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變總覺得她是騙自己,她沒忙忘時間,也不會主動來找他。
倒是自己,一天到晚心心念念都是她,連權簡都看出來了,時不時會調侃他若有相好的就帶回來給家裏人看看。
“忙什麽?”
這事倒也不用瞞他,元貞簡略地將入內內侍省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而促成她正式進入尚書內省事事說了。
“也就是說虞夫人和聖上已經默許了,就是沒拿到台麵上來?”
不得不說,他還是敏銳的。
“差不多就是這樣吧。”
“那你小心些,不要讓那些文官知道此事,若是知曉,我恐怕……”到時候就是一場驚濤駭浪。
元貞不置可否,示意他別站在窗外說話,還是先進來再說。
等他進來後,她將窗子關上,也沒去點多餘的燈,隻點了高櫃上一盞燭台,確定裏麵的影子不會被照映到外麵,這才來到南窗下的羅漢床前坐下,並示意他也坐。
這是楊變第一次正式進入元貞的寢殿。
以前雖來過,但都是走馬觀花,黑燈瞎火。
此時見殿內擺設,隻覺得一切皆盡善盡美,充滿了女子柔美之意。不像他那間臥房,要麽亂得像狗窩,要麽就是被下人收拾得空無一物。
果然女子的香閨和男子不同,最主要的就是一個香。
到處香噴噴的,跟她身上一個味兒。
元貞並不知曉楊變此時已經有些心猿意馬了,也不知道他曾經嫌棄自己太香太奢靡,這會兒又覺得這香好聞。
她去保著溫的茶壺裏,給他倒了一盞蜜水,放於他麵前。
“你有事找我。”
不是疑問句,而是陳述句。
此言一出,楊變倒不知該如何回答了。
“是跟權少保有關?”元貞又說。
楊變倒不詫異她的敏銳,也沒再遮掩,將近日朝堂上的事大致說了一遍。
大概就與他之前所說的一樣,權中青想去太原,無奈被朝廷駁了,但權中青並不死心,這陣子行走各家各府,就想找人支持自己。
毋庸置疑,他這一番行舉都是無用功,反而白受冷眼。
可他並不放棄,還在想辦法。
楊變也是實在看不下去了,才想到元貞這。
“你可有辦法?”
“你不是不願權少保去太原?”
楊變譏誚一挑眉,又十分無奈:“他堅持要去,還斥我說於國家大義之前,應放下個人榮辱。”
權少保大義!
元貞與楊變也相交有些日子了,知道此人跋扈不馴,腦子中從來沒有家國大義的念頭,全靠權中青多年敦敦教誨不倦,才給他栓了條繩索,不至於如脫韁野馬。
可那夢裏權中青卻是死了的,具體死在哪兒,什麽時間,元貞卻是不知道,還是事後聽人說了一句,她才知有這麽件事。
這些日子,因為和楊變的牽扯,元貞在腦中是回憶了又回憶,又通過夢裏發生的其他事情印證,才得出權中青應該是死在今年初冬。
因為當時她已經在青陽宮了,正值初冬的第一場雪,她出來踏雪賞景,偶然聽見兩個小內侍私下閑聊。
說聖上要為權少保追封太師,贈中書令,入昭勳閣,配享太廟,但此事被三省駁了,說這兩日朝堂上亂得厲害。
所以權中青應該不是死在太原,也不是當下這個節點。
“我要是直接與你說有辦法,未免有騙人之嫌,隻能說盡力而為,而且成的幾率不大。”
--------------------
第47章
這兩天, 元貞也就此事與虞夫人議過。
朝堂上因增援太原的事相持不下,增援是必定會增援的,但是派誰當主將還沒定下。文官那邊舉薦了幾個武將,倒是武官這邊意見很統一, 舉薦的是權中青。
不過武官這邊可以忽略不計, 隻有寥寥幾人,還都是在朝堂上說不上話的小官。
幾乎是一麵倒的狀態。
虞夫人卻說, 他們似乎還忘了一人。
起先元貞也不知指的是誰, 還是經過虞夫人點撥,才明白還漏了個裴鵬海。
裴鵬海雖為宦官, 卻也是軍功起家, 早年平定過數次民間亂軍, 還宣撫過西北、河東等地軍務,也算是戰功赫赫。
雖然這些戰功有水分,但這並不妨礙父皇將之依為棟梁, 並將三衙為首的殿前司交給他。
虞夫人說,最後很可能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因為裴鵬海一直在等一場潑天功勞, 助他登上三師三少之位, 封王拜相。
裴鵬海距離位極人臣,其實隻差一步。
當然,但這也僅僅是虞夫人私下猜測。
元貞倒不想軍國大事被裴鵬海拿來給自己攢軍功升官, 畢竟楊變給她闡述過太原一帶的重要性。
這些日子她也沒少私下琢磨此事, 太原確實重要。一旦丟了, 不亞於打掉大昊半口牙, 又將失去一條最重要的防線, 到時候北戎可真就隨意便可長驅直入了。
可問題是,她如今在尚書內省的事,還沒有被拿到台麵上說,她已經許久沒見過爹爹了。
如何對爹爹進言,又如何讓他采納自己的意見?
