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魏岱皺眉,下意識抓住她的手,又匆匆鬆開,“完什麽?”
不遠處的田俊霞親眼目睹兩人的動作,眼尾處都笑出兩朵花。
嘖嘖嘖,這不是聞三和魏岱嗎。
魏岱繼續往前騎,衝田俊霞點點頭:“霞姑。”兩人沒有親緣關係,但他爹和田俊霞是同村同輩玩伴,按照規矩得喊聲姑。
聞嘉嘉硬扯出抹笑,打招呼:“田嬸兒。”
田俊霞“哎呀”一聲拍大腿:“嘖嘖嘖,這是從哪裏回來了,你們夠有緣的啊。”邊說邊從左邊繞到右邊。
聞嘉嘉捂著腦袋避開她的視線,很想讓田嬸兒別再提“緣”這個字了,自己腦袋都要比肚子疼了。
她又偷偷戳魏岱後背,暗示他快走。
魏岱瞬間腰板挺得比尺直,忙道:“霞姑,您先忙,咱們待會兒再聊。”
說完,飛快往前騎去。
瞧著兩人的背影,田俊霞回憶好一陣,也沒回憶出兩人是啥時候好上的。
不能啊,昨兒聞三還拒絕呢。
很快就到聞家。
聞嘉嘉下車,同時將稻草墊取下來,背對著魏岱站好,“謝謝你,這回第三次謝了。”然後把包子還給他,連帶著一毛錢。
油紙袋裏的包子,她隻吃了一個。
魏岱沒接,掉轉車頭:“你快回家休息吧,有空請我吃飯就行。”
臉也太白了,魏岱其實猜到一些。隻是小姑娘臉皮薄,還是別問了。
他走得太快,聞嘉嘉低頭看看包子,惦記著下回再見時再把錢給他。
心裏又歎:還請吃飯呢,我現在身上連半斤糧票都沒有,請你吃飯怕是得等到改革後。
緩緩呼出一口氣,她轉身回家,腰酸得跟被刀背狠狠砍過似的,早想躺了。
村口。
田俊霞還在,見到魏岱直揮手,示意他停車。
“霞姑還有事兒?”魏岱問。
田俊霞開門見山道:“我就說你倆合適吧。昨兒我想撮合你們見一麵,嘉嘉還不願意,原來早就……你們這是玩地下工作呢,大好的事兒怎麽還藏著掖著呢。”
魏岱一愣,連忙解釋:“霞姑,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聞嘉她身體不舒服,我今天到縣城買車,碰見後剛好送她一程。”
“咦!跟姑還瞞啥呢。”打量她剛才沒看見兩人的互動嗎,“你們這樣也好,我保了回輕鬆媒,也給你家省雙鞋。”保媒成功,講究的人家會給媒人一雙鞋,以此來感謝她的奔波牽線。
魏岱:?
說不通了是不是。
還有,聽霞姑的意思,她是在給自己和聞嘉嘉說媒?
然後聞嘉嘉還不願意。
第14章 當下困境
聞嘉嘉這一覺睡得實在沉,醒來時已是下午,她聽見屋外隊員上工的聲音。
陽光落在天井上,她把被子拿出來曬。等曬膨脹後,再用木棍使勁兒敲打,打膨了睡得才舒服。
也許是睡完舒服覺,她情緒也沒那麽低落了,心情總算暢快些,有心思去琢磨吃的。
前幾日抓的黃鱔還活著,準確的說應該是半死不活的,沒啥精神,得趕緊殺了吃才行。
黃鱔如何做又省事又好吃?
