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瑾理解地點點頭:“母親哪裏拗得過孩子呢。”


    “可不是這個理兒?”皇後輕歎口氣,“半年前她去護國寺為本宮求平安符,回來後心情便極好,本宮還當她是出去散了心更高興了,便允了她常出宮去玩,誰知道倒為她與盧恒更添了機會相處,直到年關將近,本宮剛準備好年宴上一應事宜,她就給了本宮一個大驚喜。”


    說到這裏,皇後聲音愈發沒好氣:“初聽到她有了心上之人,本宮是高興的,可那盧恒……身份太低,能力不顯,還長她十一歲!本宮那時隻恨自己對她縱容太過,從不曾把持過問她交友來往,這才叫那盧恒見縫插針得了機會!”


    玉華公主並不是小白兔,她自幼被皇後手把手教導,也看遍了深宮心計,所以在她長成後皇後對她格外放心,並不曾在她身邊安插人。


    而玉華公主也無愧她一身本事,將身邊人管得十分規矩,她與盧恒來往半年,竟也未曾有人敢向皇後通稟。


    明白了皇後的意思,趙瑾道:“公主明曉男女之別,想來平日裏與盧大人交往從不逾矩,身邊人瞧著隻是尋常來往,自不會自作主張向姐姐稟報,壞了你們母女情分。”


    “她是好本事。”皇後道。


    “公主這樣聰明,姐姐又何須擔心呢?左不會被人欺負了去,隻要能叫公主開心,駙馬是誰又有何緊要?”趙瑾笑吟吟道。


    反正再尊貴也尊貴不過皇家的嫡公主了。


    皇後也笑了:“你說的極是,所以她堅持,本宮便應了,倒是皇上很不滿,將那盧恒挑刺挑了個遍,昨夜還動了要允哥兒尚公主的心思。”她語氣無奈,“本打算年後賜婚的,可昨夜我瞧著皇上大有另擇良婿的苗頭,便隻能當眾定下他們的婚事,免得後頭橫生枝節,反倒叫玉華難受。”


    趙瑾點了點頭:“既是公主想要的,自然是盡早落在實處的好。”


    建文帝愛民如子沒錯,在前朝也算不拘一格降人才,但到底是封建王朝的帝王,對身份之別是刻在骨子裏的,盧恒在他眼裏也就是個文采還不錯的“窮小子”。


    誰會樂意自己閨女嫁給一個窮小子呢。


    尤其在還有更多更好選擇的前提下。


    “不知是被玉華誇的多了,還是本宮調查的更細了些,如今看那盧恒也不算全無可取之處。”皇後轉而道,“除去才華外,那周身沉靜從容的氣質和行事作風倒還不錯……不為外物所動,這就很好。”


    不為外物所動?


    “姐姐是說外頭那些風言風語?”


    皇後點頭:“不止如此,昨夜他被安遠伯世子等人攔馬車之事本宮也知道了,沒有借玉華之力,也沒有憤而反抗傷及自身,風輕雲淡預知有此一難且從容解決,這身氣度和處事作風,也算得不錯了……畢竟他無權無勢,能做到這一步便很好了。”


    趙瑾眼神微妙地看她一眼。


    話是這麽說沒錯,不過她總覺得皇後有種想強行將盧恒看順眼的意思在裏頭。


    好像自己給自己洗腦一樣。


    迎著皇後尋求認同的眼神,她還是點頭道:“外頭閑話難聽,若盧大人沒有怨懟沒有不滿,能與公主琴瑟和鳴,至少人品是能過關的。”


    她隻能挑著好聽話說說,也順帶提醒一句。


    這世間可太多軟飯硬吃還將外頭罵聲加諸於女子身上的男人了。


    但願盧恒不是這種人。


    皇後明白她的意思,拍了拍她的手,微微點頭。


    她自也會盯著盧恒,無論心裏怎麽想,裝也要給她裝一輩子!


    正如建文帝聖旨裏那四個字——侍君不怠。


    但凡盧恒聰明上道點,就該知道怎麽做。


    第571章 運送馬鈴薯人選


    趙瑾出宮後沒多久,建文帝就帶著百官從京郊回來了。


    裴西嶺和裴承允也回了府裏。


    “如何?”趙瑾問。


    “自是極好。”裴西嶺臉上笑意極濃,看向趙瑾的眼神更是柔和得不可思議,“馬鈴薯當真能畝產千斤,甚至六皇子叫人後頭種植的那一批已經將近三千斤,且經過老農和太醫們幾番測驗肯定,完全肯定了馬鈴薯之效用,當今極高興,立時就命下頭著手深入研究馬鈴薯,也準備推及民間。”


    趙瑾笑盈盈道:“那便不止北疆將士得利,百姓也能多個飽腹之物,或許還能多個進項。”


    “正是如此!”裴西嶺握著她的手,語氣鄭重,“多虧你——”


    “多虧六殿下獻上,方有今日利國利民之祥瑞。”趙瑾笑著打斷他的話。


    裴西嶺立即改口:“你說的是,六殿下實在功不可沒。”


    趙瑾笑眯眯點頭。


    見他們說完,裴承允這才道:“六殿下莊子裏成熟的馬鈴薯已過萬斤,雖說可久放,但北疆到底離得遠,想來運送馬鈴薯就在這兩日了。”


    “當今可有人選?”趙瑾問。


    “二皇子有提及,但當今暫時並未定下人選。”


    “二皇子可真積極。”裴羨道。


    周念慈笑了笑:“六皇子出盡風頭,他能不急麽?獻祥瑞沒他的份兒,運送祥瑞總要分一杯羹,沾些功勞和福氣。”


