夜無眠,陶森的臉色最終差到連加護病房的值班護士都看不下去,強行跟副院長打了小報告,這才終於讓他脫掉了無菌服,回到了辦公室。
羅家父母還在那裏,他們給他備好了熱粥之類的東西,陶森不知該如何應對,隻能點頭表達謝意,而羅母走過來在他麵前半蹲下,用雙手抓著他的手背,輕聲說道:“陶主任,您別硬撐了,馬上我們會出去的,您如果傷心,就一個人待一會兒。”
陶森想要感激女人的貼心,但他發覺自己根本說不出話來,他逼迫自己做了將近三天三夜的木偶,但現在,他的線已經快斷了。
門被輕輕合上,陶森聽見腳步聲遠走,而他眨了眨幹澀的眼睛,麵前是七歲的小昕歪著頭在病床上盯著他看。
人類之所以會悲傷,是因為神經遞質和神經回路之間互相作用,也因此無論如何壓抑,最終它依然會爆發出來。
而如今他能聽見小昕在叫自己,也是因為大腦在騙他吧。
陶森用顫抖的手指用力地抓緊自己的臉。
在這一刻,他突然希望自己沒有那麽了解大腦,至少,不要在這種時候,讓他分清楚虛擬和現實。
在失去最後一個親人的三天後,陶森終於還是忍不住在辦公室裏失聲痛哭。
第80章 番外手術刀 03
在主手術結束後,陶森花了整整兩周的時間去了解羅無辛的過去。
隨著他的身體指標逐漸變得穩定,投射手術也必須很快提上日程,否則,一旦紊亂開始發生,預後就會變得很差。
而投射手術意味著要潛入另一個人的大腦,以陶森過去投射了一百五十多名患者的經驗來說,對患者的經曆有基本的了解有助於主治醫生和他們進行意識上的“接觸”,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幫助大腦進行“圓謊”。
好在,無論是羅無辛的父母又或者是同事都非常配合,也因此,他很快就從這些人口中了解到,羅無辛是一個看似不好接近實則異常感性敏銳的人,甚至可能還有一些先天的情感回路過度活躍的問題,而這也意味著,他的投射手術會遠比一般人更加複雜。
在上手術台前,陶森做好了心理準備,但即便如此,他也沒想到第一次的投射會如此的不順利。
羅無辛的大腦一團混亂。
因為情緒敏感的問題,他的意識深處儲藏著大量過去的案件記憶,那些曾經勾起他劇烈情緒波動的核心記憶非常龐雜, 虛虛實實,全部混雜在一起,以至於當陶森置身其中,甚至會時常感到一陣陣的頭暈目眩。
根據國外的手術記錄,混合大腦的形成需要時間,在第一個療程的投射中,投射人暫時還無法幹預患者意識,隻能從旁觀察。
而也就是在這段時間,陶森就像是個局外人一樣,坐在第一排的觀眾席,斷斷續續得看完了屬於移植體和本體的全部核心記憶。
不出所料,羅無辛那邊是案子,至於陶昕……
隨著又一次,陶森從意識的深水裏上浮,他在無影燈下幽幽地睜開眼,感到眼睛幹澀得發疼,內部的血管充血,好像馬上就要爆開了。
他沒想到,陶昕的核心記憶裏,竟然全都是關於自己的內容。
無論是小時候在機場為他送行,又或者是工作後,她期待著哥哥的休假日,纏著問他能不能來那些枯燥乏味的手術宣講會上旁聽。
一路走回辦公室,陶森感到自己的部分意識就好像還留在那裏,在老房子,他看著小昕盯著桌麵上的陽光,直到它漸漸西斜泛紅,然後年幼的女孩兒就會輕巧地從椅子上跳下來,飛快地跑到床邊,看著十六歲的自己踏著夕陽,從遠處慢慢走向家的方向。
不同於羅無辛那錯綜複雜的記憶,小昕的願望也好,記憶也好,全都簡單至極,甚至放在手術記錄上,就隻有短短的幾個字。
“思念家人。”
在第一個療程結束的討論會上,陶森看著自己寫下的那幾個潦草的字,隻覺得滿口腥氣,他耳邊嗡嗡作響,也因此不得不暫停了會議,去樓梯間抽了根煙。
在回國之後,他幾乎沒有碰過煙,也知道,尼古丁會更加刺激大腦,加重他的失眠問題。
“但是小昕……你為什麽從來沒有告訴我呢?”
