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節
七零之我帶著房子穿書了 作者:鯨魚不在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管聽沒聽懂,反正要插兩句就是了。
申華笑眯眯:“哎喲,你還知道呢,來叔叔抱抱。”
比起在班車上擠來擠去吵來吵去,小船顯然更喜歡這寬敞又熱鬧的地方。
可惜沒熱鬧多久,就得去坐火車了。
下午申華還送了一路,送到火車站才回去,臨別還跟秦嶴約定著那不知道是什麽時候的下一次見麵。
---
三天多的火車,除了按照慣例晚點了一兩個小時以外,一切順利。
年味淡去後,冬去春來,日子總是過得格外快。
一眨眼的功夫,七六年就過去了一大半。
等到了八月下旬的時候,小船已經兩歲多一點了,日常就喜歡跟在自己舅舅姨姨後麵跑跑跳跳,精力很是充沛。
時不時也去隔壁摸摸秦雙的肚子,萌噠噠地喊著弟弟妹妹快出來。
不知道是弟弟還是妹妹,反正隻要比他小他就喜歡,明明自己還是一個小小屁孩兒卻有一顆想當大哥哥的心。
秦雙九個月的肚子,確實已經進入了生產倒計時。
學校的工作讓別的老師幫忙帶了帶,等恢複以後再去上課。
她現在肚子大,站太久壓根兒站不住,何況一二年級的小屁孩跑跑鬧鬧起來有時候沒個分寸,她這麽大的肚子可經不起撞。
祝安安也經常去隔壁幫忙弄這弄那,為秦雙生產還有月子坐準備。
阮新燕今年沒打算再過來。
一來是,來一趟真的費事,就不說路上受罪了,家裏雜七雜八的找鄰居幫忙照看就很麻煩。
二來,即使不來,她也不咋擔心閨女坐月子坐不好,有婆婆有哥哥嫂子在,肯定沒啥問題。
人來不了,東西卻是沒少寄,跟以前祝安安懷孕的時候一樣,寄了不少小嬰兒穿的用的,外孫也是孫,阮新燕一碗水端得很平。
這大半年,秦嶴跟曹英毅光拿包裹就去了市裏好幾次。
不過在秦雙生之前,家裏還有一件大事,那就是……石頭小然要去上初中了。
六月底放假以後,兩人五年級讀完了。
軍區這邊是沒有初中的,隻能去市裏上。
臨近開學這幾天,祝安安可算是有點體會到了什麽叫‘兒行千裏母擔憂’,雖然她隻能算長姐如母,石頭小然也沒有行千裏。
但要離開家住校是肯定的,以後最多也就一周回來一次,要是放假那天碰上惡劣天氣,可能得半個月才能回來。
再一個,石頭年紀實在是小,本來上小學的時候就沒有滿七歲,又跳了兩級,算起來起碼比同班同學小三歲。
比較欣慰的是這孩子長得好,一有空就跟著秦嶴訓練,應該不會受欺負。
不說年紀的話,看起來跟同級的人一般大,臉長得不著急,但是身高屬實是長得很著急,照這個趨勢下去,等成年了肯定一八五往上。
上學期他們班裏為此還鬧過笑話,隔壁二五七旅有新家屬帶著孩子來,那孩子都十三了,但屬於晚發育的那種。
在老家上學晚了,來的時候分到了跟石頭前後桌,半天時間熟了以後,石頭哥長石頭哥短地喊了一下午。
第二天才知道,他喊哥的人,比他小了四歲。
偏偏石頭也沒糾正他,祝安安聽說的時候,眼角都抽了抽,孩子好像開始有點往黑芝麻餡發展了,以前明明是個白糯米團子。
眼下,小然那邊祝安安也怪擔心的,就是擔心的對象很是興致勃勃,臉上全是對初中生活的向往,顯得她這個當姐姐的很呆。
---
報道這天,自然不可能跟小學一樣,讓孩子自己去,被褥臉盆各種行李一大堆。
秦嶴特意請了假,跟祝安安一起送。
小船暫時寄放在了隔壁,順帶把秦雙的自行車也征用了。
車上掛著叮嚀哐啷一大堆,宿舍分班啥的還都不知道,祝安安跟秦嶴兩人一人看行李一人帶孩子報道。
姐弟倆幸運地分到了一個班上,就是報道的時候,班主任看了石頭好幾眼,可能不相信這麽高的孩子才十歲。
報道完,一人帶著一個去了宿舍。
這年頭住宿條件真的談不上多好,甚至可以說是很艱苦。
她們這好歹有個上下鋪的床,之前聽院兒軍嫂說,有些地方學校甚至沒有床,就讓孩子打地鋪,先拿報紙鋪一層,然後再鋪上褥子就完事了。
有些心疼孩子的,可能會專門多給帶個席子墊在下麵。
祝安安她們來得算早,搶了一個下鋪的位置。
隔壁林嫂子家老二就是在這裏上的初中,祝安安取好了經,準備得很充分,沒有到了學校才發現少這少那的情況。
宿舍裏已經有兩家人了,祝安安才剛把行李拿出來,扭頭發現小然已經跟同學聊上了。
小姑娘們湊在一起聊得還挺好,果然是在哪都吃得開,顯得她前幾天的擔憂很多餘。
沒一會兒的功夫,隱隱好像還聽到了有個小姑娘悄悄對小然說什麽‘你姐姐好漂亮’之類的話。
祝安安忍了忍,好歹還是忍住了,沒有回頭對小姑娘說一句‘真有眼光’。
小同學們說悄悄話,她這個大人不好插過去。
祝然然也沒跟同學聊多久,她的東西還沒收拾出來呢。
姐妹倆收拾得算快的,但這跟秦嶴這個一向快速高效的人比起來,那肯定是慢的。
這不,才收拾到一半,秦嶴就帶著石頭上來了,手裏還拎著暖壺。
進來的一瞬間,宿舍裏吵雜的聲音肉眼可見地停了幾秒鍾。
那一身氣質,壓迫感十足。
秦嶴泰然自若,麵朝著祝安安,“還沒好?”
