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事情在皇城內外掀起了軒然大波,而楊變也得了個‘瘋狗’之名。旁人再提起他都不用指名道姓了,隻說那瘋狗,該懂得自然就懂,當然這是後話。
.
“真哭了?”
就在楊變各處胡作非為之際,元貞正在養著病。
聽希筠說了此事後,她詫異地揚起眉。
希筠一臉糾結,她萬萬沒想到那目中無人的西北蠻子竟是這等人。他的目中無人呢,他的桀驁跋扈呢?
“我是聽馬押班手下的陳珪說的,說那人硬賴在福寧殿不走,死纏爛打非讓聖上給他做主。至於真哭假哭,應該是……假哭吧?”
希筠說得猶豫,也是實在想象不出那樣一張惡臉是怎麽哭的。
元貞不置可否,也覺得是是外人誇大了說辭,倒是死纏爛打比較真。
此事元貞並沒有放在心上,眼見自己身子也好了,她便打算去一趟蔣家。
翌日,天氣晴朗,風和日麗。
元貞登上香車,出了皇宮。
由於是訪親,出行並不需高調,隻帶了希筠和四個禁軍侍衛,馬車也十分低調內斂,看不出宮裏印記。
蔣家這邊是提前收到消息的,車剛到蔣府門前,大舅母烏氏就帶著人在門前候著了。
“可算來了,多日不見,公主可還安好?湊巧今天家中有客,你舅舅在前院待客,讓我們來迎你。”烏氏親熱地拉著元貞說。
一旁,蔣慧蔣靜都在,還有二舅母戚氏,以及一些侍女仆婦們。
蔣靜一邊笑,一邊衝元貞擠眼睛,隻是礙於長輩在,不好擠上前來說話。
幾人被仆婦們簇擁著往裏行去。
蔣家的宅子還是老樣子。有道是上京居,大不易。上京城繁華,但人口也多,說是寸土寸金也不為過,饒是蔣家這般家中有幾個武官,出過一個妃位女兒的人家,整個蔣家也不過四進半的院子。
四進是宅子,剩下那個半是園子。
礙於當下風氣,家中稍微有點空地的,都得在家中置辦個園子,也免得被人嘲笑,蔣家自然也不例外。
因前院有客,一行人未到前院去,直接去了後院。
來到正房,進了花廳。
元貞打量了下,擺設與她記憶中相差不大,雖各處可見陳舊,但四處布設皆是一塵不染,又有各式擺件及時令花卉點綴,倒也稱得上古樸素雅。
坐下後仆婦奉了茶來,幾人開始閑話家常。
烏氏多是問元貞近況,又問她身子可好了些,顯然元貞病了的事,蔣家這邊是知道的。
結合大表哥蔣旻所領差職,會知道這事元貞也不意外。
二舅母戚氏說:“行了大嫂,貞兒的氣色肉眼可見不錯,宮裏不同家裏,貞兒又是受寵的公主,苛待了誰也苛待不到她。”
第23章 她不怕他
23
大舅母烏氏鵝蛋臉, 柳眉杏目。
雖已四十有四,但保養得當,看著也就三十出頭。她穿一件淺絳色襦衫, 豎領雪青繡折枝梅的對襟褙子, 靛藍色緞麵長裙,看起來很溫柔的長相。
聞言, 她有些不好意思說:“我這不也是擔心的緣故。”
相較於烏氏,二舅母戚氏柳眉鳳目, 穿一件水紅色的褙子,鴉青色襦裙, 說起話來語速很快, 一看就是個風風火火的性格。
她是商女出身, 按理說以蔣家的家世, 哪怕武官在大昊一朝地位不高,到底也是官, 怎麽也不至於讓家中子弟娶個商女, 但架不住二舅舅蔣林堅持。
蔣家父母去的早, 留下三個子女。
