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你也別氣了,光氣也沒用還傷身。”淑嘉勸道。
淑安還是氣呼呼的,扯了一會兒花,她突然說:“我雖不去故意與她相爭以免惹了父皇厭煩,但我可以與她添堵。”
她雙目放光,扔開手裏的枝葉。
淑嘉不解其意。
淑安得意一笑,故作神秘地招招手讓姐姐湊近些。
“阿姐,安慶自打那回宮筵上見過那宋家四郎,就一直暗暗愛慕那人,你說若是她知曉父皇打算為一眾女兒選婿,其中又有那宋家四郎,她會幹什麽?”
“你怎知安慶暗中愛慕那宋青霜?”
連淑嘉都不知道。
“你別管,反正我知道就行了。”淑安得意道。
“那你打算——”淑嘉頓了頓,細思了下說,“你即便告訴她又能怎樣,她沒有依靠,仰仗元貞為生,大概不敢明知故犯。”
“你又怎知她不敢明知故犯?阿姐,你可別小瞧了安慶。我告訴你,有些人平時看起來唯唯諾諾,可越是這樣的人,一旦做起事來,才讓人詫異。”
淑嘉還想阻攔,她還記得梅賢妃叮囑的話,是時不要壞了場麵。
可淑安哪裏是聽勸的人,不管不顧就走了。
“行了,成不成還不知,我就去試試。”
.
見公主難得心情轉好,希筠和綰鳶也打鐵趁熱,故意提了提最近後苑好多花都開了。
尤其提了梨園。
那梨園乃皇宮後苑一獨特所在,園中遍植梨木,一到梨花盛開之際,滿樹梨花壓枝頭,紛紛落英,乃難得一景。
元貞素來喜歡那些開得熱鬧的花兒,單株的梨花她看著普通,但若是滿園的梨花,那又是另一說。
她也清楚二人是故意哄她開心,她既把事情捋明白了,自然不會再避不見人。
遂,讓人服侍她換了一身衣裳,做回平時慣有的打扮。又讓宮人拿上花籃,帶上悶了多日的狸奴小桃子,後被一眾宮人擁簇著出了金華殿。
隨著日頭漸升,被雨浸濕的宮道漸漸淡去了濕痕,沿路有宮人見這一行人走來,忙都束手行禮。
心中自然詫異元貞公主的露麵,不過一切雜緒都掩藏在恭敬的麵容之下。
與此同時,元貞人前露麵的消息,也在內廷中消無聲息地流傳開來。
.
玉煐閣。
送走淑安,安慶公主躊躇地坐回椅子裏。
之前淑安突然到來,她雖詫異,但也心知淑安性格跋扈,她得罪不起,遂小心招待。
淑安不喜元貞,而她又與元貞交好,淑安突然找過來,安慶自然心生警惕。
哪知淑安也沒遮掩,直接對她說了數日後金明池皇家盛事,是時上京各家麒麟子都會到場,宣仁帝有意為幾個女兒擇婿之事。
幾個女兒。
幾個?
反正安慶知道這其中沒有她。
哪怕安慶清楚父皇不可能會徹底遺忘她,以後還是會給自己擇婿的,但也清楚——父皇女兒眾多,如今排行已經排到二十八了。
前頭的姐姐們都已出嫁,眼下輪到她們這些排行靠中的適齡女兒們。
可她們這一撥,前有排行十三的元貞。
這是父皇心頭肉,自是不用多說。
皇後所出的懿慧公主今年十六,梅賢妃所出的淑嘉淑安兩位公主,一個十七,一個十五,還有周淑妃所出的淑慎公主也十五了。
這都是適婚之齡。
後頭還緊跟著將要及笄的德慶,惠敏、惠安、淑寧等人。
哪個不是母妃身份貴重,哪個不是千嬌百寵,她一個沒娘的夾在中間,真是既可憐又可悲。
尤其這次,那個人也會來。
淑安特意提到宋家四郎,是不是聽到消息父皇有意選他為婿的,就看是把哪個女兒許配給宋家?
淑安說,她和她姐姐並不打算擇宋家子弟。
梅賢妃背後是梅家,梅家有自己打算,哪怕是公主出嫁,也要視梅賢妃和梅家的利益而定。
除去淑安淑嘉,再去掉剛及笄的淑慎,父皇最有可能是把懿慧或是元貞許配給宋家。
懿慧也就罷,哪怕她是嫡出的公主,她也膽敢爭一爭,可若是元貞……
安慶不敢想象自己跟元貞相爭的場麵。
可恰恰她心中又冥冥之中有種感覺,宋家四郎如此驚豔絕才的人物,必然是父皇專門留了給元貞的。
這種感覺非一夕一時,而是早就有了。如今事情到了眼前,她既不敢麵對現實,又難掩羨慕嫉妒之意,可謂是複雜到了極點。
宮人青玉走過來,問:“公主,可還要去找元貞公主?”
