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
大佬被迫種田後真香了 作者:於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幾個人處理一頭豬要花半個多時辰,壯子數完魚把魚簍還給廉長林,站在他旁邊盯著院子看得津津有味。
廉長林視線從蔣遼身上收回,看向旁邊的桌麵,那裏放著他的弓箭,有支單獨放在箭筒旁邊,剛清洗過的箭杆還沾著水。
齊百德和李叔在院子裏聊起來,也是笑得見牙不見眼。
莊稼人最重要的就是地裏的莊稼,現在解決了野豬不用擔心會突然下山糟蹋田地,回去是覺都能睡好了。
院子裏宰豬熱火朝天,外麵圍觀的村民也是聊得熱火朝天,跟過年似的熱鬧。
“三頭啊,個個塊頭還都不小,這一片可沒哪個村子能獵到!”
“中間那頭膘夠肥又夠壯,我老丈人就好這口,我得多買點回去。”
“劉家的你們等會兒可別買太多啊,怎麽都要給我們留點……”
家裏有人去圍獵的這會兒都樂得不行,圍獵打到的野物都是平均分的,三頭野豬攤開來一個人怎麽都能分到十幾斤呢!
家裏沒人去圍獵的也很激動,野豬會賣些給村裏人,鎮上要二十文一斤村裏隻賣十來文。
他們就等著宰好豬過去買,手頭再緊都會買上一斤半斤,寬裕些的還能趁著便宜多買點,給娘家帶去別提多有麵了。
最大的公豬處理幹淨有一百八十斤,另外兩頭要少個幾十斤,圍獵的人平攤下來一人能領到十五斤左右。豬血基本都留給程屠戶拿去賣,豬肉相對的他就要少一些。
領了豬肉走的慢的都被要買豬肉的村民熱情圍住,李二泉被一個大嬸拉著討起價來,哭笑不得示意周梅過來解救他。
豬肉他得給老丈人送去,好幾個大舅子呢,大姐家要送還有大嫂也得帶些回去,就讓她們去跟蔣遼買。
現在天氣熱肉放不久,蔣遼最後賣了十斤還剩六斤,他提著肉出去,廉長林已經拿好弓箭在前麵等他。
-
昨天給野兔籠換上了新鮮的青草,早上出門時依然沒被動過,到家後蔣遼去到後院遠遠看到有隻又躺下了。
到廚房放了豬肉走出去,廉長林已經放好東西走進雞舍。
不止青草,放在裏麵的水也沒動過,縮在一起的兩隻野兔精神已經沒有昨天足,另外那隻一動不動躺著。
廉長林站了一陣,蹲下將沒了呼吸的野兔拿出來。
野兔的繁殖力很強,養上幾個月就能拿去賣,真能馴化出來養著倒是不錯。
蔣遼抓到野兔時就是想著帶回來給廉長林養,那時候他還隻是有個想法,要是養不活就算了。
現在他是真希望能把野兔馴化出來,養兔子總好過廉長林出去找散工,吃虧還被人欺負。
兔子不吃東西最多隻能撐三天,昨日蔣遼對野兔能不能養活還無所謂的樣子,現在見他麵色有些發愁,廉長林拎著兔子欲言又止。
他其實想把野兔帶給李家試試,李叔以前給別人養過兔子,養的雖是家兔,但總歸比他們有經驗,不至於像他們這樣一籌莫展。
廉長林最後還是沒多做什麽,拎兔子出去埋掉,回來後家裏多了兩個人。
堂屋裏張會正和蔣遼說話,張齊站在旁邊,手裏提著個被東西塞的滿滿當當的竹籃。
注意到門檻外,蔣遼轉頭見他沒反應過來似的站在那裏,開口道:“回來了。”
張會跟著看出去,笑道:“長林。”
廉長林點頭回應,進去後看向籃子,張會解釋:“蔣遼昨天幫我爹接好了腿,今天在山上又救了我弟,這是一點心意。”
張齊把竹籃遞過來,廉長林沒接,轉頭看蔣遼。
出手救張齊是舉手之勞,不過他們專程過來道謝自然要收下,蔣遼接過竹籃旁遞給廉長林讓他放好。
張會從小學射箭箭法並不差,蔣遼卻連奔跑的野豬都能射中,張齊今日見識到他的身手是相當佩服。
他問道:“遼哥,你的箭法比我大哥好多了,我能不能跟你學射箭。”
廉長林聽到這頓了頓,將籃子放下。
“我隻懂些皮毛,今天是運氣好,你爹精通射藝可以的話我都想向他請教。”蔣遼說著問起,“你爹腿傷怎麽樣了?”
