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月很向往父母那樣的愛情,但也深知,這樣的感情是很難得的,所以寧缺毋濫。大學期間,她不乏追求者,但一直沒有人能走進她的心裏。一開始,任驍也沒有。


    聞月和任驍大學不同校,會認識是機緣巧合。大三那年,任驍找了聞月當時的室友幫忙翻譯一篇外刊文獻,室友答應幫這個忙,但後麵她家裏出了事,騰不出時間,就請聞月救急。


    聞月一般接的翻譯稿多是偏向文學類,其次就是影視翻譯,那次是見室友著急,才接下了任驍委托的活兒。她花了一個禮拜,把文獻翻譯成了中文,傳給了任驍,他千感謝萬感謝,之後還特地請了她和室友吃飯。


    那頓飯後,聞月經常收到任驍發來的信息,她不是沒被人追過,當下就知道他對自己有好感。但她對他並沒有什麽感覺,他實在太熱情了,她常常招架不住,就和以前一樣,隻禮貌回應,並沒有給他希望。


    聞月對任驍的感情轉變發生在大三下的期末,那時她正在撰寫專業論文,需要用到一部已經絕版的英文專著,她問了老師,又去了各大圖書館搜尋,都沒能借到這本書,無奈之下,隻好發了條朋友圈求助。


    聞月本來不抱什麽希望,所以當任驍拿著絕版書來找她時,她非常驚訝。他看到了她的朋友圈,就發動自己的全部人脈來幫她找這本書,還在各種網站上發帖,重金求借這本書,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還真被他藉著了。


    書本是青城一個收藏家借出的,任驍知道聞月急用,特地飛了趟青城,親自把書本借了回來,第一時間送到了她麵前。那一刻,看著風塵仆仆的任驍,聞月向來平靜的心,突然就泛起了漣漪。


    父親會為了母親,不辭辛苦地去往全國各地收集琴譜,而任驍也會為了她想要的一本書,不遠千裏地奔赴青城,光是這一點,就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


    心動是一瞬間的事,那本專著是感情生發的一個催化劑。在那之後,聞月答應了任驍的追求,成了他的女朋友,交往至今。


    任驍陽光開朗,聞月含蓄內斂,他們兩個一動一靜,交往起來倒沒覺得不合適。任驍是極會哄人開心的,就和開心果一樣,和他在一起後,聞月的生活多了不少樂趣。父親去世的那段日子,如果不是任驍,她想自己可能撐不過來。


    他們交往了一年多,雖然目前異地,但感情並沒有減淡。聞月很滿意她和任驍現在的狀態,雖然比不上父母的琴瑟和鳴,但她已經很知足了。


    ……


    孟雅君的補習時間定在一三五晚上,聞月次周周一坐車去了青水灣,麵試那回踩了點,她這回就沒再走錯別墅。


    第一節課,聞月先摸了下孟雅君的底,發現她的外語能力很好,要說不足,也僅是寫作水平稍有欠缺,但對她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已經算很不錯的了。


    陳楓之前說過,青水灣很少招英語家教,因為住在那裏的小孩基本上都在國際學校讀書,外語水平差不到哪兒去,有的甚至比大學生還好,她由此感慨外語專業的沒落。


    任何專業加上外語出色就是王炸,但外語專業本身是個坑,孜孜矻矻地學個三四年,指不定都比不上有錢人家的孩子從小耳濡目染,又拿什麽和人競爭?


    聞月的父親是中學的英語教師,她受他的影響,很小的時候就接觸英語。當初報專業,她也聽很多人說過,外語專業的就業前景不大好,小語種可能還吃香一些,英語就完全沒有競爭力,更別說她還要學翻譯。


    以後都是人工智能的時代,哪裏還用得著人力?


