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陽謀天下,飛速發展的大秦
洪荒:先天人族,修行成人道至尊 作者:截教大天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新鄭,
“秦王居然同意和我們簽訂和平條約?”
韓王安大喜過望道。
“父王,所謂的疲秦計和盟約,都不過是能得一時安寧而已,真正要抵禦秦國,還得勵精圖治,變強才能求存!”
韓非拱手道。
“那也得先有幾年太平時間才行!”
韓王安神色一片複雜,
他當太子的時候,也有過雄心壯誌,力勸父親韓恒惠王學習魏國變法,倒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新政觸及到權貴利益後,很快引起世家聯手逼宮,韓王室被迫取消變法,話語權也逐漸被出自豪門的相國和大將軍擠占,政令已經很難出國都了。
“大王,秦王與蓮公主相當,不如借此機會與其聯姻,可保百年太平!”
相國張開地開口道。
“不...”
韓非剛要反對,卻很快被朝臣的支持聲淹沒,神色也越發落寞。
“兵法有雲,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正好秦王的要求中,也有讓九公子入鹹陽仕秦,未來謀劃,就看九公子的了!”
相國張開地冷冷補了一句。
韓非越發無奈,心中卻也有些好奇,
常年被中原各國鄙夷為蠻夷的秦國,為何能連出數代明君,強大到五國聯合都大敗而歸,
還有那位據傳為祖龍轉世,比自己還小的秦王,又是何等的風采?
...
趙都邯鄲,
“其實,這錢並不是我想拿,但你不拿,我不拿,上卿大人怎麽拿?
上卿大人不拿,我們又怎麽進步?”
因為“保下”大部分趙軍,又以錢財開路的郭開已經成功升任掌管國庫的內史,正在“循循善誘”教導自己的心腹。
“多謝大人指點!”
太倉令和太倉丞臉露了然,四顧確認沒有外人,才將幾個金元寶,小心翼翼地收入長袖之中。
“這就對了,等我成為丞相之後,這府庫,就要由你們來接掌了!”
郭開越發滿意。
“可這裏麵不少都是軍需,若是到時候打起來,又該從哪裏補足?”
太倉令還是有些擔心,
挪用軍需,耽誤戰績,就是有十個頭,都不夠砍的。
“秦國前來議和的使臣,已經入了邯鄲,很快就能簽署秦趙和平條約,十年八載之內,絕無可能打起來!”
郭開沒好氣道:“至於如何應付例行檢查,難道還要我教你們?”
“大人教訓的是!”
兩位屬官對視一眼,心中也都鬆了口氣。
...
楚都壽春,
“秦楚本就是多年姻親,如今秦國的朝堂之爭,昌平君和昌文君都是我楚國公子,又何必再興幹戈呢?”
楚相拱手奏報道。
“之前五國伐秦,我楚國本就不該答應,如今慘敗而歸,秦國隻是占了幾座偏遠城池,已經是相當不錯了,真把他們逼急,到時候隻會損失更大!”
“韓王安雖然不成器,但是那個疲秦計倒是不錯,秦國再強,但也還是地處西蠻之地,一旦大興土木,十年八載內再無力量對外!”
“根據可靠消息,秦國的主戰方向還是在西域那些蠻子,我們就更加沒必要和秦國為敵了!”
“就是,論疆域,我楚國足以和秦國比肩,有幾年和平時間,好好整頓一下內部,必然能成為七國第一!”
“借著這個機會,完全可以讓使者去遊說一下華陽太後,讓秦王嬴政娶我楚國公主為妻,
到時候秦國朝堂有昌平君和昌文君,後宮有我楚國出身的太後和王後,要拿捏嬴政還不是輕而易舉?”
其餘朝臣也是議論紛紛。
“你們這是在養虎為患!”
大將軍項燕冷哼了一聲。
“要是將軍能勝過如狼似虎的秦軍,我等又何須如此?”
