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節
穿成侯門主母,我帶全家躺贏 作者:千裏溶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說的也有理。”趙夫人也隻能這樣寬慰自己了。
坐了會兒後,趙瑾便起身告辭。
“吃過午膳再走不遲。”趙夫人道。
趙瑾搖頭:“允哥兒後日便走,我回去收拾些東西給他帶上,且忙呢。”
聞言,趙夫人也不再挽留,拉著裴承允細細叮囑了一會兒,這才叫他們離開。
回到馬車上,裴羨才開口道:“恬表妹並非真心知錯,隻恐還對我們生了怨懟,該派人盯著些。”
趙瑾點頭:“你派人去就是。”
駱恬的話和態度都沒問題,但她認錯太快了。
相比之下,反倒是趙瑜跟個傻子似的被她牽著走。
從一開始攛掇趙瑜找她去慶華長公主跟前保媒,到後頭算計蔣令妤,再到今日來趙府,還懂得以趙老爺之勢請她回來並加以利用,以趙瑜那核桃大的腦子可想不到這些。
駱恬倒也是個識時務的,在皇後表態後便知無可轉圜,於是迅速認錯。
無非是日後嫁去安遠伯府,還想借著他們的勢叫自己日子好過些。
想到她提及安遠伯世子時眼裏明顯的不甘,趙瑾倒是很好奇她接下來會怎麽做。
第579章 駱家應了安遠伯府的提親之求
裴羨繼續道:“想來恬表妹的婚期應當不遠了。”
兩人都到了年紀,再加之中途幺蛾子不斷,隻有迅速成婚才是最好的法子,至少可免去些許流言困擾。
安遠伯世子或許不在意外頭的說法,但安遠伯府一定在乎皇後的態度。
“那是自然。”說罷,趙瑾偏頭看了她一眼,“身邊的小姐妹和表妹們都接連成婚了,羨兒可有想法?”
當然她沒有催婚的意思,隻是裴羨的確到年紀了,這些年盯上她上門求娶的人家不少,且隨著時間推移,還有愈演愈烈的架勢。
他們自家人知道裴羨不會沒著落,可外頭人卻並不清楚,便也不乏出現一些不大中聽的聲音,再加上孝純縣主與六皇子不知怎麽傳出來的流言,她擔心裴羨心中會有疙瘩。
不過裴羨倒很是平靜:“母親放心,我穩得住。”
欲成大事,心誌便不能不堅定,若被這點小事擾的亂了方寸,那才是笑掉大牙。
當然,還有部分原因:“六殿下先前傳信與我,一切皆源於蔣二姑娘一時輕狂失言,才叫旁人誤會,我也正想同母親稟報的,此事與孝純縣主無關,單純是個意外。”
“他傳信與你?”趙瑾關注點隻在第一句話上,“你們從前——”
裴羨接話道:“從前來往不多,六殿下很有分寸,隻偶爾得了孤本名畫,會送與我,我也有回禮。”
趙瑾點點頭,這個她知道。
就是沒想到六皇子竟這樣自覺——要知道關於他和孝純縣主的傳言至今隻是小範圍流傳。
而他本人更是至今還被裴西嶺關在京郊大營,連門都出不來呢。
聽裴羨的意思,大概率是蔣令妤口嗨,而他的人及時封口了。
“母親不必驚訝,也不必多想,既是聯姻結盟,他向我們證明同盟關係依舊牢固是常理。”
看著裴羨一臉平靜的臉色,趙瑾可以肯定,她是真沒多想的。
就……也挺好。
她想了想,問道:“那關於此事,六皇子如何看?”
裴羨道:“慶華長公主做事毫無底線,孝純縣主一脈相承,與六皇子行事準則相悖,他對蔣家人從無好感,也不可能聯姻。”
趙瑾點點頭:“也是。”
她不知道六皇子究竟幹不幹淨,但起碼底線是有的,就慶華長公主勾結陳沐搜刮民脂民膏這件事就夠他將這一家子全拉黑了。
現在謠言一事僅隻是封口,怕都是他還在京郊大營騰不出手來的緣故,等他再次回京,隻怕蔣家的夢也該醒了。
想罷,她也沒再說什麽。
年輕人的事便叫年輕人自己去處理吧,裴羨也能獨當一麵了,不必她摻和什麽。
而裴羨正欲開口說什麽,卻被外頭一道聲音打斷:“令姝見過夫人、郡主,三公子安,身在外頭,不能下車見禮,還望三位勿怪。”
她話落,緊隨其後的便是蔣令妤請安的聲音。
趙瑾頓了一瞬,回道:“無礙,縣主這是剛從宮裏出來?”
