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個小時後,四人回到華夏。
第一個計劃是看望米姥姥,畢竟一走五年,米姥姥年紀有那麽高壽了,得先回去一趟。
四人這次沒有在路上漫遊,直接乘機到f市,再到米舅舅家。
百歲高齡的米姥姥終於拗不過兒孫嘮叨,搬到市裏跟兒子住到一起,頤養天年。
米姥姥心裏還不大想離開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但是,她的老姐妹這兩年走了幾個,有幾個年紀大了串門已經不方便了,有幾個搬去跟孩子團聚了,還有幾個年紀小的吧,米姥姥嫌太聒噪。
可能是年紀大了,想清靜些?
總之,她想通了,沒有固執的要住在老房子。
米舅舅家的兒子鄧長青在蕭米他們出國的那年進了國家x x部隊,媳婦家就是部隊的,所以孫子也生活在部隊。
算起來,現在他們家裏就米舅舅兩夫妻和米姥姥三個老人。
在米舅舅家陪了米姥姥半個月,本來還還想著現在大家都有時間可以一起外出遊曆一番,但被米姥姥以年紀大了,不想出遠門的理由推辭了。
米姥姥的年紀畢竟大了,身子骨看著也大不如以前,從外表上看,現在也確實比當年他們離開的時候顯老多了。
有些事情是人力不可為的,就算有神奇的空間。
於是蕭米他們就按米姥姥的意願,回米姥姥小時候生活的那個地方兜了一圈。
村子裏好多人都搬到城市生活了,人煙稀少,有些荒涼。
他們稍微逛了一圈,米姥姥發現生活在村子裏的人,她一個都不認識了,而村子裏的人對他們的到來也很好奇。
幾十年過去了,米姥姥一次又一次感慨物是人非。
蕭米還特意請求米姥姥帶他們去看了一下那個打兔子出事的地方。
一路上草木生長,有的地方的茅草都快有人肩膀那麽高了,有些野梨子樹就隻有胳膊粗,但是長得讓人望不見高度,有些野棗樹散開的枝幹就能籠罩好大一片茅草,蕭米他們在棗樹上看了好久,才在樹頂發現有幾粒不大的棗子零零落落的藏在葉子下。
米姥姥一個勁兒的說:“變了,變了,現如今這個世道變了。”
大家看到眼前的這些情景,一時也不知道說什麽好,隻能饞著老人家慢慢前行。
這樣的情形,蕭米四人其實是見怪不怪了的。
在他們的旅途中,但凡偏遠的山區和農村,十有八九都是這個樣子的。
現在他們所在的這個村子其實還算好的,畢竟還有人住,有人偶爾清理一下道路。
他們曾經到過西部一個小山村,估計那個村的人很多年前就全遷走了,連條路都沒有了,全被植物占領了。
他們費了好大力氣到達其附近的一座山頂,再看那個小村莊,完全看不了曾經有人在那裏生活的跡象。
就好像那裏本來就是一片被人遺忘的小森林。
不過,這些他們沒有說出來。
因為類似的情形太多,而老人也僅僅是感歎一下而已。
有些事是大勢所趨非人力所能改變的。
米爸和米舅舅拿著從村民家裏借來的砍刀在前麵開路。
看情況,這條路還有村民時不時的出入,道路才能勉強讓人看清楚,但是也隨時可見路兩邊的枝蔓和野草中有各種昆蟲竄出來,最離譜的還有很大一隻野兔從草叢竄出來後,瞪著一雙紅眼睛將大家都看了一遍才不慌不忙又竄進草叢中去了。
就很囂張。
米舅舅也是過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說:“那兔子那麽膽大嗎?就不怕被人抓去了?”
抓,是不可能的。
野草太有性格,紮人。
關鍵是村子裏跟來的人看到野兔沒有大驚小怪,也沒說抓兔子。
難道“兔兒神”的傳說在這裏還有餘威?
搞不清楚狀況的米舅舅用力晃了下腦袋,想要把腦海中剛剛升起的想法晃出去。
唉,人老了,就容易想些亂七八糟的事。
路窄,還崎嶇不平。
大家走了好一陣,考慮到米姥姥的年紀,都一致準備打道回府。
蕭米這時也不再想著要看那塊傳聞中長得像兔子的石頭了。
但是米姥姥堅持,說她也有幾十年沒回這裏,趁腿腳還利索,去看看也好。
n年過去了,那塊玉米地早已經長滿了樹木和荒草,但是那兩塊像兔子的石頭居然還在那裏。
乍一看,還真是那麽一回事。
但是走近了看,就是石頭的輪廓有那麽幾分像。
不過,這石頭可是天然長成這樣,而不是人力所為,難怪在那個特殊的夜晚,“兔兒爺”會看花眼。
米舅媽:“哎呀,看著還真有些像呢。”
米舅也附和道:“是像,還好奇怪,這裏雜草叢生,但是石頭周圍三五十公分內連根雜草都沒有。媽,以前就是這樣嗎?”
