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節
穿成侯門主母,我帶全家躺贏 作者:千裏溶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後頭又同杜琦幾個昔日的同窗好友一起聚了幾回。
很快便到了除夕年宴。
與往年並無不同,到時辰後大家在殿內坐了不久建文帝就帶著一眾皇子和玉華公主到了。
眾人行禮過後,建文帝也坐在了首位。
“又是一年將過,較之往年,我大齊更國富民強,昨日又有北疆捷報傳來,秦王世子帶兵突襲,斬殺漠北大將申屠炎,燒毀地方糧草數半,大勝敵軍!”建文帝眼中不自覺露出笑意,“雙喜臨門,今日我君臣同樂,賀北疆大捷,願我將士們奮勇為先,早日得勝回京!”
聞言,眾人俱都意外又高興,尤其是趙瑾一家,眼中喜色實難掩飾。
申屠炎之名他們都不陌生,是漠北最為驍勇的一員猛將,他被斬殺,對北疆將士而言直接少了個大麻煩,戰爭進度都能快不少。
二皇子率先舉杯,笑意吟吟:“申屠炎驍勇善戰,久經沙場又老奸巨猾,明煜斬其首級,一為英勇當先,二來挫敗漠北士氣,令我大齊軍傷亡更少,此乃父皇慧眼識人,教導有方之故,兒臣敬您一杯,也敬我大齊山河永固,國泰民安——”
高度和格局都被頂上去了,雖然覺得他話有點不太對,眾人也隻能跟著舉杯,齊齊開口:“敬皇上萬歲,敬我大齊山河永固,國泰民安!”
建文帝臉上笑容漸深,舉杯同他們喝了一杯。
“二皇兄此言差矣,父皇慧眼識人教導有方那是事實,可堂兄與北疆將士奮勇殺敵也是事實,你不能為了拍馬屁罔顧事實啊!”七皇子不滿道。
“方才我可有否認明煜與將士之英勇?明煜得受父皇教導,將士皆為父皇子民,仰受父皇之恩之教,可有何錯?”二皇子含笑反問。
七皇子腦子一時沒轉過來,差點就順著他的話懷疑自己理解錯了。
六皇子唇邊染笑:“明煜英勇無可辯駁,他與北疆將士何等忠心驍勇,父皇自也看在眼裏,二皇兄不必較真,反倒傷了和氣。”
說罷,不待二皇子再反駁,他先舉杯敬建文帝,接著方才的馬屁繼續拍,連帶著百官都跟著一起讚頌。
在眾人誇完一輪建文帝慧眼識人乃千古名君後,六皇子這才起身拱手:“父皇素來賞罰分明,此言本不該兒臣先開口,然恰逢良辰,望父皇容兒臣先討個賞,沾個喜氣。”
建文帝笑看向他:“何賞?”
“回父皇,兒臣門下有一管事曾從外商手中買過一名為‘馬鈴薯’之物,驗後發現可食用,便稟了兒臣,因其種植方便且好打理,兒臣便允他在京郊莊子裏試種,不料此物不但食之易果腹,更能畝產千斤,兒臣發現後便立即命他們加大種植,終於在前幾日收獲萬斤。”
六皇子有些答非所問,但他話音一落,滿殿皆為他之言而驚。
建文帝臉上頭一回露出明顯的驚奇。
丞相先不淡定了:“畝產千斤?六殿下此言屬實?”
六皇子一笑:“本殿下親自看過,也請多位大夫瞧過,確認無誤後才敢上報父皇,且先前因初次種植頗有不當,再等熟悉些,畝產三千斤也可望可即,也請諸位放心,在此之前,本殿下著人輪番試過,自己也吃了半年有餘,確認無毒無害才敢呈上禦前。”
說罷,他讓人將洗好的土豆和水煮土豆都呈了上來。
隨著他的動作,百官卻都激動起來。
種植方便,可以果腹,畝產千斤!!
沒人比他們更懂這短短十二個字代表的含義,若屬實……若屬實,災荒之年,這是可以救命的東西!即便是如今還算國富民強的大齊,這東西對百姓帶來的好處也顯而易見。
畝產千斤啊!!