安慶素來行事穩重,之前去了金華殿一趟,沒見到元貞,事後又聽說元貞連七皇子都沒見,她這幾日便識趣地再未去過。
今兒元貞剛在人前露麵,消息就傳到她耳裏了。
她正猶豫著選個什麽樣的恰當時間,出現在元貞麵前,既顯得自己風淡雲輕不諳其中事情,也免得是時尷尬,沒想到淑安找來了。
如今又發生這麽一出。
她該怎麽辦?
“等會兒再說吧。”安慶魂不守舍說。
青玉看了自家公主一眼,沒再出聲。
.
這一猶豫就猶豫到了傍晚。
待安慶到金華殿時,元貞剛用過晚膳。
“怎麽這時候來了?可用過晚膳?”
元貞將手從宮人所呈的香湯中收回,任一旁的希筠為她拭幹手。
此時的殿中剛掌了燈,燭光暈黃,但架不住掌的燈夠多,以至於殿裏格外明亮。
平日裏端莊素雅的布設,此時在燭光的照映下,時不時蹦出一點點碎金光芒,說是流光溢彩也不為過,顯出了藏在內裏的奢華。
哪怕安慶來過多次,甫一進來,也被炫得有些眼暈。
她微微有些走神:“已經用過晚膳了,還勞姐姐掛念。”
說話間,她也漸漸回過神,憶起自己是來幹什麽的。
“這幾日忙著給姐姐繡扇麵,也未出門。這不,扇子剛做好,我就來尋姐姐了,隻是時候來得不太恰當,姐姐勿怪。”
這一番話說得十分聰明,既說明了自己這幾日為何沒來,也顯示了自己並不知曉元貞近日‘異常’之事。
見元貞擦幹手後,在宮人的服侍下塗好潤手的香膏,又恰到好處從青玉手裏拿過錦盒,奉給她看。
一套下來,讓人覺得既妥帖又親近,隻感歎此人會做人。
元貞也確實這麽感歎的。
“什麽恰不恰當,我也歇不了這麽早。”
她打開錦盒。
是一柄團扇。
扇子本身倒沒什麽讓人驚奇的地方,不過是用了香木做扇柄,讓人驚歎的是扇麵。
薄如蟬翼的扇麵,其上栩栩如生地繡了一隻斑紋貓,那貓兒正頑皮地撲著蝴蝶。翻過來再看,還是同一隻貓兒,姿態卻變了,變成了在撲螞蚱。
貓兒是金華殿的貓,也是元貞的愛寵,一隻名叫小桃子的狸奴。
而這扇麵是雙麵繡,還是異色雙麵繡,同時貓兒玩耍的姿態繡得活靈活現,顯然是認真觀察過小桃子。
這一切的一切,無不默默詮釋著安慶的心意,以及她對元貞的用心。
“安慶手藝真好。”
雖沒明說喜歡,但元貞的驚歎已經道明一切。
“姐姐喜歡就好。”
安慶露出笑容,心裏鬆了口氣的同時,又岔開話題說起數日後金明池開池盛會,是時她也想同女子擊鞠隊一同上場的事情。
提起擊鞠,這還要說起宮裏的傳統。
擊鞠,也叫打馬球。
從前朝興起,本朝也十分盛行。
但由於大昊缺乏馬場,連戰馬都不夠用,又哪能拿來玩樂?於是這一運動在平民中逐漸絕跡,已然淪為上層貴族們才玩的物什。
大昊曆代皇帝都十分喜歡擊鞠,經常在皇宮或是別苑舉行相關的比賽,與王公大臣同樂。
到了宣仁帝這兒,他不光喜歡打還喜歡看,隻是隨著年紀漸長,近些年才逐漸演變成觀看,極少自己親自下場了。
宮裏甚至有專門的擊鞠隊,不光有男子隊,還有女子隊。男子隊多為內侍組成,女子隊則由宮人組成。
至元貞十二歲那年,請命想領了女子擊鞠隊,彼時宣仁帝還以為女兒隻是好奇隨便玩玩,哪知元貞不但給女子隊編了陣隊,還加了對抗,在當年金明池開池諸軍百戲場上一鳴驚人。
自那後內廷女子擊鞠隊不再是熱場存在,而是成為每年皇宮乃至上京城百姓最期待的節目之一。
而元貞也成了女子擊鞠隊的領隊,至今已五載。
這也是安慶為何會來找元貞來說想下場的事,畢竟她能不能如願,還得元貞同意。
“你也想下場,你不是怕馬嗎?”
