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反觀佛門,主旨卻在“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又雲:“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無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語出《壇經·行由品第一》)佛家修真,注重體悟自身,照見五蘊,“能以一般若而生八萬四千智慧”,就是這個道理。
佛道思想迥然而異,修習法門自然也是背道而馳,隻是數千年來各自守秘,不為人知。而此刻青雲門大竹峰上一個小小弟子張小凡,卻被此事搞得頭大無比。
“究竟哪樣是對的呢?”
張小凡跳下床來,在房內來回走個不停,隻覺得腦中一片混亂,胡思亂想,又不敢問人,最後隻得呆呆地坐在床邊,長歎一聲,作聲不得。
他本不是聰慧之人,出身農家,年紀又小,更無什麽見識決斷,這等大事他想來想去,徒勞半天,卻仍是想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到了最後,張小凡在心中對自己道:“算了,反正當初普智師父也沒說過這種情況,我兩樣一起修煉也就是了。”當下不再多想,心中反而一陣輕鬆,重新上床,打坐冥想,先行修煉太極玄清道去了。
隻是他想得容易,做起來卻完全是另一番光景。太極玄清道煉氣,要張開全身七竅毛孔,引天地靈氣入體沿經脈運行,以此鍛煉穩固身體元氣和內絡經脈;大梵般若卻要求入寂滅境界,閉塞全身意想行識,以己身為一世界,獨見自性,以深心真元固本培元。
兩套法門截然相反,卻弄得張小凡苦不堪言,在接下來的三個月中,他除了每日風雨無阻地上山砍竹外,便用心修煉這兩大法門。隻是他修練太極玄清道剛有小成,全身孔竅初開,靈氣入體,接下來的大梵般若卻又要強關上各處孔竅,入寂滅之境,不由得前頭努力,幾乎盡付流水。
三月之後,田不易一日忽來興致,前來探察張小凡修道情況,不料一問一試,差點將他氣個半死。以常識論,普通人修習太極玄清道,以第一層之粗淺,三個月後都當有小成,可以初步引天地靈氣入體,運行三到五個周天。不料張小凡資質之差,當真世所罕見。修煉了足足三個月,居然連全身孔竅也不能控製自如,至於引靈氣入體更是勉強,更不用說什麽運行幾個周天了。
田不易瞪大眼睛,滿臉怒容盯著張小凡,旁邊眾弟子都有同情之色,卻不敢出聲,本來宋大仁還想替張小凡說上兩句,但看自己教出的師弟居然練到如此地步,臉上無光,也是不敢說話。
至於田靈兒,則是笑嘻嘻地站在一旁,好奇地打量著張小凡,一臉看笑話的樣子。
張小凡滿臉羞愧,跪在田不易麵前,無地自容,心想不論師父如何責罵,都是應該的。不料等了半天,周圍師兄一聲不吭,連田不易也沒說一句話。他心中奇怪,偷偷抬眼看去,卻見田不易滿臉的怒氣,不知何時都化作失望之色,真是應了一句話:哀莫大於心死!
隻見田不易拂袖而起,搖了搖頭,移動他矮胖的身子,居然什麽也沒說,向著後堂走去。眾弟子麵麵相覷,不明所以。
宋大仁跟隨田不易最久,隱約知道田不易心中所想,猜到師父失望至極,怕是放棄了這個小師弟。這三個月來,張小凡除了修行功課,閑暇時忙前忙後,樂於助人,人也老實,眾人都很是喜歡他。山居寂寞,便是一向驕縱的田靈兒,突然間多了一個和自己年歲相近的玩伴,縱然表麵上時常嗬斥,心裏卻也是有幾分歡喜的。
宋大仁緊皺眉頭,上前扶起張小凡,道:“小師弟,師父隻是一時氣惱,不打緊的。隻要你勤加修習,遲早會得他老人家認可的。”
張小凡心中羞愧,連連點頭,自此越發努力。
他每日清晨與田靈兒一道上山砍竹,尋常弟子修習太極玄清道後三個月已可砍斷黑節竹,張小凡居然到半年之後才砍斷了第一根黑節竹。不過每日裏風雨無阻,他身子倒練得頗為壯實,至少上山再也不會氣喘如牛了。
而從那天開始,田不易便對張小凡不聞不問了。宋大仁開頭還問了他幾次修習情況,隻是時日越久,張小凡的進境卻仍然是慢得令人發指,到最後連宋大仁也灰了心,不再問他了。
張小凡自己倒不在意,自知資質不好,雖然有時也會想會不會是兩種法門一起修煉所致,但每念及此事,都會想起普智和尚的音容,心中一熱,便又堅持了下去。雖然這一路上練得是艱難無比,但他性子執著倔強,終究還是撐了下來。
他居處僻靜,白天修行太極玄清道,深夜再練大梵般若,如此時光悠悠,忽忽而過,不覺已過了三年。
而在這期間,張小凡也創下了青雲門建派以來的一項最差紀錄:他足足用了三年,也就是說花了三倍於普通人的時間,終於將太極玄清道玉清境的第一層修煉完成,可以將全身孔竅控製自如,引天地靈氣入體運行三十六周天。但為眾人所不知的是,他同時也經由修習大梵般若,在內氣控製上也是初窺門徑,打下了堅實基礎。
當張小凡怯生生地在一日晚飯時對眾人宣布時,青雲門大竹峰一脈眾弟子目瞪口呆,如見千年鐵樹開花,隨即眾人放聲大笑,宋大仁更把已長大不少的張小凡抱起拋到空中,連拋幾下,歡喜不已。
而坐在前頭的田不易冷眼相看,哼了一聲,低聲罵了一句:“白癡!”
