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夏忱忱唇角也露出了笑意。
“你們怎地在此?”永平王看向宋濯。
“母妃叫我們來訓話。”宋濯毫不掩飾地說。
“訓什麽話?”永平王一邊進門一邊問。
“怎麽,我一個嫡母訓他不得麽?”翟氏本能地反駁。
“那倒不是,隻是說訓他總要為著個什麽吧。”永平王眉心蹙了蹙,扭頭看向宋濯,“你是不是又出什麽妖蛾子了?”
“沒有。”宋濯非常堅定地搖頭。
“父王,兒媳也沒有。”夏忱忱為免永平王多問,自己便主動說了。
“父王知道你肯定沒有。”永平王對夏忱忱說話的時候,語氣就溫柔多了。
翟氏都看不下去了,哪有一個當公公這麽寵兒媳的,銀子就這麽好?
“都沒有,你訓什麽呀?”永平王看向翟氏。
“這還用問嗎?”翟氏覺得永平王就是偏向宋濯,他不剛從宮裏回來嗎。
“為何不問?別人也就罷了,老四是世子,他若胡來看我不踹死他。”永平王說著瞪了宋濯一眼,卻見他原本不屑的臉上,瞬間轉為討好。
這臭小子!
世子?翟氏心裏一個“咯噔”,莫不是皇上並沒有革去宋濯的世子位?
這會兒,翟氏連瑞隆帝都不滿了,怎地革個世子的位子都還要磨嘰。
小不忍則亂大謀!
翟氏深吸一口氣,想笑一下,最終卻隻是抿了抿嘴角:“也沒什麽大事,隻是聽說朝廷那邊有人彈劾他,找他來問問。”
“問問?”永平王皺了皺眉,“既是問問,怎地便又成了訓斥?”
這個有必要問得那麽清楚嗎?翟氏咬了一下唇,道:“這不是怕他給家裏惹禍,便警示了一番。王爺,皇上找您去是怎麽說的?”
“哦,也是有人怕他給咱們家惹禍,讓本王過去斥責了一頓。”永平王端起丫鬟剛端上的茶,美滋滋地抿了一口。
翟氏聽了這話,臉差點兒都氣綠了。
“王爺,您這……皇上讓您過去,是叫去斥責別人的?”翟氏覺得永平王平時糊塗也就罷了,怎地這個時候也如此糊塗。
“怎地不是?”永平王又小啜了一口茶,“他那事兒頂多算仗勢嚇唬嚇唬人,又沒犯法,輪得得那姓陳的來指三四道的,當我永平王府是什麽地兒了?”
“陳大人也是為咱們府上好。”翟氏說道。
“為咱們府上好了?嘁,真若如此,他就該好好管管他自己家裏。”永平王一聲冷哼,吐出一口茶葉沫子,“他胞弟逛青樓都得了病,他怎麽不管?”
夏忱忱聽到這消息,都驚了,這王爺公爹怎地連這個都知道?也不冤枉別人說他這個王爺不靠譜。
但下一刻,耳朵便被捂上了。
即使被捂上,也能聽到宋濯在身後急道:“父王母妃,你們聊著,我和夫人先回去了,明日再來給你們請安!”
夏忱忱:……我又不是個孩子。
翟氏沒好氣地看了宋濯和夏忱忱拉拉扯扯的背影,明日來請安?明日指不定又各有各的理由。
“王爺您瞧瞧,這算怎麽回事,一點兒規矩都沒有。”翟氏一聲長歎,伸手就揉起了太陽穴。
“他二人夫妻恩愛,多好的事。”永平王不但不惱,反而嘿嘿笑了起來。
“您……”翟氏撫了一下胸口才道,“你方才還沒讓他們走呢,他們眼裏哪還有您?”
“父子之間,講究這個做什麽。”永平王吹了一口茶沫子,又抿了一口茶,覺得這茶是好茶,但是沒泡好。
“整個京都得了,恐怕也就咱們王府是這樣了。”翟說著都有些沮喪了,“王爺,您平時偏心老四也就罷了,這還偏心到大殿裏去了,皇上定然不是叫您過去訓斥陳大人的,您這真的是不把這一府人的性命放在心裏嗎?”
