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節
穿成侯門主母,我帶全家躺贏 作者:千裏溶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裴西嶺終於給了他一個眼神:“何事?”
再敢提秋闈,老父親就真要揍逆子了!
誰攔都不好使!
“確有一事,兒子終有顧慮。”裴承允說的還真是正事,“父親攜戰功歸來,卻更叫上頭那位忌憚,不知日後是何章程?”
應是考慮良久,他不帶停頓就說了出來。
如今他半隻腳已經摻和進朝局,年後更要下場,有些事也該同父親拿個章程,行事也好有個底。
“忌憚又如何,便是他不動,我也要連本帶利討回來!”裴西嶺沉聲開口。
聞言,三人皆是一驚,這話太絲毫不拖泥帶水且沒有心理障礙,不像是裴西嶺能說出來的。
裴承州更是瞳孔地震:“父親,弑君要誅九族啊!!!”
萬幸他還知道好歹,聲音壓的極輕。
“弑君?”
裴西嶺一怔:“我弑君做什麽?”
他一開口,又成功叫趙瑾三人愣住了。
裴承州先小聲開口:“不是您要……連本帶利討回來麽?”
“自然,他敢傷你二人,敢屢屢針對我平陽侯府,難不成要我忍他?”
說完,裴西嶺也反應過來:“你們以為針對侯府的是當今?”
趙瑾隱隱察覺到了什麽:“……難道不是麽?”
“當然不是!”裴西嶺立即回答,語氣之肯定叫她險些懷疑人生,“當今何等英明何等胸襟,如何會做出暗殺功臣之後的畜生事!”
趙瑾腦子有點亂。
裴承允眉眼間也罕見的露出幾分迷茫。
“等等——”趙瑾忽然想到了什麽,問他,“你假死之事,當今可知道?”
裴西嶺點頭:“事急從權,事後我脫險便遣暗衛稟報過當今。”
聞言,趙瑾如遭雷擊。
在此基礎上,那他們之前懷疑的那些隻怕俱都不能作數,所以……建文帝是背了多大的鍋?
第172章 當今乃真君子也
聽到裴西嶺的話,不止趙瑾,裴承允兩人也有些懵。
裴西嶺不是無的放矢之人,更不蠢,他說背後針對平陽侯府的不是建文帝,那很大可能還真不是。
且據他之言,建文帝似乎很是個人,且有底線。
大概也許可能貌似他真是明君。
那……
趙瑾想起從剛穿來之初,自己便對建文帝的種種懷疑,還有後頭發生的一些事,每逢平陽侯府有個萬一都要往建文帝身上陰謀論,甚至裴承允也是同樣想法……
這就尷尬了。
先前各種揣測人家,還暗搓搓想著要如何報複,結果人好像啥也沒幹就背鍋了,真是……有些對不起建文帝呢。
不過若他早便知道裴西嶺沒死,那原著中為何不叫裴承誌襲爵就很好解釋了。
而她先前進宮想叫裴承誌延遲襲爵,建文帝也是一口答應,後頭裴承誌因孝期有子之事鬧的沸沸揚揚,百官參奏廢世子,建文帝的猶豫不決也就很好猜了——老父親在前線拚著命為國征戰,後頭他卻廢了人家最看重的嫡長子,怎麽想都有種虧心的感覺。
後頭怕是被甚囂塵上的輿論逼的沒辦法才不得已廢的。
甚至很難說當初裴羨破例獲封縣主沒有建文帝虧心的因素在,且很有可能他這種心態才是裴羨獲封的主要原因。
畢竟打個仗後院能起火到這種程度,裴西嶺都稱得上可憐了。
兒子不是兒子,閨女不是閨女,媳婦不是媳婦。
要不是雙胞胎還一直好好的,那真的可以堪稱家被偷了。
且當初裴西嶺戰死,平陽侯府又事端不斷,外頭人不明真相,可沒少惡意揣測建文帝,甚至現在也沒多少人知道裴西嶺假死曾稟報過建文帝。
所以有一說一,後者背上的鍋是真不小。
……要麽說人家是皇帝呢,這胸襟這氣度,一看就知道是能幹大事的人。
顯然裴承允也是這樣想,十分真誠的感歎了一句:“當今乃真君子也。”
每逢侯府出事,他便與趙瑾要商議一回,建文帝便要在兩人心中被黑上一回,甚至他還有意無意將這種想法灌輸給了裴承州。
誰想有的人黑了,卻沒完全黑。
“乖乖……”裴承州也聽明白了,頓時臉就紅了,羞愧又無地自容,“當今這樣英明正直的人,我們卻如此揣度於他,甚至曾抱有敵意,實在……汗顏得很!”