那當然是煮粥。
她愛煲湯愛煲粥,對許多粥的做法都信手捏來。
黃鱔粥要做好其實不難,隻要鱔魚是新鮮的,那就難吃不到哪裏去。
聞嘉嘉拿出今日剛買的砂鍋,清洗幾遍後便把它放在炭火上。
後院搭的簡易石頭灶還沒推了,剛好能把砂鍋安在這裏使用。
鱔魚殺完洗淨,放食鹽薑絲黃酒醃製。再將大米清洗兩遍,用清水泡著。
若是從前,她還會在大米中加入食鹽和食用油,現在條件簡陋,自然能簡就簡。
新鮮宰殺的鱔魚這時還會動,聞嘉嘉忽然想起上回吃鱔魚還是在火鍋店吃的,不由得發饞,咽了咽口水。
穿到這裏,想來十年內她都與爆辣牛油火鍋無緣了,真是讓人心口疼。她好想念自家冰箱裏那幾包火鍋料啊。
太陽偏移,逐漸離開後院。
炭火燒旺時,鱔魚也已醃好。她往砂鍋內舀勺油,油熱,就將鱔魚放進去煎。
按理說,接下來得倒開水。
然而家裏沒有保溫壺,聞嘉嘉隻能從鍋裏舀點兒算熱不算燙的水倒入其中。
水燒開,鱔魚撈出來,泡好的米和醃製鱔魚用的薑絲終於可以放進去了。煮粥的米其實也很重要,最好是用粳米。
這種米多產於北方,她上輩子會專門托人從產米基地買米煮粥,吃過幾個地區的米,最後還是覺得東北那邊的最好吃。
但當地種秈米。秈米長,粘性不如粳米,煮幹飯好吃,煮粥卻一般。
還是那句話,條件受限,不挑啦。
米入鍋了,這粥就算完成一大半了。
陽光徹底撤離了後院,原本蔫了吧唧的野草似乎在慢慢舒展,連從遠處山間吹來的風中都帶著絲涼意。
聞嘉嘉就坐在椅子上,慢慢把鱔魚身上的肉給挑下來。
挑完後又去菜地裏摘些菜,順帶把明天早晨的青菜都給摘好洗幹淨了。
山壁水不停往外滲,冰涼刺骨,她沒敢多洗,洗兩遍就算完。
聞嘉嘉琢磨著她目前的頭等大事就是想辦法抓點藥來吃,把這具身體的經痛解決了。
不說完全解決,解決一半總是要的吧。否則月月痛一回,人生還有何意義?
時間過得很快,飛鳥歸林,天邊晚霞如期而至。
聞春和聞萱今日回來得以往要早些,回來後直奔廚房,在後院見到聞嘉嘉才算鬆口氣。
聞嘉嘉覺著好笑,招招手:“你們這是啥表情啊,怕我會吃了你們?”
聞春大著膽子走過去,聲音軟軟的:“小姨你還要哭嗎?”
聞嘉嘉瞪眼說:“可別亂說啊,我啥時候哭了!”開玩笑,她鋼鐵女孩好不好。就算哭,也不會在人前哭。
聞春緊繃著的小臉終於鬆緩了,好似知道聞嘉嘉此刻心情很好,便大著膽子,挪動腳步靠在她身邊。
聞嘉嘉隻覺得心髒酸酸的,還咕嚕咕嚕冒泡泡,又招手讓聞萱過來,把兩姑娘的臉蛋捏捏揉揉才算完。
昨晚和今天,應該把兩個小家夥嚇得不輕。
聞萱看來是真的擔心她,連眼前正在冒氣的熱粥都顧不上,趴在聞嘉嘉的身上,認真說道:“小姨你別像媽媽一樣走了,你不哭,我會哭的。”
聞嘉嘉點點頭,又好氣又好笑又難過,各種情緒交雜在一起漫上喉嚨。
她說不出話來,哽咽了。
小孩子其實也能理解死亡,在她們眼中死亡就是“走了”,再也見不到對方。
可不是嗎,死亡就是無法再相見。
粥煮好,砂鍋熬的粥要比鐵鍋煮的粥更加濃稠。
聞嘉嘉將鱔魚肉搗碎倒入其中,又把青菜碎倒進去,往其中加點鹽,等青菜燜爛後便可以吃了。
天漸暗,偶爾能聽見村裏嬸子叫自家孩子回去吃飯的聲音。
聞嘉嘉把提前放到鍋裏熱的包子拿出來,打算配著粥吃。
聞春和聞萱顯然驚喜萬分,異口同聲喊:“小姨,包子!”
