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靠近京都,氣溫就越來越高,慢慢到了17度,人體感覺很舒適,薄羽絨也不用穿了,一件長袖衣加個小外套剛好。
說好這個時節正是冷冬呢?怎麽變成了暖陽。
上網一搜,原來這種反常氣候已經有兩年時間了。
好像南、北氣溫調了個。
好吧,這兩年他們不在外界,斷網了。
一路上還是按不慌不忙的時候節奏來,隻是中間沒有再出手囤積物品,純觀賞,純遊玩。
這就很難得。
也讓後麵的人一度以為他們現在是手頭過緊了。
直到1月10號下午四點左右才抵達目的地——京都6環元仙女士的家,一座建築麵積為800平的獨棟別墅,50年前的市值是6.8億華夏幣,不包裝修。
京都氣候:常溫31度。
元媽的所在的別墅區叫“禦苑”,屬於老別墅區,除了最外圍有二三十棟商住樓外,裏麵全是別墅。
獨棟別墅、聯排別墅,加起來有上千座別墅。
這也算是京都6環以外所有建築的特色。
5環以內,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高層建築,6環開始已經有百分之三十的樓盤主打別墅,從7環開始建築已經以別墅為主打特色,占百分之四十五以上,而且所有的獨棟別墅以園林設計為主,小區裏的綠化率已經高達百分之六十。
元媽的家在京都6環,是元媽小時候的家。
我們前麵看她好像還挺有錢的,那隻是相對而言,以元媽的財力到了京都,那也隻是超越了大多數普通人,離上層建築還有一大截距離。
沒辦法啊,元媽的父母去的早,打造的商業帝國早已跟元媽沒了一毛錢的關係,而且元媽自得到遺產後也沒有開拓進取的野心,一心沉在學術研究當中。
在這個十戶人就有一戶資產過十億的京東7環、8環、9環地界,元媽的資產雖然比上不足,比下那真的是綽綽有餘的。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元媽隻有固定隻餘下固定產業了。
當然,五十多年前的京都6環沒現在這麽繁華,7環也沒現在這麽多大佬聚集,那時也沒有現在的7環8環9環。
由此可見,這些年京都發展的勢頭有多猛。
為什麽說特別提京都後麵發展的幾環,這因為華夏自三十年前在國際的地位到現在一直處於沒有那個國家可以撼動的位置,而且華夏還是世界上公認最安全、最有生命保障的國家,所以有很多國際大佬紛紛移民加入華夏國籍。
7環前麵的幾環建築早已飽和,後麵加入華夏國籍的置業購物那不就在8環9環,這兩環居住的很多人都是國內國際的大佬,他們之中還有很多全世界的高級知識分子和頂端科技人才。
全球近35餘億人口,京都常住人口占0. 9億,比30年前猛增4千萬。
這個人口比例增加的就很離譜。
不過京都的變化四個人目前了解就這麽多,畢竟他們都是另類事業的人才,關注點不一樣。
蕭米心說一路上也沒見建築有多離譜。
反正“禦苑”外的高樓也就六七十層的樣子,跟她在s市上班時見到的建築差不多。
但是她忽略了,這麽想的時候她還坐在車上感慨京都的車水馬龍,光靠窗戶是看不清楚外麵的具體情況的。
而且京都高架橋盤旋穿梭,如果不靠汽車的導航駕駛,你能不知道現在在第幾層橋上麵行駛。
蕭米看建築不高的時候,他們的車正行駛在第七層橋上。
米爸對京都的建築就有發言權了。
都……實在太高了。
米媽在前排,道:“還沒見過那個國家的樓和高架橋是京都這個層次的。”
元媽:“高架橋在四十年前規定最多五層。”
米爸說:“現在我們在最高層,七層。”
就離譜。
s市常住人口當時是兩千二百萬左右,高架橋最高都是五層,想象京都常住人口,七層高架橋也不算啥呢。
就是京都怎麽容納下那麽多人的?
