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節
穿成侯門主母,我帶全家躺贏 作者:千裏溶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樣好的機會,卻沒用在二皇子身上。”周念慈眼神疑惑,“莫不是八皇子威脅更大?”
“或許仇恨更迷人眼。”趙瑾道。
周念慈一怔,想起什麽,眼神倏而恍然。
正如周念慈所料,翌日便傳來八皇子夫妻蓄意迷暈琳娜,將其算計與韓二公子有了肌膚之親,連後頭八皇子妃以琳娜母親性命威脅的人證都找出來了。
正在帝後震怒之時,大理寺還順帶著查出了另一樁了不得的事,趕忙呈上了禦前。
——正是先前建文帝率皇子百官去參觀風轉翻車時,那刺殺皇子的刺客聽命於誰。
當時此事交由封磊調查,隻是後頭那刺客倒是抓住了一個,卻不妨被其吞毒自盡,在他身上也沒找到什麽有用東西,真相遲遲查不到。
後來因為他還要掌管禁衛軍,皇子遇刺又是自己作妖的鍋更大,建文帝意思意思打了他三十板子後,便叫大理寺接過了案子。
他們本就查出些微證據,再結合八皇子府那邊的證據一合……這不巧了?
幕後主使這便就有了導向。
因為證據還不完全之故,在大理寺奏請後,八皇子夫妻暫時得以保全,隻等總賬盤清一起算。
而琳娜則被皇後特許和離,恢複自由身。
二皇子憐其遭遇,還特地以朝廷名義去信與圖爾郡王,請其護她母親三分,以免真被八皇子夫妻倆一不做二不休給殺了。
這對朝堂來說隻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被二皇子特地放在了心上,美其名曰是為弟弟贖罪。
可叫他踩著八皇子得了些善名。
近日在朝堂上,二皇子黨也是處處不著痕跡給八皇子上眼藥揚惡名。
——在對八皇子這件事上,二六始終堅定的立場如一。
意嬪已經在禦書房外脫簪待罪,隻是建文帝始終沒搭理她。
正值盛夏,午後的日頭格外毒,饒是意嬪暈過去多少回,身邊的宮女都會謹遵吩咐弄醒她,然後繼續跪著請罪,始終不曾離開禦書房半步。
如今,滿朝文武都在關注著八皇子的未來。
在這當頭,大家無論紅事白事,都不由低調了許多,不過成王六十大壽卻如期辦了。
他到底是如今宗室輩分最高年紀最長的人,又正值整壽,連建文帝都特意問過一句,成王府自不會往敷衍低調了辦。
這日來的人也極多。
趙瑾與裴羨被丫鬟引著往後院去。
見她們來了,成王世子妃笑著迎了上來:“半個月沒見夫人,我還真有些想得緊。”
趙瑾也笑回道:“世子妃念著臣婦,臣婦便多過府幾回,屆時世子妃可莫要嫌煩才是。”
“我盼著你來呢。”成王世子妃笑著拉過她的手,“世子夫人近來可好?上回我瞧那肚子又大了不少。”
“她月份漸大,精神頭便短了許多,人也憔悴了些,今日臣婦便叫她在府歇著了。”
“是該如此,我那裏有些藥材,正是溫養身子的,你稍後帶回去。”
“多謝世子夫人。”趙瑾笑著道謝。
成王世子妃很快便又招呼旁人去了,趙瑾便與柔嘉長公主和崔意等人坐在一起說話,裴羨去尋好友一起去花園裏賞花。
很快便到了開宴時分,眾人齊坐席上,一一為成王賀壽。
中途連建文帝都賜下壽禮,更叫成王府臉上有光,眾人的恭維聲也愈發響亮了起來。
而就在六皇子祝壽的吉祥話剛落下的當口,忽地有小廝小跑而來,麵帶急色。
“何事如此莽撞?”成王皺起眉頭,不悅地看著他。
他是個很重規矩禮法的人,在他壽宴,滿堂賓客的大場合,下人卻如此莽撞無禮,叫他很是不悅。
管家的成王世子妃臉上更是掛不住。
那小廝也聽出來了,忙道:“回王爺,是……是方才北疆八百裏加急的信件傳來,說是我大齊百姓在邊疆與漠北將士發生衝突,漠北跋扈,竟膽敢殺我百姓,李將軍為百姓討說法,卻被漠北惡意挑釁,不得不與之打了一場。”
聞言,眾人愣是愣了一下,卻沒有多少驚訝意外的情緒。
也隻有少數官位不高和政治敏感度也不高的人一臉震驚。
剛站起來準備給成王賀壽的七皇子聞言,皺眉開口:“北疆八百裏加急,父皇不叫武將重臣進宮商議,反傳得人盡皆知?”到底是誰不行?