“那是自然。”裴西嶺定聲回道,“得遇當今這樣的明主,是我之幸,也是你們之幸,更是文武百官、這天下百姓之幸!”
裴承允由衷地點頭,正想問他針對侯府之人不是建文帝又是誰,卻被趙瑾的問題問住:“所以侯爺那時用軍功為我與羨兒換誥命和居爵位,究竟為何?”
沒有招建文帝忌諱的顧慮,那他這樣一意孤行是為了什麽?
聽到這個,裴承允閉上了嘴。
他也好奇。
裴西嶺奇怪地看了趙瑾一眼:“我不是說過麽,從前常年在外征戰,有愧於你們,羨兒在外受苦,長到十三歲我才見到她,知道她的存在,自要給份見麵禮的。”
趙瑾一愣:“不是托詞?”不是她說,這話怎麽聽怎麽官方。
裴西嶺點頭:“自然是我真心。”
見趙瑾眼神詫異,他解釋道:“因我假死一事,府上徒增許多事端,幸而有夫人當機立斷,穩住全局,更將羨兒找了回來,將孩子們也教的這樣懂事,我身無長物徒有戰功,借此聊表感激。”
趙瑾明白了。
三個理由也算有理有據,不過她猜最主要應該還是因為裴羨。
這一點上,裴西嶺倒不像大多數古代男人一樣隻看重兒子。
他雖然從未表達過,不過行動卻很實際,深入敵軍腹地拚死換來的戰功,自己分毫不要,盡數換給了裴羨,甚至明知她有問題,卻因她找回了裴羨,給了她些母愛,比之原主對這幾個孩子更好了些,就肯願意將戰功分一半給她。
無言父愛莫過如此。
……當然,前提是裴西嶺說的是實話。
這人心思太深,饒是她自詡還算眼力過人,也無法從他的眼神裏辨出真假。
“武將戰功得來不易,侯爺當真不心疼麽?”她問道。
“戰功的確得來不易,可若軍功換誥命爵位是我心甘情願,便談不上心疼。”裴西嶺倒是很平靜,轉而看向雙胞胎,“男子若想青雲直上,便該靠自己去掙爵位博前程,萬不可緊盯著旁人讓利,便是至親也不能!”
裴承允了然點頭:“女子立世更艱難些,自該多為母親與妹妹考慮。”
裴承州也明白過來,立即跟著表態:“三弟說的是,父親放心,我們萬沒有對此不滿之意,咱們隻有為母親與妹妹掙前程榮光的。”
裴西嶺滿意點頭。
說完正事,瞧著夜深了,雙胞胎便行禮告退。
沒過片刻,裴西嶺也隨之離開。
這一天裏趙瑾被衝擊了好幾回,等到猛然反應過來忘了問裴西嶺真正的幕後之人是誰時,已然深夜,隻能作罷。
她也有些遺憾,好不容易今日裴西嶺有問必答,竟忘了問這緊要事。
後頭若再問起,指不定就要回到先前那守口如瓶仿佛在防細作的死樣子。
錯失良機了。
翌日她起來剛用完早膳,下麵便來報說順天府來人了。
趙瑾這才想起吳桂香,她轉頭看向惜春,後者回道:“夫人,吳桂香已去順天府自首,順天府尹查明事實後便將其收押,今兒……想必是來探咱們府裏的意思了。”
說是查明事實,可十三年前的案子,趙瑾動用了不少人力物力都沒查到,順天府那點資源就更難了。
這樁滿京皆知的真假千金一事順天府尹自是有所耳聞,吳桂香能來自首,當然要意思意思問問平陽侯府的意見了,畢竟眾所周知,裴羨曾養於甄家十三年,雖傳裴羨也被虐待了十三年,可順天府尹能坐到這個位置上,自不會是人雲亦雲的蠢人。
吳桂香這個案子,判重了難保裴羨念著那十三年的感情記恨在心,可若判輕了,又難保平陽侯府會不滿。
誰都不是誰肚子裏的蛔蟲,左右不過探一句意見罷了,若不過分他隻管照辦,誰也挑不出錯來,也省得他憑白得罪人。
“這位順天府尹倒是個聰明的。”趙瑾笑了笑,“那便見見他吧。”
第173章 人質?
