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虐文女配的101種be(快穿) 作者:大噓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日穿的吉服將他整個人襯得銳利又俊朗,南秀都覺得有些陌生了,也不是沒見過別人穿吉服,可卻沒有他這樣好看。而且他比往日的溫和更多了一些說不上來的感覺,似乎是格外開心。
他喝了酒,麵色如常,但周身彌漫著酒氣。
南秀喝完湯肚子裏暖暖的,對劉明規說:“我最近想起來一些過去的事。”
劉明規給她夾菜的手微微一頓,“……想起什麽了?”
南秀有些苦惱:“想起江晝表哥果然是很討厭我。我其實猜到了,怪不得他自從回來見到我總是奇奇怪怪的。”
劉明規靜了片刻,才道:“阿蒙,他並不討厭你。隻是從前你們兩人間有諸多誤會。”
被討厭不是什麽愉快的體驗,劉明規不希望阿蒙因為如今記憶混亂就徒增一些不必要的煩惱。
“他是看不清自己的心。”劉明規一邊給她夾菜,一邊低聲說。
南秀不大明白,但也沒有追問,隻是歪著腦袋從下往上看他微帶落寞的表情。
“你怎麽突然不開心了?”她好奇地問。
她總是能很快察覺到他的情緒變化,以前如此,現在也如此,大半原因在於他從不在她麵前掩飾自己的心情。
“是有些慶幸。”劉明規在心裏嘲笑自己的卑劣。因為謝江晝總是看不清自己的心,所以他錯過了阿蒙,自己才能趁虛而入。
窗子一直開著,順著窗從他們二人坐著的地方能看到她喜歡的茶花樹,這種樹府裏栽了很多,大團大團的茶花此刻在夜裏盛放,美不勝收。
“你是不是喝了很多酒?”南秀忍不住問。
“是喝了一些,但沒有醉。”劉明規低頭笑。
他真的笑了太多次了。南秀有些莫名,道:“我看你像是醉了,和平時很不一樣。”
“嗯。”
劉明規沒有反駁。他眼睛裏仿佛蒙著一層水光,看著南秀,“從今以後要和我住在一起,會不會不習慣?”
南秀認真想了想後誠實回道:“目前還不算住過……所以不知道。”要是不習慣,那她就陪他住幾天再回家住幾天。
雖然對這座宥王府很熟悉了,可她並沒有留宿的記憶,從前確實也從未留宿過。好在直到和他一起躺在喜床上,她也沒覺得哪裏不習慣,被褥柔軟,帳子漂亮,就是相較於獨自睡時位置明顯小了許多。
劉明規實在太高大了,她被襯成小小一隻輕輕陷進他懷裏。
合上帳子之後,四周都是他的氣息。
“睡吧。”劉明規怕她害怕,隻是抱著她,什麽都不準備做。
南秀卻覺得少了一個步驟就不算禮成。她覺得肯定是府裏的其他人都害怕劉明規,因為他除了麵對自己時會笑一笑,其餘時候總冷冷淡淡的,所以沒有人敢教他成婚夜裏該做的事。
“你是不是不會。”南秀自他懷裏抬起頭,趴在他耳邊低聲問。
“我箱子裏有本冊子,但我沒認真看。”
劉明規抬手捂住她的嘴,耳朵發熱,密閉的帳子內隻有衣料摩擦時細微的響聲。
南秀沒有聽到他回應以為他果然不會,被他手心輕輕壓著嘴唇還是能發出含糊的聲音:“那冊子畫得可醜了,你看了也會受不了的。”
劉明規鬆開手。
“有時間你重新畫一……”
他頓了一下,低頭輕輕吻住了她。
阿蒙似懂非懂,他本不想表現得這麽急切,起初還算克製。但其實南秀是知曉這事的,她又不是真的傻子,那冊子上不光畫了,還寫了批注。
但真的到了最後,她邊流眼淚邊想:好像也不能天天住在一起。
……
……
因為這樁婚事是由宮裏賜下的,第二日自然要入宮謝恩。
南秀被哄起來梳了妝換了衣裳,在去往宮裏的馬車上還昏昏欲睡,枕著劉明規肩頭補眠。一入宮兩人先去了聖上那裏謝恩,得了幾句關切後聖上又要單獨留下劉明規說話,南秀便先獨自去往太後宮中。