“昨天去鎮上看了大夫,用了藥現在沒什麽大礙了,再靜養一段時間就能恢複過來。”
蔣遼是最近才開始打獵,現在就讓他教自己射箭似乎不太好,張齊又問:“遼哥,那我以後能不能跟你進山打獵……”
張會打斷他嫌棄道:“你跟著我都沒學會還想跟人去打獵,盡給人添麻煩。”
“大哥你別老說我不會,”張齊不滿,“我都沒跟你學多久,誰一開始學就什麽都會的。”
打獵哪有那麽容易,而且自家弟弟什麽樣張會哪能不清楚,他是不敢讓張齊去麻煩人,跟著自己再丟人現眼也是自家的事。
“行了,你在家裏先跟我打好基礎,旁的就別想了。”
張會回頭對蔣遼說:“東西送到我們就不多打攪了,本來該現在請你去家裏吃飯,但我爹還在靜養,等他傷好了你們一定得過去坐坐,我爹知道你救了張齊,說一定要好好感謝你。”
“等張叔腿好了,我們一定過去拜訪。”蔣遼回他。
“有你這話就行,我回去好交差了。”張會笑道。
蔣遼送他們出門,回來後廉長林正在淘米,他看了眼筲箕裏的米,轉身進廚房準備煮菜。
魚簍裏都是小魚,現在已經是正午,時間不夠他打算晚上再拿來熬魚湯。
米淘好倒進鍋裏加了足量的水,廉長林生火添上柴,暫時沒什麽事了他走出廚房。
把食材弄好放盤裏備著,蔣遼出去就看到廉長林坐在院口旁邊,腳邊貼牆放著箭筒,正低頭擦拭他的木弓。
他坐在屋簷遮陰處,額角的碎發被風吹起,眸光落在木弓上,情緒看著不太高。
廉長林想著事,蔣遼走過來他才回神。
現在到飯點都是蔣遼下廚,他不討厭煮菜廉長林還是看得出來他並不喜歡燒火。
起來把木弓掛到牆壁,廉長林準備進廚房等煮好飯菜再處理竹箭。
在程屠戶家拔出竹箭沒有變形,蔣遼清洗晾幹後裝回箭筒,現在箭筒立在地上,裏頭的竹箭都被擦拭過,上麵沾著輕微的濕氣。
蔣遼站在前麵擋了路,廉長林抬眼看去,見他盯著牆上的木弓看了好一陣都沒反應。
正覺得不解時,蔣遼回頭對他道:“明天開始,你跟我一起進山打獵。”
第29章
廉長林發高燒壞了嗓子,剛開始的幾年身體很差,很長時間都是躺在床上,等身體好了些不用再臥床了,依然很多事情都不能做。
稍遠些的地方去不了,更不用說進山這種費體力的事。
那幾年即使過得再艱苦,他母親似乎都不會覺得勞累,總能笑著和他說起他父親的事,隻有在知道他不注重身體偷溜出去後,才會冷下臉。
蔣遼除了話少,在很多事情上和他母親其實很像。
不怕辛勞,不在意外麵的議論聲,母親病重走了之後,廉長林不想拖累他,請人幫忙寫了和離書。
蔣遼最後收起和離書,隻說家裏還欠著債,要等家裏欠的債還清。
當年借散錢給他們的人,借錢時多難聽的話廉長林都聽過,不想連還錢給他們這些小事都要麻煩蔣遼,因著能做到的散活他都去做了。
有次農閑時竹編賣不出去,在鎮上也找不到什麽散活,又快到月底還錢的日子,他便自己去了山上想碰碰運氣看能不能獵到什麽野物,回來後身體吃不消吃了半個月的藥。
那是蔣遼和他說話最多的一次。蔣遼不希望他進山,真病倒了,就什麽都做不了。
蔣遼在山上染了風寒醒來後的反常舉止,廉長林開始隻是感到怪異,之後意識到了些什麽,也一直不願去深究。
哪怕此刻那個想法又冒出來,他還是即刻止住了思緒。
蔣遼還站著前麵,不催他等著他回話。
廉長林嘴唇緊閉,看了他良久,隨後垂了垂眸點頭做出回應,越過他走去廚房。
廉長林對弓箭那麽寶貝,使用過後就要擦拭,有機會的話他自然是想自己能夠用上。
剛才看著隻是情緒不太高,現在看起來,情緒不僅不高,似乎還,挺低落?