聞嘉嘉很意外:“你倆還知道包子呢,吃過啊?”
聞春點點頭,兩手緊緊端著碗:“奶奶做過包子給我們吃。”
聞萱還補充:“是筍的!”
聞嘉嘉懂了,原主媽媽在不久前曾經做過回筍餡包子。
不過最近不是筍季,包包子用的大概是筍幹。她在閣樓裏確實發現一麻袋的筍幹。
當地竹林多,盛產竹筍。
縣城和不少公社中都有建立竹廠或筍廠,據說縣城裏的那家筍廠足足有200多名工人。
對於筍廠來說200人已經算是大規模了,產出的產品,不但能銷售到附近縣市,甚至能賣到省城。這就使得當地人容易掙外快。
每年筍季,村裏人都會上山挖筍,然後賣給下鄉收購的收購員,一年下來,光靠筍也能掙個十多元錢。
當然了,十多元是全家的收入。還是得有壯勞力的家庭才有的收入。
像聞嘉嘉現在的這種家庭,想掙這筆錢是不可能的,還不如指望年底能多分點糧呢。
因為有包子在,鱔魚粥對倆孩子的吸引力都沒那麽大了。
聞嘉嘉暗道她們不曉得吃好東西,可自己也忍不住吃了個包子。
包子有成年人的拳頭大,兩姑娘竟然也吃完了,甚至還喝了小半碗的粥。
聞嘉嘉摸著她們圓滾滾的肚子都怕,一個晚上都在擔心她們會不會積食。最後從原主爹媽房間裏翻出小半罐的山楂糕,讓她們吃下幾塊才算放心。
農村裏很難藏得住秘密。
誰鑽了稻草垛,誰偷了鄰居的雞,誰和誰談了對象,幾乎都瞞不過隊員們的眼睛。
自打那日過後,大隊和公社的人似乎都曉得了魏岱送她回來的事。
這其實也很正常,畢竟那會兒大家都在上工,道路兩邊都是田地,哪裏能瞧不見。
不遠處的田俊霞親眼目睹兩人的動作,眼尾處都笑出兩朵花。
嘖嘖嘖,這不是聞三和魏岱嗎。
魏岱繼續往前騎,衝田俊霞點點頭:“霞姑。”兩人沒有親緣關係,但他爹和田俊霞是同村同輩玩伴,按照規矩得喊聲姑。
聞嘉嘉硬扯出抹笑,打招呼:“田嬸兒。”
田俊霞“哎呀”一聲拍大腿:“嘖嘖嘖,這是從哪裏回來了,你們夠有緣的啊。”邊說邊從左邊繞到右邊。
聞嘉嘉捂著腦袋避開她的視線,很想讓田嬸兒別再提“緣”這個字了,自己腦袋都要比肚子疼了。
她又偷偷戳魏岱後背,暗示他快走。
魏岱瞬間腰板挺得比尺直,忙道:“霞姑,您先忙,咱們待會兒再聊。”
說完,飛快往前騎去。
瞧著兩人的背影,田俊霞回憶好一陣,也沒回憶出兩人是啥時候好上的。
不能啊,昨兒聞三還拒絕呢。
很快就到聞家。
聞嘉嘉下車,同時將稻草墊取下來,背對著魏岱站好,“謝謝你,這回第三次謝了。”然後把包子還給他,連帶著一毛錢。
油紙袋裏的包子,她隻吃了一個。
魏岱沒接,掉轉車頭:“你快回家休息吧,有空請我吃飯就行。”
臉也太白了,魏岱其實猜到一些。隻是小姑娘臉皮薄,還是別問了。
他走得太快,聞嘉嘉低頭看看包子,惦記著下回再見時再把錢給他。
心裏又歎:還請吃飯呢,我現在身上連半斤糧票都沒有,請你吃飯怕是得等到改革後。
緩緩呼出一口氣,她轉身回家,腰酸得跟被刀背狠狠砍過似的,早想躺了。
村口。
田俊霞還在,見到魏岱直揮手,示意他停車。
“霞姑還有事兒?”魏岱問。
田俊霞開門見山道:“我就說你倆合適吧。昨兒我想撮合你們見一麵,嘉嘉還不願意,原來早就……你們這是玩地下工作呢,大好的事兒怎麽還藏著掖著呢。”
魏岱一愣,連忙解釋:“霞姑,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聞嘉她身體不舒服,我今天到縣城買車,碰見後剛好送她一程。”
“咦!跟姑還瞞啥呢。”打量她剛才沒看見兩人的互動嗎,“你們這樣也好,我保了回輕鬆媒,也給你家省雙鞋。”保媒成功,講究的人家會給媒人一雙鞋,以此來感謝她的奔波牽線。
魏岱:?
