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皇家女子書院徹底立足於世,在經過幾屆學生後,上至皇室官宦,下至平民百姓,皆以進入皇家女子書院為榮。


    無他,皇家女子學院由皇後擔任院長,對家世優越者從無偏頗,對家境貧困者幫扶力度也極大,深得民心,且入學標準極嚴,從學識到品行皆在考察範圍內,學院每旬都有皇後手下女官巡查,凡偷奸耍滑品行不端者,即刻逐出學院。


    部分男人們雖依舊對皇家女子學院抱有偏見,甚至背後詬病,卻詭異的認同被逐出學院之人品行不端的事實,所以一旦被逐出學院,無論官宦還是平民,無不恥於與之為伍。


    由此便更拔高了皇家女子學院的威望。


    皇後深諳溫水煮青蛙之精髓,在皇家女子學院立住後,便往外地開辦起來,由於學院宣傳到位,深入人心,地方甚至比京城接受度與向往度都高,所以學院開辦極其順利。


    皇家男子學院乘了這股東風,默默跟在後頭開辦。


    上頭風動,下頭隨之,民間因此盛行起了一股讀書風氣,無論男女皆以識文斷字為榮。


    因為有永嘉帝這幾年的種種改革打底,本就富裕的國庫更加充裕,因此便更有底氣以一應政策扶持,百姓識字不再是夢。


    皇家男子學院的存在也的確幫了不少天資不錯卻囿於家境貧困的學子,他們直接受惠於永嘉帝,科舉入仕後成了真正的天子門生,也是新一批堅定不二的保皇黨,比之從前迂腐古板的保皇黨多了幾分靈活,身上更有著年輕人的意氣風發與敢想敢幹,難得的是永嘉帝說什麽就是什麽,不會與他對著幹說於禮不合,隻會接下皇命,堅決貫徹並且落實,是永嘉帝最鍾意的愛卿風格。


    因為這批堅定唯皇命是從的保皇黨,永嘉帝的皇權乃至威望都變得更高,種種在世人眼中“挑戰禮教”的政令下達也更容易了不少。


    而女子學院也不逞多讓,在經過幾屆學生學有所成畢業後,大齊女子的教化度默默提高了幾層,其間優秀女子不在少數,雖暫時不得科舉入仕,卻於各行各業站穩腳跟,成就不小,頂著皇家女子學院這個鑲金招牌,身邊連不懷好意的小人都散去了七八成。


    民間順著風向,也陸續開辦起了女子私塾,潛移默化間,女子們出門不必再戴帷帽,可以大大方方上街,大齊對於女子隻能相夫教子的風氣也隨之模糊了不少,如今盛行的是“女子亦可頂起半邊天”。


    未婚女子們選擇更多,可讀書可經商可在外肆意行走,而嫁人生子的婦人們也在皇後與官宦命婦們的帶領下,仿佛有了主心骨一般,主動邁出二門。


    家中富裕的鼓起勇氣入女子私塾讀書,囊中羞澀的找尋活計的同時,亦可去善恩堂啟蒙,她們買不起紙墨,但握著樹枝在地上一樣能寫能畫,識了字明了理,有了獨立思考能力,不會人雲亦雲,更不會被男人們三言兩語蒙騙了去,隻能在後宅枯坐餘生。


    那群頑固不化的老臣們是眼睜睜看著時代變革,看著大齊百花齊放、欣欣向榮的。


    他們依然不讚同,卻再難說出反對的話來。


    第766章 番外:永嘉八年1


    永嘉八年,經過永嘉帝兢兢業業治理,大齊內憂外患皆無,百姓安居樂業,放眼看去一片繁榮景象。


    百姓與朝臣皆感帝王付出,歌功頌德之章從未斷絕,對永嘉帝更是打從心底敬重著的。


    而在海上皇商隊滿載而歸,給大齊上到皇帝下到百姓帶來不小改變後,大家都十分驚喜,愈發稱讚君王有為,英明無雙。


    此時恰好臨近萬壽節,禮部上奏提議大辦,普天同慶。


    因此最近各方來京城的勢力不少,連距離最遠的漠北臣子都已經進京,欲獻重禮賀永嘉帝萬壽無疆。


    因為他們的到來,本就繁華的京城更熱鬧了不少,大街小巷都溢滿歡聲笑語。


    “逆子,還不快給老子站住!”