“快了。”,說著祝安安視線固定在秦嶴手上,“哪來的?”
之前說好的,收拾完了再去買,這裏距離賣東西的地方可不近。
秦嶴把手裏的暖壺遞給了小然,“陸嫂子順路帶的。”
祝安安‘哦’了一聲。
陸嫂子家老四確實也是今年上初中。
三兩句話的功夫,宿舍又喧囂了起來。
要收拾的東西其實也沒多少,弄好後距離石頭小然回班級集合還有一點時間,她倆熟悉校園,祝安安幹脆也跟著逛了逛。
一路看到了夥房水房操場廁所,然後就沒啥了,學校小得很。
水房裏有開水可以打,冬天倒是冷不著,夥房是給學生蒸飯的地方,有一個小窗口賣菜。
“小安。”,還沒走到學校門口,身後傳來一道熟悉的聲音。
祝安安扭頭看去,就看到陸翠萍大步走了過來。
“嫂子,你們家小四的東西都收拾好啦?”
陸翠萍:“好了,準備回去呢,你們回嗎?還是要去逛逛?”
祝安安搖頭:“不逛了,就一上午的假,時間來不及。”
陸翠萍揮揮手,“那一起回吧。”
祝安安沒意見,臨走又交代了石頭小然幾句。
---
家裏一下少了兩個人,白天其實還好,等到了晚上,小船先不適應了起來。
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後知後覺發現少了什麽。
推開石頭的房門看看,又推開小然的房門看看,然後著急地看著自己媽媽,“舅舅,姨姨,不見!”
祝安安:“他們上學去了。”
小船仰著個小腦袋,上學他知道啊,當即指了指外麵,“接!我接!”
一副要去接人放學的樣子。
這小孩兒跟石頭跑久了,去小學的路早就認識了。
祝安安拽住人,“你姨姨她們上初中去了,這幾天都不回來。”
小船有點沒聽懂,就聽到了一個不回來。
當即急了,“要,要回!”
“初中沒辦法天天回,你數手指頭,每天數一個,數到五,你舅舅姨姨就回來了。”
小船還真的會數,立刻大聲來了一遍一二三四五。
完事後以後看看外麵又看看祝安安,大大的眼睛裏寫著疑惑,他數完了怎麽還沒回來?
祝安安:“………………”
“要一天數一個。”
小船一下焉巴了,晚飯都沒吃好。
小小年紀隻覺得那個叫初中的東西真討厭,會把他舅舅姨姨弄沒。
不過沒過幾天,小孩就不再關注舅舅姨姨什麽時候回來了。
因為他心心念念的弟弟妹妹迫不及待地想出來看看這個世界,秦雙發動的時間比預產期提前了一個星期,都還沒住進醫院等著呢。
祝安安知道的時候,還在衛生所裏忙,是章南春跑來說了她才知道。
等著急忙慌抱著小船回到院兒裏時,曹英毅跟秦嶴剛好也知道請假回來了。
趕去的路上,曹英毅一路快要把自行車蹬出火星子了。
祝安安跟秦嶴慢一步到了醫院,一來就看到曹英毅在走廊裏踱步,還有開車送秦雙來的勤務員小張也在旁邊站著。
祝安安快步上前,問盯著手術室的胡蘭花,“嬸兒,小雙怎麽樣了?”