這也是大家的疑惑。
第412章 八皇子是有些玄學在身上的
聞言,那小廝回道:“回殿下,這……奴才也不知,此事如今外頭知道的人不多,奴才第一時間得了消息後,便趕忙來向王爺稟報了。”
成王府是當之無愧的宗室之首,消息必定靈通些。
而為何八百裏加急的緊急軍情能從禦書房傳出來——不用說,那肯定是建文帝故意的。
他甚至連叫重臣進宮商議的麵子功夫都懶得做,因為該防範該準備的早就齊全了。
沒見兵部戶部那群人眉頭都不帶動一下的?
似乎也是察覺到了大家的淡定平靜,七皇子想了想,還是舉起酒杯,繼續祝壽:“祝叔祖父鬆鶴延年,鬆柏同春,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說罷,他一揮手,立即便有小廝們抬上來壽禮,瞧著似乎挺大塊,甚至需要四個人抬。
他滿含期待地注視著成王,後者卻被他氣得手直顫:“北疆戰事不知如何,七殿下多關注戰事,也好過推杯換盞,祝壽縱樂!”
七皇子再傻都知道這話得慎接,不過他還是有些疑惑的環視了一圈眾人:“大家這不是都在麽?戰事要關注,咱們專程為叔祖父祝壽而來,自也要全了禮數。”
不然來幹嘛?
就看你臭臉麽?
眼見著成王喘氣有些急促了,禦史們也蠢蠢欲動,六皇子忙轉移話題:“七皇弟一片孝心,叔祖父莫要同他計較,不過此時還是戰事緊要些,需得盡快進宮與父皇商議,不能為叔祖父賀壽,望您莫怪。”
他這話成功叫成王情緒緩和了下來,眼神隱有欣慰。
二皇子等人也紛紛接話,準備告辭。
無論如何,今日這壽宴都是辦不下去的,正如成王所說,這會兒哪怕窩在家呢,都比在這推杯換盞強。
成王自然不會留他們。
眾人陸續起身,準備離開。
杜堅也道了告辭,轉身時皺著眉頭輕聲說了一句:“奇了怪了,還真有這麽巧?”
“什麽巧?”他身邊的趙老爺聽見了,順嘴就問了一句。
杜堅似乎是才反應過來,忙閉嘴噤聲,一副諱莫如深的樣子。
兩人本來動靜不大,杜堅這模樣卻叫好奇的人越發多了起來,隻是任誰再問,得到的都隻是搖頭閉嘴。
這時季閣老看他一眼,提醒道:“若為私事,便不該公之於眾,若為公事,大理寺要職官員第一宗旨便是三緘其口。”
杜堅笑著點頭:“季閣老說的是。”
“無論公事私事,杜大人都未曾透露半句,季閣老卻是多心。”為杜堅說話的竟是一向與他不和的韓錫。
季閣老也沒再說什麽,微微點頭後便大步離開了。
這段雲裏霧裏的對話叫不少人都摸不著頭腦。
倒是一些聰明的盯了杜堅一會兒,不由想起什麽,眼神一震。
不過後頭再未有人多話,大家忙不迭便離開了。
趙瑾與成王世子妃道別後,便與裴羨上了馬車,裴承允在一側騎馬隨行,裴西嶺則是與丞相等人進了宮。
雖然建文帝沒叫他們進宮,但北疆出了事,縱是早就做好了各種防範的意料之中,他們也得進一趟宮。
“母親覺得皇上此舉是何意?”裴羨問她。
“我瞧著像是擺爛。”趙瑾想了一下,又為她解釋起了擺爛的意思。
建文帝是個靠譜又穩重的皇帝,從沒有過這種戰事迫在眉睫還沒個動靜的情況,不止裴羨,不少人心裏都在疑惑呢。
而在曆經半個時辰裴,西嶺快速回來後,連裴承允都驚訝起來。
“怎得這樣快?”趙瑾問。
“皇上說一切皆有準備,不必商議什麽。”裴西嶺沒說禦書房那大眼瞪小眼的一盞茶時間。
“皇上說的正是,他不叫你們進宮,許是真的不想看到你們。”趙瑾眼神誠懇。
“……也許是吧。”
“該商議的早就商議完了,費些麵子功夫也無用。”裴羨道。
要不秦王世子帶那一大票人趕去北疆是單純去遊曆麽?