蔣遼看著他的背影,微微皺起了眉,接著很快便又鬆開了。
午飯過後,蔣遼在廚房裏看著剩下的幾斤豬肉,想著要怎麽處理。
村裏人都喜歡肥肉,吃著有油水又能炸油,他提回來的肉基本全剩下瘦的。
酷暑天豬肉放不久,他想了想,切了小部分出來留著晚上煮。
剩下的瘦肉剔除掉筋膜,洗幹淨晾幹後切成了厚片,之後又切成薄厚適中的小條。
地裏的菜被曬的發蔫,廉長林提著蓄了幾天的淘米水進去澆菜。
蔣遼切完豬肉從廚房出來,見廉長林在菜地澆完水準備出來,他走過去道:“拔些蔥出來,蒜也拔幾根。”
菜地角落長的小片蒜是開春時種上的,現在拔正好。
廉長林拔了蔥蒜,看到他手裏都是黏膩的油質,轉身拿去洗,蔣遼便回了廚房。
洗好蔥蒜,廉長林拿去廚房,進去就看到豬肉被切成了條狀裝在大口的陶罐裏,蔣遼站在案板前切薑片,切完了丟進陶罐裏。
“洗好了,給我吧。”蔣遼回頭看去,朝他伸手。
蔥幾下切成段,蒜也切開被丟到陶罐裏,蔣遼拿起鹽罐,鹽倒在手裏往裏麵撒鹽。
撒完鹽又往裏撒上次買的五香粉,一瓶五香粉全部倒了進去,看他的表情似乎還覺得有些不夠,隨後繼續往裏麵放細糖。
這糖是蔣遼昨日在鎮上買的,用油紙包著有幾兩,被他倒下去大半。
饒是知道蔣遼用調料向來大手大腳,廉長林還是看得眼角跳了跳。
村裏人一年到頭能吃肉的次數少,暑天基本不會有哪家是肉吃不完要拿來醃製的,即使冬季臘肉時也不會有誰家會用掉這麽多鹽。
廉長林同時又好奇,沒見過醃肉除了放鹽還需要添別的東西,他停下腳步站在旁邊沒急著出去。
這是深口的陶罐,裝完豬肉還餘了小半空間,蔣遼就著調料將豬肉攪拌均勻。
等攪拌的差不多了,他轉頭問廉長林:“家裏有沒有油紙?”
醃製食物需要完全密封,廉長林去找來家裏剩下的油紙,另外又拿上幹淨的布和繩子。
回到廚房時蔣遼洗了手正拿著幹布擦水珠,接過油紙和布封住陶罐口,用繩子綁了一圈蓋上瓷蓋子壓住。
肉醃製入味要等上幾個時辰,罐子要完全密封,蓋子外麵還需要裹上一層泥土,蔣遼綁繩子的時候,廉長林就走了出去弄泥土。
等最後兩人用濕泥將瓷蓋周圍的縫隙封好,蔣遼抱著陶罐放去廚房。
看見雞舍裏的水槽見了底,廉長林打了一瓢水走進去添上。
雞舍的頂棚用稻草蓋著,隻將裏麵略高的地遮擋住,這裏是兩隻母雞活動的區域,裝野兔的籠子就沒有放到裏麵。
廉長林視線從蔣遼身上收回,看向旁邊的桌麵,那裏放著他的弓箭,有支單獨放在箭筒旁邊,剛清洗過的箭杆還沾著水。
齊百德和李叔在院子裏聊起來,也是笑得見牙不見眼。
莊稼人最重要的就是地裏的莊稼,現在解決了野豬不用擔心會突然下山糟蹋田地,回去是覺都能睡好了。
院子裏宰豬熱火朝天,外麵圍觀的村民也是聊得熱火朝天,跟過年似的熱鬧。
“三頭啊,個個塊頭還都不小,這一片可沒哪個村子能獵到!”
