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北戎斥候每股不過十來騎,很快就被楊變等人拿下了。
所有人出來之前都被叮囑過,他們唯一要記的便是令行禁止,以及閉緊嘴,任何時候不得發出聲音。
所以一切都是在無聲進行著。
一個手勢下來,箭矢沒入胸膛,人頭已然落地。
鮮血噴濺在眾人臉上,在暗夜之中,增添了幾分血腥和躁動。
當然,也不是都殺了,會留下一兩人分別進行審訊,就為了探得北戎這支大軍的具體情況。
隻可惜北戎人大多都頭鐵,一見被人俘虜,要麽自戕了,要麽無論怎麽刑訊,都不願吐露己方軍情。
又因是夜襲,講究的就是一個快很準,眼見問不出來更多的,楊變就下命把人砍了。
最終就得到了一些零碎的消息。
據悉,這支大軍不過是這次北戎軍隊的先鋒軍,領兵的並非三皇子慕容興吉,而是一個萬戶,人數大約在兩萬。
三皇子和大皇子領著的後軍,很快就會到來。
同時,楊變等人也得知了北戎營地的具體方位。
“楊將軍,要不我們回去吧?這方向好像快到北戎營地附近了。”眼見距離北戎營地越來越近,湊數的精兵甲道。
處在領頭位置的楊變沒有回頭,也沒有出聲,倒是不遠處他的親兵斥道:“噤聲!莫忘了令行禁止!”
此人當即不做聲了。
直到來到附近,選個合適的方向甚至能遠遠看到北戎營地裏的火光,楊變這才領著人停下。
“下馬,一半人留下禁戒,另一半在不驚動北戎人的情況下,繞其營地一周,觀察其軍營具體情形,以及可有異常異動。”
自然還是楊變的親兵帶隊,他們似乎深諳潛伏之法,無聲無息就帶著人潛入了密林之中。
行舉之間甚至能不觸動任何草木,倒是被他們領著的其他精兵,甚是笨拙,幸虧也未鬧出任何亂子。
半個時辰後,所有人一個不少都回來了。
觀察結果並無任何異常,且得到情報相對準確,觀其營地麵積範圍,人數確實在兩萬左右。
且這支北戎的前鋒軍並沒有進行分兵,似乎所有人都在這了。
“撤!”楊變道。
有人不甘說:“這麽好的機會,要不我們進去放把火,搗個亂?”
沒人理他,直到大家都上馬走了,才有人拍了他一下罵道:“你要想死,就自己去。”
他們這趟來,就為刺探軍情,若碰到合適機會,奇襲一下也不錯,顯然眼下情況並不適合奇襲。北戎營地近在遲尺,又這麽多人,若真是打過去,就不是奇襲,而是白送了。
楊變帶著人迅速撤離。
由於靠近北戎營地,所有人都十分謹慎,一路上隻能聽見馬微弱的呼吸聲,大家都憋著一股勁兒。
直到走遠了,所有人才長長出了口氣。
“快活!”隊伍中有人低喊。
不同於楊變的親兵,這些湊來的精兵大多都和北戎軍交過手,每次都是己方軍隊被打得抱頭鼠竄,節節敗退。
這次跟著楊變出來,由於他們不是心腹親兵,難免擔憂前路,又怕真偶遇了北戎的人,被當做棄子拋棄了,也是不信任楊變的帶兵能力。
可以說,他們這趟出來,其實所有人都抱著視死如歸的態度,卻萬萬沒想到,一路行來如此順遂。
雖沒遭遇北戎大股人馬,但這位楊將軍,一路指揮簡直如有神助,仿佛睜著天眼在判斷前路形式,甚至能帶著他們摸到北戎軍營附近。
又見他殺伐果斷,殺那些北戎斥候猶如土雞瓦狗。
尤其其中有兩股斥候,也是狠把式,這些雜路子精兵見優勢在我,也是想上前立功,便主動請纓,卻差點沒被人反殺,後來反而被楊變的親兵救了。
更是覺得這位楊將軍果然名不虛傳,若是大昊都是這種將領,何至於被人打到黃河北岸。
殊不知,楊變哪是如有神助,不過是老把戲用多了,輕車熟路爾。