楚相直接反唇相譏,
這幾十年來,楚國和秦國的戰爭都是難求一勝,連國都都一路從郢都遷到陳都,再到巨陽,直至如今的壽春,實在是血淚無數。
而且楚國朝堂,向來是王族熊氏分離出來的屈景昭三家把持,包括前些年變法失敗被貶,聽聞楚軍大敗,憤而投江的屈原都不例外,
如今突然多了項燕這個“外人”,實在是讓一幹老人深感不滿。
“先和秦國談談吧!”
楚王擺了擺手,
他對屈景昭三家和項族都十分不滿,但無奈朝野內外都被這些大小世家牢牢把持,即便是他,要栽培一批得力親信,也是相當不容易。
尤其此次五國伐秦失利,楚軍再次大敗,民間也是一片怨聲載道,再輸下去,他這個王座都要不穩了,
這十餘年,楚國的宮變弑君,可是上演了不止一次。
...
齊國,
“秦國和我齊國一東一西,何止億萬裏之遙,根本就不存在兵鋒相見的風險!
反倒是秦國與各國議和之後,商路更加暢通,貿易利潤可以提升數倍!
就是,如今秦國賣到我齊國的商品,除了原本的蜀錦之外,還有各種精美玉器和仙酒瓊漿,傳聞都是那位新秦王嬴政發明的,一看就是好大喜功,追求享受的主,又怎麽會有威脅?”
“這次各國大敗而歸,國庫窘迫,以燕國為例,根本湊不齊給秦國的賠款,已經派人向我齊國借錢,這又是一筆大收入!”
...
魏都大梁,
“一群廢物,這才多久,就全部被秦人收買了?”
收到各國和秦國陸續簽署盟約的消息,元*信陵君*始直接跳了起來。
“君上,其實是各國割地求和,換取秦國不攻打他們!”
管家小心翼翼道:“而且最近魏都內外,也有不少對君上不利的傳聞!”
“那還等什麽,全部給我抓起來!”
元*信陵君*始怒吼道。
“抓...”
管家正要勸說,然而看著元*信陵君*始要吃人的眼神,也隻能硬著頭皮執行,
片刻之後,
信陵君府私兵魚貫而出,橫行魏都大街小巷,凡是聽到有非議信陵君的,一律先抽二十馬鞭,再抓入大牢之中,滿了後就押送到其他城池看押,
一時之間,整個魏國,大小牢獄,都是人滿為患。
...
鹹陽城,
“果然,滅六國六國也,非秦也!”
收到黑冰台傳來的各國情報,嬴政微歎了口氣,
實際上,以洪荒如今的靈氣之充沛,資源也是相當充足,加上傳承延續的武道,人族的力量若是能凝聚起來,要持續發展並不算困難。
以礦產為例,除了各種金銀銅鐵之外,還有一種奇特的晶石,可以吸納和釋放天地靈氣,既可以輔助武道修煉,也可以作為大型器械的能源。
更具體一點,就是洪荒超級加強版的“可充電電池”,也是修真文明的根基。
但和金銀玉器一樣,這些資源縱使各國都有發現,但除了秦國之外,其餘六國的權貴,都選擇了壟斷,寧可自己用不上,也不肯大量開采,給平民魚躍龍門,反超他們的機會。
“願天下人人如龍,夢想要實現,總要有人付出代價!”
嬴政神色變得越發堅定,
自古以來,變法想要成功,新朝想要建立,不流血犧牲,都是絕無可能實現。
畢竟,所謂的變,實則就是對利益的重新分配,既得利益者也必然會拚死反撲。
曆史上的秦國,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於六國權貴過於仁慈,隻是罷黜為民,或者在鹹陽城附近監禁,給了其繼續蠱惑百姓,攪弄是非,趁亂興風作雨的機會。
作為穿越者,蘇*嬴政*寒,自然不會再給這群人翻身的機會。
“大王,三年義務教育,在巴蜀等區域,受到了一些豪強暗中抵製!”
黑冰台統領頓弱小聲道:“甚至有人說,大王這是倒行逆施,動搖國本!”
“不過是一群自私自利的跳梁小醜罷了!”