“那何時開戰?”裴承允問。
北疆李將軍打的那一場充其量算“被迫”,要想正式開戰,還要建文帝首肯才行。
“在我們進宮前,皇上便已去信了。”甚至都沒有意思意思開個早朝與百官商量一下的意思。
趙瑾拍了拍他的肩:“看吧,他今日真的不需要你們。”
裴西嶺沉默起來。
趙瑾有些確定了自己的想法——這怎麽不算擺爛呢?
最近發生的事可太多了,皇帝也是人,也有心累疲乏見人就煩的時候。
他甚至是在提前安排好一切後才擺爛的。
雖然許多人心裏有底,不過在外大家還是裝作一副憂心戰事的模樣,早朝時人人都掛著一張憂國憂民臉。
而就在例行再對北疆問題討論過後,杜堅便出列呈上了一本極厚的奏折。
“稟皇上,此前關於八皇子蓄意刺殺眾皇子的證據,大理寺均已查證完畢,請皇上過目。”
話落,在征求了建文帝的意見後,便有大理寺官吏低頭進來呈上更詳細繁多的證據。
上頭建文帝沉默翻看了起來,下頭眾人眼神對視間,皆是恍然大悟。
——這便是昨日杜堅那莫名其妙一句話的由來?
這樣齊全完整的證據並非一日之功,約莫是大理寺昨日便搜集整理完了所有證據。
“或許仇恨更迷人眼。”趙瑾道。
周念慈一怔,想起什麽,眼神倏而恍然。
正如周念慈所料,翌日便傳來八皇子夫妻蓄意迷暈琳娜,將其算計與韓二公子有了肌膚之親,連後頭八皇子妃以琳娜母親性命威脅的人證都找出來了。
正在帝後震怒之時,大理寺還順帶著查出了另一樁了不得的事,趕忙呈上了禦前。
——正是先前建文帝率皇子百官去參觀風轉翻車時,那刺殺皇子的刺客聽命於誰。
當時此事交由封磊調查,隻是後頭那刺客倒是抓住了一個,卻不妨被其吞毒自盡,在他身上也沒找到什麽有用東西,真相遲遲查不到。
後來因為他還要掌管禁衛軍,皇子遇刺又是自己作妖的鍋更大,建文帝意思意思打了他三十板子後,便叫大理寺接過了案子。
他們本就查出些微證據,再結合八皇子府那邊的證據一合……這不巧了?