這三年中,張小凡長成十四歲,因著每日砍竹的緣故,身子倒也壯實,雖比師姐田靈兒小了兩歲,個頭卻已是一般高。田靈兒則從十三歲的小女孩,長成了十六歲的女兒家,容貌更是豔麗,笑語之間,清麗秀美,越發出眾了。
田靈兒從來都覺得其他六位師兄大自己太多,老氣橫秋,平日裏便一向喜歡和這傻頭傻腦的師弟待在一塊。三年下來,倒是親密無間,不過一向都是田靈兒占了上風。
張小凡自感師姐的確比自己強上許多,雖然平日裏對自己指使呼喝,但自己偶爾被師兄戲弄,她卻都是第一個站出來打抱不平,為自己撐腰。
山居寂寞,卻也清靜,張小凡也曾問過幾次田不易和宋大仁關於草廟村慘案之事,但那事至今也毫無頭緒,時日一久,張小凡心中終於也慢慢淡了下來。
這日清晨,張小凡照例帶上柴刀,獨自一人走出屋子,向著後山走去。田靈兒在兩年前就已完成了砍竹功課,不再去了,所以這兩年來張小凡大都一人上山,不過田靈兒有時閑來無事,也跑上山來與他一起玩樂。
今天張小凡沒看見田靈兒的身影,也不在意,獨自上了山路,再過一個多月,他便也要結束這砍竹功課了。他現在每日已能砍斷兩根黑節竹,但仍是遠遜於田靈兒,當初田靈兒快結束時一日便可砍上十數根黑節竹。
一個月前,他終於修成了太極玄清道玉清境的第一層,隨之宋大仁傳了他第二層的訣竅。他修習了一個月,雖然比第一層深奧了許多,但不知怎的,他隱隱覺得,反而比第一層容易。比如,第一層要求控製全身孔竅,他足足練了三年才有小成,而第二層要求“化氣為精”,令引入體內的天地靈氣在經脈中化作精氣。按大師兄的說法,這比第一層難了不止十倍,但張小凡自覺竟是出乎意料地輕鬆。
究其根源,似乎與那套“大梵般若”有些關係,這三年來他每日修習大梵般若,從不間斷,內氣運行已然頗有火候,而精氣便屬內氣,有了那三年基礎,張小凡進步竟是極快。
隻是他卻不相信自己,當初旁人練了一年自己卻要練上三年,這次多半便是錯覺了。所以他也不在意,反正每日按時修習,也無人前來打擾過問。
第10章 幽穀
張小凡上得山來,來到那熟悉無比的竹林,但見滿山青翠,層層疊疊,山風過處,竹海起伏,如大海波濤,極為壯觀,心胸頓時為之一寬。
他深深吸了一口山間清新的空氣,活動一下身子,拿著柴刀走進了竹林。他此時去的地方已與三年前初來時不同,是在竹林最深處,那裏大竹林立,竹質也更是堅硬。
清晨淡淡的薄霧飄蕩在林間,宛若輕紗,小徑兩旁綠色的竹葉上,有晶瑩的露珠,美麗剔透。
走了一會兒,他便置身於綠色海洋中。這裏的黑節竹大都高聳,枝葉繁茂,直插雲天,光亮從枝葉縫隙間透了下來,在地上映出一片一片的陰影。張小凡左看右看,挑了一根大黑節竹,比畫一下,便舉刀欲砍。
“噗”的一聲悶響,張小凡隻覺得腦門一陣疼痛,是被一物砸中了額頭。他低頭一看,地上滾動著一枚鬆果。這裏前後左右都是黑節竹,竹筍倒有許多,但鬆果是決然沒有的。
他想了一下,嘴角露出一絲笑意,向四周看去,大聲道:“師姐,是你嗎?”
他的聲音在竹林間遠遠傳了開去,半晌卻無人回答。張小凡知道師姐一向調皮愛捉弄人,正要再喊,忽然間腦門又是一痛,疼痛至極,居然又被一枚鬆果扔中,而頭頂上方,也傳來了“吱吱吱吱”的尖叫聲。
張小凡忍痛抬頭看去,隻見在這棵黑節竹上,不知何時趴著一隻灰毛猴子,手中抓著幾枚鬆果,尾巴倒懸在竹枝上,“吱吱吱吱”尖聲笑著,大有幸災樂禍的樣子。
張小凡呆了一下,這三年來他從未在竹林中見過猴子,而且大竹峰上幾乎都是竹林,隻有山陰處深穀裏有一片鬆柏野林,看來這猴子是在那裏生活的,今日不知怎麽跑上山來了。
大竹峰挺拔險峻,雖沒有通天峰高過雲天,卻也直入雲海,從山腳往上攀登,幾乎無路可行,青雲門中弟子多是禦空來去。
張小凡修為粗淺,除了每日砍竹,日常也曾聽師兄們談論過,大竹峰後山深穀中鬆柏野樹成林,幽深難測,人跡罕至。當年大竹峰一脈的祖師也曾有人禦劍去深穀探查過,但那裏隻是原始森林,無甚奇異之處,倒是有不少猛獸、毒蟲,但也從不出穀,所以這些年來也相安無事。
他正想著,忽見那猴子手一抬,他心中一跳,連忙移開,果然又是一枚鬆果砸了下來,若不躲閃,又要遭罪。
那灰猴見他閃了開去,尖叫兩聲,麵有怒容,倒似乎責怪張小凡躲開一樣。
張小凡衝著那猴子做了個鬼臉,不去理它,走了開去,心想這猴子居然以砸人為樂,倒也少見,真是無知畜生。他走了兩步,忽聽耳後風聲響起,躲閃不及,“噗”的一聲,後腦勺又被堅硬鬆果砸中,這一下力道不輕,張小凡隻覺得眼前一黑,忍不住叫了一聲。
隻見那猴子在竹枝上拍掌大笑,晃來晃去,大是歡喜。張小凡心中大怒,衝過去猛搖竹子,偌大一根黑節竹被他搖得左右亂擺,但那灰猴隻用尾巴纏在竹幹上,任他擺來擺去,全然不懼,反而“吱吱吱”笑個不停。
張小凡見奈何不了那隻猴子,心中更是惱火,拔出柴刀狠砍竹子。那猴子也不害怕,隻在竹子上饒有興趣地看著他。
張小凡砍得滿頭是汗,好不容易砍了七八分,眼看成功在即,忽聽竹上一聲尖叫,抬頭看去,隻見那隻灰猴尾巴一蕩,身子飛起,居然跳到了旁邊另一棵黑節竹上,然後“啪”的一聲,又扔了一枚鬆果下來。
張小凡大怒,也不管那猴子聽不聽得明白,指著它大聲道:“有種你就下來!”
