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節
穿成侯門主母,我帶全家躺贏 作者:千裏溶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到底還是太閑。
永嘉帝坐在禦輦上,想了想,吩咐道:“寧王安王思父已久,叫他們搬去與太上皇同住,誠王幾個在上書房的,平常也該多去給太上皇請請安才是。”
禦前總管呂間嘴角一抽,恭身應是。
寧王安王是太上皇十四子和十五子,個兒還沒人腿高,正是鬧騰年紀,誠王是太上皇第十子,連同後頭三位正在上書房讀書,且據聞功課很糟糕,屢屢遭太傅戒尺伺候。
將這群或熊或鬧或不長進的小王爺通通塞去太上皇身邊,永嘉帝其心不正啊。
呂間甚至覺得若非公主們不好久待於太上皇身邊,隻怕也是不能免災的。
——對,在他看來,在太上皇眼皮子底下討生活,尤其還是如今這個閑得沒事找事的太上皇,那絕對妥妥是“災”。
在心裏為幾個小王爺掬了一把同情淚後,呂間就匆匆去傳旨了。
小王爺生母們自是不樂意的,畢竟太上皇隻是太上皇,而非皇帝,大勢已去,嬪妃們哪肯叫兒子離開自己跟老頭子住?
但聖命難違,隻能遵從。
由此,又是帶娃又是輔導功課,太上皇的日子終於才熱鬧了起來。
第750章 番外:太上皇的催生2
時間轉眼即過,慶王與杜軒的婚期過後便是年關,再加上一些還未回去的漠北使團,京城很是熱鬧了一段時間。
而對於這個新帝即位的第一個年,眾人都相當重視,也沒什麽不長眼的出幺蛾子,大家有誌一同地過了一個太太平平的年。
與此同時,永嘉帝即位剛滿半年,朝野內外穩定下來,因為順利達成了漠北歸順成就,以及永嘉帝繼位的一係列利國利民舉措,朝堂民間對他也頗多讚譽之聲,算是徹底坐穩了皇位。
而裴羨作為一個宮權在握的皇後也非常忙,近日裏連在上書房讀書的弟弟妹妹都無暇見,整日裏腳不沾地。
“皇後娘娘,鎮國公夫人與世子夫人到了。”宮女進來稟報。
沉迷宮務的裴羨抬起頭來,總算將手頭事務放在了一邊:“快請。”
“是。”
不多時,趙瑾便與周念慈走進殿來。
裴羨攔住她們行禮,叫她們落座。
“娘娘忙於宮務,也該顧忌著自己身子才是。”趙瑾掃了眼桌上堆積的宮務,不由關心道。
裴羨笑了笑:“宮務本就是我分內之責,不可推脫,母親放心,我有分寸,不會累及身子。”
“母親關心則亂,娘娘未出閣時管家中饋便做得極好,想來處理宮務也是如此。”周念慈含笑開口,“再有太後娘娘教導,自是順利的。”
趙瑾也笑了笑,心裏卻不怎麽輕鬆。
若隻是宮務那當然不至於擔心到哪兒去,還不是擔心別的一些事影響到自己閨女的心情,心有鬱氣,身子自然不會有多好。
裴羨看了她一眼,溫聲開口:“幾日未見母親與二嫂,我倒有些私房話同你們說。”
她話落,有眼色的宮女們便識趣地行禮退下,很快殿內便隻剩下了她們三人。
裴羨這才問道:“母親可是為太上皇一事進宮?”
