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令璋的聲音有些沙啞,聽得陸月寒心底一顫。自從宋沈兩家落難,就再沒有人念過她的小字。她下意識抬頭看向宋令璋,卻被對方輕輕握住了手。
陸月寒隻覺得臉上一熱,當即別開頭去不敢看宋令璋,纖長的手指卻不自覺動了動,回握住了宋令璋的手。
宋令璋幼承庭訓,言行舉止皆遵君子之風。他第一次行這等突兀而冒犯之舉,委實是感動之下一時情難自禁。待他發覺不妥,頓時羞愧地低下頭去,卻……舍不得放手。
她是沈輅啊!
他察覺到掌中細嫩的手指似有掙脫之意,頓時心裏一沉,然而下一瞬,那隻手卻輕輕握了上來。
一股熱流從他心底彌漫開,一直湧到麵皮上,連耳尖都被燙得發紅。
兩個人麵紅心跳,誰也不敢看對方,一雙手卻交握在一處,誰也不願鬆開。
*
半晌後,還是陸月寒先抬起頭來,輕聲道:“按規矩,冠禮取字。你若是不介意,我替你想了一個。”
宋令璋默然片刻,沙啞的嗓音微微有些發顫:“你願為我取字,我歡喜還來不及。”
若他還是侯府二少爺,理應擇吉日加冠,在冠禮上由師長取字。他和大哥都拜了沈大人為師,大哥的字便是沈大人取的。若無意外,他本也該由嶽父取字才是。
可如今,沒有冠禮,沒有師長,更不會有大儒來給他取字。他一個伺候人的太監,取字又有何用,誰還會稱呼他表字不成?
隻有沈輅,會念著這件事。
沈輅來取字也好。自來女子笄而字,除了長輩賜字,也有夫婿取字的習俗。他沒有師長,沈輅作為未婚妻給他取字,也合情合理。
“君珩,如何?”
第11章 宮外行走
君珩……君子如珩,羽衣昱耀。
可他又如何配得上這個字?宋令璋抿了抿唇。自從入了宮,他一路走來滿手血腥。他是朝野內外皆知的活閻王,哪裏還是當年那個比德於玉恪己修身的鎮南侯府二公子。
隻是……“我很喜歡。”
你為我取字,無論是什麽,我都心生歡喜。
“你喜歡就好。”陸月寒抿唇一笑,眉眼彎彎,霞生雙靨,又是羞澀又是喜悅。
宋令璋瞧見眼前少女溫軟嬌俏的模樣,心底微微一悸,原已褪去顏色的耳尖頓時又泛了紅。
“我……幾年前……也為你取了字。”
她記得他今日加冠,他自然也不會忘了她及笄的日子。女子笄而字,如今她的長輩都已不在,他便悄悄替她想了一個。
隻是,他是入宮為宦,昔年的婚約自然也不作數了。女子取字即為許嫁之意,他為她取字已是不妥,又怎敢宣之於口唐突了她的清白?
若非沈輅今日提起他的表字,這件事他原是打算一輩子壓在心底的。
宋令璋緊張地觀察著陸月寒的神情,生怕對方表露出半點不悅,卻見少女驚喜地睜大了眼睛。
“你怎麽沒跟我說過呀。”陸月寒晃了晃宋令璋的手,聲音又嬌又軟,“是什麽?”
“望舒。”
望舒,月禦也。
沈輅之名,取縛轅引車之意,她小字又為阿月,故取字望舒。
“禦月之女神嗎?”陸月寒垂下眼,彎唇淺笑,“真好。”
她就知道,在宋令璋心裏她永遠都是女神,才不是什麽內宮鬼見愁呢!雖然,她也不討厭這個稱號就是了,他們倆一個活閻王,一個鬼見愁,聽起來就般配的緊。但是令璋哥哥稱讚她,將她與女神相比擬,她當然很高興呀,禦月女神和如玉君子,自然也是相配的。
*
兩人靜默了片刻,待麵上紅暈漸漸褪去,陸月寒方道:“我今日出宮來,是打著向你問罪的旗號。”
見陸月寒說正事,宋令璋也正色問道:“什麽罪名?”
“還沒想好。”陸月寒微微一挑眉,“你最近幹了什麽能惹我生氣的事嗎?”