他早年搞過無數次夜襲,如何躲避敵軍斥候,如何判斷前方形式,閉著眼睛都知道該怎麽做。而他領的精兵,也是常年跟在他身邊的,自然看起來就如同開了天眼一般。
至於殺北戎人,以前如何殺西狄兵,如今自然如何殺北戎兵。
說到底,西狄兵和北戎兵,若論單兵實力,不過伯仲之間,北戎厲害的是整體,是吞並了北韃的兵強馬壯。
而西狄到底國小,人數也不如北戎。
楊變有些不甘心就這麽回去,帶著人繞到防禦線兩側跑了一圈,甚至圍著汲縣城池繞了一圈,都無任何異常。
似乎北戎這支前鋒軍,真就打算這麽跟大昊正麵交戰下去。
悄無聲息地來,悄無聲息地回。
一直到天擦亮回到軍營,這支憋了一夜不說話的夜襲軍才炸了鍋。
其實軍營這,也都等著他們,都在等消息,也是怕他們出事。
在這些湊出來精兵嘴裏,楊將軍用兵如神,膽大心細,他們格外詳細地描述了途中遭遇敵方斥候的場麵。
如何包抄,如何迅速拿下,以及他們如何摸到北戎軍營附近,如何在北戎眼皮子底下觀測敵情,說得那叫一個繪聲繪色。
“若非怕打草驚蛇,咱們就是在北戎軍營裏放一把火,恐怕那些蠻子怕是也不知道。”
其實這都是吹噓之言,但架不住下麵兵卒們都愛聽。
打從兩軍湊出這隊大軍,下麵兵卒們的士氣便很低迷,人人都怕北戎,怕北戎的鐵騎,都是提心吊膽的,如今聽到這些,也算是給他們補充了士氣。
同時,楊變威名也傳入各個營隊之中,這讓一直等著抓他小辮子的幾個監軍反倒不好說什麽了。
這次黃河北岸防禦,乃重中之重,不容有失。
由於之前樞密院指令有失,所以這趟跟來的監軍大多都低調。一切事物皆由權中青主導,平時都藏在軍帳中不出。
對於楊變的到來,他們心知肚明,卻徑自裝瞎。
不光是因為楊變有聖上手諭,也是平時總是對軍事指手畫腳的文官暫時失了勢,為了保證體麵,保證這一戰不失誤,這裏的監軍在裝瞎,京中有些人何嚐不也在裝瞎。
隻是心中難免不平。
“行了,就任他張狂無忌,待此事罷,京中自有人壓下他的風頭。”
幾人對視一眼,各自散去。
不過這都是題外話,不用細說。
“這震天雷,果然不負你為它如此取名!”
元貞稱讚,並有些吃驚地看著遠處被破壞掉的土地。
一起初,木石隻想著往鐵罐子裏增添火藥,可鐵罐子就那麽大,加大鐵罐子尺寸,火藥填太多,一來不穩定,容易炸。二來除了響動靜大,實在殺傷力有限。
元貞觀他陷入困局,就出主意道何不在其中添加可以增強殺傷力的東西。
他們先後試過往裏麵加鐵砂、鐵片、鐵釘等,最終試驗出一種雙捧之大,整體呈圓狀底部稍平,密封,其上加有引信的鐵疙瘩。
此物便是當下木石心目中最滿意的‘震天雷’。
一旦點燃炸開,殺傷力大約可以波及周圍四五米的樣子,且因其內添加了鐵砂鐵釘,殺傷力極大。
暫時沒拿活物試過,但若扔出去時的角度合適,炸死炸傷十來人肯定沒問題。
怕引信受潮,累及其中的火藥,木石還試驗出後續插上引信之法。此法不光能防止受潮,還能防止有人誤燃。
元貞見東西已經成型,便打算帶回去兩個,等送信人來京了,讓對方給楊變捎去。
臨從皇莊走前,木石一再交代,一定要防止劇烈碰撞,防止明火。
“放心,我讓人都包好了。”元貞道。
不光外麵用稻草包嚴實了,還用竹筐分割了開,竹筐外又墊了棉布,外麵還有個木箱子。
另外引信也是單獨放置的。
元貞見識過震天雷炸開的場麵,自然不會等閑視之。
她帶著希筠上了馬車。
除了車夫外,隨行還有六個侍衛護持在馬車四周。
皇莊在京郊,但這個京郊離上京城有些距離,坐車回去差不多要半個時辰。
這條路元貞也是走過多次,見還需些時候才能到家,便讓希筠給自己拿來靠枕和毯子,她打算小憩一會兒。