“這怎麽扯到一府人的性命上去了?”永平王將茶碗放幾上一放,“有些不該說的話,給本王咽下去。”
“我,我說什麽不該說的話了?”翟氏的聲音弱了下去。
“什麽一府人的性命?誰要你這一府人的性命了?”永平王聲音不大,但翟氏卻不由得打了個寒噤。
“我這又說錯了什麽不成?我是王府主母,這一府的人也有我的骨肉。”翟氏心裏有些虛,但想著這會兒隻有他夫妻二人在這裏,因此強辯道,“您自己說說看,明明是老四做錯了事,皇上都把您叫過去了,您還維護老四,皇上一惱之下,什麽事兒做不出來。”
“你也知道?”永平王看向翟氏,“你既然知道,為何不消停一些?”
“王爺,您說什麽?”翟氏越發地聽不明白了。
“唉!”永平王默默地起身離開了。
翟氏聽不明白,他也不能說得太明白,說明白了,宮裏反而不放心,便讓她糊塗著吧。
這些年翟氏把長子管教得是個人都有口皆碑,皇上敢讓他當世子,自己都不敢冊封。
如果老大真是那樣的人才也就罷了,偏偏……
“正道,盯著點兒大爺。”永平王回到書房,沉著臉對正道說。
“王爺,大爺這麽做隻怕也是有些急,不如您跟他說清楚?”正道勸解著永平王。
“他一向自詡聰明……”永平王說到這裏,歎口氣,“你去說吧,咱們府裏都是眼睛呢。”
“那王妃那裏要不要說一聲?”正道又問。
“不必,府裏亂點兒好。”永平王說著,腳尖一轉,去了後院袁夫人那裏。
正道看著永平王的背影,半天回不過神來。
第422章 做才會錯
“看什麽呢?”曆公公的聲音突然出現在正道身後。
“師父,您說哪個王府像咱們王府這樣,越亂越好,還不能管。”正道歎了口氣。
“嗯。”曆公公點了點頭,又似夢囈般地說,“也沒這樣的王爺。”
“師父說得在理。”正道笑了一下。
“在理你說還這裏感慨?嘁!”曆公公不屑地轉身去了。
“等我像您這麽老了,我就不感慨了。”正道嘿嘿地跟在了曆公公的後麵。
相較於正道的歎息,深宮裏的那一聲長歎,則叫人心驚肉跳。
瑞隆帝看著帕子上的血,然後默默地放在蠟燭上點著,扔進了銅盆裏。
田其紅著眼睛,跪在一旁。
“起吧,誰沒這樣的時候,人生一世,早早晚晚!”瑞隆帝看著銅盆裏已經熄滅的手帕,問,“除了皇子,永平王一家子如何?”
“還是像以前一樣,吵吵鬧鬧的,永平王進宮之後,翟王妃便把世子和世子妃叫過去斥責了一頓。”田其回道。
“這麽地迫不及待?”瑞隆帝的聲音裏帶著一絲笑意。
“永平王妃和那位大爺,似乎都有些迫不及待。”田其輕聲回道。
“嗯,迫不及待好哇。”瑞隆帝正想笑,但隨之而來的卻是一陣疾風驟雨般的咳嗽。
田其趕緊撲過去伺候,果不其然,手帕上又是一灘血,他趕緊放到一旁,然後給瑞隆帝倒了一杯茶。
瑞隆帝咳嗽稍微平息些之後,指著那帕子道:“燒了。”
田其哪敢不從,隻是燒帕子的時候,眼淚也跟著淌出來了。
“哭個什麽勁兒,朕還好好兒活著呢。”瑞隆帝原本是想說笑,但聲音裏卻是掩不住的疲憊。
“皇上,奴婢這眼睛不爭氣,被煙熏的呢。”田其哽著嗓著道。
“你啊……”瑞隆帝歎了口氣,“滿大梁這麽些人,你說有幾個跟你一樣,是真正指著朕好的呢?”
倒不是田其比別人更忠心,而是他隻能靠自己。
一聽瑞隆帝這麽說,田其又趕緊跪下了。
“皇上,滿大梁的子民都盼著您好呢。”田其邊說邊給瑞隆帝磕頭。
“別動不動就跪。”瑞隆帝倚在龍椅上,看著田其爬起來之後,才又道,“你說滿大梁的子民都盼著朕好?”
