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看熱鬧的鄉親,祝安安知道的要多點,想的也多。


    原著裏,冉玲瓏下鄉還沒兩天呢,就在知青點跟唐水芸大吵了一架,然後住進了她家。


    所以當時錢炬範鰱和王麻子之間的鬧劇,冉玲瓏是全程沒有參與的。


    對於這一次有沒有參與,祝安安想,應該是有的,畢竟錢炬範鰱昨天並沒有去郵局,那也就不存在晚上會路過河邊這種事情了。


    而且,王麻子家也很偏,跟她家屬於一個在村西頭,一個在村東頭。


    果然,沒過幾天。


    王麻子晚上自己摔死了的這件事情基本上已經淡去了。


    同時,祝安安也聽到了知青點的新八卦,說那冉知青跟唐知青大吵了一架,冉知青直接搬去王麻子家跟王老太太一起住了。


    祝安安聽到這的時候,有一種果然如此的感覺,但不管是王麻子還是冉玲瓏跟她關係都不大,這件事情,她也不想評判什麽。


    祝安安跟大家一樣就當個熱鬧看了,王麻子的事情解決完沒過幾天,就到了大隊分糧的日子。


    ---


    早上,兩個小孩很興奮。


    早飯還沒開始吃呢,祝然然就在那說,“要不我先去排個隊吧?”


    祝安安看人腳底下仿佛有釘子一般站不住,忍不住說道,“去早了還能給我們多分點不成?”


    祝然然:“不能多分,但是可以早點看到屬於我們家的糧食,看到糧食我開心。”


    祝安安見人實在是坐不住,直接從鍋裏掏了兩個紅薯,也沒管熟沒熟就包起來放在了祝然然的小背簍,反正這玩意生的也能吃。


    “想去就去吧,背著到那餓了吃。”


    現在不餓,不代表那股興奮的勁過了不餓。


    祝然然背著自己的小背簍,腳底生風,“那我去啦!”


    喊完人就沒了影。


    祝安安跟小石頭吃完收拾完,才鎖上門前往分糧的地方。


    空曠的地方,已經有好多人了。


    祝安安看到隊伍前排祝然然手裏拿著個紅薯朝她揮手,確認她看到了以後,又轉頭跟自己的好朋友翠菊兩人湊在一起嘰嘰喳喳。


    祝安安牽著小石頭走了過去,旁邊是好些熟悉的大叔嬸子。


    “安丫頭來啦?”


    “你們家小然今天來得還挺早的。”


    “你家那個位置太偏了,這扛糧食來來回回的,得老受罪了吧,等我們搬完,我讓你大壯哥去幫你弄。”


    …………


    ……


    幾個大叔嬸子嘰裏呱啦的,祝安安也笑著回:“那就先謝謝大壯哥了。”


    那位叫大壯的青年還沒說話呢,他老娘‘誒’了一聲,“客氣啥啊,甭客氣。”


    這年頭沒啥娛樂項目,所以一群人聚在一起,還不是上工的時候,那話是相當的多,連小石頭都暫時去找自己的小夥伴玩了。


    祝安安掃了一眼,看人跟鐵蛋在那裏頭頂著頭,也不知道是在比啥,她不是很懂,不過這一掃倒是讓她看到知青隊伍裏的冉玲瓏了。


    看樣子冉玲瓏跟老知青相處得還不錯,畢竟是新知青五個人裏麵最正常的了,相比起其他四人,老知青們更願意和她相處也正常。


    祝安安也就看了一眼,視線準備移開的時候,腦子裏忽然閃過了一道靈光。


    劇情崩得太厲害,導致她有些事情隻有看到相關事物才能記起來。


    原著裏,冉玲瓏搬到她家後,她一個漂亮的女知青單獨住在這麽偏的地方,就好像一塊明晃晃的肥肉掛在了人人都能看見的樹上。


    清塘大隊風氣好,而且忌諱那房子死了太多人,所以沒人惦記,但這不代表別的大隊也這樣。


    她記得就是在剛分完糧的那幾天,有三個小毛賊在隔壁大隊偷了東西後,跑進了山裏,想繞路回家,一路繞到了她們大隊。


    然後其中一人在看到她家房子的時候,突然想起來自己聽別人說過。


    這裏隻住了一個女知青,城裏來的知青,還有錢自己出來住,那好東西肯定不少,所以三人一合計,決定臨時再順點東西走。


    但女主重來一次,閱曆跟一般人肯定不一樣,她敢自己出來住,當然也是有防範的。


    最後那三個小毛賊不僅東西沒順走,還被女主的各種防身東西搞得狼狽不堪,不過冉玲瓏到底隻是一個女同誌,對上三個男人,最後還是沒有把人抓住。


    三個小毛賊慌不擇路地又跑進了山裏,誰知道進山居然還有奇遇。


    因為怕女主喊人來追他們,三人就臨時決定把身上的贓物埋起來。


    這樣即使抓到了,他們也大可以說自己沒偷到東西,這種情況關的時間比偷到東西要少得多。


    他們找了一棵有特色好認的鬆樹,就準備挖坑埋起來,結果這一挖不得了,直接挖出來一個小箱子。


    小箱子很舊,估計得幾十年了,關鍵是裏麵有十幾塊大黃魚。


    而且小箱子埋的位置很淺,所以他們一挖就挖出來,一看就不是人為埋的。


    幾十年前清塘大隊這個地界下大雨發洪水的時候,還導致了山體滑坡,小箱子隨著山體滑坡滾了下來。


    前方,大隊長維持秩序的敲鑼聲,打斷了祝安安的回顧。


    同時她前麵響起了祝然然的聲音,“姐你想啥呢,笑得這麽開心,我喊你你都沒聽見。”


    祝安安摸了摸自己的臉:“我居然笑出來了嗎?”