米姥姥:“這就不不記得了。”
蕭米:“姥姥,這個石頭一直就是這個樣子的嗎?”
米姥姥:“時間太久了,記不得了,應該就是這個樣子的吧,它又不會真的變兔子。”
這時,跟在他們身後的一位老人說:“老姐姐,你這就錯了,我聽村裏以前還活著的老一輩說,這兔兒石隨著年歲增加,變得越來越像了。”
另一個年齡差不多的老人接話道:“就是啊,我小時候見也沒這麽像,這些年有時好奇也會過來看,確實比以前更像。這塊兔兒石在村裏一直都是忌諱,大家都不敢動它,就怕引起兔兒神不高興。”
於是,米舅舅就把剛剛的問題提出來向老人請教。
老人:“我記憶中一直是這個樣子的,石頭周圍除了地裏種南瓜爬南瓜藤外,好像就是這個樣子的。”
另一個老人說:“就是這樣,我們才不敢亂動它。”
米舅舅:“大叔,那村裏現在野兔多嗎?”
老人:“多,多,咋不多呢,簡直都泛濫成災了。”
米舅媽:“大家不抓,不喜歡吃兔肉嗎?”
老人:“吃,以前吃,以前村裏的後生不信這些,會抓回來吃,吃膩就拿外麵賣。但是這些年年輕人都走了,我們這些老家夥從小聽故事,沒年輕人那麽放得開,就很少抓了,再說外麵現在不缺野味,真拿到外麵去也不值幾個錢,就基本上沒人理會了。唉,搞得村裏僅有的幾塊田地都是兔子洞,又不敢大麵積放藥……”
老人難得外麵有人進來,開始絮絮叨叨著村裏的情況。
米姥姥很有耐心的聽著。
蕭米聽了一會兒思想就開小差了。
兔子多到吃膩?
那得吃多少?那兔子又得有多少?
聽著就離譜。
但是,回村裏的路上又見到兩次懶洋洋的灰色野兔,她就相信老人說的那句兔子多的泛濫成災的話也許不是誇張。
第一個計劃是看望米姥姥,畢竟一走五年,米姥姥年紀有那麽高壽了,得先回去一趟。
四人這次沒有在路上漫遊,直接乘機到f市,再到米舅舅家。
百歲高齡的米姥姥終於拗不過兒孫嘮叨,搬到市裏跟兒子住到一起,頤養天年。
米姥姥心裏還不大想離開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但是,她的老姐妹這兩年走了幾個,有幾個年紀大了串門已經不方便了,有幾個搬去跟孩子團聚了,還有幾個年紀小的吧,米姥姥嫌太聒噪。
可能是年紀大了,想清靜些?
總之,她想通了,沒有固執的要住在老房子。
米舅舅家的兒子鄧長青在蕭米他們出國的那年進了國家x x部隊,媳婦家就是部隊的,所以孫子也生活在部隊。
算起來,現在他們家裏就米舅舅兩夫妻和米姥姥三個老人。
在米舅舅家陪了米姥姥半個月,本來還還想著現在大家都有時間可以一起外出遊曆一番,但被米姥姥以年紀大了,不想出遠門的理由推辭了。
米姥姥的年紀畢竟大了,身子骨看著也大不如以前,從外表上看,現在也確實比當年他們離開的時候顯老多了。
有些事情是人力不可為的,就算有神奇的空間。
於是蕭米他們就按米姥姥的意願,回米姥姥小時候生活的那個地方兜了一圈。
村子裏好多人都搬到城市生活了,人煙稀少,有些荒涼。
他們稍微逛了一圈,米姥姥發現生活在村子裏的人,她一個都不認識了,而村子裏的人對他們的到來也很好奇。
幾十年過去了,米姥姥一次又一次感慨物是人非。
蕭米還特意請求米姥姥帶他們去看了一下那個打兔子出事的地方。
一路上草木生長,有的地方的茅草都快有人肩膀那麽高了,有些野梨子樹就隻有胳膊粗,但是長得讓人望不見高度,有些野棗樹散開的枝幹就能籠罩好大一片茅草,蕭米他們在棗樹上看了好久,才在樹頂發現有幾粒不大的棗子零零落落的藏在葉子下。
米姥姥一個勁兒的說:“變了,變了,現如今這個世道變了。”
大家看到眼前的這些情景,一時也不知道說什麽好,隻能饞著老人家慢慢前行。
這樣的情形,蕭米四人其實是見怪不怪了的。
在他們的旅途中,但凡偏遠的山區和農村,十有八九都是這個樣子的。
現在他們所在的這個村子其實還算好的,畢竟還有人住,有人偶爾清理一下道路。
他們曾經到過西部一個小山村,估計那個村的人很多年前就全遷走了,連條路都沒有了,全被植物占領了。
他們費了好大力氣到達其附近的一座山頂,再看那個小村莊,完全看不了曾經有人在那裏生活的跡象。
就好像那裏本來就是一片被人遺忘的小森林。
不過,這些他們沒有說出來。
因為類似的情形太多,而老人也僅僅是感歎一下而已。
有些事是大勢所趨非人力所能改變的。
米爸和米舅舅拿著從村民家裏借來的砍刀在前麵開路。
看情況,這條路還有村民時不時的出入,道路才能勉強讓人看清楚,但是也隨時可見路兩邊的枝蔓和野草中有各種昆蟲竄出來,最離譜的還有很大一隻野兔從草叢竄出來後,瞪著一雙紅眼睛將大家都看了一遍才不慌不忙又竄進草叢中去了。
就很囂張。
米舅舅也是過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說:“那兔子那麽膽大嗎?就不怕被人抓去了?”