“那可不,自從皇上登基後,大梁國富民強,大夥兒都盼著您萬萬年呢。”田其一臉認真地說。
“國富民強?”瑞隆帝的臉上出現了一抹笑意,“朕知道,還有那麽一撮人在惦記著先帝,惦記著懷仁太子,甚至惦記著永平王……”
見田其又要跪,瑞隆帝瞪了他一眼,他隻能又站直了。
隻是腿直了,腰卻依舊彎著。
“皇上多慮了,先帝和懷仁太子過世多年,就永平王那樣兒又如何能承繼大統?大家心裏明鏡兒似的。”田其一邊給瑞隆帝捏著肩一邊說。
“明鏡兒似的?”瑞隆帝一聲冷笑,“這世上永遠都不缺糊塗人,也不想想,那會兒宋誠才多大,就憑他這樣兒,若是做了皇帝,這會兒我大梁萬裏江山不知道還能不能姓宋。”
“可不,永平王連他那一府都管不好呢,都是皇上勞心勞力,咱們大梁才有這錦繡河山。”田其說道。
不得不說,這馬屁確實拍到瑞隆帝的心窩裏去了。
就在田其暗自鬆口氣的時候,瑞隆帝卻又道:“他雖無用,但保不齊有些人卻會想要利用他攪風攪雨。”
田其心裏一驚,雖然早就猜到瑞隆帝的想法,但聽到他親口說出來,卻還是第一次。
“皇上,您的意思是……”田其轉到瑞隆帝麵前,低聲問,“要不要傳暗衛?”
“暗衛?不必!”瑞隆帝擺了擺手,“朕要拿他,也會拿得光明正大,叫滿大梁百姓都看見。”
“皇上說得是,永平王府到處都是窟窿,想找個錯兒又有什麽難的。”田其賠著笑道。
可這一刻,瑞隆帝的眉頭卻緊緊地擰了起來。
“永平王府到處都是窟窿?”瑞隆帝坐直了身子,慢慢向田其靠近,“有何窟窿?”
田其張了張嘴,竟說不出來,瑞隆帝的臉色越發地難看。
“朕這個侄孫,可真是厲害,這麽多年犯的都是些小過。”瑞隆帝的眼睛微眯了起來。
“皇上,這永平王也沒什麽本事,他想犯大的錯兒也犯不上呀。”田其小心翼翼地說道。
這就是伴君如伴虎,你不能不吭聲兒,吭聲兒也得斟酌再三。
但凡說錯一個字兒,那就是殺頭的罪過。
“你們怎地在此?”永平王看向宋濯。
“母妃叫我們來訓話。”宋濯毫不掩飾地說。
“訓什麽話?”永平王一邊進門一邊問。
“怎麽,我一個嫡母訓他不得麽?”翟氏本能地反駁。
“那倒不是,隻是說訓他總要為著個什麽吧。”永平王眉心蹙了蹙,扭頭看向宋濯,“你是不是又出什麽妖蛾子了?”
“沒有。”宋濯非常堅定地搖頭。
“父王,兒媳也沒有。”夏忱忱為免永平王多問,自己便主動說了。
“父王知道你肯定沒有。”永平王對夏忱忱說話的時候,語氣就溫柔多了。
翟氏都看不下去了,哪有一個當公公這麽寵兒媳的,銀子就這麽好?
“都沒有,你訓什麽呀?”永平王看向翟氏。
“這還用問嗎?”翟氏覺得永平王就是偏向宋濯,他不剛從宮裏回來嗎。
“為何不問?別人也就罷了,老四是世子,他若胡來看我不踹死他。”永平王說著瞪了宋濯一眼,卻見他原本不屑的臉上,瞬間轉為討好。
這臭小子!
世子?翟氏心裏一個“咯噔”,莫不是皇上並沒有革去宋濯的世子位?
這會兒,翟氏連瑞隆帝都不滿了,怎地革個世子的位子都還要磨嘰。
小不忍則亂大謀!
翟氏深吸一口氣,想笑一下,最終卻隻是抿了抿嘴角:“也沒什麽大事,隻是聽說朝廷那邊有人彈劾他,找他來問問。”
“問問?”永平王皺了皺眉,“既是問問,怎地便又成了訓斥?”
這個有必要問得那麽清楚嗎?翟氏咬了一下唇,道:“這不是怕他給家裏惹禍,便警示了一番。王爺,皇上找您去是怎麽說的?”