正是迷迷糊糊快要睡著之時,車突然停了下。
“怎麽了?”希筠問。
侍衛來到窗邊答:“前麵停了輛車,似是車輪壞了,好像是哪家官眷,攔在路前向我等求助。”
元貞撩開窗簾,往外瞧去。
果然不遠處前方停著一輛馬車,看馬車形狀和裝飾,確實似哪家官眷所用之車。
除了車外,還有三四個護衛模樣的人,騎著馬在一旁。
如今車壞了,車夫和其中兩個護衛都下了來,正彎著腰在查看車輪。
“去問問是哪家女眷?若實在不能修,就把女眷帶上,反正此處距離城裏也沒多遠了。”
侍衛前去詢問,不多時回來說了個官名,是鴻臚寺下某個詹姓小主事家的女眷,母親帶著女兒前來法夢寺上香,誰曾想碰見這等事。
法夢寺確實就在附近,因距離上京稍遠,香火並不是十分旺盛,畢竟上京城裏及周遭寺廟眾多,也不知這對母女為何竟跑到這裏來。
不過事情已經發生了,如今天寒地凍的,人家求助上門,元貞也不好置之不理,遂讓侍衛領了那母女兩人過來。
至於對方壞掉的馬車,就看這家怎麽處置了。
“謝謝公主,公主仁慈。”詹家護衛滿臉感激道。
那母女二人也過來了,都是裹著披風。年長的這個鵝蛋臉細目柳眉,樣貌普通。倒是女兒長相很是俏麗,一張杏目很是水靈。
此時希筠已經將車廂裏收拾了一番,空出了兩個空位。母女二人被侍衛攙著,正要上車。
那個女兒在前,上來時似踉蹌了一下,希筠連忙去拉她,元貞也看了過去,卻看那女兒一雙杏目胡亂眨著,似乎在暗示什麽。
元貞正要叫人,可惜已經晚了。
外麵傳來幾聲奇怪的悶響和悶呼,之後一切就歸於沉寂。
再之後,這對還未上車的母女被人粗魯地扔了上來,元貞眼睜睜地看著替她趕車的侍衛,被人拖下去抹了脖子。
所有人出來之前都被叮囑過,他們唯一要記的便是令行禁止,以及閉緊嘴,任何時候不得發出聲音。
所以一切都是在無聲進行著。
一個手勢下來,箭矢沒入胸膛,人頭已然落地。
鮮血噴濺在眾人臉上,在暗夜之中,增添了幾分血腥和躁動。
當然,也不是都殺了,會留下一兩人分別進行審訊,就為了探得北戎這支大軍的具體情況。
隻可惜北戎人大多都頭鐵,一見被人俘虜,要麽自戕了,要麽無論怎麽刑訊,都不願吐露己方軍情。
又因是夜襲,講究的就是一個快很準,眼見問不出來更多的,楊變就下命把人砍了。
最終就得到了一些零碎的消息。
據悉,這支大軍不過是這次北戎軍隊的先鋒軍,領兵的並非三皇子慕容興吉,而是一個萬戶,人數大約在兩萬。
三皇子和大皇子領著的後軍,很快就會到來。
同時,楊變等人也得知了北戎營地的具體方位。
“楊將軍,要不我們回去吧?這方向好像快到北戎營地附近了。”眼見距離北戎營地越來越近,湊數的精兵甲道。
處在領頭位置的楊變沒有回頭,也沒有出聲,倒是不遠處他的親兵斥道:“噤聲!莫忘了令行禁止!”
此人當即不做聲了。
直到來到附近,選個合適的方向甚至能遠遠看到北戎營地裏的火光,楊變這才領著人停下。
“下馬,一半人留下禁戒,另一半在不驚動北戎人的情況下,繞其營地一周,觀察其軍營具體情形,以及可有異常異動。”
自然還是楊變的親兵帶隊,他們似乎深諳潛伏之法,無聲無息就帶著人潛入了密林之中。
行舉之間甚至能不觸動任何草木,倒是被他們領著的其他精兵,甚是笨拙,幸虧也未鬧出任何亂子。
半個時辰後,所有人一個不少都回來了。
觀察結果並無任何異常,且得到情報相對準確,觀其營地麵積範圍,人數確實在兩萬左右。
且這支北戎的前鋒軍並沒有進行分兵,似乎所有人都在這了。
“撤!”楊變道。
有人不甘說:“這麽好的機會,要不我們進去放把火,搗個亂?”