宋令璋失笑。
他垂眸思索片刻,終於鬆開兩人交握的手,在匣子中抽出幾張紙遞與陸月寒:“承恩公府正有幾樁案子要辦。”
陸月寒一頁一頁翻過去,邊看邊道:“那便是我知曉你有意對承恩公府下手,名為問責實則刺探。”她抽出一頁紙遞與宋令璋,“就說是這樁事,如何?”
“鐵礦啊。”宋令璋點點頭,“也好。”
他們雖想改天換日,卻並不想生兵亂。戰事一起,民不聊生,這鐵礦無論如何不能落到承恩公府手上。至於究竟是皇上發作還是承恩公府主動獻上,於他們而言卻沒什麽妨礙。
陸月寒站起身:“我這便去給承恩公府通風報信。”
宋令璋起身相送,推開門時,兩人不約而同地換了副神情。陸月寒麵色略顯陰沉,宋令璋則是一如既往的麵無表情。
宋令璋一路把陸月寒送至皇城衛門口,這才推手行禮:“恭送陸宮正。”
陸月寒似笑非笑:“有勞宋督公。”
她舉步登上車轎,甩手撂了車簾:“回宮!”
*
馬車轔轔遠去,陸月寒掀開半邊簾子,靜靜地看著外麵的車水馬龍。
入宮十年,滄海桑田。她終於能出來,再看一看這熟悉又陌生的京城。
“等一等。”陸月寒忽而瞥見一架刻著宮中徽記的馬車,連忙叫住駕車的小宦官,“去問一問,那邊車裏坐的是誰?”
小宦官領命去了,不多時回來稟道:“是慈寧宮的風行姑姑。”
陸月寒心思一動。
她扶著小宦官的手婷婷嫋嫋下了車架,轉而登上風行的馬車:“風行姐姐。”
“月寒。”風行笑著挽起陸月寒的手,“你怎麽出宮來了?”
“去了趟皇城司,找宋令璋問些事情。”陸月寒坦坦蕩蕩道,“風行姐姐這是往哪裏去?”
“宮裏送來了新鮮荔枝,娘娘命我給承恩公府送些去。”風行解釋道。
“那真是巧了,我與姐姐同去罷。”陸月寒道,“我剛剛探得一件要緊事,須得盡早告訴大人。我原想稟明娘娘之後尋個借口往承恩公府來,既然遇上姐姐,正好姐姐為我做個掩護。”
“那也好。”風行頷首。
陸月寒打發了小宦官駕車先回,自己則與風行同乘,往承恩公府去。
*
風月二人齊至,承恩公府自然不會怠慢。府上大奶奶率仆婦迎了出來,眾人說了兩句場麵話,一行人便簇擁著風行去拜見承恩公夫人,另又派了兩個丫鬟引著陸月寒去書房拜見承恩公。
外書房中,承恩公早已在內等候。陸月寒上前,躬身行禮:“下官拜見何大人。”
“陸大人不必多禮。”承恩公微微一笑,“請。”
二人分賓主落座,承恩公問道:“娘娘近日可好?”
“娘娘一切都好,大人不必擔心。”陸月寒徐徐道,“隻是下官得知宋督公似有意對府上動手,還請大人留心謹慎,切莫給外人留了什麽把柄。”
“多謝宮正特來提醒。”承恩公微微一笑,“非是老夫自誇,隻是府上子孫辦差勤勉,內宅婦人禦下有方,陸宮正不必多慮。”
陸月寒微微一笑:“下官聽聞二爺在淮皖發現了鐵礦。恭喜大人,這可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情。待上報朝廷,想必這又是大功一件。”
承恩公頓時微微色變。
前不久二兒子發現了鐵礦,便當機立斷派人私藏了起來。他們原沒打算上報朝廷,想的便是自家私造一批兵器預備日後起事。
隻是,這件事他還沒來得及告知太後,陸月寒是如何知曉的?
“下官剛從皇城司出來。”陸月寒道。
這下承恩公再也繃不住神情:“宋令璋已經知道了?”
