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她走出了這間石室。
……
張小凡剛才進去的左手邊的隧道,比碧瑤進的右手邊那條路要長得多了,碧瑤走了好一會兒才看到了光線亮起,但裏麵情況卻還是看不清楚。裏麵什麽動靜也沒有,她心裏卻有了一絲隱隱的擔憂,這魔教中古怪殘忍的東西極多,詭異難測,會不會……
她下意識地加快了腳步,走入了那間石室之中,仔細一看,這才放下心來,隻見張小凡正站在石室之中,看著石壁之上,怔怔出神。
碧瑤鬆了一口氣,這才仔細觀察這間石室,隻見這石室比剛才她到的那個石室大了不少,卻是空空如也,但在石室堅硬的石壁之上,卻刻著密密麻麻的石刻文字,張小凡此刻緊皺眉頭看著的,便正是這些東西了。
碧瑤皺了皺眉,走上前去,看了看,登時臉上露出喜色,隻見在這通篇石刻開頭,隻刻著兩個大字:
天書!
“《天書》,這是《天書》啊!”碧瑤竟忍不住歡呼起來。
張小凡身子一震,這才發覺碧瑤來到身邊,但他的注意力卻似乎隻在她的話上:“天書?你知道這天書是什麽東西嗎?”
碧瑤瞪了他一眼,道:“我怎麽會不知道,這《天書》是我們的聖教經典,從古相傳至今,所有聖教弟子的神通大法,都是從這天書中領悟而出的。”
張小凡身子又是一震,臉上大有迷惘之意,轉過頭去盯著牆上石刻,過了半晌,卻低聲道:“不會的,不可能的!”
碧瑤臉色一沉,道:“這是我們的聖教經典,乃是我道絕密,你不是說我們是邪魔外道嗎,怎麽還偷看?”
張小凡卻似乎聽若不聞,眼中隻有那些刻在牆上的文字:
《天書》第一卷:
夫天地造化,蓋謂混沌之時,蒙昧未分,日月含其輝,天地混其體,廓然既變,清濁乃陳。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然天地萬物,皆有其相,眾生沉迷,惑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以為眾相故,心生三毒、三懼、三恐怖,不可久矣。
天象無刑,道褒無名,是故說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即達光明。持一正道,內體自性,天地以本為心者也。
故動息地中,乃天地之心見也。
故無實無虛也。
故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也。
故物不具存,則不足以備哉!
……[1]
碧瑤哼了一聲,本想發怒,但轉念一想,卻又沒說什麽,也往牆上看去,隻看了幾句,便隻覺得頭腦發暈,倒也有些佩服起張小凡來,這麽枯澀的文字,他居然也看得進去。但轉頭一看張小凡,卻是微吃一驚,隻見他臉上滿是痛苦迷惘之色,整個人竟是微微顫抖,說不出的詭異。
其實換了世間任何一人,隻怕也沒有張小凡此時的心情激動。這號稱魔教經典的《天書》,這段號稱總綱的文字,看在張小凡的眼中,卻幾乎字字如刀,直刺入了他的心底,甚至比他小時候發現青雲門道家修真法門與普智傳於他的佛門“大梵般若”修習法門截然相反時,帶給他的衝擊還要大上百倍。
從這段文字之中,他竟赫然發現,他從小暗地裏以為的道、佛兩家根本迥異的修真道法,在這裏竟隱隱有殊途同歸的趨勢。其實即便這樣,他縱然吃驚,但也還能接受,但接著看下去,他臉色卻已漸漸蒼白,隻因在這號稱魔教經典的《天書》之中,他發現了一個大秘密。
這魔教之中諸般神通異法,偏激特異,但其根源,便在這《天書》之中。道家講究身禦自然造化,佛門注重體悟自性,而《天書》之中,卻似乎麵麵俱到,既有道家思想,也涉及佛門大法。
換了另一個人,比如碧瑤,看了這些文字自然沒什麽想法,總以為是自己祖師留下的大神通,但在這世間唯一通曉道、佛兩家真法的張小凡看來,這事卻大是可怖。
一個從未有過的念頭,揮之不去地纏繞著他:
究竟什麽才是對的?
