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月問她:“這水壺之後還有嗎?”她覺得?這兩水壺拿回?去後,知青院裏怕是不少人?也得?動心,因?為確實挺結實的。
聞嘉嘉並不打算賣太多,於?是搖搖頭:“沒有了,之後很難再買到,這兩個還是我好不容易讓我朋友幫忙帶的。”
陳倩月點點頭:“那好吧。”
她帶著兩個水壺離開。
人?一走,聞嘉嘉立刻咧嘴巴笑。她把幾張紙錢展開,在燭光下仔細打量,滿意地點了點頭。
真?好,第一筆收入到賬。
這筆錢,也夠補得?上她這陣子花了的錢和票了。
“春兒萱萱別玩了,睡覺吧!”回?到屋裏,聞嘉嘉把兩孩子趕到床上,“我不收你們的房子,你們明天再繼續拚。”
聞萱猶豫,看了馬上要拚好的房子一眼?:“小姨,不能再拚會兒嗎?”
聞嘉嘉拍拍床鋪:“不能哦,快上來,小姨明天要早起。”
早起去采菇呢。
最重要的是,家裏的煤油可不多了,她可沒有煤油票去買。
聞嘉嘉威懾力很強,聞春和聞萱到底是磨磨蹭蹭爬上了床。“呼”的一聲,房間重新陷入黑暗。
聞春片刻後,略再著驚奇說:“小姨,魏叔叔呢?”他上回?還說要帶自己和妹妹去掏鳥窩。
聞嘉嘉怪無?語的,你魏叔叔都離開兩三?天了,才惦記上呢。
“睡吧,你魏叔叔工作去了,我給你們講故事好不好?”她拍拍聞春的背。
聞春和聞萱反而立馬精神起來,皆轉身麵對著小姨,臉上露出渴望。
小姨講的故事,比保育院裏的老師講的還要好聽。
“講悟空,小姨。”聞萱忙說。
聞嘉嘉:“行唄,那就將悟空。”
“咱們上回?講到哪兒來著?”她想了想,“哦講到孫悟空過通天河。通天河裏麵有尾魚,是觀音菩薩的魚……”
聞嘉嘉沒讀過書,但劇那是翻來覆去看幾十?遍都有了,所以講故事全都是跟著劇來的。
反正小屁孩才三?歲多,等十?多年後劇出來了想必她們也不會記得?曾經聽過的故事。
夜深了。
後山上時而有野物的叫聲傳來,聽著像是貓頭鷹,時遠時近讓人?感到害怕。
因?著前兩日下過雨,山水充沛,使得?家裏水缸時時刻刻都是滿的。
溢出來的水就順著水溝歡快地流到院外,水聲潺潺,在寂靜的夜晚中?顯得?無?比清晰。
這是上好的白噪音,聞嘉嘉很快就在水流催眠聲中?睡過去。
翌日。
天沒亮,她醒來時大概不到五點。
穿越這些天,聞嘉嘉總算把看天識時間的本事練了出來。
沒辦法,沒手表的日子太難挨。
聞嘉嘉在燒水時就能聽到院外有人?走動,可見有人?同她一樣,都想上山摘紅菇。
她連忙加快速度,匆匆煮鍋南瓜粥,又用南瓜煎些南瓜餅,配著吃也很不錯。
秋季是南瓜成熟的季節。
因?為菜園的地有限,所以一般人?家都會在院裏種些南瓜。
南瓜絕對是高性價比的食物,隻需要幾粒種子,就能結出比球大的果實。
關鍵它不挑地啊。
像聞家,就把南瓜種在前院和後院的牆根下。再插幾根竹杆供南瓜藤攀爬,等南瓜大後再撐個木架,不需要占用菜園的地,也能美美收獲上百斤的南瓜。
吃完飯,聞嘉嘉上山去。
出門前把兩姑娘喊醒,“飯在桌子上,自己吃,一人?隻能吃兩塊餅。”否則聞春和聞萱非得?把自己吃撐才行。
兩姑娘點點頭。
聞嘉嘉又說:“粥裏放了糖,你們不許再放了,糖有多少我是曉得?的。”
兩姑娘再次點頭。
是的,小姨的眼?睛很厲害,數都不用數,就知道?她們有沒有偷吃櫥櫃裏的冰糖。
聞嘉嘉:……
那是因?為她在冰糖罐子上麵夾了跟頭發,她總覺得?冰糖沒得?太快,懷疑是有人?偷吃了。
她最後交待一句:“吃完別洗碗,把積木拿到堂屋來玩知道?吧?”
“知道?!”