    但聞月喜歡,她的父母便完全尊重她的意願,讓她學自己想學的,不必顧慮其它。過去二十幾年,她有父母的護愛,凡事都是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的,但現在父親離世,母親患病,她也不得不暫且放下理想,回歸現實。


    因為是第一節課,聞月多輔導了孟雅君半個小時,九點過半,她才下課。


    從青水灣到青大隻有一路公交車直達,聞月來之前查過了,最後一班車九點發車,她估摸著趕不及了,就拿出手機,提前叫車。


    別墅區僻遠,好不容易有車接了單,司機打來電話說車停在了馬路邊上,是一輛打著雙閃的黑色轎車,她應了好,加快腳步往外走。


    從別墅區大門的大門出來,聞月果然在路邊看到了一輛打著雙閃的車,她沒有猶豫,走過去,直接打開了後座的車門,上了車。


    紀則臨正好結束一通工作電話,冷不丁車上上來了一個人,他警惕心起,立刻抬頭往後視鏡裏看,沒想到這位不速之客是聞月。


    “師傅——”聞月剛想說自己的手機尾號,抬眼看清“司機”是誰後,吃了一驚,“紀先生!”


    紀則臨該慶幸她喊的不是“紀師傅”,他一手搭著方向盤,略微回過頭來:“聞小姐,又見麵了。”


    聞月大窘,見到紀則臨的第一秒她就知道自己上錯車了,他即使不是“三叉戟”的執掌人,也不至於出來開網約車。


    “對不起啊紀先生,我上錯車了。”


    聞月慌忙致歉,紀則臨看她窘迫懊惱的模樣,想起了上回她進錯別墅時的場景,那時她的反應和現在如出一轍。


    “沒關係,又是個巧合。”紀則臨極輕地笑了下,說:“看來我和聞小姐還算有緣。”


    聞月仔細分辨了下,紀則臨這話聽上去不像是刺探也沒有諷刺意味,似乎隻是個玩笑,沒有惡意。她不知道接什麽好,隻能客氣一笑,一手搭上車把手,再次歉然道:“紀先生,打擾了。”


    說完她迅速推開車門下了車。


    紀則臨見她匆匆忙忙的,好像他是洪水猛獸,不由輕嗬一聲。


    看著是嫻靜穩當的人,卻好像不太機靈,臉皮還很薄。


    聞月下車後左右看了看,才看到停在紀則臨這輛車後頭十米遠的一輛打著雙閃的黑色轎車。她這次不敢馬虎,認真對了車牌才敢上車。


    司機師傅眼看著聞月從前邊的車上下來,一琢磨,立刻明白了:“姑娘,你是上錯車了吧?”


    聞月有些不好意思:“嗯。”


    “那可是勞斯萊斯啊,我都不敢靠近了停車,怕一不小心蹭到了,把家底都賠進去。”師傅嘖嘖感慨著,話裏話外似乎在笑話聞月沒有見識,那樣的名車都敢當網約車坐上去。


    夜色黑,聞月剛才也沒注意打量,僅憑著車身的顏色和雙閃就上了車,結果鬧了個烏龍,偏偏對像又是紀則臨。


    這已經是她第二次在他麵前丟臉了,再有一回,他怕是又要懷疑她心懷不軌,別出心裁地製造一次又一次的“巧合”了。


    聞月輕歎一口氣,想著之後再來青水灣,還是要謹慎小心一點,不能再這麽馬虎了。


    ……


    聞月沒在北方生活過,一開始來到青城,還很不習慣。不過大學校園盡管地隔南北,但上課下課是大差不差的,一個月的時間,她也漸漸開始適應了。


    聞月的導師陳曉楠是國內知名的譯者、學者,翻譯過很多著作,她在青大任教二十餘年,教導過一屆又一屆的學生。今年,陳曉楠帶了兩個新生,除了聞月,還有一個叫周兆龍的男生。他們之上,包括博士在內,還有五個師姐,兩個師兄。


    研究生的學習和本科不同,主要靠自覺,導師給書目,學生花時間去閱讀,師生之間鮮少在課堂上見麵,多是私下找時間交流。


    陳曉楠每周都會抽時間和學生麵談,一是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及時給予指導,另就是關心學生的生活。她雖然是個治學嚴謹的老師,但不是個不近人情的長輩,相反,對待幾個學生,她總是和善友好的。


    周五,陳曉楠照例找了幾個學生來開組會,聊了聊近況。組會臨結束前,她詢問他們明天有沒有空,願不願意跟她一起去看望下她的老師。老師的老師,自然是個更有份量的人物。


    聞月的眼睛霎時亮了。


    陳曉楠師承翻譯名家王瑾珍,在筆譯界裏,沒有人不知道這個名字,尤其是翻譯專業的學生,學的都是她編著的教材。她的譯作十分出名,就算不是本專業的學生,文學愛好者也多看過她的作品。