他不由自主地看了下去,臉色蒼白,心神激蕩,帶著狂熱與奇異的好奇饑渴,隱隱隻覺得一個大秘密就在自己眼前,卻始終摸不到、看不著,卻又更加地吸引著自己,往那個目的地奔去。
隻是,在他心裏,也有了幾分恐懼,這是不是應該的呢?
碧瑤看了張小凡半晌,見他依然全神貫注地看著牆上的石刻,表情古怪,似乎完全忘了自己就站在他的旁邊,心中沒來由地一陣惱火,冷哼一聲,不料張小凡充耳不聞,什麽動靜也沒有。
碧瑤嘴角一抿,大是惱怒,但不知怎的就是不想出手教訓這個人,恨恨地一轉身走了出去,臨走時還大聲踩出腳步聲,可惜那傻小子還是沒有一點兒反應。
碧瑤怒氣衝衝地走出石室,回到鍾乳石洞裏,對著那具骷髏生起了悶氣,本來想想也沒什麽的,但看那小子卻怎麽也不順眼,越想越怒,再一看手邊那朵原本漂亮的“傷心奇花”現在一片烏黑,登時把怒氣遷到黑心老人頭上,指著那具骷髏怒道:“你這個死老鬼,死了八百年還要害人害我,害得我的玉花變得……變得……”
一句話接不下去,碧瑤肝火越來越大,更不多說,袍袖一揮,“傷心奇花”飛出去在那骷髏上轉了一圈回來,片刻之後,隻聽得刺耳的骨裂之聲響起,“哢哢”響處,那具骷髏竟是四分五裂地倒了下來。
出手之後,碧瑤的氣才緩了些,心中不由得也有些後悔,不知道自己哪來的那麽大的氣,但轉眼一看,卻是吃了一驚,原來剛才被骷髏遮住的石壁之上,居然還有幾行字在那兒,連忙走過去細看,隻見牆上寫著四行字:
鈴鐺咽,百花凋,
人影漸瘦鬢如霜。
深情苦,一生苦,
癡情隻為無情苦。
注一:此段總綱文字參考書目:“道德經”、“金剛經”、“壇經”、“晉書紀瞻傳”、“周易複卦彖傳注”等。
第44章 金鈴
碧瑤怔了一下,又仔細看了一遍,隻見這四行字筆勢勁道都較為細致,與剛才石室中的天書石刻大不相同,看來是另外一人所為。而看這話裏的意思,倒像是一位癡情女子幽怨的話語,隻是卻又怎會在這魔教重地“滴血洞”裏出現,當真奇怪。
她尋思許久,依然沒有想出什麽結果,便搖搖頭準備離開,誰知身子後退時,突然碰到另一個身軀,碧瑤嚇了一跳,轉身看去,卻是張小凡不知什麽時候,竟然無聲無息地從那石室中走了出來,站在自己背後。
此刻張小凡臉上神情十分古怪,似驚訝又似沉痛,好像還有幾分迷惘,他的眉頭緊鎖著,麵上肌肉微微扭曲,幾乎有些猙獰,讓人看了心生寒意。
碧瑤嚇了一跳,忍不住輕呼一聲,向後退了一步。
她身子一讓開,張小凡便看到了那具已經破碎的骷髏骸骨身軀。那一個瞬間,他手邊的燒火棍突然光芒大盛,蒼青色的寒光幾乎像是瞬間陷入了狂暴,驟然而起,如惡魔降臨猙獰咆哮,張牙舞爪,直欲擇人而噬!