更衣後,她便來了正廳。
順天府的衙役已在裏頭候著,見趙瑾進來,忙躬身抱拳一禮:“見過夫人。”
趙瑾笑著點頭,惜春會意上前親手扶起他:“這位差大哥請起。”
那衙役忙倒不敢:“下官順天府捕快萬智勇,姑娘稱呼下官名字便好。”
惜春笑了笑:“萬捕快請坐。”
趙瑾已經在主位落座,萬智勇也坐了下來,卻是同人高馬大的外表頗為不符的坐了半個屁股。
“不知萬捕快今日來府可有何事?”趙瑾明知故問。
萬智勇斟酌了一下言辭,這才道:“夫人想來已聽說過,吳桂香前來順天府自首,府尹大人在查明事實後,便將其收押在獄,想著侯府到底是苦主,便派了屬下來問問夫人可願容諒?”
這借口找的不錯,便是傳出去旁人也隻道他順天府尹明察秋毫體恤民情,而非畏懼侯府權勢低頭。
趙瑾聞言,沒有第一時間回答。
因著打定主意經商,為避免遊走在犯罪邊緣,她便惡補了一遍這個時代的律法。
吳桂香這種性質與現代的拐賣無異,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嚴重則判絞刑,若情節較輕,或杖一百、徒三年,或杖一百,流放三千裏,視具體情況而定。
話在心頭轉了一圈,她道:“置我母女分離十三年,吳桂香實在可惡,在我看來其罪當誅,百死難消我心頭恨!”頓了頓,她語氣輕緩了些,“隻是我女兒實在良善念舊,便是被虐待十多年,她依舊念著養恩,我與侯爺都心疼極了她,也願意為她積福,便免了殺孽,隻叫有罪者受到應有的懲罰便好。”
萬智勇看著像個傻大個實則一點都不傻,她話落便立時會意,點頭回道:“郡主善心,必有福報而至,夫人當可放心。”
“那便承你吉言了。”趙瑾笑道。
再敢提秋闈,老父親就真要揍逆子了!
誰攔都不好使!
“確有一事,兒子終有顧慮。”裴承允說的還真是正事,“父親攜戰功歸來,卻更叫上頭那位忌憚,不知日後是何章程?”
應是考慮良久,他不帶停頓就說了出來。
如今他半隻腳已經摻和進朝局,年後更要下場,有些事也該同父親拿個章程,行事也好有個底。
“忌憚又如何,便是他不動,我也要連本帶利討回來!”裴西嶺沉聲開口。
聞言,三人皆是一驚,這話太絲毫不拖泥帶水且沒有心理障礙,不像是裴西嶺能說出來的。
裴承州更是瞳孔地震:“父親,弑君要誅九族啊!!!”
萬幸他還知道好歹,聲音壓的極輕。
“弑君?”
裴西嶺一怔:“我弑君做什麽?”
他一開口,又成功叫趙瑾三人愣住了。
裴承州先小聲開口:“不是您要……連本帶利討回來麽?”
“自然,他敢傷你二人,敢屢屢針對我平陽侯府,難不成要我忍他?”
說完,裴西嶺也反應過來:“你們以為針對侯府的是當今?”
趙瑾隱隱察覺到了什麽:“……難道不是麽?”
“當然不是!”裴西嶺立即回答,語氣之肯定叫她險些懷疑人生,“當今何等英明何等胸襟,如何會做出暗殺功臣之後的畜生事!”
趙瑾腦子有點亂。
裴承允眉眼間也罕見的露出幾分迷茫。
“等等——”趙瑾忽然想到了什麽,問他,“你假死之事,當今可知道?”
裴西嶺點頭:“事急從權,事後我脫險便遣暗衛稟報過當今。”
聞言,趙瑾如遭雷擊。
在此基礎上,那他們之前懷疑的那些隻怕俱都不能作數,所以……建文帝是背了多大的鍋?