叔侄間起先隻是話家常,聖上近來身體有恙,臉色不是很好,忍不住咳了幾聲後悵然道:“當初撫州兵禍,朕陣前失援,十萬精兵折損八/九,幸有你父皇帶兵來救,不然朕早成一抔黃土了,哪裏還能有今日呢。”
這些話劉明規聽過不止一次,照舊道:“父親與叔父手足情深。”
“我們雖非同母所出,卻是最像的兄弟,不過朕有許多不及他的地方。”聖上笑著望向他,神態慈愛,“比方說,朕這幾個兒子,都不如你。”
劉明規沒有接話,隻適時地垂下眼。
他這副樣子是表明了不想多談,從前聖上一直由著他這樣敷衍過去,但今日卻接著往下說:“朕想派你去平營河之亂。”
劉明規抬眼與叔父對視,坦言拒絕道:“侄兒剛成婚,舍不得離開阿蒙。”
聖上失笑:“你最是聰明,怎會不明白朕的意思。你少言政事,平日非得問到你頭上才肯答兩句,上回若不是北夷實在囂張,你也不會主動登門與陸京商談整夜,想出辦法助他一臂之力。”
武威將軍陸京與劉明規是好友。陸京勇武有餘,但計謀不足,聖上後來得知他打勝仗時所用的法子,立刻便猜到了那些主意都是誰出的。
自己這個侄兒明明有治國用兵的絕世之才,偏偏對此毫無興趣,想到這兒,他也不再兜圈子了,語重心長道:“你知道朕是想讓你在軍中立威。若非你一定要求娶阿蒙,朕早已準備讓齊雲來做你的宥王妃。她聰穎又識大體,背後更是嶺南十四軍,對你的助力可想而知。”
提到阿蒙,聖上的神情柔和下來,語氣也盡量委婉:“我們都希望阿蒙一輩子無憂無慮。你一定要娶她,她也肯嫁你,所以朕願意成全你們,隻是未來的皇後不能是個心智低弱的孩子脾氣——”
“叔父。”劉明規打斷他,認真道,“阿蒙隻是沒那麽多複雜心思。”
聖上一頓,無奈地說:“你教她讀書,教她道理,這麽多年應當比任何一個人都知道她與常人的不同。”
劉明規不再爭辯,隻是說:“您有五子,我不過是子侄,就隻做個閑散王爺也沒什麽不好。”
聖上搖搖頭:“阿蒙不會介意你娶齊雲做平妻,以齊雲的品性也不會欺負了阿蒙,這樣不好麽?”
“阿蒙介意。”劉明規語氣微冷,字字清晰,“除了阿蒙,我不會娶任何人。”
聖上板著臉,心裏氣他固執,但還是容他再認真考慮:“回去好好想想,再來答複朕。”
隻是劉明規這強脾氣也很像先帝,臉色冷肅,寸步不讓:“陛下厚愛,明規實難承受。”
聽這小子連叔父都不叫了,氣得聖上臉色大變,指了指他,最後氣急指向門口怒道:“滾出去!”
劉明規一言不發起身便走。
第16章 悔婚的傻女配十六
南秀在趕去外祖母宮殿的路上遇到了一個人,是個很瘦很陰鬱的人。平翠很快認出了他,提醒南秀:“是三皇子殿下。”
沒能一眼認出,是因為劉玨實在瘦了很多,而且過去愛穿青色衣裳,今日卻穿了件深藍偏黑的,襯得整個人更顯陰沉了。
“您與三皇子殿下從前關係很好的。”平翠又補充說,“殿下曾在靜湖救過您。”
兩人麵對麵站著,劉玨聽著南秀的侍女三言兩語講清自己和她的過去,兩人的交集幾句話就足夠說完了,最值得提的不過是曾經的救命之恩。他扯出一抹笑,問南秀:“做宥王妃,你開心麽?”
南秀隻能點點頭,又有些不好意思:“我似乎是記得你的,隻是我撞了腦袋丟了許多記憶。”
她沒有說謊,劉玨的模樣她是眼熟的,但兩人間發生過什麽完全記不清了。
“開心就好。”劉玨喃喃道。
她和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從前是稚嫩的天真的,此刻多了許多明豔。
劉玨真的很羨慕劉明規。非但母後將他看作親生兒子一般愛護關切,父皇也重視他遠勝於自己,他還可以隨心所欲地將南秀留在自己身邊,如今又能娶她為妻,這都是自己在夢裏都不敢想的。
就連自己對南秀的所謂恩情也是耍手段騙來的,騙得她這個傻子心心念念要報答他,這麽多年傻兮兮地對他好。如今老天將這一切盡數抹去了,怎麽不算是一種懲罰呢?
