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種完田,接下來的流程該是清理河裏、湖裏的水產品了。
自河一、河三擴張後,汽艇就可以在裏麵暢通無阻的行駛,何況現在河流變成了接近海寬的大湖,空間什麽船不能過?
都能。
但是,現在也隻是開漁船工作。
撒網,收網,湖裏的水產品儲存前雖然依舊需要手工接觸,但是兩個湖還是有區別的:
湖一的水產都經不住蕭米念叨,以前靠記憶力,現在意念沉入地下室,照著電子顯示屏上的目錄點名。
湖三大部分水產還是比較聽話的,念叨念叨就自動落網了,但是還有那麽一小部分完全不聽“念經”,這就得靠她們三做打撈的功課了。
到了大海。
得,這裏麵的水產靈性大減,它們可不聽指揮的。捕魚的過程完全是隨意撒網,能撈到什麽就什麽,一點都不需要像湖裏幹活那麽執著。
把船直接到了綠島附近,再坐上小木船上岸。
外界物品還是需要通過直接接觸才能用意念控製到指定的地方。
上小船時把漁船挪回原位。
上岸時把小木船放回漁船上。
綠島沒有變化。
站在綠島的草地上,蕭米試著感應了一下綠島養殖空間的情況。
空間具體有多大,她還是感應不到。但是,裏麵動物瘋長的情況她還是有所感應。
“啊!”蕭米不由自主地喊道。
“蕭米,怎麽回事?咦,你們來啦?你們這麽快都忙完了?”
正在忙著閹豬的米爸聽到女兒的驚訝聲後停下手中的活,轉過頭發出了三連問。
很明顯,米爸的工作快要完工了,因為排隊的豬看上去能數的清了,大概在四五十頭之間吧。
“米米,怎麽啦?”
米媽、元媽也在聽到蕭米的驚訝聲後同時開口問道。
“爸爸媽媽幹媽,機器人又停電了,它們這幾天沒有工作。裏麵沒撿的蛋全部孵化了,又出現好多好多的雞鴨鵝鴿子…!”
“外界七天,空間700天,得,一隻雞一天一個蛋,一隻鴨一天一個蛋………”
“也許不隻生一個蛋…”
沒啥好說的,幹活。
米爸:“難怪這次工作量那麽大,以前就沒這麽忙過。好在我的工作馬上就完工了。”
該入庫的統統入庫。
入庫還是很快的,地下室裏綠島的孵化生物暴漲到14位數。
“九等品”
“咦,八等品出現了。”
“多嗎?”
“不多,普通的最多,九等品其次。”
“八等品的有哪些?”米爸有些好奇,據他所知,動物升級也是蠻難的。
“我看看,哦,八等品的是爸爸你開農家樂養的蛇,牛,部分公雞,大鵝,還有在國內遊時收進來的白狐,黃鼠狼。”
“啊,這麽多!白狐和黃鼠狼不能吃,千萬別入庫了。”
“白狐和黃鼠狼不吃,要是數量多了會有問題的。”
“對啊,還是要入庫,控製數量,以後再看情況。”
………
“蕭米,蕭米,你的神識能查看養殖空間了?”米爸聽出問題來,果斷的打斷了米媽和元媽的討論。
“是啊,你閨女這次神識增長了,意念也增長了,好多事做起來都事半功倍了。”米媽開始給自家老頭子講女兒醒來後的變化,元媽在一旁補充。
三個人聊著聊著還幹脆坐在草地上聊。
等蕭米把養殖空間的動物念叨入庫完畢了,再看三位家長的樣子,完全是正聊得起勁。
走到他們麵前提醒該他們上山時,三人聊得還一副意猶未盡的狀態。
就很無語。
這麽多年過去了,大家天天在一起,除了晚上睡覺分開過。
居然還有那麽多話題。
就很難理解。
智能機器人換蓄電池,還得等回到外界的時候才換,要是控製中心出了問題,麻煩。上次在綠島草地上換蓄電池就斷網亂指令了,後麵還請專業人士來修複才恢複正常。
很麻煩。
說起來,對智能機器人這塊,四個人就沒有一個精通程序的。
所以等晚些時候出空間把它們直接移到外界才能換蓄電池。
先就這麽的吧。
五座山的高度沒有發生變化,但是每種果樹之間出現了大片空地,地盤肯定也是擴張了。
補種就算了,現在可沒有庫存什麽果苗。
但是,水果還要適量摘一些,山上、山腳下的蜂房也急需要清理,這個得靠蕭米,因為蜜蜂就認她,看她去了,很靈性的飛出蜂房給她留下操作空間。
於是,米爸米媽和元媽開始從山腳下開始,拿著定製的自動摘果器采摘水果。
蕭米的任務就隻是割蜂蜜!
