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客室內,以胡萬泉為首的五位互聯網公司老板坐在長條形會議桌的一側。


    後進來的金玉帶著李夢儀和楊芷琪兩位美女助理坐在了會議桌的另一側。


    與他們同坐的還有李妙妙。


    “金教授,我來給您介紹一下,這位是日不落短視頻公司的胡總!”


    “這位是……”


    隨著李妙妙的介紹,金玉和對麵的幾位互聯網公司老板逐漸熟絡起來。


    “哈哈,原來是五位師兄駕到,失敬,失敬!”


    金玉向對麵的五位老板一一抱拳問候。


    不聊不知道,一聊嚇一跳。


    原來胡萬泉等五人全都是東大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


    名校畢業生都有自己的驕傲。


    但凡在社會上遇到了校友都會莫名地多出一分好感。


    對麵這五位學長跟我同出一個名門。


    他們在生意上遇到困難我出手相助是義不容辭的事情。


    金玉此刻大概就是這樣一個心情。


    這種情懷不僅屬於金玉一個人。


    所有從東大走出去的校友幾乎都有這樣的母校情結。


    上名校,不僅是學習先進的知識。


    同時還會擁有一個龐大的關係網。


    五位互聯網老板中的話事人胡萬泉不好意思地說道:


    “讓金教授見笑了,我們哥幾個的公司在經營上都遇到了堵點。”


    “眼看著就做不下去了。”


    “之前我們也聽過很多課。”


    “甚至還請過營銷方麵的專家給我們做顧問。”


    “但是效果都不理想。”


    “直到今天在您這兒聽了一整天的《商業模式創新》課程。”


    “我們才知道自身的問題在哪裏。”


    “說白了我們幾家公司的堵點都是在免費引流這塊。”


    “解決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打造一個適合我們的引流方案。”


    “如何打造呢,聽了您的課程之後我們才徹底想明白這件事。”


    “必須進行商業模式上的創新。”


    “如何創新呢,靠我們幾個技術宅男那肯定是辦不到的。”


    “所以我們哥五個一致決定花錢請您出山。”


    “您在課堂上不是說了嘛,請您做谘詢的費用是100萬。”


    “我們商量了一下,五家公司全都願意出這個價格聘請您。”


    “不知您意下如何?”


    “砰!砰!砰!”


    李夢儀,楊芷琪和李妙妙三女感覺自己心髒跳得厲害。


    原始劇本不是李妙妙請金玉出麵幫她洽談總裁班的客戶嗎?


    怎麽突然間畫風一變談到價值500萬的谘詢項目上去了?


    五個總裁班名額價值50萬。


    五個企業谘詢項目價值500萬。


    這是一個量級的談判嗎,顯然不是!


    “答應他!答應他!”


    李夢儀和楊芷琪二女生怕金玉說出拒絕的話。


    金玉並未急著答應對方的要求。


    而是很有派頭地敲著椅子扶手說道:


    “胡師兄,我需要了解各位公司的經營現狀,這個很重要。”


    “打個比方,各位的公司現在生病了需要治療。”


    “而我是專門給企業看病的醫生。”


    “那麽,我們是不是應該先有一個問診的環節。”


    “然後才能給出治療方案。”


    “各位的企業為什麽會生病?”


    “病情發展到了什麽階段。”


    “以我的能力是否能根治這個疾病。”


    “我們是不是應該先溝通一下?”


    “有道理!”胡萬泉等五人交換了一下眼神,然後欣慰地點了點頭。


    眼前這位金玉教授頭腦清晰,思維縝密。


    並沒有急著伸手要錢。


    這不禁讓胡萬泉等人對其高看一眼。


    越是專業的人越會贏得尊重和信任。


    此時的金玉就給人一種這樣的感覺。


    李夢儀和楊芷琪二女悄悄地對視一眼。


    各自的臉上都有點微微發燙。


    跟自家教授相比自己還是太膚淺了,二女如是想到。


    串聯這場會麵的李妙妙有點莫名的心慌。


    一旦話題拐到谘詢項目上去自己的總裁班名額是不是就要黃了?


    金玉將各人的反應全都看在眼裏。


    同時心中快速規劃著接下來的談判節奏。


    谘詢項目,總裁班,職業經理人班。


    幾位學長麵臨的困難。


    金玉正在努力將這些元素整合到一起。


    “那我就和金教授詳細說說我們幾家公司的經營現狀。”


    “也好讓您知道我們各自的堵點是怎麽來的。”


    胡萬泉順著金玉的口風說道。


    “理應如此,胡總說得越詳細越好,我有的是時間。”


    金玉伸手示意道。


    “這話還得從我們哥幾個讀研那會兒說起。”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就非常看好武國的互聯網行業!”