而妖異青光中,張小凡雙目變作血紅,一股難以抑製的煞氣從他身上散發出來,凶狠殺意彌漫,死死盯住了碧瑤。
碧瑤花容失色,不明白為何張小凡突然陷入了如此瘋狂的模樣,下意識地連退幾步,雙手護在身前。便在此時,隨著她的動作,那個精巧美麗的小鈴鐺在她腰間輕輕震動,發出清脆悅耳的“叮當”聲,回蕩在這個山洞裏。
“叮……”
張小凡聽到了鈴鐺的聲音,身子猛地一震,仿佛突然驚醒一般,眼中殺意漸去,臉色也漸漸地平靜了下來,包括燒火棍上的光芒也逐漸收斂,黯淡下去。
隨即,張小凡心中取而代之的卻是困惑之意了。剛才他正在石室中對著《天書》石刻苦思不已,突然間手邊那根燒火棍如驚醒一般,亮了起來不說,那冰涼感覺幾乎是在瞬間就布滿他的全身,還帶著令人咋舌的凶煞之意。
然後,他就像是下意識般走了出來,直到看見了那堆碎裂的骷髏。
張小凡向綁在自己左手邊的燒火棍看了過去,隻見它依然亮著,泛起淡淡青光,正對著那具已碎裂倒下的骷髏,就像是對著故人哀悼一般。
張小凡不知道為什麽自己會突然有這個想法,但看著這具骷髏,內心深處他居然也有些傷感,雖然明明知道在這裏死去的這個人,必定就是魔教煉血堂中的重要人物,說不定正如碧瑤所說的,就是黑心老人本人,但不知怎的,他就是對這具骷髏有幾分親近之意。
燒火棍的光彩消失了,回複到難看的黑色,一動不動。張小凡卻依然注視著骷髏,然後在碧瑤的注視下,緩緩地走了過去。
碧瑤哼了一聲,閃身擋在了他的身前,冷笑道:“雖然我對黑心老鬼沒什麽好感,但我們都是聖教弟子,都在幽明聖母和天煞明王座前立過重誓的。你若想對他法身無禮,我可不答應。”
張小凡看了她一眼,忍不住道:“他現在粉身碎骨,隻怕是拜你所賜吧。”
碧瑤臉上一紅,但詞鋒絲毫不讓,決然道:“回頭我自然會對聖母明王懺悔,但絕不容你亂來!”
張小凡看了她一眼,忽然道:“我沒有那個意思。”
碧瑤一怔,見張小凡此刻神情平和,並無仇恨之色,正猶豫之間,卻被張小凡從身旁走了過去。她遲疑了片刻,轉身向他看去。
張小凡走到那堆骷髏的麵前,隻見年歲久遠,慘白的骨骼上都已泛起了幽幽的微綠光芒。剛才碧瑤那一下重擊,胸部以下的骨骼都已碎裂,隻有頭骨還算完好,落在所有骨骼的最上方。空洞的兩眼,正對著張小凡。
張小凡打了個寒戰,隱隱覺得,這眼中竟仿佛還有魂魄存在一般,正在注視著他。但他終究還是走了過去,伸手把這些散亂的骨骼攏成一堆,冰涼的感覺從骨骼上傳了過來,不知為何,此刻卻沒有了恐怖畏懼的感覺。
甚至有一種仿佛是多年老友一般的奇怪心情。
張小凡內心中鬆了口氣,有一種做了該做的事後解脫的心情。雖然奇怪,但他卻真的有這種感覺,心中不免也覺得奇怪,暗自想道:這燒火棍實在太過古怪了,若這次有命回去,看來一定要問問師父才是。
他把這事做完,正欲起身,便在這時,他眼角的餘光卻瞄到在剛才那具骷髏所坐之地,因他把骨骼移開,居然也隱隱露出了些字跡出來,忍不住“咦”了一聲。
站在一側的碧瑤本來冷冷地看著張小凡做著這些古怪之事,突然聽到張小凡似有什麽發現的一聲低呼,好奇心起,也走了過去,向那處看去,隻見那裏竟也刻著幾行字:
芳心苦,忍回顧,
悔不及,難相處。
金鈴清脆噬血誤,
一生總……
到了第四句話,筆勢越來越是無力,尤其是到了第三個“總”字,更是潦草,幾乎已分辨不出,最後更是一筆帶過,就此斷了。看來寫到此處,書寫之人也無力再寫下去了。
山洞之中,張小凡與碧瑤都是一陣沉默,兩人都隱隱感覺到,在這兩段字裏行間,隻怕有著一段傷心情事,女子傷了心,末了男子也追悔不已。
張小凡有些出神,雖然從未見過這不知名的情侶,但不知怎的,千百年後見到這不知算不算絕筆的遺跡,卻仍然有些難過。而站在一旁的碧瑤卻是緊皺眉頭,眼睛直看著那幾行字,嘴裏念叨著:“金鈴清脆噬血誤,金鈴清脆噬血誤……金鈴?啊,對了,金鈴!”