“中間那頭膘夠肥又夠壯,我老丈人就好這口,我得多買點回去。”
“劉家的你們等會兒可別買太多啊,怎麽都要給我們留點……”
家裏有人去圍獵的這會兒都樂得不行,圍獵打到的野物都是平均分的,三頭野豬攤開來一個人怎麽都能分到十幾斤呢!
家裏沒人去圍獵的也很激動,野豬會賣些給村裏人,鎮上要二十文一斤村裏隻賣十來文。
他們就等著宰好豬過去買,手頭再緊都會買上一斤半斤,寬裕些的還能趁著便宜多買點,給娘家帶去別提多有麵了。
最大的公豬處理幹淨有一百八十斤,另外兩頭要少個幾十斤,圍獵的人平攤下來一人能領到十五斤左右。豬血基本都留給程屠戶拿去賣,豬肉相對的他就要少一些。
領了豬肉走的慢的都被要買豬肉的村民熱情圍住,李二泉被一個大嬸拉著討起價來,哭笑不得示意周梅過來解救他。
豬肉他得給老丈人送去,好幾個大舅子呢,大姐家要送還有大嫂也得帶些回去,就讓她們去跟蔣遼買。
現在天氣熱肉放不久,蔣遼最後賣了十斤還剩六斤,他提著肉出去,廉長林已經拿好弓箭在前麵等他。
-
昨天給野兔籠換上了新鮮的青草,早上出門時依然沒被動過,到家後蔣遼去到後院遠遠看到有隻又躺下了。
到廚房放了豬肉走出去,廉長林已經放好東西走進雞舍。
不止青草,放在裏麵的水也沒動過,縮在一起的兩隻野兔精神已經沒有昨天足,另外那隻一動不動躺著。
廉長林站了一陣,蹲下將沒了呼吸的野兔拿出來。
野兔的繁殖力很強,養上幾個月就能拿去賣,真能馴化出來養著倒是不錯。
蔣遼抓到野兔時就是想著帶回來給廉長林養,那時候他還隻是有個想法,要是養不活就算了。
現在他是真希望能把野兔馴化出來,養兔子總好過廉長林出去找散工,吃虧還被人欺負。
兔子不吃東西最多隻能撐三天,昨日蔣遼對野兔能不能養活還無所謂的樣子,現在見他麵色有些發愁,廉長林拎著兔子欲言又止。
他其實想把野兔帶給李家試試,李叔以前給別人養過兔子,養的雖是家兔,但總歸比他們有經驗,不至於像他們這樣一籌莫展。
廉長林最後還是沒多做什麽,拎兔子出去埋掉,回來後家裏多了兩個人。
堂屋裏張會正和蔣遼說話,張齊站在旁邊,手裏提著個被東西塞的滿滿當當的竹籃。
注意到門檻外,蔣遼轉頭見他沒反應過來似的站在那裏,開口道:“回來了。”
張會跟著看出去,笑道:“長林。”
廉長林點頭回應,進去後看向籃子,張會解釋:“蔣遼昨天幫我爹接好了腿,今天在山上又救了我弟,這是一點心意。”
張齊把竹籃遞過來,廉長林沒接,轉頭看蔣遼。
出手救張齊是舉手之勞,不過他們專程過來道謝自然要收下,蔣遼接過竹籃旁遞給廉長林讓他放好。
張會從小學射箭箭法並不差,蔣遼卻連奔跑的野豬都能射中,張齊今日見識到他的身手是相當佩服。
他問道:“遼哥,你的箭法比我大哥好多了,我能不能跟你學射箭。”
廉長林聽到這頓了頓,將籃子放下。
“我隻懂些皮毛,今天是運氣好,你爹精通射藝可以的話我都想向他請教。”蔣遼說著問起,“你爹腿傷怎麽樣了?”
