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古鎮區的路上,周桐說起建築公司的事情,是放在郭記旗下還是郭家莊商業管理公司的旗下?周桐的建議是放在郭記旗下,畢竟這個建築公司就是為郭記服務的。


    郭書喻有些猶豫:“但是這樣一來,郭記的管理層就多出來一個外人……”


    “為什麽外人不能擔任郭記的管理層?之前不讓王興龍擔任,那是因為你們兩個人的私人關係,一旦出現問題,你不好進行處理,而且他的能力也的確有限,但是林凱輝不一樣,如果他給集團造成了損失,隨時可以解聘他。”


    “並且現在的郭記也和之前不一樣了,擔任ceo的是郭義傑。”


    郭書喻情不自禁的點點頭,周桐說的有道理,主要是族人裏麵有能力的太多,讓郭書喻習慣性的忽視掉外人。


    新村社區已經完成施工,村民也陸陸續續的都搬了過去,過年之後原來的村址都會變成一片空地,不過因為周桐不在,郭瑾民老兩口一直住在古鎮區這邊,也因此,周桐一進家門,老兩口正在準備晚飯的事情。


    就在周桐有點不好意思,不知道今晚上應該怎麽辦的時候,廚房裏傳來了郭書喻的聲音:“你們今晚上搬回社區?”


    “你這孩子就不知道小點聲?我們在這邊你們哪裏方便?”


    “那回頭我給你們在這邊蓋一處……”


    “不用,還是社區那邊好,什麽都有,而且都是熟人,住了一輩子的平房,就想住住樓房,要不是你一個人在這邊我和你爸不放心,我們說什麽也不過來。”


    雖然這樣想不對也不好,但從心底裏周桐鬆了一口氣,住在一起,她可不好意思跟郭書喻晚上睡一個房間。


    晚上吃飯的時候,不可避免的說起訂婚的事情,實際上周桐來的時候家裏也有了交代,具體什麽時候訂婚周桐看著來就行,他們都沒有意見,隻要提前給他們一個通知,他們跟郭書喻父母見個麵就行。


    來時家裏這樣交代的,周桐自然也是這樣給郭書喻老娘這樣說的。


    李桂芳看著周桐問道:“要不然二月份訂婚?然後等畢業了,七月份結婚?”


    周桐有點不好意思的點點頭:“我沒有意見。”


    “那明年我給你家裏打個電話吧!主要是距離太遠,要不然應該親自過去一趟。”


    聽到李桂芳這樣說,周桐急忙說不用這麽麻煩,甚至商量不商量的都無所謂,他們都行。


    周桐這樣說,李桂芳夫婦自然不能這樣做,跟周桐要了電話就準備第二天抽時間聯係一下周桐的父母,好好的說一說定親結婚的事情。


    這件事的結果毫無疑問就跟周桐說的一樣,沒有任何問題,甚至連彩禮都沒有提,讓郭謹民他們看著給就行,反正就這一個女兒,今後家裏的財產都是兩個人的。


    溝通很是順利。


    這些事情郭書喻自然就不知道了,周桐來到郭家莊之後就開始忙村婦聯的事情,族人媳婦裏麵有不少做事利索、也有文化的,都被周桐納入到了村婦聯內,此外還有新村那邊的一些婦女。


    雖然已經過完了年,不過新村那邊的生意並沒有受到什麽影響,隨著願意留下的人越來越多(主要是成功應聘進郭記的人不少),網吧、ktv、酒吧的生意自然也被帶動起來,固然裏麵有不少人用的都是村裏給村民的免費劵,但花錢的地方也不少,所以總體而言,每天的利潤還是很可觀的,更何況還有外地的遊客。


    河道通水,村委訂購的小船也派上了用場,不過郭書喻瞧著不順眼,就讓幾個精通造船的族人造了兩艘中型的畫舫和一些烏篷船。


    當然,這些船肯定不能免費給村委,都是需要花錢購買的,好在過年期間ktv、酒吧賺錢都不少,正好用來買船。


    郭書喻讓族人要錢,但也不會要太多,也就是收一個成本費外加稍許的手工費而已,不過即便是這樣也比起從外麵訂購普通的船還要便宜不少。


    訂婚的日期定下來,周桐住在郭書喻的家裏就更名正言順了,當然,即便是之前也沒有人說過什麽閑言碎語,郭氏族人更是從一開始就把周桐當作了族長夫人。


    這幾天郭書喻一直沒有跟趙夢涵聯係,就是趙舟經常打電話過來,說起傳媒工作室的事情,五個人傳媒工作室,郭書喻投資的錢比一開始說的要多,主要是郭書喻沒想到一些設備會這麽貴,所以幹脆一次性到位,直接投了500萬。