這時她無比幸慶當時定製蜂房的時候,要求蜂房做得比較大,大五倍!
你看,三年不采蜜,蜂房的蜂巢都滿當當了。
嗯,蜂房還是少,得增加。
這個出去後在網上就可以定製。
幾人做累了,就回原地吃飯,有現成的水果吃,吃飯就僅僅成了一種儀式感,最主要的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吹水休息放鬆一下。
然後在接著幹。
沒有人開口說先回去睡一覺。
都還沒累的感覺。
采蜜工作從山腳下到山頂,再從山頂到山腳下,從這座山到另一座山。
等把五座山的蜂房都光顧一遍後,蕭米覺得自己應該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想爬山了。
這爬上爬下的,比種田捕魚累多了。
終於想睡覺了。
於是,蕭米首先提出要回別墅睡一覺再說。
米爸米媽元媽沒那個感覺。
他們沒累著,空間之主反而累了,可見上山采蜜是件體力活。
三人本來想在多采些水果,但是考慮到蕭米回去了,他們餓了吃飯就成問題了,於是也結伴回別墅。
采水果囤水果這事,不急。
回去就算不睡覺,多做些美食囤著也不錯。
誰知計劃不如變化。
蕭米回去很快就回房間睡覺了不提。
米爸米媽元媽三人在廚房忙了幾個小時後也感到睡意來襲。
於是,各自回房就寢。
都還以為不用睡覺的…
誰知這一覺,大家都睡了近二十個鍾。
算是睡覺曆史上最久的一次。
可見還是累著了。
醒來後自然精神百倍,元氣滿滿。
吃完飯後又精神抖擻的去幹活。
下麵輪到花海了。
花海看著沒有什麽變化,還是老樣子。
米媽元媽還是摘水果。
米爸決定和女兒一起收蜂蜜。在他看來,收取蜂蜜是一件叫辛苦的活計,他的刀工好,切割蜂蜜的速度肯定比蕭米快。
這個決定是對的。
花海的蜂房都是安在靠山腳下的平地上。
一長排,整整齊齊的,很是壯觀。
蕭米站在中間的位置,朝兩邊看,即便現在神識增長了,還是望不到盡頭。
米爸切割,蕭米收取。
效率是她一個人五倍不止。
可見米爸現在的刀工確實了得。
蜂蜜出現“五等品”,還是像以前那樣,都是藥材蜜,水果蜜在“八等品”,純花蜜在“七等品”,“九等品”和“普通”品質的蜜已經很少了。
畢竟這幾年空間很少移栽水果新品和鮮花新品。
忙完蜂蜜的事,蕭米就跟隨米媽和元媽的步伐到路上收取水果。
水果入庫後,蕭米發現以前對水果年限的認知有些誤區,那時大家認為水果隻要采摘了,那它再結的果實質量一定沒有那些沒有摘的水果品質高。
現在看庫存情況,就算現在新入庫的五年期水果也沒有歸類到五年期,而是直接歸類到十年期。
這說明果山土壤的質量在提升。
這下好了,除了早期囤貨,果山的水果也不適合出現在外界了。
嚴格說來,現在空間現在能出現在外界的產品就不多!
走到花海附近囤木材的地方,蕭米看著木材上的種的蘑菇, 平菇、猴頭菇、雞油菌、豬苓、草菇等都可以收了,於是通知三位長輩,先收蘑菇。
蘑菇入庫都是普通品質。
為什麽會這樣?大家都說不出原因。
話說當時元媽植樹造林的時候,每一同品種的樹下都有一小片植物鏈的鄰居,如果蕭米不走近它們,就不能看清楚它們的生長情況。
但是現在蕭米卻可以用意念觀察山上植物生長的情況,比如叢林中有些適合生長的蘑菇有的成熟了,有的才剛剛從土裏冒出來,以前沒時間去尋找它們,也沒仔細留意它們,現在隻要想找,想采,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再比如現在她就可以將山上任何一棵樹從樹頂到地麵都能細細觀察到,換作以前,就算身處空間,樹太高大,除非使用外物才可以看到,而地麵則需要彎腰動手才可以看清有什麽。
唯一不理想的就是,神識查看的範圍也隻在一千米的範圍內。
山上的蘑菇采摘很是花費了不少力氣和時間。
入庫後的質量又在“九等品”。
這些大家就明白了,木材當時是弄的外麵現成的進來的,而山上的蘑菇可都是長在土壤裏或生長的植物身上的。
難怪品質不同。
自河一、河三擴張後,汽艇就可以在裏麵暢通無阻的行駛,何況現在河流變成了接近海寬的大湖,空間什麽船不能過?