沒人理他,直到大家都上馬走了,才有人拍了他一下罵道:“你要想死,就自己去。”
他們這趟來,就為刺探軍情,若碰到合適機會,奇襲一下也不錯,顯然眼下情況並不適合奇襲。北戎營地近在遲尺,又這麽多人,若真是打過去,就不是奇襲,而是白送了。
楊變帶著人迅速撤離。
由於靠近北戎營地,所有人都十分謹慎,一路上隻能聽見馬微弱的呼吸聲,大家都憋著一股勁兒。
直到走遠了,所有人才長長出了口氣。
“快活!”隊伍中有人低喊。
不同於楊變的親兵,這些湊來的精兵大多都和北戎軍交過手,每次都是己方軍隊被打得抱頭鼠竄,節節敗退。
這次跟著楊變出來,由於他們不是心腹親兵,難免擔憂前路,又怕真偶遇了北戎的人,被當做棄子拋棄了,也是不信任楊變的帶兵能力。
可以說,他們這趟出來,其實所有人都抱著視死如歸的態度,卻萬萬沒想到,一路行來如此順遂。
雖沒遭遇北戎大股人馬,但這位楊將軍,一路指揮簡直如有神助,仿佛睜著天眼在判斷前路形式,甚至能帶著他們摸到北戎軍營附近。
又見他殺伐果斷,殺那些北戎斥候猶如土雞瓦狗。
尤其其中有兩股斥候,也是狠把式,這些雜路子精兵見優勢在我,也是想上前立功,便主動請纓,卻差點沒被人反殺,後來反而被楊變的親兵救了。
更是覺得這位楊將軍果然名不虛傳,若是大昊都是這種將領,何至於被人打到黃河北岸。
殊不知,楊變哪是如有神助,不過是老把戲用多了,輕車熟路爾。
他早年搞過無數次夜襲,如何躲避敵軍斥候,如何判斷前方形式,閉著眼睛都知道該怎麽做。而他領的精兵,也是常年跟在他身邊的,自然看起來就如同開了天眼一般。
至於殺北戎人,以前如何殺西狄兵,如今自然如何殺北戎兵。
說到底,西狄兵和北戎兵,若論單兵實力,不過伯仲之間,北戎厲害的是整體,是吞並了北韃的兵強馬壯。
而西狄到底國小,人數也不如北戎。
楊變有些不甘心就這麽回去,帶著人繞到防禦線兩側跑了一圈,甚至圍著汲縣城池繞了一圈,都無任何異常。
似乎北戎這支前鋒軍,真就打算這麽跟大昊正麵交戰下去。
悄無聲息地來,悄無聲息地回。
一直到天擦亮回到軍營,這支憋了一夜不說話的夜襲軍才炸了鍋。
其實軍營這,也都等著他們,都在等消息,也是怕他們出事。
在這些湊出來精兵嘴裏,楊將軍用兵如神,膽大心細,他們格外詳細地描述了途中遭遇敵方斥候的場麵。
如何包抄,如何迅速拿下,以及他們如何摸到北戎軍營附近,如何在北戎眼皮子底下觀測敵情,說得那叫一個繪聲繪色。
“若非怕打草驚蛇,咱們就是在北戎軍營裏放一把火,恐怕那些蠻子怕是也不知道。”
其實這都是吹噓之言,但架不住下麵兵卒們都愛聽。
打從兩軍湊出這隊大軍,下麵兵卒們的士氣便很低迷,人人都怕北戎,怕北戎的鐵騎,都是提心吊膽的,如今聽到這些,也算是給他們補充了士氣。
同時,楊變威名也傳入各個營隊之中,這讓一直等著抓他小辮子的幾個監軍反倒不好說什麽了。
這次黃河北岸防禦,乃重中之重,不容有失。
由於之前樞密院指令有失,所以這趟跟來的監軍大多都低調。一切事物皆由權中青主導,平時都藏在軍帳中不出。
對於楊變的到來,他們心知肚明,卻徑自裝瞎。
不光是因為楊變有聖上手諭,也是平時總是對軍事指手畫腳的文官暫時失了勢,為了保證體麵,保證這一戰不失誤,這裏的監軍在裝瞎,京中有些人何嚐不也在裝瞎。
隻是心中難免不平。
“行了,就任他張狂無忌,待此事罷,京中自有人壓下他的風頭。”
幾人對視一眼,各自散去。
不過這都是題外話,不用細說。
“這震天雷,果然不負你為它如此取名!”