灰猴抓了抓腦袋,歪著頭想了一會,估計還是不明白什麽是有種沒種,隻是放聲大笑,衝著張小凡大做鬼臉。
張小凡被它氣得半死,卻又無可奈何。這一日他勉勉強強完成了功課,但腦袋上卻被那猴子砸了七八下,疼痛不已。
張小凡滿心怒火,恨恨地下山,不去理那猴子。不料猴子玩上了癮,連著幾日清晨都在竹林中相候,一旦張小凡前來砍竹,便以鬆果砸他為樂,看著張小凡惱火的樣子,極是高興。
這一日晚飯前,田靈兒把張小凡拉到一邊,偷偷問道:“小凡,你頭怎麽了?”
張小凡連日來被那灰猴欺負,頭上被砸得青一塊紫一塊,疼痛不已,隻是他自覺被一隻猴子戲耍很是丟臉,便對誰也沒說,這時聽師姐問起,遲疑了一下,終於還是告訴了她。
田靈兒紅唇一扁,不由得笑了出來,臉頰現出兩個小小酒窩,當真是秀美逼人。張小凡臉上莫名一熱,低下頭去。
田靈兒大大咧咧地拍了一下張小凡的肩膀,道:“放心吧,小師弟,這些天娘要我多入太極洞中修習,準備兩年後的七脈會武,沒想到卻讓你被一隻猴子欺負了。你別擔心,明日我就陪你上山,教訓教訓那隻壞猴子。”
她口吻老氣橫秋,倒有幾分哄小孩的意思,不過張小凡自小聽慣了,苦笑一聲,也不在意。
第二天清晨,田靈兒果然早起,與張小凡一道上了後山。
山間涼風,徐徐吹來,田靈兒身上一襲紅衣,一如當年她初次與張小凡上山砍竹的模樣,在前頭蹦跳著走路。張小凡跟在後頭,看前方那個美麗女孩,便如一朵紅雲一般,在山間輕輕飄動,隨著山風,似乎還隱隱有淡淡幽香傳來。
他心中一陣恍惚,忽然間生出了一種如果就這般永遠走下去的感覺。
他正想得出神,田靈兒卻已走得遠了,回頭一望,大聲喊道:“小凡,你怎麽那麽慢啊!”
張小凡驚醒,臉上一紅,不敢再多想,連忙快步追了上去。
他二人來到竹林前,田靈兒對張小凡道:“小凡,你先一個人進去,我在後頭跟著。”
張小凡點了點頭,拿著柴刀走了進去,走了幾步,忽然想起要對田靈兒叮囑兩句小心,轉身看去,卻已不見了她的蹤影。
他呆了一下,心中莫名其妙泛起一陣惘然,隨即甩了甩頭,拋開那些無聊的念頭,向著竹林深處走去。到了目的地,林間一片寂靜。張小凡舉目四望,居然找不到那隻灰毛猴子。他心下嘀咕:怕不是那隻猴子通了靈性,料到他今日找來了幫手,不敢來了。
他心中想著,向四處張望,但找不到那隻猴子的蹤影,也是枉然,隻得走到一棵黑節竹旁,作勢欲砍。
“吱吱吱”,突然,頭頂響起了熟悉的尖叫聲。
張小凡立即條件反射般地跳開,但覺頭頂一疼,卻是來不及了,被一枚鬆果砸了個正著,好不疼痛。張小凡抬頭看去,隻見那隻灰猴如往常一樣,倒掛在竹枝上,笑個不停。
他心中一陣欣喜,跳起來指著猴子大笑道:“哈哈,你終於來了!”
他聲音不響,那猴子卻被他嚇了一大跳,心想這人平日裏被砸了總是暴跳如雷,火冒三丈,怎麽今日反而歡喜不已,難道被我砸了幾日,居然上癮了,不砸便不舒服,砸疼了反而高興?
