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
看不見的病人(出書版) 作者:範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好像,拿著刀片。”她的聲音顫抖,眼睛依然直勾勾地看向前方,仿佛看見了什麽可怕的畫麵。而在那幅畫麵裏的,是她自己。
“我不知道為什麽,為什麽?”她終於把目光轉向我,但那目光裏出現了從未出現過的神經質的歇斯底裏。
她的恐懼達到了頂點。
“我不明白,”她自言自語著,定定地看了自己的右手幾秒鍾,隨之將手用力甩開,恨不得將手上拿著的,那件其實並不存在的東西扔得遠遠的。
“我沒有刀片,那不是我的!”她的情緒異常緊張。我趕緊電話通知肖醫生,他讓我和小胡先看著,他一會兒就到。
“深呼吸……許露,你可以聽到我的聲音嗎?”我在一旁試圖穩定她的情緒,一邊測試她是否會對我的話做出反應。
看到她停止了喊叫,開始落淚,我嚐試把手臂放在她的肩膀上,由上至下地輕撫著。
“我知道你不想看到那個東西,你把它扔得遠遠的了。你現在很安全,沒有關係。”
她將頭垂下,靠在了我的臂彎裏,輕聲抽泣起來。
我知道她此刻感到些許的安全,而沒有移開。
片刻後,她紅著雙眼,抬起頭:“是我做的,我嚐試過……”她還沒有說完,又搖頭道:“我不確定,那真的是我嗎,為什麽?”
她看起來想起了什麽,卻感到不可置信,好像記憶中的自己,陌生得像另一個人。
“我也不知道這是為什麽,會和你的那個夢有關嗎?你說你感覺自己好像就是夢裏的那個人,那你究竟是活在現代的你,還是活在未來的你呢?”
這個問題有些繞,但我想她應該能懂。
觸發她回憶起自己曾拿著刀片劃過手腕的那個夢,不知道還能不能觸發她想到更多。
她恢複了平靜,思考著。
“都是我,她們都是我。”許久,她下結論道。
“都是你?”
“嗯。我活在這個時代,也活在那個時代。我的生活就是如此。我不是說一模一樣,但……我想你會明白我的意思。我真的沒有自殺過,拿刀片劃破自己,我真的沒有特別的印象,直到剛才,我才想起,或許是當時我喝醉了,在迷糊中做出的舉動。或許,也可以理解為夢裏那個自殺過無數次的我,快要跑到現實中來了。”
她做了一段說明,每一個字我都聽得仔細,尤其是最後那句——夢裏的我,要跑到現實中來了。
這句話很好地詮釋和印證了我此刻的一個推測,即意識與潛意識的關係。
夢裏的她,潛意識中的她,自殺過無數次了。
而這些潛意識中的自殺念頭,快要跑到現實中來了。這代表著她內心深處的,不為她所察覺的悲傷和難過,就快要衝破心裏的防禦,衝破自我的蒙蔽,進入清醒的意識中,被她真正地覺察和看到。
一旦內心潛藏的自殺意念由潛意識轉入意識當中,她就有可能在現實中付諸行動,做出自殺,或是自殘的舉動。
也許真像她說的那樣,在某個因為酒精而混亂的時刻,她的手邊正好能夠觸摸到一個刀片,而她的潛意識正好在酒精的作用下,鑽入現實中,與意識混作一體。
做出了她過去在清醒狀態下,從不會做的一個舉動。
像是她的內心,還住著另一個自己。那個脆弱的自己,跑了出來,劃開了手腕。
我看到她帶傷的手腕,心裏一疼。
這個生活殷實的女人,為什麽會有如此壓抑的感受呢?
那個住在未來的她,又是從何而來?