元貞稱讚,並有些吃驚地看著遠處被破壞掉的土地。
一起初,木石隻想著往鐵罐子裏增添火藥,可鐵罐子就那麽大,加大鐵罐子尺寸,火藥填太多,一來不穩定,容易炸。二來除了響動靜大,實在殺傷力有限。
元貞觀他陷入困局,就出主意道何不在其中添加可以增強殺傷力的東西。
他們先後試過往裏麵加鐵砂、鐵片、鐵釘等,最終試驗出一種雙捧之大,整體呈圓狀底部稍平,密封,其上加有引信的鐵疙瘩。
此物便是當下木石心目中最滿意的‘震天雷’。
一旦點燃炸開,殺傷力大約可以波及周圍四五米的樣子,且因其內添加了鐵砂鐵釘,殺傷力極大。
暫時沒拿活物試過,但若扔出去時的角度合適,炸死炸傷十來人肯定沒問題。
怕引信受潮,累及其中的火藥,木石還試驗出後續插上引信之法。此法不光能防止受潮,還能防止有人誤燃。
元貞見東西已經成型,便打算帶回去兩個,等送信人來京了,讓對方給楊變捎去。
臨從皇莊走前,木石一再交代,一定要防止劇烈碰撞,防止明火。
“放心,我讓人都包好了。”元貞道。
不光外麵用稻草包嚴實了,還用竹筐分割了開,竹筐外又墊了棉布,外麵還有個木箱子。
另外引信也是單獨放置的。
元貞見識過震天雷炸開的場麵,自然不會等閑視之。
她帶著希筠上了馬車。
除了車夫外,隨行還有六個侍衛護持在馬車四周。
皇莊在京郊,但這個京郊離上京城有些距離,坐車回去差不多要半個時辰。
這條路元貞也是走過多次,見還需些時候才能到家,便讓希筠給自己拿來靠枕和毯子,她打算小憩一會兒。
正是迷迷糊糊快要睡著之時,車突然停了下。
“怎麽了?”希筠問。
侍衛來到窗邊答:“前麵停了輛車,似是車輪壞了,好像是哪家官眷,攔在路前向我等求助。”
元貞撩開窗簾,往外瞧去。
果然不遠處前方停著一輛馬車,看馬車形狀和裝飾,確實似哪家官眷所用之車。
除了車外,還有三四個護衛模樣的人,騎著馬在一旁。
如今車壞了,車夫和其中兩個護衛都下了來,正彎著腰在查看車輪。
“去問問是哪家女眷?若實在不能修,就把女眷帶上,反正此處距離城裏也沒多遠了。”
侍衛前去詢問,不多時回來說了個官名,是鴻臚寺下某個詹姓小主事家的女眷,母親帶著女兒前來法夢寺上香,誰曾想碰見這等事。
法夢寺確實就在附近,因距離上京稍遠,香火並不是十分旺盛,畢竟上京城裏及周遭寺廟眾多,也不知這對母女為何竟跑到這裏來。
不過事情已經發生了,如今天寒地凍的,人家求助上門,元貞也不好置之不理,遂讓侍衛領了那母女兩人過來。
至於對方壞掉的馬車,就看這家怎麽處置了。
“謝謝公主,公主仁慈。”詹家護衛滿臉感激道。
那母女二人也過來了,都是裹著披風。年長的這個鵝蛋臉細目柳眉,樣貌普通。倒是女兒長相很是俏麗,一張杏目很是水靈。
此時希筠已經將車廂裏收拾了一番,空出了兩個空位。母女二人被侍衛攙著,正要上車。
那個女兒在前,上來時似踉蹌了一下,希筠連忙去拉她,元貞也看了過去,卻看那女兒一雙杏目胡亂眨著,似乎在暗示什麽。
元貞正要叫人,可惜已經晚了。
外麵傳來幾聲奇怪的悶響和悶呼,之後一切就歸於沉寂。
再之後,這對還未上車的母女被人粗魯地扔了上來,元貞眼睜睜地看著替她趕車的侍衛,被人拖下去抹了脖子。