聞嘉嘉依舊不放心,但也隻能離開。
天蒙蒙亮,她背著竹簍上山。
紅菇多生?長在岩山,而岩山進?山小道?就在離聞家八百多米外的位置。
“嘉嘉也去山上呢?”路上碰到的人?問,“你跟我們走就行,要不然找不著路。”
聞嘉嘉笑笑:“好啊,謝謝嬸兒。”
這裏的山她還真?不怎麽?熟,沒有人?帶著確實容易迷路。
路上時不時就能碰見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會叮囑說:“你別啥菇子都采。”
生?怕她走了她爹娘姐姐的後路。
聞嘉嘉惜命,怎麽?可能隨便?吃菇子,她隻會吃自己認得?的菇子。
得?益於?短視頻,再加上她曾去有名的菇子大省旅居過一段時間,她還是能認出不少菇子的。
下過雨的山路難爬,聞嘉嘉沒經驗,雙手雙腳並用,花費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才到長有許多紅菇的那片山坡。
從此片山坡遠遠往山下眺望,還能見到她家的後院呢。
這令聞嘉嘉心頭一梗,心想往後在後院時也得?注意些了。
山裏菇子多,紅菇更是顯眼?,聞嘉嘉沒一會兒就在落葉下中?發現一叢叢的紅菇。
聞嘉嘉大喜過望,立刻蹲下身采起來。
怎麽?說呢,這種感覺就跟撿錢差不多,彎腰就有收獲,魅力可大了。
紅菇漸漸填滿竹筐底,繞到一座巨大石頭後麵時她又發現一叢三?九菇。
三?九菇是啥菇?其實就是鬆乳菇,因?為多長在三?月九月,所以當地喊它三?九菇。
這菇聞嘉嘉曾經吃過,畢竟作為一名熱愛複刻古食的博主,《隨園食單》是必讀之書。
《隨園食單》中?說,用醬油與三?九菇一起燒熟,加點麻油攪拌便?是一道?不錯的小食。
確實如?此,最鮮美的食材隻需要最簡單的調味,除了難清洗外沒有別的缺點。
聞嘉嘉連忙把一叢的鬆乳菇收入竹筐中?,因?為鬆乳菇小,她花費不少時間在這裏。
隨後跟著同來的村民去另一側上坡,這裏同樣有許多菌菇。
山中?霧濃,穿梭在林間身上也會沾惹些濕氣。
聞嘉嘉摸摸袖子,潮乎乎濕漉漉,看來得?準備回?去了。
“嬸兒,走嗎?”她朝著林子裏喊。
“我再采會兒,你先走吧。”她道?。
行吧,聞嘉嘉記憶還算行,能記得?下山的路。
在路上她還發現了漏網之魚,她在路旁的腐木上發現了木耳。這可是正宗野生?木耳,她當然不能放過。
“朝陽坡啊。”
聞嘉嘉環看四周環境,這裏是最適合木耳生?長的地方,所以大概率還有木耳。
果然,當她踏入枯木叢,掃去堆積在腐木上的落葉時,她又發現許多木耳。
聞嘉嘉不由得?笑出聲來,這些木耳直接將竹筐裝滿,即使曬幹都能有一斤,完全夠炒好幾回?菜了。
“明天再來吧。”她心中?說道?。
記好了位置,又把枯枝敗葉重新遮掩後才放心下山。
上山難,下山更難。
特別是被雨水浸濕過的路,聞嘉嘉走得?磕磕絆絆,時不時就得?滑倒。等到山腳時,她屁股上的泥土足有半厘米厚。
聞春和聞萱已經被陳艾接走了,兩人?心愛的積木還在堂屋裏。
聞嘉嘉匆匆把竹筐裏的菌菇木耳倒出來,來不及清洗,換條褲子,又用兩張大葉子裝兩包木耳菌菇往牛棚去。
她得?馬上去河溝鄉拉魚,去陳墩拉豆腐。
河溝鄉。
“魏二叔,不好意思我來遲了。”她緊趕慢趕還是比預定時間晚了五六分鍾。
因?為沒晚多久,負責交接的魏成民也就不生?氣,說道?:“沒事,這三?筐魚是你的,特意給你留的三?筐。”
聞嘉嘛,現在和村裏有名的出息小夥兒魏岱是一對,四舍五入聞嘉也是他們河溝鄉的人?了,自然會幾筐最好的魚給她。
“謝謝叔了。”聞嘉嘉把兩包葉子包著的菌菇木耳給他,說,“拜托您個事兒,您一包,再幫我給魏岱父母一包。”
“哎你這是……”
聞嘉嘉忙說:“不是啥好東西,是我今天上山采的,家裏多著呢,您放心收吧。”
是山貨,他也就不推辭。
這般一來他對聞嘉觀感倒是好許多,瞧著和魏岱一樣會來事兒。
他搖搖頭,心想這年頭相親得?抓緊,否則好姑娘都成別人?兒媳婦了。
聞嘉嘉並不打算賣太多,於?是搖搖頭:“沒有了,之後很難再買到,這兩個還是我好不容易讓我朋友幫忙帶的。”
陳倩月點點頭:“那好吧。”
她帶著兩個水壺離開。
人?一走,聞嘉嘉立刻咧嘴巴笑。她把幾張紙錢展開,在燭光下仔細打量,滿意地點了點頭。
真?好,第一筆收入到賬。
這筆錢,也夠補得?上她這陣子花了的錢和票了。
“春兒萱萱別玩了,睡覺吧!”回?到屋裏,聞嘉嘉把兩孩子趕到床上,“我不收你們的房子,你們明天再繼續拚。”
聞萱猶豫,看了馬上要拚好的房子一眼?:“小姨,不能再拚會兒嗎?”