“哦,也是有人怕他給咱們家惹禍,讓本王過去斥責了一頓。”永平王端起丫鬟剛端上的茶,美滋滋地抿了一口。
翟氏聽了這話,臉差點兒都氣綠了。
“王爺,您這……皇上讓您過去,是叫去斥責別人的?”翟氏覺得永平王平時糊塗也就罷了,怎地這個時候也如此糊塗。
“怎地不是?”永平王又小啜了一口茶,“他那事兒頂多算仗勢嚇唬嚇唬人,又沒犯法,輪得得那姓陳的來指三四道的,當我永平王府是什麽地兒了?”
“陳大人也是為咱們府上好。”翟氏說道。
“為咱們府上好了?嘁,真若如此,他就該好好管管他自己家裏。”永平王一聲冷哼,吐出一口茶葉沫子,“他胞弟逛青樓都得了病,他怎麽不管?”
夏忱忱聽到這消息,都驚了,這王爺公爹怎地連這個都知道?也不冤枉別人說他這個王爺不靠譜。
但下一刻,耳朵便被捂上了。
即使被捂上,也能聽到宋濯在身後急道:“父王母妃,你們聊著,我和夫人先回去了,明日再來給你們請安!”
夏忱忱:……我又不是個孩子。
翟氏沒好氣地看了宋濯和夏忱忱拉拉扯扯的背影,明日來請安?明日指不定又各有各的理由。
“王爺您瞧瞧,這算怎麽回事,一點兒規矩都沒有。”翟氏一聲長歎,伸手就揉起了太陽穴。
“他二人夫妻恩愛,多好的事。”永平王不但不惱,反而嘿嘿笑了起來。
“您……”翟氏撫了一下胸口才道,“你方才還沒讓他們走呢,他們眼裏哪還有您?”
“父子之間,講究這個做什麽。”永平王吹了一口茶沫子,又抿了一口茶,覺得這茶是好茶,但是沒泡好。
“整個京都得了,恐怕也就咱們王府是這樣了。”翟說著都有些沮喪了,“王爺,您平時偏心老四也就罷了,這還偏心到大殿裏去了,皇上定然不是叫您過去訓斥陳大人的,您這真的是不把這一府人的性命放在心裏嗎?”
“這怎麽扯到一府人的性命上去了?”永平王將茶碗放幾上一放,“有些不該說的話,給本王咽下去。”
“我,我說什麽不該說的話了?”翟氏的聲音弱了下去。
“什麽一府人的性命?誰要你這一府人的性命了?”永平王聲音不大,但翟氏卻不由得打了個寒噤。
“我這又說錯了什麽不成?我是王府主母,這一府的人也有我的骨肉。”翟氏心裏有些虛,但想著這會兒隻有他夫妻二人在這裏,因此強辯道,“您自己說說看,明明是老四做錯了事,皇上都把您叫過去了,您還維護老四,皇上一惱之下,什麽事兒做不出來。”
“你也知道?”永平王看向翟氏,“你既然知道,為何不消停一些?”
“王爺,您說什麽?”翟氏越發地聽不明白了。
“唉!”永平王默默地起身離開了。
翟氏聽不明白,他也不能說得太明白,說明白了,宮裏反而不放心,便讓她糊塗著吧。
這些年翟氏把長子管教得是個人都有口皆碑,皇上敢讓他當世子,自己都不敢冊封。
如果老大真是那樣的人才也就罷了,偏偏……
“正道,盯著點兒大爺。”永平王回到書房,沉著臉對正道說。
“王爺,大爺這麽做隻怕也是有些急,不如您跟他說清楚?”正道勸解著永平王。
“他一向自詡聰明……”永平王說到這裏,歎口氣,“你去說吧,咱們府裏都是眼睛呢。”
“那王妃那裏要不要說一聲?”正道又問。
“不必,府裏亂點兒好。”永平王說著,腳尖一轉,去了後院袁夫人那裏。
正道看著永平王的背影,半天回不過神來。
第422章 做才會錯
“看什麽呢?”曆公公的聲音突然出現在正道身後。
“師父,您說哪個王府像咱們王府這樣,越亂越好,還不能管。”正道歎了口氣。
“嗯。”曆公公點了點頭,又似夢囈般地說,“也沒這樣的王爺。”
“師父說得在理。”正道笑了一下。
“在理你說還這裏感慨?嘁!”曆公公不屑地轉身去了。
“等我像您這麽老了,我就不感慨了。”正道嘿嘿地跟在了曆公公的後麵。
相較於正道的歎息,深宮裏的那一聲長歎,則叫人心驚肉跳。
瑞隆帝看著帕子上的血,然後默默地放在蠟燭上點著,扔進了銅盆裏。
田其紅著眼睛,跪在一旁。
“起吧,誰沒這樣的時候,人生一世,早早晚晚!”瑞隆帝看著銅盆裏已經熄滅的手帕,問,“除了皇子,永平王一家子如何?”