正在此時,竹林間忽然紅影一閃,田靈兒踏在“琥珀朱綾”之上,禦空而來,疾如閃電,五指成爪,向那猴子抓去。
不料那猴子極是機靈,眼角一瞄,立刻反應過來,纏在竹枝上的尾巴立刻鬆開,整個身子掉了下去。田靈兒將它前後左右逃竄的方位都算好了方才追擊,卻沒料到灰猴居然掉了下去,不禁怔了一下,抓了個空。
張小凡在地下作勢欲動,卻見半空中那猴子輕舒猴臂,抓著旁邊一根竹子,立即攀了上去,然後毫不遲疑停留,似是知道上方那紅衣女子厲害,立刻搖擺跳動,從一根竹子晃到另一根竹子再到下一根竹子,意圖逃之夭夭。
田靈兒好勝心起,在半空中喊了一聲:“追!”左手一引,“琥珀朱綾”破空而去,張小凡在地上邁開腳步就跑,大步追去。
若在空地之上,以“琥珀朱綾”之快,不消片刻田靈兒便能捉住那隻灰猴,但如今在密林中,卻大是礙事。那灰猴極是聰明,從不直線逃跑,在林間左蕩右晃,彎來折去,向前奔逃。田靈兒一邊要注意猴子蹤跡,一邊還得提防迎麵而來無處不在的黑節竹,大是麻煩。至於張小凡則隻有在地上追著幹著急,跑來跑去的幫不上忙。
兩人一猴如此一路追跑,在那灰猴“吱吱吱吱”的尖叫聲中,也不知追了多久,張小凡呼吸漸重,已感疲乏,料想已追出了很遠。
但見眼前青翠竹林,卻似無窮無盡,一層一層迎麵而來,仿佛永無止境。張小凡口幹舌燥,忽見前麵灰影一閃,竟直直掉了下來。他大喜過望,頓時來了精神,一股勁衝了上去,便在此刻,上方田靈兒忽然一聲急喊:“小心!”
在張小凡麵前,霍然出現了一道懸崖,張小凡連忙收腳,險些摔了下去。他定了定神,卻見懸崖下一個深穀,穀中遠處有濃霧彌漫,看不清楚,而近處穀壁上便不再是黑節竹,而是各種雜木野樹,鬆柏居多,原來他們竟已追到了後山極遠處的那個幽穀。
張小凡眼見灰猴落了下去,在空中故技重施,抓著樹枝,身子一蕩一飄,便化去下墜之力,向前逃去。
他正著急處,忽聽破空之聲傳來,抬頭隻見田靈兒紅衣飄飄,禦空而來,向他伸出一隻玉也似的手,叫道:“上來。”
張小凡來不及多想,伸出手便抓住田靈兒,田靈兒用力一拉,將他拉到朱綾之上,“琥珀朱綾”頓時沉了一下,但馬上恢複原狀。
張小凡頭一次有此經曆,手足無措,田靈兒把他拉到身後,嗔道:“抱住我的腰,快。”
張小凡依言抱住,田靈兒便急不可待引綾飛去,紅影掠過,兩人禦著“琥珀朱綾”,直衝入深穀,向著那隻灰猴身影追去。
風聲凜冽,張小凡但覺呼呼直響,幾乎連眼睛都睜不開了,偏偏腳下那“琥珀朱綾”似軟非軟,讓人總覺得不小心就要掉下去一般,很是提心吊膽。
他心中害怕,不由得又抱田靈兒緊了些,隻覺紅衣如雲,飄在眼前,師姐背影也如九天仙子一般,清麗無比,更有淡淡幽香,飄入鼻中,他心中一陣歡喜,當真希望這時光不再流逝最好。
田靈兒哪裏想到身後那小男孩諸般怪想,全副心思都在前頭那隻灰猴身上。她平日深受父母和各位師兄寵愛誇獎,性子驕傲,如今追不上一隻猴子,那是斷斷不可接受的。
於是深穀之中,樹影之間,但見灰影在前,紅影緊追,繞來晃去,追逐奔跑。
如此又追了小半個時辰,那隻灰猴不知是什麽異種,跑了這麽長時間後竟然全無疲憊之意,依然逃竄得飛快。不過田靈兒也漸漸熟悉了林間穿梭的方法,眼看便越追越近。
灰猴一路逃向幽穀深處,張小凡從田靈兒身後向前望去,但見前頭樹木漸稀,光亮透了進來,隱約是片空地,似乎還有水聲。這時灰猴的尖叫聲越發急促,似是想不到這兩人追了半天仍不放棄,但後無退路,隻得拚命向前逃去。
過不多久,眼前豁然開朗,前方果然是一片開闊空地,地上有許多碎石,中間有一處碧綠水潭,水波蕩漾,向西流去。那灰猴逃到這裏,很明顯地猶豫了一下,但身後破空之聲眨眼即至。猴子口中吱吱亂叫,不得已隻得落到地上,又向前跑去。但不知為何,它步伐卻變得慢了下來,不太像是逃命了,說是散步還差不多。饒是如此,它仍是一步一步向前挪去。
張小凡看在眼裏,心中奇怪,但田靈兒一邊要快速躲避障礙,一邊要注意猴子的蹤跡,全副心思都高度集中,哪裏想得了這許多。眼見灰猴就在眼前,大喜過望,一聲嗬斥,驅綾直入,衝入空地之中,向那灰猴撲去。
眼看便要抓到猴子,張小凡忽然腦中“轟”的一聲,身子不由自主地搖晃了兩下,一股惡心欲吐的感覺從五髒泛起,直衝腦門,片刻間全身都抖了起來。張小凡大吃一驚,不知所措,正在這時,他胸口忽然一熱,一股暖氣散發開來,護住心脈,隨即抵消了那股惡心之感。
張小凡下意識地向胸口看去,覺出那股暖氣出自普智送他的那顆深紫色的珠子。與此同時,前頭的田靈兒身體忽然抖了兩下,身子一軟,竟是跌了下去。
他二人本在半空中,田靈兒一旦失控,“琥珀朱綾”立刻停下,兩人登時便從半空摔了下來。
張小凡在地下滾了幾滾,大是疼痛,但他顧不上這麽多,還沒站起就連忙大聲喊道:“師姐,師姐,你沒事吧?”