幕後主使這便就有了導向。
因為證據還不完全之故,在大理寺奏請後,八皇子夫妻暫時得以保全,隻等總賬盤清一起算。
而琳娜則被皇後特許和離,恢複自由身。
二皇子憐其遭遇,還特地以朝廷名義去信與圖爾郡王,請其護她母親三分,以免真被八皇子夫妻倆一不做二不休給殺了。
這對朝堂來說隻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被二皇子特地放在了心上,美其名曰是為弟弟贖罪。
可叫他踩著八皇子得了些善名。
近日在朝堂上,二皇子黨也是處處不著痕跡給八皇子上眼藥揚惡名。
——在對八皇子這件事上,二六始終堅定的立場如一。
意嬪已經在禦書房外脫簪待罪,隻是建文帝始終沒搭理她。
正值盛夏,午後的日頭格外毒,饒是意嬪暈過去多少回,身邊的宮女都會謹遵吩咐弄醒她,然後繼續跪著請罪,始終不曾離開禦書房半步。
如今,滿朝文武都在關注著八皇子的未來。
在這當頭,大家無論紅事白事,都不由低調了許多,不過成王六十大壽卻如期辦了。
他到底是如今宗室輩分最高年紀最長的人,又正值整壽,連建文帝都特意問過一句,成王府自不會往敷衍低調了辦。
這日來的人也極多。
趙瑾與裴羨被丫鬟引著往後院去。
見她們來了,成王世子妃笑著迎了上來:“半個月沒見夫人,我還真有些想得緊。”
趙瑾也笑回道:“世子妃念著臣婦,臣婦便多過府幾回,屆時世子妃可莫要嫌煩才是。”
“我盼著你來呢。”成王世子妃笑著拉過她的手,“世子夫人近來可好?上回我瞧那肚子又大了不少。”
“她月份漸大,精神頭便短了許多,人也憔悴了些,今日臣婦便叫她在府歇著了。”
“是該如此,我那裏有些藥材,正是溫養身子的,你稍後帶回去。”
“多謝世子夫人。”趙瑾笑著道謝。
成王世子妃很快便又招呼旁人去了,趙瑾便與柔嘉長公主和崔意等人坐在一起說話,裴羨去尋好友一起去花園裏賞花。
很快便到了開宴時分,眾人齊坐席上,一一為成王賀壽。
中途連建文帝都賜下壽禮,更叫成王府臉上有光,眾人的恭維聲也愈發響亮了起來。
而就在六皇子祝壽的吉祥話剛落下的當口,忽地有小廝小跑而來,麵帶急色。
“何事如此莽撞?”成王皺起眉頭,不悅地看著他。
他是個很重規矩禮法的人,在他壽宴,滿堂賓客的大場合,下人卻如此莽撞無禮,叫他很是不悅。
管家的成王世子妃臉上更是掛不住。
那小廝也聽出來了,忙道:“回王爺,是……是方才北疆八百裏加急的信件傳來,說是我大齊百姓在邊疆與漠北將士發生衝突,漠北跋扈,竟膽敢殺我百姓,李將軍為百姓討說法,卻被漠北惡意挑釁,不得不與之打了一場。”
聞言,眾人愣是愣了一下,卻沒有多少驚訝意外的情緒。
也隻有少數官位不高和政治敏感度也不高的人一臉震驚。
剛站起來準備給成王賀壽的七皇子聞言,皺眉開口:“北疆八百裏加急,父皇不叫武將重臣進宮商議,反傳得人盡皆知?”到底是誰不行?
這也是大家的疑惑。
第412章 八皇子是有些玄學在身上的
聞言,那小廝回道:“回殿下,這……奴才也不知,此事如今外頭知道的人不多,奴才第一時間得了消息後,便趕忙來向王爺稟報了。”
成王府是當之無愧的宗室之首,消息必定靈通些。
而為何八百裏加急的緊急軍情能從禦書房傳出來——不用說,那肯定是建文帝故意的。
他甚至連叫重臣進宮商議的麵子功夫都懶得做,因為該防範該準備的早就齊全了。
沒見兵部戶部那群人眉頭都不帶動一下的?
似乎也是察覺到了大家的淡定平靜,七皇子想了想,還是舉起酒杯,繼續祝壽:“祝叔祖父鬆鶴延年,鬆柏同春,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說罷,他一揮手,立即便有小廝們抬上來壽禮,瞧著似乎挺大塊,甚至需要四個人抬。
他滿含期待地注視著成王,後者卻被他氣得手直顫:“北疆戰事不知如何,七殿下多關注戰事,也好過推杯換盞,祝壽縱樂!”
七皇子再傻都知道這話得慎接,不過他還是有些疑惑的環視了一圈眾人:“大家這不是都在麽?戰事要關注,咱們專程為叔祖父祝壽而來,自也要全了禮數。”
不然來幹嘛?
就看你臭臉麽?