第172章 當今乃真君子也
聽到裴西嶺的話,不止趙瑾,裴承允兩人也有些懵。
裴西嶺不是無的放矢之人,更不蠢,他說背後針對平陽侯府的不是建文帝,那很大可能還真不是。
且據他之言,建文帝似乎很是個人,且有底線。
大概也許可能貌似他真是明君。
那……
趙瑾想起從剛穿來之初,自己便對建文帝的種種懷疑,還有後頭發生的一些事,每逢平陽侯府有個萬一都要往建文帝身上陰謀論,甚至裴承允也是同樣想法……
這就尷尬了。
先前各種揣測人家,還暗搓搓想著要如何報複,結果人好像啥也沒幹就背鍋了,真是……有些對不起建文帝呢。
不過若他早便知道裴西嶺沒死,那原著中為何不叫裴承誌襲爵就很好解釋了。
而她先前進宮想叫裴承誌延遲襲爵,建文帝也是一口答應,後頭裴承誌因孝期有子之事鬧的沸沸揚揚,百官參奏廢世子,建文帝的猶豫不決也就很好猜了——老父親在前線拚著命為國征戰,後頭他卻廢了人家最看重的嫡長子,怎麽想都有種虧心的感覺。
後頭怕是被甚囂塵上的輿論逼的沒辦法才不得已廢的。
甚至很難說當初裴羨破例獲封縣主沒有建文帝虧心的因素在,且很有可能他這種心態才是裴羨獲封的主要原因。
畢竟打個仗後院能起火到這種程度,裴西嶺都稱得上可憐了。
兒子不是兒子,閨女不是閨女,媳婦不是媳婦。
要不是雙胞胎還一直好好的,那真的可以堪稱家被偷了。
且當初裴西嶺戰死,平陽侯府又事端不斷,外頭人不明真相,可沒少惡意揣測建文帝,甚至現在也沒多少人知道裴西嶺假死曾稟報過建文帝。
所以有一說一,後者背上的鍋是真不小。
……要麽說人家是皇帝呢,這胸襟這氣度,一看就知道是能幹大事的人。
顯然裴承允也是這樣想,十分真誠的感歎了一句:“當今乃真君子也。”
每逢侯府出事,他便與趙瑾要商議一回,建文帝便要在兩人心中被黑上一回,甚至他還有意無意將這種想法灌輸給了裴承州。
誰想有的人黑了,卻沒完全黑。
“乖乖……”裴承州也聽明白了,頓時臉就紅了,羞愧又無地自容,“當今這樣英明正直的人,我們卻如此揣度於他,甚至曾抱有敵意,實在……汗顏得很!”
“那是自然。”裴西嶺定聲回道,“得遇當今這樣的明主,是我之幸,也是你們之幸,更是文武百官、這天下百姓之幸!”
裴承允由衷地點頭,正想問他針對侯府之人不是建文帝又是誰,卻被趙瑾的問題問住:“所以侯爺那時用軍功為我與羨兒換誥命和居爵位,究竟為何?”
沒有招建文帝忌諱的顧慮,那他這樣一意孤行是為了什麽?
聽到這個,裴承允閉上了嘴。
他也好奇。
裴西嶺奇怪地看了趙瑾一眼:“我不是說過麽,從前常年在外征戰,有愧於你們,羨兒在外受苦,長到十三歲我才見到她,知道她的存在,自要給份見麵禮的。”
趙瑾一愣:“不是托詞?”不是她說,這話怎麽聽怎麽官方。
裴西嶺點頭:“自然是我真心。”
見趙瑾眼神詫異,他解釋道:“因我假死一事,府上徒增許多事端,幸而有夫人當機立斷,穩住全局,更將羨兒找了回來,將孩子們也教的這樣懂事,我身無長物徒有戰功,借此聊表感激。”
趙瑾明白了。
三個理由也算有理有據,不過她猜最主要應該還是因為裴羨。
這一點上,裴西嶺倒不像大多數古代男人一樣隻看重兒子。
他雖然從未表達過,不過行動卻很實際,深入敵軍腹地拚死換來的戰功,自己分毫不要,盡數換給了裴羨,甚至明知她有問題,卻因她找回了裴羨,給了她些母愛,比之原主對這幾個孩子更好了些,就肯願意將戰功分一半給她。
無言父愛莫過如此。
……當然,前提是裴西嶺說的是實話。
這人心思太深,饒是她自詡還算眼力過人,也無法從他的眼神裏辨出真假。
“武將戰功得來不易,侯爺當真不心疼麽?”她問道。
“戰功的確得來不易,可若軍功換誥命爵位是我心甘情願,便談不上心疼。”裴西嶺倒是很平靜,轉而看向雙胞胎,“男子若想青雲直上,便該靠自己去掙爵位博前程,萬不可緊盯著旁人讓利,便是至親也不能!”