陶森在自己的記憶裏翻找,妹妹雖然經常向他撒嬌,但是幾乎從來沒有強求過他做什麽……事實上,經常提出要求的,反而是自己。
或許是為了讓他安心吧,陶昕最終直接做了一份不用出門的工作,她有許多的讀者,卻沒有見過其中任何一個。
最早的時候,陶森並不明白她為什麽要取“六顆石榴籽”作為筆名,他雖然是個理科生,但是卻也知道珀爾塞福涅的故事,因為被哈迪斯誘惑,吃了冥府的六顆石榴籽,她一年必須有六個月要住在冥府裏。
他問過小昕這件事,但小昕卻說,如果能當珀爾塞福涅也不錯,這樣一年當中有六個月她可以在那邊陪爸爸媽媽,還有六個月,可以在人間陪自己。
而在那時,陶森並沒有想到,這個筆名最後會成為一種不祥的征兆。
隨著第二個投射療程的開始,被投射人要開始介入患者的意識,意味著,他要切實地在羅無辛的意識裏,接觸他和小昕。
羅無辛的大腦最終為他構築了一連串奇妙的幻境,他重複著過去的案件,隻為了能夠平複遺憾,而小昕,則是以和他共享身體的方式出現。
專家組討論後認為,因為陶昕的情況特殊,和主治醫生陶森存在血緣關係,所以陶森最好的介入方式就是以現實當中的真實身份去接觸二人,拖延移植體和本體意識排異的時間。
所以,這也是給他的機會。
陶森想,既然可以重新和小昕走過那一段路,那麽他一定要彌補小昕的遺憾,陪在她的身邊。
事實證明,即使已經能夠做出腦移植這樣精密的手術,人類對於意識的了解依舊隻是皮毛。
羅無辛的那場“幻夢”因為小昕的加入而增添了很多未知的部分,甚至陶森也沒想到,就像是他擔心小昕一樣,小昕也一樣擔心他會遭遇醫鬧,於是,意識融合之下,被醫鬧的醫生就變成了他。
痛感是由大腦反應的,即使是在意識中受傷,他也會有相應的痛覺,而如果刺激過大,陶森便會提前結束投射。
小昕和羅無辛意識融合的情況比他想的要好,以至於陶森在麵對他們的時候,甚至會忘卻刀傷,他熟練地根據意識的情況編造相應的“謊言”,就如同現實當中那個真正的陶醫生一樣,開始自然地介入了混合大腦的形成。
又是一個月過去了,副院長將他的手術量壓到了最低,但陶森的身體依舊因為巨大的投射量而不堪重負。
失眠,反胃,頭痛,反複地出血。
這些症狀漸漸找上門來,但陶森卻依舊雷打不動地進手術室,開會,總結,然後再進手術室。
他們開始碰到“異常”,接觸到兩人核心記憶的交叉區,紊亂便會發生,而陶森必須進行超時的手術,來確保他在兩人意識即將察覺到“不合理”時,替大腦圓謊。
投射到後遺症變得越來越劇烈,但混合大腦卻還沒有準備好,他不得不陪著將這出“戲”演下去,即便他的意識也開始出現問題。
大腦記住了他身體的異常情況,反應在投射過去的意識上,導致他反複流鼻血,並且即便是身處虛數,也仍然保持那種現實中的不適。
副院長開始建議他歇一歇再繼續下一個流程,畢竟再這麽下去,非但患者醒不過來,還可能折進去醫生。
而聞言,陶森卻隻是仿佛沒聽見一樣,喝下手中的葡萄糖衝劑。
“我得讓他醒過來,無論付出什麽。”
整整四個月,他麵無表情地重複這句話。
“隻有他醒了,小昕才算活著。”
第81章 番外手術刀 04
羅無辛醒來前的幾天,陶森已經幾乎無法區分夢境和現實了。
他投射的時間太長,幾乎每一次都在超時,有兩次甚至剛下手術台就被送去了急診,但陶森對此毫不在乎。
小昕即將消逝,一旦混合大腦徹底形成,那麽他就再也無法在羅無辛的意識裏見到自己的妹妹。
為此,陶森恨不得24小時都待在那裏,哪怕,小昕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少了,連羅無辛的意識都察覺到了這一點。
而他為他們留出了告別的時間。
最後一晚,他在羅無辛的“夢境”裏和妹妹完成了結局前的“交談”,而那明明是她意識因為激素分泌而回光返照的最後,但是陶昕卻隻是看著他,笑著說“無論哥哥做什麽,我最後都會原諒你”。
夢醒了,陶森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麽下的手術台。
許多護士從來沒有看過他流淚的樣子,給嚇得不敢上來扶他,陶森就那樣在手術室的地板上安靜地坐了三個小時,隨即麻木地站起身,去和同事開會。
異體意識消失意味著本體意識的獨立時機成熟,陶森比任何人都清楚,羅無辛要醒了。