老大蔣拯年紀最長,又比下麵弟妹大了不少, 幾乎是當爹又當兄長,才把弟妹拉扯長大。
待成年後,蔣拯子承父業,做了武官。妹妹蔣柔排行第二, 從小體弱多病,老三蔣林年紀是最小的,比蔣家大舅小了一旬。
說是弟弟,還不如說蔣拯把他當兒子養。
管不住, 實在管不住,尤其蔣林從小散漫慣了,長大後文不成武不就,成日在街上浪蕩,也就生了張俊臉,被彼時的戚氏看中了。
而戚氏其人,乃家中長女,別看宮裏和官宦人家的家中對女兒管教甚嚴,實際上民間卻不是如此。
女子上街、寡婦立女戶,乃至拋頭露麵做生意的並不少,因此戚氏很小的時候就隨著爹做生意了。
當初她看中蔣林後,還想把蔣林拐到家中做上門女婿,那蔣林竟也同意了。無奈大舅蔣拯死活不同意,後來兩邊這麽一折中,戚氏進了蔣家大門。
後來還是蔣柔在宮裏被封了妃,蔣林這才被封增了個從七品武翼郎的散官,又進了羽林衛右廂禦龍直兼了個副都知的差事。
說是屬於禦前班直,其實都是閑差閑職,但總算不用靠臉在妻子這混飯吃了。
而戚氏和烏氏之間,幾乎隨了各自丈夫,與其說是兄嫂,其實更像母女。戚氏打小沒了親娘,嫁進蔣家後兄嫂和藹,尤其嫂子烏氏,早幾年她還沒孩子時,幾乎拿她當半個女兒看,因此她在烏氏麵前說話很隨意。
這些元貞都知道,倒沒覺得戚氏沒規矩。
反而笑著幫烏氏說話:“舅母也是關心我的緣故,不過我身子確實大好了,不然爹爹也不會放我出宮。”
提起聖上,烏戚二女頓時肅了麵容,恭敬之意不言而喻,自然也不會再車軲轆一些關心的話。
又敘了會兒閑話。
這邊蔣靜早就耐不住了,見時候也差不多了,便主動去拉元貞。
“我帶貞姐姐去我屋裏玩。”
也不等烏氏二人同意,就拉著元貞跑了。
.
“貞姐姐,這是我早就準備好的花茶,一會兒讓希筠裝了給你帶走。”
來到蔣靜屋裏後,她又是拿花茶,又是找玩意兒,隻差把自己的好玩意兒都拿出來給元貞看。
跟在後麵進來的蔣慧直搖頭。
“你讓貞姐姐歇歇吧,方才在娘那,被娘和二嬸拉著說了半天話,現在就剩我們三個,你就別折騰了,讓香玉去備了茶具,我們去園子裏賞花烹茶。”
這個主意不錯,蔣靜忙吩咐下去。
趁著這空檔,元貞也把自己帶來的禮物拿了出來。
是兩樣首飾。
都是簪子,隻是一個是赤金搭配綠鬆石,另一個是赤金搭配粉碧璽。
“貞姐姐怎麽還送我們簪子呢,”蔣靜說,“之前宮裏來過人了,不光送了藥,來了禦醫,還賜了許多東西。”
“所以這次來我沒給舅舅舅母他們帶禮物,隻給你二人帶了。”
至於為何送首飾?
元貞也是由己度人,女兒家哪有不喜歡首飾的,尤其內造的首飾,與民間大不一樣,一些聖上女子無不以能有件內造首飾為榮。
所以每次元貞送二人禮物,多是送首飾之類的,不光好看體麵,以後作為嫁妝也是極為不錯的。
看得出二人很喜歡,蔣慧還知道收斂些,蔣靜直接笑得眯了眼,當場拿出來往頭上戴。
“真好看,貞姐姐每次你送我的首飾,都是我首飾裏最好看的。樣子格外特別,都是獨一份,外麵看都看不到的。”
那是自然,她的首飾都是專門讓人打的,有些花樣還是她自己畫的,自然是天下獨一份。
“走吧,我們去喝茶。”
.