    趙舟他們打電話過來,目的也是問問郭書喻之前說的專業的網絡運營官什麽時候到位,他們也好跟著學一學。


    這件事不說郭書喻都快忘了,急忙給郭義傑打電話詢問,郭義傑表示已經聯係了幾位,不過有意的不多,主要是郭記給的待遇真心不高。


    不過有意的不多不代表沒有,就是年輕一些、資曆不太夠,郭義傑還希望能找一個經驗豐富的首席網絡運營官。


    這種事情郭書喻也不太懂,自然也不會隨意開口,讓郭義傑盡快處理這件事,然後要了那兩個年輕一點的網絡運營官電話,把電話發給了趙舟。


    年輕一點就年輕一點吧!總比趙舟他們懂得多,而且年輕資曆不夠不代表能力就不行,而且網絡傳媒這一塊,本來就發展起來沒多少年,就是經驗豐富的又能豐富多少?


    正月十五,闔家團圓的日子,郭家莊再一次舉辦宴會,這也是春節之後的第一次宴會,從春節開始,郭家莊逢三的廟會取消了,準確來說是宴席取消了。


    隨著族人們都有了自己工作,每個月就要舉辦三次宴會,很多人到不了不說,主要還是太浪費,而且當天街道還特別的擁擠,影響遊客遊玩。


    從另一方麵,三天就是一次宴席,也凸顯不出節日的重要性來。


    實際上光是這些傳統節日,每年就不少,從春節開始,然後依次就是元宵、二月二、三月三、寒食清明、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陽下元和冬至除夕,基本上每個月都有節日,咳咳,清明可能不能算在裏麵,那一天不太適合擺宴席。


    此外中間還要夾雜結婚的,一年吃宴席真心不少,沒必要再逢三吃一次,於是由羅永勝提出來,郭書喻跟各房提了一句,然後逢三宴席就算是正式取消了。


    正月十五上午的時候郭書喻跟從省會回來的郭義傑碰了一個麵,郭義傑簡單的說了說買地和翻修老街的事情。


    “各縣區還是買地比較合適,不過倒是也有幾個縣區有老街,而且地理位置不錯,當地的領導也表示,如果我們願意免費翻修,他們不僅答應我們用來打造商業街,還願意為我們協調附近的地皮。”


    “地皮?”


    “老街一般都在舊城區,那邊的樓房都比較老,即便是買下來也要拆掉重建。”


    郭書喻點點頭,然後詢問省會方麵,這時候郭義傑就有點猶豫了。


    “我看了三條符合條件的老街道,其中一條最符合要求,就是大了一點,占地大約有6畝,不過地方上給的條件也很優厚,整體打造下來,三千萬問題不大,不過租期隻有20年,但是我們擁有優先續約,到時候重新議價也不會高出低於當時市租價的30%。”


    這些都不是問題,既然如此,那麽能讓郭義傑猶豫,八成就在員工公寓的問題上。


    果不其然,很快郭義傑就說起員工公寓的事情:“老街的對麵有兩棟家屬樓,我們可以買下來,不過麵積也很大,而且價格不低,市政幫忙協調,最終的價格也超過了2個億,如果再加上施工,也許最終要3個億。”


    2個億10畝地,平均下來一畝地合2000萬,超出舊城區平均地價大約500萬,不過綜合考慮,很明顯郭義傑還是覺得能接受。


    “總體超出多少?”


    郭書喻問的是最終總造價超出那20個億多少,郭義傑明白郭書喻問的是什麽,回答道:“大概1.6個億左右。”


    1.6個億,現在每天的營業額都能破千萬,甚至利潤都能夠達到一千萬,一個月也就是3個億,這1.6個億並不算什麽。


    “那就買下來吧!咱們省並不是經濟強省,這樣的情況下配套的老街也要3.3個億,放在其他的經濟強省,發達城市,豈不是要五六個億?”


    “也許吧!”郭義傑苦笑道。


    見到郭義傑苦笑,郭書喻反倒不好意思再說些什麽,反而安慰郭義傑說道:“實際上也不是沒有好處,越發達的城市消費能力也強,有錢人也多,肯定能賺回來。”


    說完這些,郭書喻突然來了興趣:“首都我們如果能夠買下一條東西城的四合院胡同,那可就厲害了。”


    “……”


    即便是郭義傑,這時候聽到郭書喻的話都不知道應該說什麽,東西城的四合院隨便一套也要幾千萬,這還是百十平米的那種,一整條胡同,就按照10套來計算吧!那就是七八個億,如果裏麵有兩套三五百平米的四合院,那光一套就能賣一兩個億,這還是沒有曆史名人居住過的那種。


    當然,重點不是錢,國內有錢人多的是,如果有錢就能買,那估計四合院的價格早被炒的更高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族長的悠閑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河裏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河裏的魚並收藏族長的悠閑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