她似是想到了什麽,歡叫一聲,喜形於色。張小凡被她嚇了一跳,訝異道:“金鈴怎麽了?”
碧瑤似極為興奮,滿麵喜色,道:“就是‘金鈴夫人’啊,你不知道嗎?”
張小凡茫然搖頭,碧瑤哼了一聲,瞪他一眼,隨即喜滋滋地道:“金鈴夫人可是我們聖教的大人物呢!傳說她聰慧絕頂,道行精深,對聖教經典《天書》更是大悟於心,獨自在聖教中創下了‘合歡派’一係,是我教女子中一等一的人物呢!”
張小凡登時沒了興趣,聽她說著就知道這金鈴夫人乃是以前魔教中的一個人物,好像很厲害的樣子,還自己創下的一個派係名字就叫“合歡”,確實非同凡響。看著碧瑤神色變化,似乎很是崇拜這個什麽金鈴夫人的樣子。
張小凡哼了一聲,不去接她的話,轉身把為了看字而弄得亂了的那堆骨骼重新整理好。
碧瑤在旁邊樂了半天,自言自語道:“想不到金鈴夫人居然和這該死的黑心老鬼有了情意,哼,一定就是黑心老鬼負了心,無情人,活該被雷劈!死了最好!”
“你胡說!”張小凡突然在旁邊喝道。
碧瑤呆了一下,一時說不出話來,半晌才反應過來,瞪著他看了一會,奇道:“你說什麽?”
張小凡話一出口,頓時就感覺不對。他一個青雲門弟子,居然莫名其妙地為一個八百年前窮凶極惡的魔教凶人開口辯護,這若是傳到青雲門師長耳中,立刻就是一頓重罰。隻是剛才也不知怎的,聽到碧瑤嗬斥黑心老人的話語,心裏一激動,忍不住就脫口而出,這時被碧瑤反問一句,卻是訕訕說不出話來。
碧瑤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忽然間想起一事,登時把張小凡給忘到腦後,一把抓起腰間那個金鈴,仔細看著,激動不已,大聲笑道:
“啊,那這豈不就是金鈴夫人的‘合歡鈴’嗎!”說話間連忙把這金鈴倒轉過來,仔細查看,果然在金鈴內側的鈴壁之上,看到了三個小字:合歡鈴!
張小凡見碧瑤一臉歡喜,隻差沒笑得背過氣去,看來這是個極為厲害的法寶,被她無意間得到了,心裏一陣不舒服,冷冷地道:“你找到出路了嗎?”
碧瑤眼中滿是麵前這個小小鈴鐺,隨口應道:“沒有啊。”
張小凡把頭轉過,淡淡道:“那你就抱著這個金鈴死在這個山洞裏好了。”
碧瑤一呆,一想果然如此,如今最重要的可是要先找出路逃出這裏才是,連忙問道:“你找到了嗎?”
張小凡默默搖頭,二人對望一眼,碧瑤收起笑容,正色道:“那我們先找路吧。”
生死當前,張小凡默默點頭。當下二人在這隧道山洞中合力尋找,仔仔細細地查看過每一麵牆壁、每一道縫隙,張小凡甚至不顧碧瑤的強烈反對,連那兩尊幽明聖母、天煞明王的神像也查了一遍,但還是沒有什麽發現。
當他們重新在那堆骷髏碎骨前碰頭時,看到對方一臉沮喪的表情,臉色都暗淡了下來。
碧瑤澀聲道:“難道我們就要死在這裏了?”
張小凡低下了頭,看不清楚他的表情,碧瑤也沉默了下去。突然間,死亡的陰影罩住了他們這兩個還年輕的生命。
許久,在一片寂靜中,在兩人相對無語之下,張小凡忽然一躍而起,轉身走開,碧瑤吃了一驚,道:“你做什麽?”
張小凡咬緊牙關,道:“我再去找一遍,一定會有出路的,我們一定不會死在這裏的!”