但見田靈兒撲倒前方,一動不動,臉色煞白,冷汗滿額,已經昏了過去。
佛道思想迥然而異,修習法門自然也是背道而馳,隻是數千年來各自守秘,不為人知。而此刻青雲門大竹峰上一個小小弟子張小凡,卻被此事搞得頭大無比。
“究竟哪樣是對的呢?”
張小凡跳下床來,在房內來回走個不停,隻覺得腦中一片混亂,胡思亂想,又不敢問人,最後隻得呆呆地坐在床邊,長歎一聲,作聲不得。
他本不是聰慧之人,出身農家,年紀又小,更無什麽見識決斷,這等大事他想來想去,徒勞半天,卻仍是想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到了最後,張小凡在心中對自己道:“算了,反正當初普智師父也沒說過這種情況,我兩樣一起修煉也就是了。”當下不再多想,心中反而一陣輕鬆,重新上床,打坐冥想,先行修煉太極玄清道去了。
隻是他想得容易,做起來卻完全是另一番光景。太極玄清道煉氣,要張開全身七竅毛孔,引天地靈氣入體沿經脈運行,以此鍛煉穩固身體元氣和內絡經脈;大梵般若卻要求入寂滅境界,閉塞全身意想行識,以己身為一世界,獨見自性,以深心真元固本培元。
兩套法門截然相反,卻弄得張小凡苦不堪言,在接下來的三個月中,他除了每日風雨無阻地上山砍竹外,便用心修煉這兩大法門。隻是他修練太極玄清道剛有小成,全身孔竅初開,靈氣入體,接下來的大梵般若卻又要強關上各處孔竅,入寂滅之境,不由得前頭努力,幾乎盡付流水。
三月之後,田不易一日忽來興致,前來探察張小凡修道情況,不料一問一試,差點將他氣個半死。以常識論,普通人修習太極玄清道,以第一層之粗淺,三個月後都當有小成,可以初步引天地靈氣入體,運行三到五個周天。不料張小凡資質之差,當真世所罕見。修煉了足足三個月,居然連全身孔竅也不能控製自如,至於引靈氣入體更是勉強,更不用說什麽運行幾個周天了。
田不易瞪大眼睛,滿臉怒容盯著張小凡,旁邊眾弟子都有同情之色,卻不敢出聲,本來宋大仁還想替張小凡說上兩句,但看自己教出的師弟居然練到如此地步,臉上無光,也是不敢說話。
至於田靈兒,則是笑嘻嘻地站在一旁,好奇地打量著張小凡,一臉看笑話的樣子。
張小凡滿臉羞愧,跪在田不易麵前,無地自容,心想不論師父如何責罵,都是應該的。不料等了半天,周圍師兄一聲不吭,連田不易也沒說一句話。他心中奇怪,偷偷抬眼看去,卻見田不易滿臉的怒氣,不知何時都化作失望之色,真是應了一句話:哀莫大於心死!
隻見田不易拂袖而起,搖了搖頭,移動他矮胖的身子,居然什麽也沒說,向著後堂走去。眾弟子麵麵相覷,不明所以。
宋大仁跟隨田不易最久,隱約知道田不易心中所想,猜到師父失望至極,怕是放棄了這個小師弟。這三個月來,張小凡除了修行功課,閑暇時忙前忙後,樂於助人,人也老實,眾人都很是喜歡他。山居寂寞,便是一向驕縱的田靈兒,突然間多了一個和自己年歲相近的玩伴,縱然表麵上時常嗬斥,心裏卻也是有幾分歡喜的。
宋大仁緊皺眉頭,上前扶起張小凡,道:“小師弟,師父隻是一時氣惱,不打緊的。隻要你勤加修習,遲早會得他老人家認可的。”
張小凡心中羞愧,連連點頭,自此越發努力。
他每日清晨與田靈兒一道上山砍竹,尋常弟子修習太極玄清道後三個月已可砍斷黑節竹,張小凡居然到半年之後才砍斷了第一根黑節竹。不過每日裏風雨無阻,他身子倒練得頗為壯實,至少上山再也不會氣喘如牛了。
而從那天開始,田不易便對張小凡不聞不問了。宋大仁開頭還問了他幾次修習情況,隻是時日越久,張小凡的進境卻仍然是慢得令人發指,到最後連宋大仁也灰了心,不再問他了。
張小凡自己倒不在意,自知資質不好,雖然有時也會想會不會是兩種法門一起修煉所致,但每念及此事,都會想起普智和尚的音容,心中一熱,便又堅持了下去。雖然這一路上練得是艱難無比,但他性子執著倔強,終究還是撐了下來。
他居處僻靜,白天修行太極玄清道,深夜再練大梵般若,如此時光悠悠,忽忽而過,不覺已過了三年。
而在這期間,張小凡也創下了青雲門建派以來的一項最差紀錄:他足足用了三年,也就是說花了三倍於普通人的時間,終於將太極玄清道玉清境的第一層修煉完成,可以將全身孔竅控製自如,引天地靈氣入體運行三十六周天。但為眾人所不知的是,他同時也經由修習大梵般若,在內氣控製上也是初窺門徑,打下了堅實基礎。
當張小凡怯生生地在一日晚飯時對眾人宣布時,青雲門大竹峰一脈眾弟子目瞪口呆,如見千年鐵樹開花,隨即眾人放聲大笑,宋大仁更把已長大不少的張小凡抱起拋到空中,連拋幾下,歡喜不已。
而坐在前頭的田不易冷眼相看,哼了一聲,低聲罵了一句:“白癡!”
