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郭書喻他們這邊今天是給舅舅、姨拜年的日子,所以郭書喻再一次早早的被老娘從被窩裏拽了出來,稀裏糊塗的洗臉刷牙然後吃兩口早飯。
郭承安早在門口等著了,車裏都是老娘給舅舅和二姨準備的東西,實際上就是郭家莊的鹵肉和糕點以及玉米釀。
郭書喻跟著周桐前往金陵的那兩天,郭書喻的表妹何梓檬跟著二姨來了一趟郭家莊,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都知道郭書喻出息了,但是怎麽出息了沒有一個概念,直到來到了郭家莊,這才徹底的明白過來。
二層小洋樓不算什麽,主要是古鎮區的環境和新村的社區,當上這樣一個村的村主任,那可真不是一般人,尤其何梓檬還在旁邊說郭記糕點賣的如何貴、如何火,這更讓李桂香對自己外甥的財富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
李桂香隻是一個大概的認識,何梓檬那就完全是驚喜了,她萬萬沒有想到現在網上爆火的郭記糕點竟然就是自己表哥的,這麽說也沒錯,誰讓郭書喻不僅是郭記的最大股東,還是董事會主/席呢。
來的時候拎著兩箱奶,回去的時候何梓檬可是大包小包走的,那時候她還給郭書喻發了好幾條vx,不過當時郭書喻還在金陵,沒顧得上回複她。
先到舅舅李寶軍那邊,李寶軍毫無疑問沒有在,他還有幾個姨活著,過年肯定要過去一趟,郭書喻放下東西,給妗子拜個年,然後拉著李建文直奔二姨夫老家。
沒錯,就是二姨夫的老家,二姨夫上麵還有老人活著,自然都回老家過年,郭書喻和李建文過去,也算是以二姨娘家人的身份過去撐撐場麵。
當然,郭書喻實際上就是一個湊數的,人家李建文才是真正的娘家人。
坐著邁巴赫,李建文明顯有點小興奮,忍不住問道:“書喻,這輛車起碼也要100萬吧!”
“100多萬,不過哥過兩年你肯定也能開上。”
“我?”
郭書喻也不多說,隻是笑著點點頭。
關於如何安排舅舅和表哥的事情,郭書喻跟郭書元和郭義傑商討過多次,扶持舅舅和表哥他們做生意並不是一個特別好的方法,畢竟做生意總有賺有賠。
安排到郭記更不用多說,即便是郭家莊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也不合適,所以郭義傑最終想出來一個辦法,由郭書喻成立一個家族基金,每年固定給這些嫡親多少錢,他們拿著錢,願意做什麽那都是他們的自由,這樣一來賺了賠了也都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不會影響到親情。
郭記給配方,穩賺不賠?
還是別這樣做,今天給了一個配方,那麽明天還要其他的配方怎麽辦?不如一開始就沒有這樣的先例,什麽都不如直接給錢最痛快。
不過這個家族基金的金額暫時沒有確定,實際上別管多少,讓舅舅和二姨家過上富裕生活都不難,畢竟郭書喻也就這兩個親人。
而且舅舅和二姨都是長輩,郭書喻不可能把長輩列入到基金裏麵,真正享受基金的也就是李建文和何梓檬兩個人。
當然,現在說這些還太早,因為郭書喻現在手裏的現金也就1100萬,就是全部弄成家族基金也沒多少。
二姨夫家是一個大家族,光是兄弟姐妹就有好幾個,不過郭書喻對他們並不熟悉,也就是每年過來的時候見了麵,叫一聲叔姑什麽的。
村裏的路不太好走,邁巴赫顛簸的李建文都有點心疼。
逢年過節,村裏的車不少,不過大奔真不多見,尤其這還是邁巴赫,村裏一走,瞬間吸引來大量的目光,隨後人們開始你一句我一句討論起來。
這是去誰誰家的?他們家誰發財了?