陸月寒頷首:“下官剛得知消息便趕去皇城司試探了一番,卻也隻探到鐵礦一事。宋督公手上究竟有多少證據,下官也不得而知。大人千萬要小心行事。”
“多謝陸大人相告。”承恩公一身冷汗,連連道謝。
“大人不必客氣,都是為娘娘辦事,下官自當盡心竭力。”
*
風月二人各自完成了任務,被承恩公府客客氣氣地送出門。兩人一同登車回宮,往慈寧宮去。風行是去複命,陸月寒則是前去請罪。
慈寧宮中,太後高居主位,風行花
間侍立一旁,陸月寒跪於下首,叩拜於地。
靜默了片刻,太後放下茶盞,茶杯與茶蓋直接發出一聲清脆的碰撞。
“起來吧。”太後平靜地開口,“事急從權,此事你做的很對。”
陸月寒微不可查地鬆了口氣,俯身再拜後才起身。
“娘娘寬仁。”
“你在司禮監消息靈通,若再有這等要緊事,哀家準你便宜行事。”
“是。”陸月寒行了一禮,“臣定不負娘娘重托。”
她賭贏了!
未稟報太後便先給承恩公府送信,這本就是一次試探。在內宮中,太後給她的權利極大,但她並不滿足於此。她想在宮外也有先斬後奏的權利,而不僅僅是為太後跑腿傳話。
她原計劃中,並沒有如此急迫。她本是打算先從出入宮廷開始,傳遞幾次消息之後再讓太後主動放權。
然而宋令璋給了她承恩公府私藏鐵礦的消息,回宮的路上又正好碰上風行往承恩公府去。天時地利俱全,她當機立斷改變了計劃。
太後素來對她信任有加,此事她有七成把握。即便是惹了太後不悅,也不過是再蟄伏一段時日的事。且不說她往日裏勞苦功高,就是看在她如今的權勢地位,太後也不會輕易換了她。這風險,她還擔得起。
好在,太後如她所願,給了她便宜行事的權利。
她既然做了司禮監掌印,就要做到名副其實,而不僅僅做個捧印的擺設。她想左右朝政,她想手握重生殺大權,她想被朝野內外恭恭敬敬地稱一聲九千歲!
如今,不過是走了第一步罷了。
*
翌日上朝之時,承恩公稟奏了淮皖鐵礦一事。皇上自然不肯將鐵礦交到太後一黨手中,連忙派人前去查探看守。太後一黨雖不得已交出鐵礦,卻也不願輕易讓皇上占了便宜,兩方來回拉鋸,鬧得朝堂不得安生。
正這時,禦史又接連彈劾承恩公府縱仆行凶強占土地等等諸多罪狀,承恩公忙著陳冤辯駁,倒也顧不得旁的事。最後皇城衛領下督管淮皖鐵礦一職,這事才算落了幕。
陸月寒隻覺得臉上一熱,當即別開頭去不敢看宋令璋,纖長的手指卻不自覺動了動,回握住了宋令璋的手。
宋令璋幼承庭訓,言行舉止皆遵君子之風。他第一次行這等突兀而冒犯之舉,委實是感動之下一時情難自禁。待他發覺不妥,頓時羞愧地低下頭去,卻……舍不得放手。
她是沈輅啊!
他察覺到掌中細嫩的手指似有掙脫之意,頓時心裏一沉,然而下一瞬,那隻手卻輕輕握了上來。
一股熱流從他心底彌漫開,一直湧到麵皮上,連耳尖都被燙得發紅。
兩個人麵紅心跳,誰也不敢看對方,一雙手卻交握在一處,誰也不願鬆開。
*
半晌後,還是陸月寒先抬起頭來,輕聲道:“按規矩,冠禮取字。你若是不介意,我替你想了一個。”
宋令璋默然片刻,沙啞的嗓音微微有些發顫:“你願為我取字,我歡喜還來不及。”
若他還是侯府二少爺,理應擇吉日加冠,在冠禮上由師長取字。他和大哥都拜了沈大人為師,大哥的字便是沈大人取的。若無意外,他本也該由嶽父取字才是。
可如今,沒有冠禮,沒有師長,更不會有大儒來給他取字。他一個伺候人的太監,取字又有何用,誰還會稱呼他表字不成?
隻有沈輅,會念著這件事。
沈輅來取字也好。自來女子笄而字,除了長輩賜字,也有夫婿取字的習俗。他沒有師長,沈輅作為未婚妻給他取字,也合情合理。
“君珩,如何?”