都能。
但是,現在也隻是開漁船工作。
撒網,收網,湖裏的水產品儲存前雖然依舊需要手工接觸,但是兩個湖還是有區別的:
湖一的水產都經不住蕭米念叨,以前靠記憶力,現在意念沉入地下室,照著電子顯示屏上的目錄點名。
湖三大部分水產還是比較聽話的,念叨念叨就自動落網了,但是還有那麽一小部分完全不聽“念經”,這就得靠她們三做打撈的功課了。
到了大海。
得,這裏麵的水產靈性大減,它們可不聽指揮的。捕魚的過程完全是隨意撒網,能撈到什麽就什麽,一點都不需要像湖裏幹活那麽執著。
把船直接到了綠島附近,再坐上小木船上岸。
外界物品還是需要通過直接接觸才能用意念控製到指定的地方。
上小船時把漁船挪回原位。
上岸時把小木船放回漁船上。
綠島沒有變化。
站在綠島的草地上,蕭米試著感應了一下綠島養殖空間的情況。
空間具體有多大,她還是感應不到。但是,裏麵動物瘋長的情況她還是有所感應。
“啊!”蕭米不由自主地喊道。
“蕭米,怎麽回事?咦,你們來啦?你們這麽快都忙完了?”
正在忙著閹豬的米爸聽到女兒的驚訝聲後停下手中的活,轉過頭發出了三連問。
很明顯,米爸的工作快要完工了,因為排隊的豬看上去能數的清了,大概在四五十頭之間吧。
“米米,怎麽啦?”
米媽、元媽也在聽到蕭米的驚訝聲後同時開口問道。
“爸爸媽媽幹媽,機器人又停電了,它們這幾天沒有工作。裏麵沒撿的蛋全部孵化了,又出現好多好多的雞鴨鵝鴿子…!”
“外界七天,空間700天,得,一隻雞一天一個蛋,一隻鴨一天一個蛋………”
“也許不隻生一個蛋…”
沒啥好說的,幹活。
米爸:“難怪這次工作量那麽大,以前就沒這麽忙過。好在我的工作馬上就完工了。”
該入庫的統統入庫。
入庫還是很快的,地下室裏綠島的孵化生物暴漲到14位數。
“九等品”
“咦,八等品出現了。”
“多嗎?”
“不多,普通的最多,九等品其次。”
“八等品的有哪些?”米爸有些好奇,據他所知,動物升級也是蠻難的。
“我看看,哦,八等品的是爸爸你開農家樂養的蛇,牛,部分公雞,大鵝,還有在國內遊時收進來的白狐,黃鼠狼。”
“啊,這麽多!白狐和黃鼠狼不能吃,千萬別入庫了。”
“白狐和黃鼠狼不吃,要是數量多了會有問題的。”
“對啊,還是要入庫,控製數量,以後再看情況。”
………
“蕭米,蕭米,你的神識能查看養殖空間了?”米爸聽出問題來,果斷的打斷了米媽和元媽的討論。
“是啊,你閨女這次神識增長了,意念也增長了,好多事做起來都事半功倍了。”米媽開始給自家老頭子講女兒醒來後的變化,元媽在一旁補充。
三個人聊著聊著還幹脆坐在草地上聊。
等蕭米把養殖空間的動物念叨入庫完畢了,再看三位家長的樣子,完全是正聊得起勁。
走到他們麵前提醒該他們上山時,三人聊得還一副意猶未盡的狀態。
就很無語。
這麽多年過去了,大家天天在一起,除了晚上睡覺分開過。
居然還有那麽多話題。
就很難理解。
智能機器人換蓄電池,還得等回到外界的時候才換,要是控製中心出了問題,麻煩。上次在綠島草地上換蓄電池就斷網亂指令了,後麵還請專業人士來修複才恢複正常。
很麻煩。
說起來,對智能機器人這塊,四個人就沒有一個精通程序的。
所以等晚些時候出空間把它們直接移到外界才能換蓄電池。
先就這麽的吧。
五座山的高度沒有發生變化,但是每種果樹之間出現了大片空地,地盤肯定也是擴張了。
補種就算了,現在可沒有庫存什麽果苗。
但是,水果還要適量摘一些,山上、山腳下的蜂房也急需要清理,這個得靠蕭米,因為蜜蜂就認她,看她去了,很靈性的飛出蜂房給她留下操作空間。
於是,米爸米媽和元媽開始從山腳下開始,拿著定製的自動摘果器采摘水果。
蕭米的任務就隻是割蜂蜜!
