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不來,實際上第二天還是起來了,畢竟這才是大事,早點看完現場,鎮那邊圖紙報過去,沒什麽問題就可以動工了。至於圖紙審核、現場勘察什麽的,那都後邊再說,縣領導審批的特事特辦,自然要簡化流程。


    當然,這不光是羅永勝的麵子,他的麵子也沒有那麽大,主要是實際情況擺在這,等學校開學,如果村子這邊還沒有建好,你讓村民們住哪?3000人不是3000頭豬,隨便找個地就能暫時安置。


    對這邊郭書喻實際上也有些印象,畢竟本身就是東王鎮人,加上又在派出所工作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也就是在路邊,換成橋南村和新墊口郭書喻更熟悉。


    來到這裏的不光是郭書喻,郭景廉他們也過來了,浩浩湯湯兩千多人,羅永勝不知道什麽時候聯係的,弄了一堆工具過來,鐮刀、推車、鐵鍬等等。


    圖紙中的竹林、稻田區域現在是大量的樹,葦塘那邊則是凹凸不平的爛泥坑,耕地也有,但隻占郭家莊村址的一半左右,這些耕田鎮上已經給了補償,昨天人家耕地的主人就已經把還沒有完全長熟的糧食都割走了。


    理論上鎮上補貼了錢,那這些糧食就是鎮上的,但鎮上要這些還沒有長熟的糧食幹什麽?還不如讓人家自己割走,別管是當飼料還是其他的用途,至少不會浪費。


    羅長勝準備的那些工具就是簡單的清理一下這邊,過兩天等工程隊過來也好施工。


    建築可以郭氏族人們自己來建,但挖池塘、平地麵什麽的,自然還是現代機械速度更快,因此這件事上郭書喻沒有堅持。


    逛一圈葦塘,羅長勝說道:“本來我想一把火燒掉這些葦塘,但很多村民都不同意,覺得這些東西有經濟價值。”


    聽到羅長勝的話,郭書喻聳聳肩,他對這些東西也不懂,自然不知道郭氏族人口中的經濟價值是什麽,但既然他們說有,那就留著唄,反正就是浪費點時間而已。


    現在這裏不是葦塘就是爛泥坑,沒什麽好瞧的,因此呆了沒一會,覺得沒意思的郭書喻就想離開了,剛巧那個首都的號再一次打過來,郭書喻趁這個機會匆匆離開了,連帶著郭彥秋幾個人也跟著他一起離開。


    郭書喻說是搞錢的正事,羅長勝自然不能攔著,也就是剛才看到其他人都步行,他幹脆也步行過來,否則連車一起借給郭書喻了。


    實際上這時候首都來的客人還在縣城,他們過來怎麽也要在一個小時之後了,但趁這個時間,郭書喻可以把那些古董都好好的擺放擺放。


    那私人博物館的老板比郭書喻想象中來的要早,不到40分鍾就驅車來到了東王鎮中學,看著門口的那輛本地車牌奧迪,郭書喻這才知道原來他們找了個本地熟人當司機。


    快到鎮中學門口的時候,對方就已經打了電話,因此郭書喻帶著兩名匠人直接到門口等候,一下車,副駕駛那位郭書喻瞧著有些眼熟的中年人注意力就放到了郭書喻身後兩名匠人的身上,此時兩人匠人穿的還是古代衣服。


    “這是明代服飾吧!”


    眼熟中年人饒有興趣的問一句,然後注意力才放到郭書喻身上。


    “您就是郭書喻郭先生吧!我是郝紅衛,這是我們博物館的專家杜濤先生。”


    怪不得這麽眼熟,竟然是郝紅衛!郭書喻雖然不接觸古董圈,但對這位還是比較熟悉的,因為他算是網絡紅人之一,參加過好幾個比較火的談話類節目。


    當然,因為郭書喻並不是他的粉絲,所以並沒有太激動。


    開車的也是一位中年人,不過郝紅衛沒有介紹,因此郭書喻也就是對那位壯碩中年點點頭,然後目光放到金絲眼鏡、模樣儒雅的專家杜濤身上。


    他一直以為像那種鑒定專家應該都是老頭子,但沒想到對方這麽年輕,而且看模樣,應該是出身名牌大學的那種高材生、教授。


    那位杜濤先生顯得有些高傲,從下車到現在臉上都沒有什麽表情,甚至郝紅衛饒有興趣的說起匠人身上的衣服,他也無動於衷,這不由讓郭書喻懷疑起他的水平來。


    隨意閑談著來到擺放古董的教室,這裏一直都有兩個當過衙役的族人守著,看到這兩人,那一直臉上掛著笑容的壯碩中年忍不住臉色有些慎重。


    “都是練家子?看模樣應該是北方拳種吧!”