“正是。”孝純縣主聲音含笑,“如今身在京城,作為晚輩,自該常去給皇後娘娘請安才是。”
趙瑾讚道:“縣主孝心可嘉。”同她的封號一樣至純至孝。
孝純縣主謙虛回了兩句,便道:“今日忙亂,想來夫人該有困乏,令姝便不叨擾夫人了。”
趙瑾客氣應了一聲,便告辭離開。
“孝純縣主……不可小覷啊。”裴羨輕聲道,“正如母親先前之言,她似乎成長的很快。”
“聰明人無論何時聰明人,目光短淺是弊端,但絕不是致命缺點。”趙瑾回道,“他們也總會抓住一切機會,令自己更加強大。”
裴羨若有所思。
趙瑾看了她一眼,沒再開口。
回府後,她暫時也沒心情和時間關注趙瑜母女和安遠伯府的動向,隻為裴承允準備起了東西,衣食住行一個都沒落下。
裴承允無奈勸道:“母親不必費心準備這麽多,隴西什麽都不缺,若事情順利,想來兒子也能很快回京。”
“都是我下頭一些鋪子裏研究出的新玩意兒,你瞧個新鮮、吃個新鮮就行。”這些都是她仿照現代風格叫人做出的小玩意兒,自家人當然要有。
再者說,她偏頭瞥了一眼正使勁兒往箱籠裏劃拉東西,像是恨不得連自己都給劃拉進去的糕糕和如意。
“就算我想停,他們能準麽?”
裴承允跟著看了一眼,頓時眼角一抽。
似乎是察覺到了他的視線,糕糕抬起頭來:“三哥哥要出遠門,糕糕擔心你,該用的東西都要帶上,出門在外,不要虧待自己。”
他一臉嚴肅,裴承允也隻能點頭:“……多謝糕糕。”
餘光撇到抬頭的如意,他補充道:“也謝謝如意。”
這回兩個孩子都滿意了,於是低頭繼續收拾,不論有用的沒用的,隻要被他們看上,那就是蹲箱籠的命。
趙瑾隻將一些必要的東西準備完後就沒再收拾,隻留下裴承允獨自麵對“為他著想”的如意和糕糕。
見她閑了下來,惜夏這才稟報道:“夫人,駱家應了安遠伯府的提親之求。”
“意料之中。”
“婚期也定了,就在下月初九。”惜夏繼續道。
“比我想象中還要快些。”趙瑾眉梢微挑,“是安遠伯府的意思?”
惜夏點頭:“到底是安遠伯世子新婚,他們選的的確是好日子,無非是時間緊了些。”
經過皇後光明正大的賞賜“賀禮”,安遠伯府的臉麵也約等於沒了,想快些翻過這一篇也是常理。
“準備好添妝,屆時送去駱府。”趙瑾道。
她如今與趙瑜母女不算撕破臉,但也沒差多少了,簡單送個禮不叫外頭說嘴就行,她可沒打算親自去給駱恬撐臉麵。
“是。”惜夏應聲下去準備了。
與此同時,因為皇後的插手,這兩家的八卦又叫京城眾人看了場熱鬧,跟連續劇似的演個沒完。
且大家心中總有預感——這場戲還沒到落幕的時候。
第580章 生產隊的驢也就這樣使了
在外頭八卦不斷的時候,裴承允也要離開了。
早間,趙瑾幾人正在與他道別,就聽到外頭的行禮聲響起,隨後便是三日未回、大步流星走進屋裏的裴西嶺。
他率先看向行禮的裴承允,拍了拍他的肩:“此回一去,想來不日便可回京,萬要謹慎行事,三思而行。”
裴承允萬年無波的臉上頗有些受寵若驚:“兒子謹記,父親公務繁忙,不必特地趕回來送兒子,累得身子不歇。”
他看著裴西嶺猶帶著早春霜意的眉眼,不由寬慰道:“正如您所說,兒子此去若謀算得當,不日便可回京,團聚隻在明朝。”
“送你隻是順便。”裴西嶺說得直白,“稍後我要進宮麵聖。”
裴承允張了張嘴,還是沒說什麽。
隨後他便旁若無人般同如意和糕糕道起了別。
翻過年,兩個孩子也算長大一歲,加之又啟蒙讀了書,道理總算明白了些,知道裴承允有自己的事要做,他們也不可破壞和阻攔,所以即使心裏再舍不得,也沒鬧著要他留下或自己跟著去。
裴承允心下欣慰,不由摸了摸他們的頭,輕聲哄了哄。
見他們說得插不上嘴,趙瑾便轉頭問裴西嶺:“你一個人回來的?”