我曾聽肖醫生和許露的母親談過她自殺的事,似乎還有一點對不上……
但隨即我明白過來,潛意識中的念頭雖然外顯了出來,但僅僅冒出一點,隨著手腕的疼痛愈加劇烈,意識快速清醒,自我保護的本能瞬間奪回了對大腦的控製權。接著,她應該不假思索地做出求生舉動了。
“是我自己報的警。”
果然。
難怪從醫生和她母親那裏聽到的消息都是警察接到了一位女士的報警電話,這位女士匆匆地報出了一個方位,大聲地呼救了一句,然後就沒了聲音。
警方根據不多的線索,找到許露的家並將她救出。
當到她家的時候,家裏沒有其他人,隻有已經昏迷的許露。
事後警方又仔細檢查了一遍房屋,當天沒有其他人出入的痕跡,刀片就掉落在她的腳邊。
種種跡象表明,那位未講明身份,隻報出了地址的女士,就是她自己。
她家裏,沒有別人。
不會有別人。
不過換個角度想,也有積極的一麵。
這件事至少證明了她求生意誌仍舊強烈,無論潛意識中暗湧過多少悲觀的感受,但活下去的希望也同樣潛藏在她的內心。隻要她自己沒有放棄,就有一線希望。
我的內心也被這一線希望所觸動。
我鼓勵她多向我闡述一些故事,好讓我能夠更加準確地判斷她的情況。於是,她開始有一句沒一句地描述自己的生活,一會兒抱怨某個合作夥伴,一會兒又說到自己領養的一隻野貓,好像完全不知重點,又好像都在不自覺中透露著什麽重要的信息。
忽然,她停下了。
她沒有再說,我也沒有開口。
然而,我們兩個好像都感受到了什麽無須言明的感受。
在她的描述中,有工作,有旅行,有見聞。
但,唯獨沒有人。
無論是戀人、親人,還是朋友。
“戀愛?有吧。剛才我和你談到的吉姆,在斯裏蘭卡出差的那次,他幫了我挺多,我和他語言不同,不太了解對方,但我反而覺得有趣,不用費心。一段時間以後,就沒有再聯係,挺好。”她說。
我特別地詢問了她情感方麵的問題:“不太了解對方?那有沒有你覺得相對了解一些的人呢?”
她的嘴巴微張,好像下一秒就要說出一個名字,然而一轉念,卻又說了別的事情:“你知道,我不必為了謀求婚姻而依賴男人。沒有,沒有那樣的人。”
她的眼睛瞥向別處,她此時的神情,像極了在夢中與我討論未來的那個“許露”。在向我介紹後個體時代的時候,她就是給我這般淡漠、冰冷的感覺。
以至於我在她身上真的感到了未來人類的氣息。
那個時代的她,再次出現了。
我突然覺得在我們過去所有的討論中,除了與伴侶之間的關係,一直都忽視了情感的另一些維度。
比如……
“你和媽媽的關係如何?我看她這次有來看你。那,爸爸呢?”
我也是剛剛才想起這個問題,從開始到現在,我都沒有聽人提到過她的父親。
這是極不正常的吧?
她沒有馬上回答,隻是深深地吸一口氣。
“我有點累了,想休息一會兒。”
三
後來的幾天,我又約過許露的母親。
肖醫生已經同意我作為她的谘詢師,繼續開展她的治療工作。
我與許露約定,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將定期會麵,交流她的心理感受。而我將對我們的談話內容進行保密,並且簽訂了隱私保密協議。
這些設置逐漸將她的心理治療拉回到正規的谘詢模式中來。這給我們之間培養穩定的關係創造了條件,也讓她能夠一點一滴地增加對我的信任。
我不會像她過去交往的那些“戀人”一樣突然地出現,又毫無預兆地消失。我會和我的每位來訪者商定下一次見麵的時間,討論我們會持續多久的治療,以及在對方已經完成一個階段的成長,能夠獨立處理問題的時候,準備足夠的時間彼此間道別。
就像一對給足了孩子安全感的父母,能夠陪伴在他的身邊,也能在適當的時候,放手讓他獨立。在這段關係裏,他得到了陪伴,也無須擔心被控製。
這才是長久而安全的關係。從專業角度而言,谘詢關係本身就會產生治療作用。
不出所料。
她在過去的生活中,幾乎沒有體驗過這樣的關係。這是在我們交談了幾個星期以後,她才慢慢向我袒露的心事。
如果隻是因為頻繁地更換伴侶,而沒有足夠的安全感,我還是有些不太理解,為什麽那麽獨立的她,會在這方麵如此脆弱和沮喪?