而在他心裏,卻還有一句依然沒有說出口的話,在心頭久久回蕩:
……
張小凡剛才進去的左手邊的隧道,比碧瑤進的右手邊那條路要長得多了,碧瑤走了好一會兒才看到了光線亮起,但裏麵情況卻還是看不清楚。裏麵什麽動靜也沒有,她心裏卻有了一絲隱隱的擔憂,這魔教中古怪殘忍的東西極多,詭異難測,會不會……
她下意識地加快了腳步,走入了那間石室之中,仔細一看,這才放下心來,隻見張小凡正站在石室之中,看著石壁之上,怔怔出神。
碧瑤鬆了一口氣,這才仔細觀察這間石室,隻見這石室比剛才她到的那個石室大了不少,卻是空空如也,但在石室堅硬的石壁之上,卻刻著密密麻麻的石刻文字,張小凡此刻緊皺眉頭看著的,便正是這些東西了。
碧瑤皺了皺眉,走上前去,看了看,登時臉上露出喜色,隻見在這通篇石刻開頭,隻刻著兩個大字:
天書!
“《天書》,這是《天書》啊!”碧瑤竟忍不住歡呼起來。
張小凡身子一震,這才發覺碧瑤來到身邊,但他的注意力卻似乎隻在她的話上:“天書?你知道這天書是什麽東西嗎?”
碧瑤瞪了他一眼,道:“我怎麽會不知道,這《天書》是我們的聖教經典,從古相傳至今,所有聖教弟子的神通大法,都是從這天書中領悟而出的。”
張小凡身子又是一震,臉上大有迷惘之意,轉過頭去盯著牆上石刻,過了半晌,卻低聲道:“不會的,不可能的!”
碧瑤臉色一沉,道:“這是我們的聖教經典,乃是我道絕密,你不是說我們是邪魔外道嗎,怎麽還偷看?”
張小凡卻似乎聽若不聞,眼中隻有那些刻在牆上的文字:
《天書》第一卷:
夫天地造化,蓋謂混沌之時,蒙昧未分,日月含其輝,天地混其體,廓然既變,清濁乃陳。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然天地萬物,皆有其相,眾生沉迷,惑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以為眾相故,心生三毒、三懼、三恐怖,不可久矣。
天象無刑,道褒無名,是故說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即達光明。持一正道,內體自性,天地以本為心者也。
故動息地中,乃天地之心見也。
故無實無虛也。
故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也。
故物不具存,則不足以備哉!
……[1]
碧瑤哼了一聲,本想發怒,但轉念一想,卻又沒說什麽,也往牆上看去,隻看了幾句,便隻覺得頭腦發暈,倒也有些佩服起張小凡來,這麽枯澀的文字,他居然也看得進去。但轉頭一看張小凡,卻是微吃一驚,隻見他臉上滿是痛苦迷惘之色,整個人竟是微微顫抖,說不出的詭異。
其實換了世間任何一人,隻怕也沒有張小凡此時的心情激動。這號稱魔教經典的《天書》,這段號稱總綱的文字,看在張小凡的眼中,卻幾乎字字如刀,直刺入了他的心底,甚至比他小時候發現青雲門道家修真法門與普智傳於他的佛門“大梵般若”修習法門截然相反時,帶給他的衝擊還要大上百倍。
從這段文字之中,他竟赫然發現,他從小暗地裏以為的道、佛兩家根本迥異的修真道法,在這裏竟隱隱有殊途同歸的趨勢。其實即便這樣,他縱然吃驚,但也還能接受,但接著看下去,他臉色卻已漸漸蒼白,隻因在這號稱魔教經典的《天書》之中,他發現了一個大秘密。
這魔教之中諸般神通異法,偏激特異,但其根源,便在這《天書》之中。道家講究身禦自然造化,佛門注重體悟自性,而《天書》之中,卻似乎麵麵俱到,既有道家思想,也涉及佛門大法。
換了另一個人,比如碧瑤,看了這些文字自然沒什麽想法,總以為是自己祖師留下的大神通,但在這世間唯一通曉道、佛兩家真法的張小凡看來,這事卻大是可怖。
一個從未有過的念頭,揮之不去地纏繞著他:
究竟什麽才是對的?
