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爺說:“銀票我都帶來了,如果您同意的話,我還有下文。”
杜小瑞把那封休書遞給楊管家說:“讓你家小姐把它藏好,防止李家出爾反爾。”然後他把銀票掏出來遞給楊茂才。
楊茂才接過銀票,見實打實的兩萬塊就在自己手裏,不是做夢,這杜爺沒有戲耍自己,他哆嗦的說:“您請說。”
杜爺說:“這些話我需要當著所有長工們說,可以嗎?”
“好好好!銀柱,把大家都叫進來。”楊茂才拿著銀票一下精神起來。
沒等管家招呼,外麵的人嘩啦啦都湧了進來,黑乎乎站了一大片,屋裏站不下,隻好擠在窗戶底下,反正窗戶的玻璃已經沒有了,裏麵的話聽得清清楚楚的。
杜爺環視一下眾人說:“這裏以後雖然成了我的家產,但是這裏的地還由你們來種,想留下來繼續在這裏打長工、打短工的還繼續留下來,工錢一文不少,住在這裏的長工們,這裏的房子你們繼續住著。
佃戶們每年的地租以後改一改,大家覺得該怎麽改好?”
佃戶們心裏不淡定了,他們心裏七上八下起來,這出手大氣的舅姥爺怪不得送他們氈靴,原來在這兒等著他們呢,天上不會掉餡餅這句話看起來一點兒錯沒有。
有個膽量比較大的佃戶原來在院子外麵,他一邊往屋裏擠一邊說:“讓一讓,讓一讓,我和舅姥爺說句話。”
大家閃開讓他進來,杜爺一看這個人就知道是個種莊稼的好把式。
這人說話倒也客氣:“舅姥爺,我叫楊彥東,是我們東家的佃戶,我知道舅姥爺肯定是聽說我們東家收租的時候用的是公平鬥,不像其它地主家一樣用大鬥進小鬥出,舅姥爺是不是想換掉公平鬥?改成大小鬥?”
杜爺說:“彥東,你聽好,不管是長工也好,佃戶也罷,凡是與楊家沾邊的人如果借糧食,借、還、收租都用統一公平鬥,楊家絕對不會出現剝削人的大小鬥。”
屋裏屋外鴉雀無聲,都在等這個舅姥爺接下來說的話。
杜爺說:“我要說的是,凡是楊家的佃戶,按照以前的份額再減一成地畝租。”
杜爺說完一片寂靜,那些小孩子都被大人捂住了嘴巴不發出一點兒聲音。
這舅姥爺到底要幹什麽?用公平鬥收租已經讓他們感激不盡了,現在還要減地租?
世上哪有這好事兒?他們不光不相信,反而越來越緊張起來。
杜爺知道他們心裏怎麽想的,他說:“我知道大家不相信我說的話,說的再好不如做出來踏實,等春種秋收的時候大家就相信了。”
人們開始交頭接耳低聲竊竊起來,他們還是不相信這好事能落到自己頭上。
“但是!”
一聽這個但是,眾人都安靜了下來。
“但是,這裏仍然由楊老爺和楊管家代我管理!怎麽樣?楊管家?”杜爺問楊管家。
楊管家此刻站在楊茂才身邊激動的直點頭。
杜爺說:“楊老爺,每個月我會給您和楊管家滿意的工錢,您還是堅持到外麵尋找兒子,我不阻攔,您什麽時候回來都沒問題,您想重新買回宅子和地我還會按照原價還給您,同意的話我們一會兒就寫協議,您覺得怎麽樣?”