“若非如意糕糕告知於我,你還想瞞著我們不成?”趙瑾輕歎道。
“本也不是什麽大事,他們倒是機靈得很。”裴羨輕笑道,“太上皇再急也管不到我與皇上這裏,頂多有些不滿罷了,有太後在,他倒也未曾如何。”
“太上皇盼著皇孫,難免操之過急。”周念慈淡聲開口。
打從太上皇退位後,她就刷新了對這位的以往認知,如今更是還搞出個催生名聲來——也好在眼下這名聲還不響亮,隻在皇族與宗室之間流傳一二。
裴羨與永嘉帝成婚有些時候了,肚子卻一直沒見消息,日夜盼著小皇孫的太上皇自然急了。
一開始還隻是矜持地言語暗示,拐彎抹角地叫太後催著裴羨,誰想永嘉帝覺得他太閑,反手就送了他一群小兒子,熊孩子的確給太上皇造成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困擾,無暇他顧。
但太上皇到底不是個省油的燈,充分給熊孩子們展示了什麽叫你老子就是你老子,整治得熊孩子們個個苦不堪言,在親爹跟前乖得跟什麽似的,連最小的安王都有規有矩,不敢造次了。
於是太上皇又騰出手來整治帝後了。
永嘉帝自然不能叫自己和媳婦就這麽被收拾了,頭一次正麵頂了太上皇的炮火,這就戳了太上皇那受過重傷的脆弱小心髒了。
他不懂什麽新婚燕爾二人世界,隻覺得有了媳婦忘了祖宗的兒子異常刺眼。
隻守著媳婦不生娃的兒子,在他看來那就是打算絕了老蕭家的根兒了。
他們家可是真有皇位要繼承的!
裴羨已經過了年還有如此之多的事兒幹,少不了太上皇授意底下造出的幺蛾子,他倒不隻是看裴羨不順眼,而是平等的看帝後一樣不順眼。
其實若說句公道話,帝後二人年紀皆過了二十,還身負綿延國祚之責,在他們大婚半年無所出的前提下,太上皇為下一代擔心是十分正常的事,畢竟永嘉帝已經不是皇子,而是皇帝。
不過周念慈作為裴羨的親嫂子,自然是站在她這邊的。
裴羨此時也寬慰道:“母親二嫂不必為我擔憂,先前皇上剛登基,我也才入宮,許多事都需要處理,那時有孕並非好時機,說不得還會給有心人可乘之機,總要等到一切安穩,我與皇上都準備好才是。”
“你與皇上心裏有數便好。”趙瑾端起茶盞喝了一口,隨口道,“改日叫你父親進宮陪太上皇說說話。”還是閑得。
裴羨頓了頓,立即點頭:“那是極好。”
趙瑾笑了笑,目光漸漸落在了桌上那堆宮務上。
永嘉帝剛登基,前朝與地方所有勢力都該清洗,而後宮也並非鐵桶一片。
隻瞧太上皇退位養病卻還能搞出這麽幺蛾子來,就知道這皇宮還得清洗好幾遍。
就算他沒有壞心思,還一心為永嘉帝鋪路,可臥榻之側,若不能盡數掌握在自己手中,任哪個皇帝都無法心大得任由人來去自如。
再說隻怕那群太妃們的暗樁也不少,該拔除的自要拔除幹淨。
“緣分總會到的。”周念慈輕聲開口,“太上皇到底心疼皇上,再著急也不會過分,隻恐前朝要有些想法。”
裴羨含笑道:“無妨,任他們如何翻鬧,到底是皇上做主。”
周念慈還想再勸她幾句,裴羨卻道:“皇上若有意,我如何也攔不住,他若無意,我便是視前朝如無物又能如何?”
“你說的也是。”周念慈笑了笑,“倒是我關心則亂了。”
前朝再鬧著要廣納後宮又能如何?
隻要永嘉帝這個實權皇帝不鬆口,他們翻上天去也沒用。
想到這裏,她不由道:“旁的不說,太上皇便是再急著抱皇孫,也沒有聯合前朝提議廣納後宮,這點倒是難得了。”
“他若真與前朝牽扯上,那才是蠢了。”
她們聊了一會兒,臨近午膳時便見如意糕糕來了。
他們在上書房讀書,若當日功課不多,午膳便多是在鸞鳳宮用的,不然也不能這樣快就察覺到惡公公為難兒子兒媳。
見趙瑾與周念慈進宮了,兩人都十分高興。
糕糕眼睛轉了一圈,旁敲側擊問道:“母親與二嫂如此歡顏,可是憂心之事解決了?”