直到我聽她講述了自己的過去,那是比我們曾經談論過的,更早的過去。
在許露剛剛開始懂事的時候,爸爸就是一個模糊的概念。
日子沒有爸爸好像也沒有差別,隻是這個叫作爸爸的男人時不時地會突然出現在家裏,十分親昵地將她抱起。這多少讓她感覺有些奇怪,倒也沒有覺得太過不適。
她最熟悉的人不是爸爸,也不是媽媽,而是保姆秦阿姨,她喚作秦媽媽。
直到她進了學校,看到同學們放學常常有爸爸或者媽媽來接。
而她往往隻有秦阿姨來接,偶爾才見到媽媽。
當同學詢問她的爸爸在哪時,她第一次感到了窘迫,不知怎麽回答。
她想說不知道,但是直覺告訴她,這麽說隻會讓同學們感到更加驚訝和好奇,想要繼續刨根問底,甚至可能會在背後議論她。
“我爸爸在上班,比較忙。他周末會陪我。”她第一次學會了隱瞞。
回到家,她莫名地有些委屈,她問秦媽媽,爸爸媽媽為什麽都不在她身邊。
“他們在忙工作呀。”這是媽媽過去也用過的理由。
“那其他同學的爸爸媽媽不用工作嗎?”
“露露的爸爸媽媽工作更忙,因為他們想賺更多的錢,給你買更多好吃的,更多好玩的,他們更愛你。”
聽完這番話,她一下子撲到了秦媽媽的懷裏,一種幸福而酸楚的感受,侵入她的心中,雖然她稚嫩的心靈還不能夠完全理解這種複雜又矛盾的感受。
從那以後,她開始要求媽媽給她買很多貴重而華麗的玩具和衣服,好讓她能穿在身上,或是帶到學校,向同學們證明和炫耀,爸爸媽媽很愛她,她的生活十分優越。她也的確由此獲得了一部分優越感。
然而隨著她逐漸長大,有一天,秦媽媽也離開了她。
那是在她快要升入中學的一段時間,媽媽突然回到家裏,和秦阿姨結算了最後一天的工資後,就宣告秦阿姨不會再來了。
許露站在那裏,聽著這條消息,好像在做夢一樣,她希望等自己一覺醒來,秦媽媽會過來安撫她,說剛才隻是一個噩夢,別害怕。
她感覺自己一動也不能動了。任憑母親在一旁叫喚她的名字,她隻是那麽僵硬著,什麽也說不出口。
那大概是她第一次在分離麵前,感到虛弱無力。
當時她也被送入醫院住了幾天,幾天以後,她醒了過來。
而秦阿姨再也沒有出現。
母親向她解釋,他們很快要搬去國外居住,到了那裏會幫她再雇傭一個保姆,讓她不用擔心。
她想質問,想拒絕。但最終,她隻是點了點頭,什麽也沒說。
“我不知道為什麽,為什麽?”她終於把目光轉向我,但那目光裏出現了從未出現過的神經質的歇斯底裏。
她的恐懼達到了頂點。
“我不明白,”她自言自語著,定定地看了自己的右手幾秒鍾,隨之將手用力甩開,恨不得將手上拿著的,那件其實並不存在的東西扔得遠遠的。
“我沒有刀片,那不是我的!”她的情緒異常緊張。我趕緊電話通知肖醫生,他讓我和小胡先看著,他一會兒就到。
“深呼吸……許露,你可以聽到我的聲音嗎?”我在一旁試圖穩定她的情緒,一邊測試她是否會對我的話做出反應。
看到她停止了喊叫,開始落淚,我嚐試把手臂放在她的肩膀上,由上至下地輕撫著。
“我知道你不想看到那個東西,你把它扔得遠遠的了。你現在很安全,沒有關係。”
她將頭垂下,靠在了我的臂彎裏,輕聲抽泣起來。
我知道她此刻感到些許的安全,而沒有移開。
片刻後,她紅著雙眼,抬起頭:“是我做的,我嚐試過……”她還沒有說完,又搖頭道:“我不確定,那真的是我嗎,為什麽?”
她看起來想起了什麽,卻感到不可置信,好像記憶中的自己,陌生得像另一個人。
“我也不知道這是為什麽,會和你的那個夢有關嗎?你說你感覺自己好像就是夢裏的那個人,那你究竟是活在現代的你,還是活在未來的你呢?”
這個問題有些繞,但我想她應該能懂。
觸發她回憶起自己曾拿著刀片劃過手腕的那個夢,不知道還能不能觸發她想到更多。
她恢複了平靜,思考著。
“都是我,她們都是我。”許久,她下結論道。
“都是你?”