“昨天去鎮上看了大夫,用了藥現在沒什麽大礙了,再靜養一段時間就能恢複過來。”
蔣遼是最近才開始打獵,現在就讓他教自己射箭似乎不太好,張齊又問:“遼哥,那我以後能不能跟你進山打獵……”
張會打斷他嫌棄道:“你跟著我都沒學會還想跟人去打獵,盡給人添麻煩。”
“大哥你別老說我不會,”張齊不滿,“我都沒跟你學多久,誰一開始學就什麽都會的。”
打獵哪有那麽容易,而且自家弟弟什麽樣張會哪能不清楚,他是不敢讓張齊去麻煩人,跟著自己再丟人現眼也是自家的事。
“行了,你在家裏先跟我打好基礎,旁的就別想了。”
張會回頭對蔣遼說:“東西送到我們就不多打攪了,本來該現在請你去家裏吃飯,但我爹還在靜養,等他傷好了你們一定得過去坐坐,我爹知道你救了張齊,說一定要好好感謝你。”
“等張叔腿好了,我們一定過去拜訪。”蔣遼回他。
“有你這話就行,我回去好交差了。”張會笑道。
蔣遼送他們出門,回來後廉長林正在淘米,他看了眼筲箕裏的米,轉身進廚房準備煮菜。
魚簍裏都是小魚,現在已經是正午,時間不夠他打算晚上再拿來熬魚湯。
米淘好倒進鍋裏加了足量的水,廉長林生火添上柴,暫時沒什麽事了他走出廚房。
把食材弄好放盤裏備著,蔣遼出去就看到廉長林坐在院口旁邊,腳邊貼牆放著箭筒,正低頭擦拭他的木弓。
他坐在屋簷遮陰處,額角的碎發被風吹起,眸光落在木弓上,情緒看著不太高。
廉長林想著事,蔣遼走過來他才回神。
現在到飯點都是蔣遼下廚,他不討厭煮菜廉長林還是看得出來他並不喜歡燒火。
起來把木弓掛到牆壁,廉長林準備進廚房等煮好飯菜再處理竹箭。
在程屠戶家拔出竹箭沒有變形,蔣遼清洗晾幹後裝回箭筒,現在箭筒立在地上,裏頭的竹箭都被擦拭過,上麵沾著輕微的濕氣。
蔣遼站在前麵擋了路,廉長林抬眼看去,見他盯著牆上的木弓看了好一陣都沒反應。
正覺得不解時,蔣遼回頭對他道:“明天開始,你跟我一起進山打獵。”
第29章
廉長林發高燒壞了嗓子,剛開始的幾年身體很差,很長時間都是躺在床上,等身體好了些不用再臥床了,依然很多事情都不能做。
稍遠些的地方去不了,更不用說進山這種費體力的事。
那幾年即使過得再艱苦,他母親似乎都不會覺得勞累,總能笑著和他說起他父親的事,隻有在知道他不注重身體偷溜出去後,才會冷下臉。
蔣遼除了話少,在很多事情上和他母親其實很像。
不怕辛勞,不在意外麵的議論聲,母親病重走了之後,廉長林不想拖累他,請人幫忙寫了和離書。
蔣遼最後收起和離書,隻說家裏還欠著債,要等家裏欠的債還清。
當年借散錢給他們的人,借錢時多難聽的話廉長林都聽過,不想連還錢給他們這些小事都要麻煩蔣遼,因著能做到的散活他都去做了。
有次農閑時竹編賣不出去,在鎮上也找不到什麽散活,又快到月底還錢的日子,他便自己去了山上想碰碰運氣看能不能獵到什麽野物,回來後身體吃不消吃了半個月的藥。
那是蔣遼和他說話最多的一次。蔣遼不希望他進山,真病倒了,就什麽都做不了。
蔣遼在山上染了風寒醒來後的反常舉止,廉長林開始隻是感到怪異,之後意識到了些什麽,也一直不願去深究。
哪怕此刻那個想法又冒出來,他還是即刻止住了思緒。
蔣遼還站著前麵,不催他等著他回話。
廉長林嘴唇緊閉,看了他良久,隨後垂了垂眸點頭做出回應,越過他走去廚房。
廉長林對弓箭那麽寶貝,使用過後就要擦拭,有機會的話他自然是想自己能夠用上。
剛才看著隻是情緒不太高,現在看起來,情緒不僅不高,似乎還,挺低落?