“是。”知道她想問什麽,裴西嶺道,“六皇子前兩日受傷,累積了不少訓練沒完成,這幾日正在趕工,沒空回京。”
“受傷?”趙瑾眼中閃過一抹詫異。
京郊大營危險性有這麽高麽?
“一些特殊任務,他主動請纓,我便沒有拒絕,他傷得的也不重,隻是訓練起來有些吃力罷了。”裴西嶺挑著能說的說了說。
趙瑾眼神有些微妙。
——受了傷還要訓練,落下的還得補上,六皇子這是真體驗生活和曆練去了。
當然裴西嶺也是真不客氣。
回想先前六皇子那呆滯無望的眼神和裴西嶺偶爾透露出的一些“曆練”細節……生產隊的驢也就這樣使了。
似乎是感覺到了趙瑾的想法,裴西嶺正色解釋道:“曆練越多,底氣越足,當今眼裏的六皇子也就越好,這對他是好事。”
“我知道了。”趙瑾點點頭。
那邊裴承允和裴羨幾個大人小人也都道完別了,她也沒什麽再叮囑的,便送他出門離開。
看著裴承允身後那一馬車的行李,裴西嶺不讚同道:“走馬上任不是遊山玩水,豈可安逸樂閑,盡情享受?”
“他不是自願的。”
坐了會兒後,趙瑾便起身告辭。
“吃過午膳再走不遲。”趙夫人道。
趙瑾搖頭:“允哥兒後日便走,我回去收拾些東西給他帶上,且忙呢。”
聞言,趙夫人也不再挽留,拉著裴承允細細叮囑了一會兒,這才叫他們離開。
回到馬車上,裴羨才開口道:“恬表妹並非真心知錯,隻恐還對我們生了怨懟,該派人盯著些。”
趙瑾點頭:“你派人去就是。”
駱恬的話和態度都沒問題,但她認錯太快了。
相比之下,反倒是趙瑜跟個傻子似的被她牽著走。
從一開始攛掇趙瑜找她去慶華長公主跟前保媒,到後頭算計蔣令妤,再到今日來趙府,還懂得以趙老爺之勢請她回來並加以利用,以趙瑜那核桃大的腦子可想不到這些。
駱恬倒也是個識時務的,在皇後表態後便知無可轉圜,於是迅速認錯。
無非是日後嫁去安遠伯府,還想借著他們的勢叫自己日子好過些。
想到她提及安遠伯世子時眼裏明顯的不甘,趙瑾倒是很好奇她接下來會怎麽做。
第579章 駱家應了安遠伯府的提親之求
裴羨繼續道:“想來恬表妹的婚期應當不遠了。”
兩人都到了年紀,再加之中途幺蛾子不斷,隻有迅速成婚才是最好的法子,至少可免去些許流言困擾。
安遠伯世子或許不在意外頭的說法,但安遠伯府一定在乎皇後的態度。
“那是自然。”說罷,趙瑾偏頭看了她一眼,“身邊的小姐妹和表妹們都接連成婚了,羨兒可有想法?”