胡蘭花還算穩得住,“沒大事,別擔心,醫生說就是發動得早,應該很快就能出來了。”
申華笑眯眯:“哎喲,你還知道呢,來叔叔抱抱。”
比起在班車上擠來擠去吵來吵去,小船顯然更喜歡這寬敞又熱鬧的地方。
可惜沒熱鬧多久,就得去坐火車了。
下午申華還送了一路,送到火車站才回去,臨別還跟秦嶴約定著那不知道是什麽時候的下一次見麵。
---
三天多的火車,除了按照慣例晚點了一兩個小時以外,一切順利。
年味淡去後,冬去春來,日子總是過得格外快。
一眨眼的功夫,七六年就過去了一大半。
等到了八月下旬的時候,小船已經兩歲多一點了,日常就喜歡跟在自己舅舅姨姨後麵跑跑跳跳,精力很是充沛。
時不時也去隔壁摸摸秦雙的肚子,萌噠噠地喊著弟弟妹妹快出來。
不知道是弟弟還是妹妹,反正隻要比他小他就喜歡,明明自己還是一個小小屁孩兒卻有一顆想當大哥哥的心。
秦雙九個月的肚子,確實已經進入了生產倒計時。
學校的工作讓別的老師幫忙帶了帶,等恢複以後再去上課。
她現在肚子大,站太久壓根兒站不住,何況一二年級的小屁孩跑跑鬧鬧起來有時候沒個分寸,她這麽大的肚子可經不起撞。
祝安安也經常去隔壁幫忙弄這弄那,為秦雙生產還有月子坐準備。
阮新燕今年沒打算再過來。
一來是,來一趟真的費事,就不說路上受罪了,家裏雜七雜八的找鄰居幫忙照看就很麻煩。
二來,即使不來,她也不咋擔心閨女坐月子坐不好,有婆婆有哥哥嫂子在,肯定沒啥問題。
人來不了,東西卻是沒少寄,跟以前祝安安懷孕的時候一樣,寄了不少小嬰兒穿的用的,外孫也是孫,阮新燕一碗水端得很平。
這大半年,秦嶴跟曹英毅光拿包裹就去了市裏好幾次。
不過在秦雙生之前,家裏還有一件大事,那就是……石頭小然要去上初中了。
六月底放假以後,兩人五年級讀完了。
軍區這邊是沒有初中的,隻能去市裏上。
臨近開學這幾天,祝安安可算是有點體會到了什麽叫‘兒行千裏母擔憂’,雖然她隻能算長姐如母,石頭小然也沒有行千裏。
但要離開家住校是肯定的,以後最多也就一周回來一次,要是放假那天碰上惡劣天氣,可能得半個月才能回來。
再一個,石頭年紀實在是小,本來上小學的時候就沒有滿七歲,又跳了兩級,算起來起碼比同班同學小三歲。
比較欣慰的是這孩子長得好,一有空就跟著秦嶴訓練,應該不會受欺負。
不說年紀的話,看起來跟同級的人一般大,臉長得不著急,但是身高屬實是長得很著急,照這個趨勢下去,等成年了肯定一八五往上。
上學期他們班裏為此還鬧過笑話,隔壁二五七旅有新家屬帶著孩子來,那孩子都十三了,但屬於晚發育的那種。
在老家上學晚了,來的時候分到了跟石頭前後桌,半天時間熟了以後,石頭哥長石頭哥短地喊了一下午。
第二天才知道,他喊哥的人,比他小了四歲。
偏偏石頭也沒糾正他,祝安安聽說的時候,眼角都抽了抽,孩子好像開始有點往黑芝麻餡發展了,以前明明是個白糯米團子。
眼下,小然那邊祝安安也怪擔心的,就是擔心的對象很是興致勃勃,臉上全是對初中生活的向往,顯得她這個當姐姐的很呆。
---
報道這天,自然不可能跟小學一樣,讓孩子自己去,被褥臉盆各種行李一大堆。
秦嶴特意請了假,跟祝安安一起送。
小船暫時寄放在了隔壁,順帶把秦雙的自行車也征用了。
車上掛著叮嚀哐啷一大堆,宿舍分班啥的還都不知道,祝安安跟秦嶴兩人一人看行李一人帶孩子報道。
姐弟倆幸運地分到了一個班上,就是報道的時候,班主任看了石頭好幾眼,可能不相信這麽高的孩子才十歲。
報道完,一人帶著一個去了宿舍。
這年頭住宿條件真的談不上多好,甚至可以說是很艱苦。
她們這好歹有個上下鋪的床,之前聽院兒軍嫂說,有些地方學校甚至沒有床,就讓孩子打地鋪,先拿報紙鋪一層,然後再鋪上褥子就完事了。
有些心疼孩子的,可能會專門多給帶個席子墊在下麵。
祝安安她們來得算早,搶了一個下鋪的位置。
隔壁林嫂子家老二就是在這裏上的初中,祝安安取好了經,準備得很充分,沒有到了學校才發現少這少那的情況。
宿舍裏已經有兩家人了,祝安安才剛把行李拿出來,扭頭發現小然已經跟同學聊上了。
小姑娘們湊在一起聊得還挺好,果然是在哪都吃得開,顯得她前幾天的擔憂很多餘。
沒一會兒的功夫,隱隱好像還聽到了有個小姑娘悄悄對小然說什麽‘你姐姐好漂亮’之類的話。
祝安安忍了忍,好歹還是忍住了,沒有回頭對小姑娘說一句‘真有眼光’。
小同學們說悄悄話,她這個大人不好插過去。
祝然然也沒跟同學聊多久,她的東西還沒收拾出來呢。
姐妹倆收拾得算快的,但這跟秦嶴這個一向快速高效的人比起來,那肯定是慢的。
這不,才收拾到一半,秦嶴就帶著石頭上來了,手裏還拎著暖壺。
進來的一瞬間,宿舍裏吵雜的聲音肉眼可見地停了幾秒鍾。
那一身氣質,壓迫感十足。
秦嶴泰然自若,麵朝著祝安安,“還沒好?”