嬴政淡淡擺了擺手道:“查清幕後主謀之後,一個都別放過,拉出去公審,然後砍了!”
“是!”
頓弱行禮告退。
“秦王此舉,是否過於狠厲了?”
韓非皺眉開口道。
“你明明學富五車,還是韓國公子身份,卻始終未能推行變法,甚至話語權逐漸喪失,就在於不夠狠!”
嬴政淡淡開口道:“張開地等人反對變法,無非是因為他們就是韓地最大的地主,均田地他們受損最大,不下死手,變法就不可能成功!”
“可這些世家多年經營,在朝野內外,影響力都極大,而且也都曾功勳赫赫!”
韓非眉頭更加緊皺。
“所以說,你還是沒有真正沉下去,你所謂的功勞,其實都是以百姓受盤剝為代價,而你忽略的黎民百姓,才是真正的社稷根本!
嬴政擺了擺手道:“商鞅升任上卿之後,廷尉之職已經由李斯繼任,你可協助他一起查案,也好明白這些所謂權貴的真實麵目!
這也是你們韓家,最後的機會!”
韓非神色一凜,許久之後才黯然告退,
入鹹陽已有多日,即便是韓非,也不得不承認,這位還是少年的秦王,其雄才偉略,敢為人先的魄力,遠不是垂垂老矣的六國所能比擬的。
至於在新鄭朝堂,被韓地朝臣津津樂道的疲秦計,更是最大的笑話。
秦國,隻不過是需要時間,來完成這破天荒的義務教育計劃和水利道路等基礎工程建設而已!
不難想象,一旦秦國人人都能學文習武,人人都能如龍,再加上地處邊陲,本就驍勇善戰的民風,對其餘六國,會形成何等的碾壓!
更可笑的,還是這龐大的支出,有不小一部分,都是各國向秦國求和的賠款!
而且隨著秦國各種仁政流傳開來,被壓迫許久的窮苦百姓,已經開始大量向秦國逃亡。
此消彼長如此之快,六國的滅亡,已經完全可以進入倒計時了!
“秦王居然同意和我們簽訂和平條約?”
韓王安大喜過望道。
“父王,所謂的疲秦計和盟約,都不過是能得一時安寧而已,真正要抵禦秦國,還得勵精圖治,變強才能求存!”
韓非拱手道。
“那也得先有幾年太平時間才行!”
韓王安神色一片複雜,
他當太子的時候,也有過雄心壯誌,力勸父親韓恒惠王學習魏國變法,倒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新政觸及到權貴利益後,很快引起世家聯手逼宮,韓王室被迫取消變法,話語權也逐漸被出自豪門的相國和大將軍擠占,政令已經很難出國都了。
“大王,秦王與蓮公主相當,不如借此機會與其聯姻,可保百年太平!”
相國張開地開口道。
“不...”
韓非剛要反對,卻很快被朝臣的支持聲淹沒,神色也越發落寞。
“兵法有雲,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正好秦王的要求中,也有讓九公子入鹹陽仕秦,未來謀劃,就看九公子的了!”
相國張開地冷冷補了一句。
韓非越發無奈,心中卻也有些好奇,
常年被中原各國鄙夷為蠻夷的秦國,為何能連出數代明君,強大到五國聯合都大敗而歸,
還有那位據傳為祖龍轉世,比自己還小的秦王,又是何等的風采?
...
趙都邯鄲,
“其實,這錢並不是我想拿,但你不拿,我不拿,上卿大人怎麽拿?
上卿大人不拿,我們又怎麽進步?”
因為“保下”大部分趙軍,又以錢財開路的郭開已經成功升任掌管國庫的內史,正在“循循善誘”教導自己的心腹。
“多謝大人指點!”
太倉令和太倉丞臉露了然,四顧確認沒有外人,才將幾個金元寶,小心翼翼地收入長袖之中。
“這就對了,等我成為丞相之後,這府庫,就要由你們來接掌了!”