一旦她走到台前,朝中大臣勢必不會善罷甘休,她可做好了迎接狂風暴雨的準備?
元貞自己心底也沒有答案,而這些事也不能告知楊變。
“此事你若為難,倒不用勉強。”
見她陷入沉默,楊變還以為她覺得為難。別說元貞覺得為難,他何嚐不知其中之難,若是容易,他義父也不會一籌莫展。
“其實我今天來,就是想來看看你。”
說出這話時,楊變的神情有些別扭。
說到底,權中青的事也影響了他,這些日子西軍一脈可以說是窮盡所能,卻都是無用功。
他心煩意亂,情緒糟糕,既憤恨義父的忠直,又恨那些阻撓的文官,更厭惡自己的無能為力。
來之前,他在權府剛和義父不歡而散,他勸義父不要再做無用功,偏偏義父他就是不聽。
他縱馬離開,第一時間想到的卻是她。
元貞瞧了瞧他,這樣的楊變還是她第一次見到。
怎麽說,就像一條跟人打架打輸了的野狗,有些激憤不平,有些憤世嫉俗,有些一籌莫展,也有些灰心喪氣。
“你也不要想太多,”她將蜜水遞給他,柔聲道:“你不是說權少保有傷病在身,其實不去對他也並非壞事。”
“你這說法沒錯,但老頭子倔強啊,我就怕……”
剩下的話他沒說,元貞也沒問。
“行吧,你歇著,我走了。”
楊變一口將她遞來的水一飲而盡,站了起來。
以前都是她攆他趕他,他才願意走,今兒倒是稀奇。
元貞也站了起來。
“那我就不送你了?”
楊變看她輕笑的眉眼,揶揄的口吻,突然恨得牙癢癢。
一個大步上前,將她抱於懷中,狠狠地抱了下,又垂首在她披散的長發深吸一口,才鬆開她,轉身走了。
“我會想辦法的。”元貞在他身後說。
開始楊變沒懂,但沒兩天他就懂了。
.
尚書內省。
甲字房裏氣氛凝固。
平時負責交接奏疏劄子的洪女官,抱著一大摞劄子走了進來。
見此,幾個副筆預筆都是麵露頹喪之色。
“周直筆,這可怎生是好?這幾天聖上打回來的劄子太多了,可是我們哪兒做得不對,聖上那也不明說……”一個預筆說道,看模樣都快哭了。
周直筆深吸一口氣,站了起來。
“慌什麽,拿著東西,跟我去一趟程直筆那。”
這時,元貞也站了起來。
“我也一同去吧。”
周直筆倒也沒說什麽,領著元貞和洪女官一同去了程半香辦公之處。
“代批是絕對沒問題的,這幾日朝中事多繁雜,我們都是慎之又慎,可這回連下麵問安的劄子都打回來了……”
程半香揉了揉眉心,無奈道:“此事與你等無關。”
不過是這幾日聖上心情不佳,自然看什麽都不順眼。
都明白這個道理,但這話沒人敢說。
“你把東西放著,一會兒我上一趟垂拱殿便是。”程半香又道。
直筆內人是準許去垂拱殿的,但也僅限那麽三個人,除了虞夫人外,再來就是程半香和關巧慧。
但也僅限垂拱殿,再往前的前朝是絕不允許去了。
“不如等會我代程直筆去一趟。”元貞突然道。
倒是自己,一天到晚心心念念都是她,連權簡都看出來了,時不時會調侃他若有相好的就帶回來給家裏人看看。
“忙什麽?”