這時她無比幸慶當時定製蜂房的時候,要求蜂房做得比較大,大五倍!
你看,三年不采蜜,蜂房的蜂巢都滿當當了。
嗯,蜂房還是少,得增加。
這個出去後在網上就可以定製。
幾人做累了,就回原地吃飯,有現成的水果吃,吃飯就僅僅成了一種儀式感,最主要的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吹水休息放鬆一下。
然後在接著幹。
沒有人開口說先回去睡一覺。
都還沒累的感覺。
采蜜工作從山腳下到山頂,再從山頂到山腳下,從這座山到另一座山。
等把五座山的蜂房都光顧一遍後,蕭米覺得自己應該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想爬山了。
這爬上爬下的,比種田捕魚累多了。
終於想睡覺了。
於是,蕭米首先提出要回別墅睡一覺再說。
米爸米媽元媽沒那個感覺。
他們沒累著,空間之主反而累了,可見上山采蜜是件體力活。
三人本來想在多采些水果,但是考慮到蕭米回去了,他們餓了吃飯就成問題了,於是也結伴回別墅。
采水果囤水果這事,不急。
回去就算不睡覺,多做些美食囤著也不錯。
誰知計劃不如變化。
蕭米回去很快就回房間睡覺了不提。
米爸米媽元媽三人在廚房忙了幾個小時後也感到睡意來襲。
於是,各自回房就寢。
都還以為不用睡覺的…
誰知這一覺,大家都睡了近二十個鍾。
算是睡覺曆史上最久的一次。
可見還是累著了。
醒來後自然精神百倍,元氣滿滿。
吃完飯後又精神抖擻的去幹活。
下麵輪到花海了。
花海看著沒有什麽變化,還是老樣子。
米媽元媽還是摘水果。
米爸決定和女兒一起收蜂蜜。在他看來,收取蜂蜜是一件叫辛苦的活計,他的刀工好,切割蜂蜜的速度肯定比蕭米快。
這個決定是對的。
花海的蜂房都是安在靠山腳下的平地上。
一長排,整整齊齊的,很是壯觀。
蕭米站在中間的位置,朝兩邊看,即便現在神識增長了,還是望不到盡頭。
米爸切割,蕭米收取。
效率是她一個人五倍不止。
可見米爸現在的刀工確實了得。
蜂蜜出現“五等品”,還是像以前那樣,都是藥材蜜,水果蜜在“八等品”,純花蜜在“七等品”,“九等品”和“普通”品質的蜜已經很少了。
畢竟這幾年空間很少移栽水果新品和鮮花新品。
忙完蜂蜜的事,蕭米就跟隨米媽和元媽的步伐到路上收取水果。
水果入庫後,蕭米發現以前對水果年限的認知有些誤區,那時大家認為水果隻要采摘了,那它再結的果實質量一定沒有那些沒有摘的水果品質高。
現在看庫存情況,就算現在新入庫的五年期水果也沒有歸類到五年期,而是直接歸類到十年期。
這說明果山土壤的質量在提升。
這下好了,除了早期囤貨,果山的水果也不適合出現在外界了。
嚴格說來,現在空間現在能出現在外界的產品就不多!
走到花海附近囤木材的地方,蕭米看著木材上的種的蘑菇, 平菇、猴頭菇、雞油菌、豬苓、草菇等都可以收了,於是通知三位長輩,先收蘑菇。
蘑菇入庫都是普通品質。
為什麽會這樣?大家都說不出原因。
話說當時元媽植樹造林的時候,每一同品種的樹下都有一小片植物鏈的鄰居,如果蕭米不走近它們,就不能看清楚它們的生長情況。
但是現在蕭米卻可以用意念觀察山上植物生長的情況,比如叢林中有些適合生長的蘑菇有的成熟了,有的才剛剛從土裏冒出來,以前沒時間去尋找它們,也沒仔細留意它們,現在隻要想找,想采,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再比如現在她就可以將山上任何一棵樹從樹頂到地麵都能細細觀察到,換作以前,就算身處空間,樹太高大,除非使用外物才可以看到,而地麵則需要彎腰動手才可以看清有什麽。
唯一不理想的就是,神識查看的範圍也隻在一千米的範圍內。
山上的蘑菇采摘很是花費了不少力氣和時間。
入庫後的質量又在“九等品”。
這些大家就明白了,木材當時是弄的外麵現成的進來的,而山上的蘑菇可都是長在土壤裏或生長的植物身上的。
難怪品質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