三個女孩一同去了園子。
蔣家的園子不大,但打理得很好,遍植各種時令花卉,其間又點綴著各種綠植,看得出是用了心了。
不光有茶,還有好吃的梅花餅。
明明是自家東西,也不是頭一回吃,蔣靜卻吃得眯了眼。有些人就是有這樣一種魅力,哪怕隻是看著,就能讓人無端心情變好。
元貞捧起茶啜了一口。
這茶是蔣靜煮的,不光用了她的花茶,還加了蜂蜜。
以元貞的口味來說,稍微甜了點,但甜好啊,甜好甜好的。
楊變剛繞過假山,就透過花窗看到這一幕。
寬敞安靜的亭榭,三名少女席地坐在淺褐色的木台上,榭外有樹有竹,陽光透過綠植投射下一片溫暖的光影。
少女捧茶而飲,仿若盞中是瓊漿玉露,竟讓她享受地眯起了眼。
光影打在她的臉上,本來剔透的雪膚更加晶瑩,整個人仿若被鑲嵌了一圈淡金色的邊。
楊變數次見到這位公主,每次她都是不同的樣子。
高居於簷車之上,仿若瓊宮天仙般讓人遙望不可及。神色慵懶地抱著貓兒,極力想收斂鋒芒,卻還是如她懷中那貓一樣,綿裏藏針地撓了他一爪子。。
諸軍百戲上的驚豔登場,此女似乎總能引起人們的驚歎。
之後水心殿再遇,她算計人時的狡黠和從容,及之後對他的嘲諷。也是事後他才明白,她在惱什麽。
金明池東岸那夜,狼狽卻難掩姝麗,明明那般嬌氣,卻硬挺著在亭子上坐了半天,不吵不嚷,隻為了不忙中添亂。
以及之後她絲毫不掩強勢地與他針鋒相對,禦前的小聲哭泣,轉頭卻又鋒芒畢露地質問他。
她不怕他。
少有女子不怕他,楊變甚至見過不少女子因怕他露出醜態,所以他少有對女子和顏悅色的時候。
還有今日……
她到底有多少張麵孔?
楊變停駐了腳步。
蔣旻順著看過去,先詫異了下,又下意識瞧了眼楊變的臉色,而後似無意打斷道:“貞妹妹果然在這裏。”
楊變回過神來:“都是女眷,我就不過去了,在此等候公主。”
他退了一步,離開花窗的視線。
.
“真哭了?”
就在楊變各處胡作非為之際,元貞正在養著病。
聽希筠說了此事後,她詫異地揚起眉。
希筠一臉糾結,她萬萬沒想到那目中無人的西北蠻子竟是這等人。他的目中無人呢,他的桀驁跋扈呢?
“我是聽馬押班手下的陳珪說的,說那人硬賴在福寧殿不走,死纏爛打非讓聖上給他做主。至於真哭假哭,應該是……假哭吧?”
希筠說得猶豫,也是實在想象不出那樣一張惡臉是怎麽哭的。
元貞不置可否,也覺得是是外人誇大了說辭,倒是死纏爛打比較真。
此事元貞並沒有放在心上,眼見自己身子也好了,她便打算去一趟蔣家。
翌日,天氣晴朗,風和日麗。
元貞登上香車,出了皇宮。
由於是訪親,出行並不需高調,隻帶了希筠和四個禁軍侍衛,馬車也十分低調內斂,看不出宮裏印記。
蔣家這邊是提前收到消息的,車剛到蔣府門前,大舅母烏氏就帶著人在門前候著了。
“可算來了,多日不見,公主可還安好?湊巧今天家中有客,你舅舅在前院待客,讓我們來迎你。”烏氏親熱地拉著元貞說。
一旁,蔣慧蔣靜都在,還有二舅母戚氏,以及一些侍女仆婦們。
蔣靜一邊笑,一邊衝元貞擠眼睛,隻是礙於長輩在,不好擠上前來說話。
幾人被仆婦們簇擁著往裏行去。
蔣家的宅子還是老樣子。有道是上京居,大不易。上京城繁華,但人口也多,說是寸土寸金也不為過,饒是蔣家這般家中有幾個武官,出過一個妃位女兒的人家,整個蔣家也不過四進半的院子。