“小人精!”周念慈點了點他的額頭,也回道,“自是解決了,你們安心讀書,不必憂心這些。”
“那就好。”糕糕暗暗鬆了口氣。
自從太上皇閑下來後,日日進宮的他倒是常見前者,相處之下也多了幾分喜歡。
隻要太上皇不給他姐姐姐夫使絆子,那就還是個值得喜歡的好長輩。
第751章 番外:太上皇的催生3
趙瑾與周念慈用過午膳後便準備離宮。
不過離開之前,有人報了個消息上來——永嘉帝分別為榮王府、瑞王府和慶王府賜下太醫,為六位王爺王妃調理身體,隨同賜下的還有無數珍稀藥材,連精通養生的嬤嬤都一府分了兩個。
趙瑾一時沒覺出永嘉帝究竟什麽意思,還以為誰身子不好了,京城眾人也是如此想法,一時間上門探望的不少。
可在見過人後卻發現這六位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甚至瑞王妃當場提劍幹掉了一頭突然狂躁的牛。
若這都算身子不好,那他們怕是隻能稱作藥石無醫了。
要說永嘉帝突然就友愛兄弟過甚,慈和起來,大家是不太信的,畢竟太上皇都沒能得他如此孝順。
上有所行,下頭必定是揣測再三的。
所以在這三府日日傳出來的藥味不絕後,大家似乎意會到了什麽。
帝後無子,不止太上皇急,文武百官也急,這對永嘉帝而言不算什麽大壓力,但絕對是麻煩,而現在,他將麻煩甩出去了。
一國皇帝無子的確容易動搖國本,可若這是個實權在握的皇帝,那就另當別論了,尤其百官中有不少古板守舊的,堅持以正統為主——皇帝沒兒子,皇帝的兄弟、堂兄弟、叔伯侄子還沒兒子麽?
不過鑒於永嘉帝年輕力壯,百官覺得還是可以挽救一下的。
因此他為三府賜下太醫的行為,百官認為怕就是單純嫌麻煩,覺得整日拿皇後無子來說事的他們過於囉嗦了。
在揣摩出這個意思後,朝堂安靜了不少。
誰也不是賤得慌,非得跟龍椅上那位對著幹,一旦察覺出自己可能真的招人嫌了,饒是對皇後無子依然有些微詞,或是對後宮嬪妃之位有些圖謀,也都不約而同的暫時安分下來,畢竟將皇帝逼得太緊,倒黴的是誰就不用說了。
帝後大婚才半年,尚可再觀察觀察,耐心等等。
於是這場風波無聲無息就被壓了下去,唯一倒黴催的隻有三府王爺王妃。
禦賜的太醫嬤嬤可不好打發,他們再不樂意也隻能捏著鼻子喝各種補藥補湯,舉夫妻之力在大齊皇室綿延後嗣的路上添磚加瓦。
無論心裏如何咬牙切齒紮永嘉帝小人,三位王爺日日上朝卻都是如出一轍的紅光滿麵,顯而易見的被補得氣色更好,也更壯實了。
如此情態,簡直令宗室一些有心人眼紅得要命。
——若永嘉帝以後當真無子,隻怕最能撿漏的可就是被看在眼裏的這三位。
皇位誘惑之大,簡直令他們嫉妒得發瘋。
但宗室的意見向來不重要,永嘉帝都不帶搭理他們的,他隻需要前朝安分,別整日裏盯著一些有的沒的說事就行。
後宮就更不必擔心,裴羨不是軟包子,太後更還有意無意幫襯著。
作為隻有一女的太後而言,她覺得皇帝生不生、生什麽都好,反正總不會搞得他們家皇位沒人繼承,因此打從一開始她就十分淡定,對各方來找她來勸諫帝後的說辭充耳不聞。
太上皇不滿?