樓層看著沒有都高到離譜……
米爸表示他也看不出那些高住宅區的樓層高度。
好吧,又忘記手機的功能。
於是,除了米爸沒辦法刷手機外,蕭米三人開始搜索這方麵的內容。
原來“禦苑”是老區,還沒改建,其它新建的花園高樓基本上都是一百二到一百八之間了。
這個高樓層包括了6環以內很重要的區域。
要不然,真裝不下這麽多人。
如果說二三線城市的住宅區以套內180平的大麵積為主的話,在京都,那就是主打90—120平三房四房為主流,其次就是單身公寓。
京都單身的人多,但是加不住人有錢,還是有很多單身的人選擇兩房或三房居住。
但凡結婚的為了將來會有孩子做準備,所以會選擇三房或四房。
所以,90—120平的戶型結構是大家的首選。
房均價:23.8萬華幣\/1平。
所以,一進京都這個地盤,就是跨進了有錢人的生活環境。
所以,蕭米在剛參加工作時曾經說自己是“窮人”,在對照京都這種情況,在當時來說應該是精準定位。
想想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的京都,再回想這次回來一路遊曆過的二線城市、三線城市、鎮區、農村。
就可以看見人口密度由密集到稀疏的分布情況。
越偏遠地區的居民人數就越稀少。
有些老小區甚至是十室九空,小區綠化瘋長都沒有管理,當地政府也懶得花功夫拆了。
而那些新樓盤入住率也不高,就過半。
特別是一路上看到農村有很多地方的磚房子都被植物覆蓋了,土地長滿荒草,完全荒蕪了。
這讓米爸想了到他的老家,那裏現在估計也是這樣子的。
他想起在他小的時候,村裏房子多,生活在那裏的人少,小時候他們家算是最齊整地生活在那裏的人家了,就人口來說算是大戶人家。
後來即使公路修到家家戶戶門口,交通便利,但是走出去了的人不會再回去,留下來的人也不想走出去。
路就隻是路。
現在這種環境,估計有機會走出來的人都離開了。
老家,說不定都已經荒涼了!
現在人京都人才聚集,看來人都往一線、二線城市定居了。
說好這個時節正是冷冬呢?怎麽變成了暖陽。
上網一搜,原來這種反常氣候已經有兩年時間了。
好像南、北氣溫調了個。
好吧,這兩年他們不在外界,斷網了。
一路上還是按不慌不忙的時候節奏來,隻是中間沒有再出手囤積物品,純觀賞,純遊玩。
這就很難得。
也讓後麵的人一度以為他們現在是手頭過緊了。
直到1月10號下午四點左右才抵達目的地——京都6環元仙女士的家,一座建築麵積為800平的獨棟別墅,50年前的市值是6.8億華夏幣,不包裝修。
京都氣候:常溫31度。
元媽的所在的別墅區叫“禦苑”,屬於老別墅區,除了最外圍有二三十棟商住樓外,裏麵全是別墅。
獨棟別墅、聯排別墅,加起來有上千座別墅。
這也算是京都6環以外所有建築的特色。
5環以內,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高層建築,6環開始已經有百分之三十的樓盤主打別墅,從7環開始建築已經以別墅為主打特色,占百分之四十五以上,而且所有的獨棟別墅以園林設計為主,小區裏的綠化率已經高達百分之六十。
元媽的家在京都6環,是元媽小時候的家。
我們前麵看她好像還挺有錢的,那隻是相對而言,以元媽的財力到了京都,那也隻是超越了大多數普通人,離上層建築還有一大截距離。
沒辦法啊,元媽的父母去的早,打造的商業帝國早已跟元媽沒了一毛錢的關係,而且元媽自得到遺產後也沒有開拓進取的野心,一心沉在學術研究當中。
在這個十戶人就有一戶資產過十億的京東7環、8環、9環地界,元媽的資產雖然比上不足,比下那真的是綽綽有餘的。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元媽隻有固定隻餘下固定產業了。