楊茂才揉揉眼睛站起來說:“來,銀柱,扶我一下,我給杜爺磕一個頭吧。”
話音剛落,裏屋的門簾掀起來,楊大鳳衝出來對著杜爺“邦邦邦”磕了三個頭,她一句話沒說,站起來一抹眼淚又進去了。
杜爺驚愕之際,看見楊茂才也要磕頭趕緊扶住他說:“楊老爺請聽我把話說完,如果大家願意我這樣安排,那就聽我的,明年所有的地都種玉米、高粱和小米,玉米地中間種大豆和花生,不讓外人進我們楊家的耕地裏。以前種大米都交給了日本人,我們種大米的人反而沒權利吃大米,農民餓著肚子幹活,幹脆,我們都種玉米和高粱,這些糧食拉到鞋廠,那些工人就有飯吃了,哪怕是粗糧,也得讓他們吃飽。”
有人正要鼓掌時楊管家開口了:“杜…舅爺,這恐怕不行,每到播種的時候日本人就派人下來監督了,有時候他們會指定種什麽,不能反抗,等秋收的時候也會派人來查看收成,他們認為能上交多少就得上交多少,上交少了能把人活活打死。”
長工們也七嘴八舌的說:“對,即便他們的人不下來查看,李百萬家也會上報各家各戶的糧食收成,我們每年被日本人強行仨瓜倆棗收走糧食,有時候根本連地租都交不了東家。”
“是啊!每年得向東家借糧才能活下去。”
楊管家說:“唉!東家被強征的更多,要不是能賄賂一下征收官,東家也得餓死。”
這個情況出乎杜爺他們一行人的意料之外,畢竟他們不是農戶,雖然知道日本人強征糧食,卻不知道如此霸道。
石俊問了一句:“他們的征糧官是日本人?”
楊管家說:“是,那個日本人隻要給了錢,他能把征收任務定的少一些,有時候天上會有飛機繞著莊稼地轉一圈,飛機上的日本人根據看到的作物定下多少就是多少,賄賂那個征收官就沒用了。”
所有人都沉默了,隻能聽到楊茂才的歎息聲。
這時候石俊對杜爺使了個眼色,倆人走到旁邊,石俊說:“杜叔,前線吃緊,日本人的飛機不可能正好就能來,我們冒險一次,到時候賄賂那個征糧官。
杜爺說:“現在隻能如此了。”
倆人重新坐下,杜爺擺擺手讓大家安靜下來說:“大家放心,征糧官那裏我來打點,如果明年秋天日本人又派飛機來定任務,佃戶們被他們強行收走糧食,東家這裏會借糧給大家,不會讓你們餓死。”
杜爺決定回去立馬高價收購糧食,以防萬一。
杜爺接著說:“楊老爺家剛剛遭遇失去親人的痛苦,是日本人殺了她的女兒,我在這裏也告訴大家 ,我的太太也剛剛被日本人殺害!所以,我們不能種出糧食喂養那些殺害我們親人的劊子手!如果能種粗糧就絕對不種大米。”
“對!新東家說得對!既然不讓我們吃大米,那我們就吃粗糧,絕不給日本人種大米。”
“對!不給日本人種糧食。”
他們的臉上一個個露出憤怒的表情。
杜爺說:“今天這裏發生的事,大家不要說出去,隻要大家不說出去,保準大家有油吃,有菜吃,有糧吃。”
長工們心情激動的保證絕對不讓外人知道。
杜爺說:“好了,時間不早了,大家把氈靴各人領回家,以後有什麽事仍然和楊老爺、楊管家商量,我也會不定時的來轉一圈的。”
佃戶們懷著激動的心有序的跟楊管家領著氈靴回家了,杜爺和楊茂才坐下來開始商量接下來的事......
晚上,楊茂才安排廚房給杜爺他們做了一桌豐盛的飯菜,他們住了一夜第二天跟著楊管家去查看了那二十晌地後返回省城。
在回去路上,郝大壯心事匆匆的一句話不說,隻有石俊和杜小瑞說個不停。
杜小瑞說:“楊老根昨晚可是露臉了,那些長工們聽說是他聯係我們的,一個個上趕著巴結他。‘ 莊稼守護員’這個職位您到底是怎麽想出來的?”
杜爺說:“楊老根是個講義氣的人,你給了他十個大洋,他就給我們辦了這麽大的事,說明他是個不願意白受人恩惠的人,這樣的人我們更不能虧待了他,給他個差事,他才好意思收錢,每個月給他五塊錢夠他們老兩口好好生活了。”
石俊說:“怪不得李家想要霸占那些地,那可真是好地呀!平展展的,不遠處還有一條河,條件太好了。”
杜爺說:“那麽好的地打出來的糧食還要像虎口奪食一樣從日本人手裏搶,這是什麽世道!”