聞嘉嘉拍拍床鋪:“不能哦,快上來,小姨明天要早起。”
早起去采菇呢。
最重要的是,家裏的煤油可不多了,她可沒有煤油票去買。
聞嘉嘉威懾力很強,聞春和聞萱到底是磨磨蹭蹭爬上了床。“呼”的一聲,房間重新陷入黑暗。
聞春片刻後,略再著驚奇說:“小姨,魏叔叔呢?”他上回?還說要帶自己和妹妹去掏鳥窩。
聞嘉嘉怪無?語的,你魏叔叔都離開兩三?天了,才惦記上呢。
“睡吧,你魏叔叔工作去了,我給你們講故事好不好?”她拍拍聞春的背。
聞春和聞萱反而立馬精神起來,皆轉身麵對著小姨,臉上露出渴望。
小姨講的故事,比保育院裏的老師講的還要好聽。
“講悟空,小姨。”聞萱忙說。
聞嘉嘉:“行唄,那就將悟空。”
“咱們上回?講到哪兒來著?”她想了想,“哦講到孫悟空過通天河。通天河裏麵有尾魚,是觀音菩薩的魚……”
聞嘉嘉沒讀過書,但劇那是翻來覆去看幾十?遍都有了,所以講故事全都是跟著劇來的。
反正小屁孩才三?歲多,等十?多年後劇出來了想必她們也不會記得?曾經聽過的故事。
夜深了。
後山上時而有野物的叫聲傳來,聽著像是貓頭鷹,時遠時近讓人?感到害怕。
因?著前兩日下過雨,山水充沛,使得?家裏水缸時時刻刻都是滿的。
溢出來的水就順著水溝歡快地流到院外,水聲潺潺,在寂靜的夜晚中?顯得?無?比清晰。
這是上好的白噪音,聞嘉嘉很快就在水流催眠聲中?睡過去。
翌日。
天沒亮,她醒來時大概不到五點。
穿越這些天,聞嘉嘉總算把看天識時間的本事練了出來。
沒辦法,沒手表的日子太難挨。
聞嘉嘉在燒水時就能聽到院外有人?走動,可見有人?同她一樣,都想上山摘紅菇。
她連忙加快速度,匆匆煮鍋南瓜粥,又用南瓜煎些南瓜餅,配著吃也很不錯。
秋季是南瓜成熟的季節。
因?為菜園的地有限,所以一般人?家都會在院裏種些南瓜。
南瓜絕對是高性價比的食物,隻需要幾粒種子,就能結出比球大的果實。
關鍵它不挑地啊。
像聞家,就把南瓜種在前院和後院的牆根下。再插幾根竹杆供南瓜藤攀爬,等南瓜大後再撐個木架,不需要占用菜園的地,也能美美收獲上百斤的南瓜。
吃完飯,聞嘉嘉上山去。
出門前把兩姑娘喊醒,“飯在桌子上,自己吃,一人?隻能吃兩塊餅。”否則聞春和聞萱非得?把自己吃撐才行。
兩姑娘點點頭。
聞嘉嘉又說:“粥裏放了糖,你們不許再放了,糖有多少我是曉得?的。”
兩姑娘再次點頭。
是的,小姨的眼?睛很厲害,數都不用數,就知道?她們有沒有偷吃櫥櫃裏的冰糖。
聞嘉嘉:……
那是因?為她在冰糖罐子上麵夾了跟頭發,她總覺得?冰糖沒得?太快,懷疑是有人?偷吃了。
她最後交待一句:“吃完別洗碗,把積木拿到堂屋來玩知道?吧?”
“知道?!”