    壯碩中年的突然開口讓郭書喻不由的一愣,好在郝紅衛急忙解釋道:“我這位朋友是練拳的,在你們市開武館,我怕您誤會,便沒有介紹。”


    “你好,我叫馬學軍!”


    馬學軍主動伸出手,郭書喻急忙抬手:“你好你好!”


    握手之後就算是認識了,因此馬學軍看向旁邊的郭氏族人:“你們練的是?”


    郭氏族人看向郭書喻,郭書喻自然不會攔著,見郭書喻同意,那郭氏族人才說道:“是披掛拳,你打的應該是少林拳吧!”


    馬學軍先搖搖頭,隨後又點頭:“洪拳,不過脫胎於少林拳。”


    這邊開始聊拳法的事情,那邊郭書喻他們已經開始鑒定古董了,擺在這裏的不僅僅隻有官窯的古董,私窯的也同樣擺了上來,就是不怎麽值錢,好歹也能賣個幾百上千吧!


    錢不多,但架不住數量足啊!2000多件私窯的,一個就是5000,那還1000萬呢。


    當時,郝紅衛一行人給的價格明顯比郭書喻的心理預期高。


    “我那天刷某音,剛好瞧見你們的事,我也不藏著掖著,這些東西的來曆沒有了問題,價格上我們還能再高出三成。”


    “還有這些衣服,如果你們出售,我們願意出高價購買。”


    郝紅衛並不是冤大頭,這裏的東西值這個價,甚至別說三成,就是翻倍,他們實際上也是賺的,畢竟這裏的物件太多了,而且種類非常齊全,光是這些東西,單獨撐起一個博物館都沒有問題。


    而且,來時郝紅衛也打聽過郭書喻這邊的情況,3000成年勞動力,而且還是山上下來的,估計不懂什麽法,如果今後被他們知道這些古董的真正價格,那麽……


    他們是做收藏兼倒騰古董的,三教九流都打交道,很清楚像這種大宗族,能不招惹最好還是不要招惹。


    對方願意要衣服,郭書喻自然願意出售,不過他也要考慮族人們的意見,畢竟東西都是人家的,哪怕在他們看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都是族長的。


    角落裏,聽到郭書喻的話,匠人滿臉不可思議:“這破衣服也有人要?”


    好吧!答案顯而易見,他們並不在意身上的衣服。


    突然間郭書喻心裏有一個想法,在這些族人們的眼裏,郝紅衛幾人不會就是收破爛的吧!因為不說這些破衣服,就是那些瓷器,官窯的值點錢能理解,可是那私窯出的自己用的破盤子破碗也要,這不是收破爛是什麽?


    對了,現在那位杜濤先生正小心翼翼捧著的一個破碗實際上是族人們養的一條狗的狗盆,狗肯定沒了,主人留下當個念想。


    當然,也就是一個念想,既然族長需要,那自然沒什麽舍不得。


    古董這東西擱在普通人那裏真心沒什麽用,因此郭書喻決定一件不留,包括那些兵器鎧甲全部都賣掉。


    主要是這些武器真心不怎麽樣,現在的淬煉水平可比古代高多了,當然頂尖的黑科技武器除外,比如魚腸、赤霄、太阿什麽的,但那樣的神器也不是郭氏族人能夠接觸到的,他們裏麵地位最高的也就是一個正三品的武將。


    讓一個匠人去郭家莊新址問問族人們的意見,如果都同意,那就準備批量購買衣服吧!


    這些衣服自然不能算作古董,但是辦一場明代服飾展覽沒問題,郝紅衛這時候心裏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思路。


    衣服所謂的高價,隻是相對而言的,他的心理價位是一件500,對普通人來說,500已經不少了,郝紅衛並不知道,這錢是要交給郭書喻,然後由郭書喻統一安排。


    不過衣服不值錢,鎧甲和武器就是正八經的古董了,加上私窯瓷器裏麵也有一些好物件,這讓郭景仁本以為頂多也就是四個多億的價值,瞬間飆升到了五個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族長的悠閑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河裏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河裏的魚並收藏族長的悠閑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