“嗯。我活在這個時代,也活在那個時代。我的生活就是如此。我不是說一模一樣,但……我想你會明白我的意思。我真的沒有自殺過,拿刀片劃破自己,我真的沒有特別的印象,直到剛才,我才想起,或許是當時我喝醉了,在迷糊中做出的舉動。或許,也可以理解為夢裏那個自殺過無數次的我,快要跑到現實中來了。”
她做了一段說明,每一個字我都聽得仔細,尤其是最後那句——夢裏的我,要跑到現實中來了。
這句話很好地詮釋和印證了我此刻的一個推測,即意識與潛意識的關係。
夢裏的她,潛意識中的她,自殺過無數次了。
而這些潛意識中的自殺念頭,快要跑到現實中來了。這代表著她內心深處的,不為她所察覺的悲傷和難過,就快要衝破心裏的防禦,衝破自我的蒙蔽,進入清醒的意識中,被她真正地覺察和看到。
一旦內心潛藏的自殺意念由潛意識轉入意識當中,她就有可能在現實中付諸行動,做出自殺,或是自殘的舉動。
也許真像她說的那樣,在某個因為酒精而混亂的時刻,她的手邊正好能夠觸摸到一個刀片,而她的潛意識正好在酒精的作用下,鑽入現實中,與意識混作一體。
做出了她過去在清醒狀態下,從不會做的一個舉動。
像是她的內心,還住著另一個自己。那個脆弱的自己,跑了出來,劃開了手腕。
我看到她帶傷的手腕,心裏一疼。
這個生活殷實的女人,為什麽會有如此壓抑的感受呢?
那個住在未來的她,又是從何而來?
我曾聽肖醫生和許露的母親談過她自殺的事,似乎還有一點對不上……
但隨即我明白過來,潛意識中的念頭雖然外顯了出來,但僅僅冒出一點,隨著手腕的疼痛愈加劇烈,意識快速清醒,自我保護的本能瞬間奪回了對大腦的控製權。接著,她應該不假思索地做出求生舉動了。
“是我自己報的警。”
果然。
難怪從醫生和她母親那裏聽到的消息都是警察接到了一位女士的報警電話,這位女士匆匆地報出了一個方位,大聲地呼救了一句,然後就沒了聲音。
警方根據不多的線索,找到許露的家並將她救出。
當到她家的時候,家裏沒有其他人,隻有已經昏迷的許露。
事後警方又仔細檢查了一遍房屋,當天沒有其他人出入的痕跡,刀片就掉落在她的腳邊。
種種跡象表明,那位未講明身份,隻報出了地址的女士,就是她自己。
她家裏,沒有別人。
不會有別人。
不過換個角度想,也有積極的一麵。
這件事至少證明了她求生意誌仍舊強烈,無論潛意識中暗湧過多少悲觀的感受,但活下去的希望也同樣潛藏在她的內心。隻要她自己沒有放棄,就有一線希望。
我的內心也被這一線希望所觸動。
我鼓勵她多向我闡述一些故事,好讓我能夠更加準確地判斷她的情況。於是,她開始有一句沒一句地描述自己的生活,一會兒抱怨某個合作夥伴,一會兒又說到自己領養的一隻野貓,好像完全不知重點,又好像都在不自覺中透露著什麽重要的信息。
忽然,她停下了。
她沒有再說,我也沒有開口。
然而,我們兩個好像都感受到了什麽無須言明的感受。
在她的描述中,有工作,有旅行,有見聞。
但,唯獨沒有人。
無論是戀人、親人,還是朋友。
“戀愛?有吧。剛才我和你談到的吉姆,在斯裏蘭卡出差的那次,他幫了我挺多,我和他語言不同,不太了解對方,但我反而覺得有趣,不用費心。一段時間以後,就沒有再聯係,挺好。”她說。
我特別地詢問了她情感方麵的問題:“不太了解對方?那有沒有你覺得相對了解一些的人呢?”
她的嘴巴微張,好像下一秒就要說出一個名字,然而一轉念,卻又說了別的事情:“你知道,我不必為了謀求婚姻而依賴男人。沒有,沒有那樣的人。”
她的眼睛瞥向別處,她此時的神情,像極了在夢中與我討論未來的那個“許露”。在向我介紹後個體時代的時候,她就是給我這般淡漠、冰冷的感覺。
以至於我在她身上真的感到了未來人類的氣息。
那個時代的她,再次出現了。
我突然覺得在我們過去所有的討論中,除了與伴侶之間的關係,一直都忽視了情感的另一些維度。
比如……
“你和媽媽的關係如何?我看她這次有來看你。那,爸爸呢?”