當然她沒有催婚的意思,隻是裴羨的確到年紀了,這些年盯上她上門求娶的人家不少,且隨著時間推移,還有愈演愈烈的架勢。
他們自家人知道裴羨不會沒著落,可外頭人卻並不清楚,便也不乏出現一些不大中聽的聲音,再加上孝純縣主與六皇子不知怎麽傳出來的流言,她擔心裴羨心中會有疙瘩。
不過裴羨倒很是平靜:“母親放心,我穩得住。”
欲成大事,心誌便不能不堅定,若被這點小事擾的亂了方寸,那才是笑掉大牙。
當然,還有部分原因:“六殿下先前傳信與我,一切皆源於蔣二姑娘一時輕狂失言,才叫旁人誤會,我也正想同母親稟報的,此事與孝純縣主無關,單純是個意外。”
“他傳信與你?”趙瑾關注點隻在第一句話上,“你們從前——”
裴羨接話道:“從前來往不多,六殿下很有分寸,隻偶爾得了孤本名畫,會送與我,我也有回禮。”
趙瑾點點頭,這個她知道。
就是沒想到六皇子竟這樣自覺——要知道關於他和孝純縣主的傳言至今隻是小範圍流傳。
而他本人更是至今還被裴西嶺關在京郊大營,連門都出不來呢。
聽裴羨的意思,大概率是蔣令妤口嗨,而他的人及時封口了。
“母親不必驚訝,也不必多想,既是聯姻結盟,他向我們證明同盟關係依舊牢固是常理。”
看著裴羨一臉平靜的臉色,趙瑾可以肯定,她是真沒多想的。
就……也挺好。
她想了想,問道:“那關於此事,六皇子如何看?”
裴羨道:“慶華長公主做事毫無底線,孝純縣主一脈相承,與六皇子行事準則相悖,他對蔣家人從無好感,也不可能聯姻。”
趙瑾點點頭:“也是。”
她不知道六皇子究竟幹不幹淨,但起碼底線是有的,就慶華長公主勾結陳沐搜刮民脂民膏這件事就夠他將這一家子全拉黑了。
現在謠言一事僅隻是封口,怕都是他還在京郊大營騰不出手來的緣故,等他再次回京,隻怕蔣家的夢也該醒了。
想罷,她也沒再說什麽。
年輕人的事便叫年輕人自己去處理吧,裴羨也能獨當一麵了,不必她摻和什麽。
而裴羨正欲開口說什麽,卻被外頭一道聲音打斷:“令姝見過夫人、郡主,三公子安,身在外頭,不能下車見禮,還望三位勿怪。”
她話落,緊隨其後的便是蔣令妤請安的聲音。
趙瑾頓了一瞬,回道:“無礙,縣主這是剛從宮裏出來?”
“正是。”孝純縣主聲音含笑,“如今身在京城,作為晚輩,自該常去給皇後娘娘請安才是。”
趙瑾讚道:“縣主孝心可嘉。”同她的封號一樣至純至孝。
孝純縣主謙虛回了兩句,便道:“今日忙亂,想來夫人該有困乏,令姝便不叨擾夫人了。”
趙瑾客氣應了一聲,便告辭離開。
“孝純縣主……不可小覷啊。”裴羨輕聲道,“正如母親先前之言,她似乎成長的很快。”
“聰明人無論何時聰明人,目光短淺是弊端,但絕不是致命缺點。”趙瑾回道,“他們也總會抓住一切機會,令自己更加強大。”
裴羨若有所思。
趙瑾看了她一眼,沒再開口。
回府後,她暫時也沒心情和時間關注趙瑜母女和安遠伯府的動向,隻為裴承允準備起了東西,衣食住行一個都沒落下。
裴承允無奈勸道:“母親不必費心準備這麽多,隴西什麽都不缺,若事情順利,想來兒子也能很快回京。”
“都是我下頭一些鋪子裏研究出的新玩意兒,你瞧個新鮮、吃個新鮮就行。”這些都是她仿照現代風格叫人做出的小玩意兒,自家人當然要有。
再者說,她偏頭瞥了一眼正使勁兒往箱籠裏劃拉東西,像是恨不得連自己都給劃拉進去的糕糕和如意。
“就算我想停,他們能準麽?”