當初他偶然看到年幼的南秀獨自在靜池邊喂魚,知道她是太後的掌中珠玉,身邊總是圍滿了宮人,應當是貪玩偷跑出來才會落單,這種難得的機會讓他看到了改變命運的希望。
於是他派唯一一個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小太監去將南秀推進了水裏,冷眼旁觀她掙紮後沉入漆黑冰冷的池水裏,然後才裝模作樣地跳水施救。冬天的棉衣厚重,即便他水性足夠好也差點沒能上來,這樣不顧性命,終於讓太後對他有了幾分憐憫,下旨令當時還是賢妃的皇後收養了他。
與南秀這段異常簡短的對話以及她看向自己時眼底的陌生,都令劉玨自虐一般反複回想了多次,壓製許久的暴戾情緒久久無法消解,一早便知道從嶺南歸來的齊雲今日也入宮了,特地去必經之路上等她。
跟在齊雲身邊的侍女替她抱不平,心疼道:“您日夜兼程趕回來,又是何苦呢。”
方才在太後宮裏看到那一對金童玉女,除了讓自己心裏難受,還有什麽用。
“早該知道的。”齊雲想到從小到大劉明規待阿蒙的不同和對自己的冷淡,苦笑著說,“可我非得親眼見了才肯死心,走吧,我嶺南的大好男兒未必都比他劉明規差。”
“南姑娘當真是傻人有傻福。”侍女語氣中不乏羨慕,小聲感慨著。
主仆二人話音剛落就看到了不遠處的三皇子劉玨。
劉玨和齊雲也是自幼相識,但關係冷淡,說過的話加起來還不到十句,這時他卻主動走上前,道:“風塵仆仆回來了,怎麽這麽快就要走。”
他麵上掛著笑,這笑令齊雲十分不舒服,從頭到腳打量了他一番,也笑了,“你喜歡阿蒙,阿蒙卻不喜歡你,如今還有心思來看我的笑話?”
本就心情不好,麵對劉玨時的語氣自然不會客氣。
她很不喜歡劉玨,從小就覺得他有一肚子壞水。她對劉明規的喜歡是光明正大的,可劉玨對阿蒙的喜歡卻藏得深,要不是她偶然得知也很難察覺出來。
待她一走,笑容從劉玨麵上緩緩褪去。
回了自己的住處,一言不發地砸得整座大殿一片狼藉。
小太監縮在角落裏不敢吭聲。
“如果他死了……”劉玨平複呼吸,緩緩自語,“你會不會很傷心。”
小太監的額頭死死抵著地磚,不敢抬頭,雖然聽不懂主子在說什麽也恨不得自己是個聾子。
劉玨的脾氣向來陰晴不定,這幾年已算溫和許多了,有時還肯對宮人笑笑,自從南秀受傷失憶後他愈發暴躁,身邊的宮人整日戰戰兢兢的。
……
南秀回門那日老太君和南朱都抱著她哭了一通。從小養到大的姑娘如今真的嫁了人,她們這幾日吃飯都沒滋味。
本以為阿蒙會一輩子留在府裏,誰成想宥王殿下半路截胡,把人給拐跑了,雖然還是在長安城內,那也不是日日都能見到的,今日說什麽也不許她走了。
對此南秀還挺開心的。
劉明規自然由著她,就這麽陪她在南家住下了,也從不催她回去。消息傳出去眾人都嘖嘖稱奇,畢竟沒有哪家嫁出去的姑娘回門當日就帶著姑爺住在了娘家,還一連住了小半個月。
對於宥王這尊大佛長住在府上,除了南秀適應良好,其餘人起初心裏都還有些沒底,說話做事都小心翼翼,連老太君都難免留心他臉色,怕惹他不悅。
劉明規卻如上門女婿一樣自在,整日陪南秀在院子裏玩鬧,對長輩也恭敬。私下裏南朱不止一次和母親說阿蒙這是嫁對人了。
宥王府那邊時不時有人來送些東西,看到這架勢,老太君都怕兩人真的留在南府不走了,她倒是樂得如此,可又怕宮裏皇後派人來過問,總歸不大妥當。
所以老太君不情不願地勸了一回,讓兩人回自己家去。
南秀一聽,想到她和劉明規在這邊確實住了有段時日了,於是很痛快地點頭應了。
但這樣的快樂的日子持續了不過兩個月,無論劉明規如何拒絕,聖上依舊下旨命他後日動身去往營河。
聖旨已下,皇命難違。
他喝了酒,麵色如常,但周身彌漫著酒氣。
南秀喝完湯肚子裏暖暖的,對劉明規說:“我最近想起來一些過去的事。”
劉明規給她夾菜的手微微一頓,“……想起什麽了?”