說不通了是不是。
還有,聽霞姑的意思,她是在給自己和聞嘉嘉說媒?
然後聞嘉嘉還不願意。
第14章 當下困境
聞嘉嘉這一覺睡得實在沉,醒來時已是下午,她聽見屋外隊員上工的聲音。
陽光落在天井上,她把被子拿出來曬。等曬膨脹後,再用木棍使勁兒敲打,打膨了睡得才舒服。
也許是睡完舒服覺,她情緒也沒那麽低落了,心情總算暢快些,有心思去琢磨吃的。
前幾日抓的黃鱔還活著,準確的說應該是半死不活的,沒啥精神,得趕緊殺了吃才行。
黃鱔如何做又省事又好吃?
那當然是煮粥。
她愛煲湯愛煲粥,對許多粥的做法都信手捏來。
黃鱔粥要做好其實不難,隻要鱔魚是新鮮的,那就難吃不到哪裏去。
聞嘉嘉拿出今日剛買的砂鍋,清洗幾遍後便把它放在炭火上。
後院搭的簡易石頭灶還沒推了,剛好能把砂鍋安在這裏使用。
鱔魚殺完洗淨,放食鹽薑絲黃酒醃製。再將大米清洗兩遍,用清水泡著。
若是從前,她還會在大米中加入食鹽和食用油,現在條件簡陋,自然能簡就簡。
新鮮宰殺的鱔魚這時還會動,聞嘉嘉忽然想起上回吃鱔魚還是在火鍋店吃的,不由得發饞,咽了咽口水。
穿到這裏,想來十年內她都與爆辣牛油火鍋無緣了,真是讓人心口疼。她好想念自家冰箱裏那幾包火鍋料啊。
太陽偏移,逐漸離開後院。
炭火燒旺時,鱔魚也已醃好。她往砂鍋內舀勺油,油熱,就將鱔魚放進去煎。
按理說,接下來得倒開水。
然而家裏沒有保溫壺,聞嘉嘉隻能從鍋裏舀點兒算熱不算燙的水倒入其中。
水燒開,鱔魚撈出來,泡好的米和醃製鱔魚用的薑絲終於可以放進去了。煮粥的米其實也很重要,最好是用粳米。
這種米多產於北方,她上輩子會專門托人從產米基地買米煮粥,吃過幾個地區的米,最後還是覺得東北那邊的最好吃。
但當地種秈米。秈米長,粘性不如粳米,煮幹飯好吃,煮粥卻一般。
還是那句話,條件受限,不挑啦。
米入鍋了,這粥就算完成一大半了。
陽光徹底撤離了後院,原本蔫了吧唧的野草似乎在慢慢舒展,連從遠處山間吹來的風中都帶著絲涼意。
聞嘉嘉就坐在椅子上,慢慢把鱔魚身上的肉給挑下來。
挑完後又去菜地裏摘些菜,順帶把明天早晨的青菜都給摘好洗幹淨了。
山壁水不停往外滲,冰涼刺骨,她沒敢多洗,洗兩遍就算完。
聞嘉嘉琢磨著她目前的頭等大事就是想辦法抓點藥來吃,把這具身體的經痛解決了。
不說完全解決,解決一半總是要的吧。否則月月痛一回,人生還有何意義?