不聽不聽,王八念經。
太後心寬體安,整日裏樂嗬嗬的,比從前做皇後時滋潤百倍,哪還想理會糟老頭子。
太上皇被打擊到了,自顧自生著悶氣之時,裴西嶺進宮找他了。
永嘉帝坐在禦輦上,想了想,吩咐道:“寧王安王思父已久,叫他們搬去與太上皇同住,誠王幾個在上書房的,平常也該多去給太上皇請請安才是。”
禦前總管呂間嘴角一抽,恭身應是。
寧王安王是太上皇十四子和十五子,個兒還沒人腿高,正是鬧騰年紀,誠王是太上皇第十子,連同後頭三位正在上書房讀書,且據聞功課很糟糕,屢屢遭太傅戒尺伺候。
將這群或熊或鬧或不長進的小王爺通通塞去太上皇身邊,永嘉帝其心不正啊。
呂間甚至覺得若非公主們不好久待於太上皇身邊,隻怕也是不能免災的。
——對,在他看來,在太上皇眼皮子底下討生活,尤其還是如今這個閑得沒事找事的太上皇,那絕對妥妥是“災”。
在心裏為幾個小王爺掬了一把同情淚後,呂間就匆匆去傳旨了。
小王爺生母們自是不樂意的,畢竟太上皇隻是太上皇,而非皇帝,大勢已去,嬪妃們哪肯叫兒子離開自己跟老頭子住?
但聖命難違,隻能遵從。
由此,又是帶娃又是輔導功課,太上皇的日子終於才熱鬧了起來。
第750章 番外:太上皇的催生2
時間轉眼即過,慶王與杜軒的婚期過後便是年關,再加上一些還未回去的漠北使團,京城很是熱鬧了一段時間。
而對於這個新帝即位的第一個年,眾人都相當重視,也沒什麽不長眼的出幺蛾子,大家有誌一同地過了一個太太平平的年。
與此同時,永嘉帝即位剛滿半年,朝野內外穩定下來,因為順利達成了漠北歸順成就,以及永嘉帝繼位的一係列利國利民舉措,朝堂民間對他也頗多讚譽之聲,算是徹底坐穩了皇位。
而裴羨作為一個宮權在握的皇後也非常忙,近日裏連在上書房讀書的弟弟妹妹都無暇見,整日裏腳不沾地。
“皇後娘娘,鎮國公夫人與世子夫人到了。”宮女進來稟報。
沉迷宮務的裴羨抬起頭來,總算將手頭事務放在了一邊:“快請。”
“是。”
不多時,趙瑾便與周念慈走進殿來。
裴羨攔住她們行禮,叫她們落座。
“娘娘忙於宮務,也該顧忌著自己身子才是。”趙瑾掃了眼桌上堆積的宮務,不由關心道。
裴羨笑了笑:“宮務本就是我分內之責,不可推脫,母親放心,我有分寸,不會累及身子。”
“母親關心則亂,娘娘未出閣時管家中饋便做得極好,想來處理宮務也是如此。”周念慈含笑開口,“再有太後娘娘教導,自是順利的。”
趙瑾也笑了笑,心裏卻不怎麽輕鬆。
若隻是宮務那當然不至於擔心到哪兒去,還不是擔心別的一些事影響到自己閨女的心情,心有鬱氣,身子自然不會有多好。
裴羨看了她一眼,溫聲開口:“幾日未見母親與二嫂,我倒有些私房話同你們說。”
她話落,有眼色的宮女們便識趣地行禮退下,很快殿內便隻剩下了她們三人。
裴羨這才問道:“母親可是為太上皇一事進宮?”