第11章 宮外行走
君珩……君子如珩,羽衣昱耀。
可他又如何配得上這個字?宋令璋抿了抿唇。自從入了宮,他一路走來滿手血腥。他是朝野內外皆知的活閻王,哪裏還是當年那個比德於玉恪己修身的鎮南侯府二公子。
隻是……“我很喜歡。”
你為我取字,無論是什麽,我都心生歡喜。
“你喜歡就好。”陸月寒抿唇一笑,眉眼彎彎,霞生雙靨,又是羞澀又是喜悅。
宋令璋瞧見眼前少女溫軟嬌俏的模樣,心底微微一悸,原已褪去顏色的耳尖頓時又泛了紅。
“我……幾年前……也為你取了字。”
她記得他今日加冠,他自然也不會忘了她及笄的日子。女子笄而字,如今她的長輩都已不在,他便悄悄替她想了一個。
隻是,他是入宮為宦,昔年的婚約自然也不作數了。女子取字即為許嫁之意,他為她取字已是不妥,又怎敢宣之於口唐突了她的清白?
若非沈輅今日提起他的表字,這件事他原是打算一輩子壓在心底的。
宋令璋緊張地觀察著陸月寒的神情,生怕對方表露出半點不悅,卻見少女驚喜地睜大了眼睛。
“你怎麽沒跟我說過呀。”陸月寒晃了晃宋令璋的手,聲音又嬌又軟,“是什麽?”
“望舒。”
望舒,月禦也。
沈輅之名,取縛轅引車之意,她小字又為阿月,故取字望舒。
“禦月之女神嗎?”陸月寒垂下眼,彎唇淺笑,“真好。”
她就知道,在宋令璋心裏她永遠都是女神,才不是什麽內宮鬼見愁呢!雖然,她也不討厭這個稱號就是了,他們倆一個活閻王,一個鬼見愁,聽起來就般配的緊。但是令璋哥哥稱讚她,將她與女神相比擬,她當然很高興呀,禦月女神和如玉君子,自然也是相配的。
*
兩人靜默了片刻,待麵上紅暈漸漸褪去,陸月寒方道:“我今日出宮來,是打著向你問罪的旗號。”
見陸月寒說正事,宋令璋也正色問道:“什麽罪名?”
“還沒想好。”陸月寒微微一挑眉,“你最近幹了什麽能惹我生氣的事嗎?”
宋令璋失笑。
他垂眸思索片刻,終於鬆開兩人交握的手,在匣子中抽出幾張紙遞與陸月寒:“承恩公府正有幾樁案子要辦。”
陸月寒一頁一頁翻過去,邊看邊道:“那便是我知曉你有意對承恩公府下手,名為問責實則刺探。”她抽出一頁紙遞與宋令璋,“就說是這樁事,如何?”
“鐵礦啊。”宋令璋點點頭,“也好。”
他們雖想改天換日,卻並不想生兵亂。戰事一起,民不聊生,這鐵礦無論如何不能落到承恩公府手上。至於究竟是皇上發作還是承恩公府主動獻上,於他們而言卻沒什麽妨礙。
陸月寒站起身:“我這便去給承恩公府通風報信。”
宋令璋起身相送,推開門時,兩人不約而同地換了副神情。陸月寒麵色略顯陰沉,宋令璋則是一如既往的麵無表情。
宋令璋一路把陸月寒送至皇城衛門口,這才推手行禮:“恭送陸宮正。”
陸月寒似笑非笑:“有勞宋督公。”
她舉步登上車轎,甩手撂了車簾:“回宮!”
*
馬車轔轔遠去,陸月寒掀開半邊簾子,靜靜地看著外麵的車水馬龍。
入宮十年,滄海桑田。她終於能出來,再看一看這熟悉又陌生的京城。
“等一等。”陸月寒忽而瞥見一架刻著宮中徽記的馬車,連忙叫住駕車的小宦官,“去問一問,那邊車裏坐的是誰?”
小宦官領命去了,不多時回來稟道:“是慈寧宮的風行姑姑。”
陸月寒心思一動。
她扶著小宦官的手婷婷嫋嫋下了車架,轉而登上風行的馬車:“風行姐姐。”
“月寒。”風行笑著挽起陸月寒的手,“你怎麽出宮來了?”
“去了趟皇城司,找宋令璋問些事情。”陸月寒坦坦蕩蕩道,“風行姐姐這是往哪裏去?”