蔣遼看著他的背影,微微皺起了眉,接著很快便又鬆開了。
午飯過後,蔣遼在廚房裏看著剩下的幾斤豬肉,想著要怎麽處理。
村裏人都喜歡肥肉,吃著有油水又能炸油,他提回來的肉基本全剩下瘦的。
酷暑天豬肉放不久,他想了想,切了小部分出來留著晚上煮。
剩下的瘦肉剔除掉筋膜,洗幹淨晾幹後切成了厚片,之後又切成薄厚適中的小條。
地裏的菜被曬的發蔫,廉長林提著蓄了幾天的淘米水進去澆菜。
蔣遼切完豬肉從廚房出來,見廉長林在菜地澆完水準備出來,他走過去道:“拔些蔥出來,蒜也拔幾根。”
菜地角落長的小片蒜是開春時種上的,現在拔正好。
廉長林拔了蔥蒜,看到他手裏都是黏膩的油質,轉身拿去洗,蔣遼便回了廚房。
洗好蔥蒜,廉長林拿去廚房,進去就看到豬肉被切成了條狀裝在大口的陶罐裏,蔣遼站在案板前切薑片,切完了丟進陶罐裏。
“洗好了,給我吧。”蔣遼回頭看去,朝他伸手。
蔥幾下切成段,蒜也切開被丟到陶罐裏,蔣遼拿起鹽罐,鹽倒在手裏往裏麵撒鹽。
撒完鹽又往裏撒上次買的五香粉,一瓶五香粉全部倒了進去,看他的表情似乎還覺得有些不夠,隨後繼續往裏麵放細糖。
這糖是蔣遼昨日在鎮上買的,用油紙包著有幾兩,被他倒下去大半。
饒是知道蔣遼用調料向來大手大腳,廉長林還是看得眼角跳了跳。
村裏人一年到頭能吃肉的次數少,暑天基本不會有哪家是肉吃不完要拿來醃製的,即使冬季臘肉時也不會有誰家會用掉這麽多鹽。
廉長林同時又好奇,沒見過醃肉除了放鹽還需要添別的東西,他停下腳步站在旁邊沒急著出去。
這是深口的陶罐,裝完豬肉還餘了小半空間,蔣遼就著調料將豬肉攪拌均勻。
等攪拌的差不多了,他轉頭問廉長林:“家裏有沒有油紙?”
醃製食物需要完全密封,廉長林去找來家裏剩下的油紙,另外又拿上幹淨的布和繩子。
回到廚房時蔣遼洗了手正拿著幹布擦水珠,接過油紙和布封住陶罐口,用繩子綁了一圈蓋上瓷蓋子壓住。
肉醃製入味要等上幾個時辰,罐子要完全密封,蓋子外麵還需要裹上一層泥土,蔣遼綁繩子的時候,廉長林就走了出去弄泥土。
等最後兩人用濕泥將瓷蓋周圍的縫隙封好,蔣遼抱著陶罐放去廚房。
看見雞舍裏的水槽見了底,廉長林打了一瓢水走進去添上。
雞舍的頂棚用稻草蓋著,隻將裏麵略高的地遮擋住,這裏是兩隻母雞活動的區域,裝野兔的籠子就沒有放到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