    聞月仰慕王瑾珍已久,她選擇來青大讀研,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王瑾珍。她是青大的教授,但現在年事已高,退休後就不再帶學生了。


    聞月之前問過李帆有沒有見過王瑾珍,師姐說還沒有機會,王瑾珍現在不任教,都不來學校了。開學初,陳曉楠倒是提過以後有機會會帶他們去見見王瑾珍,但一直沒有成行,今天還是她第一次確定說帶學生去看望老人家。


    小會結束,幾個人道別了陳曉楠,一起離開了小教室,約著去食堂吃飯。雖然不是同一級生,但因為是同一個導師,他們之間有著同門的情誼,就親近些。


    飯桌上,他們聊起了明天去看望王瑾珍的事,言語間都有些興奮。


    一個碩博連讀的師姐說自己倒是見過王瑾珍幾回,她退休後偶爾還會回校開開講座,就是這兩年大概是身體不好,不怎麽露麵了。


    “王老師真的很有氣質,看著就是文學造詣極高的知識分子。”博士生師姐說。


    “我之前看過老師的采訪,那談吐,真是一般人學不來的。”李帆說完,忽看向聞月和周兆龍,問:“你們聽說過王老師要我們導兒給她外孫介紹對象的事嗎?”


    她才問完,桌上除了聞月和周兆龍,其他人都不約而同地笑了。


    聞月和周兆龍搖搖頭。


    李帆興致勃勃地說:“這是我們師門的笑談,我研究生入學的時候,師兄師姐講給我聽的,現在我再和你們講講。”


    “幾年前,王老師的外孫從國外留學歸來,老師就操心上了他的終身大事,我們導兒又是她的得意門生,就被‘委以重任’了。”


    “當時幾個單身的師姐都去見過王老師的外孫,但是人家沒那個想法,還開玩笑問其中一位師姐,和他相親能拿幾個學分?”李帆說到這兒忍不住哈哈大笑,“拿學分,虧他想得出來。”


    幾個師姐師兄也笑,周兆龍說:“王老師雖然是學術大拿,但是在愛給晚輩牽紅線這點上倒是和我奶奶一樣。”


    “在家人麵前,她也隻是普通老太太啊。”李帆饒有興趣地接著說:“聽說王老師的那個外孫長得特別帥,幾個師姐本來是聽導兒的話去吃頓飯敷衍了事的,但最後都對他印象不錯,否則也不會拿這事兒出來講。”


    說完,李帆感慨一句:“也不知道明天能不能見到這位傳聞中的帥哥,好看看到底值幾個學分。”


    幾人心領神會地笑開了,聞月也合群地微微一笑。


    不過她倒是不好奇這個笑談中的男主人公,反而期待能早點見到王瑾珍。


    第4章 chapter 4


    隔天午後,聞月稍微打扮了下,因為要去看望王瑾珍,她的心情難掩激動。從中學開始,她就期望著有一天能見見這個偶像。


    陳曉楠說王瑾珍這幾年身體不太好,搬到了郊外居住。郊區環境好,空氣清新,適合養病,唯一比較不便的是離市區遠。


    陳曉楠有一輛車,一個博士生師兄家住本地,開了一輛車過來,他們師門幾人分坐兩輛車,上午就出發前往郊外。


    汽車行駛了近兩個小時,開進了一片寬闊的草地,在看到這片地界上唯一的一棟建築時,車上幾人紛紛喟歎了一聲。


    周兆龍看著車窗外那棟歐式宮廷風的建築,張目結舌:“這是哪兒啊?”


    “落霞莊園。”李帆也露出驚訝的表情,“這個莊園很有名的,我之前在網上看過照片,說是私人住宅不讓參觀。”


    聞月來青城不久,沒聽說過這個莊園,看著富麗典雅的建築樓,她也有些驚歎,不由地想起了以前看過的一眾小說裏描寫的英國莊園。


    “王老師住這兒?”李帆訥訥道:“金字塔頂端的譯者……這麽掙錢嗎?”