“宮裏送來了新鮮荔枝,娘娘命我給承恩公府送些去。”風行解釋道。
“那真是巧了,我與姐姐同去罷。”陸月寒道,“我剛剛探得一件要緊事,須得盡早告訴大人。我原想稟明娘娘之後尋個借口往承恩公府來,既然遇上姐姐,正好姐姐為我做個掩護。”
“那也好。”風行頷首。
陸月寒打發了小宦官駕車先回,自己則與風行同乘,往承恩公府去。
*
風月二人齊至,承恩公府自然不會怠慢。府上大奶奶率仆婦迎了出來,眾人說了兩句場麵話,一行人便簇擁著風行去拜見承恩公夫人,另又派了兩個丫鬟引著陸月寒去書房拜見承恩公。
外書房中,承恩公早已在內等候。陸月寒上前,躬身行禮:“下官拜見何大人。”
“陸大人不必多禮。”承恩公微微一笑,“請。”
二人分賓主落座,承恩公問道:“娘娘近日可好?”
“娘娘一切都好,大人不必擔心。”陸月寒徐徐道,“隻是下官得知宋督公似有意對府上動手,還請大人留心謹慎,切莫給外人留了什麽把柄。”
“多謝宮正特來提醒。”承恩公微微一笑,“非是老夫自誇,隻是府上子孫辦差勤勉,內宅婦人禦下有方,陸宮正不必多慮。”
陸月寒微微一笑:“下官聽聞二爺在淮皖發現了鐵礦。恭喜大人,這可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情。待上報朝廷,想必這又是大功一件。”
承恩公頓時微微色變。
前不久二兒子發現了鐵礦,便當機立斷派人私藏了起來。他們原沒打算上報朝廷,想的便是自家私造一批兵器預備日後起事。
隻是,這件事他還沒來得及告知太後,陸月寒是如何知曉的?
“下官剛從皇城司出來。”陸月寒道。
這下承恩公再也繃不住神情:“宋令璋已經知道了?”
陸月寒頷首:“下官剛得知消息便趕去皇城司試探了一番,卻也隻探到鐵礦一事。宋督公手上究竟有多少證據,下官也不得而知。大人千萬要小心行事。”
“多謝陸大人相告。”承恩公一身冷汗,連連道謝。
“大人不必客氣,都是為娘娘辦事,下官自當盡心竭力。”
*
風月二人各自完成了任務,被承恩公府客客氣氣地送出門。兩人一同登車回宮,往慈寧宮去。風行是去複命,陸月寒則是前去請罪。
慈寧宮中,太後高居主位,風行花
間侍立一旁,陸月寒跪於下首,叩拜於地。
靜默了片刻,太後放下茶盞,茶杯與茶蓋直接發出一聲清脆的碰撞。
“起來吧。”太後平靜地開口,“事急從權,此事你做的很對。”
陸月寒微不可查地鬆了口氣,俯身再拜後才起身。
“娘娘寬仁。”
“你在司禮監消息靈通,若再有這等要緊事,哀家準你便宜行事。”
“是。”陸月寒行了一禮,“臣定不負娘娘重托。”
她賭贏了!
未稟報太後便先給承恩公府送信,這本就是一次試探。在內宮中,太後給她的權利極大,但她並不滿足於此。她想在宮外也有先斬後奏的權利,而不僅僅是為太後跑腿傳話。
她原計劃中,並沒有如此急迫。她本是打算先從出入宮廷開始,傳遞幾次消息之後再讓太後主動放權。
然而宋令璋給了她承恩公府私藏鐵礦的消息,回宮的路上又正好碰上風行往承恩公府去。天時地利俱全,她當機立斷改變了計劃。
太後素來對她信任有加,此事她有七成把握。即便是惹了太後不悅,也不過是再蟄伏一段時日的事。且不說她往日裏勞苦功高,就是看在她如今的權勢地位,太後也不會輕易換了她。這風險,她還擔得起。
好在,太後如她所願,給了她便宜行事的權利。
她既然做了司禮監掌印,就要做到名副其實,而不僅僅做個捧印的擺設。她想左右朝政,她想手握重生殺大權,她想被朝野內外恭恭敬敬地稱一聲九千歲!
如今,不過是走了第一步罷了。
*
翌日上朝之時,承恩公稟奏了淮皖鐵礦一事。皇上自然不肯將鐵礦交到太後一黨手中,連忙派人前去查探看守。太後一黨雖不得已交出鐵礦,卻也不願輕易讓皇上占了便宜,兩方來回拉鋸,鬧得朝堂不得安生。
正這時,禦史又接連彈劾承恩公府縱仆行凶強占土地等等諸多罪狀,承恩公忙著陳冤辯駁,倒也顧不得旁的事。最後皇城衛領下督管淮皖鐵礦一職,這事才算落了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