許是因為六皇子的鋪墊,看著這拳頭大小又其貌不揚的東西,建文帝眼神卻莫名的慈愛,在五位太醫和五個太監宮女輪番試過毒,又切下小塊查驗過後,已經過去了小半個時辰。
殿內眾人說話歸說話,卻皆都心不在焉。
直到楊德業將確認無毒無害的馬鈴薯呈上來後,他們才集中注意力盯著。
建文帝拿起筷子,嚐了一口。
入口軟糯,還帶著甜味,倒頗為特別。
“味道倒是新奇,這……馬鈴薯?”建文帝問他,“是如何種植,可有種子?”
六皇子笑了笑:“回父皇,這馬鈴薯種植極簡單,種子兒臣還有不少,但難得的是將它隨手種在地裏都能成活,即便切成幾瓣,種在地裏依舊能活,且極其耐放。”
他話落,百官更激動了。
尤其是丞相和幾位老臣,那模樣像是恨不得將六皇子拽過來深入討論一樣。
好在建文帝問得很是犀利精準,六皇子的回答也很令人滿意。
“既如此,待祭天過後,朕與百官便隨你去瞧瞧。”建文帝最後道。
六皇子自然應是,百官也暫時滿意了。
“對了,你方才說討賞,你想要何賞?”建文帝心情相當不錯地問他。
“回父皇,知道此物可畝產千斤後,兒臣便想到北疆將士們數九寒天於沙場退敵,糧草有限還要擔著被敵軍設計燒毀之憂,故而兒臣想將這萬斤以父皇與百官的名義送往北疆,一來願我大齊祥瑞能護將士們安康,二來也可解我北疆糧草之困,叫我將士們再無後顧之憂。”
馬鈴薯雖比不得大魚大肉,但勝在多而果腹且耐放。
對於條件艱苦的北疆也相當於一道福音。
所以滿殿人都對他祥瑞之言無一質疑。
建文帝眉眼間閃過一抹詫異:“此物是你獻上,你不為自己求賞?”
六皇子拱手又是一禮:“兒臣此生所願便是大齊清平,百姓無憂,今日為北疆將士討賞,待他日破敵,我大齊四方安寧,百姓自可安居樂業,兒臣心願便了,故不求賞。”
聽到他的話,莫說建文帝,便是百官,甚至二皇子黨都心中複雜。
這樣天大的功勞,他當真絲毫不染?
不討賞也就罷了,還以建文帝和百官的名義送去北疆,將自己的功勞徹底瓜分於眾。
不……他也不是什麽都沒得到。
——至少建文帝和百官都在這一刻為他動容,馬鈴薯帶來的好處足以叫他占穩帝心,招攬賢才。
殿內許多人都明白這一點,但捫心自問,若換作他們,未必會將到手的功勞拱手讓人。
六皇子……難評啊。
這是二皇子黨的一致想法。
此時的趙瑾看向六皇子的目光既複雜又羨慕。
若換作她,定也是做不到這一點的,甚至若她可以實名獻上,壓根兒都輪不到六皇子。
可惜啊,這天大的功勞,平陽侯府把握不住。
第568章 與裴承允同年的榜眼?
因為六皇子這一出,殿內眾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過去。
雖不知馬鈴薯為何物,但其代表的含義實在不同反響,莫說一心為民的忠臣直臣,便是那些平日裏最會溜須拍馬的也不由震驚。
在經過建文帝允許後,六皇子便叫下頭人將帶進宮的馬鈴薯送去禦膳房,做成菜給百官嚐個新鮮。
得知馬鈴薯不止有水煮一種烹飪方式,眾人頗覺新奇,不知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在嚐過之後,紛紛目露驚歎,罕見地打破了一道菜隻能夾三回的規矩——也是建文帝帶頭破的。
“這馬鈴薯塊味道軟糯易化,可切成絲卻口感頗脆,味道也獨特美味得很,實在是不可得之珍味啊!”禦史中丞稱讚有加。
珍不珍味不知道,但吃慣了山珍海味的貴人們對意義如此重大的新奇食物都是抱著十足好感和濾鏡的。
在他之後,眾人也紛紛開口稱讚,將馬鈴薯誇得天上有地下無。
還是工部譚尚書說了句實誠話:“如此佳物,待放置民間,授民以法,不知能救多少百姓於饑餓困頓,實乃利國利民之祥瑞啊!”