“若非如意糕糕告知於我,你還想瞞著我們不成?”趙瑾輕歎道。
“本也不是什麽大事,他們倒是機靈得很。”裴羨輕笑道,“太上皇再急也管不到我與皇上這裏,頂多有些不滿罷了,有太後在,他倒也未曾如何。”
“太上皇盼著皇孫,難免操之過急。”周念慈淡聲開口。
打從太上皇退位後,她就刷新了對這位的以往認知,如今更是還搞出個催生名聲來——也好在眼下這名聲還不響亮,隻在皇族與宗室之間流傳一二。
裴羨與永嘉帝成婚有些時候了,肚子卻一直沒見消息,日夜盼著小皇孫的太上皇自然急了。
一開始還隻是矜持地言語暗示,拐彎抹角地叫太後催著裴羨,誰想永嘉帝覺得他太閑,反手就送了他一群小兒子,熊孩子的確給太上皇造成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困擾,無暇他顧。
但太上皇到底不是個省油的燈,充分給熊孩子們展示了什麽叫你老子就是你老子,整治得熊孩子們個個苦不堪言,在親爹跟前乖得跟什麽似的,連最小的安王都有規有矩,不敢造次了。
於是太上皇又騰出手來整治帝後了。
永嘉帝自然不能叫自己和媳婦就這麽被收拾了,頭一次正麵頂了太上皇的炮火,這就戳了太上皇那受過重傷的脆弱小心髒了。
他不懂什麽新婚燕爾二人世界,隻覺得有了媳婦忘了祖宗的兒子異常刺眼。
隻守著媳婦不生娃的兒子,在他看來那就是打算絕了老蕭家的根兒了。
他們家可是真有皇位要繼承的!
裴羨已經過了年還有如此之多的事兒幹,少不了太上皇授意底下造出的幺蛾子,他倒不隻是看裴羨不順眼,而是平等的看帝後一樣不順眼。
其實若說句公道話,帝後二人年紀皆過了二十,還身負綿延國祚之責,在他們大婚半年無所出的前提下,太上皇為下一代擔心是十分正常的事,畢竟永嘉帝已經不是皇子,而是皇帝。
不過周念慈作為裴羨的親嫂子,自然是站在她這邊的。
裴羨此時也寬慰道:“母親二嫂不必為我擔憂,先前皇上剛登基,我也才入宮,許多事都需要處理,那時有孕並非好時機,說不得還會給有心人可乘之機,總要等到一切安穩,我與皇上都準備好才是。”
“你與皇上心裏有數便好。”趙瑾端起茶盞喝了一口,隨口道,“改日叫你父親進宮陪太上皇說說話。”還是閑得。
裴羨頓了頓,立即點頭:“那是極好。”
趙瑾笑了笑,目光漸漸落在了桌上那堆宮務上。
永嘉帝剛登基,前朝與地方所有勢力都該清洗,而後宮也並非鐵桶一片。
隻瞧太上皇退位養病卻還能搞出這麽幺蛾子來,就知道這皇宮還得清洗好幾遍。
就算他沒有壞心思,還一心為永嘉帝鋪路,可臥榻之側,若不能盡數掌握在自己手中,任哪個皇帝都無法心大得任由人來去自如。
再說隻怕那群太妃們的暗樁也不少,該拔除的自要拔除幹淨。
“緣分總會到的。”周念慈輕聲開口,“太上皇到底心疼皇上,再著急也不會過分,隻恐前朝要有些想法。”
裴羨含笑道:“無妨,任他們如何翻鬧,到底是皇上做主。”
周念慈還想再勸她幾句,裴羨卻道:“皇上若有意,我如何也攔不住,他若無意,我便是視前朝如無物又能如何?”
“你說的也是。”周念慈笑了笑,“倒是我關心則亂了。”
前朝再鬧著要廣納後宮又能如何?
隻要永嘉帝這個實權皇帝不鬆口,他們翻上天去也沒用。
想到這裏,她不由道:“旁的不說,太上皇便是再急著抱皇孫,也沒有聯合前朝提議廣納後宮,這點倒是難得了。”
“他若真與前朝牽扯上,那才是蠢了。”
她們聊了一會兒,臨近午膳時便見如意糕糕來了。
他們在上書房讀書,若當日功課不多,午膳便多是在鸞鳳宮用的,不然也不能這樣快就察覺到惡公公為難兒子兒媳。
見趙瑾與周念慈進宮了,兩人都十分高興。
糕糕眼睛轉了一圈,旁敲側擊問道:“母親與二嫂如此歡顏,可是憂心之事解決了?”