南秀有些苦惱:“想起江晝表哥果然是很討厭我。我其實猜到了,怪不得他自從回來見到我總是奇奇怪怪的。”
劉明規靜了片刻,才道:“阿蒙,他並不討厭你。隻是從前你們兩人間有諸多誤會。”
被討厭不是什麽愉快的體驗,劉明規不希望阿蒙因為如今記憶混亂就徒增一些不必要的煩惱。
“他是看不清自己的心。”劉明規一邊給她夾菜,一邊低聲說。
南秀不大明白,但也沒有追問,隻是歪著腦袋從下往上看他微帶落寞的表情。
“你怎麽突然不開心了?”她好奇地問。
她總是能很快察覺到他的情緒變化,以前如此,現在也如此,大半原因在於他從不在她麵前掩飾自己的心情。
“是有些慶幸。”劉明規在心裏嘲笑自己的卑劣。因為謝江晝總是看不清自己的心,所以他錯過了阿蒙,自己才能趁虛而入。
窗子一直開著,順著窗從他們二人坐著的地方能看到她喜歡的茶花樹,這種樹府裏栽了很多,大團大團的茶花此刻在夜裏盛放,美不勝收。
“你是不是喝了很多酒?”南秀忍不住問。
“是喝了一些,但沒有醉。”劉明規低頭笑。
他真的笑了太多次了。南秀有些莫名,道:“我看你像是醉了,和平時很不一樣。”
“嗯。”
劉明規沒有反駁。他眼睛裏仿佛蒙著一層水光,看著南秀,“從今以後要和我住在一起,會不會不習慣?”
南秀認真想了想後誠實回道:“目前還不算住過……所以不知道。”要是不習慣,那她就陪他住幾天再回家住幾天。
雖然對這座宥王府很熟悉了,可她並沒有留宿的記憶,從前確實也從未留宿過。好在直到和他一起躺在喜床上,她也沒覺得哪裏不習慣,被褥柔軟,帳子漂亮,就是相較於獨自睡時位置明顯小了許多。
劉明規實在太高大了,她被襯成小小一隻輕輕陷進他懷裏。
合上帳子之後,四周都是他的氣息。
“睡吧。”劉明規怕她害怕,隻是抱著她,什麽都不準備做。
南秀卻覺得少了一個步驟就不算禮成。她覺得肯定是府裏的其他人都害怕劉明規,因為他除了麵對自己時會笑一笑,其餘時候總冷冷淡淡的,所以沒有人敢教他成婚夜裏該做的事。
“你是不是不會。”南秀自他懷裏抬起頭,趴在他耳邊低聲問。
“我箱子裏有本冊子,但我沒認真看。”
劉明規抬手捂住她的嘴,耳朵發熱,密閉的帳子內隻有衣料摩擦時細微的響聲。
南秀沒有聽到他回應以為他果然不會,被他手心輕輕壓著嘴唇還是能發出含糊的聲音:“那冊子畫得可醜了,你看了也會受不了的。”
劉明規鬆開手。
“有時間你重新畫一……”
他頓了一下,低頭輕輕吻住了她。
阿蒙似懂非懂,他本不想表現得這麽急切,起初還算克製。但其實南秀是知曉這事的,她又不是真的傻子,那冊子上不光畫了,還寫了批注。
但真的到了最後,她邊流眼淚邊想:好像也不能天天住在一起。
……
……
因為這樁婚事是由宮裏賜下的,第二日自然要入宮謝恩。
南秀被哄起來梳了妝換了衣裳,在去往宮裏的馬車上還昏昏欲睡,枕著劉明規肩頭補眠。一入宮兩人先去了聖上那裏謝恩,得了幾句關切後聖上又要單獨留下劉明規說話,南秀便先獨自去往太後宮中。
叔侄間起先隻是話家常,聖上近來身體有恙,臉色不是很好,忍不住咳了幾聲後悵然道:“當初撫州兵禍,朕陣前失援,十萬精兵折損八/九,幸有你父皇帶兵來救,不然朕早成一抔黃土了,哪裏還能有今日呢。”
這些話劉明規聽過不止一次,照舊道:“父親與叔父手足情深。”
“我們雖非同母所出,卻是最像的兄弟,不過朕有許多不及他的地方。”聖上笑著望向他,神態慈愛,“比方說,朕這幾個兒子,都不如你。”