    人來人往的鬧市間陡然一聲暴喝,震得人們一時失了聲音,扭頭往聲音傳來處看去。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五官精致,漂亮到雌雄莫辨的少年,少年一陣風似的奔跑著,身形瀟灑而不失儀態,一時竟叫人看呆了去。


    不過也不容得他們多想,眨眼間少年身形就迅速閃過,仿佛方才那驚鴻一瞥隻是幻覺般。


    ——當然後頭衝過來的滿臉暴怒的中年男人叫他們意識到這並不是幻覺。


    “鬧市之間,你竟敢如此莽撞,若傷及百姓,老子必要揍得你娘都認不出!”隨著離去的身影,中年男人高昂的聲音也隨風傳來。


    而前頭那漂亮少年始終沒有說話,隻腳下倒騰得飛快,但很巧妙地避過了人,沒有真的傷到誰。


    在那父子倆相繼飛奔離開後,眾人這才回過神來。


    “乖乖,那位公子生得也太好了些……不知是哪家公子。”有人如實感歎。


    旁邊一人隨口猜道:“莫不是素有京城第一美男之稱的祝家公子?”


    “那可未必!”有人不服,“祝家公子雖容貌不凡,但與他交好的那幾位又有哪個差了去?”


    “兄台說得是!隻說鎮國公府四公子就不輸於祝家公子,恭王、安陽王世子與周家二公子亦是美名無數,僅憑容貌可猜不準究竟是哪位。”


    眾人倒是沒往別處去猜,隻因那漂亮少年父子倆皆衣著華貴,一瞧便知身份不凡,有這般容貌身份的也就那幾個了。


    就在這時,旁邊一小攤販嗤笑一聲:“猜得如此興起,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們認得那幾位小公子呢!”


    “我們是不認得,難不成你還能認得?”


    “我還真認得!”小攤販得意開口,“方才那位是祝家公子,半月前曾與安陽王世子一同來我這攤上買過吃食,還讚不絕口呢!”


    他話音一落,眾人都有些驚訝,但也未曾懷疑他說謊,畢竟在京城這地界上偶然遇見一兩個貴人實在不是什麽稀奇事。


    因為小攤販這番話,不少人都來了興趣,在他這裏買了一份吃食,想嚐嚐這被山珍海味養著的貴公子讚不絕口的東西究竟有多好吃。


    而另一邊,終於擺脫了親爹棍棒教育的祝辭冬走到一小巷深處,足尖一點,輕飄飄便越過高牆,落在了一處院落中。


    似乎有了底氣,他腰板倏而一直,揮退下人,大搖大擺便走去正房,推開房門。


    “都來齊了?”他挑眉看著屋裏一群或坐或站的年輕男女,自行走到桌前坐下,給自己倒了杯茶壓驚。


    桌邊的蕭明言悠悠搖著折扇,回道:“大夥兒早到了,就等著你,你磨磨唧唧幹嘛去了?”他嫌棄地看著氣息微喘的祝辭冬,“迎客居位居內城,與你祝府不過幾步路,爬過來都不至於喘得這厲害吧?”


    “左不過是不行了。”周清遠搖頭歎氣。


    “若非為你們這群沒良心的掃尾,我至於被老頭子抓著小辮子追著打麽?”沒好氣的說完,祝辭冬上下打量了周清遠兩眼,嗤笑道,“周太傅德高望重,大家風範為人稱道,重孫竟是個頑皮賴骨,周太傅一世清名不保,可憐啊!”


    周清遠倒未動怒,隻慢吞吞道:“世人皆知周家公子溫雅如玉,文質彬彬。”


    “裝得太過,遲早要翻車!”


    “祝兄多慮。”


    見他們懟完了,如意這才問道:“祝伯父知道你幹的事了?”


    “不是我,是我們。”祝辭冬強調。


    “嗐——”如意擺擺手,“自家兄弟姐妹,分什麽你我。”


    祝辭冬嘴角一抽。


    挨揍的不是你,你當然大度得起來。


    榮安郡主對他道:“祝大人秉性寬厚,想來會為我們遮掩一二,不必擔憂。”


    “旁人知道又如何?”李青衫輕哼一聲,“圖爾逆賊死性不改,不過套他一回麻袋,送了幾條蛇蟲,便宜他了!”


    她話落,眾人沒說完,但也是讚同的。


    圖爾在信王的治理下已經對大齊有了十足歸順感,但總有幾個頑固不化對大齊抱有敵意的,別處他們管不著,既在京城地界鬧出了事,他們自不能坐視不理。


    而祝大人無非是擔心他們牽扯進去,被有心人煽動下鬧得兩地不合,成了罪人。


    幾人又說了會兒閑話,隨後如意看向那邊小聲說著話的兩人:“事將臨頭,你倆商議出個章程沒有?”