    “他當然要抖起來,定南伯不就是最好的人選麽?”趙瑾道,“六皇子勢力不小,可門下得用的武將要麽外放要麽撐不起運送馬鈴薯與軍餉之事,放眼朝中,可堪大用又有時間離京的頭一個就是定南伯。”


    年前封朝前,戶部就已將北疆將士們的軍餉清點完畢,這回運送馬鈴薯,自然可順勢運送軍餉糧餉到北疆,因此人選就更要慎之又慎。


    如裴西嶺、封磊這種明麵上沒有站隊的運送是更適合,但他們無一不是身居要任,無法輕易離京。


    而定南伯在兵部掛職,但並非不可或缺,論能力論身份他都是不二人選。


    若不考慮黨派之爭,他的確最適合。


    也正因如此,不得不叫人覺得憋屈。


    趙瑾話落,幾人也沉默一瞬,無可反駁。


    “北疆將士艱難,我等身處盛京得他們庇護之人,自該以他們為先,首要確保馬鈴薯和軍餉能安然且無損地到他們手裏,黨派之爭反而要往後靠。”裴承允道,“當今也應是如此想法。”


    六皇子功勞最大,可轉眼就要眼睜睜將功勞給政敵嘴裏喂,任誰都很難咽下這口氣吧。


    但隻能大局為重。


    裴西嶺倒還算平靜:“該是六皇子的功勞,誰也搶不走,二皇子與定南伯得到的也不過蠅頭小利罷了。”


    趙瑾嘴角一抽。


    這麽凡爾賽的話,說出去要挨打的!


    雖然他可能是真沒將這點功勞放在心上,可但凡出去問問哪個武將,甚至文官若有兩把刷子,說不定都要去爭上一爭。


    裴羨歎氣:“便宜他了。”


    經過趙沁和那定南伯府二公子的事,她對定南伯愈發沒有好感。


    周念慈還想說什麽,但看到進門的如意和糕糕,還是沒開口。


    有些話可不能叫不知事的孩子聽到。


    “母親,你們在聊什麽呢?”如意走到她身邊挨著她問。


    “在聊明日帶你們回外祖家呢。”趙瑾捏捏她的鼻子,“今兒午睡時間可長了不少。”


    “如意困嘛……”


    大過年的,他們晚上可睡不著,玩得比誰都高興。


    那邊糕糕也爬到裴承允懷裏,跟他小聲說著什麽,裴承允含笑低頭聽著,時不時輕聲回上兩句,哥兒倆好到不行。


    而關於運送馬鈴薯一事,也正如趙瑾所言,最後定下了定南伯。


    這回還不是二皇子謀劃來的,而是六皇子主動提議推薦的。


    翌日這消息就傳了出來。


    趙瑾笑了笑:“六皇子通透。”


    他大抵也看得清楚,所以與其等著建文帝開口,倒不如自己主動提議,還能得個寬宏大度不計前嫌的好名聲——畢竟往日在朝堂上,定南伯可沒少陰陽內涵他。


    “正是呢。”惜夏也笑道,“如今外頭都是稱讚六皇子之聲。”


    趙瑾心念一動:“近日封朝,這消息……從哪傳出來的?”


    “是從宮裏傳出來的,據聞昨日從京郊回來後六皇子就進了宮求見皇上,舉薦定南伯運送馬鈴薯與軍餉。”


    “宮裏啊……”趙瑾眉梢微挑。


    “正是,如今外頭也都傳遍了,都知道六皇子不計前嫌,寬厚賢良呢。”惜夏回道。


    “有心了。”


    趙瑾沒頭沒尾的一句話,惜夏卻瞬間就聽懂了。


    禦書房乃重地,沒人有膽子將建文帝與皇子的話往外傳。


    如今外頭傳得如此之快之廣,沒有建文帝授意誰也不信。


    ——他對這個兒子的看法和態度一點點變了不少呢。


    而外頭眾人不知明沒明白建文帝的意思,反正在六皇子此舉過後,朝野民間皆是一片讚譽之聲。


    他本就因進獻馬鈴薯而得到的不少好名聲更因此添磚加瓦盛了不少。


    外頭人的態度趙瑾聽了一耳朵就沒再聽,在用過早膳後就去了趙府。


    趙府今日也很熱鬧,見趙瑾一家來了,趙老爺夫妻頓時笑意更明,抱住如意糕糕和珩兒逗個不停。


    趙瑾笑同趙夫人說著話,餘光卻瞥見趙沁又奔著裴承允去了。


    不過還沒等她說上話,裴承允便以請教為由將趙二哥請了出去,轉眼間不見人影。


    趙沁眼神懊惱,隨後便來纏著趙瑾了。


    “幾日不見,姑母又光彩照人了不少,沁兒瞧著竟都羨慕得緊。”她眉眼生笑地開口。


    趙瑾也笑了笑:“你們小姑娘家才叫水靈,羨慕之言可無從說起。”


    怕趙瑾以為她不誠實,趙沁眼神極其真誠道:“姑母別不信,沁兒說的是實話,天地可鑒!”


    光彩照人是實話,整日裏錦衣玉食又做著說一不二的當家主母,心情好精神好,怎麽可能不光彩照人?


    羨慕就更不必說了。


    有三表哥那樣俊美非凡又能力卓絕前程敞亮的兒子,她不知有多羨慕!


    第572章 說親


    聞言,趙瑾眼神詭異地看她一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侯門主母,我帶全家躺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裏溶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裏溶溶並收藏穿成侯門主母,我帶全家躺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