這三年中,張小凡長成十四歲,因著每日砍竹的緣故,身子倒也壯實,雖比師姐田靈兒小了兩歲,個頭卻已是一般高。田靈兒則從十三歲的小女孩,長成了十六歲的女兒家,容貌更是豔麗,笑語之間,清麗秀美,越發出眾了。
田靈兒從來都覺得其他六位師兄大自己太多,老氣橫秋,平日裏便一向喜歡和這傻頭傻腦的師弟待在一塊。三年下來,倒是親密無間,不過一向都是田靈兒占了上風。
張小凡自感師姐的確比自己強上許多,雖然平日裏對自己指使呼喝,但自己偶爾被師兄戲弄,她卻都是第一個站出來打抱不平,為自己撐腰。
山居寂寞,卻也清靜,張小凡也曾問過幾次田不易和宋大仁關於草廟村慘案之事,但那事至今也毫無頭緒,時日一久,張小凡心中終於也慢慢淡了下來。
這日清晨,張小凡照例帶上柴刀,獨自一人走出屋子,向著後山走去。田靈兒在兩年前就已完成了砍竹功課,不再去了,所以這兩年來張小凡大都一人上山,不過田靈兒有時閑來無事,也跑上山來與他一起玩樂。
今天張小凡沒看見田靈兒的身影,也不在意,獨自上了山路,再過一個多月,他便也要結束這砍竹功課了。他現在每日已能砍斷兩根黑節竹,但仍是遠遜於田靈兒,當初田靈兒快結束時一日便可砍上十數根黑節竹。
一個月前,他終於修成了太極玄清道玉清境的第一層,隨之宋大仁傳了他第二層的訣竅。他修習了一個月,雖然比第一層深奧了許多,但不知怎的,他隱隱覺得,反而比第一層容易。比如,第一層要求控製全身孔竅,他足足練了三年才有小成,而第二層要求“化氣為精”,令引入體內的天地靈氣在經脈中化作精氣。按大師兄的說法,這比第一層難了不止十倍,但張小凡自覺竟是出乎意料地輕鬆。
究其根源,似乎與那套“大梵般若”有些關係,這三年來他每日修習大梵般若,從不間斷,內氣運行已然頗有火候,而精氣便屬內氣,有了那三年基礎,張小凡進步竟是極快。
隻是他卻不相信自己,當初旁人練了一年自己卻要練上三年,這次多半便是錯覺了。所以他也不在意,反正每日按時修習,也無人前來打擾過問。
第10章 幽穀
張小凡上得山來,來到那熟悉無比的竹林,但見滿山青翠,層層疊疊,山風過處,竹海起伏,如大海波濤,極為壯觀,心胸頓時為之一寬。
他深深吸了一口山間清新的空氣,活動一下身子,拿著柴刀走進了竹林。他此時去的地方已與三年前初來時不同,是在竹林最深處,那裏大竹林立,竹質也更是堅硬。
清晨淡淡的薄霧飄蕩在林間,宛若輕紗,小徑兩旁綠色的竹葉上,有晶瑩的露珠,美麗剔透。
走了一會兒,他便置身於綠色海洋中。這裏的黑節竹大都高聳,枝葉繁茂,直插雲天,光亮從枝葉縫隙間透了下來,在地上映出一片一片的陰影。張小凡左看右看,挑了一根大黑節竹,比畫一下,便舉刀欲砍。
“噗”的一聲悶響,張小凡隻覺得腦門一陣疼痛,是被一物砸中了額頭。他低頭一看,地上滾動著一枚鬆果。這裏前後左右都是黑節竹,竹筍倒有許多,但鬆果是決然沒有的。
他想了一下,嘴角露出一絲笑意,向四周看去,大聲道:“師姐,是你嗎?”
他的聲音在竹林間遠遠傳了開去,半晌卻無人回答。張小凡知道師姐一向調皮愛捉弄人,正要再喊,忽然間腦門又是一痛,疼痛至極,居然又被一枚鬆果扔中,而頭頂上方,也傳來了“吱吱吱吱”的尖叫聲。
張小凡忍痛抬頭看去,隻見在這棵黑節竹上,不知何時趴著一隻灰毛猴子,手中抓著幾枚鬆果,尾巴倒懸在竹枝上,“吱吱吱吱”尖聲笑著,大有幸災樂禍的樣子。
張小凡呆了一下,這三年來他從未在竹林中見過猴子,而且大竹峰上幾乎都是竹林,隻有山陰處深穀裏有一片鬆柏野林,看來這猴子是在那裏生活的,今日不知怎麽跑上山來了。
大竹峰挺拔險峻,雖沒有通天峰高過雲天,卻也直入雲海,從山腳往上攀登,幾乎無路可行,青雲門中弟子多是禦空來去。
張小凡修為粗淺,除了每日砍竹,日常也曾聽師兄們談論過,大竹峰後山深穀中鬆柏野樹成林,幽深難測,人跡罕至。當年大竹峰一脈的祖師也曾有人禦劍去深穀探查過,但那裏隻是原始森林,無甚奇異之處,倒是有不少猛獸、毒蟲,但也從不出穀,所以這些年來也相安無事。
他正想著,忽見那猴子手一抬,他心中一跳,連忙移開,果然又是一枚鬆果砸了下來,若不躲閃,又要遭罪。
那灰猴見他閃了開去,尖叫兩聲,麵有怒容,倒似乎責怪張小凡躲開一樣。
張小凡衝著那猴子做了個鬼臉,不去理它,走了開去,心想這猴子居然以砸人為樂,倒也少見,真是無知畜生。他走了兩步,忽聽耳後風聲響起,躲閃不及,“噗”的一聲,後腦勺又被堅硬鬆果砸中,這一下力道不輕,張小凡隻覺得眼前一黑,忍不住叫了一聲。
隻見那猴子在竹枝上拍掌大笑,晃來晃去,大是歡喜。張小凡心中大怒,衝過去猛搖竹子,偌大一根黑節竹被他搖得左右亂擺,但那灰猴隻用尾巴纏在竹幹上,任他擺來擺去,全然不懼,反而“吱吱吱”笑個不停。
張小凡見奈何不了那隻猴子,心中更是惱火,拔出柴刀狠砍竹子。那猴子也不害怕,隻在竹子上饒有興趣地看著他。
張小凡砍得滿頭是汗,好不容易砍了七八分,眼看成功在即,忽聽竹上一聲尖叫,抬頭看去,隻見那隻灰猴尾巴一蕩,身子飛起,居然跳到了旁邊另一棵黑節竹上,然後“啪”的一聲,又扔了一枚鬆果下來。
張小凡大怒,也不管那猴子聽不聽得明白,指著它大聲道:“有種你就下來!”