“雖是怕,但為了討父皇歡心,我也是能騎馬的。說是想下場,其實不過是想做個樣子……”
說到這裏,安慶露出赧然之色。
淑安還是氣呼呼的,扯了一會兒花,她突然說:“我雖不去故意與她相爭以免惹了父皇厭煩,但我可以與她添堵。”
她雙目放光,扔開手裏的枝葉。
淑嘉不解其意。
淑安得意一笑,故作神秘地招招手讓姐姐湊近些。
“阿姐,安慶自打那回宮筵上見過那宋家四郎,就一直暗暗愛慕那人,你說若是她知曉父皇打算為一眾女兒選婿,其中又有那宋家四郎,她會幹什麽?”
“你怎知安慶暗中愛慕那宋青霜?”
連淑嘉都不知道。
“你別管,反正我知道就行了。”淑安得意道。
“那你打算——”淑嘉頓了頓,細思了下說,“你即便告訴她又能怎樣,她沒有依靠,仰仗元貞為生,大概不敢明知故犯。”
“你又怎知她不敢明知故犯?阿姐,你可別小瞧了安慶。我告訴你,有些人平時看起來唯唯諾諾,可越是這樣的人,一旦做起事來,才讓人詫異。”
淑嘉還想阻攔,她還記得梅賢妃叮囑的話,是時不要壞了場麵。
可淑安哪裏是聽勸的人,不管不顧就走了。
“行了,成不成還不知,我就去試試。”
.
見公主難得心情轉好,希筠和綰鳶也打鐵趁熱,故意提了提最近後苑好多花都開了。
尤其提了梨園。
那梨園乃皇宮後苑一獨特所在,園中遍植梨木,一到梨花盛開之際,滿樹梨花壓枝頭,紛紛落英,乃難得一景。
元貞素來喜歡那些開得熱鬧的花兒,單株的梨花她看著普通,但若是滿園的梨花,那又是另一說。
她也清楚二人是故意哄她開心,她既把事情捋明白了,自然不會再避不見人。
遂,讓人服侍她換了一身衣裳,做回平時慣有的打扮。又讓宮人拿上花籃,帶上悶了多日的狸奴小桃子,後被一眾宮人擁簇著出了金華殿。
隨著日頭漸升,被雨浸濕的宮道漸漸淡去了濕痕,沿路有宮人見這一行人走來,忙都束手行禮。
心中自然詫異元貞公主的露麵,不過一切雜緒都掩藏在恭敬的麵容之下。
與此同時,元貞人前露麵的消息,也在內廷中消無聲息地流傳開來。
.
玉煐閣。
送走淑安,安慶公主躊躇地坐回椅子裏。
之前淑安突然到來,她雖詫異,但也心知淑安性格跋扈,她得罪不起,遂小心招待。
淑安不喜元貞,而她又與元貞交好,淑安突然找過來,安慶自然心生警惕。
哪知淑安也沒遮掩,直接對她說了數日後金明池皇家盛事,是時上京各家麒麟子都會到場,宣仁帝有意為幾個女兒擇婿之事。
幾個女兒。
幾個?
反正安慶知道這其中沒有她。
哪怕安慶清楚父皇不可能會徹底遺忘她,以後還是會給自己擇婿的,但也清楚——父皇女兒眾多,如今排行已經排到二十八了。
前頭的姐姐們都已出嫁,眼下輪到她們這些排行靠中的適齡女兒們。
可她們這一撥,前有排行十三的元貞。
這是父皇心頭肉,自是不用多說。
皇後所出的懿慧公主今年十六,梅賢妃所出的淑嘉淑安兩位公主,一個十七,一個十五,還有周淑妃所出的淑慎公主也十五了。
這都是適婚之齡。
後頭還緊跟著將要及笄的德慶,惠敏、惠安、淑寧等人。
哪個不是母妃身份貴重,哪個不是千嬌百寵,她一個沒娘的夾在中間,真是既可憐又可悲。
尤其這次,那個人也會來。
淑安特意提到宋家四郎,是不是聽到消息父皇有意選他為婿的,就看是把哪個女兒許配給宋家?
淑安說,她和她姐姐並不打算擇宋家子弟。
梅賢妃背後是梅家,梅家有自己打算,哪怕是公主出嫁,也要視梅賢妃和梅家的利益而定。
除去淑安淑嘉,再去掉剛及笄的淑慎,父皇最有可能是把懿慧或是元貞許配給宋家。
懿慧也就罷,哪怕她是嫡出的公主,她也膽敢爭一爭,可若是元貞……
安慶不敢想象自己跟元貞相爭的場麵。
可恰恰她心中又冥冥之中有種感覺,宋家四郎如此驚豔絕才的人物,必然是父皇專門留了給元貞的。
這種感覺非一夕一時,而是早就有了。如今事情到了眼前,她既不敢麵對現實,又難掩羨慕嫉妒之意,可謂是複雜到了極點。
宮人青玉走過來,問:“公主,可還要去找元貞公主?”