當然,五十多年前的京都6環沒現在這麽繁華,7環也沒現在這麽多大佬聚集,那時也沒有現在的7環8環9環。
由此可見,這些年京都發展的勢頭有多猛。
為什麽說特別提京都後麵發展的幾環,這因為華夏自三十年前在國際的地位到現在一直處於沒有那個國家可以撼動的位置,而且華夏還是世界上公認最安全、最有生命保障的國家,所以有很多國際大佬紛紛移民加入華夏國籍。
7環前麵的幾環建築早已飽和,後麵加入華夏國籍的置業購物那不就在8環9環,這兩環居住的很多人都是國內國際的大佬,他們之中還有很多全世界的高級知識分子和頂端科技人才。
全球近35餘億人口,京都常住人口占0. 9億,比30年前猛增4千萬。
這個人口比例增加的就很離譜。
不過京都的變化四個人目前了解就這麽多,畢竟他們都是另類事業的人才,關注點不一樣。
蕭米心說一路上也沒見建築有多離譜。
反正“禦苑”外的高樓也就六七十層的樣子,跟她在s市上班時見到的建築差不多。
但是她忽略了,這麽想的時候她還坐在車上感慨京都的車水馬龍,光靠窗戶是看不清楚外麵的具體情況的。
而且京都高架橋盤旋穿梭,如果不靠汽車的導航駕駛,你能不知道現在在第幾層橋上麵行駛。
蕭米看建築不高的時候,他們的車正行駛在第七層橋上。
米爸對京都的建築就有發言權了。
都……實在太高了。
米媽在前排,道:“還沒見過那個國家的樓和高架橋是京都這個層次的。”
元媽:“高架橋在四十年前規定最多五層。”
米爸說:“現在我們在最高層,七層。”
就離譜。
s市常住人口當時是兩千二百萬左右,高架橋最高都是五層,想象京都常住人口,七層高架橋也不算啥呢。
就是京都怎麽容納下那麽多人的?
樓層看著沒有都高到離譜……
米爸表示他也看不出那些高住宅區的樓層高度。
好吧,又忘記手機的功能。
於是,除了米爸沒辦法刷手機外,蕭米三人開始搜索這方麵的內容。
原來“禦苑”是老區,還沒改建,其它新建的花園高樓基本上都是一百二到一百八之間了。
這個高樓層包括了6環以內很重要的區域。
要不然,真裝不下這麽多人。
如果說二三線城市的住宅區以套內180平的大麵積為主的話,在京都,那就是主打90—120平三房四房為主流,其次就是單身公寓。
京都單身的人多,但是加不住人有錢,還是有很多單身的人選擇兩房或三房居住。
但凡結婚的為了將來會有孩子做準備,所以會選擇三房或四房。
所以,90—120平的戶型結構是大家的首選。
房均價:23.8萬華幣\/1平。
所以,一進京都這個地盤,就是跨進了有錢人的生活環境。
所以,蕭米在剛參加工作時曾經說自己是“窮人”,在對照京都這種情況,在當時來說應該是精準定位。
想想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的京都,再回想這次回來一路遊曆過的二線城市、三線城市、鎮區、農村。
就可以看見人口密度由密集到稀疏的分布情況。
越偏遠地區的居民人數就越稀少。
有些老小區甚至是十室九空,小區綠化瘋長都沒有管理,當地政府也懶得花功夫拆了。
而那些新樓盤入住率也不高,就過半。
特別是一路上看到農村有很多地方的磚房子都被植物覆蓋了,土地長滿荒草,完全荒蕪了。
這讓米爸想了到他的老家,那裏現在估計也是這樣子的。
他想起在他小的時候,村裏房子多,生活在那裏的人少,小時候他們家算是最齊整地生活在那裏的人家了,就人口來說算是大戶人家。
後來即使公路修到家家戶戶門口,交通便利,但是走出去了的人不會再回去,留下來的人也不想走出去。
路就隻是路。
現在這種環境,估計有機會走出來的人都離開了。
老家,說不定都已經荒涼了!
現在人京都人才聚集,看來人都往一線、二線城市定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