小瑞說:“隻能把小日本都殺光,地裏種出來的糧食才能屬於自己。”
郝大壯說:“那就殺!”
汽車一路揚塵向省城駛去......
大山裏的動物如此之多超出了老金頭一家的想象,隻要打到野豬,巴圖魯和塔斯哈便騎著馬把野豬賣到城裏,其餘的動物任憑他們放開肚子吃。晚上,他們幾個男人坐在一起談天說地喝酒吃肉,白天,有人繼續挖石頭,有人跟著去打獵,過的無比自在,按照老金頭的說法,他們這是天堂生活。
這天下午幾個人興高采烈的抬著兩隻大野豬回來了,照樣,他們在院子裏掏幹淨內髒把野豬抬進西麵的窯洞裏。
第二天兩隻已經包裝好的大野豬躺在院子中間,巴圖魯又要進城賣豬肉去了。因為時間長沒有回娘家,杜鵑說抱著莫日根回一趟娘家,這下把獵人家祖孫三代嚇壞了。
杜太太的死訊能瞞多久算多久,杜家剛經曆過悲痛之事,再不能惹出更大的事端了。
為了打消杜鵑跟著一起進城的念頭,老獵人達哈蘇決定跟著一起進城,家裏有四匹馬,一匹馬馱著兩隻裝滿金元寶的大野豬,已經滿負荷工作了,剩下三匹馬爺孫三個各騎一匹,杜鵑看出公公不願意讓她進城的意思隻好作罷。
“告訴嫂子,再給莫日根縫一條小棉褲,還有,既然不缺那玩意兒,多買些洋布棉花回來,讓黑妮幫著縫幾床被子,家裏添了那麽多人,再說舊的被子都該重新收拾一下了。”杜鵑看著野豬鼓鼓的肚子悄悄跟巴圖魯說。
巴圖魯聽她這樣說,心裏一陣難受,但他還是強忍著說:“ 咱娘都沒有你能嘮叨。”
大家看著四匹馬走到小河邊正要走進小樹林,這時田下突然向他們跑去,他邊跑邊大喊著:“塔斯哈,別忘了買毛筆!白紙!黑墨!”
“知道了!”塔斯哈笑著向他揮揮手。
杜小瑞把那封休書遞給楊管家說:“讓你家小姐把它藏好,防止李家出爾反爾。”然後他把銀票掏出來遞給楊茂才。
楊茂才接過銀票,見實打實的兩萬塊就在自己手裏,不是做夢,這杜爺沒有戲耍自己,他哆嗦的說:“您請說。”
杜爺說:“這些話我需要當著所有長工們說,可以嗎?”
“好好好!銀柱,把大家都叫進來。”楊茂才拿著銀票一下精神起來。
沒等管家招呼,外麵的人嘩啦啦都湧了進來,黑乎乎站了一大片,屋裏站不下,隻好擠在窗戶底下,反正窗戶的玻璃已經沒有了,裏麵的話聽得清清楚楚的。
杜爺環視一下眾人說:“這裏以後雖然成了我的家產,但是這裏的地還由你們來種,想留下來繼續在這裏打長工、打短工的還繼續留下來,工錢一文不少,住在這裏的長工們,這裏的房子你們繼續住著。
佃戶們每年的地租以後改一改,大家覺得該怎麽改好?”
佃戶們心裏不淡定了,他們心裏七上八下起來,這出手大氣的舅姥爺怪不得送他們氈靴,原來在這兒等著他們呢,天上不會掉餡餅這句話看起來一點兒錯沒有。
有個膽量比較大的佃戶原來在院子外麵,他一邊往屋裏擠一邊說:“讓一讓,讓一讓,我和舅姥爺說句話。”
大家閃開讓他進來,杜爺一看這個人就知道是個種莊稼的好把式。
這人說話倒也客氣:“舅姥爺,我叫楊彥東,是我們東家的佃戶,我知道舅姥爺肯定是聽說我們東家收租的時候用的是公平鬥,不像其它地主家一樣用大鬥進小鬥出,舅姥爺是不是想換掉公平鬥?改成大小鬥?”