聞言,建文帝臉上笑意愈發明顯:“譚卿所言極是,有此祥瑞,我大周子民更能免於饑餓,安逸度日。”
他語氣很淡定平靜,但任誰都能看出他的好心情。
這對一向喜怒不形於色的建文帝來說是極為難得的事。
下頭察言觀色,自順著他的話繼續開始新一輪的誇讚,尤其是對六皇子,便是二皇子黨也不得不憋著氣讚一句功勞斐然。
其餘黨派就更沒有壓力了,誇起人來都不帶重樣的。
裴西嶺也隨大流誇了好幾句,轉頭看向趙瑾的眼裏滿是感激和感動。
——畝產千斤又便於種植存放的食物實在難得,對百姓更是福音,實在不能不叫他驚喜和感動。
趙瑾笑了笑,正想說什麽,卻被一道清朗而又不懷好意的聲音打斷——
“二皇兄為何不說話,是有什麽心事嗎?”
是七皇子。
而被他提及的二皇子此時此刻麵帶微笑:“往北疆運送馬鈴薯一事事關重大,更關乎祥瑞,我在想該由何人擔任。”
這的確是個值得商議討論的問題,但七皇子並不滿意他轉移話題:“此事自有父皇定奪,無需二皇兄操心……今日年宴上出此祥瑞,二皇兄一向能說會道,今兒怎得跟啞巴了似的,嘴閉得比誰都緊呢?”
二皇子臉上笑意依舊,溫言回道:“時逢年宴,出此祥瑞,父皇與百官同慶,我心下為他們之樂而樂,更為百姓而樂,激動太過而一時失語也是有的,七皇弟不必如此咄咄逼人,今日有此盛象,我是最欣喜不過的人。”
“二皇兄心胸寬廣,弟弟佩服。”
七皇子看他一眼,也沒再找事,轉頭就同祝思一起專心研究起了桌上的馬鈴薯。
而二皇子的笑容就跟焊在了臉上一樣,一點不悅陰沉都看不出來,說話也半點聽不出勉強和咬牙切齒。
趙瑾原以為這些皇子裏八皇子是最能忍和看不出心思的,現在看來二皇子也絲毫不差呢。
再抬頭看建文帝,就跟沒見到底下交鋒似的,自斟自酌好不悠閑。
在馬鈴薯的風頭終於堪堪過去後,他這才開始往年例行的照顧問話。
首先被他提及的不是在場任何人,而是遠在邊疆的秦王世子,即便他人不在,可建文帝和聞弦知意的百官卻很是盛讚恭維,如同當初秦王還在世時一般風光無二。
繼而才是宗室和重臣。
很快便到裴西嶺,建文帝眼神感歎:“平陽侯世子驍勇異常,屢立戰功,頗有平陽侯之風範,大齊有你父子,如虎添翼啊!”
裴西嶺回道:“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犬子仰承聖恩祖訓,有今日戰績蓋因皇上恩澤如數,才有臣下感念奮勇為先。”
聞言,建文帝眼中閃過一抹明顯的驚訝。
趙瑾微微低頭掩住唇角笑意。
這話在旁人聽來隻當是為討建文帝歡心的漂亮場麵話,可對於知道裴西嶺肚子裏幾兩墨水的知情人而言,水平高的讓人意外。
他甚至都會引用詩句,還用對了時機和地方呢。
這是今夜建文帝表情管理第二回失控,但他掩飾得好,很快便語含欣慰:“有臣如此,朕心甚安。”
在看向裴承允時,建文帝表情莫名帶了幾分慈愛:“豐年政績斐然,百姓安居樂業,裴愛卿功不可沒。”
裴承允忙道:“此乃微臣分內之事,當不得功,也當不得皇上讚許。”
“裴愛卿謙虛了。”建文帝擺了擺手,注視了他的臉片刻,問道,“裴愛卿可曾婚配?”