“快了。”,說著祝安安視線固定在秦嶴手上,“哪來的?”
之前說好的,收拾完了再去買,這裏距離賣東西的地方可不近。
秦嶴把手裏的暖壺遞給了小然,“陸嫂子順路帶的。”
祝安安‘哦’了一聲。
陸嫂子家老四確實也是今年上初中。
三兩句話的功夫,宿舍又喧囂了起來。
要收拾的東西其實也沒多少,弄好後距離石頭小然回班級集合還有一點時間,她倆熟悉校園,祝安安幹脆也跟著逛了逛。
一路看到了夥房水房操場廁所,然後就沒啥了,學校小得很。
水房裏有開水可以打,冬天倒是冷不著,夥房是給學生蒸飯的地方,有一個小窗口賣菜。
“小安。”,還沒走到學校門口,身後傳來一道熟悉的聲音。
祝安安扭頭看去,就看到陸翠萍大步走了過來。
“嫂子,你們家小四的東西都收拾好啦?”
陸翠萍:“好了,準備回去呢,你們回嗎?還是要去逛逛?”
祝安安搖頭:“不逛了,就一上午的假,時間來不及。”
陸翠萍揮揮手,“那一起回吧。”
祝安安沒意見,臨走又交代了石頭小然幾句。
---
家裏一下少了兩個人,白天其實還好,等到了晚上,小船先不適應了起來。
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後知後覺發現少了什麽。
推開石頭的房門看看,又推開小然的房門看看,然後著急地看著自己媽媽,“舅舅,姨姨,不見!”
祝安安:“他們上學去了。”
小船仰著個小腦袋,上學他知道啊,當即指了指外麵,“接!我接!”
一副要去接人放學的樣子。
這小孩兒跟石頭跑久了,去小學的路早就認識了。
祝安安拽住人,“你姨姨她們上初中去了,這幾天都不回來。”
小船有點沒聽懂,就聽到了一個不回來。
當即急了,“要,要回!”
“初中沒辦法天天回,你數手指頭,每天數一個,數到五,你舅舅姨姨就回來了。”
小船還真的會數,立刻大聲來了一遍一二三四五。
完事後以後看看外麵又看看祝安安,大大的眼睛裏寫著疑惑,他數完了怎麽還沒回來?
祝安安:“………………”
“要一天數一個。”
小船一下焉巴了,晚飯都沒吃好。
小小年紀隻覺得那個叫初中的東西真討厭,會把他舅舅姨姨弄沒。
不過沒過幾天,小孩就不再關注舅舅姨姨什麽時候回來了。
因為他心心念念的弟弟妹妹迫不及待地想出來看看這個世界,秦雙發動的時間比預產期提前了一個星期,都還沒住進醫院等著呢。
祝安安知道的時候,還在衛生所裏忙,是章南春跑來說了她才知道。
等著急忙慌抱著小船回到院兒裏時,曹英毅跟秦嶴剛好也知道請假回來了。
趕去的路上,曹英毅一路快要把自行車蹬出火星子了。
祝安安跟秦嶴慢一步到了醫院,一來就看到曹英毅在走廊裏踱步,還有開車送秦雙來的勤務員小張也在旁邊站著。
祝安安快步上前,問盯著手術室的胡蘭花,“嬸兒,小雙怎麽樣了?”
胡蘭花還算穩得住,“沒大事,別擔心,醫生說就是發動得早,應該很快就能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