杜爺說:“彥東,你聽好,不管是長工也好,佃戶也罷,凡是與楊家沾邊的人如果借糧食,借、還、收租都用統一公平鬥,楊家絕對不會出現剝削人的大小鬥。”
屋裏屋外鴉雀無聲,都在等這個舅姥爺接下來說的話。
杜爺說:“我要說的是,凡是楊家的佃戶,按照以前的份額再減一成地畝租。”
杜爺說完一片寂靜,那些小孩子都被大人捂住了嘴巴不發出一點兒聲音。
這舅姥爺到底要幹什麽?用公平鬥收租已經讓他們感激不盡了,現在還要減地租?
世上哪有這好事兒?他們不光不相信,反而越來越緊張起來。
杜爺知道他們心裏怎麽想的,他說:“我知道大家不相信我說的話,說的再好不如做出來踏實,等春種秋收的時候大家就相信了。”
人們開始交頭接耳低聲竊竊起來,他們還是不相信這好事能落到自己頭上。
“但是!”
一聽這個但是,眾人都安靜了下來。
“但是,這裏仍然由楊老爺和楊管家代我管理!怎麽樣?楊管家?”杜爺問楊管家。
楊管家此刻站在楊茂才身邊激動的直點頭。
杜爺說:“楊老爺,每個月我會給您和楊管家滿意的工錢,您還是堅持到外麵尋找兒子,我不阻攔,您什麽時候回來都沒問題,您想重新買回宅子和地我還會按照原價還給您,同意的話我們一會兒就寫協議,您覺得怎麽樣?”
楊茂才揉揉眼睛站起來說:“來,銀柱,扶我一下,我給杜爺磕一個頭吧。”
話音剛落,裏屋的門簾掀起來,楊大鳳衝出來對著杜爺“邦邦邦”磕了三個頭,她一句話沒說,站起來一抹眼淚又進去了。
杜爺驚愕之際,看見楊茂才也要磕頭趕緊扶住他說:“楊老爺請聽我把話說完,如果大家願意我這樣安排,那就聽我的,明年所有的地都種玉米、高粱和小米,玉米地中間種大豆和花生,不讓外人進我們楊家的耕地裏。以前種大米都交給了日本人,我們種大米的人反而沒權利吃大米,農民餓著肚子幹活,幹脆,我們都種玉米和高粱,這些糧食拉到鞋廠,那些工人就有飯吃了,哪怕是粗糧,也得讓他們吃飽。”
有人正要鼓掌時楊管家開口了:“杜…舅爺,這恐怕不行,每到播種的時候日本人就派人下來監督了,有時候他們會指定種什麽,不能反抗,等秋收的時候也會派人來查看收成,他們認為能上交多少就得上交多少,上交少了能把人活活打死。”
長工們也七嘴八舌的說:“對,即便他們的人不下來查看,李百萬家也會上報各家各戶的糧食收成,我們每年被日本人強行仨瓜倆棗收走糧食,有時候根本連地租都交不了東家。”
“是啊!每年得向東家借糧才能活下去。”
楊管家說:“唉!東家被強征的更多,要不是能賄賂一下征收官,東家也得餓死。”
這個情況出乎杜爺他們一行人的意料之外,畢竟他們不是農戶,雖然知道日本人強征糧食,卻不知道如此霸道。
石俊問了一句:“他們的征糧官是日本人?”
楊管家說:“是,那個日本人隻要給了錢,他能把征收任務定的少一些,有時候天上會有飛機繞著莊稼地轉一圈,飛機上的日本人根據看到的作物定下多少就是多少,賄賂那個征收官就沒用了。”
所有人都沉默了,隻能聽到楊茂才的歎息聲。
這時候石俊對杜爺使了個眼色,倆人走到旁邊,石俊說:“杜叔,前線吃緊,日本人的飛機不可能正好就能來,我們冒險一次,到時候賄賂那個征糧官。
杜爺說:“現在隻能如此了。”
倆人重新坐下,杜爺擺擺手讓大家安靜下來說:“大家放心,征糧官那裏我來打點,如果明年秋天日本人又派飛機來定任務,佃戶們被他們強行收走糧食,東家這裏會借糧給大家,不會讓你們餓死。”
杜爺決定回去立馬高價收購糧食,以防萬一。
杜爺接著說:“楊老爺家剛剛遭遇失去親人的痛苦,是日本人殺了她的女兒,我在這裏也告訴大家 ,我的太太也剛剛被日本人殺害!所以,我們不能種出糧食喂養那些殺害我們親人的劊子手!如果能種粗糧就絕對不種大米。”
“對!新東家說得對!既然不讓我們吃大米,那我們就吃粗糧,絕不給日本人種大米。”
“對!不給日本人種糧食。”
他們的臉上一個個露出憤怒的表情。
杜爺說:“今天這裏發生的事,大家不要說出去,隻要大家不說出去,保準大家有油吃,有菜吃,有糧吃。”
長工們心情激動的保證絕對不讓外人知道。
杜爺說:“好了,時間不早了,大家把氈靴各人領回家,以後有什麽事仍然和楊老爺、楊管家商量,我也會不定時的來轉一圈的。”
佃戶們懷著激動的心有序的跟楊管家領著氈靴回家了,杜爺和楊茂才坐下來開始商量接下來的事......