“還是像以前一樣,吵吵鬧鬧的,永平王進宮之後,翟王妃便把世子和世子妃叫過去斥責了一頓。”田其回道。
“這麽地迫不及待?”瑞隆帝的聲音裏帶著一絲笑意。
“永平王妃和那位大爺,似乎都有些迫不及待。”田其輕聲回道。
“嗯,迫不及待好哇。”瑞隆帝正想笑,但隨之而來的卻是一陣疾風驟雨般的咳嗽。
田其趕緊撲過去伺候,果不其然,手帕上又是一灘血,他趕緊放到一旁,然後給瑞隆帝倒了一杯茶。
瑞隆帝咳嗽稍微平息些之後,指著那帕子道:“燒了。”
田其哪敢不從,隻是燒帕子的時候,眼淚也跟著淌出來了。
“哭個什麽勁兒,朕還好好兒活著呢。”瑞隆帝原本是想說笑,但聲音裏卻是掩不住的疲憊。
“皇上,奴婢這眼睛不爭氣,被煙熏的呢。”田其哽著嗓著道。
“你啊……”瑞隆帝歎了口氣,“滿大梁這麽些人,你說有幾個跟你一樣,是真正指著朕好的呢?”
倒不是田其比別人更忠心,而是他隻能靠自己。
一聽瑞隆帝這麽說,田其又趕緊跪下了。
“皇上,滿大梁的子民都盼著您好呢。”田其邊說邊給瑞隆帝磕頭。
“別動不動就跪。”瑞隆帝倚在龍椅上,看著田其爬起來之後,才又道,“你說滿大梁的子民都盼著朕好?”
“那可不,自從皇上登基後,大梁國富民強,大夥兒都盼著您萬萬年呢。”田其一臉認真地說。
“國富民強?”瑞隆帝的臉上出現了一抹笑意,“朕知道,還有那麽一撮人在惦記著先帝,惦記著懷仁太子,甚至惦記著永平王……”
見田其又要跪,瑞隆帝瞪了他一眼,他隻能又站直了。
隻是腿直了,腰卻依舊彎著。
“皇上多慮了,先帝和懷仁太子過世多年,就永平王那樣兒又如何能承繼大統?大家心裏明鏡兒似的。”田其一邊給瑞隆帝捏著肩一邊說。
“明鏡兒似的?”瑞隆帝一聲冷笑,“這世上永遠都不缺糊塗人,也不想想,那會兒宋誠才多大,就憑他這樣兒,若是做了皇帝,這會兒我大梁萬裏江山不知道還能不能姓宋。”
“可不,永平王連他那一府都管不好呢,都是皇上勞心勞力,咱們大梁才有這錦繡河山。”田其說道。
不得不說,這馬屁確實拍到瑞隆帝的心窩裏去了。
就在田其暗自鬆口氣的時候,瑞隆帝卻又道:“他雖無用,但保不齊有些人卻會想要利用他攪風攪雨。”
田其心裏一驚,雖然早就猜到瑞隆帝的想法,但聽到他親口說出來,卻還是第一次。
“皇上,您的意思是……”田其轉到瑞隆帝麵前,低聲問,“要不要傳暗衛?”
“暗衛?不必!”瑞隆帝擺了擺手,“朕要拿他,也會拿得光明正大,叫滿大梁百姓都看見。”
“皇上說得是,永平王府到處都是窟窿,想找個錯兒又有什麽難的。”田其賠著笑道。
可這一刻,瑞隆帝的眉頭卻緊緊地擰了起來。
“永平王府到處都是窟窿?”瑞隆帝坐直了身子,慢慢向田其靠近,“有何窟窿?”
田其張了張嘴,竟說不出來,瑞隆帝的臉色越發地難看。
“朕這個侄孫,可真是厲害,這麽多年犯的都是些小過。”瑞隆帝的眼睛微眯了起來。
“皇上,這永平王也沒什麽本事,他想犯大的錯兒也犯不上呀。”田其小心翼翼地說道。
這就是伴君如伴虎,你不能不吭聲兒,吭聲兒也得斟酌再三。
但凡說錯一個字兒,那就是殺頭的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