    隨著胡萬泉的開場白,金玉這才真正了解到幾人的創業經曆。


    胡萬泉等人是東大計算機專業的校友兼好哥們兒。


    他們非常看好武國互聯網行業的未來。


    於是,幾人出校門後各自創立了自己的互聯網公司。


    為了避免兄弟之間內耗,五個人選擇了五條互不幹擾的賽道。


    具體情況如下:


    胡萬泉:他選擇的是短視頻這條賽道;


    王勇:他選擇是的互聯網點餐平台這條賽道;


    廖雲強:他選擇的是互聯網技術外包這條賽道;


    崔建生:他選擇的是互聯網跑腿公司這條賽道;


    許嘉興:他選擇的是手機端門戶網站這條賽道。


    在經營公司的過程中,這五個好兄弟會經常聚在一起研究運營方案。


    幾人就這麽相互扶持著一路走來。


    就在去年元旦,五家公司都拿到了1000萬的a輪融資。


    給他們投錢的是同一家風投公司。


    人家也是看到了他們抱團取暖的優勢才投的。


    否則資金不會來得這麽順利。


    根據風投公司的要求,他們五人的公司必須在18個月內實現平台流量翻三倍的目標。


    隻有完成了這個目標他們才能獲得b輪融資。


    b輪融資的額度是3000萬。


    這可比a輪融資重要多了。


    風投公司顯然是想放長線釣大魚。


    人家在初期根本就不看你的盈利情況。


    人家隻看用戶流量的增長情況。


    互聯網公司的用戶流量達到一定規模後就是錢,。


    海量的錢。


    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關鍵是如何實現規模化引流。


    然後問題來了,胡萬泉等人都知道怎樣積累初始流量。


    但是再往後就有點難為他們了。


    平台用戶從100萬跨越式增長到300萬。


    想實現類似的大目標必須在運營環節植入先進的商業模式。


    沒有先進的商業模式助推,想實現大規模的免費引流根本就不現實。


    胡萬泉等人會商業模式創新嗎?


    他們不會,甚至連他們請來的營銷專家也不會。


    營銷是技巧,不是商業模式,二者根本就不是一個東西。


    關於這一點胡萬泉等人以前是分不清楚的。


    直到今天聽了金玉的課程他們才恍然大悟。


    對於互聯網公司來說,引流不順暢屬於癌症級別的大病。


    絕不是感冒藥、發燒藥能夠治好的。


    重症需用猛藥,這裏說的猛藥就是商業模式創新。


    也就是金玉今天在課堂上講的那些東西。


    這些東西金玉會而其他的教授不會。


    由此便體現出金玉的稀缺性。


    這才是胡萬泉等人甘心掏錢的本質原因。


    “金教授,我們哥幾個都有一種預感。”


    “您不僅能治好我們企業身上的病,還能帶著我們飛!”


    胡萬泉適時地送上一記馬屁。


    “幾位學長抬愛了,我好像沒那麽大的本事!”


    金玉連連擺手否認。


    胡萬泉也不和金玉較真,而是繼續問出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金教授,我們幾個企業的情況您也了解了,您看谘詢項目的事情?”


    “嗒!嗒!嗒!”金玉敲著桌麵思考。


    胡萬泉等人焦急地等待。


    李夢儀和楊芷琪偷偷握緊了拳頭。


    會客室裏的人都希望谘詢項目能成。


    但是他們又無能為力。


    金玉再次成為了全村唯一的希望。


    金玉思考良久後說道:


    “為你們設計一個流量翻三倍的商業模式不難。”


    “難的是執行層麵。”


    “這就好比打仗,參謀部製定了一個很棒的作戰方案。”


    “但是下麵的將軍和士兵素質太低執行不了這個方案。”


    “那麽結果會怎樣呢,一定是失敗,方案再好也會失敗。”


    “你總不能指望參謀部的人親自去執行作戰方案吧。”


    “各位現在麵臨的就是這種情況。”


    “我把引流方案給你們了,但是你們自己以及下麵的職業經理人全都不懂商業模式。”


    “那麽我想請問,你們能完美地執行我教給你們的引流方案嗎?”


    “不能!”胡萬泉等人齊齊搖頭。


    他們懂個屁的商業模式。


    他們手下的職業經理人就更不懂了。


    雖然金玉沒有明說,但是胡萬泉等人都聽出了拒絕的味道。


    人家金玉的意思已經表達得非常明白了。


    就算我給你設計一個超牛逼的引流模式你也執行不下去。


    為啥執行不下去?


    因為你公司裏的人不行。


    從老板到職業經理人統統都不行!


    幾位老總急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


    大家的目光全部聚集在胡萬泉的身上。


    他在平時是點子最多的人。


    胡萬泉硬著頭皮說道:


    “金教授,您能不能看在東大校友的份兒上給我們指條明路?”


    “風投公司規定的時間隻剩下五個多月了。”


    “我們兄弟幾個耗不起啊!”


    “如果您不出手幫忙的話我們鐵定是拿不到b輪融資的。”


    “互聯網是燒錢的行業。”


    “失去了b輪融資我們幾個人的公司也就離死不遠了!”


    “唉!”金玉很是感慨。


    普通人都羨慕老板的風光。


    可是誰又知道老板的艱辛呢。


    企業經營上一旦出現堵點就可能導致老板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就好比眼前的胡萬泉等人。


    人與人之間都是相生相克的關係。


    老板們天生克製一切打工者。


    而金玉作為知識輸出方則剛好能克製這些在社會上風光無限的老板。


    救還是不救,金玉一個念頭就能決定眼前這五個老板的生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總裁班的老板們求我帶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生活趣事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生活趣事多並收藏總裁班的老板們求我帶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