這就純屬是個場麵話了。
很快便到了除夕年宴。
與往年並無不同,到時辰後大家在殿內坐了不久建文帝就帶著一眾皇子和玉華公主到了。
眾人行禮過後,建文帝也坐在了首位。
“又是一年將過,較之往年,我大齊更國富民強,昨日又有北疆捷報傳來,秦王世子帶兵突襲,斬殺漠北大將申屠炎,燒毀地方糧草數半,大勝敵軍!”建文帝眼中不自覺露出笑意,“雙喜臨門,今日我君臣同樂,賀北疆大捷,願我將士們奮勇為先,早日得勝回京!”
聞言,眾人俱都意外又高興,尤其是趙瑾一家,眼中喜色實難掩飾。
申屠炎之名他們都不陌生,是漠北最為驍勇的一員猛將,他被斬殺,對北疆將士而言直接少了個大麻煩,戰爭進度都能快不少。
二皇子率先舉杯,笑意吟吟:“申屠炎驍勇善戰,久經沙場又老奸巨猾,明煜斬其首級,一為英勇當先,二來挫敗漠北士氣,令我大齊軍傷亡更少,此乃父皇慧眼識人,教導有方之故,兒臣敬您一杯,也敬我大齊山河永固,國泰民安——”
高度和格局都被頂上去了,雖然覺得他話有點不太對,眾人也隻能跟著舉杯,齊齊開口:“敬皇上萬歲,敬我大齊山河永固,國泰民安!”
建文帝臉上笑容漸深,舉杯同他們喝了一杯。
“二皇兄此言差矣,父皇慧眼識人教導有方那是事實,可堂兄與北疆將士奮勇殺敵也是事實,你不能為了拍馬屁罔顧事實啊!”七皇子不滿道。
“方才我可有否認明煜與將士之英勇?明煜得受父皇教導,將士皆為父皇子民,仰受父皇之恩之教,可有何錯?”二皇子含笑反問。
七皇子腦子一時沒轉過來,差點就順著他的話懷疑自己理解錯了。
六皇子唇邊染笑:“明煜英勇無可辯駁,他與北疆將士何等忠心驍勇,父皇自也看在眼裏,二皇兄不必較真,反倒傷了和氣。”
說罷,不待二皇子再反駁,他先舉杯敬建文帝,接著方才的馬屁繼續拍,連帶著百官都跟著一起讚頌。
在眾人誇完一輪建文帝慧眼識人乃千古名君後,六皇子這才起身拱手:“父皇素來賞罰分明,此言本不該兒臣先開口,然恰逢良辰,望父皇容兒臣先討個賞,沾個喜氣。”
建文帝笑看向他:“何賞?”
“回父皇,兒臣門下有一管事曾從外商手中買過一名為‘馬鈴薯’之物,驗後發現可食用,便稟了兒臣,因其種植方便且好打理,兒臣便允他在京郊莊子裏試種,不料此物不但食之易果腹,更能畝產千斤,兒臣發現後便立即命他們加大種植,終於在前幾日收獲萬斤。”
六皇子有些答非所問,但他話音一落,滿殿皆為他之言而驚。
建文帝臉上頭一回露出明顯的驚奇。
丞相先不淡定了:“畝產千斤?六殿下此言屬實?”
六皇子一笑:“本殿下親自看過,也請多位大夫瞧過,確認無誤後才敢上報父皇,且先前因初次種植頗有不當,再等熟悉些,畝產三千斤也可望可即,也請諸位放心,在此之前,本殿下著人輪番試過,自己也吃了半年有餘,確認無毒無害才敢呈上禦前。”
說罷,他讓人將洗好的土豆和水煮土豆都呈了上來。
隨著他的動作,百官卻都激動起來。
種植方便,可以果腹,畝產千斤!!
沒人比他們更懂這短短十二個字代表的含義,若屬實……若屬實,災荒之年,這是可以救命的東西!即便是如今還算國富民強的大齊,這東西對百姓帶來的好處也顯而易見。
畝產千斤啊!!