眼見著成王喘氣有些急促了,禦史們也蠢蠢欲動,六皇子忙轉移話題:“七皇弟一片孝心,叔祖父莫要同他計較,不過此時還是戰事緊要些,需得盡快進宮與父皇商議,不能為叔祖父賀壽,望您莫怪。”
他這話成功叫成王情緒緩和了下來,眼神隱有欣慰。
二皇子等人也紛紛接話,準備告辭。
無論如何,今日這壽宴都是辦不下去的,正如成王所說,這會兒哪怕窩在家呢,都比在這推杯換盞強。
成王自然不會留他們。
眾人陸續起身,準備離開。
杜堅也道了告辭,轉身時皺著眉頭輕聲說了一句:“奇了怪了,還真有這麽巧?”
“什麽巧?”他身邊的趙老爺聽見了,順嘴就問了一句。
杜堅似乎是才反應過來,忙閉嘴噤聲,一副諱莫如深的樣子。
兩人本來動靜不大,杜堅這模樣卻叫好奇的人越發多了起來,隻是任誰再問,得到的都隻是搖頭閉嘴。
這時季閣老看他一眼,提醒道:“若為私事,便不該公之於眾,若為公事,大理寺要職官員第一宗旨便是三緘其口。”
杜堅笑著點頭:“季閣老說的是。”
“無論公事私事,杜大人都未曾透露半句,季閣老卻是多心。”為杜堅說話的竟是一向與他不和的韓錫。
季閣老也沒再說什麽,微微點頭後便大步離開了。
這段雲裏霧裏的對話叫不少人都摸不著頭腦。
倒是一些聰明的盯了杜堅一會兒,不由想起什麽,眼神一震。
不過後頭再未有人多話,大家忙不迭便離開了。
趙瑾與成王世子妃道別後,便與裴羨上了馬車,裴承允在一側騎馬隨行,裴西嶺則是與丞相等人進了宮。
雖然建文帝沒叫他們進宮,但北疆出了事,縱是早就做好了各種防範的意料之中,他們也得進一趟宮。
“母親覺得皇上此舉是何意?”裴羨問她。
“我瞧著像是擺爛。”趙瑾想了一下,又為她解釋起了擺爛的意思。
建文帝是個靠譜又穩重的皇帝,從沒有過這種戰事迫在眉睫還沒個動靜的情況,不止裴羨,不少人心裏都在疑惑呢。
而在曆經半個時辰裴,西嶺快速回來後,連裴承允都驚訝起來。
“怎得這樣快?”趙瑾問。
“皇上說一切皆有準備,不必商議什麽。”裴西嶺沒說禦書房那大眼瞪小眼的一盞茶時間。
“皇上說的正是,他不叫你們進宮,許是真的不想看到你們。”趙瑾眼神誠懇。
“……也許是吧。”
“該商議的早就商議完了,費些麵子功夫也無用。”裴羨道。
要不秦王世子帶那一大票人趕去北疆是單純去遊曆麽?
“那何時開戰?”裴承允問。
北疆李將軍打的那一場充其量算“被迫”,要想正式開戰,還要建文帝首肯才行。
“在我們進宮前,皇上便已去信了。”甚至都沒有意思意思開個早朝與百官商量一下的意思。
趙瑾拍了拍他的肩:“看吧,他今日真的不需要你們。”
裴西嶺沉默起來。
趙瑾有些確定了自己的想法——這怎麽不算擺爛呢?
最近發生的事可太多了,皇帝也是人,也有心累疲乏見人就煩的時候。
他甚至是在提前安排好一切後才擺爛的。
雖然許多人心裏有底,不過在外大家還是裝作一副憂心戰事的模樣,早朝時人人都掛著一張憂國憂民臉。
而就在例行再對北疆問題討論過後,杜堅便出列呈上了一本極厚的奏折。
“稟皇上,此前關於八皇子蓄意刺殺眾皇子的證據,大理寺均已查證完畢,請皇上過目。”
話落,在征求了建文帝的意見後,便有大理寺官吏低頭進來呈上更詳細繁多的證據。
上頭建文帝沉默翻看了起來,下頭眾人眼神對視間,皆是恍然大悟。
——這便是昨日杜堅那莫名其妙一句話的由來?
這樣齊全完整的證據並非一日之功,約莫是大理寺昨日便搜集整理完了所有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