他不由自主地看了下去,臉色蒼白,心神激蕩,帶著狂熱與奇異的好奇饑渴,隱隱隻覺得一個大秘密就在自己眼前,卻始終摸不到、看不著,卻又更加地吸引著自己,往那個目的地奔去。
隻是,在他心裏,也有了幾分恐懼,這是不是應該的呢?
碧瑤看了張小凡半晌,見他依然全神貫注地看著牆上的石刻,表情古怪,似乎完全忘了自己就站在他的旁邊,心中沒來由地一陣惱火,冷哼一聲,不料張小凡充耳不聞,什麽動靜也沒有。
碧瑤嘴角一抿,大是惱怒,但不知怎的就是不想出手教訓這個人,恨恨地一轉身走了出去,臨走時還大聲踩出腳步聲,可惜那傻小子還是沒有一點兒反應。
碧瑤怒氣衝衝地走出石室,回到鍾乳石洞裏,對著那具骷髏生起了悶氣,本來想想也沒什麽的,但看那小子卻怎麽也不順眼,越想越怒,再一看手邊那朵原本漂亮的“傷心奇花”現在一片烏黑,登時把怒氣遷到黑心老人頭上,指著那具骷髏怒道:“你這個死老鬼,死了八百年還要害人害我,害得我的玉花變得……變得……”
一句話接不下去,碧瑤肝火越來越大,更不多說,袍袖一揮,“傷心奇花”飛出去在那骷髏上轉了一圈回來,片刻之後,隻聽得刺耳的骨裂之聲響起,“哢哢”響處,那具骷髏竟是四分五裂地倒了下來。
出手之後,碧瑤的氣才緩了些,心中不由得也有些後悔,不知道自己哪來的那麽大的氣,但轉眼一看,卻是吃了一驚,原來剛才被骷髏遮住的石壁之上,居然還有幾行字在那兒,連忙走過去細看,隻見牆上寫著四行字:
鈴鐺咽,百花凋,
人影漸瘦鬢如霜。
深情苦,一生苦,
癡情隻為無情苦。
注一:此段總綱文字參考書目:“道德經”、“金剛經”、“壇經”、“晉書紀瞻傳”、“周易複卦彖傳注”等。
第44章 金鈴
碧瑤怔了一下,又仔細看了一遍,隻見這四行字筆勢勁道都較為細致,與剛才石室中的天書石刻大不相同,看來是另外一人所為。而看這話裏的意思,倒像是一位癡情女子幽怨的話語,隻是卻又怎會在這魔教重地“滴血洞”裏出現,當真奇怪。
她尋思許久,依然沒有想出什麽結果,便搖搖頭準備離開,誰知身子後退時,突然碰到另一個身軀,碧瑤嚇了一跳,轉身看去,卻是張小凡不知什麽時候,竟然無聲無息地從那石室中走了出來,站在自己背後。
此刻張小凡臉上神情十分古怪,似驚訝又似沉痛,好像還有幾分迷惘,他的眉頭緊鎖著,麵上肌肉微微扭曲,幾乎有些猙獰,讓人看了心生寒意。
碧瑤嚇了一跳,忍不住輕呼一聲,向後退了一步。
她身子一讓開,張小凡便看到了那具已經破碎的骷髏骸骨身軀。那一個瞬間,他手邊的燒火棍突然光芒大盛,蒼青色的寒光幾乎像是瞬間陷入了狂暴,驟然而起,如惡魔降臨猙獰咆哮,張牙舞爪,直欲擇人而噬!