郭書喻並不知道他們的交流,不過郭書喻本就是村裏人,這點事他就是猜也能猜出來,所以村裏是最淳樸的但也是最勢利的,誰家有錢沒錢,那直接關係到你家在村裏的地位。
為什麽每年郭書喻都要跟著李建文過來,就是讓他們家裏看看,我們家還有兩個外甥。
隨著大量外麵打工的人返鄉,關於郭家莊的事情也已經傳到了這邊,當李桂香在家裏說起自己的外甥就是郭家莊村主任的時候,家裏人看他的目光瞬間不一樣起來。
李桂香一家在這邊混的隻能說一般,她的大舅哥是縣裏教育部門的公務人員,小姑子做生意,雖然就開了兩個門店,但怎麽也比他家混得好,也就是女兒爭氣,考上了一個本科,哪怕是個二本,但也值得炫耀一下了,就是可惜是個女娃。
因為家裏混的差點,李桂香在這邊也沒有什麽地位,直到今年說起郭書喻……
郭書喻和李建文登門前,他們還在說起郭家莊,李桂香的小姑子兒子不學好,高中就輟學了,這年頭工作好找,但讓人滿意的工作不多,雖然隻是一個高中畢業,但人家希望找一份賺錢多點、工作不累,還有節假日的工作。
這哪裏好找?李桂香小姑子可為這件事發了愁。
眾人都知道郭家莊,那是從郭家莊公布員工待遇開始的,因此李桂香小姑子知道郭家莊村主任就是李桂香的外甥之後,急匆匆的就跑了過來,就想著找找關係,解決兒子工作的難題。
聽到小姑子提起這件事,李桂香不由自主的就打了退堂鼓,她跟外甥郭書喻並不是特別親,畢竟相隔太遠,這時候讓她跟外甥張嘴有點難,至於姐姐那邊……大姐的性格她最清楚,絕不會輕易替兒子做主。
郭書喻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登門了。
“書喻過來了,你自己跟他說這件事,我畢竟是個長輩,我開口了,孩子沒辦法拒絕,我也不想讓他為難。”
這話說得讓小姑子有點不高興了,這有什麽為難的,就是安排個工作的事。
大舅哥一直沒有說話,臉上笑眯眯的,他也不覺得這是什麽大事,畢竟那就是一個個人單位,又不是什麽公家部門。
郭書喻登門,郭書喻的二姨夫第一個迎過去,接過郭書喻手裏的東西:“好小子,一年沒見,個頭可是增高了。”
“建文,聽你爸說了你前段時間的事,今後別出去了,現在書喻出息了,隨便給你安排個工作不比在外麵上班強?”
李建文看看郭書喻,笑笑沒有說話。
郭書喻知道表哥心裏想什麽,雖然說臨近過年,不太適合上班,但郭書喻這邊一點動靜都沒有,著實容易讓人心慌。
看到二姨和幾個麵熟的人也過來,郭書喻一一打招呼,然後同二姨夫說道:“過段時間我準備弄個家族基金,我也沒什麽親人,建文哥和檬檬就是我唯一的親人,其他的不敢說,我至少要保證他們今後不用擔心錢的問題。”
“不過家族基金的事估計要到下半年了,上半年郭記的投資有點大,估計拿不出太多的錢來,建文哥可以先到村委上班,正好那邊後勤需要人,先鍛煉鍛煉。”
村委跟郭記和郭家莊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不一樣,如果李建文願意,那麽讓他一直呆在那裏也行,包括舅舅那邊也一樣。
雖然說錢不多,但一個月好歹也有四千塊呢。
文憑的問題……郭書喻親自開口,難道老羅還能因為一個文憑拒絕不成?而且也不讓李建文做多麽有難度的事情,搬搬弄弄的活他肯定沒問題。
家族基金的事情毫無疑問是一個大驚喜,不過一開始二姨不太懂什麽叫家族基金,還是他大舅哥解釋了一下,這才明白過來。