抓,是不可能的。
野草太有性格,紮人。
關鍵是村子裏跟來的人看到野兔沒有大驚小怪,也沒說抓兔子。
難道“兔兒神”的傳說在這裏還有餘威?
搞不清楚狀況的米舅舅用力晃了下腦袋,想要把腦海中剛剛升起的想法晃出去。
唉,人老了,就容易想些亂七八糟的事。
路窄,還崎嶇不平。
大家走了好一陣,考慮到米姥姥的年紀,都一致準備打道回府。
蕭米這時也不再想著要看那塊傳聞中長得像兔子的石頭了。
但是米姥姥堅持,說她也有幾十年沒回這裏,趁腿腳還利索,去看看也好。
n年過去了,那塊玉米地早已經長滿了樹木和荒草,但是那兩塊像兔子的石頭居然還在那裏。
乍一看,還真是那麽一回事。
但是走近了看,就是石頭的輪廓有那麽幾分像。
不過,這石頭可是天然長成這樣,而不是人力所為,難怪在那個特殊的夜晚,“兔兒爺”會看花眼。
米舅媽:“哎呀,看著還真有些像呢。”
米舅也附和道:“是像,還好奇怪,這裏雜草叢生,但是石頭周圍三五十公分內連根雜草都沒有。媽,以前就是這樣嗎?”
米姥姥:“這就不不記得了。”
蕭米:“姥姥,這個石頭一直就是這個樣子的嗎?”
米姥姥:“時間太久了,記不得了,應該就是這個樣子的吧,它又不會真的變兔子。”
這時,跟在他們身後的一位老人說:“老姐姐,你這就錯了,我聽村裏以前還活著的老一輩說,這兔兒石隨著年歲增加,變得越來越像了。”
另一個年齡差不多的老人接話道:“就是啊,我小時候見也沒這麽像,這些年有時好奇也會過來看,確實比以前更像。這塊兔兒石在村裏一直都是忌諱,大家都不敢動它,就怕引起兔兒神不高興。”
於是,米舅舅就把剛剛的問題提出來向老人請教。
老人:“我記憶中一直是這個樣子的,石頭周圍除了地裏種南瓜爬南瓜藤外,好像就是這個樣子的。”
另一個老人說:“就是這樣,我們才不敢亂動它。”
米舅舅:“大叔,那村裏現在野兔多嗎?”
老人:“多,多,咋不多呢,簡直都泛濫成災了。”
米舅媽:“大家不抓,不喜歡吃兔肉嗎?”
老人:“吃,以前吃,以前村裏的後生不信這些,會抓回來吃,吃膩就拿外麵賣。但是這些年年輕人都走了,我們這些老家夥從小聽故事,沒年輕人那麽放得開,就很少抓了,再說外麵現在不缺野味,真拿到外麵去也不值幾個錢,就基本上沒人理會了。唉,搞得村裏僅有的幾塊田地都是兔子洞,又不敢大麵積放藥……”
老人難得外麵有人進來,開始絮絮叨叨著村裏的情況。
米姥姥很有耐心的聽著。
蕭米聽了一會兒思想就開小差了。
兔子多到吃膩?
那得吃多少?那兔子又得有多少?
聽著就離譜。
但是,回村裏的路上又見到兩次懶洋洋的灰色野兔,她就相信老人說的那句兔子多的泛濫成災的話也許不是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