    開車的博士師兄哂笑:“想多了,王老師的稿費雖然比普通譯者高,但也沒那麽離譜,靠那點兒稿酬,怎麽可能買下這樣一座莊園。”


    李帆:“那是……”


    “導兒以前說過,這是她外孫買下來的,特地接了王老師過來住。”


    周兆龍追問:“王老師的外孫是做什麽的啊,這麽有錢?”


    “說實話我也不太清楚,畢竟這是王老師的家事,不好和導兒打聽。”博士師兄頓了下,接著說:“但是之前聽和他相親過的師妹,就你們一個已經畢了業的研究生師姐無意中提過一嘴,說他姓‘紀’,在紀氏集團任職,具體什麽職位,她也不知道。”


    在青城,“紀”這個姓氏實在特殊,且他又是在紀氏工作,那鐵定和紀家多少攀點關係,能買下這麽大一個莊園,可見財力雄厚,他的職位肯定不會低。


    “紀氏集團的高管我也隻認識一個紀則臨,王老師的外孫該不會是他吧?”李帆語氣謔然,顯然是在說笑。


    “紀則臨?紀氏集團現任老大?”周兆龍問道。


    “是啊。”李帆接道:“之前新聞不是總報道他嗎?說他年輕有為,回國才幾年就把他二叔擠下了台,坐上了一把手的位置。”


    “要真是紀則臨,那能買下這個莊園也就不奇怪了。”周兆龍說。


    “那可不,現在青城誰還能比他有錢啊。”


    聞月從來不關注青城的企業新聞,今天還是她第一回聽到紀則臨的名字,莫名的,她想起了那位紀先生。之前去北苑8號別墅,那裏的阿姨喊他“紀總”,她一直覺得他這麽年輕,可能就是個部門總經理,但現在聽了李帆和周兆龍的話,心裏不由打了個突突。


    兩輛車先後開到了堡樓門前,有侍者上前幫忙泊車。下車後,陳曉楠才向學生說明,之所以帶他們來看望王瑾珍,是因為今天是她老人家七十歲的生日。她昨天沒有明說,是擔心他們知道了焦慮,跑去買什麽賀壽的禮品,老太太一貫是最不喜歡這些虛禮的。


    王瑾珍教學幾十年,桃李滿天下,前來賀壽的不止陳曉楠師門幾個,還有很多學生,及學生的學生。盡管有心理準備,但幾個學生跟著陳曉楠進入宴客廳,看到一眾人時還是驚呆了。


    李帆挽著聞月的手,左右觀望了下,壓低聲說:“王老師果然是德高望重,過生日來這麽多人,天啊,好多大前輩在這兒,今天真是見世麵了。”


    聞月的目光在宴客廳裏掃視了圈,果然看到了很多翻譯名家。這麽多前輩齊聚一堂,實在是難得,由此可見王瑾珍的地位。


    王瑾珍的頭發早已花白,但盤得齊整,她戴著副銀絲眼鏡,著一條黑色旗袍,肩臂處搭著一條暗紅色的披肩,端坐在上首的沙發上,噙著得體的微笑麵對著前來道賀的眾人。歲月不敗美人,她看上去仍十分優雅、端莊。


    陳曉楠走上前去,熟稔地喊了聲“老師”,再朝幾個學生招了下手,示意他們近前來。幾個後輩恭恭敬敬地問了好,陳曉楠還特地介紹了聞月和周兆龍,說他們是新收的“徒弟”。


    王瑾珍很和藹,輕聲細語地和他們說了幾句話,又問聞月和周兆龍是哪兒人,他們倆分別回答了。在得知聞月是江城人時,王瑾珍露出了個驚喜的表情,說自己年輕的時候曾在江城一個叫落雲的小鎮住過一年。


    聞月微微訝異:“我的家鄉就是落雲鎮。”


    “是嗎?那可是巧了。”王瑾珍看上去頗高興,“落雲鎮是個很有詩意的地方,‘煙柳畫橋,風簾翠幕’,住在那兒會讓人心情愉悅,我人生中的第一本詩集就是在那裏譯就的。”


    “當時我在鎮上租了個房子住,房東夫婦經營一家豆腐坊,他們都是熱心腸的人,平時很照顧我,知道我出國留過學,會說英語,就央請我教教他們兒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明如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歎西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歎西茶並收藏明明如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