二姨夫那邊的家人們一邊送過來羨慕的目光,二姨那位小姑子一邊猶豫著準備開口說說自己兒子的事。
郭承安早在門口等著了,車裏都是老娘給舅舅和二姨準備的東西,實際上就是郭家莊的鹵肉和糕點以及玉米釀。
郭書喻跟著周桐前往金陵的那兩天,郭書喻的表妹何梓檬跟著二姨來了一趟郭家莊,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都知道郭書喻出息了,但是怎麽出息了沒有一個概念,直到來到了郭家莊,這才徹底的明白過來。
二層小洋樓不算什麽,主要是古鎮區的環境和新村的社區,當上這樣一個村的村主任,那可真不是一般人,尤其何梓檬還在旁邊說郭記糕點賣的如何貴、如何火,這更讓李桂香對自己外甥的財富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
李桂香隻是一個大概的認識,何梓檬那就完全是驚喜了,她萬萬沒有想到現在網上爆火的郭記糕點竟然就是自己表哥的,這麽說也沒錯,誰讓郭書喻不僅是郭記的最大股東,還是董事會主/席呢。
來的時候拎著兩箱奶,回去的時候何梓檬可是大包小包走的,那時候她還給郭書喻發了好幾條vx,不過當時郭書喻還在金陵,沒顧得上回複她。
先到舅舅李寶軍那邊,李寶軍毫無疑問沒有在,他還有幾個姨活著,過年肯定要過去一趟,郭書喻放下東西,給妗子拜個年,然後拉著李建文直奔二姨夫老家。
沒錯,就是二姨夫的老家,二姨夫上麵還有老人活著,自然都回老家過年,郭書喻和李建文過去,也算是以二姨娘家人的身份過去撐撐場麵。
當然,郭書喻實際上就是一個湊數的,人家李建文才是真正的娘家人。
坐著邁巴赫,李建文明顯有點小興奮,忍不住問道:“書喻,這輛車起碼也要100萬吧!”
“100多萬,不過哥過兩年你肯定也能開上。”
“我?”
郭書喻也不多說,隻是笑著點點頭。
關於如何安排舅舅和表哥的事情,郭書喻跟郭書元和郭義傑商討過多次,扶持舅舅和表哥他們做生意並不是一個特別好的方法,畢竟做生意總有賺有賠。
安排到郭記更不用多說,即便是郭家莊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也不合適,所以郭義傑最終想出來一個辦法,由郭書喻成立一個家族基金,每年固定給這些嫡親多少錢,他們拿著錢,願意做什麽那都是他們的自由,這樣一來賺了賠了也都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不會影響到親情。
郭記給配方,穩賺不賠?
還是別這樣做,今天給了一個配方,那麽明天還要其他的配方怎麽辦?不如一開始就沒有這樣的先例,什麽都不如直接給錢最痛快。
不過這個家族基金的金額暫時沒有確定,實際上別管多少,讓舅舅和二姨家過上富裕生活都不難,畢竟郭書喻也就這兩個親人。
而且舅舅和二姨都是長輩,郭書喻不可能把長輩列入到基金裏麵,真正享受基金的也就是李建文和何梓檬兩個人。
當然,現在說這些還太早,因為郭書喻現在手裏的現金也就1100萬,就是全部弄成家族基金也沒多少。
二姨夫家是一個大家族,光是兄弟姐妹就有好幾個,不過郭書喻對他們並不熟悉,也就是每年過來的時候見了麵,叫一聲叔姑什麽的。
村裏的路不太好走,邁巴赫顛簸的李建文都有點心疼。
逢年過節,村裏的車不少,不過大奔真不多見,尤其這還是邁巴赫,村裏一走,瞬間吸引來大量的目光,隨後人們開始你一句我一句討論起來。
這是去誰誰家的?他們家誰發財了?