安慶素來行事穩重,之前去了金華殿一趟,沒見到元貞,事後又聽說元貞連七皇子都沒見,她這幾日便識趣地再未去過。
今兒元貞剛在人前露麵,消息就傳到她耳裏了。
她正猶豫著選個什麽樣的恰當時間,出現在元貞麵前,既顯得自己風淡雲輕不諳其中事情,也免得是時尷尬,沒想到淑安找來了。
如今又發生這麽一出。
她該怎麽辦?
“等會兒再說吧。”安慶魂不守舍說。
青玉看了自家公主一眼,沒再出聲。
.
這一猶豫就猶豫到了傍晚。
待安慶到金華殿時,元貞剛用過晚膳。
“怎麽這時候來了?可用過晚膳?”
元貞將手從宮人所呈的香湯中收回,任一旁的希筠為她拭幹手。
此時的殿中剛掌了燈,燭光暈黃,但架不住掌的燈夠多,以至於殿裏格外明亮。
平日裏端莊素雅的布設,此時在燭光的照映下,時不時蹦出一點點碎金光芒,說是流光溢彩也不為過,顯出了藏在內裏的奢華。
哪怕安慶來過多次,甫一進來,也被炫得有些眼暈。
她微微有些走神:“已經用過晚膳了,還勞姐姐掛念。”
說話間,她也漸漸回過神,憶起自己是來幹什麽的。
“這幾日忙著給姐姐繡扇麵,也未出門。這不,扇子剛做好,我就來尋姐姐了,隻是時候來得不太恰當,姐姐勿怪。”
這一番話說得十分聰明,既說明了自己這幾日為何沒來,也顯示了自己並不知曉元貞近日‘異常’之事。
見元貞擦幹手後,在宮人的服侍下塗好潤手的香膏,又恰到好處從青玉手裏拿過錦盒,奉給她看。
一套下來,讓人覺得既妥帖又親近,隻感歎此人會做人。
元貞也確實這麽感歎的。
“什麽恰不恰當,我也歇不了這麽早。”
她打開錦盒。
是一柄團扇。
扇子本身倒沒什麽讓人驚奇的地方,不過是用了香木做扇柄,讓人驚歎的是扇麵。
薄如蟬翼的扇麵,其上栩栩如生地繡了一隻斑紋貓,那貓兒正頑皮地撲著蝴蝶。翻過來再看,還是同一隻貓兒,姿態卻變了,變成了在撲螞蚱。
貓兒是金華殿的貓,也是元貞的愛寵,一隻名叫小桃子的狸奴。
而這扇麵是雙麵繡,還是異色雙麵繡,同時貓兒玩耍的姿態繡得活靈活現,顯然是認真觀察過小桃子。
這一切的一切,無不默默詮釋著安慶的心意,以及她對元貞的用心。
“安慶手藝真好。”
雖沒明說喜歡,但元貞的驚歎已經道明一切。
“姐姐喜歡就好。”
安慶露出笑容,心裏鬆了口氣的同時,又岔開話題說起數日後金明池開池盛會,是時她也想同女子擊鞠隊一同上場的事情。
提起擊鞠,這還要說起宮裏的傳統。
擊鞠,也叫打馬球。
從前朝興起,本朝也十分盛行。
但由於大昊缺乏馬場,連戰馬都不夠用,又哪能拿來玩樂?於是這一運動在平民中逐漸絕跡,已然淪為上層貴族們才玩的物什。
大昊曆代皇帝都十分喜歡擊鞠,經常在皇宮或是別苑舉行相關的比賽,與王公大臣同樂。
到了宣仁帝這兒,他不光喜歡打還喜歡看,隻是隨著年紀漸長,近些年才逐漸演變成觀看,極少自己親自下場了。
宮裏甚至有專門的擊鞠隊,不光有男子隊,還有女子隊。男子隊多為內侍組成,女子隊則由宮人組成。
至元貞十二歲那年,請命想領了女子擊鞠隊,彼時宣仁帝還以為女兒隻是好奇隨便玩玩,哪知元貞不但給女子隊編了陣隊,還加了對抗,在當年金明池開池諸軍百戲場上一鳴驚人。
自那後內廷女子擊鞠隊不再是熱場存在,而是成為每年皇宮乃至上京城百姓最期待的節目之一。
而元貞也成了女子擊鞠隊的領隊,至今已五載。
這也是安慶為何會來找元貞來說想下場的事,畢竟她能不能如願,還得元貞同意。
“你也想下場,你不是怕馬嗎?”
“雖是怕,但為了討父皇歡心,我也是能騎馬的。說是想下場,其實不過是想做個樣子……”
說到這裏,安慶露出赧然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