時間過得很快,飛鳥歸林,天邊晚霞如期而至。
聞春和聞萱今日回來得以往要早些,回來後直奔廚房,在後院見到聞嘉嘉才算鬆口氣。
聞嘉嘉覺著好笑,招招手:“你們這是啥表情啊,怕我會吃了你們?”
聞春大著膽子走過去,聲音軟軟的:“小姨你還要哭嗎?”
聞嘉嘉瞪眼說:“可別亂說啊,我啥時候哭了!”開玩笑,她鋼鐵女孩好不好。就算哭,也不會在人前哭。
聞春緊繃著的小臉終於鬆緩了,好似知道聞嘉嘉此刻心情很好,便大著膽子,挪動腳步靠在她身邊。
聞嘉嘉隻覺得心髒酸酸的,還咕嚕咕嚕冒泡泡,又招手讓聞萱過來,把兩姑娘的臉蛋捏捏揉揉才算完。
昨晚和今天,應該把兩個小家夥嚇得不輕。
聞萱看來是真的擔心她,連眼前正在冒氣的熱粥都顧不上,趴在聞嘉嘉的身上,認真說道:“小姨你別像媽媽一樣走了,你不哭,我會哭的。”
聞嘉嘉點點頭,又好氣又好笑又難過,各種情緒交雜在一起漫上喉嚨。
她說不出話來,哽咽了。
小孩子其實也能理解死亡,在她們眼中死亡就是“走了”,再也見不到對方。
可不是嗎,死亡就是無法再相見。
粥煮好,砂鍋熬的粥要比鐵鍋煮的粥更加濃稠。
聞嘉嘉將鱔魚肉搗碎倒入其中,又把青菜碎倒進去,往其中加點鹽,等青菜燜爛後便可以吃了。
天漸暗,偶爾能聽見村裏嬸子叫自家孩子回去吃飯的聲音。
聞嘉嘉把提前放到鍋裏熱的包子拿出來,打算配著粥吃。
聞春和聞萱顯然驚喜萬分,異口同聲喊:“小姨,包子!”
聞嘉嘉很意外:“你倆還知道包子呢,吃過啊?”
聞春點點頭,兩手緊緊端著碗:“奶奶做過包子給我們吃。”
聞萱還補充:“是筍的!”
聞嘉嘉懂了,原主媽媽在不久前曾經做過回筍餡包子。
不過最近不是筍季,包包子用的大概是筍幹。她在閣樓裏確實發現一麻袋的筍幹。
當地竹林多,盛產竹筍。
縣城和不少公社中都有建立竹廠或筍廠,據說縣城裏的那家筍廠足足有200多名工人。
對於筍廠來說200人已經算是大規模了,產出的產品,不但能銷售到附近縣市,甚至能賣到省城。這就使得當地人容易掙外快。
每年筍季,村裏人都會上山挖筍,然後賣給下鄉收購的收購員,一年下來,光靠筍也能掙個十多元錢。
當然了,十多元是全家的收入。還是得有壯勞力的家庭才有的收入。
像聞嘉嘉現在的這種家庭,想掙這筆錢是不可能的,還不如指望年底能多分點糧呢。
因為有包子在,鱔魚粥對倆孩子的吸引力都沒那麽大了。
聞嘉嘉暗道她們不曉得吃好東西,可自己也忍不住吃了個包子。
包子有成年人的拳頭大,兩姑娘竟然也吃完了,甚至還喝了小半碗的粥。
聞嘉嘉摸著她們圓滾滾的肚子都怕,一個晚上都在擔心她們會不會積食。最後從原主爹媽房間裏翻出小半罐的山楂糕,讓她們吃下幾塊才算放心。
農村裏很難藏得住秘密。
誰鑽了稻草垛,誰偷了鄰居的雞,誰和誰談了對象,幾乎都瞞不過隊員們的眼睛。
自打那日過後,大隊和公社的人似乎都曉得了魏岱送她回來的事。
這其實也很正常,畢竟那會兒大家都在上工,道路兩邊都是田地,哪裏能瞧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