這事倒也不用瞞他,元貞簡略地將入內內侍省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而促成她正式進入尚書內省事事說了。
“也就是說虞夫人和聖上已經默許了,就是沒拿到台麵上來?”
不得不說,他還是敏銳的。
“差不多就是這樣吧。”
“那你小心些,不要讓那些文官知道此事,若是知曉,我恐怕……”到時候就是一場驚濤駭浪。
元貞不置可否,示意他別站在窗外說話,還是先進來再說。
等他進來後,她將窗子關上,也沒去點多餘的燈,隻點了高櫃上一盞燭台,確定裏麵的影子不會被照映到外麵,這才來到南窗下的羅漢床前坐下,並示意他也坐。
這是楊變第一次正式進入元貞的寢殿。
以前雖來過,但都是走馬觀花,黑燈瞎火。
此時見殿內擺設,隻覺得一切皆盡善盡美,充滿了女子柔美之意。不像他那間臥房,要麽亂得像狗窩,要麽就是被下人收拾得空無一物。
果然女子的香閨和男子不同,最主要的就是一個香。
到處香噴噴的,跟她身上一個味兒。
元貞並不知曉楊變此時已經有些心猿意馬了,也不知道他曾經嫌棄自己太香太奢靡,這會兒又覺得這香好聞。
她去保著溫的茶壺裏,給他倒了一盞蜜水,放於他麵前。
“你有事找我。”
不是疑問句,而是陳述句。
此言一出,楊變倒不知該如何回答了。
“是跟權少保有關?”元貞又說。
楊變倒不詫異她的敏銳,也沒再遮掩,將近日朝堂上的事大致說了一遍。
大概就與他之前所說的一樣,權中青想去太原,無奈被朝廷駁了,但權中青並不死心,這陣子行走各家各府,就想找人支持自己。
毋庸置疑,他這一番行舉都是無用功,反而白受冷眼。
可他並不放棄,還在想辦法。
楊變也是實在看不下去了,才想到元貞這。
“你可有辦法?”
“你不是不願權少保去太原?”
楊變譏誚一挑眉,又十分無奈:“他堅持要去,還斥我說於國家大義之前,應放下個人榮辱。”
權少保大義!
元貞與楊變也相交有些日子了,知道此人跋扈不馴,腦子中從來沒有家國大義的念頭,全靠權中青多年敦敦教誨不倦,才給他栓了條繩索,不至於如脫韁野馬。
可那夢裏權中青卻是死了的,具體死在哪兒,什麽時間,元貞卻是不知道,還是事後聽人說了一句,她才知有這麽件事。
這些日子,因為和楊變的牽扯,元貞在腦中是回憶了又回憶,又通過夢裏發生的其他事情印證,才得出權中青應該是死在今年初冬。
因為當時她已經在青陽宮了,正值初冬的第一場雪,她出來踏雪賞景,偶然聽見兩個小內侍私下閑聊。
說聖上要為權少保追封太師,贈中書令,入昭勳閣,配享太廟,但此事被三省駁了,說這兩日朝堂上亂得厲害。
所以權中青應該不是死在太原,也不是當下這個節點。
“我要是直接與你說有辦法,未免有騙人之嫌,隻能說盡力而為,而且成的幾率不大。”
--------------------
第47章
這兩天, 元貞也就此事與虞夫人議過。
朝堂上因增援太原的事相持不下,增援是必定會增援的,但是派誰當主將還沒定下。文官那邊舉薦了幾個武將,倒是武官這邊意見很統一, 舉薦的是權中青。
不過武官這邊可以忽略不計, 隻有寥寥幾人,還都是在朝堂上說不上話的小官。
幾乎是一麵倒的狀態。
虞夫人卻說, 他們似乎還忘了一人。
起先元貞也不知指的是誰, 還是經過虞夫人點撥,才明白還漏了個裴鵬海。
裴鵬海雖為宦官, 卻也是軍功起家, 早年平定過數次民間亂軍, 還宣撫過西北、河東等地軍務,也算是戰功赫赫。
雖然這些戰功有水分,但這並不妨礙父皇將之依為棟梁, 並將三衙為首的殿前司交給他。
虞夫人說,最後很可能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因為裴鵬海一直在等一場潑天功勞, 助他登上三師三少之位, 封王拜相。
裴鵬海距離位極人臣,其實隻差一步。
當然,但這也僅僅是虞夫人私下猜測。
元貞倒不想軍國大事被裴鵬海拿來給自己攢軍功升官, 畢竟楊變給她闡述過太原一帶的重要性。
這些日子她也沒少私下琢磨此事, 太原確實重要。一旦丟了, 不亞於打掉大昊半口牙, 又將失去一條最重要的防線, 到時候北戎可真就隨意便可長驅直入了。
可問題是,她如今在尚書內省的事,還沒有被拿到台麵上說,她已經許久沒見過爹爹了。
如何對爹爹進言,又如何讓他采納自己的意見?