劉明規沒有接話,隻適時地垂下眼。
他這副樣子是表明了不想多談,從前聖上一直由著他這樣敷衍過去,但今日卻接著往下說:“朕想派你去平營河之亂。”
劉明規抬眼與叔父對視,坦言拒絕道:“侄兒剛成婚,舍不得離開阿蒙。”
聖上失笑:“你最是聰明,怎會不明白朕的意思。你少言政事,平日非得問到你頭上才肯答兩句,上回若不是北夷實在囂張,你也不會主動登門與陸京商談整夜,想出辦法助他一臂之力。”
武威將軍陸京與劉明規是好友。陸京勇武有餘,但計謀不足,聖上後來得知他打勝仗時所用的法子,立刻便猜到了那些主意都是誰出的。
自己這個侄兒明明有治國用兵的絕世之才,偏偏對此毫無興趣,想到這兒,他也不再兜圈子了,語重心長道:“你知道朕是想讓你在軍中立威。若非你一定要求娶阿蒙,朕早已準備讓齊雲來做你的宥王妃。她聰穎又識大體,背後更是嶺南十四軍,對你的助力可想而知。”
提到阿蒙,聖上的神情柔和下來,語氣也盡量委婉:“我們都希望阿蒙一輩子無憂無慮。你一定要娶她,她也肯嫁你,所以朕願意成全你們,隻是未來的皇後不能是個心智低弱的孩子脾氣——”
“叔父。”劉明規打斷他,認真道,“阿蒙隻是沒那麽多複雜心思。”
聖上一頓,無奈地說:“你教她讀書,教她道理,這麽多年應當比任何一個人都知道她與常人的不同。”
劉明規不再爭辯,隻是說:“您有五子,我不過是子侄,就隻做個閑散王爺也沒什麽不好。”
聖上搖搖頭:“阿蒙不會介意你娶齊雲做平妻,以齊雲的品性也不會欺負了阿蒙,這樣不好麽?”
“阿蒙介意。”劉明規語氣微冷,字字清晰,“除了阿蒙,我不會娶任何人。”
聖上板著臉,心裏氣他固執,但還是容他再認真考慮:“回去好好想想,再來答複朕。”
隻是劉明規這強脾氣也很像先帝,臉色冷肅,寸步不讓:“陛下厚愛,明規實難承受。”
聽這小子連叔父都不叫了,氣得聖上臉色大變,指了指他,最後氣急指向門口怒道:“滾出去!”
劉明規一言不發起身便走。
第16章 悔婚的傻女配十六
南秀在趕去外祖母宮殿的路上遇到了一個人,是個很瘦很陰鬱的人。平翠很快認出了他,提醒南秀:“是三皇子殿下。”
沒能一眼認出,是因為劉玨實在瘦了很多,而且過去愛穿青色衣裳,今日卻穿了件深藍偏黑的,襯得整個人更顯陰沉了。
“您與三皇子殿下從前關係很好的。”平翠又補充說,“殿下曾在靜湖救過您。”
兩人麵對麵站著,劉玨聽著南秀的侍女三言兩語講清自己和她的過去,兩人的交集幾句話就足夠說完了,最值得提的不過是曾經的救命之恩。他扯出一抹笑,問南秀:“做宥王妃,你開心麽?”
南秀隻能點點頭,又有些不好意思:“我似乎是記得你的,隻是我撞了腦袋丟了許多記憶。”
她沒有說謊,劉玨的模樣她是眼熟的,但兩人間發生過什麽完全記不清了。
“開心就好。”劉玨喃喃道。
她和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從前是稚嫩的天真的,此刻多了許多明豔。
劉玨真的很羨慕劉明規。非但母後將他看作親生兒子一般愛護關切,父皇也重視他遠勝於自己,他還可以隨心所欲地將南秀留在自己身邊,如今又能娶她為妻,這都是自己在夢裏都不敢想的。
就連自己對南秀的所謂恩情也是耍手段騙來的,騙得她這個傻子心心念念要報答他,這麽多年傻兮兮地對他好。如今老天將這一切盡數抹去了,怎麽不算是一種懲罰呢?