郭開越發滿意。
“可這裏麵不少都是軍需,若是到時候打起來,又該從哪裏補足?”
太倉令還是有些擔心,
挪用軍需,耽誤戰績,就是有十個頭,都不夠砍的。
“秦國前來議和的使臣,已經入了邯鄲,很快就能簽署秦趙和平條約,十年八載之內,絕無可能打起來!”
郭開沒好氣道:“至於如何應付例行檢查,難道還要我教你們?”
“大人教訓的是!”
兩位屬官對視一眼,心中也都鬆了口氣。
...
楚都壽春,
“秦楚本就是多年姻親,如今秦國的朝堂之爭,昌平君和昌文君都是我楚國公子,又何必再興幹戈呢?”
楚相拱手奏報道。
“之前五國伐秦,我楚國本就不該答應,如今慘敗而歸,秦國隻是占了幾座偏遠城池,已經是相當不錯了,真把他們逼急,到時候隻會損失更大!”
“韓王安雖然不成器,但是那個疲秦計倒是不錯,秦國再強,但也還是地處西蠻之地,一旦大興土木,十年八載內再無力量對外!”
“根據可靠消息,秦國的主戰方向還是在西域那些蠻子,我們就更加沒必要和秦國為敵了!”
“就是,論疆域,我楚國足以和秦國比肩,有幾年和平時間,好好整頓一下內部,必然能成為七國第一!”
“借著這個機會,完全可以讓使者去遊說一下華陽太後,讓秦王嬴政娶我楚國公主為妻,
到時候秦國朝堂有昌平君和昌文君,後宮有我楚國出身的太後和王後,要拿捏嬴政還不是輕而易舉?”
其餘朝臣也是議論紛紛。
“你們這是在養虎為患!”
大將軍項燕冷哼了一聲。
“要是將軍能勝過如狼似虎的秦軍,我等又何須如此?”
楚相直接反唇相譏,
這幾十年來,楚國和秦國的戰爭都是難求一勝,連國都都一路從郢都遷到陳都,再到巨陽,直至如今的壽春,實在是血淚無數。
而且楚國朝堂,向來是王族熊氏分離出來的屈景昭三家把持,包括前些年變法失敗被貶,聽聞楚軍大敗,憤而投江的屈原都不例外,
如今突然多了項燕這個“外人”,實在是讓一幹老人深感不滿。
“先和秦國談談吧!”
楚王擺了擺手,
他對屈景昭三家和項族都十分不滿,但無奈朝野內外都被這些大小世家牢牢把持,即便是他,要栽培一批得力親信,也是相當不容易。
尤其此次五國伐秦失利,楚軍再次大敗,民間也是一片怨聲載道,再輸下去,他這個王座都要不穩了,
這十餘年,楚國的宮變弑君,可是上演了不止一次。
...
齊國,
“秦國和我齊國一東一西,何止億萬裏之遙,根本就不存在兵鋒相見的風險!
反倒是秦國與各國議和之後,商路更加暢通,貿易利潤可以提升數倍!
就是,如今秦國賣到我齊國的商品,除了原本的蜀錦之外,還有各種精美玉器和仙酒瓊漿,傳聞都是那位新秦王嬴政發明的,一看就是好大喜功,追求享受的主,又怎麽會有威脅?”
“這次各國大敗而歸,國庫窘迫,以燕國為例,根本湊不齊給秦國的賠款,已經派人向我齊國借錢,這又是一筆大收入!”
...
魏都大梁,
“一群廢物,這才多久,就全部被秦人收買了?”
收到各國和秦國陸續簽署盟約的消息,元*信陵君*始直接跳了起來。
“君上,其實是各國割地求和,換取秦國不攻打他們!”
管家小心翼翼道:“而且最近魏都內外,也有不少對君上不利的傳聞!”
“那還等什麽,全部給我抓起來!”
元*信陵君*始怒吼道。
“抓...”