許是因為六皇子的鋪墊,看著這拳頭大小又其貌不揚的東西,建文帝眼神卻莫名的慈愛,在五位太醫和五個太監宮女輪番試過毒,又切下小塊查驗過後,已經過去了小半個時辰。
殿內眾人說話歸說話,卻皆都心不在焉。
直到楊德業將確認無毒無害的馬鈴薯呈上來後,他們才集中注意力盯著。
建文帝拿起筷子,嚐了一口。
入口軟糯,還帶著甜味,倒頗為特別。
“味道倒是新奇,這……馬鈴薯?”建文帝問他,“是如何種植,可有種子?”
六皇子笑了笑:“回父皇,這馬鈴薯種植極簡單,種子兒臣還有不少,但難得的是將它隨手種在地裏都能成活,即便切成幾瓣,種在地裏依舊能活,且極其耐放。”
他話落,百官更激動了。
尤其是丞相和幾位老臣,那模樣像是恨不得將六皇子拽過來深入討論一樣。
好在建文帝問得很是犀利精準,六皇子的回答也很令人滿意。
“既如此,待祭天過後,朕與百官便隨你去瞧瞧。”建文帝最後道。
六皇子自然應是,百官也暫時滿意了。
“對了,你方才說討賞,你想要何賞?”建文帝心情相當不錯地問他。
“回父皇,知道此物可畝產千斤後,兒臣便想到北疆將士們數九寒天於沙場退敵,糧草有限還要擔著被敵軍設計燒毀之憂,故而兒臣想將這萬斤以父皇與百官的名義送往北疆,一來願我大齊祥瑞能護將士們安康,二來也可解我北疆糧草之困,叫我將士們再無後顧之憂。”
馬鈴薯雖比不得大魚大肉,但勝在多而果腹且耐放。
對於條件艱苦的北疆也相當於一道福音。
所以滿殿人都對他祥瑞之言無一質疑。
建文帝眉眼間閃過一抹詫異:“此物是你獻上,你不為自己求賞?”
六皇子拱手又是一禮:“兒臣此生所願便是大齊清平,百姓無憂,今日為北疆將士討賞,待他日破敵,我大齊四方安寧,百姓自可安居樂業,兒臣心願便了,故不求賞。”
聽到他的話,莫說建文帝,便是百官,甚至二皇子黨都心中複雜。
這樣天大的功勞,他當真絲毫不染?
不討賞也就罷了,還以建文帝和百官的名義送去北疆,將自己的功勞徹底瓜分於眾。
不……他也不是什麽都沒得到。
——至少建文帝和百官都在這一刻為他動容,馬鈴薯帶來的好處足以叫他占穩帝心,招攬賢才。
殿內許多人都明白這一點,但捫心自問,若換作他們,未必會將到手的功勞拱手讓人。
六皇子……難評啊。
這是二皇子黨的一致想法。
此時的趙瑾看向六皇子的目光既複雜又羨慕。
若換作她,定也是做不到這一點的,甚至若她可以實名獻上,壓根兒都輪不到六皇子。
可惜啊,這天大的功勞,平陽侯府把握不住。
第568章 與裴承允同年的榜眼?
因為六皇子這一出,殿內眾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過去。
雖不知馬鈴薯為何物,但其代表的含義實在不同反響,莫說一心為民的忠臣直臣,便是那些平日裏最會溜須拍馬的也不由震驚。
在經過建文帝允許後,六皇子便叫下頭人將帶進宮的馬鈴薯送去禦膳房,做成菜給百官嚐個新鮮。
得知馬鈴薯不止有水煮一種烹飪方式,眾人頗覺新奇,不知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在嚐過之後,紛紛目露驚歎,罕見地打破了一道菜隻能夾三回的規矩——也是建文帝帶頭破的。
“這馬鈴薯塊味道軟糯易化,可切成絲卻口感頗脆,味道也獨特美味得很,實在是不可得之珍味啊!”禦史中丞稱讚有加。
珍不珍味不知道,但吃慣了山珍海味的貴人們對意義如此重大的新奇食物都是抱著十足好感和濾鏡的。
在他之後,眾人也紛紛開口稱讚,將馬鈴薯誇得天上有地下無。
還是工部譚尚書說了句實誠話:“如此佳物,待放置民間,授民以法,不知能救多少百姓於饑餓困頓,實乃利國利民之祥瑞啊!”