郭書喻並不知道他們的交流,不過郭書喻本就是村裏人,這點事他就是猜也能猜出來,所以村裏是最淳樸的但也是最勢利的,誰家有錢沒錢,那直接關係到你家在村裏的地位。
為什麽每年郭書喻都要跟著李建文過來,就是讓他們家裏看看,我們家還有兩個外甥。
隨著大量外麵打工的人返鄉,關於郭家莊的事情也已經傳到了這邊,當李桂香在家裏說起自己的外甥就是郭家莊村主任的時候,家裏人看他的目光瞬間不一樣起來。
李桂香一家在這邊混的隻能說一般,她的大舅哥是縣裏教育部門的公務人員,小姑子做生意,雖然就開了兩個門店,但怎麽也比他家混得好,也就是女兒爭氣,考上了一個本科,哪怕是個二本,但也值得炫耀一下了,就是可惜是個女娃。
因為家裏混的差點,李桂香在這邊也沒有什麽地位,直到今年說起郭書喻……
郭書喻和李建文登門前,他們還在說起郭家莊,李桂香的小姑子兒子不學好,高中就輟學了,這年頭工作好找,但讓人滿意的工作不多,雖然隻是一個高中畢業,但人家希望找一份賺錢多點、工作不累,還有節假日的工作。
這哪裏好找?李桂香小姑子可為這件事發了愁。
眾人都知道郭家莊,那是從郭家莊公布員工待遇開始的,因此李桂香小姑子知道郭家莊村主任就是李桂香的外甥之後,急匆匆的就跑了過來,就想著找找關係,解決兒子工作的難題。
聽到小姑子提起這件事,李桂香不由自主的就打了退堂鼓,她跟外甥郭書喻並不是特別親,畢竟相隔太遠,這時候讓她跟外甥張嘴有點難,至於姐姐那邊……大姐的性格她最清楚,絕不會輕易替兒子做主。
郭書喻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登門了。
“書喻過來了,你自己跟他說這件事,我畢竟是個長輩,我開口了,孩子沒辦法拒絕,我也不想讓他為難。”
這話說得讓小姑子有點不高興了,這有什麽為難的,就是安排個工作的事。
大舅哥一直沒有說話,臉上笑眯眯的,他也不覺得這是什麽大事,畢竟那就是一個個人單位,又不是什麽公家部門。
郭書喻登門,郭書喻的二姨夫第一個迎過去,接過郭書喻手裏的東西:“好小子,一年沒見,個頭可是增高了。”
“建文,聽你爸說了你前段時間的事,今後別出去了,現在書喻出息了,隨便給你安排個工作不比在外麵上班強?”
李建文看看郭書喻,笑笑沒有說話。
郭書喻知道表哥心裏想什麽,雖然說臨近過年,不太適合上班,但郭書喻這邊一點動靜都沒有,著實容易讓人心慌。
看到二姨和幾個麵熟的人也過來,郭書喻一一打招呼,然後同二姨夫說道:“過段時間我準備弄個家族基金,我也沒什麽親人,建文哥和檬檬就是我唯一的親人,其他的不敢說,我至少要保證他們今後不用擔心錢的問題。”
“不過家族基金的事估計要到下半年了,上半年郭記的投資有點大,估計拿不出太多的錢來,建文哥可以先到村委上班,正好那邊後勤需要人,先鍛煉鍛煉。”
村委跟郭記和郭家莊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不一樣,如果李建文願意,那麽讓他一直呆在那裏也行,包括舅舅那邊也一樣。
雖然說錢不多,但一個月好歹也有四千塊呢。
文憑的問題……郭書喻親自開口,難道老羅還能因為一個文憑拒絕不成?而且也不讓李建文做多麽有難度的事情,搬搬弄弄的活他肯定沒問題。
家族基金的事情毫無疑問是一個大驚喜,不過一開始二姨不太懂什麽叫家族基金,還是他大舅哥解釋了一下,這才明白過來。
二姨夫那邊的家人們一邊送過來羨慕的目光,二姨那位小姑子一邊猶豫著準備開口說說自己兒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