管家正要勸說,然而看著元*信陵君*始要吃人的眼神,也隻能硬著頭皮執行,
片刻之後,
信陵君府私兵魚貫而出,橫行魏都大街小巷,凡是聽到有非議信陵君的,一律先抽二十馬鞭,再抓入大牢之中,滿了後就押送到其他城池看押,
一時之間,整個魏國,大小牢獄,都是人滿為患。
...
鹹陽城,
“果然,滅六國六國也,非秦也!”
收到黑冰台傳來的各國情報,嬴政微歎了口氣,
實際上,以洪荒如今的靈氣之充沛,資源也是相當充足,加上傳承延續的武道,人族的力量若是能凝聚起來,要持續發展並不算困難。
以礦產為例,除了各種金銀銅鐵之外,還有一種奇特的晶石,可以吸納和釋放天地靈氣,既可以輔助武道修煉,也可以作為大型器械的能源。
更具體一點,就是洪荒超級加強版的“可充電電池”,也是修真文明的根基。
但和金銀玉器一樣,這些資源縱使各國都有發現,但除了秦國之外,其餘六國的權貴,都選擇了壟斷,寧可自己用不上,也不肯大量開采,給平民魚躍龍門,反超他們的機會。
“願天下人人如龍,夢想要實現,總要有人付出代價!”
嬴政神色變得越發堅定,
自古以來,變法想要成功,新朝想要建立,不流血犧牲,都是絕無可能實現。
畢竟,所謂的變,實則就是對利益的重新分配,既得利益者也必然會拚死反撲。
曆史上的秦國,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於六國權貴過於仁慈,隻是罷黜為民,或者在鹹陽城附近監禁,給了其繼續蠱惑百姓,攪弄是非,趁亂興風作雨的機會。
作為穿越者,蘇*嬴政*寒,自然不會再給這群人翻身的機會。
“大王,三年義務教育,在巴蜀等區域,受到了一些豪強暗中抵製!”
黑冰台統領頓弱小聲道:“甚至有人說,大王這是倒行逆施,動搖國本!”
“不過是一群自私自利的跳梁小醜罷了!”
嬴政淡淡擺了擺手道:“查清幕後主謀之後,一個都別放過,拉出去公審,然後砍了!”
“是!”
頓弱行禮告退。
“秦王此舉,是否過於狠厲了?”
韓非皺眉開口道。
“你明明學富五車,還是韓國公子身份,卻始終未能推行變法,甚至話語權逐漸喪失,就在於不夠狠!”
嬴政淡淡開口道:“張開地等人反對變法,無非是因為他們就是韓地最大的地主,均田地他們受損最大,不下死手,變法就不可能成功!”
“可這些世家多年經營,在朝野內外,影響力都極大,而且也都曾功勳赫赫!”
韓非眉頭更加緊皺。
“所以說,你還是沒有真正沉下去,你所謂的功勞,其實都是以百姓受盤剝為代價,而你忽略的黎民百姓,才是真正的社稷根本!
嬴政擺了擺手道:“商鞅升任上卿之後,廷尉之職已經由李斯繼任,你可協助他一起查案,也好明白這些所謂權貴的真實麵目!
這也是你們韓家,最後的機會!”
韓非神色一凜,許久之後才黯然告退,
入鹹陽已有多日,即便是韓非,也不得不承認,這位還是少年的秦王,其雄才偉略,敢為人先的魄力,遠不是垂垂老矣的六國所能比擬的。
至於在新鄭朝堂,被韓地朝臣津津樂道的疲秦計,更是最大的笑話。
秦國,隻不過是需要時間,來完成這破天荒的義務教育計劃和水利道路等基礎工程建設而已!
不難想象,一旦秦國人人都能學文習武,人人都能如龍,再加上地處邊陲,本就驍勇善戰的民風,對其餘六國,會形成何等的碾壓!
更可笑的,還是這龐大的支出,有不小一部分,都是各國向秦國求和的賠款!
而且隨著秦國各種仁政流傳開來,被壓迫許久的窮苦百姓,已經開始大量向秦國逃亡。
此消彼長如此之快,六國的滅亡,已經完全可以進入倒計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