聞言,建文帝臉上笑意愈發明顯:“譚卿所言極是,有此祥瑞,我大周子民更能免於饑餓,安逸度日。”
他語氣很淡定平靜,但任誰都能看出他的好心情。
這對一向喜怒不形於色的建文帝來說是極為難得的事。
下頭察言觀色,自順著他的話繼續開始新一輪的誇讚,尤其是對六皇子,便是二皇子黨也不得不憋著氣讚一句功勞斐然。
其餘黨派就更沒有壓力了,誇起人來都不帶重樣的。
裴西嶺也隨大流誇了好幾句,轉頭看向趙瑾的眼裏滿是感激和感動。
——畝產千斤又便於種植存放的食物實在難得,對百姓更是福音,實在不能不叫他驚喜和感動。
趙瑾笑了笑,正想說什麽,卻被一道清朗而又不懷好意的聲音打斷——
“二皇兄為何不說話,是有什麽心事嗎?”
是七皇子。
而被他提及的二皇子此時此刻麵帶微笑:“往北疆運送馬鈴薯一事事關重大,更關乎祥瑞,我在想該由何人擔任。”
這的確是個值得商議討論的問題,但七皇子並不滿意他轉移話題:“此事自有父皇定奪,無需二皇兄操心……今日年宴上出此祥瑞,二皇兄一向能說會道,今兒怎得跟啞巴了似的,嘴閉得比誰都緊呢?”
二皇子臉上笑意依舊,溫言回道:“時逢年宴,出此祥瑞,父皇與百官同慶,我心下為他們之樂而樂,更為百姓而樂,激動太過而一時失語也是有的,七皇弟不必如此咄咄逼人,今日有此盛象,我是最欣喜不過的人。”
“二皇兄心胸寬廣,弟弟佩服。”
七皇子看他一眼,也沒再找事,轉頭就同祝思一起專心研究起了桌上的馬鈴薯。
而二皇子的笑容就跟焊在了臉上一樣,一點不悅陰沉都看不出來,說話也半點聽不出勉強和咬牙切齒。
趙瑾原以為這些皇子裏八皇子是最能忍和看不出心思的,現在看來二皇子也絲毫不差呢。
再抬頭看建文帝,就跟沒見到底下交鋒似的,自斟自酌好不悠閑。
在馬鈴薯的風頭終於堪堪過去後,他這才開始往年例行的照顧問話。
首先被他提及的不是在場任何人,而是遠在邊疆的秦王世子,即便他人不在,可建文帝和聞弦知意的百官卻很是盛讚恭維,如同當初秦王還在世時一般風光無二。
繼而才是宗室和重臣。
很快便到裴西嶺,建文帝眼神感歎:“平陽侯世子驍勇異常,屢立戰功,頗有平陽侯之風範,大齊有你父子,如虎添翼啊!”
裴西嶺回道:“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犬子仰承聖恩祖訓,有今日戰績蓋因皇上恩澤如數,才有臣下感念奮勇為先。”
聞言,建文帝眼中閃過一抹明顯的驚訝。
趙瑾微微低頭掩住唇角笑意。
這話在旁人聽來隻當是為討建文帝歡心的漂亮場麵話,可對於知道裴西嶺肚子裏幾兩墨水的知情人而言,水平高的讓人意外。
他甚至都會引用詩句,還用對了時機和地方呢。
這是今夜建文帝表情管理第二回失控,但他掩飾得好,很快便語含欣慰:“有臣如此,朕心甚安。”
在看向裴承允時,建文帝表情莫名帶了幾分慈愛:“豐年政績斐然,百姓安居樂業,裴愛卿功不可沒。”
裴承允忙道:“此乃微臣分內之事,當不得功,也當不得皇上讚許。”
“裴愛卿謙虛了。”建文帝擺了擺手,注視了他的臉片刻,問道,“裴愛卿可曾婚配?”
這就純屬是個場麵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