四進是宅子,剩下那個半是園子。
礙於當下風氣,家中稍微有點空地的,都得在家中置辦個園子,也免得被人嘲笑,蔣家自然也不例外。
因前院有客,一行人未到前院去,直接去了後院。
來到正房,進了花廳。
元貞打量了下,擺設與她記憶中相差不大,雖各處可見陳舊,但四處布設皆是一塵不染,又有各式擺件及時令花卉點綴,倒也稱得上古樸素雅。
坐下後仆婦奉了茶來,幾人開始閑話家常。
烏氏多是問元貞近況,又問她身子可好了些,顯然元貞病了的事,蔣家這邊是知道的。
結合大表哥蔣旻所領差職,會知道這事元貞也不意外。
二舅母戚氏說:“行了大嫂,貞兒的氣色肉眼可見不錯,宮裏不同家裏,貞兒又是受寵的公主,苛待了誰也苛待不到她。”
第23章 她不怕他
23
大舅母烏氏鵝蛋臉, 柳眉杏目。
雖已四十有四,但保養得當,看著也就三十出頭。她穿一件淺絳色襦衫, 豎領雪青繡折枝梅的對襟褙子, 靛藍色緞麵長裙,看起來很溫柔的長相。
聞言, 她有些不好意思說:“我這不也是擔心的緣故。”
相較於烏氏,二舅母戚氏柳眉鳳目, 穿一件水紅色的褙子,鴉青色襦裙, 說起話來語速很快, 一看就是個風風火火的性格。
她是商女出身, 按理說以蔣家的家世, 哪怕武官在大昊一朝地位不高,到底也是官, 怎麽也不至於讓家中子弟娶個商女, 但架不住二舅舅蔣林堅持。
蔣家父母去的早, 留下三個子女。
老大蔣拯年紀最長,又比下麵弟妹大了不少, 幾乎是當爹又當兄長,才把弟妹拉扯長大。
待成年後,蔣拯子承父業,做了武官。妹妹蔣柔排行第二, 從小體弱多病,老三蔣林年紀是最小的,比蔣家大舅小了一旬。
說是弟弟,還不如說蔣拯把他當兒子養。
管不住, 實在管不住,尤其蔣林從小散漫慣了,長大後文不成武不就,成日在街上浪蕩,也就生了張俊臉,被彼時的戚氏看中了。
而戚氏其人,乃家中長女,別看宮裏和官宦人家的家中對女兒管教甚嚴,實際上民間卻不是如此。
女子上街、寡婦立女戶,乃至拋頭露麵做生意的並不少,因此戚氏很小的時候就隨著爹做生意了。
當初她看中蔣林後,還想把蔣林拐到家中做上門女婿,那蔣林竟也同意了。無奈大舅蔣拯死活不同意,後來兩邊這麽一折中,戚氏進了蔣家大門。
後來還是蔣柔在宮裏被封了妃,蔣林這才被封增了個從七品武翼郎的散官,又進了羽林衛右廂禦龍直兼了個副都知的差事。
說是屬於禦前班直,其實都是閑差閑職,但總算不用靠臉在妻子這混飯吃了。
而戚氏和烏氏之間,幾乎隨了各自丈夫,與其說是兄嫂,其實更像母女。戚氏打小沒了親娘,嫁進蔣家後兄嫂和藹,尤其嫂子烏氏,早幾年她還沒孩子時,幾乎拿她當半個女兒看,因此她在烏氏麵前說話很隨意。
這些元貞都知道,倒沒覺得戚氏沒規矩。
反而笑著幫烏氏說話:“舅母也是關心我的緣故,不過我身子確實大好了,不然爹爹也不會放我出宮。”
提起聖上,烏戚二女頓時肅了麵容,恭敬之意不言而喻,自然也不會再車軲轆一些關心的話。
又敘了會兒閑話。
這邊蔣靜早就耐不住了,見時候也差不多了,便主動去拉元貞。
“我帶貞姐姐去我屋裏玩。”
也不等烏氏二人同意,就拉著元貞跑了。
.