而妖異青光中,張小凡雙目變作血紅,一股難以抑製的煞氣從他身上散發出來,凶狠殺意彌漫,死死盯住了碧瑤。
碧瑤花容失色,不明白為何張小凡突然陷入了如此瘋狂的模樣,下意識地連退幾步,雙手護在身前。便在此時,隨著她的動作,那個精巧美麗的小鈴鐺在她腰間輕輕震動,發出清脆悅耳的“叮當”聲,回蕩在這個山洞裏。
“叮……”
張小凡聽到了鈴鐺的聲音,身子猛地一震,仿佛突然驚醒一般,眼中殺意漸去,臉色也漸漸地平靜了下來,包括燒火棍上的光芒也逐漸收斂,黯淡下去。
隨即,張小凡心中取而代之的卻是困惑之意了。剛才他正在石室中對著《天書》石刻苦思不已,突然間手邊那根燒火棍如驚醒一般,亮了起來不說,那冰涼感覺幾乎是在瞬間就布滿他的全身,還帶著令人咋舌的凶煞之意。
然後,他就像是下意識般走了出來,直到看見了那堆碎裂的骷髏。
張小凡向綁在自己左手邊的燒火棍看了過去,隻見它依然亮著,泛起淡淡青光,正對著那具已碎裂倒下的骷髏,就像是對著故人哀悼一般。
張小凡不知道為什麽自己會突然有這個想法,但看著這具骷髏,內心深處他居然也有些傷感,雖然明明知道在這裏死去的這個人,必定就是魔教煉血堂中的重要人物,說不定正如碧瑤所說的,就是黑心老人本人,但不知怎的,他就是對這具骷髏有幾分親近之意。
燒火棍的光彩消失了,回複到難看的黑色,一動不動。張小凡卻依然注視著骷髏,然後在碧瑤的注視下,緩緩地走了過去。
碧瑤哼了一聲,閃身擋在了他的身前,冷笑道:“雖然我對黑心老鬼沒什麽好感,但我們都是聖教弟子,都在幽明聖母和天煞明王座前立過重誓的。你若想對他法身無禮,我可不答應。”
張小凡看了她一眼,忍不住道:“他現在粉身碎骨,隻怕是拜你所賜吧。”
碧瑤臉上一紅,但詞鋒絲毫不讓,決然道:“回頭我自然會對聖母明王懺悔,但絕不容你亂來!”
張小凡看了她一眼,忽然道:“我沒有那個意思。”
碧瑤一怔,見張小凡此刻神情平和,並無仇恨之色,正猶豫之間,卻被張小凡從身旁走了過去。她遲疑了片刻,轉身向他看去。
張小凡走到那堆骷髏的麵前,隻見年歲久遠,慘白的骨骼上都已泛起了幽幽的微綠光芒。剛才碧瑤那一下重擊,胸部以下的骨骼都已碎裂,隻有頭骨還算完好,落在所有骨骼的最上方。空洞的兩眼,正對著張小凡。
張小凡打了個寒戰,隱隱覺得,這眼中竟仿佛還有魂魄存在一般,正在注視著他。但他終究還是走了過去,伸手把這些散亂的骨骼攏成一堆,冰涼的感覺從骨骼上傳了過來,不知為何,此刻卻沒有了恐怖畏懼的感覺。
甚至有一種仿佛是多年老友一般的奇怪心情。
張小凡內心中鬆了口氣,有一種做了該做的事後解脫的心情。雖然奇怪,但他卻真的有這種感覺,心中不免也覺得奇怪,暗自想道:這燒火棍實在太過古怪了,若這次有命回去,看來一定要問問師父才是。
他把這事做完,正欲起身,便在這時,他眼角的餘光卻瞄到在剛才那具骷髏所坐之地,因他把骨骼移開,居然也隱隱露出了些字跡出來,忍不住“咦”了一聲。
站在一側的碧瑤本來冷冷地看著張小凡做著這些古怪之事,突然聽到張小凡似有什麽發現的一聲低呼,好奇心起,也走了過去,向那處看去,隻見那裏竟也刻著幾行字:
芳心苦,忍回顧,
悔不及,難相處。
金鈴清脆噬血誤,
一生總……
到了第四句話,筆勢越來越是無力,尤其是到了第三個“總”字,更是潦草,幾乎已分辨不出,最後更是一筆帶過,就此斷了。看來寫到此處,書寫之人也無力再寫下去了。
山洞之中,張小凡與碧瑤都是一陣沉默,兩人都隱隱感覺到,在這兩段字裏行間,隻怕有著一段傷心情事,女子傷了心,末了男子也追悔不已。
張小凡有些出神,雖然從未見過這不知名的情侶,但不知怎的,千百年後見到這不知算不算絕筆的遺跡,卻仍然有些難過。而站在一旁的碧瑤卻是緊皺眉頭,眼睛直看著那幾行字,嘴裏念叨著:“金鈴清脆噬血誤,金鈴清脆噬血誤……金鈴?啊,對了,金鈴!”