    不遠處的軟榻邊,糕糕與恭王同時抬頭。


    “差不多了。”恭王溫聲道,“左不過是提前盯著,控製輿論罷了,你文來書肆作為行家,無需我們多插手什麽。”


    “話雖如此,輿論卻隻能說服百姓。”糕糕搖頭道,“金鑾殿上站著的,哪個是省油的燈?”


    “金鑾殿上還要你操心?”蕭明言吊兒郎當道,“皇兄有得是法子治他們,要本世子說,這事也犯不著你們非攬在身上不可,皇兄皇嫂還搞不定那群老頭子不成?鹹吃蘿卜淡操心!”


    “我們隻是心疼皇兄皇嫂,願為他們分憂一二罷了。”恭王一開口白蓮花味兒老濃了。


    他們可不是閑得慌,非得給自己找事幹。


    蕭明言嗤笑一聲。


    倒是如意撐著下巴歎道:“明言話糙理不糙,其實姐姐姐夫籌備多年,想來如今時機成熟,這才準備允女子科舉,他們必定是準備好了的,我們可能真沒多大用。”


    尤其想起前日在宮中聽姐夫說起此事後,他那欲言又止,各種暗示自己不需要“幫忙”的態度,想來是真用不著他們。


    “皇伯父隻是不願意累到我們。”榮安郡主不讚同道,“他體貼如此,我們更該為他分憂才是。”


    她說得十分真心,李青衫偏過頭,眼神複雜的看了她一眼。


    如意眼神也堅定下來:“正是如此,姐夫隻是不忍叫我們受累罷了,且女子科舉本就無前例可循,隻怕朝堂還有得鬧,我們幫著控製局麵,如此便離成功更進一步,想想你我姐妹寒窗苦讀多年,如今好不容易有機會下場一試,可光明正大入仕為官,一展抱負,決不能被攪和沒了!”她一拍桌子,端得是氣勢十足。


    這話是沒錯的。


    無論榮安郡主還是李青衫等人,她們作為皇家女子學院第一屆學生,考核年年優等,其間辛苦隻有他們自己知曉,誰沒做過科舉入仕的夢呢?


    現在終於時機成熟,說什麽也不能讓步。


    見她們認真起來,連最懶散的蕭明言也沒再說什麽,反而積極地開始籌謀劃策。


    一起長大的異父異母親兄弟姐妹,平常吵吵鬧鬧也就算了,關鍵時候那必須不能掉鏈子!


    “可惜南陽姐姐她們今日沒出宮,不然也能多幾個商議的人。”祝辭冬歎了口氣。


    南陽長公主三人作為太上皇幼女,也是皇家女子學院出來的,才學不輸舉子,個個都很有主見和想法,祝辭冬被大夥兒籌劃得腦袋疼,不免就想起他們這三位敢想敢做的姐姐們。


    “不妨事,我們先大致商議出個章程出來,明日我帶進宮找姐姐們,聽聽她們的想法。”如意覺得這不是事兒。


    榮安郡主與李青衫也隨之點頭。


    “王爺。”


    正在此時,一個麵白無須的小廝抱著一堆被封好的糖葫蘆進來,將東西恭敬放在桌上後,對恭王道:“奴才方才進迎客居時遇著榮王、信王、瑞王與秦王進了東院聽雨閣,不知您幾位可要去請個安?”


    “信王兄和秦王兄回京了?”恭王眼含驚喜。


    信王任圖爾總督在南,秦王鎮守邊疆在北,兩人難得能同時進京。


    “萬壽節將臨,這回陣仗大,他們當然要回來!”李青衫道。


    “該去請安的。”蕭明言拿了根糖葫蘆一邊吃一邊說著。


    “……榮王也在。”祝辭冬含蓄提醒。


    自榮王掌禁衛軍後,那是屢屢與豆丁團作對,恨不得給他們塞回親娘肚子裏回爐重造的,犯在他手裏基本就沒個好下場,曾經有一段時間,豆丁團甚至聞榮色變。


    尤其是在他們才剛給圖爾一個蠢貨幹趴下的前提下……榮王絕對知道他們幹了什麽。


    “我父王還能吃了你們不成?”榮安郡主看他那慫樣就氣不打一處來,“給本郡主爭點氣!”


    不論他們怎麽想,安是一定要請的。


    那四位輩分身份都大著呢,他們沒膽子不去請安。


    第767章 番外:永嘉八年2


    迎客居聽雨閣。


    如意等人畢恭畢敬地走來,外頭數十侍衛小廝,並未阻攔他們分毫,連進去通報一聲都沒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侯門主母,我帶全家躺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裏溶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裏溶溶並收藏穿成侯門主母,我帶全家躺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