灰猴抓了抓腦袋,歪著頭想了一會,估計還是不明白什麽是有種沒種,隻是放聲大笑,衝著張小凡大做鬼臉。
張小凡被它氣得半死,卻又無可奈何。這一日他勉勉強強完成了功課,但腦袋上卻被那猴子砸了七八下,疼痛不已。
張小凡滿心怒火,恨恨地下山,不去理那猴子。不料猴子玩上了癮,連著幾日清晨都在竹林中相候,一旦張小凡前來砍竹,便以鬆果砸他為樂,看著張小凡惱火的樣子,極是高興。
這一日晚飯前,田靈兒把張小凡拉到一邊,偷偷問道:“小凡,你頭怎麽了?”
張小凡連日來被那灰猴欺負,頭上被砸得青一塊紫一塊,疼痛不已,隻是他自覺被一隻猴子戲耍很是丟臉,便對誰也沒說,這時聽師姐問起,遲疑了一下,終於還是告訴了她。
田靈兒紅唇一扁,不由得笑了出來,臉頰現出兩個小小酒窩,當真是秀美逼人。張小凡臉上莫名一熱,低下頭去。
田靈兒大大咧咧地拍了一下張小凡的肩膀,道:“放心吧,小師弟,這些天娘要我多入太極洞中修習,準備兩年後的七脈會武,沒想到卻讓你被一隻猴子欺負了。你別擔心,明日我就陪你上山,教訓教訓那隻壞猴子。”
她口吻老氣橫秋,倒有幾分哄小孩的意思,不過張小凡自小聽慣了,苦笑一聲,也不在意。
第二天清晨,田靈兒果然早起,與張小凡一道上了後山。
山間涼風,徐徐吹來,田靈兒身上一襲紅衣,一如當年她初次與張小凡上山砍竹的模樣,在前頭蹦跳著走路。張小凡跟在後頭,看前方那個美麗女孩,便如一朵紅雲一般,在山間輕輕飄動,隨著山風,似乎還隱隱有淡淡幽香傳來。
他心中一陣恍惚,忽然間生出了一種如果就這般永遠走下去的感覺。
他正想得出神,田靈兒卻已走得遠了,回頭一望,大聲喊道:“小凡,你怎麽那麽慢啊!”
張小凡驚醒,臉上一紅,不敢再多想,連忙快步追了上去。
他二人來到竹林前,田靈兒對張小凡道:“小凡,你先一個人進去,我在後頭跟著。”
張小凡點了點頭,拿著柴刀走了進去,走了幾步,忽然想起要對田靈兒叮囑兩句小心,轉身看去,卻已不見了她的蹤影。
他呆了一下,心中莫名其妙泛起一陣惘然,隨即甩了甩頭,拋開那些無聊的念頭,向著竹林深處走去。到了目的地,林間一片寂靜。張小凡舉目四望,居然找不到那隻灰毛猴子。他心下嘀咕:怕不是那隻猴子通了靈性,料到他今日找來了幫手,不敢來了。
他心中想著,向四處張望,但找不到那隻猴子的蹤影,也是枉然,隻得走到一棵黑節竹旁,作勢欲砍。
“吱吱吱”,突然,頭頂響起了熟悉的尖叫聲。
張小凡立即條件反射般地跳開,但覺頭頂一疼,卻是來不及了,被一枚鬆果砸了個正著,好不疼痛。張小凡抬頭看去,隻見那隻灰猴如往常一樣,倒掛在竹枝上,笑個不停。
他心中一陣欣喜,跳起來指著猴子大笑道:“哈哈,你終於來了!”
他聲音不響,那猴子卻被他嚇了一大跳,心想這人平日裏被砸了總是暴跳如雷,火冒三丈,怎麽今日反而歡喜不已,難道被我砸了幾日,居然上癮了,不砸便不舒服,砸疼了反而高興?