她似是想到了什麽,歡叫一聲,喜形於色。張小凡被她嚇了一跳,訝異道:“金鈴怎麽了?”
碧瑤似極為興奮,滿麵喜色,道:“就是‘金鈴夫人’啊,你不知道嗎?”
張小凡茫然搖頭,碧瑤哼了一聲,瞪他一眼,隨即喜滋滋地道:“金鈴夫人可是我們聖教的大人物呢!傳說她聰慧絕頂,道行精深,對聖教經典《天書》更是大悟於心,獨自在聖教中創下了‘合歡派’一係,是我教女子中一等一的人物呢!”
張小凡登時沒了興趣,聽她說著就知道這金鈴夫人乃是以前魔教中的一個人物,好像很厲害的樣子,還自己創下的一個派係名字就叫“合歡”,確實非同凡響。看著碧瑤神色變化,似乎很是崇拜這個什麽金鈴夫人的樣子。
張小凡哼了一聲,不去接她的話,轉身把為了看字而弄得亂了的那堆骨骼重新整理好。
碧瑤在旁邊樂了半天,自言自語道:“想不到金鈴夫人居然和這該死的黑心老鬼有了情意,哼,一定就是黑心老鬼負了心,無情人,活該被雷劈!死了最好!”
“你胡說!”張小凡突然在旁邊喝道。
碧瑤呆了一下,一時說不出話來,半晌才反應過來,瞪著他看了一會,奇道:“你說什麽?”
張小凡話一出口,頓時就感覺不對。他一個青雲門弟子,居然莫名其妙地為一個八百年前窮凶極惡的魔教凶人開口辯護,這若是傳到青雲門師長耳中,立刻就是一頓重罰。隻是剛才也不知怎的,聽到碧瑤嗬斥黑心老人的話語,心裏一激動,忍不住就脫口而出,這時被碧瑤反問一句,卻是訕訕說不出話來。
碧瑤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忽然間想起一事,登時把張小凡給忘到腦後,一把抓起腰間那個金鈴,仔細看著,激動不已,大聲笑道:
“啊,那這豈不就是金鈴夫人的‘合歡鈴’嗎!”說話間連忙把這金鈴倒轉過來,仔細查看,果然在金鈴內側的鈴壁之上,看到了三個小字:合歡鈴!
張小凡見碧瑤一臉歡喜,隻差沒笑得背過氣去,看來這是個極為厲害的法寶,被她無意間得到了,心裏一陣不舒服,冷冷地道:“你找到出路了嗎?”
碧瑤眼中滿是麵前這個小小鈴鐺,隨口應道:“沒有啊。”
張小凡把頭轉過,淡淡道:“那你就抱著這個金鈴死在這個山洞裏好了。”
碧瑤一呆,一想果然如此,如今最重要的可是要先找出路逃出這裏才是,連忙問道:“你找到了嗎?”
張小凡默默搖頭,二人對望一眼,碧瑤收起笑容,正色道:“那我們先找路吧。”
生死當前,張小凡默默點頭。當下二人在這隧道山洞中合力尋找,仔仔細細地查看過每一麵牆壁、每一道縫隙,張小凡甚至不顧碧瑤的強烈反對,連那兩尊幽明聖母、天煞明王的神像也查了一遍,但還是沒有什麽發現。
當他們重新在那堆骷髏碎骨前碰頭時,看到對方一臉沮喪的表情,臉色都暗淡了下來。
碧瑤澀聲道:“難道我們就要死在這裏了?”
張小凡低下了頭,看不清楚他的表情,碧瑤也沉默了下去。突然間,死亡的陰影罩住了他們這兩個還年輕的生命。
許久,在一片寂靜中,在兩人相對無語之下,張小凡忽然一躍而起,轉身走開,碧瑤吃了一驚,道:“你做什麽?”
張小凡咬緊牙關,道:“我再去找一遍,一定會有出路的,我們一定不會死在這裏的!”
而在他心裏,卻還有一句依然沒有說出口的話,在心頭久久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