裴承允跟著看了一眼,頓時眼角一抽。
似乎是察覺到了他的視線,糕糕抬起頭來:“三哥哥要出遠門,糕糕擔心你,該用的東西都要帶上,出門在外,不要虧待自己。”
他一臉嚴肅,裴承允也隻能點頭:“……多謝糕糕。”
餘光撇到抬頭的如意,他補充道:“也謝謝如意。”
這回兩個孩子都滿意了,於是低頭繼續收拾,不論有用的沒用的,隻要被他們看上,那就是蹲箱籠的命。
趙瑾隻將一些必要的東西準備完後就沒再收拾,隻留下裴承允獨自麵對“為他著想”的如意和糕糕。
見她閑了下來,惜夏這才稟報道:“夫人,駱家應了安遠伯府的提親之求。”
“意料之中。”
“婚期也定了,就在下月初九。”惜夏繼續道。
“比我想象中還要快些。”趙瑾眉梢微挑,“是安遠伯府的意思?”
惜夏點頭:“到底是安遠伯世子新婚,他們選的的確是好日子,無非是時間緊了些。”
經過皇後光明正大的賞賜“賀禮”,安遠伯府的臉麵也約等於沒了,想快些翻過這一篇也是常理。
“準備好添妝,屆時送去駱府。”趙瑾道。
她如今與趙瑜母女不算撕破臉,但也沒差多少了,簡單送個禮不叫外頭說嘴就行,她可沒打算親自去給駱恬撐臉麵。
“是。”惜夏應聲下去準備了。
與此同時,因為皇後的插手,這兩家的八卦又叫京城眾人看了場熱鬧,跟連續劇似的演個沒完。
且大家心中總有預感——這場戲還沒到落幕的時候。
第580章 生產隊的驢也就這樣使了
在外頭八卦不斷的時候,裴承允也要離開了。
早間,趙瑾幾人正在與他道別,就聽到外頭的行禮聲響起,隨後便是三日未回、大步流星走進屋裏的裴西嶺。
他率先看向行禮的裴承允,拍了拍他的肩:“此回一去,想來不日便可回京,萬要謹慎行事,三思而行。”
裴承允萬年無波的臉上頗有些受寵若驚:“兒子謹記,父親公務繁忙,不必特地趕回來送兒子,累得身子不歇。”
他看著裴西嶺猶帶著早春霜意的眉眼,不由寬慰道:“正如您所說,兒子此去若謀算得當,不日便可回京,團聚隻在明朝。”
“送你隻是順便。”裴西嶺說得直白,“稍後我要進宮麵聖。”
裴承允張了張嘴,還是沒說什麽。
隨後他便旁若無人般同如意和糕糕道起了別。
翻過年,兩個孩子也算長大一歲,加之又啟蒙讀了書,道理總算明白了些,知道裴承允有自己的事要做,他們也不可破壞和阻攔,所以即使心裏再舍不得,也沒鬧著要他留下或自己跟著去。
裴承允心下欣慰,不由摸了摸他們的頭,輕聲哄了哄。
見他們說得插不上嘴,趙瑾便轉頭問裴西嶺:“你一個人回來的?”
“是。”知道她想問什麽,裴西嶺道,“六皇子前兩日受傷,累積了不少訓練沒完成,這幾日正在趕工,沒空回京。”
“受傷?”趙瑾眼中閃過一抹詫異。
京郊大營危險性有這麽高麽?
“一些特殊任務,他主動請纓,我便沒有拒絕,他傷得的也不重,隻是訓練起來有些吃力罷了。”裴西嶺挑著能說的說了說。
趙瑾眼神有些微妙。
——受了傷還要訓練,落下的還得補上,六皇子這是真體驗生活和曆練去了。
當然裴西嶺也是真不客氣。
回想先前六皇子那呆滯無望的眼神和裴西嶺偶爾透露出的一些“曆練”細節……生產隊的驢也就這樣使了。
似乎是感覺到了趙瑾的想法,裴西嶺正色解釋道:“曆練越多,底氣越足,當今眼裏的六皇子也就越好,這對他是好事。”
“我知道了。”趙瑾點點頭。
那邊裴承允和裴羨幾個大人小人也都道完別了,她也沒什麽再叮囑的,便送他出門離開。
看著裴承允身後那一馬車的行李,裴西嶺不讚同道:“走馬上任不是遊山玩水,豈可安逸樂閑,盡情享受?”
“他不是自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