裴承允了然點頭:“女子立世更艱難些,自該多為母親與妹妹考慮。”
裴承州也明白過來,立即跟著表態:“三弟說的是,父親放心,我們萬沒有對此不滿之意,咱們隻有為母親與妹妹掙前程榮光的。”
裴西嶺滿意點頭。
說完正事,瞧著夜深了,雙胞胎便行禮告退。
沒過片刻,裴西嶺也隨之離開。
這一天裏趙瑾被衝擊了好幾回,等到猛然反應過來忘了問裴西嶺真正的幕後之人是誰時,已然深夜,隻能作罷。
她也有些遺憾,好不容易今日裴西嶺有問必答,竟忘了問這緊要事。
後頭若再問起,指不定就要回到先前那守口如瓶仿佛在防細作的死樣子。
錯失良機了。
翌日她起來剛用完早膳,下麵便來報說順天府來人了。
趙瑾這才想起吳桂香,她轉頭看向惜春,後者回道:“夫人,吳桂香已去順天府自首,順天府尹查明事實後便將其收押,今兒……想必是來探咱們府裏的意思了。”
說是查明事實,可十三年前的案子,趙瑾動用了不少人力物力都沒查到,順天府那點資源就更難了。
這樁滿京皆知的真假千金一事順天府尹自是有所耳聞,吳桂香能來自首,當然要意思意思問問平陽侯府的意見了,畢竟眾所周知,裴羨曾養於甄家十三年,雖傳裴羨也被虐待了十三年,可順天府尹能坐到這個位置上,自不會是人雲亦雲的蠢人。
吳桂香這個案子,判重了難保裴羨念著那十三年的感情記恨在心,可若判輕了,又難保平陽侯府會不滿。
誰都不是誰肚子裏的蛔蟲,左右不過探一句意見罷了,若不過分他隻管照辦,誰也挑不出錯來,也省得他憑白得罪人。
“這位順天府尹倒是個聰明的。”趙瑾笑了笑,“那便見見他吧。”
第173章 人質?
更衣後,她便來了正廳。
順天府的衙役已在裏頭候著,見趙瑾進來,忙躬身抱拳一禮:“見過夫人。”
趙瑾笑著點頭,惜春會意上前親手扶起他:“這位差大哥請起。”
那衙役忙倒不敢:“下官順天府捕快萬智勇,姑娘稱呼下官名字便好。”
惜春笑了笑:“萬捕快請坐。”
趙瑾已經在主位落座,萬智勇也坐了下來,卻是同人高馬大的外表頗為不符的坐了半個屁股。
“不知萬捕快今日來府可有何事?”趙瑾明知故問。
萬智勇斟酌了一下言辭,這才道:“夫人想來已聽說過,吳桂香前來順天府自首,府尹大人在查明事實後,便將其收押在獄,想著侯府到底是苦主,便派了屬下來問問夫人可願容諒?”
這借口找的不錯,便是傳出去旁人也隻道他順天府尹明察秋毫體恤民情,而非畏懼侯府權勢低頭。
趙瑾聞言,沒有第一時間回答。
因著打定主意經商,為避免遊走在犯罪邊緣,她便惡補了一遍這個時代的律法。
吳桂香這種性質與現代的拐賣無異,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嚴重則判絞刑,若情節較輕,或杖一百、徒三年,或杖一百,流放三千裏,視具體情況而定。
話在心頭轉了一圈,她道:“置我母女分離十三年,吳桂香實在可惡,在我看來其罪當誅,百死難消我心頭恨!”頓了頓,她語氣輕緩了些,“隻是我女兒實在良善念舊,便是被虐待十多年,她依舊念著養恩,我與侯爺都心疼極了她,也願意為她積福,便免了殺孽,隻叫有罪者受到應有的懲罰便好。”
萬智勇看著像個傻大個實則一點都不傻,她話落便立時會意,點頭回道:“郡主善心,必有福報而至,夫人當可放心。”
“那便承你吉言了。”趙瑾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