“貞姐姐,這是我早就準備好的花茶,一會兒讓希筠裝了給你帶走。”
來到蔣靜屋裏後,她又是拿花茶,又是找玩意兒,隻差把自己的好玩意兒都拿出來給元貞看。
跟在後麵進來的蔣慧直搖頭。
“你讓貞姐姐歇歇吧,方才在娘那,被娘和二嬸拉著說了半天話,現在就剩我們三個,你就別折騰了,讓香玉去備了茶具,我們去園子裏賞花烹茶。”
這個主意不錯,蔣靜忙吩咐下去。
趁著這空檔,元貞也把自己帶來的禮物拿了出來。
是兩樣首飾。
都是簪子,隻是一個是赤金搭配綠鬆石,另一個是赤金搭配粉碧璽。
“貞姐姐怎麽還送我們簪子呢,”蔣靜說,“之前宮裏來過人了,不光送了藥,來了禦醫,還賜了許多東西。”
“所以這次來我沒給舅舅舅母他們帶禮物,隻給你二人帶了。”
至於為何送首飾?
元貞也是由己度人,女兒家哪有不喜歡首飾的,尤其內造的首飾,與民間大不一樣,一些聖上女子無不以能有件內造首飾為榮。
所以每次元貞送二人禮物,多是送首飾之類的,不光好看體麵,以後作為嫁妝也是極為不錯的。
看得出二人很喜歡,蔣慧還知道收斂些,蔣靜直接笑得眯了眼,當場拿出來往頭上戴。
“真好看,貞姐姐每次你送我的首飾,都是我首飾裏最好看的。樣子格外特別,都是獨一份,外麵看都看不到的。”
那是自然,她的首飾都是專門讓人打的,有些花樣還是她自己畫的,自然是天下獨一份。
“走吧,我們去喝茶。”
.
三個女孩一同去了園子。
蔣家的園子不大,但打理得很好,遍植各種時令花卉,其間又點綴著各種綠植,看得出是用了心了。
不光有茶,還有好吃的梅花餅。
明明是自家東西,也不是頭一回吃,蔣靜卻吃得眯了眼。有些人就是有這樣一種魅力,哪怕隻是看著,就能讓人無端心情變好。
元貞捧起茶啜了一口。
這茶是蔣靜煮的,不光用了她的花茶,還加了蜂蜜。
以元貞的口味來說,稍微甜了點,但甜好啊,甜好甜好的。
楊變剛繞過假山,就透過花窗看到這一幕。
寬敞安靜的亭榭,三名少女席地坐在淺褐色的木台上,榭外有樹有竹,陽光透過綠植投射下一片溫暖的光影。
少女捧茶而飲,仿若盞中是瓊漿玉露,竟讓她享受地眯起了眼。
光影打在她的臉上,本來剔透的雪膚更加晶瑩,整個人仿若被鑲嵌了一圈淡金色的邊。
楊變數次見到這位公主,每次她都是不同的樣子。
高居於簷車之上,仿若瓊宮天仙般讓人遙望不可及。神色慵懶地抱著貓兒,極力想收斂鋒芒,卻還是如她懷中那貓一樣,綿裏藏針地撓了他一爪子。。
諸軍百戲上的驚豔登場,此女似乎總能引起人們的驚歎。
之後水心殿再遇,她算計人時的狡黠和從容,及之後對他的嘲諷。也是事後他才明白,她在惱什麽。
金明池東岸那夜,狼狽卻難掩姝麗,明明那般嬌氣,卻硬挺著在亭子上坐了半天,不吵不嚷,隻為了不忙中添亂。
以及之後她絲毫不掩強勢地與他針鋒相對,禦前的小聲哭泣,轉頭卻又鋒芒畢露地質問他。
她不怕他。
少有女子不怕他,楊變甚至見過不少女子因怕他露出醜態,所以他少有對女子和顏悅色的時候。
還有今日……
她到底有多少張麵孔?
楊變停駐了腳步。
蔣旻順著看過去,先詫異了下,又下意識瞧了眼楊變的臉色,而後似無意打斷道:“貞妹妹果然在這裏。”
楊變回過神來:“都是女眷,我就不過去了,在此等候公主。”
他退了一步,離開花窗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