晚上,楊茂才安排廚房給杜爺他們做了一桌豐盛的飯菜,他們住了一夜第二天跟著楊管家去查看了那二十晌地後返回省城。
在回去路上,郝大壯心事匆匆的一句話不說,隻有石俊和杜小瑞說個不停。
杜小瑞說:“楊老根昨晚可是露臉了,那些長工們聽說是他聯係我們的,一個個上趕著巴結他。‘ 莊稼守護員’這個職位您到底是怎麽想出來的?”
杜爺說:“楊老根是個講義氣的人,你給了他十個大洋,他就給我們辦了這麽大的事,說明他是個不願意白受人恩惠的人,這樣的人我們更不能虧待了他,給他個差事,他才好意思收錢,每個月給他五塊錢夠他們老兩口好好生活了。”
石俊說:“怪不得李家想要霸占那些地,那可真是好地呀!平展展的,不遠處還有一條河,條件太好了。”
杜爺說:“那麽好的地打出來的糧食還要像虎口奪食一樣從日本人手裏搶,這是什麽世道!”
小瑞說:“隻能把小日本都殺光,地裏種出來的糧食才能屬於自己。”
郝大壯說:“那就殺!”
汽車一路揚塵向省城駛去......
大山裏的動物如此之多超出了老金頭一家的想象,隻要打到野豬,巴圖魯和塔斯哈便騎著馬把野豬賣到城裏,其餘的動物任憑他們放開肚子吃。晚上,他們幾個男人坐在一起談天說地喝酒吃肉,白天,有人繼續挖石頭,有人跟著去打獵,過的無比自在,按照老金頭的說法,他們這是天堂生活。
這天下午幾個人興高采烈的抬著兩隻大野豬回來了,照樣,他們在院子裏掏幹淨內髒把野豬抬進西麵的窯洞裏。
第二天兩隻已經包裝好的大野豬躺在院子中間,巴圖魯又要進城賣豬肉去了。因為時間長沒有回娘家,杜鵑說抱著莫日根回一趟娘家,這下把獵人家祖孫三代嚇壞了。
杜太太的死訊能瞞多久算多久,杜家剛經曆過悲痛之事,再不能惹出更大的事端了。
為了打消杜鵑跟著一起進城的念頭,老獵人達哈蘇決定跟著一起進城,家裏有四匹馬,一匹馬馱著兩隻裝滿金元寶的大野豬,已經滿負荷工作了,剩下三匹馬爺孫三個各騎一匹,杜鵑看出公公不願意讓她進城的意思隻好作罷。
“告訴嫂子,再給莫日根縫一條小棉褲,還有,既然不缺那玩意兒,多買些洋布棉花回來,讓黑妮幫著縫幾床被子,家裏添了那麽多人,再說舊的被子都該重新收拾一下了。”杜鵑看著野豬鼓鼓的肚子悄悄跟巴圖魯說。
巴圖魯聽她這樣說,心裏一陣難受,但他還是強忍著說:“ 咱娘都沒有你能嘮叨。”
大家看著四匹馬走到小河邊正要走進小樹林,這時田下突然向他們跑去,他邊跑邊大喊著:“塔斯哈,別忘了買毛筆!白紙!黑墨!”
“知道了!”塔斯哈笑著向他揮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