整整三天,陶森沒能吃進一口正常的飯菜,全部的精神都是靠葡萄糖吊著,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勸他退縮,隨著第四個投射療程進行到尾聲,混合大腦已經基本形成,他們必須要抓住這個時機,一鼓作氣讓他醒過來。
淩晨三點,陶森在辦公室的沙發上短暫躺了幾個小時,雖說閉著眼,但卻毫無睡意,他的大腦在過度刺激下已經無法正常休眠了,如果要睡,就必須要鎮定劑。
副院長為了照顧他的身體,特意讓值班護士每過兩小時就來看一眼他的狀況,陶森有些哭笑不得,一時不知道他和羅無辛哪個才是病人。
而和日漸消瘦的陶森不同,羅無辛雖然依舊虛弱,但是身體指標相比於半年前已經大幅度地好轉,隨著開顱傷疤長好,每天都會來醫院探望羅家父母看著將要恢複的兒子,憔悴的臉上終於偶爾會露出淡淡的笑容。
然而,也隻有陶森知道,馬上他們將要經曆主手術以來最為凶險的時刻。
羅無辛是個警察,這也導致想要“欺騙”他的意識從根本上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更不要說投射本身就是一種相互影響的手術,就像是陶森無法控製他的意識“流鼻血”和“變得虛弱”,他也無法保證他的意識所構築的空間裏不存在任何可能會讓羅無辛察覺到移植手術存在的東西。
羅無辛正在慢慢察覺到“不合理”,同時,交叉的核心記憶也開始加劇紊亂,雖說,陶森即將完成最後的投射手術,但是,界上所謂成功的腦移植手術至今也不過隻有三例,就算是這方麵的專家,陶森也無法保證手術的成功性。
他能做的,隻是幫助混合大腦拖延到最後一刻。
幸好,羅無辛最終沒有讓他失望。
他確實是個堅韌的警察,或許小昕也是因為這樣才在認出羅無辛的第一時間就選擇了他作為自己的“保鏢”。
在十八年前,他們是一起共享那場“噩夢”的受害者,而十八年後,因為一場手術,他們徹底變成了一個人。
陶森無法形容他看到羅無辛清醒時的心情,他是世界上第四個做成腦移植手術的醫生,他很清楚,隨著混合大腦的形成,移植體會消失,但是……作為一個哥哥,他還是忍不住在羅無辛身上尋找那些小昕曾經存在過的證據。
消亡後的意識,究竟去了哪裏?
術後一星期,陶森時常隔著玻璃打量正在做檢查的羅無辛,他會在痛的時候蜷縮起腳,也會像是小昕一樣的走路偶爾跛腳……就像是羅無辛剛剛清醒時叫的那聲“哥哥”,陶森十分確定,小昕一定就在那裏。
也正因為如此,他發誓,無論這一次小昕能不能看到,他都絕不讓小昕失望。
即使丟了這份工作,他也要抓到那個凶手,去解開妹妹花了十八年都沒能幫他解開的心結。
在和羅無辛要求自己去當誘餌的時候,陶森覺得自己是瘋了,但是,卻又很痛快。
小昕是六顆石榴籽,她說過,她有一半在人間,還有一半在冥府。
那正好,如果他死了,他在那一邊也一定能見到小昕。
似是看出他的瘋狂,羅無辛聽完他的計劃,隻是冷靜地坐在輪椅上注視著他,忽然說道:“你妹妹希望你好好活著。”
陶森笑笑:“羅警官,共用身體的時間已經結束了,你現在可沒辦法代替我妹妹和我說話了。”
他們還是抓到了田莉,在被繩子勒得快要窒息的時候,陶森又想起了最後那一場投射,在激素的影響下,移植體的意識十分活躍,小昕在麵前雙眼發亮,就像是……還活著的時候一樣。
她說:“哥,之後我搬過來和你一起住吧,你現在這麽忙肯定不好好吃飯,我自己一個人在家,現在廚藝可好了。”
她說:“哥,之後我沒事的時候,就去你醫院坐著成嗎?你那邊嚴重的患者多,有的時候給你一嚇都直哭,我可以安慰安慰他們去。”
她還說:“哥,你放心吧,我是你妹妹,不管怎麽樣,我都會惦著你的。”
小昕,羅無辛說如果我死了,你會對我失望,這是真的嗎?
你一定還在他的大腦裏的某處存在著,所以這句話,也是你告訴他的,是不是?
窒息帶來的黑暗退去,陶森摸到了口袋裏的針管,恍惚間,他覺得那就是一把刀——就是這把刀,隔著門縫,刺中了小昕,奪走了他最後的親人。
而如今,拿著“刀”的人是他。
陶森用那雙拿手術刀的手猛的抓緊了脖子上的繩圈,他幾乎無法感知到,他用的力氣已經讓繩子勒進了他的皮肉,恍惚中,他眼前是小昕趴在很遠的玻璃上,遠遠對著他露出燦爛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