聞嘉嘉依舊不放心,但也隻能離開。
天蒙蒙亮,她背著竹簍上山。
紅菇多生?長在岩山,而岩山進?山小道?就在離聞家八百多米外的位置。
“嘉嘉也去山上呢?”路上碰到的人?問,“你跟我們走就行,要不然找不著路。”
聞嘉嘉笑笑:“好啊,謝謝嬸兒。”
這裏的山她還真?不怎麽?熟,沒有人?帶著確實容易迷路。
路上時不時就能碰見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會叮囑說:“你別啥菇子都采。”
生?怕她走了她爹娘姐姐的後路。
聞嘉嘉惜命,怎麽?可能隨便?吃菇子,她隻會吃自己認得?的菇子。
得?益於?短視頻,再加上她曾去有名的菇子大省旅居過一段時間,她還是能認出不少菇子的。
下過雨的山路難爬,聞嘉嘉沒經驗,雙手雙腳並用,花費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才到長有許多紅菇的那片山坡。
從此片山坡遠遠往山下眺望,還能見到她家的後院呢。
這令聞嘉嘉心頭一梗,心想往後在後院時也得?注意些了。
山裏菇子多,紅菇更是顯眼?,聞嘉嘉沒一會兒就在落葉下中?發現一叢叢的紅菇。
聞嘉嘉大喜過望,立刻蹲下身采起來。
怎麽?說呢,這種感覺就跟撿錢差不多,彎腰就有收獲,魅力可大了。
紅菇漸漸填滿竹筐底,繞到一座巨大石頭後麵時她又發現一叢三?九菇。
三?九菇是啥菇?其實就是鬆乳菇,因?為多長在三?月九月,所以當地喊它三?九菇。
這菇聞嘉嘉曾經吃過,畢竟作為一名熱愛複刻古食的博主,《隨園食單》是必讀之書。
《隨園食單》中?說,用醬油與三?九菇一起燒熟,加點麻油攪拌便?是一道?不錯的小食。
確實如?此,最鮮美的食材隻需要最簡單的調味,除了難清洗外沒有別的缺點。
聞嘉嘉連忙把一叢的鬆乳菇收入竹筐中?,因?為鬆乳菇小,她花費不少時間在這裏。
隨後跟著同來的村民去另一側上坡,這裏同樣有許多菌菇。
山中?霧濃,穿梭在林間身上也會沾惹些濕氣。
聞嘉嘉摸摸袖子,潮乎乎濕漉漉,看來得?準備回?去了。
“嬸兒,走嗎?”她朝著林子裏喊。
“我再采會兒,你先走吧。”她道?。
行吧,聞嘉嘉記憶還算行,能記得?下山的路。
在路上她還發現了漏網之魚,她在路旁的腐木上發現了木耳。這可是正宗野生?木耳,她當然不能放過。
“朝陽坡啊。”
聞嘉嘉環看四周環境,這裏是最適合木耳生?長的地方,所以大概率還有木耳。
果然,當她踏入枯木叢,掃去堆積在腐木上的落葉時,她又發現許多木耳。
聞嘉嘉不由得?笑出聲來,這些木耳直接將竹筐裝滿,即使曬幹都能有一斤,完全夠炒好幾回?菜了。
“明天再來吧。”她心中?說道?。
記好了位置,又把枯枝敗葉重新遮掩後才放心下山。
上山難,下山更難。
特別是被雨水浸濕過的路,聞嘉嘉走得?磕磕絆絆,時不時就得?滑倒。等到山腳時,她屁股上的泥土足有半厘米厚。
聞春和聞萱已經被陳艾接走了,兩人?心愛的積木還在堂屋裏。
聞嘉嘉匆匆把竹筐裏的菌菇木耳倒出來,來不及清洗,換條褲子,又用兩張大葉子裝兩包木耳菌菇往牛棚去。
她得?馬上去河溝鄉拉魚,去陳墩拉豆腐。
河溝鄉。
“魏二叔,不好意思我來遲了。”她緊趕慢趕還是比預定時間晚了五六分鍾。
因?為沒晚多久,負責交接的魏成民也就不生?氣,說道?:“沒事,這三?筐魚是你的,特意給你留的三?筐。”
聞嘉嘛,現在和村裏有名的出息小夥兒魏岱是一對,四舍五入聞嘉也是他們河溝鄉的人?了,自然會幾筐最好的魚給她。
“謝謝叔了。”聞嘉嘉把兩包葉子包著的菌菇木耳給他,說,“拜托您個事兒,您一包,再幫我給魏岱父母一包。”
“哎你這是……”
聞嘉嘉忙說:“不是啥好東西,是我今天上山采的,家裏多著呢,您放心收吧。”
是山貨,他也就不推辭。
這般一來他對聞嘉觀感倒是好許多,瞧著和魏岱一樣會來事兒。
他搖搖頭,心想這年頭相親得?抓緊,否則好姑娘都成別人?兒媳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