當初他偶然看到年幼的南秀獨自在靜池邊喂魚,知道她是太後的掌中珠玉,身邊總是圍滿了宮人,應當是貪玩偷跑出來才會落單,這種難得的機會讓他看到了改變命運的希望。
於是他派唯一一個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小太監去將南秀推進了水裏,冷眼旁觀她掙紮後沉入漆黑冰冷的池水裏,然後才裝模作樣地跳水施救。冬天的棉衣厚重,即便他水性足夠好也差點沒能上來,這樣不顧性命,終於讓太後對他有了幾分憐憫,下旨令當時還是賢妃的皇後收養了他。
與南秀這段異常簡短的對話以及她看向自己時眼底的陌生,都令劉玨自虐一般反複回想了多次,壓製許久的暴戾情緒久久無法消解,一早便知道從嶺南歸來的齊雲今日也入宮了,特地去必經之路上等她。
跟在齊雲身邊的侍女替她抱不平,心疼道:“您日夜兼程趕回來,又是何苦呢。”
方才在太後宮裏看到那一對金童玉女,除了讓自己心裏難受,還有什麽用。
“早該知道的。”齊雲想到從小到大劉明規待阿蒙的不同和對自己的冷淡,苦笑著說,“可我非得親眼見了才肯死心,走吧,我嶺南的大好男兒未必都比他劉明規差。”
“南姑娘當真是傻人有傻福。”侍女語氣中不乏羨慕,小聲感慨著。
主仆二人話音剛落就看到了不遠處的三皇子劉玨。
劉玨和齊雲也是自幼相識,但關係冷淡,說過的話加起來還不到十句,這時他卻主動走上前,道:“風塵仆仆回來了,怎麽這麽快就要走。”
他麵上掛著笑,這笑令齊雲十分不舒服,從頭到腳打量了他一番,也笑了,“你喜歡阿蒙,阿蒙卻不喜歡你,如今還有心思來看我的笑話?”
本就心情不好,麵對劉玨時的語氣自然不會客氣。
她很不喜歡劉玨,從小就覺得他有一肚子壞水。她對劉明規的喜歡是光明正大的,可劉玨對阿蒙的喜歡卻藏得深,要不是她偶然得知也很難察覺出來。
待她一走,笑容從劉玨麵上緩緩褪去。
回了自己的住處,一言不發地砸得整座大殿一片狼藉。
小太監縮在角落裏不敢吭聲。
“如果他死了……”劉玨平複呼吸,緩緩自語,“你會不會很傷心。”
小太監的額頭死死抵著地磚,不敢抬頭,雖然聽不懂主子在說什麽也恨不得自己是個聾子。
劉玨的脾氣向來陰晴不定,這幾年已算溫和許多了,有時還肯對宮人笑笑,自從南秀受傷失憶後他愈發暴躁,身邊的宮人整日戰戰兢兢的。
……
南秀回門那日老太君和南朱都抱著她哭了一通。從小養到大的姑娘如今真的嫁了人,她們這幾日吃飯都沒滋味。
本以為阿蒙會一輩子留在府裏,誰成想宥王殿下半路截胡,把人給拐跑了,雖然還是在長安城內,那也不是日日都能見到的,今日說什麽也不許她走了。
對此南秀還挺開心的。
劉明規自然由著她,就這麽陪她在南家住下了,也從不催她回去。消息傳出去眾人都嘖嘖稱奇,畢竟沒有哪家嫁出去的姑娘回門當日就帶著姑爺住在了娘家,還一連住了小半個月。
對於宥王這尊大佛長住在府上,除了南秀適應良好,其餘人起初心裏都還有些沒底,說話做事都小心翼翼,連老太君都難免留心他臉色,怕惹他不悅。
劉明規卻如上門女婿一樣自在,整日陪南秀在院子裏玩鬧,對長輩也恭敬。私下裏南朱不止一次和母親說阿蒙這是嫁對人了。
宥王府那邊時不時有人來送些東西,看到這架勢,老太君都怕兩人真的留在南府不走了,她倒是樂得如此,可又怕宮裏皇後派人來過問,總歸不大妥當。
所以老太君不情不願地勸了一回,讓兩人回自己家去。
南秀一聽,想到她和劉明規在這邊確實住了有段時日了,於是很痛快地點頭應了。
但這樣的快樂的日子持續了不過兩個月,無論劉明規如何拒絕,聖上依舊下旨命他後日動身去往營河。
聖旨已下,皇命難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