一旦她走到台前,朝中大臣勢必不會善罷甘休,她可做好了迎接狂風暴雨的準備?
元貞自己心底也沒有答案,而這些事也不能告知楊變。
“此事你若為難,倒不用勉強。”
見她陷入沉默,楊變還以為她覺得為難。別說元貞覺得為難,他何嚐不知其中之難,若是容易,他義父也不會一籌莫展。
“其實我今天來,就是想來看看你。”
說出這話時,楊變的神情有些別扭。
說到底,權中青的事也影響了他,這些日子西軍一脈可以說是窮盡所能,卻都是無用功。
他心煩意亂,情緒糟糕,既憤恨義父的忠直,又恨那些阻撓的文官,更厭惡自己的無能為力。
來之前,他在權府剛和義父不歡而散,他勸義父不要再做無用功,偏偏義父他就是不聽。
他縱馬離開,第一時間想到的卻是她。
元貞瞧了瞧他,這樣的楊變還是她第一次見到。
怎麽說,就像一條跟人打架打輸了的野狗,有些激憤不平,有些憤世嫉俗,有些一籌莫展,也有些灰心喪氣。
“你也不要想太多,”她將蜜水遞給他,柔聲道:“你不是說權少保有傷病在身,其實不去對他也並非壞事。”
“你這說法沒錯,但老頭子倔強啊,我就怕……”
剩下的話他沒說,元貞也沒問。
“行吧,你歇著,我走了。”
楊變一口將她遞來的水一飲而盡,站了起來。
以前都是她攆他趕他,他才願意走,今兒倒是稀奇。
元貞也站了起來。
“那我就不送你了?”
楊變看她輕笑的眉眼,揶揄的口吻,突然恨得牙癢癢。
一個大步上前,將她抱於懷中,狠狠地抱了下,又垂首在她披散的長發深吸一口,才鬆開她,轉身走了。
“我會想辦法的。”元貞在他身後說。
開始楊變沒懂,但沒兩天他就懂了。
.
尚書內省。
甲字房裏氣氛凝固。
平時負責交接奏疏劄子的洪女官,抱著一大摞劄子走了進來。
見此,幾個副筆預筆都是麵露頹喪之色。
“周直筆,這可怎生是好?這幾天聖上打回來的劄子太多了,可是我們哪兒做得不對,聖上那也不明說……”一個預筆說道,看模樣都快哭了。
周直筆深吸一口氣,站了起來。
“慌什麽,拿著東西,跟我去一趟程直筆那。”
這時,元貞也站了起來。
“我也一同去吧。”
周直筆倒也沒說什麽,領著元貞和洪女官一同去了程半香辦公之處。
“代批是絕對沒問題的,這幾日朝中事多繁雜,我們都是慎之又慎,可這回連下麵問安的劄子都打回來了……”
程半香揉了揉眉心,無奈道:“此事與你等無關。”
不過是這幾日聖上心情不佳,自然看什麽都不順眼。
都明白這個道理,但這話沒人敢說。
“你把東西放著,一會兒我上一趟垂拱殿便是。”程半香又道。
直筆內人是準許去垂拱殿的,但也僅限那麽三個人,除了虞夫人外,再來就是程半香和關巧慧。
但也僅限垂拱殿,再往前的前朝是絕不允許去了。
“不如等會我代程直筆去一趟。”元貞突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