    祝然然點頭,“笑得像撿錢了。”


    祝安安對祝然然露出了一個不可言說的笑容,“你就當我撿錢了吧。”


    祝然然撇撇嘴,大人真是奇奇怪怪的。


    祝安安目光沒有個落點地投向前方,心裏卻又繼續回顧起了那地方的描寫。


    朝南距離她家大約兩公裏,兩人胳膊能環抱的紅鬆,樹幹上有兩個對稱的樹皮裂傷。


    祝安安在心裏默默地把這三個描寫念了好幾遍。


    第16章


    天降橫財, 撿還是不撿?


    別人怎麽想祝安安不知道,她隻知道,她想要, 她不嫌錢多。


    不過她也不能現在就跑去找,眼前最重要的還是分糧。


    大隊長和會計等人拿著記工分的小本子在那仔細核對,清塘大隊算是發展得好的, 工分也值錢。


    有些家裏勞動力多的人家,確定換的糧食夠一家人吃後, 剩下的工分都換成了錢。


    祝安安家裏就她一個勞動力, 雖然以前能幹八九個工分, 秋收的時候她甚至幹了滿工分,但比起那些有十幾個勞動力的家裏來說,那還是不夠看的。


    她也不缺錢,就都換了糧食。


    一袋一袋的糧食壘在一起, 雖然比別人家的少,但是看起來也很是喜人。


    也難怪小然那小丫頭一大清早就坐不住,要早早地過來排隊了, 看到屬於自己家的糧食確實是讓人很開心。


    搬糧食回家的活, 最後到底是沒有用上那位嬸子家的大壯哥。


    因為大伯家的大堂哥二堂哥帶著自己兒子過來了, 幾個大男人話不多, 扛起袋子就往她家走。


    記憶裏, 往年老太太還在的時候,好像也是這樣,有什麽需要壯勞力的地方, 大伯都會派三四個人過來。


    祝安安也扛了一袋, 看著走在她前麵的幾個堂哥侄子感慨, 她大伯家人丁真的是興旺呀。


    祝華風和雷秀敏結婚後連生了四個兒子一個女兒, 最大的大堂哥祝康平今年都三十五歲了,小鐵蛋是他的小兒子,大兒子今年也十六了,再過兩年就要開始說親了。


    人一多,幹起活來就快,如果是祝安安一個人的話,估計要跑好多趟,現在有她堂哥侄子幫忙幾趟就搬完了。


    完事,祝安安給幾個壯勞力倒了點糖水喝,本意是跑這幾趟也怪累的,補充點糖分嘛。


    結果給她那三十五歲的大堂哥臊得,說這玩意兒是小孩子喝的,他這麽大年紀了不喝小孩子喝的東西。


    祝安安就……不理解。


    最後也就她那大侄子鋼蛋喝了點水,其他人水都沒喝就走了。


    時間很快就到了晚上。


    分糧是件值得開心的事情,娛樂項目匱乏的時代,人們表達開心的唯一方式就是吃點好的。


    祝安安也不能免俗,把之前醃的野豬肉切了好大一塊出來炒。


    廚房裏,祝安安拿著肉洗,祝然然從柴房裏抱了點柴進來,看到祝安安手裏的一大塊肉還驚了一下,“姐你炒這麽多幹嘛呀?”


    祝安安頭都沒抬繼續忙活,“給你大伯家送點過去。”


    人家幫了忙不感謝一下說不過去。


    祝然然:“哦。”


    搬了個小板凳準備進來燒火的小石頭舉手,“姐姐,一會兒我去送吧?”


    祝安安點頭,“行,不過你可能端不穩,讓小然陪你一起去。”


    菜炒好的時候,飯還沒熟。


    祝安安拿了個幹淨的大飯盒裝了差不多一半多,蓋好蓋子放在籃子裏。


    倆小孩一人拎了半邊籃子就出門了。


    祝安安在家看著飯,順便趁現在家裏沒人閃身進了老房子一趟,裏麵的小野豬仔之前她一點一點的已經處理出來了。


    等到時候有空去公社,可以去各個廠裏附近轉悠轉悠,看能不能換點布棉花啥的。


    之前阮嬸子給她的謝禮裏麵有一塊布一些棉花,不過顏色鮮豔適合拿來做衣服。


    她想把被子也換一換,這被子已經蓋了七八年了,已經不怎麽暖和了,被罩也都快要盤包漿了。


    棉花弄不到的話,其實可以拆老房子裏她的被子,但是布就不好搞了,老房子裏的不適合拿出來,一看就不是這個時代該有的東西。


    再一個就是入冬下大雪以後,到時候估計就沒法上山了,那就得趁入冬前多搞點肉,還是能放在明麵上讓兩個小孩知道的那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零之我帶著房子穿書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鯨魚不在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鯨魚不在線並收藏七零之我帶著房子穿書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