我也是剛剛才想起這個問題,從開始到現在,我都沒有聽人提到過她的父親。
這是極不正常的吧?
她沒有馬上回答,隻是深深地吸一口氣。
“我有點累了,想休息一會兒。”
三
後來的幾天,我又約過許露的母親。
肖醫生已經同意我作為她的谘詢師,繼續開展她的治療工作。
我與許露約定,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將定期會麵,交流她的心理感受。而我將對我們的談話內容進行保密,並且簽訂了隱私保密協議。
這些設置逐漸將她的心理治療拉回到正規的谘詢模式中來。這給我們之間培養穩定的關係創造了條件,也讓她能夠一點一滴地增加對我的信任。
我不會像她過去交往的那些“戀人”一樣突然地出現,又毫無預兆地消失。我會和我的每位來訪者商定下一次見麵的時間,討論我們會持續多久的治療,以及在對方已經完成一個階段的成長,能夠獨立處理問題的時候,準備足夠的時間彼此間道別。
就像一對給足了孩子安全感的父母,能夠陪伴在他的身邊,也能在適當的時候,放手讓他獨立。在這段關係裏,他得到了陪伴,也無須擔心被控製。
這才是長久而安全的關係。從專業角度而言,谘詢關係本身就會產生治療作用。
不出所料。
她在過去的生活中,幾乎沒有體驗過這樣的關係。這是在我們交談了幾個星期以後,她才慢慢向我袒露的心事。
如果隻是因為頻繁地更換伴侶,而沒有足夠的安全感,我還是有些不太理解,為什麽那麽獨立的她,會在這方麵如此脆弱和沮喪?
直到我聽她講述了自己的過去,那是比我們曾經談論過的,更早的過去。
在許露剛剛開始懂事的時候,爸爸就是一個模糊的概念。
日子沒有爸爸好像也沒有差別,隻是這個叫作爸爸的男人時不時地會突然出現在家裏,十分親昵地將她抱起。這多少讓她感覺有些奇怪,倒也沒有覺得太過不適。
她最熟悉的人不是爸爸,也不是媽媽,而是保姆秦阿姨,她喚作秦媽媽。
直到她進了學校,看到同學們放學常常有爸爸或者媽媽來接。
而她往往隻有秦阿姨來接,偶爾才見到媽媽。
當同學詢問她的爸爸在哪時,她第一次感到了窘迫,不知怎麽回答。
她想說不知道,但是直覺告訴她,這麽說隻會讓同學們感到更加驚訝和好奇,想要繼續刨根問底,甚至可能會在背後議論她。
“我爸爸在上班,比較忙。他周末會陪我。”她第一次學會了隱瞞。
回到家,她莫名地有些委屈,她問秦媽媽,爸爸媽媽為什麽都不在她身邊。
“他們在忙工作呀。”這是媽媽過去也用過的理由。
“那其他同學的爸爸媽媽不用工作嗎?”
“露露的爸爸媽媽工作更忙,因為他們想賺更多的錢,給你買更多好吃的,更多好玩的,他們更愛你。”
聽完這番話,她一下子撲到了秦媽媽的懷裏,一種幸福而酸楚的感受,侵入她的心中,雖然她稚嫩的心靈還不能夠完全理解這種複雜又矛盾的感受。
從那以後,她開始要求媽媽給她買很多貴重而華麗的玩具和衣服,好讓她能穿在身上,或是帶到學校,向同學們證明和炫耀,爸爸媽媽很愛她,她的生活十分優越。她也的確由此獲得了一部分優越感。
然而隨著她逐漸長大,有一天,秦媽媽也離開了她。
那是在她快要升入中學的一段時間,媽媽突然回到家裏,和秦阿姨結算了最後一天的工資後,就宣告秦阿姨不會再來了。
許露站在那裏,聽著這條消息,好像在做夢一樣,她希望等自己一覺醒來,秦媽媽會過來安撫她,說剛才隻是一個噩夢,別害怕。
她感覺自己一動也不能動了。任憑母親在一旁叫喚她的名字,她隻是那麽僵硬著,什麽也說不出口。
那大概是她第一次在分離麵前,感到虛弱無力。
當時她也被送入醫院住了幾天,幾天以後,她醒了過來。
而秦阿姨再也沒有出現。
母親向她解釋,他們很快要搬去國外居住,到了那裏會幫她再雇傭一個保姆,讓她不用擔心。
她想質問,想拒絕。但最終,她隻是點了點頭,什麽也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