正在此時,竹林間忽然紅影一閃,田靈兒踏在“琥珀朱綾”之上,禦空而來,疾如閃電,五指成爪,向那猴子抓去。
不料那猴子極是機靈,眼角一瞄,立刻反應過來,纏在竹枝上的尾巴立刻鬆開,整個身子掉了下去。田靈兒將它前後左右逃竄的方位都算好了方才追擊,卻沒料到灰猴居然掉了下去,不禁怔了一下,抓了個空。
張小凡在地下作勢欲動,卻見半空中那猴子輕舒猴臂,抓著旁邊一根竹子,立即攀了上去,然後毫不遲疑停留,似是知道上方那紅衣女子厲害,立刻搖擺跳動,從一根竹子晃到另一根竹子再到下一根竹子,意圖逃之夭夭。
田靈兒好勝心起,在半空中喊了一聲:“追!”左手一引,“琥珀朱綾”破空而去,張小凡在地上邁開腳步就跑,大步追去。
若在空地之上,以“琥珀朱綾”之快,不消片刻田靈兒便能捉住那隻灰猴,但如今在密林中,卻大是礙事。那灰猴極是聰明,從不直線逃跑,在林間左蕩右晃,彎來折去,向前奔逃。田靈兒一邊要注意猴子蹤跡,一邊還得提防迎麵而來無處不在的黑節竹,大是麻煩。至於張小凡則隻有在地上追著幹著急,跑來跑去的幫不上忙。
兩人一猴如此一路追跑,在那灰猴“吱吱吱吱”的尖叫聲中,也不知追了多久,張小凡呼吸漸重,已感疲乏,料想已追出了很遠。
但見眼前青翠竹林,卻似無窮無盡,一層一層迎麵而來,仿佛永無止境。張小凡口幹舌燥,忽見前麵灰影一閃,竟直直掉了下來。他大喜過望,頓時來了精神,一股勁衝了上去,便在此刻,上方田靈兒忽然一聲急喊:“小心!”
在張小凡麵前,霍然出現了一道懸崖,張小凡連忙收腳,險些摔了下去。他定了定神,卻見懸崖下一個深穀,穀中遠處有濃霧彌漫,看不清楚,而近處穀壁上便不再是黑節竹,而是各種雜木野樹,鬆柏居多,原來他們竟已追到了後山極遠處的那個幽穀。
張小凡眼見灰猴落了下去,在空中故技重施,抓著樹枝,身子一蕩一飄,便化去下墜之力,向前逃去。
他正著急處,忽聽破空之聲傳來,抬頭隻見田靈兒紅衣飄飄,禦空而來,向他伸出一隻玉也似的手,叫道:“上來。”
張小凡來不及多想,伸出手便抓住田靈兒,田靈兒用力一拉,將他拉到朱綾之上,“琥珀朱綾”頓時沉了一下,但馬上恢複原狀。
張小凡頭一次有此經曆,手足無措,田靈兒把他拉到身後,嗔道:“抱住我的腰,快。”
張小凡依言抱住,田靈兒便急不可待引綾飛去,紅影掠過,兩人禦著“琥珀朱綾”,直衝入深穀,向著那隻灰猴身影追去。
風聲凜冽,張小凡但覺呼呼直響,幾乎連眼睛都睜不開了,偏偏腳下那“琥珀朱綾”似軟非軟,讓人總覺得不小心就要掉下去一般,很是提心吊膽。
他心中害怕,不由得又抱田靈兒緊了些,隻覺紅衣如雲,飄在眼前,師姐背影也如九天仙子一般,清麗無比,更有淡淡幽香,飄入鼻中,他心中一陣歡喜,當真希望這時光不再流逝最好。
田靈兒哪裏想到身後那小男孩諸般怪想,全副心思都在前頭那隻灰猴身上。她平日深受父母和各位師兄寵愛誇獎,性子驕傲,如今追不上一隻猴子,那是斷斷不可接受的。
於是深穀之中,樹影之間,但見灰影在前,紅影緊追,繞來晃去,追逐奔跑。
如此又追了小半個時辰,那隻灰猴不知是什麽異種,跑了這麽長時間後竟然全無疲憊之意,依然逃竄得飛快。不過田靈兒也漸漸熟悉了林間穿梭的方法,眼看便越追越近。
灰猴一路逃向幽穀深處,張小凡從田靈兒身後向前望去,但見前頭樹木漸稀,光亮透了進來,隱約是片空地,似乎還有水聲。這時灰猴的尖叫聲越發急促,似是想不到這兩人追了半天仍不放棄,但後無退路,隻得拚命向前逃去。
過不多久,眼前豁然開朗,前方果然是一片開闊空地,地上有許多碎石,中間有一處碧綠水潭,水波蕩漾,向西流去。那灰猴逃到這裏,很明顯地猶豫了一下,但身後破空之聲眨眼即至。猴子口中吱吱亂叫,不得已隻得落到地上,又向前跑去。但不知為何,它步伐卻變得慢了下來,不太像是逃命了,說是散步還差不多。饒是如此,它仍是一步一步向前挪去。
張小凡看在眼裏,心中奇怪,但田靈兒一邊要快速躲避障礙,一邊要注意猴子的蹤跡,全副心思都高度集中,哪裏想得了這許多。眼見灰猴就在眼前,大喜過望,一聲嗬斥,驅綾直入,衝入空地之中,向那灰猴撲去。
眼看便要抓到猴子,張小凡忽然腦中“轟”的一聲,身子不由自主地搖晃了兩下,一股惡心欲吐的感覺從五髒泛起,直衝腦門,片刻間全身都抖了起來。張小凡大吃一驚,不知所措,正在這時,他胸口忽然一熱,一股暖氣散發開來,護住心脈,隨即抵消了那股惡心之感。
張小凡下意識地向胸口看去,覺出那股暖氣出自普智送他的那顆深紫色的珠子。與此同時,前頭的田靈兒身體忽然抖了兩下,身子一軟,竟是跌了下去。
他二人本在半空中,田靈兒一旦失控,“琥珀朱綾”立刻停下,兩人登時便從半空摔了下來。
張小凡在地下滾了幾滾,大是疼痛,但他顧不上這麽多,還沒站起就連忙大聲喊道:“師姐,師姐,你沒事吧?”
但見田靈兒撲倒前方,一動不動,臉色煞白,冷汗滿額,已經昏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