“小人精!”周念慈點了點他的額頭,也回道,“自是解決了,你們安心讀書,不必憂心這些。”
“那就好。”糕糕暗暗鬆了口氣。
自從太上皇閑下來後,日日進宮的他倒是常見前者,相處之下也多了幾分喜歡。
隻要太上皇不給他姐姐姐夫使絆子,那就還是個值得喜歡的好長輩。
第751章 番外:太上皇的催生3
趙瑾與周念慈用過午膳後便準備離宮。
不過離開之前,有人報了個消息上來——永嘉帝分別為榮王府、瑞王府和慶王府賜下太醫,為六位王爺王妃調理身體,隨同賜下的還有無數珍稀藥材,連精通養生的嬤嬤都一府分了兩個。
趙瑾一時沒覺出永嘉帝究竟什麽意思,還以為誰身子不好了,京城眾人也是如此想法,一時間上門探望的不少。
可在見過人後卻發現這六位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甚至瑞王妃當場提劍幹掉了一頭突然狂躁的牛。
若這都算身子不好,那他們怕是隻能稱作藥石無醫了。
要說永嘉帝突然就友愛兄弟過甚,慈和起來,大家是不太信的,畢竟太上皇都沒能得他如此孝順。
上有所行,下頭必定是揣測再三的。
所以在這三府日日傳出來的藥味不絕後,大家似乎意會到了什麽。
帝後無子,不止太上皇急,文武百官也急,這對永嘉帝而言不算什麽大壓力,但絕對是麻煩,而現在,他將麻煩甩出去了。
一國皇帝無子的確容易動搖國本,可若這是個實權在握的皇帝,那就另當別論了,尤其百官中有不少古板守舊的,堅持以正統為主——皇帝沒兒子,皇帝的兄弟、堂兄弟、叔伯侄子還沒兒子麽?
不過鑒於永嘉帝年輕力壯,百官覺得還是可以挽救一下的。
因此他為三府賜下太醫的行為,百官認為怕就是單純嫌麻煩,覺得整日拿皇後無子來說事的他們過於囉嗦了。
在揣摩出這個意思後,朝堂安靜了不少。
誰也不是賤得慌,非得跟龍椅上那位對著幹,一旦察覺出自己可能真的招人嫌了,饒是對皇後無子依然有些微詞,或是對後宮嬪妃之位有些圖謀,也都不約而同的暫時安分下來,畢竟將皇帝逼得太緊,倒黴的是誰就不用說了。
帝後大婚才半年,尚可再觀察觀察,耐心等等。
於是這場風波無聲無息就被壓了下去,唯一倒黴催的隻有三府王爺王妃。
禦賜的太醫嬤嬤可不好打發,他們再不樂意也隻能捏著鼻子喝各種補藥補湯,舉夫妻之力在大齊皇室綿延後嗣的路上添磚加瓦。
無論心裏如何咬牙切齒紮永嘉帝小人,三位王爺日日上朝卻都是如出一轍的紅光滿麵,顯而易見的被補得氣色更好,也更壯實了。
如此情態,簡直令宗室一些有心人眼紅得要命。
——若永嘉帝以後當真無子,隻怕最能撿漏的可就是被看在眼裏的這三位。
皇位誘惑之大,簡直令他們嫉妒得發瘋。
但宗室的意見向來不重要,永嘉帝都不帶搭理他們的,他隻需要前朝安分,別整日裏盯著一些有的沒的說事就行。
後宮就更不必擔心,裴羨不是軟包子,太後更還有意無意幫襯著。
作為隻有一女的太後而言,她覺得皇帝生不生、生什麽都好,反正總不會搞得他們家皇位沒人繼承,因此打從一開始她就十分淡定,對各方來找她來勸諫帝後的說辭充耳不聞。
太上皇不滿?
不聽不聽,王八念經。
太後心寬體安,整日裏樂嗬嗬的,比從前做皇後時滋潤百倍,哪還想理會糟老頭子。
太上皇被打擊到了,自顧自生著悶氣之時,裴西嶺進宮找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